88教案网

第四单元走进语言现场白发的期盼(节选)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第四单元走进语言现场白发的期盼(节选)》,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白发的期盼(节选)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白发的期盼》是一则新闻分析,曾获2000年亚广联信息节目奖。亚广联的评语说,这个节目“主题好,内容丰富,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
随着时代的变革,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无法束缚年轻一代奔走四方的脚步,几世同堂固守家园的家庭模式也难以继续维持;同时,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空巢”家庭也越来越多,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成为人们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那么,如何解决继承传统与变革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年轻人走天下成事业与老年人需求照顾关怀之间的矛盾?白发老人对忙碌的儿女们又有什么期盼呢?作者以特有的新闻敏感与理性视角,超越物质赡养的层面,提出了“精神赡养”这一现代理念,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新闻分析由一则令人伤感的故事引入,用老人“一周说了两句话”的悲剧展现了老年人生活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几位老人又诉说着共同的感受:孤单,寂寞,无聊,苦闷且并不急需物质方面的资助。“那么,老年人想要什么呢?”借人口专家的分析,提出了“精神赡养”的概念。“精神赡养”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说,承担赡养责任的下一代应该充分关注并用很好的方式去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另一层是说,是否尽到“精神赡养”的责任关键要看老人是否具有完好的精神状态。
接下来,作者围绕“精神赡养”这一主题,选择了老、中、青各种不同的对象,用人物谈话的声音来完成对事实的分析:养鸟以排解对孙子思念的老爷爷、苦苦等待越洋电话的“空巢”母亲,是缺失了“精神赡养”的老年人的典型代表。记者与他们的对话,进一步展现了老年人对“精神赡养”急切的期盼和低到可怜的一点要求。
与老年人的对话中,人们已经可以明显感到下一代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漠视。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状况?当记者的话筒递向那些直接承担“精神赡养”责任的中年人时,我们听到的是“忙”,是无奈,是认为“无所谓”而忽视。真正的原因,是并没有充分认识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精神赡养”的价值。
通过向青年人提问,记者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另一种对象,未来的“精神赡养”责任承担者。这些“独立生活已经非常习惯了”的大学生,亲情的观念已经十分淡漠,这令记者十分“惶恐”,也从反面说明了向社会呼吁重视“精神赡养”问题的重要性。
“精神赡养”不是留待来日可以弥补的情感。节目最后魏先生悔之晚矣的叹息,让人们强烈地意识到:选择现在,尽快承担起“精神赡养”的责任。
《白发的期盼》是用对话串起的新闻分析。作者非常善于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引导采访对象敞开心扉,坦诚交流。对话自然,贴合主题,没有念稿子、演戏的痕迹,产生了极强的听觉感染力。记者的提问也在拉家常式的对话中展开,看似随意却精于设计,在采访“大学生”一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思路方法
先让学生倾听《白发的期盼》录音带,要求边听边摘录重要信息,并思考录音中涉及哪些人,以及作者编制“白发的期盼”的目的,然后引导学生探讨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并联想到自己家中的老年人的生活情况。接着让学生用看的方式阅读《白发的期盼》,比较听与看这篇采访有何异同,思考本文的采访与《作为偶像》的采访有何异同,以便强化倾听的特殊魅力。最后通过讲述《邓小平赡养继母》《讲个故事说“孝顺”》的故事,启发学生推崇孝敬道德,提倡孝敬教育,目的就是要把孝敬道德和爱人之心进一步提升,落实到每个人的心田,形成互尊互爱、相互敬重的新风尚。课后的以“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为主题作一个采访调查的作业,使学生敬老、爱老的人文情感与多样的采访形式共同得到提升。
课前准备:
2.通过查阅资料及上网搜索等方式准备好《白发的期盼》录音带。
3.准备好陈红《常回家看看》的歌曲及歌词。
4.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的文字障碍。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1.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问题突出,应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关注老人,感悟亲情,特别是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相互理解。
2.学生善于倾听,关键词记录,准确把握口语交流传递的信息。
3.学习采访和记录制作采访录音稿。
4.采访艺术:选择好社会热点问题,围绕采访中心精心选择采访对象(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吸引力),设计提问;记者解说串联语言,围绕采访对象和采访中心,精练扼要的点睛之笔,针对采访中的意外机智处理(预设和生成)等。
教学设计
导语设计
情境导入
有人说:“父母对儿女的恩情,是天下最深厚、最久远、最牢固、最无私的。”这话一点不错,做子女的从生命的孕育到长大成人,不知要倾注父母多少心血!
“孝亲敬长”指的是孝敬亲人和长辈,是子女感激父母生育、养育、教育之恩的最好的行为。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知恩图报,这是每个做子女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和道德规范。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能够很好地孝敬长辈,那么他肯定是一个优秀的人。
同学们觉得在现代社会,我们的老年人过得幸福吗?(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回答,即使有学生回答老人生活是快乐的,也不应予以否定。)
下面我们一起来倾听一段广播录音《白发的期盼》,听听老年人的心声。
歌曲导入
多媒体播放陈红《常回家看看》,同时投影歌词。请同学边听边看边思考,老年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老年人最想要的无非就是子女的关心,希望子女经常去看一看、聊一聊,交流交流各自的工作和生活,逢年过节常回家看看,也正是“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就是图个天伦之乐。有人形容说,孩子像风筝,亲情是拴住风筝的线,线的终端握在父母的手中,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亲情上的精神需求是别的东西所无法替代的。(也可放在结尾,起到渲染情感的作用。)
推进新课
知识积累
一、作者简介
《白发的期盼》获2000年亚广联信息节目奖。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送新闻分析节目参评。
1.主创人员
温秋阳:1967年生,哈尔滨人。1989年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辑系毕业。1989年至1991年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工作。1991年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94年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中心。现任《都市森林》节目制作人。由她参与创作的系列节目《生命之光》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特别奖,主创的《在爱的怀抱中》《让欢笑代替哀愁》获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一等奖,《无臂蛙王》获2000年中国广播社教节目奖一等奖,《故事人生》获2000年广播电视老年节目评选广播节目奖一等奖,《盲童篇》获1997年“红棉杯”中国广播大奖最佳公益广告奖。
王惠敏:1954年生。河北石家庄人。高级录音师。1982年调入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现任技术中心语言录制部副主任。由她录制的广播特写《可爱的大熊猫》获亚广联信息节目奖、广播剧《古墓遇险》获亚广联儿童节目奖;《评剧皇后传奇》《浮躁》获全国广播连续剧一等奖;歌曲《渔村夜》《赶麦场》分获全国广播新歌“连环杯”录制奖、金奖。
2.获奖评语
主题好,内容丰富,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
二、词语积累
1.词语
精神赡养 天伦之乐 耳熟能详
2.熟语
“父母在,不远游。”出自《论语》,原句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意思是父母在世,是要尽量不出行的,即使出行也要有个方向。另外一种解释,其实也只是“游必有方”的解释,说出行要有方法,就是如何安置父母,要有妥善的方法。据说后一种解释是南怀瑾先生的解释。不过两种解释大意是不错的,就是父母在堂,是尽量不要出行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出自《韩诗外传》卷九:“孔子出行,闻有哭声甚悲,则皋鱼也。披褐拥剑,哭于路左。孔子下车而问其故,对曰:吾少好学,周流天下,以后吾亲死,一失也;高尚其志,不事庸君,而晚仕无成,二失也;少择交游,寡亲友,而老无所托,三失也;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反者,年也;逝而不可追者,亲也。吾于是辞矣。立哭而死。孔子谓弟子曰:识矣!于是门人辞归养亲者一十三人。”
信息筛选
倾听《白发的期盼》录音带,要求边听边摘录重要信息。思考录音中涉及哪些人,这个“白发的期盼”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提示1:“一周说了两句话”的老人
养鸟以排解对孙子思念的老爷爷
苦苦等待越洋电话的“空巢”母亲
(缺失了“精神赡养”的老年人的典型代表)
东直门卖货的毛女士
与父母同住一个院的陈先生
和爸爸同住一屋的魏先生
(直接承担“精神赡养”责任的中年人)
“独立生活已经非常习惯了”的大学生
(未来的“精神赡养”责任承担者)
提示2:随着时代的变革,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无法束缚年轻一代奔走四方的脚步,几世同堂固守家园的家庭模式也难以继续维持;同时,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空巢”家庭也越来越多,现代社会的养老模式成为人们必须高度关注的社会现象。
老人们孤单,寂寞,无聊,苦闷且并不急需物质方面的资助。“那么,老年人想要什么呢?”借人口专家的分析,提出了“精神赡养”的概念。
合作探究
1.什么叫精神赡养?你听到的专家的解释是什么?能说多少说多少。
人口学博士陈先生: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就是指外界用很好的表达方式去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从而保持老年人持续的完好的一种精神状态。
“精神赡养”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说,承担赡养责任的下一代应该充分关注并用很好的方式去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另一层是说,是否尽到“精神赡养”的责任关键要看老人是否具有完好的精神状态。
2.实施对老人的这种“精神赡养”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在农业社会人们守土为重,形成大家族,以不流动为前提。但现代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已经必然威胁到传统伦理道德价值了。
如今,这一条古训已被年轻人的前程和年轻人身在其中的激烈竞争冲得无影无踪。也许嘴里还哼唱着“常回家看看”的歌曲,而双脚走在了离家千万里的路上。
老年人的子女、当今的中青年人是“忙”,是无奈,是认为“无所谓”而忽视。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并没有充分认识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精神赡养”的价值。
3.同学们能说说家中的老年人的生活情况吗?你觉得他们获得“精神赡养”了吗?对老年人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呢?(学生回答是个性化的,教师注意引导)
4.再次播放录音结尾:
魏先生:陪父母能多呆会儿就多呆会儿,能跟他们多聊聊天就多聊聊天。他们不单单需要我们给他多少钱,多大的房子,多请一个钟点工或保姆来伺候他们,不是这样的。你小时候对父母有一种依恋,他们老了,变得很弱小了,他们需要你的安慰。
(录音止、音乐起、音乐压混)
记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有些事情永远不能追回,有些遗憾永远无法弥补。做儿女的你,也有悔之晚矣的叹息吗?
(拨出电话、通话声)
儿:妈,是我。
妈:你怎么样?
(压混)
记者:又一位游子在给远方的父母打电话。一根细细的电话线隔山跨海,能否承载得了父母的期盼和儿女的责任呢?
(音乐扬起,渐隐)
方法点拨
“倾听”注意事项:
1.倾听时应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2.有目的地听,明确要求,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3.“好记忆不及烂笔头”,养成边听边记的好习惯(使用关键词记录法)。
能力提升
快速阅读《白发的期盼》,比较听与看这篇采访有何异同,思考本文的采访与《作为偶像》的采访有何异同。
提示:声音所表达出来的感情,跟文字相比更准确细腻一些。与《作为偶像》比,本文采访的对象丰富得多,语意内涵也深刻得多,并且有适时的音乐相匹配,起到一定的情绪渲染作用。就像本文获奖评语说的:主题好,内容丰富,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
分析鉴赏
(教师朗读,学生倾听,要求关键词记录)
邓小平赡养继母
夏伯根是邓小平同志的继母。但邓小平对夏伯根老人如同亲生母亲一样地对待,一样地敬重,一样地关心照顾。和继母所生的弟妹也相处得十分和睦。
邓小平十分同情和体谅继母出身贫寒的家世和一生的遭遇。夏伯根出身于嘉陵江上一个船工的家庭,是一个真正的贫苦人家,田无一垄,地无一分,她嫁给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后,生下第三个女儿邓先群还不到一年,丈夫邓绍昌便去世了。这对她来说是一个莫大的不幸。
夏伯根老人虽不懂政治,但一心认准了共产党好。她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救过好几名共产党员的生命。
邓小平对这样一位正直、善良、勤劳、肯干的继母特别敬重和爱戴。15岁的邓小平,当年顺长江南下,走出重庆,走出四川。29年以后,邓小平率领千军万马前来解放大西南,又回到了四川,回到了重庆。四川解放后,邓小平坐镇重庆,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是中央下属几大行政区域之一的最高官员。这时的邓小平已是45岁的中年人了。有了一个安稳的家庭后,邓小平就准备承担起赡养继母的义务,让夏伯根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夏伯根老人听说儿子回来了,兴奋之极。她把大门一锁,提着一个小包裹,坐上小船,就来到了重庆。她连家也不要了,田产和房产都不要了。从此,她和邓小平一家住在了一起。
邓小平调中央工作后,也把继母一同带到北京,使夏伯根老人安度幸福的晚年。
夏伯根老人在跟随邓小平一家生活的这些年里,邓小平夫妇待她如亲母,从不分你我,在饮食、卫生、穿戴等生活的各方面,十分周全地照顾老人、安抚老人,使她晚年心情愉快。夏伯根老人也同样保持了勤俭持家的品德,尽可能帮助做一些轻便的家务活。邓小平夫妇上班后,家和孩子就全交给她照看,解放后出生的邓榕和邓质方都是由她带大的。她为邓小平夫妇分担了不少家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邓小平被打倒“流放”到江西住“牛棚”的日子里,夏伯根老人同邓小平夫妇相依为命,熬过了艰难的岁月。他们三人的年龄加在一起在200岁以上。卓琳的身体不好,邓小平为了照顾卓琳的身体,又不肯让年事已高的继母再承担过重的家务,便独身挑起了家务劳动的重担,劈柴、生火、擦地等重活脏活邓小平都亲自干。夏伯根老人也总是尽量多地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减轻儿子的负担。她趁邓小平夫妇去工厂劳动的时候,总是先把饭做好等着他们回来吃,不时帮助洗洗衣服,还为家里养了一些鸡。夏伯根老人能够高寿,与邓小平夫妇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爱戴、敬重、关心、照顾是分不开的。
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拓展探究
(教师朗读,学生倾听,要求关键词记录)
讲个故事说“孝顺”
话说一个冬日,一名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公司。公司老总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交谈中,老总觉得这个青年纯真,于是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来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长辈做做生活护理。”青年一口应承。
该青年家境贫寒。他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母亲靠打工挣钱养家。他渐渐长大,读书成绩优异,考进一所名牌大学。母亲拼命挣钱供他上学。
青年想,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累,决心替母亲洗洗脚。听儿子说要替自己洗脚,母亲感到诧异,但还是把脚伸进了温水盆里。青年握着母亲的双脚,这才发现母亲长满老茧的双脚已变得有些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送上的钱,现在他才深知,那些钱是母亲的血汗钱。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对老总说:“现在我才真切地知道母亲为我受了多大的苦,我以后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让她受苦了。”老总欣慰地点了点头,说:“你来上班吧。”
这个故事让人感动,也给人教益。世人常说为人要孝顺,可为什么要孝顺呢?有些人未必懂得其真谛。这名青年在老总的启迪下体验到了母爱的深切,也懂得了母亲艰辛劳作和养育自己的不易。一个人要理解人生,要立身处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似海恩情。在儿女成长中,长辈的那份辛劳与期待,实可谓感天动地。儿女深切体验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才会真正珍惜“父母心”。
思考:读这个故事,谈谈你心目中的“孝顺”。
课堂小结
结束语1(教师诵诗)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的厨房不再像以前那么干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碗筷好像没洗干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的锅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亲的花草树木已渐荒废;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地板衣柜经常沾满灰尘;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煮的菜太咸太难吃;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经常忘记关瓦斯;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老父老母的一些习惯不再是习惯时;
就像他们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时;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青脆的蔬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喜欢吃稀饭;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反应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在吃饭时间他们老是咳个不停;
千万别误以为他们感冒或着凉,(那是吞咽神经老化的现象)
如果有一天,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
我要告诉你,你要警觉父母真的已经老了,
器官已经退化到需要别人照料了,
如果你不能照料,请你替他们找人照料,
并请你请你千万千万要常常探望,
不要让他们觉得被遗弃了,
每个人都会老,
父母比我们先老,
我们要用角色互换的心情去照料他,
才会有耐心、才不会有怨言。
当父母不能料理自己的时候,为人子女要警觉,
他们可能会大小便失禁、可能会很多事都做不好,
如果房间有异味,可能他们自己也闻不到,
请不要嫌他脏或嫌他臭,为人子女的只能帮他清理,
并请维持他们的“自尊心”。
当他们不再爱洗澡时,
请抽空定期帮他们洗身体,
因为纵使他们自己洗也可能洗不干净。
当我们在享受食物的时候,
请替他们准备一份大小适当、容易咀嚼的一小碗,
因为他们不爱吃可能是牙齿咬不动了。
从我们出生开始,
喂奶换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
教我们生活基本能力、供给读书、吃喝玩乐和补习,
关心和行动永远都不停歇。
如果有一天,
他们真的动不了了,
角色互换不也是应该的吗?
为人子女者要切记,
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
孝顺要及时。
如果有一天,
你像他们一样老时,你希望怎么过?
现在的你,
是在当单身寄生虫,还是已婚双料或多料寄生虫?
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
多点时间陪陪父母吧,对他们好一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当失去时才去后悔没有珍惜。
结束语2
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经有一亿二千六百万。这个庞大的数字中,老年人独居和身边没有成年子女的“空巢”家庭占四分之一,而且这个比例还有上升的趋势,因此有多少老人的生活是孤独、寂寥的。一个人闷在家里、缺少有人陪同聊天,甚至经常孤独流泪地打发时间等现象是十分严重的。
他们有的不缺吃,不缺穿,不愁没钱花。他们所缺的就是“精神赡养”,也就是指子女用很好的表达方式去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从而保持老年人持续的一种完好的精神状态。
在创导“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推崇孝敬道德,提倡孝敬教育,目的就是要把孝敬道德和爱人之心进一步提升,落实到每个人的心田,使整个社会都能形成互尊互爱、相互敬重的新风尚,让社会充满着爱。
庆幸的是党和政府越来越对老年人关怀和重视,也有很多老年人在努力地寻找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扭秧歌、练书法、上老年大学等等,他们的精神会更加充实和愉快。
作业设计
1.上网搜索故事《陶知县智判不孝案》,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百善孝为先”的理解,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议论文。
2.请以“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为主题作一个采访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先设计访谈提纲(包括访谈目的、访问对象、访问问题等),详细记录采访问题及受访者的应答,最后对现在“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作出分析和建议。(提示:访问对象要有男女、家庭经济状况好中差的区别。访问过程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找多个同学集体访谈。作业上交形式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录音整理带,最后对“高中生与父母的关系”作出分析和建议就可以通过录音来实现,有条件的还可配上背景音乐。)
板书设计
白发的期盼
一、关注问题“精神赡养”
缺失了“精神赡养”的老年人的典型代表:
“一周说了两句话”的老人
养鸟以排解对孙子思念的老爷爷
苦苦等待越洋电话的“空巢”母亲
直接承担“精神赡养”责任的中年人:
东直门卖货的毛女士
与父母同住一个院的陈先生
和爸爸同住一屋的魏先生
未来的“精神赡养”责任承担者:
“独立生活已经非常习惯了”的大学生
二、“倾听”注意事项:
1.倾听时应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2.有目的地听,明确要求,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3.“好记忆不及烂笔头”,养成边听边记的好习惯(使用关键词记录法)。
附:作业1提示
陶知县智判不孝案
在清代同治年间,嘉善有位知县陶云升,口碑极好,有陶老佛之称,他对老人特别敬重。
一天上午,他身穿便服,在魏塘镇上视察民情,看见一位年已花甲的老太太在讨饭。陶知县就上前去问:“老太太,家里有儿子吗?”
老太太说:“有儿子。”
“你那儿子穷得养不活你吧?”
“不!我儿子在东门开布店,很富裕。”
陶知县有点生气地说:“他为什么不肯养你?”
于是老太太将经过说了一遍:老太的夫家姓杨,娘家姓刘,都叫她杨刘氏,儿子叫杨甫明,在儿子四岁那年,杨刘氏的丈夫不幸逝世,杨刘氏千辛万苦把杨甫明养大成人,先是读三年私塾,后在布店学生意,再后开布店,现在生意兴隆,家庭富裕。当时杨刘氏对儿子说,母亲养你二十年,你也应该养母亲二十年。杨甫明说,母亲放心,我一定养你二十年。这话是杨刘氏40岁那年讲的,今年她60岁了,身体还十分硬朗。可儿子却对母亲说,母亲你养我二十年,我也养你二十年。现在我们谁也不欠谁了,你可以自立生活了。杨刘氏一气之下,流落街头讨饭。
陶知县听了,欷歔良久,突然计上心来,就问:“杨刘氏你生下这儿子是几斤?”杨刘氏说:“是五斤一两。”陶知县说:“你下午到县衙告你儿子忤逆不孝!陶知县一定判你胜诉,叫你儿子老老实实地养你送终。”杨刘氏点头同意。
下午杨刘氏到县衙门击鼓告状,衙役三班将她带到公堂,陶知县官服整齐坐堂问话:“告状人报上姓名,状告何人?”
“我叫杨刘氏,状告儿子杨甫明忤逆不孝,不肯赡养母亲。”陶知县喊道:“来呀,将杨甫明抓来见我。”
杨甫明被公差抓来公堂,吓得跪在公堂上就问:“小民杨甫明一不偷,二不抢,三不逃税,为何将我抓来公堂审问?”
陶知县惊堂木一拍说:“你这刁民,身犯忤逆不孝之罪,我问你,为什么不肯赡养母亲?”
杨甫明说:“回老爷,我与母亲口头协定,她养我二十年,我也养她二十年,现在我俩谁也不欠谁了。”
“养育之恩,你已经还清了。”
“对!养育之恩确实全部还清。”
陶知县又是惊堂木一拍,“来呀,衙役三班将杨甫明捆在廊柱上,拿刀、秤、面盆来!”当差呼声威严,对犯人行四十大板是他们做惯的刑法,现在要拿刀、秤、面盆派什么用场?
陶知县又喊:“杨刘氏生下杨甫明时过秤,是五斤一两。现在用刀在杨甫明身上割下五斤一两肉还给母亲,因为子女都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杨甫明这块肉五斤一两,多一两不要,少一两不行。”
那个当差正要拖杨甫明去捆绑。杨甫明跪着呼天喊地:“老爷饶命,老爷饶命。”陶知县说:“你求饶,那好,减轻一点吧!不肯赡养父母的都是不要脸的人,将杨甫明的脸上两块肉割下来!”杨甫明连连叩头:“老爷,小人愿意赡养母亲,愿意赡养母亲,请老爷不要割肉。”
陶知县说:“你不是说,养育之恩已经报尽了吗?”
杨甫明说:“现在我知道了,养育之恩已经报了,但是生育之恩永远报不尽。”
陶知县说:“那好,知罪改过就好,百事孝为先,如有忤逆不孝,我一定判你割肉之罪,快把母亲领回去,养老送终。”
杨甫明扶着母亲,回家去了。自此,再也不敢不敬高堂,而陶知县爱民、公正、机智的品性也在当地广为流传。
资料选编
资料一
于“有我之境”梳理思想
温秋阳
《白发的期盼》应该算是有感而发之作。作为老年节目的编辑,我在接触、采访众多老人的过程中,似乎体会到了当今老年人的切肤之痛——精神赡养的匮乏。当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告诉我,她收到千里之外的儿子寄来的明信片能高兴好几天时,我做女儿的心被一下刺痛了。我知道,老年人不敢要求太多,他们最怕成为儿女的累赘。“孩子们忙”成了他们为儿女不能探望、很少写信、几个星期不打电话开脱的最好理由。但老年人内心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呢?为儿女者能否知晓老人的心思?这是我对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的最初始、最粗浅的感受。
为什么当今的中国老人会遭遇精神赡养问题的困扰?深入思考的结果是,中国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近2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化之一是传统大家庭模式的改变。到外地求学、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已经变成了千万里之外通过电话嘘寒问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做儿女的却于奔波忙碌中鲜有顾及。
如何解决传统的传承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是不是一定要以牺牲老年人对亲情的需求为代价?年轻人在精神的独立和现实的忙碌之外还能为白发爹娘做些什么?这是我的思考和我的节目创作的动机。
在确立了选题之后,我开始了“大剂量”的采访。从去年春节过后到7月份的那段时间里,我先后到河南、上海、成都、西藏等地出差,不管采访的任务是什么,我都顺便问一些和精神赡养有关的问题。从老年人到年轻人、从专家到老年工作者,共采访了六十多个人物,整理出的音响素材近两万字。广泛撒网,企望能捞到大鱼。我捞到的一条大鱼是以鸟为伴的老人——高大爷。当初,一心想找一个生活孤单又能带有特别音响的老人。找过弹钢琴的老人,也找过养狗的老人。有一天,我父亲晨练回来跟我说,他认识了一位养鸟的老头,特爱聊天。我不由得眼睛一亮,养鸟该算是有中国特色吧!在父亲的引见下,我结识了高大爷。我前后四次到高大爷家,跟他聊天,看他给鸟喂食、洗澡,跟鸟说话。聊得熟了,高大爷告诉我:“我想孙子,特别想。现在,把鸟当孙子养了。”听到高大爷的这番话,我一方面高兴高大爷说了心里话,让我录到了那么真实难得的音响;另一方面,心里又有着说不出的感伤,鸟儿欢叫声后高大爷的孤单寂寥,我真切地体会到了。
在寻找年轻的采访对象时,我选择了家在外地、只身在京求学的大学生。采访前没有太多的设想,但采访的结果还是出乎我的意料。这位大学生告诉我,他不想父母,也没工夫想,他22岁,虽然经济上还没独立,但人格上已经很独立了。听着他侃侃而谈,我心里暗骂:“这个浑小子,你父母要是知道你的想法,还不知多难过呢。”但这是真实的声音,它代表了一部分年轻人。
采写《白发的期盼》的过程,是我有意识体察老中青三代人对亲情的理解及其需求程度的过程,也是我不自觉地投入情感、与采访对象感同身受的过程。在一次次和采访对象的交流中,面对老年人的渴望、等待、怅然,面对中青年人的无奈、遗憾和淡然,一种有话要说的冲动,使我不得不跳将出来,以第一人称“我”来串联此篇。
王国维先生把诗词创作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是典型的“有我之境”。套用过来,当我试问“白发期盼盼何为”时,便已然进入了“有我之境”。在这样一个每个人都能遇到、每个人都有感受的关于“亲情”的话题前,我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记者又是一个年轻人,或者说首先是一个在生活中感受亲情的人然后才是一个记者。因而,在这个节目里进入“有我之境”可谓是顺理成章,因为这样的表情达意最顺畅。此番“有我之境”有我的采访、我的议论、我的情感、我的思考。
于“有我之境”中采访,意在达成与采访对象的真诚交流;于“有我之境”中梳理思想,以期有层次地一步步接近事物的本质;于“有我之境”中连缀节目,试图让听众能与我同步感知到白发之期盼。“有我之境”的《白发的期盼》是篇感性文章,但我希望其中蕴涵的一些理性思考能在平实、自然、娓娓道来中给人以回味。
感谢我的搭档王惠敏在复制合成时同样地投入到“有我之境”中,在音响的衔接、音乐的推拉中费尽思量,使《白发的期盼》获得了“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平”的评价。同时,也感谢同事给予我的帮助。
现在,静下心来回想《白发的期盼》采写的过程,感到有很多的遗憾。如果重新来过,我会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更求精,在音响的处理上更有设计,尤其在含蓄的讲述中,还缺少“绵里藏针”的味道,需要很好的锤炼。最为重要的是,新闻分析作品,除“有我”之外还需“无我”,“无我”才能更理性地分析,更深广地挖掘,从而提升作品的层次与内涵。回头思量,《期盼》的成功在于“有我”,缺憾也因为“有我”过多而“无我”不足。这是今后我应当吸取的。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将是我在今后的新闻写作中努力靠拢的目标。
资料二
用声音解读人生
——《白发的期盼》获亚广联信息节目奖的启示
《白发的期盼》(以下简称《期盼》)获亚广联信息节目奖。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送新闻分析节目参评,这说明了新一代广播人的努力和潜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央台节目精品化的程度。当然,获奖不是目的,《期盼》节目也不是十全十美,重要的是可以从亚广联评委的评价和反馈中,总结现代广播的理念变革和节目精品化思路,也能从中得到某些启示和思考。
一、从时代高度深化人文内涵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令人眼花缭乱,社会经济的转型,矛盾错综复杂,价值取向多元。正如歌中所唱:“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当代受众不仅要求新闻媒介及时提供最新、最快、最活的新闻事实,还要求新闻媒介提供对复杂事物的分析和解释。新闻分析属深度报道范畴,它要求将报道拓展至更为深入的信息层次,即将新闻事实的“为什么”“意义”“发展趋势”等新闻要素放在重要位置,力求实现解惑释疑的传播效果。新闻分析对记者综合素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一位国外资深记者说:“只有那些在社会科学方面目光敏锐、具有专业知识的记者,才能明智地处理和解释事实。”(李良荣:《西方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132页。)《期盼》的作者选择了这一具挑战性的新闻报道样式,将具有时代特色的重要主题——现代社会养老模式的探讨,提升到历史与人文内涵的高度,从中反映作者具有较好的新闻敏感和驾驭分析、解释事实的能力。作者没有重复炒作前些时候媒介报道的虐待老人、违犯法律的触目惊心的事件,而是从人文的视角开拓内涵,使主题超越了物质保证的层面,提出了“精神赡养”这一现代社会养老理念。作者较好地把握这一复杂社会现象的理性走向,其中既有对传统文化、道德伦理的传承和肯定,又从前瞻的视角提出现代社会流动现象,对传统农业社会养老模式造成冲击的必然。节目中通过专家介绍西方现代养老观念——维护老年人的尊严,提高独立自主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使主题从理念层面与世界接轨,进一步开拓了主题的内涵。养老问题本身具多元视角,作者从思辨的视角使看来相悖的两代人的养老观念在人文内涵的包容下较好地得到整合,使这一重大主题超越了浅层与世俗,开拓了解释事实的人文容量。
二、解放声音,以人为本
广播中的新闻分析要求充分开发声音的传真、传神、传情的听觉冲击力,从而形成听觉逻辑层次来表现和深化主题。从《期盼》的整体效果看,作者解放声音、以人为本的现代广播意识较为明确。一位戏剧大师说:“NO,在英文中只有一种写法,但它有500种不同的说法。”作者从亲情与人文出发,激发了采访对象的积极参与愿望,在开拓线索、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敞开心扉、坦诚交流方面颇具特色。节目中基本没有念稿和摆布的痕迹,较好发挥了“言为心声”的听觉感染力。节目中选用人物谈话超过了二分之一,多处人物谈话不仅紧扣主题,努力将声音的传真、传神、传情开发到最大限度。如:“一周只讲了两句话”的老人的悲剧命运、用养鸟排解思念孙子的爷爷、苦苦等待越洋电话的“空巢”母亲、对父母已淡忘的大学生、悔之晚矣的晚辈的内疚心情等,这些谈话既平实又深刻,似能感觉到平静背后的心灵震颤,给人以尽在不言中的联想。与人物谈话相得益彰的是来自专家、学者的权威性分析点评,这类谈话是新闻分析生发内涵的理性支撑,对生发主题有着高屋建瓴的作用。其中作者到位的访谈和对整个节目架构与思路的整合,使节目思路清晰、内涵扎实。《期盼》之所以得到评委的认同,“言为心声”的听觉感染力也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说明了广播人要有“视声音为生命”的职业追求,努力做到用声音解读人生,用真情诠释哲理。
三、简约是美、平淡是真
当今时代色彩斑斓,受众对节目的选择呈多元趋势。在提倡个性化的话语时代,如何形成节目和记者、主持人的个性风格,值得探索和思考。节目风格决不仅仅是华丽的“外壳”,重要的是内涵。正如一位作家所说:“风格就是人。”节目的风格与个性首先要服从节目的定位、要适应听众对节目的需求,真正使听众感到“开机有益”“开机有用”。节目的生命力首先在于节目丰富的内容,然后是精心外化。它是节目制作群体价值观、媒介观、审美观以及创新素质的综合体现。透过《期盼》节目的整体效果,似能领悟作者对节目风格的个性追求——简约是美、平淡是真。文风上努力追求白描到底、不事雕琢,平淡中透出亲和与深沉。当然,由于作者还年轻,节目风格不尽稳定,相信随着人生阅历增长和知识更新,节目风格会更趋成熟与完美。老舍先生曾说过,用顶通俗的话说明顶深刻的道理,这就是深入浅出。我的理解,“顶通俗”与“顶深刻”实则是大手笔的个性追求,亦可以说是返璞归真吧!
四、几点美中不足
就新闻分析来讲,在理性内涵上尚待加强,特别是节目后半部显后劲不足。现代养老观不仅借鉴西方,中国本土化的当代养老观亦有相当深刻和现代的内涵,节目在这方面未能展开;解释新闻重要的是背景材料,节目中感性内涵较充实,理性深度和翔实的背景材料支撑似不够得力;就节目选材还可进一步精练,有的人物谈话显冗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目节奏和容量。特别要强调的是:不可忽略听觉传播规律的ABC,以为自己懂了听众就能听懂。如:人物谈话应先介绍人物身份,给听众以听觉准备;出背景音响对时空概念要明确交代。节目引用电影《家》的音响片段,记者未做说明就出现了嘈杂人声,让听众感到一头雾水(尽管文稿中明确标明,听众无法看到)。广播人要有一种职业习惯:让听众一听就懂,不费力就能听懂。广播节目的听觉效果是在分分秒秒的有效听觉传播中的累积中实现的,万万不可忽略。以上建议不一定正确,因为自古文无定法,技巧永远是千变万化的,重要的是理念变革。
(作者介绍:曹璐——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设计点评
教师通过放录音给学生听,然后互相交流的方式来学习倾听。从人接受信息的角度来看,听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主要依赖于听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这堂课,应该是很有价值的。只是听的训练是有不同层次的,让学生明白听的重要意义,然后怎样听,听什么,听后怎样理解。这样的训练应该根据不同的层次来训练,让学生明白自己现在应该听什么。另外,本课的主题是呼唤更多的人来关注现代社会老人的孤独,是极具人文性的。这节课该上得理性,还是人文性,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jaB88.COM

相关知识

白发的期待 (苏教版)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白发的期待 (苏教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设计指导思想】

为真正体现活动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实现专题教学要求,本文的教学笔者特意准备了文本的数段录音剪辑,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在体验中学会欣赏。学会倾听,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正确倾听,二是善于倾听。教师要能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明了倾听的要素,掌握倾听的技巧,对于文本一方面要准确传达所听到的内容,一方面要通过自主的分析与判断,准确领会并表达出文本内涵。作为一则新闻分析,《白发的期盼》主要探讨了“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问题,对于广播节目的制作者本身的意图,学生必须在倾听中思考感悟后有所获,同时能够做出自己的表达。考虑到广播节目所特有的听觉感染力,在学生倾听、理解、表达的基础上,设计还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赏析广播作品,能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活动体验,掌握倾听的要素,学会倾听,能准确把握并表达听到的信息。

2、通过活动体验,体验情感,感悟生活,初步学会欣赏广播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生能够在倾听活动中掌握倾听技巧,准确把握信息并予以表达。

2.对于广播作品的赏析能够有自己的独特思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我读一段文字,请同学认真听,然后请大家根据我所给的信息判断正误。

(师读)快十二点了,街上的行人不太多。珠宝店的老板正在收拾店铺。这时有一个人走了进来,好像在那里查看什么,一会儿就匆匆忙忙离开了。店里又跑出一个人……不久,警车从珠宝店门口开过。珠宝店的老板抬头看了看门外,什么话也没有说。

(投影,给出信息)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晚上将近十二点的时候。()

2、珠宝店的老板正在收拾店铺,准备打烊。()

3、有一个男人走进珠宝店想行窃。()

4、后来从店里跑出来的人是个伙计。()

5、警车呼啸着从珠宝店门口开过只是在巡逻。()

6、珠宝店的老板什么话也没有说。()

(如此设计导入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在倾听文本之前对倾听要求有所了解,主要是发现问题;二是想唤起学生听的热情,改变以往的听课习惯,能够有参与倾听的冲动。一个简单的听力检测,首先想让学生明确的是倾听必须关注客观信息,避免下意识地判断与猜测,而设计所提供的信息点上一些非客观的信息干扰了学生的判断,从而使学生获得一定的错误体验。同时让学生在体验错误的基础上加深了对一些倾听要素的理解,明确了倾听的方法。)

二、倾听文本

1.出示第一段录音剪辑(从“毛女士:我在东直门卖货……”到“陈先生:……并不是咱不孝顺”),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并准确传达出所听到的客观信息,能概括复述录音中两位人物的说话内容。

(此环节是真正进入文本倾听的开始,是在导入的基础上对倾听要素的操练与巩固,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态度和方法上进入状态,迅速避免主观判断,全面而准确的记录并表达所听到的客观信息。)

2.倾听不仅仅是对声音信息的捕捉,对于一段相对完整的录音还需要加以分析判断,明确声音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出示第二段录音剪辑(从“出高先生给画眉鸟洗澡的声音”到“出逗鸟声、鸟叫声压混”)。

听完录音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在这段录音中有哪些主要信息?(2)录音里是怎么说的呢?

(这个环节首先还是指向信息的把握,因为是采访录音,对话中的信息量相对较多,这就要求学生能在倾听中分析判断出主要信息予以表达。思维参与是这一环节的重中之重。)

3.倾听不仅仅是客观信息的接收与筛选,它还需要我们关注客观信息背后的内容,获得更深层次的信息。出示第三段录音剪辑(从“记者:我认识这样一位老人……”到“……吴老师仍在轮番地拨着两个女儿的电话”)

听完录音解决三个问题:(1)从人物身份、家庭状况、日常生活三个方面简要叙述采访对象的相关情况。(2)在这段录音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3)录音最后说“吴老师仍在轮番地拨着两个女儿的电话”这里的“仍”字表现出了老人的什么心理?联系前一段录音中那位“拿鸟当孙子”的老人的心理说说为什么。

(三个问题的设计各有侧重,第一个还是指向信息的准确把握,帮助学生有条理的表达所掌握的内容;第二个问题开始指向学生倾听的切身体验,引导学生对信息内容的的情感解读、个性解读;第三个问题是对文本深层信息的阅读导引,指向文本的人文内涵。意图通过对老人心境的体验引发学生的思考,感悟作品主题。)

4.课题名为《白发的期盼》,你认为“白发”的“期盼”是什么呢?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知道、多少人理解“白发的期盼”呢?出示第四段录音剪辑(从“魏先生:我爸临去世的那年春节……”到结束)。

结合录音回答问题,并说说:魏先生理解自己父亲晚年的行为举动吗?他是如何做的呢?

(这是整个新闻广播的结尾部分,也是情感高潮部分。这里的设计主要指向文本主题的理解与深化,让学生领悟文本深沉的人文内涵。)

三、课堂小结

在人际交往中倾听是一种礼貌,是人们获得尊重的一个重要途径。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它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作为一种技能,我们必须学会倾听。只有会倾听的人才会思考,才能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学会倾听,我们首先要有一个专注的态度,要听仔细;要有一个适当的方法,要习惯记。保证听到并传达出的客观信息完整和准确。其次是要能对所有客观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择要梳理,学会信息归类与整合。第三要能情感参与,正确理解话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并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获得直接经验。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四、阅读文本,对比倾听

学生直接面对文本,阅读最后一段录音内容,并再次出示录音。就声音的感染力、声响的生命力、真实感等方面与文本文字作比较,体会广播作品的特殊魅力。

(这个环节一方面继续引导学生在倾听中理解、体验、感悟,更深更好的把握文本主体;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能从单一的文本学习中跳出来,通过文字、声音表现力的比较,学会对广播作品的初步赏析,拓展语文意识,真正走向生活提升素养。)

五、作业:

自由选择一段电影录音剪辑,仔细倾听并把听到的内容和感受写下来与同伴交流。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教案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教案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一、教材分析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北宋中期社会矛盾表现的几个方面;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

(2)理解三个原因: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原因;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实施庆历新政的原因;

(3)探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探究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及和王安石变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讲述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时,通过教师的引导,由学生阅读课文,概括、归纳出社会危机的表现,并从中得出改革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知识和分析复杂历史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4)学生课外查找资料,实事求是地评价王安石变法,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当今中央重视三农问题,费改税对稳定政局的重要作用;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澶渊之盟的历史评价;

(3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重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难点: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庆历新政的夭折。这些背景一方面表明宋朝中期社会危机四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王安石的与时俱进,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由于北宋中期危机四伏的文字与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社会危机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意义奠定基础。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教材的引言导入:

师:在湖南岳阳,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我国南方三大名楼。岳阳楼始建于唐代,主楼三层,高19.72米。因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传四方。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从这句引言内容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生1:表明作者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

生2: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师:说得很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中的“忧”,到底他“忧”什么呢?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一)北宋中期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北宋中期”的概念:一般认为宋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是北宋的中期。

宋真宗赵恒(998-1022),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在位25年,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北宋比较强盛,史称咸平之治。在位期间,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良、绢二十万匹来收买与辽的和平,定澶渊之盟。这是宋朝向番方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

宋仁宗赵祯(1010—1063年),宋真宗的第六子,北宋第四代皇帝,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病死开封,享年54岁,在位41年。宋仁宗是宋代帝王中的明君圣主,在位时间最长,其间国家太平,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安定。仁宗善于纳谏还成全了千古流芳的包青天,还出现了“求之千百年间,盖示一二见”、在《岳阳楼记》中唱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以及倡导文章应明道、致用,领导北宋古文运动的欧阳修……

宋英宗赵曙(1032-1067年)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仁宗无子)。嘉祐七年(1062)立为皇太子,封钜鹿郡公。嘉祐八年即帝位。体弱多病,继位之初即大病一场,而不得不由曹太后垂帘,后虽亲政,但于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

宋神宗赵顼(1048~1085年),英宗长子,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085年在位。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20岁即位,在位18年(1067—1085),38岁时病死,葬于永裕陵。

1、阶级矛盾的激化:

(1)土地大量兼并:宋代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但不抑制兼并,而且纵容功臣、大将们兼并土地(鼓励他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的趋势加速,农民失去土地的数字在增加,“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

(2)人民的负担沉重:人民的负担有三,即繁重的赋税徭役、连年战争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全国的居民有主户和客户之分。主户分成五等,乡村上三等户为“上户”,是各类地主。四、五等户称为“下户”,有少量的土地;客户是没有土地的农民,占总户数百分之三十五左右。五等户和客户都要租种土地。地租根据具体的情况或对半分成,或四六分成,没有耕牛的佃户要把六成以上的收成交给地主。土地赋税实行的是两税,夏秋两季交纳。从名义上说,客户不交纳两税。但他们要负担各种名目的人头税,还要承担各种徭役。上户采取各种手段把赋税转嫁到下户的身上。纳税户除按规定的数量纳税,还有“支移”和“折变”等负担。在两税之外,还有丁口赋、各种杂变之税。徭役和差役。这是赋税之外的又一项沉重的负担。

(3)各地农民起义不断:993年,王小波在四川发动起义,他宣告:“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起义的队伍发展到数万人。同年12月,王小波牺牲后其妻弟李顺为帅,主力军于淳化五年正月攻下成都。李顺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自称大蜀王,年号应远。推行一系列的打击恶霸豪绅的措施,起义军得到百姓的响应和支持。后来政府军残酷镇压了起义军。王小波、李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这次起义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宋朝政府;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口号;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王均的起义又爆发了。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正如欧阳修所说“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

注意;一般的农民起义都发生在王朝的末期,而王小波、李顺起义则发生在北宋中期,可见社会矛盾的激化。

2、民族矛盾的激化: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可是都失败了。1040~1042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上百官图讽刺宰相吕夷简任用亲信,又上书讥切时弊,希望宋仁宗不要一味信任吕夷简。为此,范仲淹被吕夷简指责为离间君臣、引用朋党,被罢官。从此朋党问题成了宋朝统治集团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范仲淹遭受排斥时,有欧阳修、蔡襄等一批位居政要并以文学知名的人士支持他。当时尽管支持范仲淹的人都被罢官,但不断有人上疏要求复用范仲淹,反对用“朋党”的罪名堵塞言路。朋党之争实质是当时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的斗争。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1、积弱局面的形成:

(1)集中军权:

赵匡胤最了解高级将领发动兵变夺取政权的危险。因此,首先收夺军权。建隆二年(961),赵匡胤在酒筵上用允许将领们兼并田宅传给子孙的办法,示意将领们释去军权,使“君臣之间无所猜疑”。次日,曾经帮他夺取政权的禁军主要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皆称病自请解除军职。此为“杯酒释兵权”。之后,又废除了过去统领禁军大权的殿前都点检,把禁军的领兵机构析而为三,以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分掌禁军,合称“三衙”。三衙地位平行,互不统属,形成鼎立。三衙的长官为殿前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也叫“三帅”,分别统领禁军。以资历浅、名位低、易于驾驭的人任其职。宋初制军的这一特点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

为了限制三帅的权力过大,宋又因袭了唐末五代以来的枢密院制度,在中央设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主管全国军队的调动和招募、训练、供给等事宜。枢密使与三帅各有所司,枢密使有调兵权而无领兵权;三帅有领兵权而无调兵权。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使二者各自独立,相互制约,有利于皇权的控制。

北宋在军队中实行“更戍法”。将驻防在京师的军队轮番调到地方戍守,或将驻守在各地的军队定期调动到他地移屯就粮。军队驻守地时常更换,而统兵将领由中央任命,也不固定。如遇征战,多由皇帝临时命将。战事结束,兵归宿卫,将还本职,一切军权都集中于皇帝。这虽然可防止兵与将领结合以反抗中央,但却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且士兵经常往来于道路,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北宋在对辽和西夏的作战中经常处于不利地位。

(2)集中行政权:

宋代以前,宰相握有“事无不统”的大权。宋太祖在建国之初,用分化事权的办法,通过新设的机构──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削弱宰相的权力。宋设“中书门下省”掌握实权,但仅有民政权,设于内庭,称政事堂(即宰相办公的地方),是中央行政机关。长官为宰相,官衔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意思是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宋初设立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掌管全国军事。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政”,号称“二府”。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直接控制政权和军权。为了限制枢密使的权力,又设枢密副使。

(3)集中财政权:

北宋设置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政大权。度支(掌财政收支和漕运)、盐铁(掌工商业收入和兵器制造)、户部(掌户籍、财赋和专卖),掌管全国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另设三司副使多人,以防三司使专权。在民、军、财三权分立中,三者不相统属,分别向皇帝奏报,一切由皇帝裁决,宋代把中央集权强化到空前未有的程度。

(4)负面影响:

①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②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

③军费开支高涨。

空前强化的蝗专权虽然加强了封建统治,但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国家的权力过于集中,在政治上造成各级官员缺乏进取心,行政效率低下;军事上,高级将领受制太多,不能根据战场情况作出决断。同时,对宋代皇帝而言,权力集中的深层含义是确保自己的统治,因此,为了保住一己私利,不惜牺牲一切,包括国家利益,因此,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常常表现得患得患失,非常软弱。景德元年(1004)九月,辽兵20万直趋黄河北岸的澶州,威胁宋都城开封。动摇的宋真宗在主战派拥戴下勉强到达澶州,宋军士气高涨。辽在澶州初战不利,加上长驱深入有后顾之忧,辽萧太后乃有退兵之意。双方于当年十二月约定:(一)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尊辽萧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三)双方罢战撤兵,宋、辽以白沟河为界。由于澶州古称澶渊郡,故称此和议为“澶渊之盟”。

2、积贫局面的形成:三冗——冗兵、冗官、冗费

(1)冗兵:宋太祖时,全国有禁军20万,真宗时增到44万,仁宗对西夏用兵,禁军激增到80万,后来《水浒传》中称林冲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就是这样来的。加上服杂役的厢军,总人数已达140万。当年北宋总人口只有2200万,国家的近十分之一人口是军队,宋朝养兵的费用,竟达到全部赋税收入的十分之七八。

(2)冗官:其一,官僚机构重叠,官职混乱,一官三人共之。其二,科举取士越来越多。1000年(咸平三年),真宗下诏说:“去岁天下举人数逾万人,考核之际,谬滥居多。”但这年,真宗亲试举人,仍取进士、诸科(包括屡试不中者)共一千八百多人。其三,“恩荫”法。皇族宗室和官僚的子孙、亲属、姻亲甚至门客都可由恩荫授官,数量极大。皇族宗室原来七岁时即授官。仁宗时,甚至出生不久,还在襁褓之中,便有官做。文武官员中地位高者,家族亲属都恩荫授官,小至郎中、员外郎也可荫子孙一人得官。正官之外,等候官缺的人员,多到“不知其数”,“大约三员守一缺,略计万余人”。真宗时十数倍于初,仁宗时又两倍于真宗。而且中级以上的官员,待遇极其优厚。宰相、枢密使的正俸,每年铜钱三百六十万文,单以三百六十万文计算,等于北宋中期两万四千亩土地的收入。

(3)冗费:军队和官员数量激增,也使费用大量增加,同时,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宋代统治者也常常付出大量金银和布匹,以金钱财富买得一时平安,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冗费的局面。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1、新政背景:内忧外患

内忧:宋仁宗时,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困苦。

外患: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

北宋王朝自建立到宋仁宗庆历年,已经统治了80余年,当时,北宋的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而行政效率越来越低,军队数量不断增加,但内忧外患不时爆发,百姓负担十分沉重,国家财政却入不敷出。不少有远见的人担心封建国家的命运,连连上疏要求宋仁宗进行改革。庆历三年(1043年)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任命富弼等为枢密副使,并多次催促他们立即拿出一个使天下太平的方案。

范仲淹于庆历三年九月将《答手诏条陈十事》奏折呈给宋仁宗,提出了十条改革主张:(一)明黜涉,按官员的政绩进行升迁。(二)抑侥幸,限制恩荫。(三)精贡举,改变科举的内容和办法,选择“经济之才”。(四)择长官,选好地方官。(五)均公田,这主要是均地方官员的收入。(六)厚农桑,采取措施发展农业生产。(七)修武备。(八)减徭役。(九)覃恩信,主要是免去积欠的赋税和大赦方面的内容。(十)重命令,重视法令的制定和执行。范仲淹认为当时改革的中心问题是整顿吏治,裁汰内外官吏中老朽、病患、贪污、无能之人。

宋仁宗采纳了这些意见的大部分,因为宋仁宗的年号是“庆历”,故历史上称这次改革为“庆历新政”。

2、庆历新政:

(1)中心措施:整顿吏治

(2)主要内容:

①改革文官:改革三年一次循资升迁的磨勘法,注重以实际的功、善、才、行提拔官员,淘汰老病愚昧等不称职者和在任犯罪者。

②严格恩荫制:限制中、上级官员的特权,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

③改革贡举制:令州县立学,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定时间方许应举。改变专以诗赋、墨义取士的旧制,着重策论和操行。

④慎选地方长官:由中书、枢密院慎选各路、州的长官。由各路、州长官慎选各县的长官,择其举多者尽先差补。

⑤.“减徭役”,重农桑:将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的五县废为镇,又析王屋县(今河南济源西)并入河南府,以精简乡村投入。

(3)失败原因: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新政推行一年多就夭折。

改革失败的直接原因是以吕夷简为首的反对派攻击范仲淹、韩琦为朋党。吕夷简诬蔑韩、范的“朋党”之议,也为宋仁宗终止改革提供了借口。宋仁宗改革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和军事危机,是要富国强兵。但是,如果以牺牲皇帝家天下的利益来实现富国强兵,专制帝王当然不能答应。而庆历新政却恰恰触犯了皇室利益。范仲淹、富弼的各项改革措施包括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中心思想就是要裁汰不称职的官员,而当时北宋的官僚,已经是暮气深沉的腐朽政治集团,真要实行上述改革,大概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得丢官。这个大手术当然做不得。可是,范仲淹、富弼要给北宋做的手术还不止这些,即使是称职官员,也要削减其薪俸,北宋官员的俸禄是古代中国最高的。而且,还决定要减少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以解决官多为患的问题。也就是说,全天下的读书人的利益,都让改革触及了。因此,改革的反对者决不是少数保守派,而是整个士大夫阶层——北宋统治的阶级基础。

如庆历三年十月,由中书与枢密院共同选拔各路的转运使。范仲淹在提名时,翻阅名册,凡庸碌无才的就一笔勾去。富弼对他说:“范六丈公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范仲淹却说:“一家哭,怎比得一路哭呢”?改革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遭到了极大的阻力,有人诬蔑范仲淹、富弼等是“朋党”。面对这些言论,宋仁宗对范仲淹和富弼便不再信任,让范仲淹出任陕西、河东宣抚使,罢去参知政事的职务。到庆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富弼又被以更张纲纪,纷扰国经等罪名贬黜。已经颁行的磨勘(考绩)、荫子等新法也被宣布作废,“庆历新政”推行仅仅一年左右就夭折了。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包含四个主要内容:

1、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2、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威胁;

3、宋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4、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强烈,宋神宗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王安石变法。

三、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想一想,这种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提示:恩荫制度指官宦之弟、亲属及门客不必通过科举即可做官。其影响是使官员人数增加,出现冗官现象;造成政府效率低下,加重财政负担,进一步激化阶级矛盾。

★本课测评:

1、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参考答案提示:北宋集中军权、行政和财政权,扩编军队,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削弱了军队战斗力,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随着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增加,财政危机加剧;农民起义的不断,边疆少数民族的进攻,统治阶级内部的朋党之争也促成了局面的形成。

2、简要分析庆历新政的内容及失败原因。

参考答案提示:改革文官三年一次循资遣升迁的办法,依照政绩提拔官员;严格限制中、上级官员的任子特权,防止权贵子弟垄断官位;改革贡举制,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定时间方可应举,取士重在策论和操行;慎选地方官;裁并州县,厚农桑。

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他们强烈的反对并污蔑改革者为朋党。宋仁宗对改革者的怀疑,废止新法。改革措施“太猛”、“更张无渐”、“规模阔大”。改革的思想动员不够,配套措施不到位,对罢黜官员的安置没有着落,农民没有在新政中得到立竿见影的好处。

★学习延伸:

(略)

第四单元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单元评估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其制度的创建不仅为其繁荣奠定基础而且影响深远。据此回答1-4题

1.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推行,说明

A.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B.士族制度被摧垮

C.体现了唯贤的原则D.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2.隋朝开创科举制,从本质上说是

A.封建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B.发展教育文化的需要

C.网络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D.庶族地主掌握政权的需要

3.唐朝的府兵制和募兵制共同处是

A.有利于生产的发展B.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

C.导致了军阀的形成D.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

4.隋和唐朝前期推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其作用表现在

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②轻徭薄赋有利于荒地开垦,保障政府的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③稳定的赋税④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依据所学内容,回答5-8题

5.唐朝时,江南的稻米已经大量运往洛阳等地,反映了①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②江南经济地位上升③大运河的历史作用④南北经济交流加强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唐朝手工业中,较明显吸收外来技术的是

A.造船业B.丝织业C.冶铸业D.陶瓷业

7.唐贞观年间,扬州商人的经商活动可能有:①将茶叶装船运销日本②用丝绸换取波斯商人的宝石③将岭南运来的荔枝拿到夜市上卖④用“开元通宝”向农民收购土特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③④

8.“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一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商人地位高B.商人众多C.商店众多D.集市众多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依据所学内容,回答9-12题

9.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唐朝所做的努力是

A.设置旅馆,修筑驿站B.派玄奘西游,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C.加强同欧洲之间的使节往来D.征服高昌,大败西突厥,设立机构进行管理

10.“开元盛世”,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①骨力裴罗接受唐朝册封②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③皮罗阁被封为云南王④唐朝皇帝被各族尊为“天可汗”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②③ D.①④

11.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吐蕃与唐盟约“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B.使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C.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D.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12.以下对唐朝时少数民族政治、经济状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许多回纥商人到中原经商B.渤海的水稻产量高、质量好

C.南诏引进了中原的复种制D.吐蕃仿唐官制,设置各级官府

唐朝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依据所学内容,回答13-16题

13.唐朝的对外政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出现盛况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政治制度领先于世界各国

C.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线

D.统治者以开明的态度吸纳先进文化

14.能反映唐朝“海上丝绸之路”发达的史实有:①“海上霸王”抵达波斯湾②唐高僧到天竺研究佛学③扬州城内,波斯、大食商人聚集④莫高窟壁画带有波斯特色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

15.亚洲各国文化深受唐文化的影响。下列能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是①新罗设立国学,教授儒学②日本在服饰、姓氏、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③十进位记数法传至印度④铸铁术、井渠法传至西域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④

16.唐朝时,中国和非洲也有来往。下列有关这方面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A.中国史书上有这方面记载

B.唐朝人杜环在非洲留下行踪

C.唐太宗时东非索马里使者来到中国,受到很好的接待

D.当代考古中,在非洲发现了中国陶瓷残片包括唐三彩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辉煌灿烂。依据所学内容,回答17-20题

17.隋唐文化繁荣的最重要基础是

A.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B.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C.民族交流和对外交流频繁D.继承发扬历代传统文化

18.隋唐时期,我国科技进一步发展:①发明了活字印刷术②火药已经用于军事③中国古代历法体系成熟④出现世界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③④

19.隋唐时期,我国科学思想进步最主要表现在

A.科技发明B.天文学领域C.医学方面D.建筑学领域

20.隋唐文化中,最能体现中外文化融合特色的是

A.天文历法B.医学C.诗歌D.艺术

二、材料解析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1分,共25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开元以后)田亩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凡富人多丁者,率为官为僧,以求免役;贫人无所入则丁存,故课免于上而赋增于下。是以天下残率,荡为浮人(流民);乡居地著者,百不四五……(杨炎)恳言其,乃诸作两税法,……德宗善而行之……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

──引自《旧唐书》

材料二 令就畿之内,每田一亩官税五升,而私家收租殆有亩至一石者,是二十倍于官税也。降到中等,租犹半之,是十倍于官税也。

──引自《陆宣公秦汉》

材料三 (贞观元年十二月)上(唐德宗)畋于新店,入民赵光奇家,问:“百姓乐乎?”对曰:“不乐”。上曰:“今岁颇稔,何为不乐?”对曰:“诏令不信,前云两税之外无它徭,今非税而殊求殆过于税。”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四 元和末年(约820年左右),渭南县天源乡本有四百余户;今才有一千户;阌乡县本有三千户,今才有一千户;其他州县大略相似。

──摘自《旧唐书》

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征收丁税的弊端。(2分)

(2)材料二的“官税”指什么?“私家收租”指什么?(2分)

(3)材料三“今非税而殊求殆过于税”的原因是什么?(2分)

(4)材料四户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4分)

(5)根据以上分析,谈谈你对唐朝赋税改革的认识。(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德九年26年,唐太宗即位不久对侍臣们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股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

材料二(贞观二年28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唐·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三(贞观六年32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征回答说:“臣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唐·吴兢《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认为君主、国家和人民三者之间是何关系?他是怎样认识君主个人欲望所造成的影响的?(3分)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这一思想会导致采取哪些措施?(4分)

(3)从唐太宗和魏征的对话中看出君臣们是如何得出上述结论的?进而指出他们真正“可畏”的是什么?(4分)

三、问答题:第23题10分,24题15分,共25分。

23、汉朝与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大发展和繁荣时期。试分析唐朝比汉朝更强大的原因,并指出两朝后来都衰落的共同原因。(10分)

24、举例说明隋唐时期对外友好交往有何特点?并分析其产生了哪些影响?(15分)

中国古代史第四单元隋唐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C

C

B

B

B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A

B

A

D

A

C

B

D

二、材料解析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1分,共25分

21.(14分)(1)收入多的富人免了丁税,没有收入的贫人担负丁税,使农民破产而成为流民。(2分)(2)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向政府所交的税叫官税;“私家收租”指地主向农民征收的田租。(2分)(3)地主阶级把新增加的“官税”转嫁于农民。(2分)(4)农民承受不了地主阶级转嫁的赋税。两税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唐代的阶级矛盾。(4分)(5)两税法的规定有利于政府增加收入和缓和阶级矛盾。但封建政府实行的改革,不可能从根本上损害地主阶级利益。(4分)

22、(11分)(1)互相依存的关系。君主为所欲为将危及国家的存亡(3分)

(2)以民为本的思想。采取戒奢从简、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不误农时等措施。(4分)

(3)总结历史经验、吸取隋亡教训之后得出的。不与民安定将危及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4分)

三、问答题:第23题10分,24题15分,共25分。

23、(10分)更强的原因:①唐朝采用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②唐朝的科举制笼络了大批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③唐朝制定了更好的民族政策,边患问题不突出。④唐朝时江南大开发,经济基础更雄厚。⑤唐朝与边疆各民族以及外国经济、文化交流更频繁,促进了经济发展。

衰落的共同原因:①政治腐败。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宦官专权、朋党之争。②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

24、(15分)特点:①交往范围广泛,且有连续性。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也都有往来。而且这些交往并不因中国发生内乱而中断,有明显的连续性。如日本连续十三次派出遣唐使。②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③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佛教的传播等。主要以贸易和佛教为纽带。④交往内容明显不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特种、艺术,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⑤在交往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影响:①促进了唐代经济进一步繁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如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②大大加强了中国同亚、欧、非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如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③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界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推动了天竺数学的发展、日本大化改新中向中国学习政治经济制度、中国的造纸术传入大食等等。

第四单元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单元小结


隋唐时期(581—907年):这一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此时的中国处于世界发展前沿,是最文明先进,最繁荣发达,最富庶的强大国家。 

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清明,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封建社会繁盛局面。(封建统治者调整政策、革新制度,实质就是部分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它反映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

经济上:农业、手工业有较大发展,商业繁荣,长安、洛阳等成为国际性大城市。(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统一关系分析和认识:隋唐初期的社会安定和政策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的发展,又巩固了隋唐的政权。)

民族关系上: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疆域空前辽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也有民族间的战争,如唐与突厥,但它与各族间的友好关系相比,只是民族关系的支流。)

对外关系上:对外交通发达;唐朝和亚洲、欧洲、非洲等各国之间的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对外政策是由国家利益所决定的。封建国家对外交往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封建统治。唐对外交往频繁的最主要条件是唐朝的全面繁荣.)

文化上:唐朝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社会生活多姿多彩。(隋唐文化的繁荣全面体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原理。)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871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