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十八岁和其他 [苏教版必修1]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十八岁和其他 [苏教版必修1]”,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学目标】

1、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能够说出本文对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4、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jab88.cOm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

二、针对各个版块,小组讨论交流

(一)十八岁

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有哪些人生难忘的体验?

(1)焦急忧虑(2)激动喜悦(3)辛劳(在“青春”版块中)爱

2、句子的理解

(1)第一段第一句中“欣慰”和“似水流年的迷惘”的原因:“欣慰”是因为“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甚至可能成为自己的挚友、知己。“似水流年的迷惘”是因为时光流逝,十八年里因孩子引起的“焦急忧虑”或“激动喜悦”都已转眼逝去,留给自己的也许只有“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惆怅”。(见第三段)

(2)“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作者用诗人的话来形容养育孩子的十八年光阴,自己沉湎于养育孩子的巨大幸福中,猛然间惊讶时光之飞逝。

(3)第四节中“这样的心情”指:“时常把你看作缠绕身边的孩子”(第1节);“会情愿溺爱你”(第2节);“高兴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令人满意开怀”(第3节)。

3、交流父母养育自己的片段。

(二)两代人的矛盾

1、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流行观念的影响;(2)父母的愚昧与落伍;(3)子女的盲目与急躁;

(4)缺乏沟通、理解、平等。(根本原因)

2、探讨:你同意文中父亲归纳的原因吗?你是如何看待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的?你和父母产生过矛盾吗?有了矛盾后你是如何处理的?你的父母又是如何去做的?你认可他们的做法吗?(让学生明确平等、对话、理解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

(三)读书的苦乐

1、理解文意(补充阅读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见《学习与评价》)

苦学乐学

蒋士铨每日夜读直至鸡叫一遍

被不出书被父亲罚跪,母亲训斥幼时用柳枝拼字

诵诗作为闲时游戏

我为病中母亲诵读

考取举人

我“十年寒窗”、“光宗耀祖”的传统压力曾祖母的“读书最乐”,引我共鸣

涉猎古今中外名篇,废寝忘食,读书“闲趣”

儿子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的逼迫?我希望儿子做一率性的读书人,但现在?

2、我的态度:“同情”却不能不“鼓励”,甚至“鞭策”,希望考取大学。

3、探讨: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然后思考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一定是对立的吗?

(四)青春

1、作者对孩子的希望:(1)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2)惜时如金。

2、延展:

(1)我挺秀的树自负

(2)《金缕曲》(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三、品题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以“十八岁”为题?为什么要写到“其他”?

本文是杨子在儿子18岁生日时写的,文章四个部分,并不是正面直接描写18岁,而是写由18岁引起的有关两代人矛盾、读书、青春等内容。可见,18岁只是一个契机。其实可以联想的东西还有很多,而作者独取四部分,与儿子平等对话,可谓取舍有道。

四、总结

平等,对话,理解。这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父母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成长的关爱完全可以不用我们一般人惯用的强制约束手段,而是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那种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什么是爱呢?杨子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就是对孩子的爱。而孩子如何去理解父母的这份让人感动一生的爱意?同样,也需要理解与尊重,也需要对话与交流,在相互的交流里学会对父母感恩。

五、艺术特色

小标题的运用。十八岁的青春有许多内容可写,如何安排文章结构很重要。作者把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化为了四个小标题,分别是成长的喜悦、两代人的冲突、读书的苦乐和珍惜青春时光。尽管并非是青春的所有内容,但小标题的运用的确给人非常清晰的写作思路。

谈话式的行文方式。本文的行文方式很特别,作者用一种谈话般的形式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这种行文远离了板起面孔的说教,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文字本身与阅读者容易化为一体,在对话中让阅读者受到了心灵的感化。

语言朴素、真挚。谈话般的行文方式注定了语言的朴素与真挚,全文就是靠再平常不过的生活语言把父母之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人读后无法不为之动容。

扩展阅读

十八岁和其他导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十八岁和其他导学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十八岁和其他

高手支招之一——阅读方略

阅读有目的
△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能够说出本文对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意。
△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读前要热身
名人的18岁
1.马克思:18岁进入柏林大学,他不被“学院式喂养方法”所束缚,致力于研究历史和哲学,为他在青年时代由革命民主主义者成长为共产主义者奠定了基础。
2.周恩来:18岁时满怀寻求革命真理的热情东渡日本,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学习,并同广大留日爱国青年一起从事爱国活动。
4—1
3.彭德怀:18岁时不堪反动政府的欺辱,同一些有血气的青年一起砸了贪官污吏的“堤防局”,怀着为穷人打天下的雄心壮志,弃农从戎。
4.华罗庚:18岁时虽在杂货店当徒工,但由于勤奋学习,19岁就发表了数学论文,25岁时就成了世界闻名的数学家。
5.金庸:18岁还没有“金庸”这个笔名,准备考高中的查良镛突发奇想,与两位同学一起,赶在升学考试前编了本《给投考初中者》,不但出版,还发行到省外。
6.容国团: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18岁时在香港乒乓球界已功成名就,但他毅然放弃优越的待遇,返回内地,并为我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
7.比尔盖茨:上大学二年级,刚过了18岁生日的比尔盖茨在读了《大众电子学》杂志上一篇关于计算机的文章后,立志创立自己的事业,终成世界“计算机软件大王”。
8.迈克尔塞申斯:2006年11月21日,18岁的“少年市长”迈克尔塞申斯主持了他就任后的第一次市议会会议。10多天前,他在密歇根州希尔斯代尔市市长选举中,以两票的优势击败前任市长——51岁的道格拉斯英格斯,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市长。22日,上任后的第一天,这位高中生市长还到学校参加了代数考试。

知识应储备
●作者作品
杨子,本名杨选堂,1927年生,广东省梅县人。暨南大学商学院毕业,历任《前线日报》《中国时报》《新生报》《民族晚报》主笔,并任教职,兼涉政界。曾任台湾大学讲师、中兴大学副教授、台湾省政府编译室主任、行政院参事兼编译室主任、中央银行行务委员等职。后任《联合报》副社长、社长、《中国论坛》发行人、《联合晚报》发行人,现任联合报系副董事长。
研究经济兼长文学,以笔名“杨子”在报刊开设《杨子专栏》、《杨子漫谈经济》、《杨子论衡》等专栏,颇受欢迎。着有散文《精神的裸体》、《回首拥抱那人》、《被宠爱的感觉》、《男人的诞生》、《春孕》、《水柳的诱惑》、《感情的花季》、《昼夜记》、《香囊》、《相亲》、《杂花生树》、《惊喜》、《描梦记》;小说《变色的太阳》(曾拍成电影)、《欲神》、《魔象》、《浸酒的花朵》;经济论文集《经济理论活用》、《经济理论的落实》、《经济小品》等。
《十八岁和其他》写于1966年3月12日。杨子为“贺长子东东生日”,用自己深切具体的人生感受,
4—2
诉说了对长子东东的理解、期望和深爱。朋友般的倾心话语,敞开了别具韵味的父子情怀。
●识记字音
1.字音
迷惘(wǎng)祈祷(qí)炫耀(xuàn)甫健(fǔ)懊悔(ào)诧异(chà)引吭(háng)枝桠(yā)溺爱(nì)翱翔(áo)眷恋(juàn)摭拾(zhí)怪僻(pǐ)遨游(áo)挚友(zhì)乍回身(zhà)譬如(pì)抹煞(mǒ)(shà)蒋士铨(quán)
2.多音字
zhān粘连háng引吭高歌
粘吭
Nián同‘黏’kēng吭声

chóng姓种luò落伍
种zhǒng种子落là丢三落四
zhòng种瓜lào落枕

●分辨字形
诧诧异噪噪音炫炫耀
姹姹紫嫣红燥干燥眩头晕目眩
咤叱咤风云澡洗澡泫泫然泪下

湎沉湎憎憎恶
腼腼腆赠赠送
缅缅怀僧唐僧

●文题解读
十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

高手支招之二——感受鉴赏

文本需精研
十八岁和其他
杨子
一、十八岁
东东:想到今天是你十八岁的生日,我有一份“孩子长大了”的欣慰,也有一份似水流年①的迷惘②。似乎,抱着初生的你到医生处诊治你的“脱肠”,半夜喊破喉咙把医生从睡梦中叫起,那种焦急忧虑,还像是昨天的事。[“半夜喊破喉咙”是细节描写,这一细节展示了孩子生病时父母的焦急与忧虑,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情感。]似乎,你刚能坐起,我在院子里为你拍照,假日带你坐在脚踏车前头藤椅上到处炫耀,那种激4—3动喜悦,也还是昨天的事。怎么,昨天和今天,竟是十八年的光阴了![“竟是”一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迷惘与感慨。]诗人说:“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这正可引来描述我突然想起你已是十八岁的心情。你也许会笑我,我就是那么时常把你看作缠绕身边的孩子呢![“笑我”一词用在这里显示了杨子同儿子的对话采用了一种平视的话语方式。其态度的诚恳,其方式的平等,似乎是在同知心朋友谈话,很值得人效法。]
第一段,作者把十八年的光阴感同于昨天和今天的区别,实际上是父母之爱最真切的表露。但在字里行间,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这份父母之爱当作功绩来叙述,而是在与孩子的对话里不经意地流露出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作者对孩子的那种理解与尊重。
十八岁有许许多多令人沉湎③眷恋的回忆。我不知道我对你的爱,十八年来是否杂夹有一些不经心的、任性的以及成人对孩子不够了解的责备,而曾使你难过。[“不经心的”“任性的”“成人对孩子不够了解的责备”,没有父辈的盛气凌人,没有长辈的颐指气使,完全是用坦诚的方式在跟儿子进行朋友般的交流。]我读过一个父亲因对孩子无端发脾气,伤了孩子的心,而事后深表懊悔的文章。一位日本作家也说:“当孩子在你身边的时候,多宠爱他们吧。不要等到你不能宠爱他们时再来后悔。”[用书中的两个例子作衬托,来表达父母对子女的无限的爱意。用衬托手法加强了这种父母之爱的表达。]东东,假如人生能够重来一次,我真会情愿溺爱你的!
第二段,把父母之爱融进了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里。
孩子长大了,许多父母都会感到一些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惆怅。因为,孩子长大了,便不再整天粘着你了,他有了自己的思想、朋友和活动天地;他不再那么依顺,他甚至开始反叛了。但是,对于我,反倒高兴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了。[用生活中许多父母无法把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而感到“惆怅”与自己“高兴”作对比,表达自己对儿子的尊重与理解。]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更令人满意开怀的啊!人生如有知己,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为最。[把儿子当作“知己”,更体现了作者对儿子的那种理解与尊重。]是不?
东东,让我以这样的心情来祝贺你的十八岁生日。
第三、四段,写自己面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欣慰和开怀,以一个挚友的身份祝贺孩子十八岁生日。
以上为第一部分,作者概写十八年的时光流逝,在孩子十八岁生日到来的时候表达了自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欣慰,把爱与理解在文字里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两代人的矛盾
“父与子”时常被看作是对立的两方,意味着思想的冲突,观念的差异,新与旧的不同,进步与保守的矛盾。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流行观念,好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孩子,我希望我们不致有这么令人不愉快的关系。[“希望”将父母和子女的关系看成是平等的。先耐心地分析,然后提出希望,没有逼人的口气,体现出民主平等的关系。]其实,在这“两代的矛盾”中,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是出自于爱———纵使是自以为是的爱。[“纵使”一词,替天下的父母“辩护”,强调了纵使“自以为是”的“爱”最根本的目的也是“爱”。]你也许听过、读过父母干涉儿女婚姻一类的故事,譬如反对爱女嫁给穷小子等等,无论你如何指责这一类的行为,你依然不能抹煞它根本的动机——关怀子女的幸福。[“依然”这个词重复出现,突出表达了作者的观点:父母的动机是对儿女的爱,只是爱的方式有可商量之处。]
第一段,向孩子指出在两代人的冲突中,许多做父母的“错”依然是出于对子女的关爱。
在“两代的矛盾”中,可能有一部分是源于父母的愚昧和落伍,但也有一部分是出自下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出自年轻人的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父母在你“成熟”“独立”的急躁里,可能是愚昧落伍,可能是平凡渺小,但请记住:盲目的反抗、眼高手低是十八岁的常见弊病。]不过,一切悲剧的造成,都由于父母与子女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大家尽可能地过一种较随便的、不拘束的、较多接触的共同生活。[选用“都”这个副词,是为了强调说明:“两代的矛盾”的产生,是父母与子女间缺乏推心置腹的交流,“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东东,美国作家劳伦斯著有一本叫做《我的父亲》的书(你可以在我的书架上找到),在他的描写里,他父亲一样犯有许多惹儿女烦厌的“严父”怪癣。但是,就因为4—4他们父子彼此多了点“友情”和理解,两代间的关系充满了和谐的快乐。孩子,我从小丧父,没有享受过父爱,也没有机会服从或反抗父亲。但是,即使对于温柔慈祥的母爱,我也曾犯过盲目反抗的错误。等到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已是后悔莫及![“等到”句,发自肺腑,催人深思!]
第二段,为孩子分析在两代的矛盾中,一部分是父母的落伍,但也有一部分是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并以自身的经历谈到自己当年盲目反抗母爱、今日悔之莫及的感受。
孩子,我可能有许多错误,你也可能有许多错误,可是,希望你踏进“反抗”的年龄时,能够避免流行的“父与子”观念的感染,避免摭拾④一些概念、术语,轻率地对父母下评断。[“能够”一词用平等的朋友般的口气提出对儿子的期望。]而我,当你踏进“反抗”的年龄时,能够对你们“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属于你的时代。
孩子,我真希望你们兄妹,把父母看作可以谈心的知己,让我们共享你们的喜乐,分担你们的烦恼。[朴素自然,“真希望”倍感亲切,副词“真”表强调。在平等、理解的背后,是对儿子的满怀期望,是对儿子的深深的关爱。]
第三、四段,告诉孩子,两代人之间可能都会犯些错误,重要的是相互理解与尊重,是“父与子”之间不断的交流与了解。
以上为第二部分。写两代人的矛盾与冲突,主张父子之间以理解和交流增进了解。
三、读书的苦乐
现在你正为准备大专联考而深感读书之苦,我像其他的父母一样,虽然极端同情你却不能不鼓励你,甚至鞭策你尽全力去争取这一场残酷竞争的胜利。[“虽然……却”用转折句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又用了递进关系的“甚至”,加强了对自己观点的说明。但这样的要求不是一种强制和命令,而是一种同情基础上的劝说。“虽然极端同情你却不能不鼓励你,甚至鞭策你”,是作者对孩子充分理解与尊重的体现。]说起来是非常令人诧异的,享受过自由自在的读书生活的我们这一代,在思想上、制度上却布置了一个叫你们憎厌的读书环境。自以为爱护下一代的我们,却使你们读书受到那么长时期(从幼稚园到大学)的身心折磨。我记得故乡老家后院临天井的小书房里,曾祖母曾挂了一条横幅,写着“读书最乐”四个字。我年少时常为这四个字所表现的意思所感动,并引起共鸣。我们这一代人是较幸运的,虽然我们读书也曾感到“光宗耀祖”“十年寒窗”一类的传统压力,但并没有像你们这样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的逼迫。你们高中国文课本里也许还有蒋士铨的《鸣机夜课图记》。你可以从这篇文章中读出昔人读书之苦,但也一定能感受到那洋溢于文字中的读书乐。以我来说,从连环图画、《西游记》到《红楼梦》;[“以我来说”是总领下文的一个句子。领起下文对自己少年时代读书的回忆,谈自己当年读书的“闲”趣与乐趣,是为了反衬当前考试、升学的紧张气氛,体现了作者对孩子面临大专联考而深感读书之苦的充分理解。]从郁达夫到屠格涅夫;从徐志摩到吉辛;从新月派的诗到美国惠特曼的《草叶集》,我们少年时代,读书真到了废寝忘食⑤的快乐程度。我现在闭着眼能清晰地看到自己一面吃饭一面读书(不是功课)的“迷样子”(祖母的话)。我在你这个年龄,曾在一个晚上一口气读完肖洛霍夫的两大本《静静的顿河》,等到发觉窗外泛白,才意犹末足地合起书本起床。这正是当前长年为考试、升学烦恼紧张的你们所难以想像的读书“闲”趣。[“这正是当前”一句,在孩子大专联考而深感读书之苦时,作者以自己对读书的理解表达了对孩子的同情。]
第一段:以自己对读书的理解,表达了对孩子的同情。
东东,你来信说,希望我不要对你期望太高,你对于选择科系的“志愿”也表示了独特的意见。[“独特”二字,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尊重与理解。即使作者不认同儿子的意见,但仍然表示出肯定的态度,这正是尊重与理解的体现。]孩子,坦率地说,我无法抑制你的期望,我虽不致横蛮专制到干涉你对“志愿”的选择,但也实在希望你能考进大学。我不能在自已孩子面前唱反升学主义的高调,尽管我希望你能从心所欲地享受读书之乐。我祈祷你能够随意读书,不再为“功课”苦恼的日子快些来临。[“我实在希望”,“我希望”,“我祈祷”——用语委婉真诚,非经历“时间的穿凿和精神反刍”的人,难有此言。]那时你可叫做一个率性读书的人。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涉猎其中,其乐融融。孩子,扯起你的帆去邀游吧。
第二段:在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明确表达态度,鼓励鞭策孩子去争取升学竞争的胜利。
第三部分,为孩子谈读书的苦与乐,在理解与尊重的前提下向孩子提出读书的建议。
四、青春
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⑥健、开始翱翔于海阔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
第一段:对十八岁的联想,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写出这个年龄的青春风采。
十八岁使我想起我当年跟学校大队同学远足⑦深山。[“使我想起”排比句的运用,有力地表达了自己面对孩子成长的欣慰与快乐。]春夏初交,群峰碧绿,我漫步于参天⑧古木之中,发现一大丛新长的按树,枝桠上翘,新芽竟长,欣欣向荣。我指着其中挺秀的一株对同学说,这就是我,十八岁的4—5我。好自负的年龄啊!
第二段:回想自己十八岁时的青春豪情,进一步写这个年龄英姿勃发的风貌。
孩子,现在你是十八岁了,告诉我你把自己比作什么?做些什么年轻的梦?我不想向你说教,只是希望你不要想得太复杂,太现实。青春是可爱的,希望你保持纯真,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人生就会满足、快乐。[“永远”是以自己人到中年时的感触对孩子进行劝诫。]
第三段:由自己推想孩子在这个年龄的青春梦想,流露出希望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殷殷之情;希望孩子保持纯真,生活快乐,表达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东东,人到了中年便时有闲愁,怪不得词人会感叹年华一瞬,容销金镜⑨,壮志消残,[“容销金镜,壮志消残”,为加强自已的感叹,用了四字整齐的对偶句。]我也不免有些感触。想起一手托着你的身体,一手为你洗澡的去日;想起你吵闹不睡,我抱着你在走廊上行走半夜的情景;想起陪你考幼稚园、考初中、考高中的一段段往事;还有那无数琐碎而有趣的回忆……[首尾呼应。回忆往事的描写,真实细致,舐犊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孩子,一切都历历在目⑩,我真不相信十八年已溜走了。不过,看到你英姿俊发,我年轻时的梦,正由你在延展,亦深觉人生之乐,莫过于目睹下一代的成长、茁壮。你读过《金缕曲》吧,劝君惜取少年时,孩子,多珍重!
第四段:回扣开头,抒发人到中年的感慨;着重表达看到孩子长大成人的欣慰之情,谆谆劝导孩子珍惜青春,奋发有为。
以上为第四部分,作者规劝自己的孩子珍惜青春的大好时光,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让自己的人生之路充满快乐,让自己的青春之梦充满阳光。
这一部分作者仍然以尊重的口吻和商量的语气与孩子展开对话。以自己青春时的梦想与人到中年时的感触劝诫孩子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并在文章的最后再一次表达自己面对孩子成长时的快乐,勉励孩子惜时如金。
一九六六年三月十二日
①[似水流年]逝去的年华如同流水一样一去不返。②[迷惘]由于分辩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③[沉湎]沉溺。④[摭(zhí)拾]拾,捡。⑤[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⑥[甫(fǔ)]刚刚。⑦[远足]比较远的徒步旅行。⑧[参天]高耸在天空中。⑨[容销金镜]镜中容貌衰老。金镜,铜镜。⑩[历历在目]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

读后须品味
主旨:平等、对话、理解,这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父母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成长的关爱完全可以不用我们一般人惯用的强制约束手段,而是向孩子表达出自已的那种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什么是爱呢?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平等理念下的交流能体现父母对孩子的爱。而孩子如何去理解父母的这份让人感动一生的爱意?同样,孩子也需要理解与尊重父母,也需要与父母对话交流,在相互的交流里学会对父母感恩。
文法:
1.第一人称行文,亲切自然,感动人心。
全文采用第一人称,以父亲的语气娓娓道来,如同面对面地交谈,显得十分亲切,让人易于接受。采用第一人称,回忆儿子成长的历程,讲述自己读书的经历,描写自己十八岁时的狂妄,十分真实可信,正是凭借着这一点,作品才有了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2.采用小标题行文,条理清晰。
十八岁的青春有许多内容可写,如何安排文章结构很重要。作者把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化为了四个小标题,分别是“十八岁”“两代人的矛盾”“读书的苦乐”和“青春”。尽管并非是青春的所有内容,但小标题的运用显示了非常清晰的写作思路。
结构:
回忆过去,流露真情
一、十八岁的祝福不当责备,心存懊悔
愿为知己,诚挚祝贺
希望建立愉快的关系
关二、矛盾的处理渴望儿子理解父母
心通过交流消除矛盾
鼓同情愧疚
励三、学业的关心尊重意愿
表达希望
描绘青春画卷
四、青春寄语表明真诚祝福孩子,多珍重
惜取青春时光

探究后争鸣
问题:在课文第三个小标题下,作者知道自己的儿子“深感读书之苦”,为什么又要说“虽然极端同情你却不能不鼓励你,甚至鞭策你尽全力去争取这一场残酷竞争的胜利”?
观点一:作者为孩子谈读书,实际上也是在谈人生。作者认为,只有今天忍受了读书之苦,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学问海洋中其乐融融。这样的要求不是一种强制和命令,而是一种同情基础上的劝说,体现了对孩子充分的理解与尊重。
观点二:作者虽然对现行的教育考试制度有所不满,认为现在“在思想上、制度上”布置了一个让学生“憎厌的读书环境”,但他没有在孩子面前“唱反升学主义的高调”,而是“鼓励”甚至“鞭策”孩子争取考试的胜利,这表明了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关于读书,作者从根本上还是认为应该“从心所欲地享受读书之乐”的。
我的观点

高手支招之三——多维阅读

给女儿的一封信
刘墉
今天我看美国网球公开赛的时候,你过来瞄了几眼,说:“奇怪,这个达文波特为什么没表情?她赢球没露出特别高兴的样子,失分好像也不在乎。”当时我笑笑,对你说:“就因为她没有得失心,所以能成为世界顶尖高手哇!”
4—6
其实,很多顶尖高手在赛场上都这样。我记得
2000年全美高尔夫职业赛时,“老虎”伍兹到最后一天早上,还落后七杆,下午居然反以两杆的优势赢得冠军。他对记者说:“我完全没有感受到什么戏剧性,因为当时只专心比赛,我关心的就是怎么打好下一杆。”
比赛到最后往往比的是“心理”,谁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发挥出原有的水准,谁就能获胜。因为比赛时状态容易失常,选手能保持原来的水平就已经不错了。你看世界溜冰大赛,选手练习的时候,是不是个个神勇?连名不见经传的都能连着三转跳。但是到了正式比赛,面对满场观众和电视转播,却又一个接一个摔跤。
除了在赛场上要有一颗平常心,赛前保持体力也是重要的。想想,如果一张弓总被拉满,即使不用时,也用东西撑开,它能有力量吗?当然没有!它平常必须放松,到张弓射箭的时候,才能表现最佳的弹性。
所以好的选手,无论他是运动员,还是作文、演讲比赛的参与者,在他比赛之前,甚至前一阵,都会特意让身体休息。只有在真正比赛时,才使出全力。有些人甚至在动静之间,判若两人。
我以前有个学画的女学生就如此,她上课时羞羞怯怯,好像连有问题都不敢开口,但她居然是华人圈有名的演艺天才。有一次,我看到她在台上又唱又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后来常想,那些明星之所以在台上能魅力四射,都因为私下尽量收束自己,保留发光发热的能量。他们的“一飞冲天”,来自“三年不飞”;他们的“一鸣惊人”,来自“三年不鸣”。
你记不记得去年年初我们在北京时,有人在席间谈到太空人杨利伟?说上太空的前一晚,有人偷偷到他房门外听,里面传出呼呼大睡的声音。第二天,太空船穿出大气层,那最危险的时候,杨利伟的心跳居然也不过七十几下。养精蓄锐,临危不乱,他才能成功啊。
孩子,你未来会面对许多大的考验、大的比赛,希望你能记住我说的这番道理。
阅读提示:
这是著名作家、画家、教育家刘墉写给自己女儿的一封信。作者从一次看网球赛时父女的对话写起,谈到体育比赛中高手的表现,又谈到“作文、演讲比赛的参与者”,谈到“学画的女学生”和“太空人杨利伟”,范围逐步扩大,总结出了深刻的生活道理:面对考验和比赛,要有平常心,要“保持体力”、养精蓄锐。
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此文和《十八岁和其他》都是人到中年的父亲写给子女的信,信中父亲都对子女谆谆教导,你能否比较一下,他们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我的感悟

高手支招之四——素材积累

《十八岁和其他》告诉我们:平等、对话、理解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平等理念下的交流能体现父母对孩子的爱,而孩子也需要理解与尊重父母,需要与父母对话交流,在相互的交流里学会对父母感恩。交流,绝非仅限于两代人之间,而是建立一切良好人际关系之必需。
★在“两代的矛盾”中,可能有一部分是源于父母的愚昧和落伍,但也有一部分是出自下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出自年轻人的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不过,一切悲剧的造成,都由于父母与子女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大家尽可能地过一种较随便的、不拘束的、较多接触的共同生活。(作者具体分析“两代的矛盾”的成因,最根本的就是父母与子女缺乏必要的交流。“把问题摊出来谈谈”,在心灵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矛盾自能化解。)
★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英国送奶公司送到订户的牛奶,既不用盖子也不封口,因此,麻雀和红襟鸟可以很容易地吃到凝固在奶瓶上层的奶油皮。后来,牛奶公司把奶瓶口用锡箔纸封起来,想防止鸟儿偷食。没想到,20年后,英国的麻雀都学会了用嘴把奶瓶的锡箔纸啄开,继续吃它们喜爱的奶油皮。然而,同样是20年,红襟鸟却一直没有学会这种方法,自然它们也没有美味的奶油皮可吃了。这种现象引起了生物学家的兴趣,他们对这两种鸟进行研究,从解剖的结果看,它们的生理结构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为什么这两种鸟在进化上却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来,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根本关系:麻雀是群居的鸟类,在一起行动中,当某只麻雀发现了啄破锡箔纸的方法,再跟其它麻雀一交流沟通,大家就都会了。而红襟鸟则喜独居,它们圈地为主,沟通仅止于求偶和对于侵犯者的驱逐,因此,就算有某只红襟鸟发现了锡箔纸可以啄破,其它的鸟也无法知晓。(对于鸟类来说,其进化需要集体交流沟通的行动,这样,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有了新技能,才可以真正地发扬光大,进而造福于它们的种类。那么人类呢?人类不是更需要沟通和交流吗?)
★古人有训: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澧。君子之交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一种与天共存的默契,如丝缕般交织在一起。当俞伯牙依水将瑟瑟琴声幽绕山谷的时候,于江之上的钟子期听得如痴如醉。那么深奥而又玄要的琴声,竟被钟子期如此巧妙地领悟。这不正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吗?依山临江的感受让钟子期感叹世间竟有如此一位能与之交流的知己。所以当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断琴而誓,不再弹琴。是啊,缺了知己,缺了可与心交流的人,存在的意义何在?这个故事曾在千百万华夏子孙的内心泛起波澜,它让人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正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流。知识的交流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情感的交流可以丰富我们的心灵;思想的交流则可以使我们变得深邃。交流使我们充实,交流使我们精彩,交流使我们不断发展。)
★英国大文豪箫伯纳说:“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交流的意义不仅仅是能够相互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可以丰富思想,甚至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金缕曲》(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珍惜青春,不要虚度年华。)
★《十八岁》(作词:周耀辉):陪我一夜不睡/陪我到处搞鬼/多美好的约会/都要说再会/谢谢你/这一年陪我走过大台北/一切没有所谓只有体会/才算十八岁/未来也许你是谁/这一天我很帅/世界总是不对/恋爱还是很美/听过谁说不信青春唤不回/我信今年我们过得无悔(十八岁,重要的是体会人生,做到青春无悔!)
★读书的苦与乐:读书诚苦。鸡鸣五更就得作别香甜的梦境,抹一把脸,嚼几口饭,挎起书包匆匆上学,一直到更深人静,才能释卷灭烛,倒头而眠,无论春秋冬夏,无论风雪寒暑,天天如此,此其一;每学期有七八门功课要学,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各类练习铺天盖地,大小考试纷至沓来,纵使你胸怀愚公之坚志、精卫之毅力,也难以应付那息壤一般的题山试海,此其二;每每考试结束,成绩下来,排名后退,老师促膝长谈,父母黯然神伤,一想到自己整日勤勉苦读,丝毫不敢有所懈怠,洒下去的血泪却换不来理想的成绩,更念及自己茫然未卜的前程、两鬓霜染的双亲,不觉黯然至于泣下,此其三。诸如此类的种种苦楚,不胜枚举,无怪乎古今学子皆云:“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亦诚乐。五十同学来自东西南北,七八师长各操洋泾浜语,大家相聚一堂,疑义互析、奇文共赏,同舟共济,相濡以沫,徜徉于知识的海洋,采撷着智慧的丽珠,此乐融融,此情洽洽,此情此乐,不可胜道。而或独自一人,于月明星稀之夜、幽桂吐芳之时,沏一杯苦茶,执一卷诗文,临窗而吟,瞑目以咏,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或从王维行至水穷,坐看云起;或随嵇康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或与庄周扶摇直上,逍遥于虚无之乡;或偕陶潜采菊东篱,盘桓于孤松之4—7侧……此种自在,个中享乐,虽以帝王之尊、比尔之富相交换,吾亦不为也。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金钱美女、地位权势之乐,又怎可与读书之乐相提并论?
圣哲老子曾云:“祸福相依,有无相生。”读书的苦与乐又何尝不是如此?读书如不苦,就无从言其乐;读书如不乐,就无从诉其苦。读书苦,苦中有乐;读书乐,乐中有苦。扑鼻梅香,来自彻骨苦寒;宝刀锋刃,出自千锤百炼;智慧才识,源自寒窗苦读。如想沐浴智慧的光泽,如想领略鲲鹏的逍遥,必得以勤为径,以苦为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后笃行不怠。(读书有苦也有乐,要吃得苦,享受乐。)

高手支招之五——习题探讨

1.对于“两代人的矛盾”,杨子提出了哪些观点?你的看法是什么?与同学交流讨论,并记录发言要点。
解析:仔细阅读文章的第二部分,把握各段段意,抓住关键语句,作者的观点不难概括。
参考答案:对于“两代人的矛盾”,杨子提出了下列观点:①两代的矛盾中,许多做父母的“错”依然是出自于爱。②造成两代矛盾的根本原因,是父母与子女不能把问题摊出来谈。③两代人都可能有许多错误,重要的是相互理解,多交流,成为可以谈心的知己。
2.杨子说:“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根据你对“青春”理解,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段话。
解析:解答此题,一是要扣住“青春”的特点展开联想,二是要使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
答案示例:十八岁使我想起冲破云幔、光芒四射的朝阳,使我想起飞舞骀荡、开始吹拂于江南塞北的春风,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壮志和追求。

高手支招之六——精读检测

一、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炫耀(xuàn)涉猎(shē)怪癖(pǐ)初露(lòu)
B.枝桠(yā)溺爱(nì)晨曦(xī)蓬莱(péng)
C.横蛮(héng)感触(chǔ)茁壮(zhuó)宠爱(chǒng)
D.说教(shuō)桉树(ān)甫健(fǔ)纯真(cú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迷惘眷恋急燥光宗耀祖
B.烦脑炫耀涉猎历历在目
C.摭拾抹杀惆怅废寝忘食
D.溺爱锁碎晨曦欣欣向荣
3.在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选择填入恰当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1)____,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之中,发现一大丛新长的桉树,枝椏上翘,新芽竞长,欣欣向荣。
(2)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____。
A.(1)春夏初交,群峰碧绿(2)其乐融融,涉猎其中
B.(1)群峰碧绿,春夏初交(2)涉猎其中,其乐融融
C.(1)春夏初交,群峰碧绿(2)涉猎其中,其乐融融
D.(1)群峰碧绿,春夏初交(2)其乐融融,涉猎其中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在你正为准备大专联考而深感读书之苦,我像其他的父母一样,虽然极端同情你却不能不鼓励你,甚至鞭策你尽全力去争取这一场残酷竞争的胜利。
B.孩子,现在你是十八岁了,你告诉我把自己比作什么?
C.想起一手托着你的身体,一手为你洗澡的去日;想起你吵闹不睡,我抱着你在走廊上行走半夜的情景。
D.我读过一个父亲因对孩子无端发脾气,伤了孩子的心,而事后深表懊悔的文章。
5.下面各句话中,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杨子,本名杨选堂。历任《新生报》、《中华日报》、《中国时报》主笔。著有小说《浸洒的花朵》、《变色的太阳》等,散文集《感情的花季》《画夜记》等。
B.屠格涅夫: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罗亭》、《高老头》、《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等。
C.乔治吉辛(1857~1903),英国小说家,他的小说以描写下层社会生活和文坛人物著称,如《黎明的工人》、《德谟斯》、《新格鲁勃街》,但这些小说的影响远不如他的散文集《四季随笔》有名。
D.米哈伊尔肖洛霍夫,前苏联作家。1923年加入莫斯科共青团作家和诗人的文学团体“青年近卫军”,发表小品文《考验》、《三人》等。
二、精读赏析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
①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
②十八岁使我想起我当年跟学校大队同学远足深山。春夏初交,群峰碧绿,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之中,发现一大
4—8
丛新长的桉树,枝桠上翘,新芽竞长,欣欣向荣。我指着其中挺秀的一株对同学说,这就是我,十八岁的我。好自负的年龄啊!
③孩子,现在你是十八岁了,告诉我,你把自己比作什么?做些什么年轻的梦?我不想向你说教,只是希望你不要想得太复杂,太现实。青春是可爱的,希望你保持纯真,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人生就会满足、快乐。
④东东,人到了中年便时有闲愁,怪不得词人会感叹年华一瞬,容销金镜,壮志消残,我也不免有些感触。想起一手托着你的身体,一手为你洗澡的去日;想起你吵闹不睡,我抱着你在走廊上行走半夜的情景;想起陪你考幼稚园、考初中、考高中的一段段往事;还有那无数琐碎而有趣的回忆……孩子,一切都历历在目,我真不相信十八年已溜走了。不过,看到你英姿俊发,我年轻时的梦,正由你在延展,亦深觉人生之乐,莫过于目睹下一代的成长、茁壮。你读过《金缕衣》吧,劝君惜取少年时,孩子,多珍重!
6.用自己的话概括上面这几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7.上面这几段文字讲了几层意思?请分别概括出层意。

8.为什么作者提起十八岁便使他想起“小公鸡”、“幼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9.文中说,“人到了中年便时有闲愁,怪不得词人会感叹年华一瞬,容销金镜,壮志消残,我也不免有些感触。”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文字文,完成10~12题。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事,其后果
4—9
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高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10.请用最短的语句,概括文中四种人生境界的特点。




11.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人现在就是的人”与“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各指什么?

12.文章结尾句中的“超道德价值”怎么理解?

三、语言运用
13.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要求:①续写的句子要从正反两面谈。②要运用恰当的比喻。
老年人固然有不少“蒲柳之姿,望秋先殒”,但也有不少是“松柏之姿,隆冬转茂”的;青年人_____。关键在于怎样以积极健康的态度对待年龄,对待生活。
14.(2007甘肃兰州一中高考模拟,19)张华同学因4分之差没有被大学录取,李夏同学发了如下的手机短信安慰他,信中有用语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一个人难免遭遇厄运,希望你能经得住这次磨练。你的学习基础不错,望你重振雄风,明年的此时,你定会再展辉煌。
(1)
(2)
(3)
四、写作训练
15.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学完《十八岁和其他》,你对“父爱”、“亲情”一定有了新的感想和认识。请你以“父爱”或“母爱”为主旨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精读检测提示与答案
1.提示:A项中“初露”的“露”应读为“lù”;C项中“感触”的“触”应读为“chù”;D项中“纯真”的“纯”应读为“chún”。
答案:B
2.提示:A项中“急燥”的“燥”应写作“躁”;B项中“烦脑”的“脑”应写作“恼”;D项中“锁碎”的“锁”应写作“琐”。
答案:C
3.提示:“春夏之交”和“群峰碧绿”、“涉猎其中”和“其乐融融”都存在因果关系,语序应该是先因后果。
答案:C
4.提示:句中“你告诉我把自己比作什么”表意不明。
答案:B
5.提示:《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
答案:B
6.提示:抓住几个关键语句(“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希望你保持纯真,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劝君惜取少年时,孩子,多珍重”)来概括。
参考答案:这几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十八岁的人应该有自己的雄心壮志,应该珍惜少年时光。
7.提示:前三段扣住“十八岁”,由自己说到孩子,连贯紧密,应该划为一层;第四段转而抒发人生感慨,是第二层。
参考答案:分两层,①~③段是说十八岁的青年要有切合实际的理想。第④段是说要珍惜时光。
8.提示:作者由“十八岁”联想到“小公鸡”和“幼鹰”,这是一种相似联想,回答此题要分析两者的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
要点:①从生理角度看,小公鸡、幼鹰刚好才具备了试啼翱翔的能力;②从心理角度看,小公鸡、幼鹰都有一展身手的雄心,这两点与十八岁的青年是相似的。这样写显得很生动,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了。
9.提示:作者抒发人到中年的感慨,意在告诫孩子珍惜青春时光。要结合其用意思考作答。
参考答案:人应该抓住青年时光提升自己,否则老大徒伤悲。
10.提示:首先找出文中谈到的四种人生境界(前四段结尾),然后抓住各段中的关键词概括回答。
参考答案:①自然境界:本能原始,蒙昧状态,做事无意义。②功利境界:利己为己,心胸狭隘,有功利意义。③道德境界:为了社会利益,讲究道德行为。④天地境界:为社会为宇宙,自觉自愿,是天民与圣人。
11.提示:扣住“现在就是”和“应该成为”思考。前者是一种自然状态,后者是一种理想境界。
参考答案:“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指没有受过教育就如此的人,是自然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指应该成为贤人、圣人。
12.提示:把握“天地境界”和“道德境界”的内涵,然后比较作答。
参考答案:因为天地境界高于道德境界,两者是不同的,“超道德价值”就是高于道德境界的价值,就是“超乎社会价值”,从“宇宙”观的高度去做事、做人。
13.提示:扣住要求,展开联想来仿写。需注意老年人是先“反”后“正”,而青年人应该是先“正”后“反”。
参考答案:(青年人)固然大多“旭日出海,朝气喷薄”,但也有些“秋霜早降,未老先衰”。
14.提示:用语是否得体,应该结合“张华同学因4分之差没有被大学录取”这一情况来判断。
参考答案:(1)“厄运”改为“挫折”;
(2)“重振雄风”改为“振作精神”;
(3)“再展辉煌”改为“金榜题名”。
15.写作提示:题目要求“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写“新的感想和认识”,而“感受”、“感想和认识”要以具体的事情为基础。所以写时应先叙述,后议论、抒情。要表达真情实感,写出独到认识。
参考例文:
拐弯处的回头
陈果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几句,便自己走了。
4—10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爹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会儿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依然坚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俏俏回过头来,很快地膘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这个动作写
尽了父爱的要义。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八岁和其他教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
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
平等,对话,理解,这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父母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成长的关爱完全可以不用我们一般人惯用的强制约束手段,而是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那种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什么是爱呢?杨子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就是对孩子的爱。而孩子如何去理解父母的这份让人感动一生的爱意?同样,也需要理解与尊重,也需要对话与交流,在相互的交流里学会对父母感恩。
以自读体悟的形式来读此文。设计以四部分,下达四种要求,来让学生边读边悟。后以讨论的形式来解读要求和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四种要求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读体悟。交流、讨论。总结全文。教师点拨。
读时还要划出有关词语。
第一部分:共四节,前三节请你各用一句话来概括文段内容。
第一部分,作者概写十八年的时光流逝,在孩子十八岁生日到来的时候表达了自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欣慰,把爱与理解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1段作者把十八年的光阴感同于昨天和今天的区别,实际上是父母之爱最真切地表露。但在字里行间,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这份父母之爱当作功绩来叙述,而是在与孩子的对话里不经意地流露出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作者对孩子的那种理解与尊重。
第2段延袭了这种写法,“我不知道我对你的爱,十八年来是否杂夹有一些不经心的、任性的以及成人对孩子不够了解的责备”,“东东,假如人生能够重来一次,我真会情愿溺爱你的”,这些话是爱与理解的集中体现。
第3、4段写自己面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欣慰和开怀,以一个至友的身份祝贺孩子十八岁生日。
第二部分:回答------造成两代人矛盾的原因有哪些?(P21二2题)
第二部分,写两代人的矛盾与冲突,主张父子之间以理解和交流增进了解。
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层是向孩子指出在两代人的冲突中,许多做父母的“错”依然是出于对子女的关怀;二层为孩子分析在两代人的矛盾中,一部分是父母的落伍,但也有一部分是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并以自身的经历谈到当年自己盲目反抗母爱今日悔之莫及的感受;三层告诉孩子,两代人之间可能都会犯些错误,重要的是相互理解与尊重,是“父与子”之间不断地交流与了解。

第三部分:读书,苦在哪里,乐在何处?
 第三部分,对孩子谈读书的苦与乐,在理解与尊重的前提下向孩子提出读书的建议。
这一部分作者为孩子谈读书,实际上也是谈人生。在孩子面临大专联考而深感读书之苦时,作者以自己对读书的理解表达了对孩子的同情,同时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即“我”虽然同情你的读书之苦,但“我”不能不鼓励和要求你,甚至鞭策你尽力去争取这一场残酷升学竞争的胜利,只有今天忍受了读书之苦,你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学问海洋中其乐融融。但这样的要求不是一种强制和命令,而是一种同情基础上的劝说。作者说,你们处在一个“憎厌的读书环境”里,“我”当年读书的“闲趣”是当前为考试、升学烦恼紧张的你们所难以想像的。这些内容都是作者对孩子充分理解与尊重的体现。

第四部分:请画出三句你认为精彩的句子?
 第四部分,作者规劝自己的孩子珍惜青春的大好时光,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让自己的人生之路充满快乐,让自己的青春之梦充满阳光。
这一部分作者仍然以尊重的口吻和商量的语气与孩子展开对话。以自己青春时的梦想与人到中年时的感触劝戒孩子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并在文章的最后再一次表达自己面对孩子成长时的快乐,勉励孩子惜时如金。

特别说明,文中的父子平等交流,成为朋友,是一种理想的境界。现实中,中国的传统父子间沉默的较多,我们不能因此怪父亲不开放不现代,要多理解上一代人。理性地分析问题是本文的特点之一。我们也要有理性看问题的态度。
可补充的内容及句子。俗语:多年父子成兄弟。
日本歌曲《北国之春》歌词:
家兄酷似老父亲啊,一对沉默寡言人,闲来可曾愁沽酒,偶尔相对饮几盅。(亚洲人传统的父子关系之一斑)。

小标题的运用。十八岁的青春有许多内容可写,如何安排文章结构很重要。作者把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化为了四个小标题,包含了成长的喜悦、两代人的冲突、读书的苦乐和珍惜青春时光。尽管并非是青春的所有内容,但小标题的运用的确表现了非常清晰的写作思路。
谈话式的行文方式。本文的行文方式很特别,作者用一种谈话般的形式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这种行文远离了板起面孔的说教,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文字本身与阅读者容易化为一体,在对话中让阅读者受到了心灵的感化。
语言朴素、真挚。谈话般的行文方式注定了语言的朴素与真挚,全文就是靠再平常不过的生活语言把父母之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人读后无法不为之动容。

《十八岁和其他》导学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十八岁和其他》导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十八岁和其他》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读懂文章,了解文章大意,解决生僻词语。
二、预习内容
(1)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孩子长到十八岁,为人父的杨子在文章中既有自己情感的流露,又对孩子寄予了殷切的希望。那作者流露了怎样的心情,又寄予了孩子什么希望呢?
(3)对于“两代人的矛盾”,杨子提出了那些观点?你的看法是什么?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对亲情、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3.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理解两代人的矛盾。
2、总结概括能力的培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理解。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
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有哪些人生难忘的体验?
2、回忆交流父母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的一些感人的片段。
探究二
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三
看了文章以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你对文章当中的那些句子感兴趣?
课后练习与提高
杨子说:“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根据你对“青春”的理解,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段话。

《十八岁和其他》新课程教学设计


十八岁和其他

教学目标:

1、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能够说出本文对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4、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

二、针对各个版块,小组讨论交流

(一)十八岁

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有哪些人生难忘的体验?

(1)焦急忧虑(2)激动喜悦(3)辛劳(在“青春”版块中)爱

2、句子的理解

(1)第一段第一句中“欣慰”和“似水流年的迷惘”的原因:“欣慰”是因为“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甚至可能成为自己的挚友、知己。“似水流年的迷惘”是因为时光流逝,十八年里因孩子引起的“焦急忧虑”或“激动喜悦”都已转眼逝去,留给自己的也许只有“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惆怅”。(见第三段)

(2)“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作者用诗人的话来形容养育孩子的十八年光阴,自己沉湎于养育孩子的巨大幸福中,猛然间惊讶时光之飞逝。

(3)第四节中“这样的心情”指:“时常把你看作缠绕身边的孩子”(第1节);“会情愿溺爱你”(第2节);“高兴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令人满意开怀”(第3节)。

3、交流父母养育自己的片段。

(二)两代人的矛盾

1、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流行观念的影响;(2)父母的愚昧与落伍;(3)子女的盲目与急躁;

(4)缺乏沟通、理解、平等。(根本原因)

2、探讨:你同意文中父亲归纳的原因吗?你是如何看待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的?你和父母产生过矛盾吗?有了矛盾后你是如何处理的?你的父母又是如何去做的?你认可他们的做法吗?(让学生明确平等、对话、理解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

(三)读书的苦乐

1、理解文意(补充阅读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见《学习与评价》)

苦学乐学

蒋士铨每日夜读直至鸡叫一遍

被不出书被父亲罚跪,母亲训斥幼时用柳枝拼字

诵诗作为闲时游戏

我为病中母亲诵读

考取举人

我“十年寒窗”、“光宗耀祖”的传统压力曾祖母的“读书最乐”,引我共鸣

涉猎古今中外名篇,废寝忘食,读书“闲趣”

儿子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的逼迫?我希望儿子做一率性的读书人,但现在?

2、我的态度:“同情”却不能不“鼓励”,甚至“鞭策”,希望考取大学。

3、探讨: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然后思考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一定是对立的吗?

(四)青春

1、作者对孩子的希望:(1)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2)惜时如金。

2、延展:

(1)我挺秀的树自负

你??

(2)《金缕曲》(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三、品题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以“十八岁”为题?为什么要写到“其他”?

本文是杨子在儿子18岁生日时写的,文章四个部分,并不是正面直接描写18岁,而是写由18岁引起的有关两代人矛盾、读书、青春等内容。可见,18岁只是一个契机。其实可以联想的东西还有很多,而作者独取四部分,与儿子平等对话,可谓取舍有道。

四、总结

平等,对话,理解。这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父母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成长的关爱完全可以不用我们一般人惯用的强制约束手段,而是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那种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什么是爱呢?杨子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就是对孩子的爱。而孩子如何去理解父母的这份让人感动一生的爱意?同样,也需要理解与尊重,也需要对话与交流,在相互的交流里学会对父母感恩。

五、艺术特色

小标题的运用。十八岁的青春有许多内容可写,如何安排文章结构很重要。作者把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化为了四个小标题,分别是成长的喜悦、两代人的冲突、读书的苦乐和珍惜青春时光。尽管并非是青春的所有内容,但小标题的运用的确给人非常清晰的写作思路。

谈话式的行文方式。本文的行文方式很特别,作者用一种谈话般的形式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这种行文远离了板起面孔的说教,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文字本身与阅读者容易化为一体,在对话中让阅读者受到了心灵的感化。

语言朴素、真挚。谈话般的行文方式注定了语言的朴素与真挚,全文就是靠再平常不过的生活语言把父母之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人读后无法不为之动容。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572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