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黄山奇松》课堂实录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山奇松》课堂实录”,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5/7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和郁郁苍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自学生字,预习生词,练读课文;

2、收集有关黄山的资料

(师生共同);

3、制作多媒体课件;

4、提供课前阅读《黄山奇石》(原人教版教材);

5、导游用具(导游旗、太阳帽、喇叭等)。

【点评】:《课程标准》之《课程目标》中在第二学段的综合性学习中要求学生: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因为这篇课文的内容决定了其丰富的人文性。而在课前让学生与老师一起收集相关资料,这不仅仅是对课文的预习和培养良好的收集资料的习惯问题,而且是为了实现课堂上合作交流型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处让学生参与备课,能让他们储备交流的资本,以实现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重要目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又想去哪些地方?

不知同学们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板书:黄山)

你对黄山了解多少?谈你的感受?你最喜欢黄山的什么呢?如果你

没去过黄山,你又最想了解黄山的什么呢?

过渡:看来对黄山感兴趣的人还真不少,为了做好黄山风景区的旅游宣传工作,我作为黄山诚信旅游局的工作人员,今天特地来这里准备招聘几位小导游。想报名的请举手。(哗然)

【点评】:教者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就是要轻松自如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主题,然后适时地在他们的活动中进行必要性的点拨。以旅游为话题已经让学生很兴奋了,再来一个招聘竞争,学生个个是跃跃欲试,他们此刻的感受是:在这里不是为了完成某种学习任务的,而是来应聘的。

现在宣布招聘细则:A:热爱祖国,有奉献精神,乐于为大家做事;

B:普通话发音标准,具有很好的朗诵水平(如:情感丰富、句读正确、抑扬顿挫);

C:热爱旅游事业,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D:容貌端庄,身体健康。

为了公平起见,对于普通话的测试工作,我们特地提供了一份统一文稿《黄山奇松》。今天就以介绍黄山的松为主题,现在给你们五分钟的准备时间参阅文稿。

二、自读文稿:(提出要求)

1、生字读音要正确,可用工具书帮助理解生词,读通每句话,尽量做到流利、有感情;

2、用笔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在下面的读书过程中留心向别人学习;

3、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多练习,并尝试着进行感受体会。

【点评】:课文成了教者对学生应聘的资料提供,这在学生的心理上有一种受助的感受,特别亲切。所以对所提出的要求会认真对待。

三、分组练习,交流推荐:

集体读第一段,朗读指导,并结合媒体欣赏四绝;结合朗读理解词语:情有独钟、潇洒、挺秀。

分组进行朗读训练,并推荐出小组里最优秀的参加应聘,练习内容:

1、说说读完课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2、对于黄山是如何评价的?课文又是如何引出黄山松的?

3、选读自己爱读的语句。

过渡:课文中写得最美的是哪一段呢?

四、导读第二段:

1、黄山的松树满山遍野,面对着这看不完、说不尽的松树们作者是如何向我们介绍的呢?(相机板书:迎客

陪客

送客)

2、自由读第二段,要求:

①找一找,分一分,看看这段课文可分成几部分;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②读一读,划一划,用划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

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

③选自己喜欢的松树,并认真练读描写它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像课文中所描写的松树的形象。

3、交流:

①谈谈结构,说说分层的理由;

②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理解;

总起句:最妙-----绝胜

当然的语气指导。

③学习描写迎客松部分:句式虽然

为何这样用?

结合投影理解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

写作手法(拟人、比喻)的体悟;

④按照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描写陪客松、送客松的语句,通过读书体悟语言的优美;

4、比赛读课文;

5、分别说说你自己喜欢的松树奇在何处。(相机板书:优美

挺秀

独特)

过渡:黄山的松树就这几种姿态吗?

【点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何种形式都是以知识的获取为目的的,语文教学更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所以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环节是不容忽视的。可见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者在阅读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引导学生随文学习了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这有利于学生今后阅读质量的提高。

五、学习课文第三段

1、自由读课文,同桌讨论,自由设计造型:我是一棵松(可用舞蹈动作、绘画、组合等等方式)

2、齐读;

3、根据概括完成板书千姿百态;

4、欣赏黄山松树。

【点评】:这是一个巧妙的设计,与其说是理解课文词语,还不如说是一个课堂中间休息,学生经过前一段的集中学习,大脑有些疲倦了,此刻的活动不仅将千姿百态演活了,更是学生的个性在同学们面前的一种释放。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导游竞选

评选最佳导游

【点评】:这是与课堂开头的一个呼应环节,也是对学生学习的一个检查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阅读理解、口语交际、组织能力都得到了展示。

七、自己设计作业:

1、去黄山旅游;

2、画出黄山松树的姿态;

3、收集更多的黄山资料;

4、背诵;

【点评】: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在教学中我们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在课外就更应该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利用所学到的各种知识技能来帮助理解某个知识点,亦或让刚刚获取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旧有知识和生活。

课外延伸:完成作业,交流资料。(多媒体提供资料查寻)

资料内容:1、黄山的来历;

2、关于黄山的传说;

3、有关黄山的诗词;

4、有关黄山的名言;

5、黄山风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人文景观;

【点评】:这是为学生打开的一扇门,下课铃声的响起并不标志着结束,恰恰相反,它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真正的起点。

附板书设计:
20黄山奇松
优美迎客
千情
姿挺秀陪客深
百意
态独特送客重

扩展阅读

《黄山奇松》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黄山奇松》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语言文字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感悟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姿态美。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美丽的黄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它以什么闻名于世?(课件出示“四绝”),是因为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人们对谁最情有独钟?(奇松)。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黄山松的奇特。

二、赏析课文

1、到黄山观奇松,最好的观赏点在哪呢?

指读第二节第一句。(课件:玉屏楼)

2、是啊!玉屏楼是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你在玉屏楼上,会看到哪些奇松?快速读第二自然段。(教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自由读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喜欢哪棵松,就多读几遍,品味品味,把自己喜欢的理由说一说,也可以写在书的空白处。(课件出示要求)

4、划好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

5、品味迎客松: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样呢?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过渡: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

瞧,(多媒体展示画面)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资料,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品读,体会迎客松奇在哪儿?

交流:一奇在姿态

姿态优美遒劲(理解):笔直有力,粗壮雄健,有气势

二奇在生命力强

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800年,“饱经风霜”这个词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想象一下:

风撼不动它,雪压不断它,它仍然那么根深叶茂,四季常青,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更难得的是它还那么潇洒、挺秀,真是一棵奇树!再读:它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读“饱经风霜”这个词时,稍慢一些,突出它的沧桑感。

连起来把整个句子读一读

三奇热情好客

迎客松的奇还表现在哪里?

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同学们,请伸出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正因为太像了,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迎客松”。作者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但老师相信我们班同学的想象力更丰富。好客的迎客松正翘首盼望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呢?它会说哪些欢迎词?(学生热情交流欢迎词,并加上动作)

5、欣赏完迎客松,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陪客松和送客松。请同学们自由读描写这两大奇松的句子。感受一下它们的奇特。

6、交流。

(1)出示陪客松或送客松图片,猜猜这是什么松?你根据什么来判断?再读课文,准备一下,将理由说得更充分一点。尽量地用书上的语言。(板书:绿色的巨人、天然盆景)

(2)交流:相机理解“绿色的巨人、天然盆景”等词语。

小结:这就是陪客松、送客松的奇特所在。

朗读指导: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小结:黄山奇松之所以那么有名,是因为它的奇特,三大名松名字是由于它们的形状而得名,是人们赋予它的。

7、学生欣赏课件出示的黄山奇松。

8、指导学生说话:请选自己喜欢的一棵,试着说两三句话。

四、总结

五、作业

1、当一次小导游,给爸爸妈妈绍黄山奇松。

2、今天我们感受了黄山奇松的奇特,大家能不能选你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松树,把它画出来。

板书设计:

迎客松好客的主人

黄山奇松陪客松绿色的巨人千姿百态

送客松天然盆景

《黄山奇松》教案分析


《黄山奇松》教案分析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11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和“郁郁苍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难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媒体:投影、录音、录像

教学时间:三课时

板书设计:20、黄山奇松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导读第一自然段,领悟作者是怎样引出黄山奇松的。

教学重点: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板书“奇”,用“奇”组词。

2、板书“特松”,说说词义。

3、板书课题,齐读。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朗读生字表上的生字和课后的词语。

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前鼻音:宾客盆景

后鼻音:玉屏楼状如黑虎

翘舌音:状如黑虎

(2)朗读下列词语:陡崖屹立饱经风霜姿态优美盆景宾客情有独钟郁郁苍苍枝干遵劲枝干蟠曲

2、朗读课文,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指名逐节朗读课文,指导读好下列句子: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指名逐段朗读时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事先布置预习):

誉地情有独钟黄山绝胜处遒劲

3、逐段齐读课文,边读边想每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交流:读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结合理解“誉”“情有独钟”“闻名于世”(换词)。

4、练习:

(1)黄山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山“四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4)在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______。所以课文

说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________”。

卡片出示“情有独钟”,指导朗读。

5、投影出示: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指导朗读:黄山奇松那么“潇洒、挺秀”,你喜欢吗?朗读时就要读出赞美、偏爱的感情。

自由读,齐读。

设疑:那么,黄山奇松“奇”在什么地方呢?——下节课学习。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下列生字:

誉:撇和捺要舒展。

遒:“西”内别忘了一横。

盆:撇和捺的位置要摆正。

屹:右边不要多横。

俯:右边“府”的一撇要到位。

状:同“壮”要区别开来。

四、作业:

1、见习字册。

2、比一比,再组词。

状()陪()府()盆()

壮()部()俯()贫()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卡片出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我们还知道,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黄山奇松,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卡片出示“情有独钟”,齐读)。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观赏黄山奇松。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第二节,待会儿告诉大家?(学生自由读)

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黄山奇松》练习测评


16、黄山奇松

智慧小木屋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黟山三十有六峰,峰峰石骨峰峰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开心一练

一、我会读拼音,写生字。

rnɡydǒuqioylqnɡyǒudzhōnɡ

()()()()

wdǎobīnkpnjǐnɡbǎojīnɡfēnɡshuānɡ

()()()()

二、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例;郁郁苍苍

、、、

例;依依不舍

、、、

三、我能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奇、佛、舍、处、便都是多音字。()

2.状如黑虎,形似孔雀,日月如梭,挥汗如雨的搭配形式相同。()

3.黄山松可分为:奇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四、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

1.改为反问句;

2.改为感叹句;

3.改为双重否定句;

开心阅读

五、课文片段我会读。

黄山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屹立()秀美()

2.仿照千姿百态写四字词语。

、、

3.这段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突出黄山松树的

的特点。

4.省略号省去了许多内容,根据想象在补充一些。

《黄山奇松》教后记2


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作者用精妙的语言描绘了黄山松的奇美,在记叙时又是通过对三大名松的具体描写来让我们感受黄山松的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教学时必须精心设计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应该说这篇课文,我准备了很长时间,这节课从准备教案,制作课件到上下来,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收获:其一,针对学生对黄山奇松知之甚少,很难激情入境的情况,我在制作课件时收集了很多关于黄山风光和黄山奇松的图片,让学生有直观感受,产生探究欲望与学习的兴趣;其二,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把握。上课时,不用看书,课文内容了然于胸,并能将文中语句篇章也能信手拈来,能做到这一点,我觉得不仅是因为这篇课文比较短小,还因为我反复对课文进行研读。这也使我深刻的体会到课本研读的重要性,它是上好一课的关键因素;其三,课前进行了良好的预设。记得书中描写迎客松时有一个词,叫遒劲,学生借助词典都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强健有力,可是我觉得学生可能并不真正了解这个词的意思。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遒劲是什么意思?(雄健有力)这时我出示了一张放大了的迎客松的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很容易就明白是笔直有力,粗壮雄健,有气势的意思,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在理解饱经风霜这个词的时候,我则告诉学生一些课外的知识:这棵迎客松已经屹立在黄山悬崖上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历经了千年的风霜,但它的枝叶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由此体会迎客松的坚韧不拔以及它顽强的生命力。其四,抓住文章主线引领全文,这节课,我抓住:迎客松奇在哪里?这个大问题来贯穿全文,在课件设计上也做了文章,把奇字用不同颜色的字表示出来,课一开始,我说道:同学们课题中老师有一个字用了不同的颜色,(生齐答:奇)黄山的松有什么与众不同?它们奇在哪里呢?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来感悟课文。学生结合课文与图片有感而发,一目了然,从学生的回答来看,这一环节水到渠成,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到位了;其五,以读促悟,努力让课堂充满语文味。比如在讲到: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一句时,我不急于让学生一下就体会到奇,而是让学生先通过遒劲和郁郁苍苍来感受奇松顽强的生命力,再读出这种生命力来,接着抓住饱经风霜一词体会奇松生长过程中的艰辛,再读再悟,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松树的奇之所在,读为悟服务,悟反过来促进朗读的提高。其六,深挖文章的思想内涵。我在引导学生理解了整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挖掘黄山奇松身上的品质,在对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我设计了两个问题:黄山奇松为何如此奇特,如此形态各异?你从黄山奇松的身上看到了什么?我先让学生结合黄山其他松的图片及其生长的环境讨论第一个问题,由第一个问题过渡到第二个问题就比较容易了,且能让学生深刻的理解黄山奇松的品质,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进一步。其七,创设场景让学生理解课文。在学习完整篇课文之后,我设计的角色表演环节是让学生当黄山导游: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黄山奇松,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这个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同时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自己的方式抒发了对黄山奇松的喜爱之情。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我反思有以下几点:其一、教学整体不够流畅,这样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连贯性,让学生保持在那样的情境中,流畅是必需保证的。当然多媒体帮了点小忙,出了点故障;其二,教者语言还需要磨练,过渡语、评价语言要更加及时到位,这方面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特别是遇到学生意外发言,缺少应对和引导;其三,教学时间的分配上不太合理,对时间的掌握上还不过精准;其四、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是否科学、合理、高效,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我知道自己的课还有许多地方有需改进之处。

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16、黄山奇松

课型

新授

本课题课时数:2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期11月23日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图文对照,合作探究,展开想象,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3、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难点:1、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2、通过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法讨论法圈画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

2、请谁来把这些词语读准确了?(指名读-齐读)

出示生词:

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姿态独特枝干蟠曲千姿百态

潇洒挺秀

3、这些词语都是形容什么的?

二、感悟黄山松的奇特

1、黄山被誉为——()以——()闻名于世。而人们对——()更情有独钟。现在让我们再次进入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去触摸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

2、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告诉大家哪里是黄山最好的观松处。(玉屏楼)

出示句子“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你是如何理解“黄山绝胜处”的呢?

3、为什么玉屏楼是最妙的观松处呢?

学生找出句子“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

黄山奇松设计一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黄山奇松教学设计一_教学实录_案例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教学中的安排:首先,通过录像初步感知黄山风光。使学生对黄山有大致的感性认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奇松的特点。接着,以黄山奇松奇在哪儿?这个问题,让学生研读全文,探究体会。并根据学生的讨论相机出示图片或录像,在问题的讨论中从整体上把握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特点。然后,精读这段,落实训练点。最后,引导学生想象其它奇松的形态,把训练拓展向课外。

重难点:

1、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2、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三、教学对象分析: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对于学生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因此,本课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质疑问题、自读解疑和读议领悟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设境激趣,再现生活,触发情感。

1、回忆课文,体味美感。

昨天老师又从电视中看到了四川九寨沟的风光介绍片,感觉九寨沟的水确实风光旖旎,太令人神往了。你们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谁能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下九寨沟的水给你的感受?

2、欣赏黄山四绝的风景。

(借助课件演示和老师的解说,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形象快捷地让学生对黄山有形象、生动的印象,激起学生想了解黄山的兴趣。)

3、请你也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黄山给你的感受?

4、看来,黄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人们对黄山奇松却特别有感情,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

过渡:通过欣赏,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5、指读、质疑课题。整理分析,确定研究方向:黄山奇松奇在哪?

二、自主研读,创设情境,体会奇特。

㈠、小组研读课文,讨论:黄山奇松奇在哪?

㈡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自主学习相应部分。)

1、位置奇

(提醒:黄山松的家都安在哪?)

2、形态奇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山奇松的形态特点,并指导感情朗读最后一节,加强体会黄山松形态奇的特点。)

㈢观看录象,准备介绍黄山奇松的特点。

1、观看黄山奇松的录象,谈谈感受。

2、小组准备,以黄山奇松的身份作自我介绍。

3、交流汇报:

(在学生的自主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朗读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语句,加深理解这三种松树的特点。)

迎客松

⑴、出示句子: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指导朗读)

⑵大家说得挺好,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吗?

说话想象训练:怎么样?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样吧!这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每天不知要迎接多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假如你是迎客松,你会说些什么?

(指名说)

⑶小结:是的,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清楚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

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

(引导学生对迎客松有初步总体的印象。)

同法相机学习陪客松、送客松这部分语句。

三、抒情表达,发挥想象,丰富情感。

1、发挥想象:黄山只有这几种松树吗?

2、引导学生以松树的身份介绍其它松树的形态。

四、拓展延伸,创造生活,积淀情感。

1、五一长假快到了,溧阳的天目湖旅行社准备开辟竹箦黄山的游览线路,请你代写一句广告词。

(学生写广告词,教师巡视指点)

2、交流汇报。

(评:让学生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并超越文本,使课堂充满浓浓的创新气息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把学习语言文字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融为一体,使语文学习展现生命活力。)

3、你知道黄山四绝还有那些优美的姿态?我们再去欣赏一下大自然的神工鬼斧之笔。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景色,黄山全有,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的确令人着迷。同学们,可以记下这句话,回去后还可以把黄山的奇松或其它三绝介绍给爸爸妈妈,说不定爸爸妈妈听了你精彩的介绍后,暑假就能带你到黄山去游玩呢!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黄山奇松》教案之一,黄山奇松,希望对你有帮助!

《黄山松》教学实录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黄山松》教学实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导语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丰子恺先生的黄山松,请大家把书打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山松有三个特色,谁能说说是哪三个特色呀?

生:第一种特色是黄山松大都生在石上;第二种特色是黄山松的枝条大都向左右平伸,或向下倒生,极少有向上生的;第三种特色是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师:说得很准确。同学们,丰子恺先生是非常有名的作家,大家想知道他是怎样把黄山松的三个特色形象而传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吗?

生:想。

师:好,现在就请大家拿出笔,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简单地想一想画它们的原因。

(老师巡视,留意学生画的语句,根据学生画的内容让他们发言。)

师:谁来读一读你画的语句,简单地说一说画的原因。

生:

师:对学生的发言有针对性地评价。

师:不知大家留意了没有,刚才同学说到这样一个词语(板书不可思议),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不可思议。

师:知道不可思议是什么意思吗?

生:不可思议的意思是不可想象,不可理解。

师:好,课文中哪儿出现了这个词语,你发现了吗?

第一个特色

生:课文中第二自然段出现了这个词语。

师:你能把出现词语的句子读出来吗?

生:长得那么苍翠,那么坚劲,那么窈窕,真是不可思议啊!

师:读得真好,读出了丰子恺先生心中的疑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长得那么苍翠,那么坚劲,那么窈窕,真是不可思议啊!

师:长得那么苍翠,苍翠是什么意思呢?坚劲呢?窈窕呢?

生:

师:看,多好的三个词语呀,读着它们,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

师:多么惹人喜爱的黄山松啊,让我们想象着头脑中的画面,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

生:长得那么苍翠,那么坚劲,那么窈窕,真是不可思议啊!

师:看到长势这么好的黄山松,作者为什么感到不可思议了呢?

生:因为黄山松是长在石头上的。

师:长在石头上有什么不可思议的?

生:石头很硬,黄山松很难扎根。

师:是啊,大家知道那是怎样的岩石吗?

生:十分坚硬的岩石。

师:同学们,那是金属利器都很难将它劈开的花岗岩啊,800度的高温下才会出现裂纹,而现在要将它挣裂的是黄山松的根啊,你的怎样的感受?

生:

师:黄山松的根屈服了吗?

生:没有。

师: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长得那么苍翠、那么坚劲、那么窈窕看出来的。

师:是啊,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

师:喜欢这么顽强的黄山松吗?让我们朗读表达对黄山松的喜爱吧!

生:真是不可思议啊!

师:还有更不可思议的呢?在这一段中,你发现了吗?

生:(屏幕出示更有不可思议的呢:)

师:这有什么更不可思议呢?

生:全部的根扎在石中生长,黄山松会长得苍翠坚劲,而现在只有少半的根吸收养料,它还能长得郁郁苍苍,娉娉婷婷,说明它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师:理解得真好,面对这样顽强的黄山松,你想对它说什么?

生:黄山松真了不起呀,你的生命力太顽强了。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是在赞美黄山松呐!你能用赞美的语气读一读这段话吗?黄山松听了一定很高兴。

生:

师:读得真好,我代表黄山松谢谢你的夸奖。还有谁想读?

生:

师:孩子,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黄山松的根虽然裸露很多,但它的生长不受丝毫影响吗?

生:

师:读得真好,他关注了哪些词语?(你听老师读一读,和你读得有什么不一样?)你听出来了吗?你再来读一读?谁听出来了?你来读!

师:读得太好了,这就是顽强的黄山松啊!这顽强得不可思议的黄山松!

师:让我们一起来赞美黄山松的顽强吧!更有不可思议的呢!

师:课文中哪里还出现了不可思议这个词语?

第三个特色

生:更有团结力强得不可思议的呢?

师:这说的是哪株松树?

生:蒲团松。

师:哪里能看出蒲团松的团结力强大呢?

生:这一画上面长着丛密的松针,软绵绵的,好像一个大蒲团,上面可以坐四五个人。

师:几个人上去坐坐就能看出团结力强大啦?

生:几个人可是几百斤呢,全靠这松枝支撑着,竟然安然无恙,多么强大的团结力呀!

师:体会得真好。只写了这一株松树团结力强大吗?

生:不是,还写了团结松。

师:谁来读一读描写团结松的语句。

生:

师:从哪儿能看出团结松团结力十分强大?

生:可以战胜高山的风吹、雨打和雪压!

生:可以战胜十二级的台风。

师:十二级的台风,一般的树遇到会怎样?团结松呢?

生:安然无恙。

师:这真是团结得不可思议的黄山松啊!喜欢这团结的黄山松吗?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赞美它强大的团结力吧。

师:同学们,我们留心不难发现,作者在写第一个和第三个特色时都用到了不可思议这个词语,而写第二个特色却没有用,是不是说第二个特色让作者感到很普通呢?

生:不是。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黄山松姿态奇特得让作者不可思议。

师:它奇特在哪儿呢?

生:枝条平伸

师:还有更奇特的呢?

生:枝条长在悬崖边上,一面向空中生长,靠近岩壁的一面一根枝条也不生。

师:大家能想象黄山松只有一面生枝的姿态吗?可以看一看书上的配图。这种姿态既像一个很梳的木梳,又像一个学习的习字。

师:能读出黄山松的这种姿态的奇特吗?

生:

师:姿态多么奇特,性格多么倔强的黄山松啊!

师:靠近岩壁的一侧长树根吗?一根都不长吗?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听出来吗?

师:同学们,大作家丰子恺先生笔下的黄山松就是这样地形象而传神。(停顿)这篇课文虽然很长,但层次却十分清楚,这是为什么呢?

生:描写特色的每一段的第一句话都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师:是啊,丰子恺先生的这种写法我们应该学习。

师:同学们,这就是黄山松,顽强得不可思议的黄山松,奇特得不可思议的黄山松,团结得不可思议的黄山松,它不愧为黄山四绝之首。在我们名山奇景这个板块中,黄山不愧为名山,黄山松不愧为奇景!下课。

板书设计

黄山松

顽强

奇特

团结

不可思议

第16课黄山奇松表格式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活页备课

月 日

课题

16黄山奇松

课型

新授

单元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11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和“饱经风霜”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教学难点

教法学法

指导点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板题质疑。

1、同学们曾经欣赏过神奇的九寨沟、秀丽的西湖、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安徽省看看“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板书)。请看大屏幕!(播放黄山风光)黄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俗话说的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相信大家,只要用心读书,就一定能解答这些疑惑。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提出自度要求:

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尽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可以在课文中把不理解的字词标划出来。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交流(相机板书“潇洒”“遒劲”“蟠曲”等词语)“不动笔墨不读书!”许多同学在读书的过程中标划出了不理解的字词,这个习惯很好!谁来读一下这些词语啊?

3、指名读,齐读(相机正音)

这些词语的意思老师都知道。是让老师直接告诉你们,还是通过读课文自己解决呢?

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多读几遍课文,疑问总是能解决的?

4、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不简单!鼓励鼓励自己!

三、精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

1、黄山奇松到底“奇”在哪儿呢?(三大名松)

黄山松的姿态实在太多了!要想看黄山松,最好的去处就是“黄山绝胜处”玉屏楼了,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相机

黄山松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山松”,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材分析:

《黄山松》是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以花草树木为主题,借花草、树木抒发人物的思想情感。快乐读书屋中的两篇课文,介绍几种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黄山松描写了黄山风景区里的奇松,它们姿态独特,造型各异,闻名遐迩,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黄山松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阅读过多篇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文章,他们领略了祖国的秀丽风光,对祖国的风景名胜充满了向往。三年级我们曾经学习过《黄山奇石》,对于黄山,他们略有耳闻,但由于学生都没有去过黄山,对于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神奇秀美,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视野不开阔,缺乏感性认识。而他们对于黄山奇松的探知欲是十分浓厚的,极为有限的课本文字、插图,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注意力难以集中。而多媒体课件能给学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地使用课件,能帮助学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特的美。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9个生字。

2、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山名松的特点;体会黄山归来不看松的含义。

教法学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多媒体环境以它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充足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施展着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采用了自主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主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内容,观看课件,探究问题。

在整堂课中学生主要以自主探究、思考问题,以阅读感悟为主。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有关资料,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使多媒体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

设计理念:

《黄山松》是一篇略读课文,新课标对于略读课教学的要求指出:理解文意要求略,即:粗知大意,不求甚解。因此在教学中重点解决黄山松有哪些特点,体会黄山归来不看松的含义,根据教材及学生身心特点,创设黄山美景的情境,使学生在良好愉悦的状态中读、说、问,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出示课件)奇松是黄山最有特色的一绝,同学们想不想了解一上黄山松,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快乐读书屋三去领略黄山松的美。

(板书课题:黄山松)

[通过谈话,观看课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揭示课题内容,简洁明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学生汇报

三、抓住重点,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黄山松有哪些特点?课文介绍了黄山哪些名松?

2、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3、汇报黄山松的特点:

介绍了黄山哪些名松,每一种松树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学生的汇报,播放课件并进行相应的板书。)

指导学生朗读。

4、作者为什么说黄山归来不看松?你是怎样理解的?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四、检查识字

课件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扩词,理解词义。

五、拓展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把课文中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句子写在积累本上。

收集描写松树的优美片段进行阅读,并与《黄山松》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黄山松

迎客松 热情

探海松 执着

美 黄山归来不看松

黑虎松 高大

连理松 缠绕

五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松》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松》教案

教学内容

黄山奇松

共2课时

课型

阅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会写本课六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教学

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反思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同学们曾经欣赏过神奇的九寨沟、秀丽的西湖、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安徽省看看“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板书)。请看大屏幕!(播黄山风光视频)

黄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这节课,我们就来观赏其中的一绝——奇松(板书)

读了课题,你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相机标划“?”)

俗话说的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相信大家,只要用心读书,就一定能解答这些疑惑。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尽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可以在课文中把不理解的字词标划出来。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交流(相机板书“潇洒”“遒劲”“蟠曲”等词语)

指名读,齐读(相机正音)

交流词语的意思

【潇洒】[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遒劲】雄健有力(一般用来形容书法或绘画的线条。)

【蟠曲】同“盘曲”,曲折环绕。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不简单!鼓励鼓励自己!

三、指名读课文,概况段落大意

齐读课题。

“劲”是多音字。

【jìn】

力量;力气:使劲|有劲|手劲。精神;情绪:冲劲儿|干劲十足。效力;作用:酒劲儿|药劲儿。神情:瞧他那高兴劲儿!趣味:这电视剧真没劲!

【jìng】

正直,挺拔,坚强有力:~士。~松。~草。良将~旅。疾风知~草,烈火识真金。

遒劲【qiújìng】雄健有力(一般用来形容书法或绘画的线条。)

潇洒的“潇”共十四笔,伸出你聪明的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最后四笔:撇竖小撇小捺(点)

教学内容

16.黄山奇松

共2课时

课型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法,学习和应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准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景。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句话吗?

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师:对,它说的就是享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称的黄山。

黄山奇石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黄山奇石》,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目标:

1、 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重点难点:

学会字词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前学生和老师收集一些黄山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黄山的美丽景色(课件出示)

1、 由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黄山的图片

2、 欣赏课件:黄山风景同学们听说过黄山吧,你对黄山有怎样的了解呢?

3、 学生发言,谈论对黄山的一些认识充实课堂。

4、 教师介绍黄山:黄山啊,它是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连外国人都很喜欢它,古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奇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为什么这么著名呢?黄山它集合了重多名山的优点,兼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峨眉之秀丽,而且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春夏秋冬景色各异,你说它能不著名么!

5、 导语:黄山风景如此美丽,我们去看看课文是怎么样给我们介绍它的神奇魅力的。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自渎课文,注意读准确、读通顺。

2、 思考:你知道黄山在哪吗?黄山奇石奇在哪儿呢?

3、 交流问题,指名回答。

三、朗读感悟

1、 指导朗读第一段:相机认读区、尤、其三个字。启发学生自主识字。

2、 展示奇石的图片,看看你最喜欢哪一块奇石?把它贴在相应的图片下面,并朗读相应的段落。

3、 集体交流

(1)指名读,注意正音。朗读困难处,教师范读。

(2)小组内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相互评价。

(3)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展示读。

(4)教师随意挑选段落,愿意朗读的同学起立朗读。

(5)引读:就说仙桃石吧猴子观海又怎么样呢?: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4、组内介绍自己的黄山图片。

四、学习生字

1、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先自由朗读,不会的学生互相帮忙。

2、 各种形式读,巩固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 开火车边读字卡边组词。

2、 读儿歌,巩固识字。

黄山石,形状奇,山峰巨,石盘立。金鸡啼,有名气,仙桃石,天下奇。小猴子,身脖子,胳膊举,看仔细。

二、齐读课文

1、 自由朗读,读出自己的感情,体会黄山的优美。

2、 齐读课文,再次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美丽。

3、 趣味背诵:出示某一块奇石图片,谁能背诵出该段落,图片就奖给谁。

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思考第六段中省略号的意义是什么呀?

学生回答因为黄山的奇石多,作者不能一一描述,所以用省略号代替。

师说,事实上,黄山的奇石不仅仅很多,而且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观察仙人指路,结合它旁边的奇松观察,是不是很像一只大鸟登在枝头啊!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喜鹊登梅。还有当没有太阳金灿灿的光芒时,金鸡叫天都就变成了五老上天都了,你说黄山的奇石是不是真的很神奇啊。

那我们总结一下黄山的奇石都有什么特点?(板书)最后总结成一个奇字。

学完这一课,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啊?

学生畅所欲言。

三、指导写字

1、 字形分析与范写

2、 学生描红,临写

四、想象说话和绘画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奇石的样子,挑选一块说一说,先小组交流,再集体交流,然后把想象中的奇石画下来。

《阳光》课堂实录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阳光》课堂实录,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片断一】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用想像去欣赏阳光下那美丽的景色。清晨,一轮红日缓缓地从东方升起,金色的阳光洒遍了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听听!小鸟唱起了欢快的歌儿。闻闻,花儿散发出迷人的香味。看看!田里的禾苗在阳光的照耀下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在阳光下更高了

(学生闭上眼睛,听得陶醉了,陷入了美好的遐想之中)

师:孩子们,美吗?让老师也来分享你美好的想像.谁先来说说?

生1:我看到了一个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把天边的云儿都给染红了。

师:祝贺你!你的想像可真美!

生2:我看到了草地上的花儿开得很美,蝴蝶都在花儿上跳起舞来。

师:能想像出美丽的蝴蝶在阳光下舞蹈,了不起!

生3:我看到了可爱的鸟儿正在树枝上唱着歌儿,鸟妈妈听了可高兴了。

生4:我想到了阳光下的公园最美,小朋友在玩耍,爷爷奶奶在打太极拳,叔叔阿姨在跳舞,嘿,真热闹!

师:是的,阳光给大地带来了生机,给生命带来活力,我们喜爱阳光,也感谢阳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阳光》这篇课文,想读一读吗?

生(响亮地):想!

师:那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地读读课文吧!

【片断二】

师:金色的阳光像金灿灿的金子,洒遍(引读第一自然段)。禾苗、小树、小河在阳光下和平时可不一样哟!哪里不一样呢?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就知道了。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段)

师:你读了这一段,懂得了什么?

生:我懂得了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生:我懂得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长得更高了。

生:我懂得了小河在阳光下像长长的锦缎。

师:更绿、更高是什么意思?请你们结合这两个句子,再认真读一读。

(出示第二自然段的一、二句话。)

生1:更绿更高就是比原来绿、比原来高。

生2:我知道了小树在阳光下生长,所以更高了。

生3:禾苗在阳光下会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更绿了。

师:你怎么知道光合作用的?

生3:我从《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上看到的。

师:能从课外书上获得知识,这种学习方法非常好!

(引读第一、二句,学生再次朗读,加以体会。)

师:可见,田里的禾苗,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长得比原来更好了。你还知道哪些东西因为有了阳光,长得更好了呢?大家学着课文里的句子来说一说。

(出示:_______的______,因为有了阳光,更_____了。)

生1:地里的茄子,因为有了阳光,更紫了。

生2:地里的辣椒,因为有了阳光,更红了。

生3:地里的西瓜,因为有了阳光,更大了。

师:除了地里,也可以说说其它地方。

生4:果园里的苹果,因为有了阳光,更红了。

生5:路边的小草,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生6:公园里的花,因为有了阳光,更美了,也更香了。

师:除了植物,也可以说说动物呀!

生7:草原上的马,因为有了阳光,跑得更快了。

生8:山上的小兔,因为有了阳光,变得更可爱了。

师:能不能把这些动物说得更可爱一些,就好像我们看见了他们一样。可以先在四人小组里说说。

(学生在小组里边比划着边述说着。)

生9:花园里的小蜜蜂,因为有了阳光,更忙了。

生10:树上的小鸟,因为有了阳光,叫得更欢了。

师:这个欢字用得好!让我们也看见了小鸟开心的样子。

生11:校园里的孩子,因为有了阳光,笑得更开心了。

师:同学们个个都像小诗人,说的句子真美!书中还有一个很美的句子,能找出来吗?

(指名读、引读第三句。)

师:谁见过锦缎?

生:我见过,妈妈装首饰的盒子里铺着块锦缎,我带过来给大家瞧瞧。

(学生见了皆赞叹不已。)

师:锦缎漂亮吗?谁来说一说?

生1:锦缎是用丝绸做的,摸上去滑溜溜的,很舒服!

生2:锦缎在阳光下会发光,非常漂亮!

生3:闪光的锦缎在阳光下像小河。

师:能说锦缎像闪光的小河,真不错!为了奖励各位小朋友的出色表现,请你们观赏一条锦缎般的小河。

(出示挂图河面上波光粼粼,像绿色锦缎般美丽)

师:阳光下的小河真美呀!其实,何止是小河美,阳光下的景色都很迷人。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这一段吧!

(齐读,赛读第二段。)

【片断三】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令老师折服!老师从你们的读中,真的感觉到了阳光的魅力与伟大。现在,你们肯定有很多话想对阳光说吧?

生1:谢谢你阳光,你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生2:阳光,你的本领真大,你太了不起了。

生3:阳光,我们真的感谢你!

生4:阳光,你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都爱你!

师:是呀,因为有了阳光,世间万物都有了生机,世界也变得更美好了。同学们,你们爱不爱阳光呢?

生:(齐声喊)爱!

师:那么,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读出对阳光的爱,好吗?

《蒲公英》课堂实录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蒲公英》课堂实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创设意境,入境动情。
师:(梦幻般的语调对学生说):现在让我们进入蒲公英的世界。学生读课题。
师:展示CAI课件:无数蒲公英的种子,伴随着轻柔舒缓的音乐,带着一个个洁白的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轻扬,似无数的小精灵翩翩飞翔。
生:(充满憧憬地)好美呀!
师:(微笑地)陶醉了,是吗?老师相信你们的朗读一定会把它的美表现出来的。
(学生自由朗读后,进行个别朗读,并说着自己的理由。)
生:我读得轻快、活泼,因为我觉得这时的蒲公英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无限欢愉的。
生:我读得舒缓、陶醉,因为我觉得蒲公英飞翔时动作舒展、潇洒,它们正陶醉在飞翔的快乐中。
生:因为我觉得这时的蒲公英成熟了,带着自己的小降落伞,一路飞翔,一路幻想,这真是如诗如梦的境界,我们不能打扰它们,所以要读得轻柔些。
【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地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学伊始,多媒体的生动直观演示,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蒲公英自由飞翔的优美意境中,促学生情感的生发。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发亮了,脸庞漾出了微笑,这真可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老师紧抓契机,引导学生带着各自的体验朗读,读出了味,读出了形,读出了神。】
二、倾听质疑,循疑导学。
师:看到蒲公英种子随风自由飞翔,慈祥的太阳公公说话了,你们听
(CAI课件演示,适时出现了笑嘻嘻的太阳公公形象,并录制了它亲切的话语,学生侧耳倾听。)
师:你们听懂太阳公公的话了吗?
生:这是太阳公公告诉蒲公英的种子们,不要到沙漠、湖泊去,应该到黑黑的泥土中去。
生:我听出太阳公公在说话时前后的语气不一样。
生:太阳公公说别也不要迷惑只有才这些词时,声音特别响。
生:这是太阳公公在嘱咐蒲公英的种子们,要它们千万记住。
师:让我们向太阳公公学习,把我们的爱心献给蒲公英的种子们。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赛读。)
【教师善于把握多媒体呈现的度时,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架起一座信息传递的桥梁,使教学过程营造出了一种意境,诱发心境的产生,充盈着美的气息,优化听说读的训练过程,让学生领悟了听的要领,在听中感悟语言文字,也为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提供了范例,一举多得。】
师:你们现在迫切地想了解什么?
生:我想知道蒲公英的种子们记住太阳公公的话了吗?
生:我想知道蒲公英的种子们都飞到哪儿去了?
生:我想知道太阳公公为什么这样说?
生:我想知道蒲公英的种子们后来是怎样长大的。
师:这么多愿望呀,我们怎样实现它们呢?
生:我们可以向书本请教,从书中寻找答案。
生:可以互相讨论。
生: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师:你们真会学习。好吧,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愿望。
【巧妙引导学生在浓浓的人文氛围中质疑,循疑导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师:让我们首先向书本请教,比比谁最会读书。
(学生自由读文,为心中的疑问寻找答案。老师相机提醒学生注意良好的、有效的读书习惯的养成。)
生:我知道大多数蒲公英的种子听太阳公公的话,飞到了泥土中。
生:还有一颗蒲公英的种子飞到了沙漠,一颗落到了湖泊中。
生:飞到泥土中的蒲公英种子茁壮成长,落到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干死了,落到湖泊里的种子淹死了。
师:看来太阳公公的话是对的。现在我们要来研究同学们的另一个疑问:太阳公公怎么就知道蒲公英的种子不能到沙漠、湖泊,一定要到泥土中去呢?
师:有哪位聪明的蒲公英知道吗?
生:我知道沙漠虽然表面上金光闪闪的,但是它全是沙,没有种子生长所需要的水和营养,所以蒲公英的种子干死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书上了解到的。书上说,如果我们地球上的环境再恶化,就可能会被沙漠覆盖,这样植物就不能生长,人类就会灭亡。
师:你能联系自己所读的课外书上的知识来理解课文,真了不起,我们都要向你学习呢。
生:我知道湖泊虽然银花朵朵,很美丽,可全是水,蒲公英的种子在水里时间长了,就会

发涨、烂掉的,也不能顺利生长。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吗?
生:妈妈告诉我的。有一次,妈妈把黄豆浸在水里,可是后来忘记了,过了好几个星期才想起来,结果黄豆烂了。我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就这么说的。
师:你能联系生活中获得的知识来学习,真不简单,祝贺你!
生:泥土虽然黑黝黝的,但是它含有种子生长所必需的水、空气和其它营养。我也是从书上看到的。而且,我们看到庄稼都是种在水里的。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瞧,聪明屋里飞出了聪明鸟,它们在向你们表示祝贺呢?(CAI展示)
【学生不仅发现问题,还学会了联系课外阅读和生活经验解决问题,这是来自学生的宝贵的课程资源。老师尊重它、抓住它,利用了它,使课堂充满了灵性。】
三、诵读感悟,体验抒情。
师:蒲公英的种子带着一个个小降落伞,带着自己的想法,作出了不同的选择。请同学们用心读书,边读边想象,努力体会蒲公英的种子们的心情。
师:你现在能体会到谁的内心了?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和同学们分享?
生:我感受到了大多数蒲公英的种子很听太阳公公的话,我想用朗读的方式和大家分享。
生:我感受到了另两颗蒲公英种子的自以为是和得意,我想和我的同桌为大家表演。
【老师用亲切、易懂的语言唤醒学生明白:读书就是和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学习的过程也是同学老师之间彼此分享体验、交流思想、合作共进的过程。同时学生学习的潜能得到挖掘。】
生:我对他们的表演有意见,因为我觉得这两颗蒲公英的种子只是看到了沙漠、湖泊的外表美丽,没有想到后果,这不好。所以,我们在朗读它们说的话时,应该带点讽刺。
生:我认为这两颗蒲公英的种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他们对美好的地方充满向往,这没什么不好,所以,应把他们的话读得天真、带点幻想。
师:你们谈出了自己独特的体验,老师真为这两位同学感到高兴。同学们,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两颗蒲公英的种子的选择,你有什么想法,就大胆地说出来,这样你会感到受益匪浅的,学习本身就是和同学的一种交流。
生:沙漠、湖泊不是蒲公英生长的地方,这两颗蒲公英的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话,当然没有好下场。
生:人们都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生:可是老师说过,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这两颗蒲公英的种子看到沙漠、湖泊这么

迷人,当然要去看个究竟。
生:而且它们也是有自己的追求的。
生:它们只知道去追求财富、自己的快乐,不知道考虑后果。
生:这是因为它们还小,我们应该体谅它们。如果那颗蒲公英的种子万一在沙漠中有水的地方,不是就能长大,为沙漠增添绿色了吗?
生:但是有的错误犯了就没有改过的机会了,这是很可怕的。
师:听了同学们的讨论,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我想对你们说:你们令我感到骄傲!现在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商量着把自己的想法、当时的情景表现出来,比比哪组的表现能引得同学们的喝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后,进行了表演,学生进行了评议,选出了最佳表演组和最佳合作组)。
【教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体验教材,更为可贵的是,由于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得课堂中闪烁着思维撞击生成的智慧的火花,教学过程成为了课程的生成和创生过程。】
四、再创情景,升华创生。
师:同学们,落在泥土中的蒲公英种子为感谢你们对他们的理解,现在竞相开放了。(板书:竞相开放)
师:你们读到这个词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蒲公英开出了一朵朵美丽的小花。
生:蒲公英的花朵在争奇斗艳。
生:我仿佛看到蒲公英花团锦簇。
师:请带着你的想象,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相信,通过听你们的朗读会身临其境。
(学生自由朗读,个人自荐读,师生共同赏读)
【读词想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师:当又一个秋天到来,蒲公英种子成熟了,他们又要带着一个个小降落伞飞翔、旅行、安家。这时,蒲公英妈妈和孩子们会怎样道别?
(请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鼓励用表演的方式展现想象的情景。现记录学生的表演内容之一。)
蒲公英的妈妈:孩子们,你们长大、成熟了,当风儿吹来,你们就要离开我了,妈妈可真舍不得你们呀!
种子:妈妈,放心吧,我们会乘着您给我们的降落伞,找到新家的。
蒲公英的妈妈:我怎么能放心呢?你们不知道呀,去年,我的两个妹妹就是因为不听太阳公公的话,一个飞到沙漠被干死了,另一个飞到湖泊,结果被淹死了。外面的世界太复杂了。
种子:放心吧,妈妈,我们会小心的。我们记住您的话,一定找到黑黝黝的泥土再落下安家。
种子:我们不会被沙漠、湖泊迷惑了,我们一定会找到适合我们生长的地方的。
种子:妈妈,我是聪明勇敢的蒲公英,我要飞到沙漠,找到有水的地方,在那儿生长、繁殖后代,时间长了,沙漠就会变成绿洲,就再也不会有蒲公英的种子被干死了。
种子:妈妈,湖边需要绿意,要不然水土会流失,我们就会因为发大水被淹死,所以,我要落到湖边,在那儿快乐成长,这样,我就为保护环境出了力。
【想象表演这一教学形式,尊重儿童文化,童真、童趣,学生拥有心理自由,能够无拘无束地自我展现,他们的智慧奔涌,表达出对文本的批判性、超越性的理解,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学生生命的律动、灵性的飞扬。】

《《黄山奇松》课堂实录》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微课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181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