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三节化石燃料及其利用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三节化石燃料及其利用”,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M.JAB88.CoM/p>第三节化石燃料及其利用
一、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通过对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化学工业原理的了解,认识化学在解决人类资源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认识。
4、了解选择燃料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化石燃料的类型。
2、为什么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3、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原因。
难点: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
三、教学方法:
1、合作学习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在当今社会合作精神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公民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把师生合作作为走向成功的起点,把生生合作作为尚未开发的重要教学资源。生生合作是师生合作走向成功教育的起点,智慧常常在相互交流、撞击中产生,在相互启发、补充中完善。在相互交流中促进学生不断发挥主体作用,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2、采用预先进行阅读调查(查阅书籍、报刊、上网、参观访问等),课上交流学习的形式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基本环节设定为:设置问题情境→提出讨论话题→表达与交流→总结和评价。
3、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应具有一定的激励性,要善于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智能,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帮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自己在群体中的相对水平。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形式,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既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也可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
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导思想:了解我国的能源和资源短缺的国情,知道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通过学习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化学,人类进步的阶梯”。
关键信息:
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创造性的开发、使用教材,将教材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以后,把教材内容设计为“化石燃料的昨天、今天、明天”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以化石燃料的形成为主线,让学生体会化石燃料漫长的形成过程;在第二部分中侧重当今社会对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第三部分让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需要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并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能源的重要性。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已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能初步认识化学应用带来的两重性,形成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意识。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化石燃料的种类:煤、石油、天然气,形成过程漫长而且是不可再生资源。
空气污染及污染来源:空气污染主要是空气中存在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目前计入空气污染的项目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而这些物质主要来自于燃料的燃烧、化工厂产生的废气等。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等。
学生已经具备了查阅资料、对所查资料进行简单整理的能力。使用电脑制作简单的课件。
六、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和实物投影仪,用于展示学生设计的课件和化石燃料(煤、石油、石油产品等)的标本。
七、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本节课为教材第四单元“第三节化石燃料及其利用”,计划安排1课时(需40分钟)。
首先安排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自学,在对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化石燃料的形成、现状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三方面作深入的调查,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地收集资料。
收集好资料以后,教师开始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整理。根据自愿的原则将学生分为三大组,每一大组中又可分为几个小组,如第一大组研究化石燃料的昨天(形成过程),其中又可分为煤的形成小组、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小组。每一小组选出负责人、中心发言人,由负责人负责召集本小组的一切活动。有能力的小组还找到了相关的影视资料,并把它们加以整理制作成了课件,待上课交流时放映给全班同学观看。
我也剪辑了一段海湾战争的影片。
(二)教学过程:
①:引入
[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影片。
这是海湾战争中的一个片断,任何一场战争的爆发都是有原因的,海湾战争的爆发是为了……
[生]:争夺石油。
[师]:海湾战争实质上是一场石油的争夺战。可见,石油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与煤和天然气一起,被人们称为化石燃料。这节课,我们就以“化石燃料”为题,共同来讨论、学习、了解化石燃料的昨天、今天、明天。
【说明:以战争影片引入本节课,可以使学生在观看影片的同时,体会石油的重要性,了解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由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化石燃料的昨天
[师]:同学们:为什么我们把煤、石油和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呢?“化石”二字意味着什么?他们能被称为化石燃料是因为他们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历经了上亿年。哪些同学收集和整理了有关化石燃料形成方面的资料?请他们给大家介绍好不好?
[生1]:植物枯萎后被埋入土中,经过漫长、复杂的变化就形成了煤。
[生2]:几百万年前的动物和植物的遗骸,埋藏在海底下,由于细菌的作用,使其逐渐分解,在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最后变成了石油和天然气。
[生3]:我要给同学们展示我们几个同学提供的有关于煤、石油、天然气形成的影视资料,希望能给大家更清楚的介绍。
【说明:通过介绍煤、石油、天然气这些化石燃料形成的漫长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化石燃料是一次性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③:化石燃料的今天
[师]:刚才我们回顾了化石燃料的昨天。经过了漫长的等待,我们终于等来了化石燃料。在今天化石燃料正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社会的文明、科技的进步。
咱班里大多数同学整理的都是关于当今化石燃料使用方面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一谈对化石燃料利用的认识。
[生1]:煤既是动力燃料,又是化工和制焦炼铁的原料,素有“工业粮食”之称。工业界和民间常用煤做燃料以获取热量或提供动力。世界历史上,揭开工业文明篇章的瓦特蒸汽机就是由煤驱动的。此外,还可把燃煤热能转化为电能进而长途输运,火力发电占我国电结构的比重很大,也是世界电能的主要来源之一。煤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气化、焦化和液化等过程转化成多种材料。但是,煤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CO2(温室气体)、烟尘、SO2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环境。
[生2](配合自制课件讲解):利用石油中各种化学成分沸点的不同,可以将石油通过一个大的分馏塔,一一分离开来。我们常见的汽油、柴油和煤油就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石油还可以用来制造基本的化工原料,如甲烷、乙烷、乙烯、苯等,这些产品经过聚合之后可以用来制造塑料、橡胶、合成纤维、清洁剂、肥料等工农业产品和生活用品。石油产品的使用也会造成大气污染,如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含有燃油燃烧生成的CO、SO2、NO等有害气体。
[生3]:天然气是一种生态型能源或理想的城市能源。可以利用天然气发电、城市居民生活用气、压缩天然气汽车及其它化工工业。目前我国正在实施“西气东输”工程,以缓解东部地区燃料紧张的困境。
[师]:我注意到,有几个小组的同学在谈到对燃料利用的同时,还涉及了使用燃料所造成的危害,看来大家在看待事物时已经习惯运用辩证的观点,多角度分析问题了。
请大家解决一个问题,打开书p102,活动天地。思考我们如何选择一种合适的燃料?
[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师]:化石燃料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为了加快社会的发展,人们正在“疯狂”地开采和使用燃料。但是这儿又存在一个问题,化石燃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他们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这有一组数据,同学们可以看一下:
[师]:在这个条形图中,我们以石油为例,按现在的开采速度,在你多大时就用完了?
[生]:30多岁。
[师]:也许你的孩子上学时就只能在教科书上认识它们了。因此,我们一定要珍惜化石燃料。
【说明: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对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从中体会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促进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在深入了解化石燃料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进行估算,以认识到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的重要性。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促使学生认识到使用清洁燃料和开发新能源以及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
④:化石燃料的明天
[师]:面对当前社会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量这么大,化石燃料所剩的储量又这么少的困境,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开发新能源、寻找代替能源
[师]:根据我们已有的知识,你认为哪些能源可以替代化石燃料?
[生1]:太阳能,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我们现在已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
[生2]:核能,我国现在已建立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
[生3]:风能,风力发电、风车、船帆等都是对风能的利用。
[生4]:水能,水能的利用主要在于水力发电。
[生5]:地热能
[师]:除了同学们谈到的这些新能源以外,还有海洋能、氢能、海底可燃冰等能源。
【说明:寻找新能源是缓解能源危机、防止空气污染的主要途径,让学生了解新能源的种类和用途,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⑤:感悟与收获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表述。
⑥:布置作业
结合今天的讨论话题,请大家写一篇有关化石燃料的小论文。
八、课后反思:
化石燃料是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对于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化石燃料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能燃烧层面上,部分同学知道一些化石燃料的成分,对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的综合利用知道的不多。因此,本节课从课前准备到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学生自学、收集资料、分组整理资料、完成课件、相互交流等形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国情教育,使学生对能源、环境这些关系全球未来命运的共同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使学生正确认识国情、重视环境保护、注意节约能源。
本节课在实施中,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多花时间去研究学生的特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外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延续,是课堂学习的补充。随着学生的成长,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学校教育应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课堂逐渐转到课外,最终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

相关知识

化石燃料及其利用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化石燃料及其利用”,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三节化石燃料及其利用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它们是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或“混合”)物。从石油中炼制出的燃料有多种,举出三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级产品是___________,主要用于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掌握,侧重于预习教材。从课本预习中掌握关键词语(术语),形成基本知识体系。化石燃料是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化得到的燃料。石油经过炼制得到汽油、煤油等一系列产品后最后剩余沥青,常用于筑路。
答案: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混合汽油煤油柴油沥青铺路、建筑材料
2.甲烷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在空气中燃烧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现象是发出___________,放出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和使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气体。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甲烷燃烧及燃烧产物的掌握,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答案:天然气沼气CH4+2O2CO2+2H2O蓝色火焰热量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是()
A.中国B.美国C.日本D.英国
思路解析:考查对于化学史的把握,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答案:A
2.下列物质中不是由煤干馏而得到的是()
A.焦炭B.煤焦油C.煤油D.焦炉气
思路解析:煤的干馏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而煤油是石油分馏的产物。
答案:C
3.下列燃料中被称为是未来绿色能源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
思路解析: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2、SO2,污染环境。而氢气燃烧后得到唯一产物水,故被称为绿色能源。
答案:D
4.煤、石油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必须()
A.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得氢气作燃料B.大量砍伐树木作燃料
C.用高粱、玉米酿造酒精作能源D.开发太阳能、核能、风能等新能源
思路解析:此题的目的在于告诫大家煤、石油等能源并不是无限的,要珍惜、合理利用这些能源,并开发利用新能源。寻找替代能源,缓解能源危机,是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答案:D
5.空气、水、天然气、石油和煤等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存、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有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用途。将与下列用途相对应的物质的名称填在空白处。
(1)可用作生活燃料,并能通过管道长途输送的是___________。
(2)直接供给人和动物呼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于生产城市居民生活用的管道煤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而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的是___________。
(5)可用于获取充制霓虹灯的气体的是___________。
思路解析:煤、石油、天然气、空气、水等都属于自然资源,其中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由古代生物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称为化石燃料。人们常把煤称为“工业的粮食”,把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空气不仅能直接供给呼吸,而且从空气中可获取充制霓虹灯的气体——氦气、氖气、氩气等。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氢气和一氧化碳,其生产原料是煤和水,制取煤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OCO+H2。
答案:(1)天然气(2)空气(3)煤和水(4)石油(5)空气
快乐时光
言简义赅
我的中学同桌向以言简义赅闻名。一天班里开团会,长得让人无法忍受。
最后征求每个人有什么意见,问到他时,他答曰:“尿意。”
30分钟训练(巩固类练习,可用于课后)
1.(经典回放)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B.石油是一种化合物
C.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D.石油可直接用作飞机燃料
思路解析:石油是一种混合物,它的蕴藏量是有限的;石油不能直接用作飞机燃料。
答案:A
2.能源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如果某种能源直接开采或直接被利用,称为一级能源。如果某种能源经过其他能源转化获得,称为二级能源。下列关于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属一级能源B.风能属二级能源
C.家用电器使用的电源属一级能源D.一氧化碳属二级能源
思路解析:抓住题目中的信息,两级能源的分类标准,很容易得知天然气、风能属一级能源,电能、一氧化碳属二级能源。
答案:AD
3.含有硫的煤,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能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SO2和CO2B.SO2C.COD.SO2和CO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煤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和SO2、CO、CO2的性质。SO2、CO、CO2都是由煤燃烧产生的,但CO和SO2有毒而CO2无毒。SO2、CO都能对空气造成污染。
答案:D
4.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我们的义务。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A.白磷在空气中自燃B.用干冰人工降雨
C.以煤为原料制造医药D.用催化剂将水变汽油
思路解析: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不能把水变成油,这是由物质的本质决定的。“油”组成的元素主要是C、H、O,而水的组成元素是H、O。组成决定性质。
答案:D
5.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分馏石油制汽油
C.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D.将煤炼制成煤气
思路分析: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和分馏石油制汽油都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物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这个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工业上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而产生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等新物质,这个过程是化学变化。
答案:D
6.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到溶洞探险,打火把照亮B.到小煤窑挖煤,用火把照明
C.掏沼气池前进行灯火试验D.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
思路解析:煤窑中必须杜绝烟火,故B错误;掏沼气池时,只要不见到明火即可,如果做灯火试验,就有可能引起爆炸,C错误;采用D的方法检验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也可能引起爆炸事故。
答案:A
7.(经典回放)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当报警器接触到一定量的泄漏气体时,会发生响声。有位同学家中所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试判断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图中_______(填“A”或“B”)所示,简述你的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天然气的密度大小。
答案:A因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报警器应该安装在燃气灶的上方,如图A所示
8.请仔细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完成有关问题。
(1)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图)。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煤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据资料显示,冬天的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会增多。请你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减少煤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制得较清洁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煤气用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家用煤气。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将考查的知识点放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让人感到自然、可亲。本题主要涉及燃料充分燃烧、煤的组成以及安全使用煤气的有关知识。
答案:(1)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
(2)冬天用煤量增大,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增多C+H2OCO+H2
(3)便于及早发现煤气泄漏,以防引起中毒
9.(经典回放)液化石油气中所含的可燃性物质,是在加压不高的条件即变成液态而便于储存在钢瓶中的,当打开钢瓶阀门(减压)时,又容易变成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下列所给物质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编号ABCD
分子式CH4C2H5C4H10C6H14
沸点/℃-164-88-0.569
思路解析:由题意,符合要求的液化石油气必须满足常温下加压不高即液化,适当减压即汽化的条件。因此液化石油气中的碳氢化合物的沸点过高、过低都不合适,过低较难液化,过高较难汽化。解答本题若只考虑一方面,即加压易液化,或减压易汽化,就易误选A或D,而考虑常温条件和两方面都满足要求的选项为C。
答案:C
10.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根据此结论完成下列问题(以下气体均处在同温同压下)。
(1)将同体积的CO和CH4混合,所得混合气体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化成最简整数比)___________。
(2)燃气灶是由灶体、进气管(进CO或CH4)、进风管(进空气)、开关等部件组成。我国西部的天然气东输,可改善我国东部居民生活用气。使用煤气的用户在改善天然气时,需对燃气灶加以改造,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风管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石油、煤资源日趋减少的情况,人们正积极开发新能源。你认为21世纪来源广泛、燃烧放热多、无污染的最佳燃料是___________,其制取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第(1)问可以根据“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的信息,结合已学过的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根据提供的信息,所得的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1∶1,因此,可以由一个CO分子和一个甲烷分子中的C、H、O原子个数,计算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1)×12]∶(4×1)∶(1×16)=6∶1∶4。第(2)问要求能够综合运用题目信息分析实际问题。根据两个化学方程式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甲烷与氧气的气体体积比为1∶2,一氧化碳与氧气的气体体积比为2∶1;相同体积的一氧化碳燃烧耗氧量较甲烷少。填写第(3)问,要结合学过的有关物质的知识,综合考虑“来源广泛、燃烧放热多、无污染”和“最佳制取方法”等信息。
答案:(1)2∶4∶16∶1∶4
(2)改造后的燃气灶进风管直径应比原来大因为同体积的CH4、CO分别完全燃烧时,CH4需要O2的体积多
(3)氢气利用太阳能或催化剂分解水
11.(经典回放)今年我市决定开工建设红庙焚烧发电厂,以改善目前填埋方式处理垃圾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其建成后既能利用垃圾,又能利用前期填埋垃圾产生的沼气,作为焚烧的原料。
(1)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2)前期填埋的垃圾中易腐烂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被细菌分解为沼气,沼气的成分是___________(填名称)。写出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人类生存依赖自然环境,需要优良的环境,但与此同时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的废弃物又不断地污染环境、破坏环境,这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也只有靠人类自己。此题就涉及这一问题。让同学们相信人类只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就能用科学方法防治环境污染。解此题的关键是要了解生活垃圾以及原来对垃圾进行填埋的方式有什么害处,还有就是要理解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道理。再结合植物茎叶发酵能产生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的知识,便可解题。
答案:(1)变废为宝、提供能源、改善环境、解决垃圾处理问题、节约土地(答对两点即可)
(2)甲烷CH4+2O2CO2+2H2O
12.某次考试命题留下很多稿纸,需要集中销毁。销毁的方法很多,通常是由2~3人将它们烧掉。为了快速、充分烧掉这些稿纸,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怎样的?其原理(理由)是什么?简述用燃烧的方法销毁保密资料的优缺点。
思路解析:本题联系生活实际,考查的是物质充分燃烧的条件:足够多的空气、增大接触面积。要烧得快一些,就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来解决,或鼓入空气或增大稿纸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在燃烧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用棍类物品挑动燃烧的纸堆(或将稿纸分散摊开同时燃烧,或边烧边添加);其理由是给稿纸燃烧提供足够的氧气;优点:保密性强;缺点:污染空气,浪费资源。
13.(2010江苏苏州中考,26)煤是一种化石燃料,用煤作燃料生成的SO2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有一种煤每燃烧1t就会释放出53.3kgSO2。如果将产生的SO2用熟石灰来完全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那么燃烧5t这种煤产生的SO2在理论上需用多少千克的Ca(OH)2来吸收?(计算结果取整数)
思路解析:先求出5t煤燃烧产生的SO2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Ca(OH)2的质量。
答案:308kg

第四章第三节化石燃料的利用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四章第三节化石燃料的利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教学目标:1.知道化工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2.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3.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化石燃料的利用

教学难点: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教学过程:问题情景你知道哪些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引入新课:化石燃料的利用

一、化石燃料

交流讨论:你对煤、石油、天然气了解多少?

常见燃料的热值与价格:

燃料热值J/kg价格y/kg

原煤:2.1×107、0.4

原油:4.2×107、、1.5

天然气:3.9×107、2.8

煤气:1.56×107、1.5

液化气:4.7×107、4.0

柴草:1.7×107、0.3。

交流讨论:从经济上看,选用哪一种燃料更合算?

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用方便、经济核算等因素综合考虑,今后应优先推广哪一种燃料?

问题情景:化石燃料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国1998年化石燃料储量及年产量、

探明储量、年产量

石油32.7亿吨、1.6亿吨

天然气、13700亿立方米、217亿立方米

煤、1145亿吨、12.4亿吨。

活动探究: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你估算大约多少年后我国的石油、天然气、煤将被耗尽?

交流讨论: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呢?

①煤、石油、天然气分别属于哪一类物质?

②根据提供的各物质的组成,请分析一下煤、石油燃烧的产物主要有哪些?

谈谈用煤或石油直接作燃料有哪些有利与不利的因素?

二、化石燃料的燃烧与环境污染

1.全球气候变化

2.热污染

3.大气污染

交流讨论:③如何提高煤、石油等燃料的利用率呢?

阅读书本:P105-106交流讨论:(1)煤的干馏(或炼焦)、石油的分馏分别属于什么变化?

(2)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煤气是一氧化碳的俗称,通常情况下,

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里加一些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

当煤气泄漏时,人们可闻“臭”味而察觉到煤气泄漏,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1L一氧化碳的质量约为1.25g,密度跟空气接近。一氧化碳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还可跟赤铁矿中的三氧化二铁在高温时发生反应。

问:①请找出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②请找出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③你认为在实验室中应该用什么方法收集一氧化碳?为什么?

总结:你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尽可能地解决能源紧缺的问题?

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煤的炼焦过程及其产品的使用。

2、石油的分馏以及产品的使用

总结: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在地球的蕴藏量是有限的。

另外,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仅仅用作燃料,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因此,我们要提倡节约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同时要加强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

设计意图:

培养关注社会的发展。使学生懂得节约能源;并知道开发新能源势在必行。

拓展视野:P107石油的开采,可燃冰。

燃料及其利用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燃料及其利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教材分析: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解释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料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燃烧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了燃烧等知识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形和绘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注意通过活动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难点: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
教学思路:本单元每一课题内容呈现方式上几乎都主张实验、活动与探究等教学清静的创设和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学习时要联系实际,积极参与实验、讨论]调查等活动,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本单元设计了4个演示实验、4个探究活动、8处讨论及3处嗲查研究,涵盖了本单元的每一课题,这写轰动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对培养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方法、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考分析:本单元的知识和现代社会、生活联系密切。所站分值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命题趋向有:(1)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研究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及防火措施,考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依据课本知识进行迁移,考查对某些防火、防爆安全措施的理解程度;(3)各种燃料的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等;其中合理开发与节约使用资源、新能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将是开放性试题及研究性学习题命题的热点,考查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及简答题。由管本单元的试题,只要明确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灵活运用有关知识并结合运用获取的有效性,就能比较顺利地加以解决。

课题1燃烧和灭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②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③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
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
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②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
二、教学重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
三、教学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四、教学方法利用活动元教学原理,设计一些活动,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拓展
引入新课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学生活动;联想生活中的有关燃烧现象并思考老师的提问(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活动与探究一:
1、分组实验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的火焰上片刻。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的一支用烧杯罩住。
2、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
(2)
(3)
3、交流与讨论
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物质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
4、活动小结
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板书: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燃烧时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教师演示实验:
(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
讨论与交流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2)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空气后却燃烧了?
(4)综上所述,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板书:2、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板书: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讨论与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过灭火的经验吗?谈谈你在生活中采取的一些灭火措施。
分组实验:如图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提问:(1)你如何熄灭蜡烛?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教学过程教学拓展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
(4)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
(5)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语?
4、观看幻灯片及Flash动画资料并思考面对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或逃生。
板书:三、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课题2燃料和热量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教学拓展
[学习情景]展示柴草、煤、塑料片、布料等实物。
[设问]看到这些实物,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回答]如:1.它们都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可燃物。
2.它们在外界条件,如氧气、温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都可以燃烧。
3.想告诉大家,平时生活中注意安全。
4.想知道煤、塑料等物质是怎样形成的。
……
[新课引入]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物质都能发生燃烧反应,从最早使用的柴草。到煤、石油和天然气,发展至今天,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型燃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燃料和能量。
[板书]课题2燃料和热量
[设问]燃料的燃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学生回答、交流]
[讲解]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都在使用燃料,正是因为燃料的燃烧,推动了历史的进步。火,是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起初,当他们面对熊熊大火时,祖先们不知所措,惊恐万状。但原始人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战胜了恐惧和胆怯,慢慢地他们学会了用火来烧烤食物。熟食增强了入的体质,为身体发育提供了更多的营养,熟食使咀嚼机能减退,于是牙齿变小,颌部短据,面貌变得愈来愈像现代人。
[过渡]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以煤、石油和天然气最为常见。因为它们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所以我们称之为化石燃料。下面,我们就以天然气为例,来对化石燃料进行学习。
[“煤和石油”放在拓展性课题中]
[板书]一、化石燃料——天然气
[讲解]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下面,同学们注意按照课本P134页[实验7—3]进行活动探究,做一做甲烷的燃烧实验。探究内容如下:
[投影]
1.观察甲烷颜色、状态。
2.在实验结束后,烧杯上出现了什么现象?
3.迅速把烧杯倒转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后,振荡,又出现了什么现象?
4.在实验开始时,点燃前为什么要先检验甲烷的纯度?
5.在实验中烧杯的条件“冷而干燥”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吗?为什么?
6.这个实验说明甲烷含有哪些元素?
7.你能写出这个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总结、思考、讨论]
[结论]1.甲烷是无色气体。
[思考]1.甲烷在水中的溶解性怎么样呢?
2.甲烷的密度和空气比较起来怎么样呢?
[答案]1.甲烷极难溶于水。
2.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设问]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特点,给我们在收集甲烷气体时,提供了怎样的信息呢?
[回答]收集时,可以用排水法,也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
[评价]回答得非常好,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板书]1.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结论]2.甲烷燃烧时火焰明亮并呈蓝色,可以看到,烧杯内壁上有水滴生成。
[设问]有水滴生成,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回答]说明甲烷的成分里一定含有氢元素。
[结论]3.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后,发现烧杯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设问]这一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回答]这说明甲烷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也就是说明了甲烷的成分里一定含有碳元素。
[教师讲解]甲烷是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CH4。它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板书]2.甲烷的燃烧
CH4+2O2CO2+2H2O
[结论]4.点燃甲烷和氧气或甲烷和空气的混合物都很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要先验纯。
[延伸]煤矿的矿炕里经常有甲烷逸出,由此,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呢?
[回答]1.煤矿里必须采取通风设施。
2.煤矿里一定要严禁明火。
[结论]5.“冷而干燥”是这个实验成败的关键。“冷”有利于水汽的凝集,“干燥”可以判断是否有水滴生成。
6.这个实验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介绍]在池沼的底部常常含有甲烷,通常也称池沼中的气体为沼气。在我国农村,利用沼气可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
[投影]
[教师组织学生一起了解沼气的制取和利用]
[过渡]人们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然而,化石燃料的形成并非那么简单。
[投影]
[介绍]从这两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要经过数百万年才能形成。但人类目前掠夺式的开发,会给我们的子孙后代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组数据,大家估算多少年后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将被牦尽?
我国1998年化石燃料储量及年产量
探明储量年产量
石油32.7吨1.6亿吨
天然气1.37×104亿立米217亿方米
煤1145亿吨12.4亿吨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过渡]化石燃料被人们广泛使用,是因为它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热量。那么,是不是只有通过燃料燃烧才能得到热量呢?下面我们来做两组实验。
[投影打出实验内容]
[实验7—4]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盐酸,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实验7—5]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约2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将小烧杯事先放在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再加入约10g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搅拌,使氢氧化钡晶体与NH4Cl充分反应。观察玻璃片上的水是否由于结冰而将玻璃片与小烧杯粘在一起。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现象]实验7—4,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冒出,试管壁发热,实验7—5,由于结冰,玻璃片与小烧杯粘在一起。
[设问]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回答]化学反应中都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有些化学反应中有热量放出,有的则从外界吸收
热量。
[评价]回答得很准确。
[讲解]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有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类似于可燃物燃烧,镁和盐酸这样的反应,我们称之为放热反应。像碳与二氧化碳:氢氧化钡晶体和NH4Cl的反应,称之为吸热反应。
[板书]
吸热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放热
[介绍]在当今社会,人们利用化学反应,有时主要是为了制取所需要的物质,有时却主要是为了利用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同学们能举出一些利用化学反应的热量和能量的实例吗?
[学生讨论,举例]
[介绍]目前,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同学们认为怎样利用能源才可以使它的使用期限得以延长呢?
[学生讨论,回答]
[讲解]总体来讲,如果我们能提高煤等燃料的燃料利用率,就相当于延长煤的使用期限。要使燃料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要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设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怎样来克服这些困难的呢?我们来看投影。
[投影]
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不能直接燃烧固态煤,如汽车或拖拉机等;或者虽然能够直接燃烧,但效率很低,如蒸汽机车热利用率只有8%,一般民用煤炉只有20%左右。所以在石油、天然气不足的情况下,不得不考虑把煤加工成为气态的、液态的或固态的高级清洁燃料的问题,以提高煤的热量的利用和减轻环境污染。煤在加工过程中,本身的潜在能量会受到一些损失。但由于加工成的气态或液态燃料的热利用率高,因此在一些情况下,煤经过气化或液化而取得的热效益高于直接燃煤。
现在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锅炉直接燃烧煤。对低硫煤可以采用粉煤锅炉,但需加烟道脱硫装置。对高硫煤,要用沸腾床燃烧系统,掺石灰实行炉内脱硫和降低氧化氮的生成。以上方法都是为了减轻污染、保护环境。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化石燃料,我们还知道化石燃料已经面临被耗尽的危险,应合理开采,并节约使用。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发生。

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3.能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及当地空气质量周(日)报或相关信息,能初步分析这一时段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
4.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同重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拓展
同学们,你们家里做饭时用的是什么燃料?我们烧水时为什么要开窗或开换气扇?
走在路上,一辆汽车从你身边经过你有什么感觉?
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能量、带来方便的同时,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复习引入]
1.三大化石燃料是什么?煤中含有哪些元素?
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呢?
[导课]
我们来做个实验:
[组织小组实验]
(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组织讨论、观察]
原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当溶解在雨水中时,就形成了酸雨。我们看一组图片:
这些都是煤的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组织观察]
2.请同学们再看一组图片:
[组织讨论]
在市区内几乎不使用煤作燃料,可我们的生活环境为什么也会如此恶劣?这是什么引起的?
目前,多数汽车都使用什么作为燃料?
汽油和柴油作为多数汽车的燃料,它们燃烧时产生的尾气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大气污染物,严重危胁着
教学过程教学拓展
我们的健康。
我们如何才能减少有害气对空气的污染呢?
正如同学们所说,解决空气污染的根本方法就是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组织讨论]你所知道的清洁燃料有哪些?
[讲解介绍]
1.乙醇(俗称酒精)
是由高梁、玉米和薯类经过发酵、蒸馏等过程得到的。
(多媒体出示乙醇的化学式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组织讨论]
乙醇作为燃料有哪些优势?(放热量大,无污染,可再生)
[组织讨论、归纳]
2.氢气
你对氢气作为一种清洁燃料的认识有哪些?
(氢气本身无毒、极易燃烧、放热量大、燃烧产物是水)
[讲解介绍]
氢气虽然是最清洁的燃料,但上于氢气的制取成本主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目前,对氢能源的开发已取得了很大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终将会成为主要能源之一。
[组织阅读]
其实,我国在许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努力寻找新的办法同时开发新的能源来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了。比如著名的“西气东输”。
[组织讨论]
3.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我国各地区及世界各国也都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你知道有哪些能源是可被人类利用的吗?
(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潮汐能等)
[出示能源图片]这些能源的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希望同学们将来长大了,能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开发和利用更理想更实用的清洁能源方面,为人类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作出自己的贡献。
[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反思:科普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学生查资料、竞赛等形式进行!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784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