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物质的变化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物质的变化》,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化学九年级总复习课题2
《物质的变化》教学设计(4课时)
一、本节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学让学生深入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掌握一些重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几种基本的化学反应类型。
(2)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会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3)掌握金属活动顺序,能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4)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意义,会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推断物质的组成和质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催化剂代用品”的探究,进一步认识催化剂的作用,培养学生分析探究能力。
(2)通过金属活动顺序表的运用,知道它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
(3)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微观认识,学会对不同信息的综合、分析、运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多角度认识,让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构成的唯物观。
(2)通过有关黑火药、北京奥运会火炬燃料等的练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感受人类进步与化学的关系,增强对化学与生活、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3)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复习,保持化学学习兴趣、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实践探究能力。
二、本节教材分析
本单元复习内容是物质的化学变化,包括: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等。本节复习内容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抽象。教材将这些内容分散安排在不同的新课单元中,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将理论性知识分散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以元素化合物的感性内容来分散理论教学的难点,使新课教学时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作为复习课,更应该注重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相关内容之间的衔接与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单元主要复习内容包括有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特征、四种反应类型的识别、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书写等内容。教学从学生熟知的变化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理解现象和本质的联系。通过氧化铁替代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并了解催化剂的特征。接着从化学方程式推断某一物质的组成、不同形式的信息处理、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在深入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完成方程式的书写,强调教材主干内容的化学方程式,着力于夯实基础,又不仅局限基础,结合火药的发明书写化学方程式,拓展学生能力,又借北京奥运火炬燃料问题落实燃烧及灭火的有关知识,最后复习四种反应类型的基本特征,强调了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和置换反应,引导学生对化学反应分类,初步培养学生分类的科学方法。
四、分课时的教学设计
共4课时,第1课时复习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第2课时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第3课时复习化学方程式,第4课复习几种化学反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识别常见的物质变化的本质,了解催化剂。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理解反应和本质的关系,识别常见的物质变化的本质,
教学难点催化剂特征、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学案教学
教学过程:
引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用4节课时间复习物质的化学变化,相信大家通过学习会有不少收获。
[活动一]:请完成学案1-3题及小结。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可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能说明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生成了不同于反应前的银白色的铁丝和无色的氧气的另一种物质,产生新的物质;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能说明它们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这也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2、下列常见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水变成水蒸汽②铁丝生锈③电灯泡光发④动物呼吸
⑤蜡烛受热熔化⑥木材燃烧⑦牛奶变质⑧粉笔写成粉笔灰
3、酒精有下列性质或用途:
A、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易挥发
C、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D、易燃烧
E常用作燃烧,是一种绿色能源F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在以上描述中属酒精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酒精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
小结: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化学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___________等四类;常见的物理变化有物质_____态的变化(如:由大变小、长变短、由粗变细等),物质的____态变化(气、固、液三态之间的变化)。物理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化学性质包括____、____、____等。
(这一环节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将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用投影展示一生的学案,选择性评讲并板书)
板书: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燃烧物质的形态变化
常见的化学变化金属生锈常见的物理变化(大小、长短、粗细等)食物变质物质的状态变化
动植物的呼吸(气、固、液三态变化)反馈练习:
4、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米饭变锼(化学变化)
B玻璃破裂(化学变化)
C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物理变化)
D纯净物加热后变成为混合物(物理变化)
5、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洗涤剂常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C铁制栏杆表面常涂有“银粉漆”(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DC、CO、H2常用来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都有还原性
过渡引入:
在学习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老师做了一个兴趣实验:用生猪肝代替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结束后,同学们发现加入的生猪肝变熟了,聪明的你一定知道猪肝变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猪肝可以作催化剂的代替品,氧化铁能替代这里的二氧化锰吗?
[活动二]:请完成学案第6题。
6、兴趣小组的同学课后还想探究氧化铁能否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问题:氧化铁能不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呢?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实验一在试管中加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不复燃常温时过氧化氢分解速度极慢,放出少量氧气,因此木条不能复燃
实验二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铁,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和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实验,不能证明氧化铁能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以下探究实验。
实验三:
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氧化铁(少量)的质量
②重复实验二的步骤
③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的物质进行________、洗涤、干燥、称量
④对比反应前后氧化铁的质量。
讨论: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氧化铁能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但是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以说明问题,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实验。
实验四:
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帮小华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创设:从猪肝变熟让学生感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同时为催化剂复习作好铺垫,同时以探究形式复习催化剂,强化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的学习指导)
(展示一学生学案,并请生评讲结合老师点评,并板书)

一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

板书:催化剂质量不变
二不变
化学性质不变

附板书设计:
一、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燃烧物质的形态变化
常见的化学变化金属生锈常见的物理变化(大小、长短、粗细等)食物变质物质的状态变化
动植物的呼吸(气、固、液三态变化)
一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

二、催化剂
质量不变
二不变
化学性质不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意义,会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推断物质的组成和质量的关系。
教学重点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及定律应用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及学生分析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学案教学

教学过程:
引入:
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复习质量守恒定律,请同学们先完成学案1—3题
[活动一]:完成学案1—3题
1、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物质的种类D分子的数目
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它与水反应不可能生成的是
A氧气B碳酸钾C氢氧化钾D氢氧化铁
3、在反应A+B=C+D中,已知2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和ngD,则n值是
A15B20C25D30
(回顾基础知识,再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展示学生学案,评讲学案反映的普遍问题及巡堂过程发现的问题)
板书:
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变与不变”

宏观:元素种类不变、物质总质量不变
1、五个不变:

微观: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宏观:物质种类改变
2、二个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改变

3、一个可能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
(板书内容帮助学生系统化知识,同时突出课堂重点。)
过渡引入:考一考你如何应用质量守恒定律,
[活动二]:完成学案4、5、6题。
4、在A+2B=3C+D反应中,已知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若反应生成15gC,则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是()
A、8gB、12gC、24gD、6g
5、为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H2SO4B.SO3C.SO2D.CO2
6、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
A.NOB.NO2C.N2D.N2O
(定律的应用有助于对定律的进一步认识,展示学生学案,并结合巡堂过程发现的问题就评讲,评讲突出:5、6这类题是考查定律的“3个微观不变”,是中考的常见题型,解题关键是比较方程式两边原子个数、原子种类的差异,还要注意所求物质化学式前的计量系数)
例: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XYZQ
反应前质量/g82405
反应后质量/g待测248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
D.反应后X的质量为0
该题是一种较深层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条件是以表格形式给出,审题时要理解表格中的各种信息,近年中考的新题型。
分析:①Y、Q的质量反应后增加,说明它们是生成物,生成Y=24-2=22,生成Q=23-5=18,生成物质量总和为40;
②Z的质量减少,说明为反应物,消耗了Z=40-8=32;
③比较①和②发现,生成物总质量40大于Z参加反应的质量32,得知X应为反应物,且质量等于40-32=8,写出反应示意式及各物质质量关系:
X+Z→Y+Q
8322218
从以上分析结合选项得:C和D说法正确
该类题解题关键是:从数据变化准确判断出反应物、生成物及它们的质量,具体方法是: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增加的质量就是生成物的质量;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减少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最后结合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举一反三:
[活动三]:请你完成7、8题。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42585
反应后质量/g待测27019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8.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①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刘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李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
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_________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
(该环节旨在拓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从另一个高度认识定律。7题的评讲注意学生反馈出的问题,8题突出用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注意不要忽略气体物质,若有气体物质应在封闭体系中进行。)
附板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变与不变”

宏观:元素种类不变、物质总质量不变
1、五个不变

微观: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宏观:物质种类改变
2、二个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改变

3、一个可能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理解它的含义;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伴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变化能获得能量。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
教学难点信息给予式的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学案教学
教学过程:
[活动一]:完成学案1、2题。
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甲同学:是化合反应乙同学: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丙同学: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丁同学:各物质的质量比为1:8:9
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S+O2SO2B.2CO+O22CO2
C.2H2+O22H2OD.CH4+2O2CO2+2H2O
2、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O2=CO2B、Zn+H2SO4=ZnSO4+H2
CNaOH+H2SO4=NaSO4+H2OD、Ca(OH)2+Na2CO3=CaCO3↓+2NaOH
(展示学生完成的学案,学生互评,教师补充,注意突出化学方程式的4种意义,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注意事项,特别是“标、注”,这一设计旨在复习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原则及注意事项。)
过渡:方程式书写原则、注意事项你掌握了吗?练一练
[活动二]:完成学案3、4题
3、请你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与否,如果不正确指出错误所在。
ACu+2HCl=CuCl2+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O2+Ca(OH)2=CaCO3↓+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4Fe+3O22Fe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4P+5O2↑2P2O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H2OH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方程式S+O2SO2的正确读法是()
A硫单质和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硫
B一个硫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点燃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
C一份质量硫和一份质量的氧气点燃生成一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D硫粉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投影学生学案,学生相互评价,教师点评,巩固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
过渡:课本中有不少的重要反应,你会写它们吗?比一比,谁又对又快:
[活动三]:完成学案5、6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事实:
A、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实验室制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碳粉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铁丝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①至○11的反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Ⅰ和Ⅱ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反应,则Ⅰ反应是植物的______作用,Ⅱ反应是植物的________作用。
(投影学案,学生互评,巩固主干知识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夯实基础)
过渡:下面的内容更具有挑战性,你一定行。
[活动四]:完成学案7
7、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宇宙飞船上利用氢气、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作燃料电池:__________该装置中化学能可以直接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3)某些工厂用稀硫酸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之一,它是由硝石(KNO3)、木炭、硫粉组成,点燃后生成硫化钾、二氧化碳和一种气体单质,产生猛烈的爆炸威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京奥运“祥云”火炬,燃料采用丙烷(C3H8),它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你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年5月8,北京奥运会“祥云”特制火炬克服低温、低压、空气稀薄、大风等不利条件,在珠峰之巅燃烧,举世为之惊叹。普通火炬在珠峰恶劣气候条件下容易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两点即可)
(展示学生学案,点评:(1)、(2)小题要让学生了解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到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重要性(4)题要注意信息式化学方程式书写(5)题关注方程式配平及燃烧、灭火条件。)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习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能识别一些物质反应所属类型;掌握并应用金属活动顺序
教学重点四种反应类型的识别,特别是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用金属活动顺序判断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金属活动性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金属活动性的比较方法
教学方法学案教学
引入: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对化学反应分类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反应。
[活动一]:下面请你从化学反应分类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完成学案第1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分别用高锰酸钾法、氯酸钾法、过氧化氢法,这三个反应有相同的特点,即:由__种物质生成_____种物质化学反应_,这类反应是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反应,可表示为A→B+C+…形式,体现出“一变多”特征;木炭、铁等单质能在氧气燃烧,这类反应是___________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体现出“___________”的特征;炭粉与氧化铜、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_的形式,体现出“___________”的特征;硫酸与氢氧化钠、硝酸银与氯化钠等反应是二种化合物间相互交换离子,生成两种化合物,化合价不变的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_的形式。
(投影展示学生学案,点评并板书;这一环节旨在回顾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加强概念理解)
板书:
化合反应:B+C+…→A多变一
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A→B+C+…一变多
置换反应:AB+C→AC+B单+化→新单+新化(“一命换一命”)
复分解反应;AB+CD→AD+CB化+化→新化1+新化2(“离子交换,价不变”)
[活动二]:请你完成学案2、3题:
2、从铁、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中选择适当物质,分别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化学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变化可用“A+B→C+D”这样的式子来表示:
(1)在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是___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___反应。
(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式中,若A是硫酸,则B可以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其中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这一设计旨巩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变化的具体体现,练习2将元素化合物内容穿插其中,既夯实基础,又深化概念;练习3将反应抽象了,要求较高,强化概念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练习分层从易到难,让各层次学生都有所发展。)
(投影一学生学案,针对性点评。)
过渡引入:
刚才的复习大家对基本反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对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再深入学习,请大家回忆一下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它有什么用途,?
(请学生口答金属的活动顺序表,并联想它的应用,师引导,突出三点: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单质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位于前面的金属比位于后面的金属要活泼)
考一考大家会用这些知识吗?
[活动三]:完成学案练习4、5、6、7
4、将一根打磨好的铁丝放入蓝色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发现铁丝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铁____(填“>”或“<”)铜
5、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插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表面无明显现象,Y表面上析出Z。判断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A、YZXB、YXZC、XYZD、XZY
6、往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铜和氯化亚铁
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亚铁、一定没有氯化铜
C、滤液中一定有氯化亚铁、可能有氯化铜
D、滤渣中一定没有铁
7、小明同学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发现,金属锰也能排入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K、Ca、Na、___、Al、Mn、Zn、Fe、Sn、Pb(H)、____、Hg、Ag、Pt、Au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2)用元素符号将上述金属活动顺序补充完整。
(3)已知在化合物中锰元素显+2价,请写一个有金属锰参加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题考查具体物质的反应,第5题将物质抽象成X、Y、Z,与第4题是同一类题,第6题既涉及单质与盐溶液的反应,又涉及单质与稀酸的反应,第7题考查相对一个陌生物质的反应,有一定的发散性,这一组练习由易到难,突出解决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反应,单质与酸溶液的反应)
(投影学生学案,对学案中及巡堂中发现的普遍问题作针对性讲评,判断这类反应能否发生根据是:金属活动顺序表前面的金属置换后面的金属的化合物。即:强(的单质)换弱(的化合物)
8、化学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其形状、大小及同种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1)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②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这说明铜比银的活泼性_____(选填“强”或弱);
(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①和③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此题巩固如何比较金属的活动顺序,请学生小结金属的活动性比较的方法,并板书)
板书:
金属的活动顺序比较常用方法:
(1)将金属单质A与金属B的盐溶液反应,若能反应,则A的强于B;若不能,则A弱于B
(2)将金属单质A、金属单质B与等体积等浓度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若A的反应比B剧烈,则A比B活泼;反之,则B比A活泼。
附板书设计:
化合反应:B+C+…→A多变一
一、基本反应分解反应;A→B+C+…一变多
类型置换反应:AB+C→AC+B单+化→新单+新化(“一命换一命”)
复分解反应;AB+CD→AD+CB化+化→新化1+新化2(“离子交换,价不变”)
二、金属的活动顺序比较常用方法:
(1)将金属单质A与金属B的盐溶液反应,若能反应,则A的强于B;若不能,则A弱于B
(2)将金属单质A、金属单质B与等体积等浓度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若A的反应比B剧烈,则A比B活泼;反之,则B比A活泼。
第1课时学案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可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能说明铁丝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生成了不同于反应前的银白色的铁丝和无色的氧气的另一种物质,产生新的物质;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能说明它们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这也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2、下列常见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水变成水蒸汽②铁丝生锈③电灯泡光发④动物呼吸
⑤蜡烛受热熔化⑥木材燃烧⑦牛奶变质⑧粉笔写成粉笔灰
3、酒精有下列性质或用途:
A、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易挥发
C、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D、易燃烧
E常用作燃烧,是一种绿色能源F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在以上描述中属酒精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酒精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
小结: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化学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___________等四类;常见的物理变化有物质_____态的变化(如:由大变小、长变短、由粗变细等),物质的____态变化(气、固、液三态之间的变化)。物理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化学性质包括____、____、____等。
4、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米饭变锼(化学变化)
B玻璃破裂(化学变化)
C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物理变化)
D纯净物加热后变成为混合物(物理变化)
5、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洗涤剂常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C铁制栏杆表面常涂有“银粉漆”(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DC、CO、H2常用来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都有还原性
6、兴趣小组的同学课后还想探究氧化铁能否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问题:氧化铁能不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呢?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实验一在试管中加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不复燃常温时过氧化氢分解速度极慢,放出少量氧气,因此木条不能复燃
实验二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铁,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和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实验,不能证明氧化铁能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以下探究实验。
实验三:
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氧化铁(少量)的质量
②重复实验二的步骤
③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的物质进行________、洗涤、干燥、称量
④对比反应前后氧化铁的质量。
讨论: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氧化铁能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但是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以说明问题,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实验。
实验四:
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帮小华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学案
1、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物质的种类D分子的数目
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它与水反应不可能生成的是
A氧气B碳酸钾C氢氧化钾D氢氧化铁
3、在反应A+B=C+D中,已知2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和ngD,则n值是
A15B20C25D30
4、在A+2B=3C+D反应中,已知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若反应生成15gC,则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是()
A、8gB、12gC、24gD、6g
5、为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H2SO4B.SO3C.SO2D.CO2
6、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
A.NOB.NO2C.N2D.N2O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42585
反应后质量/g待测27019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8.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①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刘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李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论:
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_________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

第3课时学案
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甲同学:是化合反应乙同学: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丙同学: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丁同学:各物质的质量比为1:8:9
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S+O2SO2B.2CO+O22CO2
C.2H2+O22H2OD.CH4+2O2CO2+2H2O
2、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O2=CO2B、Zn+H2SO4=ZnSO4+H2
CNaOH+H2SO4=NaSO4+H2OD、Ca(OH)2+Na2CO3=CaCO3↓+2NaOH
3、请你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与否,如果不正确指出错误所在。
ACu+2HCl=CuCl2+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O2+Ca(OH)2=CaCO3↓+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4Fe+3O22Fe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4P+5O2↑2P2O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H2OH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方程式S+O2SO2的正确读法是()
A硫单质和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硫
B一个硫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点燃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
C一份质量硫和一份质量的氧气点燃生成一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D硫粉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事实:
A、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实验室制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碳粉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铁丝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①至○11的反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Ⅰ和Ⅱ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反应,则Ⅰ反应是植物的______作用,Ⅱ反应是植物的________作用。
7、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6)宇宙飞船上利用氢气、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作燃料电池:__________该装置中化学能可以直接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8)某些工厂用稀硫酸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之一,它是由硝石(KNO3)、木炭、硫粉组成,点燃后生成硫化钾、二氧化碳和一种气体单质,产生猛烈的爆炸威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北京奥运“祥云”火炬,燃料采用丙烷(C3H8),它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你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年5月8,北京奥运会“祥云”特制火炬克服低温、低压、空气稀薄、大风等不利条件,在珠峰之巅燃烧,举世为之惊叹。普通火炬在珠峰恶劣气候条件下容易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两点即可)

第4课时学案
2、实验室制取氧气分别用高锰酸钾法、氯酸钾法、过氧化氢法,这三个反应有相同的特点,即:由__种物质生成_____种物质化学反应_,这类反应是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反应,可表示为A→B+C+…形式,体现出“一变多”特征;木炭、铁等单质能在氧气燃烧,这类反应是___________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体现出“___________”的特征;炭粉与氧化铜、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_的形式,体现出“___________”;硫酸与氢氧化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等反应是二种化合物间相互交换离子,生成两种化合物,化合价不变的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_的形式。
2、从铁、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中选择适当物质,分别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
(4)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化学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变化可用“A+B→C+D”这样的式子来表示:
(4)在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是___________反应和___________反应。
(5)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上式中,若A是硫酸,则B可以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其中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根打磨好的铁丝放入蓝色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发现铁丝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铁____(填“>”或“<”)铜
5、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插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表面无明显现象,Y表面上析出Z。判断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A、YZXB、YXZC、XYZD、XZY
6、往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铜和氯化亚铁
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亚铁、一定没有氯化铜
C、滤液中一定有氯化亚铁、可能有氯化铜
D、滤渣中一定没有铁
7、小明同学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发现,金属锰也能排入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K、Ca、Na、___、Al、Mn、Zn、Fe、Sn、Pb(H)、____、Hg、Ag、Pt、Au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4)用元素符号将上述金属活动顺序补充完整。
(5)已知在化合物中锰元素显+2价,请写一个有金属锰参加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化学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其形状、大小及同种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1)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②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这说明铜比银的活泼性_____(选填“强”或弱);
(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①和③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展阅读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
第一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单元复习
知识树
思想方法
1.运用图像法描述物态变化
图像能形象直观地把物理现象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在物态变化中常用时间表示横坐标,用温度表示纵坐标,其中时间的长短表示放热或吸热的多少.
【例1】如图结1-1所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质量相等,加热过程中,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从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判断()
A.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
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
图结1-1
思路与技巧该图像反映了固体吸热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情况,其中甲、丙两物质表现出一段时间内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物征,可推断,甲、丙是晶体;由图知甲的熔点t1,丙的熔点t2,t1>t2.
说明甲的熔点比丙高.
答案A、D.

举一反三
1.1已知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时,其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结1-2中实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曲线是()
A.E曲线B.C曲线C.D曲线D.B曲线
图结1-2
1.2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图结1-3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图结1-3
2.运用熔点及沸点分离物质或进行材料选择
分离不同固体或液体,可利用其熔点或沸点不同,运用加热的方法.使熔点低的先熔化分离,或沸点低的先大量汽化分离.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熔点(凝固点)沸点.选择不易熔化的材料应考虑高熔点,选择不易凝固的液体应考虑低凝固点,选择不易沸腾的液体应考虑高沸点.
【例2】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氧、氮、氦的沸点分别是-183℃,-196℃,-269℃.若从液态空气中提取这些气体,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而被分离出来的顺序依次是:
思路与技巧液体的沸点越低越易大量汽化,因此氦最先大量汽化,氧最后汽化.
答案氦、氮、氧.
举一反三
2.1在某岛上,鲁滨逊用甘蔗酿出了美味的蔗酒,如果鲁滨逊发明了一架飞机可用酒精作燃料的飞机,请你设计一个从蔗液中分离出酒精的方法,帮他离开荒岛.
2.2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钨固态氢固态氦
熔点(℃)-391064108313003410-259-272
(1)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会熔化;
(2)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3)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无法使用;
(4)在-265℃时氢气是固态.
3.应用物态变化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3】(2004黑龙江省)小明和小红都想帮妈妈煮粥.小明认为粥锅里的水烧开后,可继续将火烧得很旺,煮得满锅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粥煮好;小红则认为,沸腾后应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微微沸腾,将粥煮好.你认为谁的想法更为合理,说出理由.
思路与技巧沸腾的条件是吸热,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粥锅里水烧开后,只要维持加热沸腾即可,无须大火.相反,从实际情况看,大火煮粥并不好.回答可从以上两方面展开.
答案小红的想法更好.粥沸腾后,不论用大火还是小火给粥加热,粥的温度都不会改变.火太大粥就会因沸腾太剧烈而溢出锅外,同时粥中的水分汽化太快,使粥很快蒸干.所以锅内水开后使用小火更好.
点评煮粥是一件常见的事,我们常说成“熬粥”,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只要小火就可维持水的沸腾;二是可以在节能的条件下将粥煮熟.

举一反三
3.1小红今年寒假乘空调列车从北京到深圳旅游,在北京站时,(汽温-10℃)她发现玻璃窗内侧有小水滴,在到达深圳站时,(气温30℃)她发现玻璃窗的外侧有小水滴出现,小红觉得很奇怪,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为她解除困惑吗?试试看.

3.2(2004大连市)冬天,地处北部山区的一些居民,为了室内的保温,常把纸条粘在窗缝处,俗称“溜窗缝”.为了使纸条不因潮湿而脱落,通常把纸条粘在室外的窗缝处.请你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解释:为什么不把纸条粘在室内的窗缝处?

综合探究
【例4】(2004滨州市)在研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红猜想:液体蒸发的快慢除了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有关外,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就此问题,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的方案.
思路与技巧由于小红想探究的是液体的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这一单独关系,所以实验应采取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答案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在液面处分别做上记号,再将两只烧杯同时放到同一个通风向阳的地方.过一段时间,比较水和煤油的蒸发量,分析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种类有关.

实验区名题赏析
【例5】如图结1-4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图结1-4
(1)请依次写出上文画线处涉及的物质变化的名称、、;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①;
②.
思路与技巧试题给出文字信息和图形信息,考察学生物理信息的提取和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节约用水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
答案(1)液化凝华熔化(2)熔化(3)开放性试题如①随手关水龙头②尽量使水循环使用③不污染水等等.
【例6】(2003肇庆市)小莉同学所在的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次“探究教室内的温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
(1)在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影响教室温度的因素,请你根据示例和自己的体会,至少写出四种影响教室内温度的因素;
(2)在你所写出的因素中,请选出其中一种,试猜想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
[例]因素:教室内的人数;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可能是:教室内的人数越多,教室内的温度越高.
因素:;它与教室内温度的关系可能是.

思路与技巧此题要求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写出影响教室温度的因素,着力考察科学探究中的“猜想”这一环节,体现新课标的方向,我们可以从教室开灯的数量,电风扇;窗户的大小,窗户的多少.教室周围环境;季节;气候;时间;楼层;风向;风速等因素考虑.
答案(1)略
(2)教室内开灯数量;开灯数量越多教室内温度越高.

本章测试卷
一、理解与应用
1.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用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测1-1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沙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沙温600℃,且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为()
图测1-1
A.甲>乙>丙B.甲<乙<丙
C.甲<乙=丙D.甲=乙=丙
2.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汽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镀上去的原因是()
A.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头上的
D.金属凝华到玻璃镜头上
3.如图测1-2所示,当你在家洗澡的时候,也会涉及不少的物理知识.小明总结了一些,但其中有一条是错误的,它是()
图测1-2
A.房间内充满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房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是水蒸气液化造成的
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是蒸发吸热的过程
D洗完后立即用毛巾擦于体表水分是防止蒸发吸热,使人更冷
4.如图测1-3夏天,人站在风扇底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若将一支温度计也放在风扇底下吹风,则温度计的示数会()
图测1-3
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
5.(2004海淀区)下列自然现象中,通过熔化形成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的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6.下列现象不可能存在的是()
A.烫手的冰B.不烫手的开水
C.可燃烧的“可燃冰”D.干冰在常温下先熔化再汽化
7.如图测1-4,在敞开盖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图测1-4
A.逐渐升高B.不变
C.汽化加快温度反而降低D.随火的大小变化忽高忽低
8.(2004河南省)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先液化后蒸发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
9.用笔画线把下列物质与相应的温度值连起来
沸水的温度0℃
人体的正常体温100℃
冰水混合的温度37℃
高压锅内沸水的温度-18℃
北方冬天的气温108℃
10.干湿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图测1-5中右边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由于水在蒸发时要,因此右边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左边温度计的读数.干泡和湿泡的温度计示数差值越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
图测1-5
11.(山东省潍坊市)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变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办法.
(1);
(2);
(3);
(4).
12.(2004黄冈市)夏季,农户家常用一种没有烧过的黏土做的茶壶.观察发现,装水后,壶的外壁总是潮湿的.请分析:这种茶壶能使里面的凉茶水变得更凉些的原因是.你认为茶壶放在地方变凉效果会更好.
13.在一次实验中,小乐由于粗心没有在制图过程中标明t的确切值,现在我们帮他分析图测1-6的物理含义.
图测1-6
(1)如果小乐想研究在标准气压下水的沸腾情况,那么t的值是.图像反映的规律:
①沸腾前:;
②沸腾时:.
(叙述温度变化情况及吸放热情况)
(2)若t=0℃,则表明小乐在研究冰的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
14.早春冰河解冻会感到寒冷,这是因为的缘故;盛夏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的缘故.
15.小明家开了酿酒作坊,每当他家出酒的日子,香飘十余里,邻近村民不约而同地来买酒.他家的酒虽然很香,但产量并不高,他父亲也为此发愁,小明下决心替父亲解决这个问题.他仔细观察酒作坊整个装置和过程,发现酿酒炉到盛酒处有一条敞开的长酒道(如图测1-7所示),出酒时整个作坊酒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小明经思考,向父亲提出改进的措施,果然酒的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1)请你简要说明小明改进的方案是(写出一种方案即可);
(2)改进的科学依据是.
图测1-7
16.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霜是由于气温较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17.两千多年前,秦国在咸阳盖了一座冰宫.这座房子里有一根根空心铜柱,夏日里往柱内装进冰块,使宫内冷气冷人,可谓我国古代的“冷气”了.
请问:(1)你能说说“冷气”形成的原因吗?
(2)铜柱怎样放置制冷效果更好?
二、探究与检验
18.用图测1-8所示的装置给烧瓶中的水加热,烧瓶中的水沸腾后就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请你写出一个不用加热而又能使水重新沸腾的方法:,该方法的依据是.
19.如图测1-9是一幅讨论“雨的成因”的漫画,请你按照漫画的提示,设计一个关于“雨的成因”的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4)分析与论证:

20.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A.液体温度;B.液体的表面积;C.液面上气流的快慢;D.液体的种类.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量的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阴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酒精的多少.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选填“A”、“B”、“C”或“D”);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D.要求简要写出实验的方法.

21.居住在炎热非洲的人们,常常用布从头到脚包住全身,人们常对他们的衣着方式感到惊讶,认为在这么炎热的地方,这样包裹全身不是会更热吗?
夏天送运冰块的时候,会用大块的厚棉絮包裹冰块.为什么夏天我们穿薄衣服,而保存冰块反而用厚厚的棉絮包裹呢?
请你根据以上描述的两个奇怪现象,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想.要求说出猜想的依据.

三、调查与实践
22.炎热的夏天,小狗常常张开嘴,伸出长长的舌头(如图测1-10).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都是针状(如图测1-11).请你查阅有关资料,说说它们求生的道理.
图测1-10图测1-11
23.观察图测1-12及阅读相应文字介绍,你会感觉到作为一位中国公民应尽的职责是什么?

24.唐代诗人李白写下了著名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你思考:黄河的水是不是从“天上”来的?黄河的水奔流到海之后是不是‘不复回’了?假如“地球表面的水不蒸发”,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25.太阳能热水器可直接利用吸收太阳光的热量来加热,它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对市场调查后不难发现,不同品牌的太阳能热水器的表面都是黑色的.难道物体吸热的本领与颜色有关?对此,我们可以猜想:颜色越深,物体吸热本领就越强.
(1)为了验证此猜想,现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选用四个容器,分别涂上黑、红、黄、白不同颜色;
②在容器中加入温度和体积均相同的水,并同时放到阳光下照射,每隔15分钟,测量各容器中水的温度值;
③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事先准备好的表格中,进行分析论证.请设计并画出此表格;
(2)若上述猜想得到了证实,请以此为依据,分析企鹅背部黑色羽毛对它生存有利的一面.

26.浴室里的玻璃镜子在人洗澡时表面会出现很多小水珠,使人看不清面部极为不便.运用你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不怕水气的镜子”.

四、想像与创新
27.不用电的“冰箱”.如图测1-13所示,先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一个高出水面的架子,架子上放一只比水盆小一些的篮子,篮子里放上食物(或剩饭、剩菜等),再拿一块湿水的纱布罩在篮子上,并使纱布的边缘浸在水里,这就成了一个“冰箱”了.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过一天,篮子里的食物(或剩饭、剩菜等)也不会变馊,请你分析一下,不用电的“冰箱”为什么能起到冷藏的效果.
图测1-13
28.现在城市的高层住宅楼越来越多,住在顶楼的居民在夏天觉得热,原因是顶楼直接受到太阳曝晒,温度升得高所导致的.请你说出至少三种不同的、不致使顶楼楼面温度升得高的方法来.

参考答案

本章小结
知识树
体积;形状;没有;冷热程度;温度计;固;液;吸;液;固;放;保持不变;升高;吸;气;液;放;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液;气;吸;蒸发;沸腾;固;气;吸;气;固;放
举一反三
1.1.B1.2.C2.1可采用如图答-1所示的方法首先加热蔗酒,再用冷凝器冷却,因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大量酒精蒸气通过冷凝管液化成酒精
图答-1
2.2(1)正确.白炽灯丝正常发光时的温度约为2000℃左右,而钨的熔点是3410℃,故灯丝工作时不会熔化(2)错误.钢的熔点是1300℃,钢水的温度高于1300℃,而固态金的最高温度(即熔点)为1064℃,故纯金掉入钢水中会熔化(3)正确,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40℃时水银呈固态,而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故在-40℃时水银温度计不能工作(4)正确.固态氢的熔点是-259℃、-265℃低于其熔点所以氢气此时是固态
3.2在北京站时,列车内的空调制热,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附着在玻璃窗内侧;当列车到达深圳时,列车内的空调制冷,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附着在玻璃窗的外侧
3.2因为北方的冬天室外温度很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附着在窗内侧会使内侧纸条潮湿而滑脱.

本章测试卷
1.D2.C3.A4.C5.A6.D7.B8.A9.略
10.吸热;小;越少
11.答案(1)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将衣服放在通风处(3)将衣服放在阳光下或温度较高的地方(4)给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12.水蒸发吸热;通风的(或阴凉)
13.(1)100℃;①水吸热温度升高;②水吸热温度不变(2)熔化
14.熔化吸热;蒸发吸热
15.(1)酒道改为封闭式:在(封闭式)酒道两侧不断地用冷水降温(2)酒道改为封闭式,减少了酒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减少了酒与空气的对流;在(封闭式)酒道两侧不断地用冷水降温,降低了温度,减慢蒸发速度等
16.低;凝华;吸
17.(1)冰熔化吸收房间内空气的热,使房间空气温度降低(2)铜柱(放冰)横在房间的上方,易使空气对流,冷却效果好
18.抽去烧瓶内的部分气体(或将瓶倒置后浇冷水);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19.略
20.(1)A(2)提示:选用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不同液体,放在太阳下放置,观察液体多少的变化
21.例如:提出问题:阻碍热传递的因素有哪些?猜想:可能与棉絮厚薄有关;依据:保存冰块时,外界的温度比内部高,用棉布包裹可以阻碍热传递;夏天,身体的温度比外界高时,穿薄衣服可以将热量很快散出去(猜想合理均可以)
22.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可以减小蒸发面积,减慢蒸发;狗因只有舌头上有汗腺,需通过增大面积加快蒸发,散发体内热
23.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24.答案一:不是从“天上来”的,而是从云层中来的,流到大海后要“复回”,因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空中又变成云,并以雨雪形式落到地面;答案二:黄河之水不是从“天上来”,是从山顶上瀑布处流下来的,奔流到海后要“复回”,大海中水蒸发到空中,又以雨雪形式落下“假如……”提示:从水资源的不均衡;植物生长需求等方面思考
25.(1)①相同;③表格略(2)企鹅背部黑色羽毛,可吸收更多的热量来抵御严寒
26.(揭示)想办法提高镜面的温度即可
27.水蒸发吸热,使菜的温度不致升得过高
28.①种植花草;②洒水;③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在现代,我们梦想天更蓝、水更清,物质更丰富,生活更美好;我们渴望揭开生命的奥秘,改变人类的基因,使人类更聪明、更善良;梦想发明新药物,解除病人的痛苦,使人类延年益寿、长命百岁;梦想变废为宝,让废弃的塑料垃圾变成燃料,让汽车在天空翱翔;)

我也曾梦想有一件特殊材质制成的衣服,它可以自动调节温度,冬暖夏凉,它可以随着光的强度改变颜色,在烈火中它是避火衣,在大海中它是救生圈……!

我们这些美好的愿望和看似奇异的梦想,正在通过化学家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逐渐实现!化学正以其独特的方式,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学生:水!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学科。现在就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是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老师,你将以水为主题,根据各自学科特点,跟同学们说些什么?

学生:语文老师说,水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洗净了别人,洗脏了自己。”

学生:英语老师说,Water。

学生:数学老师说,通过水可以计算出不规则容器的容积。

学生:物理老师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学生:政治老师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走进同意条河水”。

教师:你们猜一猜,作为化学老师的我,又会说些什么呢?

教师:认真观察物质的变化,是学习化学重要方法之一。对物质变化的观察应注重观察变化前的物质、变化中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

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地球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人类的发展史;(边放课件边讲)

教师:化学在给人类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现在由化学引起的污染,遍及全世界,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你知道由于应用化学不当、对化学常识的无知,而引起的污染吗?

学生:白色垃圾。

学生:松花江水变得混沌、恶臭。

学生:滚滚黑烟,污染空气。

学生:空中“死神”——酸雨。

学生:臭氧层空洞。

学生:光化学烟雾

阅读“绿色化学”。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欣赏空气家族成员的特异功能)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知识。

教师:化学,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没有化学就没有生命、没有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化学是人类力量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为了生存,与自然界中种种灾难进行抗争的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与成果;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

不学化学不知道,物质世界真奇妙、物质世界真精彩!

走进化学、了解化学、学习化学、掌握化学,为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为实现中国的“诺贝尔”梦,我们要努力学习化学……

作业:(1)总结身边的化学

(2)记忆常见元素符号

反思:

教学拓展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研钵、、药匙、镊子;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2]首先展示胆矾晶体
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演示[实验1—3]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板书](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10页1、2。
[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板书]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讲解]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小结]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
(1)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2)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过渡]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板书](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下面我们就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作一简单介绍
[板书]1、熔点我们知道,当温度升高时,固态的冰会变成液态的水。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板书]2、沸点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板书]3、密度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有经验的人只要用手分别“掂量”一下,就可以鉴别出哪是铁,哪是铝。这是由于体积相同的铁块
和铝块,它们的质量是不相等的。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
种物质的密度。
演示[实验1—5]
[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练习。
板书设计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二)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熔点2、沸点3、密度
后记:该部分为中考必考部分,有教师提议。以一张纸做为主题:将纸传开,纸的位置发生改变,发生变化;将纸撕开,纸的形状大小改变,发生变化;将纸烧掉,纸这种物质发生改变,发生变化;前两种纸可以复原,而第三种,生成了新的物质,纸不能复原。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722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