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
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
预习案
1.对数
(1)对数的定义
(2)对数恒等式
①=(a0且a≠1,N0).②logaab=(a0,且a≠1,b∈R).
(3)对数运算法则(a0且a≠1,M0,N0)
①loga(MN)=;②logaMN=;③logaMn=.
(4)换底公式
logbN=logaNlogab(a0且a≠1,b0且b≠1,N0).
推论:
①logablogba=;②logablogbc=;
③=;④=.
2.对数函数
(1)对数函数的概念:函数y=logax(a0且a≠1)叫做对数函数.
(2)对数函数的图像
(3)对数函数的性质
①定义域为,值域为.②恒过定点(1,0).
③a1时,y=logax在(0,+∞)上为;0a1时,y=logax在(0,+∞)上为.
④当a1,x1时,logax0;当a1,0x1时,logax0;
当0a1,0x1时,logax0;当0a1,x1时,logax0.
【预习自测】
1.(课本习题改编)写出下列各式的值:
(1)log26-log23=;(2)lg5+lg20=;(3)log53+log513=;(4)log35-log315=
2.(1)化简log89log23=____________.(2)已知=49(a0),则log23a=________.
(3)若2a=5b=10,则1a+1b=________.
3.对于a0且a≠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若M=N,则logaM=logaN;②若logaM=logaN,则M=N;
③若logaM2=logaN2,则M=N;④若M=N,则logaM2=logaN2.
A.①③B.②④C.②D.①②④
4.已知a=21.2,b=(12)-0.8,c=2log52,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A.cbaB.cabC.bacD.bca
5.函数y=loga(x-1)+2(a0,a≠1)的图像恒过一定点是________.
探究案
题型一指数式的计算
例1.计算下列各式:
(1)lg2+lg5-lg8lg50-lg40;(2)log34273log5;
(3)已知log23=a,3b=7,求的值.
探究1.(1)|1+lg0.001|+lg213-4lg3+4+lg6-lg0.02的值为________.
(2)(log32+log92)(log43+log83)=.
题型二指数函数的图像及应用
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log23.4,log28.5;(2)log67,log76;(3)m=0.95.1,n=5.10.9,p=log0.95.1;
(4)若0ab1,试确定logab,logba,log1ba,log1ab的大小关系.
探究2.(1)已知a=log23.6,b=log43.2,c=log43.6,则()
A.abcB.acbC.bacD.cab
(2已知x=lnπ,y=log52,x=,则()
A.xyzB.zxyC.zyxD.yzx
(3)比较mn时,logm4与logn4.
题型三指数函数的性质
例3.(1)作出函数y=log2|x+1|的图像,由图像指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并说明它的图像可由函数y=log2x的图像经过怎样的变换而得到.
(2)当x∈(1,2)时,不等式(x-1)2logax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1)B.(1,2)C.(1,2]D.(0,12)
探究3.(1)已知图中曲线C1、C2、C3、C4是函数y=logax的图像,则曲线C1、C2、C3、C4对应的a的值依次为()
A.3、2、13、12B.2、3、13、12
C.2、3、12、13D.3、2、12、13
(2)已知函数f(x)=(13)x-log2x,若实数x0是方程f(x)=0的解,且0x1x0,则f(x1)A.恒为负值B.等于0C.恒为正值D.不大于0()
题型四指数函数的综合应用
例4.(1)求f(x)=log12(3-2x-x2)的单调区间.
(2)已知函数f(x)=logax(a0,a≠1),如果对于任意x∈
探究4.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f(x)=loga(ax2-x)在区间上是增函数?若存在,求出a的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我的学习总结:
(1)我对知识的总结.
延伸阅读
2015届高考数学教材知识点复习函数与方程导学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15届高考数学教材知识点复习函数与方程导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学习目标】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能够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预习案
1.函数零点的概念:(零点不是点!)
(1)从“数”的角度看:即是使f(x)=0的实数x;
(2)从“形”的角度看:即是函数f(x)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坐标.
2.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
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像与有交点函数y=f(x)有.
3.函数零点的判断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上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那么,函数y=f(x)在区间内有零点,即存在c∈(a,b),使得f(c)=0,这个c也就是方程f(x)=0的根.
4.二分法的定义
对于在上连续不断,且的函数y=f(x),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x)的所在的区间,使区间的两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5.用二分法求函数f(x)零点近似值
(1)确定区间,验证,给定精确度ε;
(2)求区间(a,b)的中点x1;
(3)计算f(x1);
①若,则x1就是函数的零点;
②若,则令b=x1,(此时零点x0∈(a,x1));
③若,则令a=x1,(此时零点x0∈(x1,b)).
(4)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ε:即若|a-b|ε,则得到零点近似值a(或b);否则重复(2)~(4).
【预习自测】
1.函数f(x)=-x2+5x-6的零点是()
A.-2,3B.2,3C.2,-3D.-2,-3
2.函数f(x)=-(12)x的零点个数为()
A.0B.1C.2D.3
3.函数f(x)=x3-x2-x+1在上()
A.有两个零点B.有三个零点C.仅有一个零点D.无零点
4.下列函数图像与x轴均有交点,但不宜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是()
5.二次函数f(x)=ax2+bx+c中,ac0,则函数的零点个数是________.
()
探究案
题型一零点的个数及求法
例1.(1)函数f(x)=xcos2x在区间上的零点的个数为()
A.2B.3C.4D.5
(2)函数f(x)=2x+x3-2在区间(0,1)内的零点个数是________.
(3)判断下列函数在给定区间是否存在零点.
①f(x)=x2-3x-18,x∈;②f(x)=log2(x+2)-x,x∈.
探究1.(1)设f(x)=3x-x2,则在下列区间中,使函数f(x)有零点的区间是()
A.B.C.D.
(2)“k3”是“函数f(x)=x-2,x∈存在零点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已知a0且a≠1,函数f(x)=ax-|logax|的零点个数为________.
题型二零点性质的应用
例2.若函数f(x)=|4x-x2|+a有4个零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探究2.(1)已知函数y=x3-3x+c的图像与x轴恰有两个公共点,则c=()
A.-2或2B.-9或3C.-1或1D.-3或1
(2)已知函数f(x)=12x+34,x≥2,log2x,0x2.若函数g(x)=f(x)-k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例3.若二次函数f(x)=x2-2ax+4在(1,+∞)内有两个零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探究3.m为何值时,f(x)=x2+2mx+3m+4.
(1)有且仅有一个零点;(2)有两个零点且均比-1大.
例4.若方程x2-32x-k=0在(-1,1)上有实根,求k的取值范围.
探究4.已知函数f(x)=x2+ax+3-a,当x∈时,函数至少有一个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
题型三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例5.求方程lnx+2x-6=0在内的近似解(精确到0.01).
探究5.(1)为了求函数f(x)=2x-x2的一个零点,某同学利用计算器,得到自变量x和函数值f(x)的部分对应值(精确到0.01)如下表所示:
x0.61.01.41.82.22.63.0
f(x)1.161.000.680.24-0.24-0.70-1.00
则函数f(x)的一个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A.(0.6,1.0)B.(1.4,1.8)C.(1.8,2.2)D.(2.6,3.0)
(2)用二分法研究函数f(x)=x3+3x-1的零点时,第一次经计算f(0)0,f(0.5)0,可得其中一个零点x0∈________,第二次应计算________.
我的学习总结:
(1)我对知识的总结.
(2)我对数学思想及方法的总结
2015届高考数学教材知识点复习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预习案
1.函数的定义域
(1)求定义域的步骤:
①写出使函数式有意义的不等式(组);②解不等式(组);③写出函数定义域.(注意用区间或集合的形式写出)
(2)函数f(x)=x0的定义域为;
(3)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
2.函数的值域
(1)y=kx+b(k≠0)的值域是.
(2)y=ax2+bx+c(a≠0)的值域是:当a0时,值域为;当a0时,值域为.
(3)y=kx(k≠0)的值域是.(4)y=ax(a0且a≠1)的值域是.
(5)y=logax(a0且a≠1)的值域是.
【预习自测】
1.函数y=1log2x-2的定义域是()
A.(-∞,2)B.(2,+∞)C.(2,3)∪(3,+∞)D.(2,4)∪(4,+∞)
2.若函数y=f(x)的定义域是,则函数g(x)=f2xx-1的定义域是()
A.B.D.(0,1)
3.函数y=log0.3(x2+4x+5)的值域为________.
4.函数y=x2+3x2+2的值域为________.
探究案
题型一函数的定义域
例1.(1)函数y=1log0.5x-1的定义域为.
(2)函数y=1logax-1(a0且a≠1)的定义域为.
(3)函数f(x)=x+2x2lg|x|-x的定义域为
探究1.求函数y=25-x2+lgcosx的定义域.
例2.(1)已知y=f(x)的定义域为,求y=f(3x-1)的定义域.
(2)已知y=f(log2x)的定义域为,求y=f(x)的定义域.
探究2.(1)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1,0),则函数f(2x+1)的定义域为
(2)若函数f(2x)的定义域是,则f(log2x)的定义域为.
题型二函数的值域
例3.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y=1-x21+x2;(2)y=-2x2+x+3;(3)y=x+1x+1;
(4)y=x-1-2x;(5)y=x+4-x2;(6)y=|x+1|+|x-2|.
探究3.(1).函数的值域为()
A.(-∞,12]B.[12,1]C.[12,1)D.[12,+∞)
(2)函数y=2-sinx2+sinx的值域是.
(3)函数y=x2+x+1x+1的值域为.
题型三定义域与值域的应用
例4.已知函数f(x)=lg.
(1)若f(x)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f(x)的值域为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探究4.已知函数f(x)=x2-4ax+2a+6,x∈R.
(1)若函数的值域为
我的学习总结:
(1)我对知识的总结.
(2)我对数学思想及方法的总结
2015届高考数学教材知识点复习正余弦定理导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2015届高考数学教材知识点复习正余弦定理导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目标】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预习案
1.正弦定理
asinA===2R其中2R为△ABC外接圆直径.
变式:a=,b=,c=.
a∶b∶c=∶∶.
2.余弦定理
a2=;b2=;
c2=.
变式:cosA=;cosB=;
cosC=.
sin2A=sin2B+sin2C-2sinBsinCcosA.
3.解三角形
(1)已知三边a、b、c.运用余弦定理可求三角A、B、C.
(2)已知两边a、b及夹角C.运用余弦定理可求第三边c
(3)已知两边a、b及一边对角A.先用正弦定理,求sinB:sinB=bsinAa.
①A为锐角时,若absinA,;若a=bsinA,;若bsinAab,;若a≥b,.②A为直角或钝角时,若a≤b,;若ab,.
4.已知一边a及两角A,B(或B,C)用正弦定理,先求出一边,后求另一边.
4.三角形常用面积公式(1)S=12aha(ha表示a边上的高).
(2)S=12absinC=12acsinB=12bcsinA=abc4R.(3)S=12r(a+b+c)(r为内切圆半径).
【预习自测】
1.在锐角△ABC中,角A,B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若2asinB=3b,则角A等于()
A.π12B.π6C.π4D.π3
2.在△ABC中,∠ABC=π4,AB=2,BC=3,则sin∠BAC=()
A.1010B.105C.31010D.55
3.在△ABC中,若a=3,b=3,∠A=π3,则∠C的大小为________.
4.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b-c)(a+b+c)=ab,则角C=________.
5.△ABC中,已知c=102,A=45°,在a分别为20,102,2033,10和5的情况下,求相应的角C.
探究案
题型一: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
例1.(1)在△ABC中,已知a=2,b=3,A=45°,求B,C及边c.
(2)已知sinA∶sinB∶sinC=(3+1)∶(3-1)∶10,求最大角.
拓展1:(1)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sinBcosC+csinBcosA=12b,且ab,则∠B=________.
(2)已知a,b,c分别为△ABC三个内角A,B,C的对边,acosC+3asinC-b-c=0.
①求A;②若a=2,△ABC的面积为3,求b,c.
题型二:面积问题
例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π4,
bsin(π4+C)-csin(π4+B)=a.
(1)求证:B-C=π2;(2)若a=2,求△ABC的面积.
拓展2.△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osC+csinB.
(1)求B;(2)若b=2,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题型三:判断三角形形状
例3;(1)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cosC+ccosB=asinA,则△ABC的形状为()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确定
(2)在△ABC中,已知acosA=bcosB,则△ABC为()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拓展3.(1)在△ABC中,a,b,c分别表示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如果(a2+b2)sin(A-B)=(a2-b2)sin(A+B),试判断该三角形的形状.
(2)在△ABC中,A、B、C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a、b、c是三个内角对应的三边,已知b2+c2=a2+bc.①求角A的大小;
②若sinBsinC=34,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题型四:解三角形的应用
例4.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sinB(tanA+tanC)=tanAtanC.
(1)求证:a,b,c成等比数列;(2)若a=1,c=2,求△ABC的面积S.
拓展4.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cosC+(cosA-3sinA)cosB=0.(1)求角B的大小;(2)若a+c=1,求b的取值范围.
我的学习总结:
(1)我对知识的总结.
(2)我对数学思想及方法的总结
2015届高考数学教材知识点复习变化率与导数导学案
【课本导读】
1.导数的概念
(1)f(x)在x=x0处的导数就是f(x)在x=x0处的,记作:或f′(x0),
即f′(x0)=limΔx→0fx0+Δx-fx0Δx.
(2)当把上式中的x0看做变量x时,f′(x)即为f(x)的,简称导数,即y′=f′(x)=limΔx→0fx+Δx-fxΔx.
2.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f(x)在x=x0处的导数就是,即曲线y=f(x)在点P(x0,f(x0))处的切线的斜率k=f′(x0),切线方程为.
3.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1)C′=(C为常数);(2)(xn)′=(n∈Q*);
(3)(sinx)′=;(4)(cosx)′=;
(5)(ax)′=;(6)(ex)′=;
(7)(logax)′=;(8)(lnx)′=.
4.两个函数的四则运算的导数
若u(x)、v(x)的导数都存在,则
(1)(u±v)′=;(2)(uv)′=;
(3)(uv)′=;(4)(cu)′=(c为常数).
【教材回归】
1.(课本习题改编)某汽车的路程函数是s(t)=2t3-12gt2(g=10m/s2),则当t=2s时,汽车的加速度是()
A.14m/s2B.4m/s2
C.10m/s2D.-4m/s2
2.计算:
(1)(x4-3x3+1)′=________.
(2)(ln1x)′=________.
(3)(xex)′=______.
(4)(sinxcosx)′=______.
3.曲线y=xex+2x+1在点(0,1)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
4.设正弦函数y=sinx在x=0和x=π2附近的平均变化率为k1,k2,则k1,k2的大小关系为()
A.k1k2B.k1k2
C.k1=k2D.不确定
5.若曲线y=xα+1(α∈R)在点(1,2)处的切线经过坐标原点,则α=________.
【授人以渔】
题型一利用定义求系数
例1(1)用导数的定义求函数f(x)=1x在x=1处的导数
(2)设f(x)=x3-8x,则limΔx→0f2+Δx-f2Δx=______;
limx→2fx-f2x-2=______;limk→0f2-k-f22k=______.
思考题1(1)求函数y=x2+1在x0到x0+Δx之间的平均变化率.
(2)已知f′(a)=3,则limh→0fa+3h-fa-hh=________.
题型二导数运算
例2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y=(3x3-4x)(2x+1);(2)y=x2sinx2cosx2;
(3)y=3xex-2x+e;(4)y=lnxx2+1.
思考题2(1)求下列各函数的导数:
①y=x+x5+sinxx2;
②y=(1-x)(1+1x);
③y=-sinx2(1-2cos2x4);
④y=tanx;
(2)等比数列{an}中,a1=2,a8=4,函数f(x)=x(x-a1)(x-a2)…(x-a8),则f′(0)等于()
A.26B.29
C.212D.215
题型三导数的几何意义
例3已知曲线y=13x3+43.
(1)求曲线在点P(2,4)处的切线方程;
(2)求曲线过点P(2,4)的切线方程;
(3)求满足斜率为1的曲线的切线方程.
思考题3求过点(1,-1)的曲线y=x3-2x的切线方程.
【本课总结】
1.求f(x)在x=x0处的导数f′(x0),有两种方法:
(1)定义法:f′(x0)=limΔx→0fx0+Δx-fx0Δx.
(2)利用导函数求值,即先求f(x)在(a,b)内的导函数f′(x),再求f′(x0).
2.求复合函数的导数时,应选好中间变量,将复合函数分解为几个基本函数,然后从外层到内层依次求导.
3.若f(x)在x=x0处存在导数,则f′(x)即为曲线f(x)在点x0处的切线斜率.
4.求曲线的切线方程时,若不知切点,应先设切点,列等式求切点.
【自助餐】
1.有一机器人的运动方程为s=t2+3t(t是时间,s是位移),则该机器人在时刻t=2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
2.若曲线y=ax2-lnx在点(1,a)处的切线平行于x轴,则a=________.
3.f(x)与g(x)是定义在R上的两个可导函数,若f(x),g(x)满足f′(x)=g′(x),则f(x)与g(x)满足()
A.f(x)=g(x)
B.f(x)=g(x)=0
C.f(x)-g(x)为常数函数
D.f(x)+g(x)为常数函数
4.设函数y=xsinx+cosx的图像上在点(x0,y0)处的切线的斜率为k,若k=g(x0),则函数k=g(x0)的图像大致为()
5.若函数f(x)=ax4+bx3+cx2+dx+e的图像过点P(0,1),且在x=1处的切线方程为y=x-2,求y=f(x)的解析式.
文章来源://m.jab88.com/j/52182.html
更多猜你喜欢
更多-
2015届高考数学教材知识点复习函数与方程导学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15届高考数学教材知识点复习函数与方程导学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 - 2015届高考数学教材知识点复习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预习案 1.函数的定义域 (1)求定义域的步骤: ①写出使函数式有意义的不等式(组);②... 高中函数复习教案 11-24
- 2015届高考数学教材知识点复习变化率与导数导学案 【课本导读】 1.导数的概念 (1)f(x)在x=x0处的导数就是f(x)在x=x0处的,记作:或f′(x0), 即f′(x0)=limΔx→0fx0+Δx-fx0Δx. (2)当把上式中的x0看做变... 小学数学复习教案 11-24
- 2015届高考数学教材知识点复习正余弦定理导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高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2015届高考数学教材知识点复习正余弦定理导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 小学数学复习教案 11-24
最新更新
更多-
高中数学必修四导学案1.3.1诱导公式1—4 1.3.1诱导公式1—4 【学习目标】 1.借助单位圆,推导出正弦、余弦和正切的诱导公式,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并解决有关三角函数求值、化简和恒等式证明问题 2.通过...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湘教版) 第4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4.1不等式 1.通过对具体不等关系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到不等式是刻画数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模型. 2.会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不等式模型.(重难点) 自学指导:阅读教材P130~13... 高中不等式教案 11-24
- 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西风胡杨》教案 一、教材简析 《西风胡杨》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他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二、设计理念 ...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 11-24
- 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函数的图象学案附答案 学案10函数的图象 导学目标:1.掌握作函数图象的两种基本方法:描点法,图象变换法.2.掌握图象变换的规律,能利用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 自主梳理 1.应掌握的基本函数的图象有: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11-24
- 39花木兰 教学设计 39花木兰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兰、代、巾、常、战、扮、装、善”8个生字。了解“巾帼英雄”“赫赫战功”“英勇善战”意思。学习“戈”字部;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描写“战、代、常、扮”。 2朗读课文... 小学教学教案 11-24
- 对数函数
- 2015届高考数学教材知识点复习正余弦定理导学案
- 八年级数学下册《特殊平行四边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下册《特殊平行四边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清楚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2、...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11-24
- 八年级数学上册14.2.1平方差公式(人教版) 14.2.1平方差公式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建立平方差公式模...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1-24
- 2018年高考数学辅导资料:三角函数特殊值 2018年高考数学辅导资料:三角函数特殊值 1.特殊角函数值表图 2018年高考数学辅导【三角函数特殊值】 2.sincostan相关方程式1.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 高中三角函数教案 11-24
-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草虫的村落》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感悟自然中... 小学六年级的教案 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