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第一章三角形及其性质知识点讲解典型例题辅导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第一章三角形及其性质知识点讲解典型例题辅导》,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三角形及其性质(提高)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理解三角形及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文字、符号语言及图形表述方法.
2.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
3.掌握并会把三角形按边和角分类
4.掌握并会应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5.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学会它们的画法.
6.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有所认识,知道这个性质有广泛的应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三角形的定义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诠释:
(1)三角形的基本元素:
①三角形的边:即组成三角形的线段;
②三角形的角:即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③三角形的顶点:即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
(2)三角形的定义中的三个要求:“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
(3)三角形的表示: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为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注意单独的△没有意义;△ABC的三边可以用大写字母AB、BC、AC来表示,也可以用小写字母a、b、c来表示,边BC用a表示,边AC、AB分别用b、c表示.
要点二、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要点诠释: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三类问题:
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个角的度数可以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②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关系,可以求出其内角的度数;
③求一个三角形中各角之间的关系.
要点三、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类:
要点诠释:
①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②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2.按边分类:
要点诠释:
①不等边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②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外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顶角,腰与底边夹角叫做底角;
③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要点四、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要点诠释:
(1)理论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三边关系的应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若两条较短的线段长之和大于最长线段的长,则这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反之,则不能组成三角形.当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可求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
(3)证明线段之间的不等关系.
要点五、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三条重要的线段,它们提供了重要的线段或角的关系,为我们以后深入研究三角形的一些特征起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弄清这三条线段,列表如下:
线段名称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文字语言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图形语言
作图语言过点A作AD⊥BC于点D.取BC边的中点D,连接AD.作∠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
标示图形
符号语言1.AD是△ABC的高.
2.AD是△ABC中BC边上的高.
3.AD⊥BC于点D.
4.∠ADC=90°,∠ADB=90°.
(或∠ADC=∠ADB=90°)1.AD是△ABC的中线.
2.A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
3.BD=DC=BC
4.点D是BC边的中点.1.AD是△ABC的角平分线.
2.AD平分∠BAC,交BC于点D.
3.∠1=∠2=∠BAC.

推理语言因为AD是△ABC的高,所以AD⊥BC.
(或∠ADB=∠ADC=90°)因为AD是△ABC的中线,所以BD=DC=BC.
因为AD平分∠BAC,所以∠1=∠2=∠BAC.JAB88.cOM

用途举例1.线段垂直.
2.角度相等.1.线段相等.
2.面积相等.角度相等.
注意事项1.与边的垂线不同.
2.不一定在三角形内.—与角的平分线不同.
重要特征三角形的三条高(或它们的延长线)交于一点.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它们交于三角形内一点.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它们交于三角形内一点.
要点六、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三条边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不变了,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要点诠释:
(1)三角形的形状固定是指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会改变,大小固定指三条边长不改变.
(2)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和生活中很有用.例如,房屋的人字梁具有三角形的结构,它就坚固而稳定;在栅栏门上斜着钉一条(或两条)木板,构成一个三角形,就可以使栅栏门不变形.大桥钢架、输电线支架都采用三角形结构,也是这个道理.
(3)四边形没有稳定性,也就是说,四边形的四条边长确定后,不能确定它的形状,它的各个角的大小可以改变.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也有广泛应用,如活动挂架,伸缩尺.有时我们又要克服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如在门框未安好之前,先在门框上斜着钉一根木板,使它不变形.
【典型例题】
类型一、三角形的内角和
1.在△ABC中,若∠A=∠B=∠C,试判断该三角形的形状.
【思路点拨】由∠A=∠B=∠C,以及∠A+∠B+∠C=180°,可求出∠A、∠B和
∠C的度数,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答案与解析】
解:设∠A=x,则∠B=2x,∠C=3x.
由于∠A+∠B+∠C=180°,即有x+2x+3x=180°.
解得x=30°.故∠A=30°.∠B=60°,∠C=90°.
故△ABC是直角三角形.
【总结升华】本题利用设未知数的方法求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解法较为巧妙.
举一反三:
【变式1】(2015春泰兴市期末)如图,BD是∠ABC的平分线,DE∥CB,交AB于点E,∠A=45°,∠BDC=60°,求△BDE各内角的度数.

【答案】
解:∵∠A=45°,∠BDC=60°,
∴∠ABD=∠BDC﹣∠A=15°.
∵BD是∠ABC的角平分线,
∴∠DBC=∠EBD=15°,
∵DE∥BC,
∴∠BDE=∠DBC=15°;
∴∠BED=180°﹣∠EBD﹣∠EDB=150°.

【高清课堂: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练习(3)】
【变式2】如图,AC⊥BC,CD⊥AB,图中有对互余的角?有对相等的锐角?
【答案】3,2.
2.在△ABC中,∠ABC=∠C,BD是AC边上的高,∠ABD=30°,则∠C的度数是多少?
【思路点拨】按△ABC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分类讨论.
【答案与解析】
解:分两种情况讨论:
(1)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所示,在△ABD中,
∵BD是AC边上的高(已知),
∴∠ADB=90°(垂直定义).
又∵∠ABD=30°(已知),
∴∠A=180°-∠ADB-∠ABD=180°-90°-30°=60°.
又∵∠A+∠ABC+∠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BC+∠C=120°,
又∵∠ABC=∠C,∴∠C=60°.
(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所示.在直角△ABD中,
∵∠ABD=30°(已知),所以∠BAD=60°.
∴∠BAC=120°.
又∵∠BAC+∠ABC+∠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BC+∠C=60°.
∴∠C=30°.
综上,∠C的度数为60°或30°.
【总结升华】在解决无图的几何题的过程中,只有正确作出图形才能解决问题.这就要求解答者必须具备根据条件作出图形的能力;要注意考虑图形的完整性和其他各种可能性,双解和多解问题也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环节.
类型二、三角形的分类
3.一个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08°,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7cm,8cm,7cm,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答案】钝角;等腰
举一反三:
【变式】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边长为5cm和4cm,围成这个等腰三角形至少需要()cm长的绳子,最多需要()cm长绳子(接头忽略不计).
【思路点拨】对于所给边长要分类讨论:当4cm为腰长时,需要绳子的长度最短;当5cm为腰长时,需要绳子的长度最长.
【答案】13;14
类型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4.(2015春太康县期末)在△ABC中,AB=9,AC=2,并且BC的长为偶数,求△ABC的周长.
【答案与解析】
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
9﹣2<BC<9+2,
即7<BC<11,
∵BC为偶数,
∴AC=8或10,
∴△ABC的周长为:9+2+8=19或9+2+10=21.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还要注意第三边是偶数这一条件.
举一反三:
【变式】三角形的三边长为2,x-3,4,且都为整数,则共能组成个不同的三角形.当x为时,所组成的三角形周长最大.
【答案】三;8(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有4-2x-34+2,解得5x9,因为x为整数,故x可取6,7,8;当x=8时,组成的三角形周长最大为11).
5.如图,O是△ABC内一点,连接OB和OC.
(1)你能说明OB+OC<AB+AC的理由吗?
(2)若AB=5,AC=6,BC=7,你能写出OB+OC的取值范围吗?
【答案与解析】
解:(1)如图,延长BO交AC于点E,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得到,
在△ABE中,AB+AE>BE;
在△EOC中,OE+EC>OC,
两不等式相加,得AB+AE+OE+EC>BE+OC.
由图可知,AE+EC=AC,BE=OB+OE.
所以AB+AC+OE>OB+OC+OE,即OB+OC<AB+AC.
(2)因为OB+OC>BC,所以OB+OC>7.
又因为OB+OC<AB+AC,所以OB+OC<11,所以7<OB+OC<11.
【总结升华】充分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进行解题.
举一反三:
【变式】若五条线段的长分别是1cm、2cm、3cm、4cm、5cm,则以其中三条线段为边可构成______个三角形.
【答案】3.
类型四、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
6.在△ABC中,AB=AC,AC边上的中线BD把△ABC的周长分为12cm和15cm两部分,求三角形的各边长.

【思路点拨】因为中线BD的端点D是AC边的中点,所以AD=CD,造成两部分不等的原因是BC边与AB、AC边不等,故应分类讨论.
【答案与解析】
解:如图(1),设AB=x,AD=CD=.
(1)若AB+AD=12,即,所以x=8,
即AB=AC=8,则CD=4.故BC=15-4=11.
此时AB+AC>BC,所以三边长为8,8,11.
(2)如图(2),若AB+AD=15,即,所以x=10.
即AB=AC=10,则CD=5.故BC=12-5=7.
显然此时三角形存在,所以三边长为10,10,7.
综上所述此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8,8,11或10,10,7.
【总结升华】BD把△ABC的周长分为12cm和15cm两部分,哪部分是12cm,哪部分是15cm,问题中没有交代,因此,必须进行分类讨论.
【高清课堂: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例5、】
举一反三:
【变式】有一块三角形优良品种试验田,现引进四个品种进行对比试验,需将这块土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请你制定出两种以上的方案供选择.
【答案】
解:方案1:如图(1),在BC上取D、E、F,使BD=ED=EF=FC,连接AE、AD、AF.
方案2:如图(2),分别取AB、BC、CA的中点D、E、F,连接DE、EF、DF.
方案3:如图(3),取AB中点D,连接AD,再取AD的中点E,连接BE、CE.
方案4:如图(4),在AB取点D,使DC=2BD,连接AD,再取AD的三等分点E、F,连接CE、CF.
类型五、三角形的稳定性
7.如图是一种流行的衣帽架,它是用木条(四长四短)构成的几个连续的菱形(四条边都相等),每一个顶点处都有一个挂钩(连在轴上),不仅美观,而且使用,你知道它能收缩的原因和固定方法吗?
【答案与解析】
解:这种衣帽架能收缩是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挂钩间的距离。它的固定方法是:任选两个不在同一木条上的顶点固定就行了。
【总结升华】要使物体具有稳定性,应做成三角形,否则做成四边形、五边形等等.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我们知道要使四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钉一根木条.那么要使五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钉几根木条?使七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钉几根木条?使n边形木架不变形.又至少要钉多少根木条?
【答案】要使五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钉2根木条;使七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钉4根木条;使n边形木架不变形,至少要钉(n-3)根木条.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提高)
责编:杜少波
【学习目标】
1.理解全等三角形及其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能准确辨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全等形
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要点诠释: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两个全等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要点二、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要点三、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1.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定义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要点诠释:
在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这样容易找出对应边、对应角.如下图,△ABC与△DEF全等,记作△ABC≌△DEF,其中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是对应顶点;AB和DE,BC和EF,AC和DF是对应边;∠A和∠D,∠B和∠E,∠C和∠F是对应角.
2.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
(6)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角),等等.
要点四、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要点诠释: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今后研究其它全等图形的重要工具.
【典型例题】
类型一、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1、请观察下图中的6组图案,其中是全等形的是__________.
【答案】(1)(4)(5)(6);
【解析】(1)(5)是由其中一个图形旋转一定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4)是将其中一个图形翻折后得到另一个图形的,(6)是将其中一个图形旋转180°再平移得到的,(2)(3)形状相同,但大小不等.
【总结升华】是不是全等形,既要看形状是否相同,还要看大小是否相等.
举一反三:
【变式1】全等三角形又叫做合同三角形,平面内的合同三角形分为真正合同三角形与镜面合同三角形,假设△ABC和△A1B1C1是全等(合同)三角形,点A与点A1对应,点B与点B1对应,点C与点C1对应,当沿周界A→B→C→A,及A1→B1→C1→A1环绕时,若运动方向相同,则称它们是真正合同三角形(如图1),若运动方向相反,则称它们是镜面合同三角形(如图2),两个真正合同三角形都可以在平面内通过平移或旋转使它们重合,两个镜面合同三角形要重合,则必须将其中一个翻转180°,下列各组合同三角形中,是镜面合同三角形的是()
【答案】B;
提示:抓住关键语句,两个镜面合同三角形要重合,则必须将其中一个翻转180°,B答案中的两个三角形经过翻转180°就可以重合,故选B;其它三个选项都需要通过平移或旋转使它们重合.
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2、(2016春新疆期末)如图,△ABC≌△AEF,那么与∠EAC相等的角是()
A.∠ACBB.∠BAFC.∠CAFD.∠AFE
【答案】B
【解析】∵△ABC≌△AEF,∴∠BAC=∠EAF,∴∠BAC-∠CAF=∠EAF-∠CAF,
即∠BAF=∠EAC.
【总结升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的字母放在对应位置上容易确定出对应边或对应角.
类型三、全等三角形性质
3、(2014秋盐城期中)如图,△ABD≌△EBC,AB=3cm,BC=6cm,
(1)求DE的长.
(2)若A、B、C在一条直线上,则DB与AC垂直吗?为什么?
【思路点拨】(1)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D=BC=6cm,BE=AB=3cm,然后根据DE=BD﹣BE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2)DB⊥AC.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BD=∠EBC,又A、B、C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出∠ABD+∠EBC=180°,所以∠ABD=∠EBC=90°,由垂直的定义即可得到DB⊥AC.
【答案与解析】
解:(1)∵△ABD≌△EBC,
∴BD=BC=6cm,BE=AB=3cm,
∴DE=BD﹣BE=3cm;
(2)DB⊥AC.理由如下:
∵△ABD≌△EBC,
∴∠ABD=∠EBC,
又∵∠ABD+∠EBC=180°,
∴∠ABD=∠EBC=90°,
∴DB⊥AC.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也考查了平角的定义与垂直的定义,熟记性质与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2014春吉州区期末)下列命题中:(1)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2)在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是对应角,相等的边是对应边;(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及对应角平分线分别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A.3个B.2个C.1个D.0个
【答案】C;
提示:(1)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而原说法没有指出大小相等这一点,故(1)错误;(2)在两个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而非相等的角是对应角,相等的边是对应边,故(2)错误;(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及对应角平分线分别相等,故(3)正确.综上可得只有(3)正确.故选C.
【高清课堂: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例14】
4、如图,△ABE和△ADC是△ABC分别沿着AB,AC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5∶3,∠α的度数是_________.
【思路点拨】(1)由∠1,∠2,∠3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可求出∠1,∠2,∠3的度数;(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EBC,∠BCD的度数;(3)运用外角求∠α的度数.
【答案】∠α=80°
【解析】∵∠1∶∠2∶∠3=28∶5∶3,设∠1=28,∠2=5,∠3=3,
∴28+5+3=36=180°,=5°
即∠1=140°,∠2=25°,∠3=15°
∵△ABE和△ADC是△ABC分别沿着AB,AC翻折180°形成的,
∴△ABE≌△ADC≌△ABC
∴∠2=∠ABE,∠3=∠ACD
∴∠α=∠EBC+∠BCD=2∠2+2∠3=50°+30°=80°
【总结升华】此题涉及到了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和定理,并且要运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来解决问题.见“比例”设未知数是比较常用的解题思路.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在△ABC中,∠A:∠ABC:∠BCA=3:5:10,又△MNC≌△ABC,则∠BCM:∠BCN等于()
A.1:2B.1:3C.2:3D.1:4
【答案】D;
提示:设∠A=3,∠ABC=5,∠BCA=10,则3+5+10=18
=180°,=10°.又因为△MNC≌△ABC,所以∠N=∠ABC=50°,CN=CB,所以∠N=∠CBN=50°,∠ACB=∠MCN=100°,∠BCN=180°-50°-50°=80°,所以∠BCM:∠BCN=20°:80°=1:4.

相关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1、等腰三角形

(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判定:SSS、SAS、ASA、AAS、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

(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之间的关系

定理: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逆定理:有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定理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逆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是30度。

(4)命题与逆命题

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该点称为三角形的外心)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4、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该点称为三角形的内心)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三角形全章教案(新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三角形全章教案(新北师大版)
课题
1.1、等腰三角形(一)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教学重点
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教学方法
观察法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及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
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2、你会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吗?并把你画的等腰三角形栽剪下来。
3、试用折纸的办法回忆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二、新课讲解:
在《证明(一)》一章中,我们已经证明了有关平行线的一些结论,运用下面的公理和已经证明的定理,我们还可以证明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结论。
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公理
w本套教材选用如下命题作为公理:
w1.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w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w3.两边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w4.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w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w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由公理5、3、4、6可容易证明下面的推论:
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证明过程:
已知:∠A=∠D,∠B=∠E,BC=EF
求证:△ABC≌△DEF
证明:∵∠A=∠D,∠B=∠E(已知)
∵∠A+∠B+∠C=180°,∠D+∠E+∠F=180°(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C=180°-(∠A+∠B)
∠F=180°-(∠D+∠E)
∠C=∠F(等量代换)
BC=EF(已知)
△ABC≌△DEF(ASA)
这个推论虽然简单,但也应让学生进行证明,以熟悉的基本要求和步骤,为下面的推理证明做准备。
三、议一议:
(1)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
(2)你能利用已有的公理和定理证明这些结论吗?
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学生已经探索过,这里先让学生尽可能回忆出来,然后再考虑哪些能够立即证明。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这一定理可以简单叙述为:等边对等角。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求证:∠B=∠C
证明:取BC的中点D,连接AD。
∵AB=AC,BD=CD,AD=AD,
∴△ABC△≌△ACD(SSS)
∴∠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相等)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三角形全章教案四、想一想: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三角形全章教案在上图中,线段AD还具有怎样的性质?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应让学生回顾前面的证明过程,思考线段AD具有的性质和特征,从而得到结论,这一结合通常简述为“三线合一”。
推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五、随堂练习:
做教科书第4页第1,2题。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为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探体会了反证法的含义。
七、课外作业:
教科书第5页第1,2题。

八年级数学竞赛例题三角形的基本知识专题讲解


专题13三角形的基本知识

阅读与思考
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是研究复杂几何图形的基础,许多几何问题都可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来解.三角形基本知识主要包括三角形基本概念、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等,它们在线段和角度的计算、图形的计数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解与三角形的基本知识相关的问题时,常用到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法,即用代数方法解几何计算题及简单的证明题,对三角形按边或按角进行恰当分类.
应熟悉以下基本图形:

例题与求解
【例1】在△ABC中,∠A=50°,高BE,CF交于O,则∠BOC=________.
(“东方航空杯”——上海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因三角形的高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故应注意符合题设条件的图形多样性.

【例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cm和21cm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为()
A.17cmB.5cmC.5cm或17cmD.无法确定
(北京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中线所分两部分不等的原因在于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的不等,应分情况讨论.

【例3】如图,BE是∠ABD的平分线,CF是∠ACD的平分线,BE与CF交于G,若∠BDC=140°,∠BGC=110°,求∠A的大小.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运用凹四边形的性质计算.
【例4】在△ABC中,三个内角的度数均为正数,且∠A<∠B<∠C,4∠C=7∠A,求∠B的度数.
(北京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把∠A,∠C用∠B的代数式表示,建立关于∠B的不等式组,这是解本题的突破口.

【例5】(1)周长为30,各边长互不相等且都是整数的三角形共有多少个?
(2)现有长为150cm的铁丝,要截成小段,每段的长不小于1cm的整数,如果其中任意3小段都不能拼成三角形,试求的最大值.此时有几种方法将该铁丝截成满足条件的段.
(江苏省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对于(1),不妨设三角形三边为,,,且,由条件及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可确定的取值范围,从而可以确定整数的值.
对于(2),因段之和为定值150cm,故欲使尽可能的大,必须使每段的长度尽可能的小.这样依题意可构造一个数列.
【例6】在三角形纸片内有2008个点,连同三角形纸片的3个顶点,共有2011个点,在这些点中,没有三点在一条直线上.问:以这2011个点为顶点能把三角形纸片分割成多少个没有重叠部分的小三角形?
(天津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找到规律:三角形内角每增加1个内点,就增加了2个三角形和3条边.
能力训练
A级
1.设,,是△ABC的三边,化简=____________.
2.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8,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3.已知一个三角形三个外角度数比为2:3:4,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按角分类)三角形.
4.如图,∠A+∠B+∠C+∠D+∠E的度数为____________.(“缙云杯“试题)
(第4题)(第5题)(第6题)
5.如图,已知AB∥CD,GM,HM分别是∠AGH,∠CHG的角平分线,那么∠GMH=_________.
(第7题)(第9题)
6.如图,△ABC中,两外角平分线交于点E,则∠BEC等于()
A.B.
C.D.
7.如图,在△ABC中,BD,BE分别是高和角平分线,点F在CA的延长线上,FH⊥BE交BD于G,交BC于H.下列结论:
①∠DBE=∠F;②2∠BEF=∠BAF+∠C;③∠F=(∠BAC-∠C);④∠BGH=∠ABE+∠C.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8.已知三角形的每条边长的数值都是2001的质因数,那么这样的不同的三角形共有()
A.6个B.7个C.8个D.9个
9.如图,将纸片△ABC沿着DE折叠压平,则()
A.∠A=∠1+∠2B.∠A=(∠1+∠2)
C.∠A=(∠1+∠2)D.∠A=(∠1+∠2)

(北京市竞赛试题)
10.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偶数,其中的两条边分别是4和1997,则满足上述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A.1个B.3个C.5个D.7个
(北京市竞赛试题)
11.如图,已知∠3=∠1+∠2,求证:∠A+∠B+∠C+∠D=180°.
(河南省竞赛试题)
12.平面内,四条线段AB,BC,CD,DA首尾顺次连接,∠ABC=24°,∠ADC=42°.
(1)∠BAD和∠B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M(如图1),求∠AMC的大小.
(2)点E在BA的延长线上,∠DAE的平分线和∠BCD平分线交于点N(如图2),求∠ANC.
图1图2

13.三角形不等式是指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长度.在下图中,E位于线段CA上,D位于线段BE上.
(1)证明:AB+AE>DB+DE;
(2)证明:AB+AC>DB+DC;
(3)AB+BC+CA与2(DA+DB+DC)哪一个更大?证明你的结论;
(4)AB+BC+CA与DA+DB+DC哪一个更大?证明你的结论.
(加拿大埃蒙德顿市竞赛试题)

B级

1.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均为整数,其中有一条边长是4,但不是最短边,这样的三角形的
个数有_______个.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2.以三角形的3个顶点和它内部的9个点共12个点为顶点能把原三角形分割成______个没有公共部分的小三角形.
3.△ABC中,∠A是最小角,∠B是最大角,且有2∠B=5∠A,若∠B的最大值是,最小值是,则___________.
(上海市竞赛试题)
4.如图,若∠CGE=,则∠A+∠B+∠C+∠D+∠E+∠F=_______.
(山东省竞赛试题)
(第4题)(第5题)

5.如图,在△ABC中,∠A=96°,延长BC到D,∠ABC与∠A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与的平分线相交于点,依此类推,与的平分线相交于点,则的大小是()
A.3°B.5°C.8°D.19.2°
6.四边形ABCD两组对边AD,BC与AB,DC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F,∠AEB,∠AFD的平分线交于点P.∠A=64°,∠BCD=136°,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EPF=100°;②∠ADC+∠ABC=160°;③∠PEB+∠PFC+∠EPF=136°;
④∠PEB+∠PFC=136°.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三角形的三角内角分别为,,,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
(重庆市竞赛试题)
8.已知周长小于15的三角形三边的长都是质数,且其中一边的长为3,这样的三角形有()
A.4个B.5个C.6个D.7个
(山东省竞赛试题)
9.不等边△ABC的两条高的长度分别为4和12,若第三条高的长也是整数,试求它的长.
(第三十二届美国邀请赛试题)

10.设,,均为自然数,满足且,试问以,,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有多少个?

11.锐角三角形用度数来表示时,所有角的度数为正整数,最小角的度数是最大角的度数的,求满足此条件的所有锐角三角形的度数.
(汉城国际数学邀请赛试题)

12.如图1,A为轴负半轴上一点,B为轴正半轴上一点,C(0,-2),D(-2,-2).
(1)求△BCD的面积;
(2)如图2,若∠BCO=∠BAC,作AQ平分∠BAC交轴于P,交BC于Q.
求证:∠CPQ=∠CQP;
(3)如图3,若∠ADC=∠DAC,点B在轴正半轴上运动,∠ACB的平分线交直线AD于E,DF∥AC交轴于F,FM平分∠DFC交DE于M,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证明你的结论.
13.如图1,,.且,满足.(1)求A,B的坐标;
(2)C为轴正半轴上一动点,D为△BCO中∠BCO的外角平分线与∠COB的平分线的交点,问是否存在点C,使∠D=∠COB.若存在,求C点坐标;
(3)如图2,C为轴正半轴上A的上方一动点,P为线段AB上一动点,连CP延长交轴于E,
∠CAB和∠CEB平分线交于F,点C在运动过程中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
变求其值;若变化,求其范围.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6654.html

更多
上一篇:《三亚落日》 下一篇:简易逻辑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