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与地坛(节选)》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独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的观照时,我以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独语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指导: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指导: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业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晚自习下课前上交。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板书】(用幻灯片或可见表现效果较好)
我与地坛史铁生
去雕饰琉璃剥蚀朱红淡褪
突然残废高墙坍圮玉砌雕栏散落
陷入人生困境
显本真老柏树愈见苍幽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生存还是死亡生命自有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情趣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
永恒之景生命永恒太阳、雨燕
成为心灵家园之美孩子的脚印、苍翠的古柏
夏雨的气息、秋叶的味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史铁生在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后,渐渐看清了生命个体中必然的真相: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当他在获得顿悟之后,就逐渐地将眼光投射到他身边的人上。此时,他发现其实母亲所承受的苦难是自己的双倍;他发现母亲的爱原来一直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他的周围,供给他呼吸,而他却毫无知觉。
二、体味母亲的苦
1、请大家找出并轻读母亲的心理活动。(检查预习)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
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2、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理解儿子,知道在这种时候应该让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里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儿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惊扰儿子。但是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本能的、刻骨铭心的爱,她又无法不为儿子的生命担忧,她几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只要儿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当儿子回家后,她想问儿子内心的想法到底怎样,有什么打算,却又害怕增加儿子的压力而终于不敢问。同时,她还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实现个人价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三、体会我的懂得与后悔。
1、早先的时候,我对母亲的爱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⑴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来不及为母亲想,甚至来不及体会到母亲的痛苦。此处用她的儿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称替换了第一人称,采用了一种远观的态度,表现了对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母亲很为我担心,但她又不想惊扰儿子,所以她在儿子面前从来不表现出自己的担忧。当她在家迟迟等不到儿子,就来园子里找。找不到儿子时,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儿子,她又克制住自己内心想让儿子回家的冲动,悄悄地离开。而我,出于倔强、羞涩等复杂的原因,躲着母亲,拒绝与母亲的交流。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儿子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轻声齐读划线部分)
2、我从事写作与母亲有什么关系?
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指想让母亲骄傲)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
为了让母亲骄傲,想让母亲能够分享自己的快乐,是母亲能因我而感到幸福。这是我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希望能够给她带来一点亮色作为微薄的回报。而母亲则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写作或者干别的什么,都应该踏实而不张扬,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艰难的命运。
3、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乌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四、轻读这部分的最后一段,仔细品味最后一句话的深情。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五、作业
1、阅读《课外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并且抄写第三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全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3、发展性作业:比较地坛与母亲的异同点,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找出地--母的根源。
【板书】理解儿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之中
母亲担忧却不敢表现希望让母亲骄傲(不自觉)儿子
再也熬不住了懂得母亲,已经来不及了

相关推荐

我与地坛(节选)1


教学目标:

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体味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的美。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3.领会作家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作家简介(课件展示)

2.朗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放背景乐——洞箫曲《忆故人》)

3.欣赏文章第一部分(课件展示)

(放背景乐——洞箫曲《忆故人》)

进入古园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古园,古园是怎样的古园呢?

(师生共同诵读:“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我”又是怎样的“我”呢?

(师生共同诵读:“两条腿残废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去……”

“我”眼中“荒芜并不衰败”的古园

(师生共同诵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我”在古园中的沉思

(师生共同诵读:“一个人,出生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

“沉思”时的古园

(师生共同诵读:“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4.欣赏文章第二部分

(放背景乐——洞箫曲《忆故人》)

母亲是怎样的母亲呢?

(师生共同诵读母亲的几个“知道”)

“我”对母亲的设想

(师生共同诵读:要注意对“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这句话诵读语气的处理)

“我”的“沉郁和哀怨”

(师生共同诵读“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再也不能来这园中找我了。”注意此处对“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的语气处理)

印象中的母亲

(师生共同诵读,注意对几个“看见”句以及最后一段的语气处理)

诵读说明:

文章中有许多近乎排比的句式深切的表达了作家浓郁的感情,需要反复的诵读才能够体会,教师自身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因为有的感情作为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来说可能体会并不是很深,但如果教师能够将那种浓郁的深情读出来的话,学生定会理解的。

我与地坛(节选)2


5.拓展训练——搜集信息

利用网络搜集有关本文的分析鉴赏资料。

第二课时

1.分析鉴赏文章

让学生分析鉴赏文章的第一部分,可分成若干组讨论,并由一代表作总结陈述。鉴赏重点既可以是语言表达方面的,又可以是文章所阐释的对生命的感悟。如果学生鉴赏的重点是有关语言表达的,教师则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鉴赏语言来体味语言背后所蕴涵的情感。

学生发言后,教师可结合数据库中有关教材分析的内容作相应的总结。

2.能力训练

让学生将上述的分析鉴赏结论进行总结,当堂完成一篇短小的文艺评论。

教案点评:

本文所蕴涵的作家对生命的深沉感悟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品味出来,机械的设置思考题目引导学生回答可能会导致学生感悟能力的丧失(因为设置的思考题目可能并不是学生所感悟到的)。

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欣赏作者笔下地坛的美,品味文章的语言和领会作家对“生命”的感悟。

教师可以将此课变成一篇散文欣赏课,教师和学生一同走进地坛,和作家去欣赏地坛的宁静与生机,一起去思考生命的哲理。而对文章的分析鉴赏则可让学生以周记或者小作文的形式来完成。

12.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12.我与地坛(节选)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2.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自主研学平台]
一、作家作品
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8岁去延安插队,因腿疾住进了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地活了下来。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了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一举成名,从残疾临时工成为一名专业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景点作品”。1998年初史铁生因为尿毒症不得不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他是一位对生命特别有感悟的作家,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译本在国外出版。
二、写作背景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朝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止。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平民公园”,“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作者在那金子般的21岁时突然失去了他的双腿,我们能充分理解他的极端痛苦的内心:“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地坛的树阴和夕阳笼罩着史铁生绝望的身影,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静想苦思,想关于死的事,想了好几年。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
三、重点字词
1.字音
褪(tuì)坍(tān)圮(pǐ)撅(juē)窸窣(xīsū)
捋(luō)窥(kuī)蝉蜕(tuì)颓(tuí)熨帖(yù)
一宿(xiǔ)尴尬(ɡānɡà)迄今(qì)福祉(zhǐ)
2.词义
坍圮:倒塌,坍塌。
亘古:即终古,由古代到现代。
灼烈:鲜明而热烈。这儿形容气味浓烈。
熨帖:妥帖舒服。
福祉:福气。
[教材优化全析]
一、文脉梳理
这篇散文凝聚着作者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作者在“活的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在园中,经过十多年的苦苦思考,作者终于汲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摆脱了生与死的纠缠,从残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作者用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东西传达给读者,用自己的苦难提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
二、内容详解
第一部分文章以“我”与“地坛”的缘分起笔,表达与这荒园的某种命运联系。作者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这里的“等”“等待”颇值得推敲:它(地坛)为什么要等待呢?而且还是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其目的究竟何在?第5段作者的内心在我们面前缓缓地展开来了。
作者在他那金子一般的21岁时突然失去了他的双腿,他的内心痛苦难耐:“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他一连几小时地专心致志地想有关死的事,想了好几年。作者一定想到了为什么他会在21岁时突然失去双腿,但他肯定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也许是上帝的安排吧!正如与自古以来的人们关于命运的看法一样,作者自然把这归之于“宿命”。于是,他感到也许他与命运中的某种事物是相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正是要告诉他什么。
在作者逃避在这个园子中,在时光的流逝中,他渐渐地感悟到在他面前的这个园子所给予他或展示给他的原生状态的关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这些小生命卑微、弱小,却顽强地活着,充满生机地活着。这个世界里没有苦痛的意识,生与灭,动与静,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累了就休息。无声中有轰然的巨响。这便需有一颗敏感的、沉静的,忘却时间的荣与辱、成与败的心灵。了悟如此,那么人生的苦难又算是什么呢?
于是他有另一番领悟。他说甚至是地坛这荒园要荒废他的双腿,要“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以“剥落豪华见其真醇”的方式让人感悟到生命之中的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是寻回丢失了的、残落了的“灵魂”……这也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精粹的东西。
作者展示了一个富有情趣的荒园:“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园中弥漫的沉静的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作者说:“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他解悟生命的内涵了,于是顺理成章地,他安然于生命的逆转与命运的安排,他不再恐惧,于是他可以坦然地面对人生的重大问题,比如说“死”,他比之为“节日”。“死”已不再是一个可怕的东西,那么还有什么不能面对呢?
在作者笔下,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和草木虽然卑微,且处在荒芜地,但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而正是由于小昆虫、草木等生生不息,地坛不再衰败。由此,史铁生也有了对生命的深刻的感悟。
想通了,就会觉得“活”中注入了新的浆液与能量。原来的世界在我们面前就是富有生气、富有朝气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照得灿烂;譬如……譬如……”作者一连用了六个“譬如”,浸透了浓浓的生的味道,充满新的希望。而这些都是在园中默默思考十五年人生后的所得。于是,地坛,这荒园,便因此得到充分的人性化,它仿佛是一个洞察了几百年历史沧桑的时间老人,带着强烈的慈悲之心,或者说这位老者是要以“让我残废了双腿”的代价带领“我”去体悟更深层的生命意识——活着是一种责任,并让作者带着这种深悟的意识,以一个传道者的情怀与责任感,普及到广大的世人心中,从而唤醒他们沉睡的生命意识,善待生命,珍惜生命,从而使生命的光彩变得更加动人而美丽。
第一部分的景物描写是作者对生命的解读。作者在此发现生命的种种状态:落日映出最后的灿烂,雨燕高歌生命的力量,古柏坦然面对一切,落叶留下“回家”的美丽……从而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过程的美好和精彩。
第二部分一起笔,作者假设有一位“园神”注意到了自己,实际上是转换一个角度继续深层次地进行自我观照。作者提出了“骚扰”“陪伴”自己的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是我干吗要写作。”因为这三个问题是“编织在一起的”,所以从下文看,作者主要是写了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重点写的是第三个问题,即“我”与写作,写作给作者带来的快乐、苦恼。为什么要写作?作者坦诚地透露是想“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这是他创作的初衷。写作给他带来了欢乐,因为写成了,发表了,被人家称说“写的还不坏”,他“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写作使他有继续活下去的欲望。当然写作也给他带来了痛苦,整天像中了魔,他又担心文思枯竭。在这两种思想的反复较量中,他终于明白“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他用自我对话的方式解开对写作的潜在欲望,以“你”和“我”的答问过程剥开作者灵魂的外壳,露出一直藏在内里的核心:写作作为生存方式,同时是罪孽和福祉。
文章的大部分都是向老朋友讲述自己生命体验的那种娓娓而谈的风格。叙述内容追随着叙述主体的观察和沉思,对感性的一己体验做了思辩性的抽象思考,同时采取了舒缓的句式和富于诗意的意象作为基本表达方式,这使文章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沉思默想的氛围。
这一部分,作者其实是回答了一个活着干什么的问题。前面的铺垫,让我们和作者一起一步步地看清楚了生命究竟是什么。从时间上说,它是在永恒的时间流程里的一段;从空间上说,上帝则安排了一个参差不齐的世界,以达到总体的和谐;从个人来说,每个人都被分配了角色,而这个角色不管是什么都有到头的一天,就像一场戏一样。当他明白了这一切之后,他还能做什么呢?就是说当一切处在被动的状况下,我们还能不能主动地去做什么呢?他想,“我”必须要做点事情,“我”做什么呢?“我”写作。“我”写作就是为了活着。他已经看明白了,实际上上帝把他安排到这儿来,就是一个瞬间的事情,就像一场戏,可即使是这么一个瞬间,我们也应该善始善终地把它完成。
米兰昆德拉使一句犹太谚语广为流传: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是的,无论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智慧的还是愚蠢的,所有人类的思考,对于造物的上帝来说都是幼稚可笑的,是全无价值的,是真正的札人忧天。然而,心和脑却又是上帝给的,于是,人类用心感受这个大千世界,用脑思索着这个世界的奥秘。即使所有的思想都只是强作解人,人类也一样地会如同遭到惩罚的西绪弗斯那样永无止境地思想下去,除非寂灭为尘,为土,为无。所以,史铁生说:“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其实,“思”也是欲望之一,好奇就是它最强大的动力。可是,“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消灭人性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消灭欲望。那么,是消灭欲望同时也消灭恐慌呢?还是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人性?”这里,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或许根本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劳永逸的答案。关于为何而活着,诠释太多了。实际上,生命的价值,不在长短,而在于是否活的有意义,每个生命都会走向死亡,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活得有意义。冬眠了500万年的青蛙醒了过来,虚度了光阴;蜉蝣一生,只能见到一次夕阳,但做足了一生值得做的事情。我们不得不承认,史铁生的生命比一般人充实得多,有意义得多。
《我与地坛》是一部文学交响乐,它虽然没有史诗般华丽的篇章,优美的辞藻,却有着大气而又舒缓的音符,像一个充满智慧的年迈长者,在向你平静地诉说着生死的奥妙,娓娓道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与地坛》向中国文学展示了真正意义上的“复调散文”,每一个音符都在尽情地挥洒着激情,挣扎,受难,不安,恐惑,警醒,每一个乐章都在努力地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对自身命运理性的反思、审视和对自我人生的一次超越,几乎在绝境中找到了存在的理由与存在的可贵。
三、技巧鉴赏
1.情景交融
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作者的思绪。十五年来,作者在园中思考了三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生?“我”要不要活下去?“我”怎样活着?很显然,第3、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所蕴藉的道理是要回答以上第1、2个问题的,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如:第3段写园子的荒凉冷落之景衬托出我的失魂落魄。第5段写园子中的昆虫草木,作者体察到“园子荒芜但不衰败”,由此得到启示:一个人即使是残疾人,也应该勇敢顽强,不幸的生命在困厄的时候,也应该勇敢顽强。第7段的六个譬喻鲜明、生动,浸透了浓浓的生的味道,充满了新的希望,体现了作者经过思索后对人生的镇定、顽强、坦然的态度。
2.语言精辟,蕴涵哲理
如:“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这是作者经过生与死的较量,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审视,从而获得的辩证认识。
“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面对对死亡的威胁,谁不恐慌,作者在几经求生与求死的挣扎中,总结出了宝贵的人生经验,那就是消灭欲望。
“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人生当作舞台,把生活在其中的人比作演员和观众来阐释人们与生活的关系,形象易懂,又让人回味无穷。
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这些句子朴实无华却寓意深刻,闪耀着作者睿智的光辉,给人以警策。
四、疑难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②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那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撒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1.第①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探究思路:判断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一要研究景物描写本身,二要联系文段的中心思想,因为景物描写是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的。
参考答案:本段描写了“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等。这些在自然界中微不足道的小生命都是那么勇敢顽强、充满生机。在荒芜的地方,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作者进行这样的描写,突出了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给作者以人生的启示。
2.第②段一连用了六个譬喻给了作者哪些方面的启示?
探究思路:分析每一组譬喻,挖掘出形象深含的意蕴。
参考答案:落日的热烈、雨燕的勇敢、古柏的镇定顽强、孩子的脚印及草木和泥土的气息给人深深的思考,给人带来希望。
[课后习题研讨]
一、点拨提示:写景并不是信马由缰,写景应为表达主题服务。本题设计意在使学生理解景与情的关系。
参考答案:作者体察到“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由此得到启示:那些卑微弱小的生命,尚且勇敢坚强地活着,充满生机,人也应该勇敢顽强;不幸的生命在困厄的时候更应该勇敢顽强。活着是一种责任。
二、点拨提示:考查抽取信息和对内容进行概括的能力,可借助原文的关键句进行整合。
参考答案:写作给他带来了欢乐,因为写成了,发表了,被人家称说“写得还不坏”,他“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写作使他有活下去的欲望。当然写作也给他带来了痛苦,整天像中了魔,想着写小说,他又担心文思枯竭。
三、点拨提示: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寓意深刻的句子的含意。
参考答案:人的欲望就是追求和永不满足,作者的欲望就是活着、写作,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对付文思枯竭的恐慌,他认为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

高一语文教案:我与地坛(节选)


教学目标:

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体味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的美。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3.领会作家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设想:

本文所蕴涵的作家对生命的深沉感悟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品味出来,机械的设置思考题目引导学生回答可能会导致学生感悟能力的丧失(因为设置的思考题目可能并不是学生所感悟到的)。

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欣赏作者笔下地坛的美,品味文章的语言和领会作家对“生命”的感悟。

教师可以将此课变成一篇散文欣赏课,教师和学生一同走进地坛,和作家去欣赏地坛的宁静与生机,一起去思考生命的哲理。而对文章的分析鉴赏则可让学生以周记或者小作文的形式来完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作家简介(课件展示)

2.朗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放背景乐——洞箫曲《忆故人》)

3.欣赏文章第一部分(课件展示)

(放背景乐——洞箫曲《忆故人》)

进入古园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古园,古园是怎样的古园呢?

(师生共同诵读:“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我”又是怎样的“我”呢?

(师生共同诵读:“两条腿残废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去……”)

“我”眼中“荒芜并不衰败”的古园

(师生共同诵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我”在古园中的沉思

(师生共同诵读:“一个人,出生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

“沉思”时的古园

(师生共同诵读:“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4.欣赏文章第二部分

(放背景乐——洞箫曲《忆故人》)

母亲是怎样的母亲呢?

(师生共同诵读母亲的几个“知道”)

“我”对母亲的设想

(师生共同诵读:要注意对“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这句话诵读语气的处理)

“我”的“沉郁和哀怨”

(师生共同诵读“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再也不能来这园中找我了。”注意此处对“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的语气处理)

印象中的母亲

(师生共同诵读,注意对几个“看见”句以及最后一段的语气处理)

诵读说明:

文章中有许多近乎排比的句式深切的表达了作家浓郁的感情,需要反复的诵读才能够体会,教师自身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因为有的感情作为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来说可能体会并不是很深,但如果教师能够将那种浓郁的深情读出来的话,学生定会理解的。

5.拓展训练——搜集信息

利用网络搜集有关本文的分析鉴赏资料。

第二课时

1.分析鉴赏文章

让学生分析鉴赏文章的第一部分,可分成若干组讨论,并由一代表作总结陈述。鉴赏重点既可以是语言表达方面的,又可以是文章所阐释的对生命的感悟。如果学生鉴赏的重点是有关语言表达的,教师则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鉴赏语言来体味语言背后所蕴涵的情感。

学生发言后,教师可结合数据库中有关教材分析的内容作相应的总结。

2.能力训练

让学生将上述的分析鉴赏结论进行总结,当堂完成一篇短小的文艺评论。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925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