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Unit4AttitudestowardsOurElders词汇,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Unit4AttitudestowardsOurElders词汇
Ikeywordsandexpessions
1atpeace/onbehalfof
如果名词表示抽象意义,前没有定冠词。否则,有。如,inneed;inhonorof;intime;ontime;intheson;intheshade;onthestreet.再如Failismotherofsuccess.
2apartment.,《英国英语》房间;《美国英语》一层公寓;一套房间《=flat》
Wouldyoudomeafavourtofindmeanewapartment?
3picksbup
1接某人。
I’llpickyouupateight.
2捡起;抱起;扶起
Thewomanpickedupthebabyandwentouthurriedly
Seeingawalletontheground,theboypickeditupandsentitoapoliceman.
Hepickedupthebikelyingonthestreet.
3《重新》学习
Twoyearslater,hepickedupEnglishtogetfurthereducation.
4收听
Doyoupickupnewseveryday?
4nomatter
1=itdoesn’tmatter没关系
---I’msorryforinterruptingyou.
---Nomatter.
2nomatter+wh---无论多么
Wewillovercomeitnomatterwhatdifficultywewillmeetwith.
注意whatever/nomatterwhat是有区别的,如果引导主语和宾语从句,要用
whatever.
e.g.whateveryoudocan’tchangemymind
I’llbelievewhateveryou’vesaid.
5regular.固定的
Keepregularhours生活有规律/regulartime固定的时间/regularroutine固定的模式/regularincome固定的收入/regularwork固定的工作/regularcustomers固定的客户;常客
6favour.n.恩惠;好事;赞许;喜欢;赞成;偏爱
Domeafavourtoopenthedoor.
Heworkedhardtogetbackintheteacher’sfavour.
AreyoufavourofcollectingsomemoneyfortheHopeProject?
Theteacherrefusedtohavehisdaughterinhisclassforfearofshowingfavourtoher.
Amothershouldn’tfavouroneofhischildrenmorethantheothers.
Domeafavourmysuggestion?
7setaside把---放在一边;不管;不顾
Don’tsetasidethework.Firstofall,youshouldfinishit.
Hesetasidemyoppositionandwentoncarryingontheplan.
Setouttodosth;setaboutsth/doingsth;setsbanexample=setanexampletosb;setfiretosth==setsthonfire;setoff/outforsp=leaveforsth
8intheearly1990s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
注意,在1990S前加THE。而in1990是在1990年。
9punishsbforsth为某事惩罚某人
blamesbforsth为某事责备某人
scoldsbforsth为某事责骂某人
10datebackto=datefrom
该短语不用进行和被动语态。常用一般现在时。如,
Thelegendarydatesbackto500BC.
IIAnalyse
11staff;crew;team
staff全体工作人员/职员
Theschool’sstaffis/areexcellent.
crew全体船员/乘务员/一起工作的同事们Thecrewonboardwaskilledwhentheplanecrashed
team一起共事的团队
HisbrotherwasonLunaFootballTeam
12stareat;glareat;glanceat
stareat凝视
glareat怒视
glanceat一瞥
13demand;require
demand表示不客气的强硬要求。如,“Surethatisall”,Martindemandedangrily
require表示要求,用语正式,语气不象demand那样强硬。Demand/require后的从句用should+do/bedone,should可以省略。Herequiredthatthemeetingshouldbeputoff.
14accordingto;inone’sopinion
accordingto后不用sb/opinion/view做宾语。表示某人人为是inone’sopinion。
IIISentencestyle
15itis/was---that---只强调句子的非谓语动词形式,如果强调动词用do/does/did
而且只体现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两种时态的句子中。如,
Docomehere
Shedoesoftengetupatsix.
IdidmeetTomlastweek.
16nomatter引导让步状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如,
Nomatterwhenheturnstomeforhelp,IwilldowhatIcantohelphim.
Nomatterwheretheconferenceisheldnextweek,weshouldmakegoodpreparationsforit.
Unit8Learningaforeignlanguage(词汇)
单词解释:
1.motive
n.(CN)动机目的motivatevt.作为┉的动机;激发motivationn.(UN)动机;积极性
I’msufferingfromalackofmotivation.Mynewjobisreallyboring.
我变得缺乏干劲,因为我的新工作极为沉闷。
2.memorise
(vt)记住,背熟memoriseapoem背熟一首诗
bear[have,keep]inmemory记着,没有忘记beyond[within]thememoryofman[men]在有史以前[来]bringback[call]tomemory使想起cometoonesmemory想起,清醒过来inmemoryof纪念...
memorialn.(=monument)纪念物;纪念碑;纪念仪式;历史记载adj.记忆的;纪念的;追悼的
memorialsofapastage一个昔日的历史记录
TheMonument(Memorial)tothePeople’sHeroes人民英雄纪念碑
3.dictation
(n)口述;听写[U]Thepupilswroteattheirteacher’sdictation.学生按照老师的口述写下来。
命令[U]Shewastiredofherhusband’sdictation.她对丈夫的发号施令感到厌烦。
4.correction
(n.)订正,修改;校正[U][C]LookcarefullyatthecorrectionswhichIhavewritteninyouressay.请仔细看一下我对你文章修改过的地方。
惩治,惩罚[U];教养[PL]Theprisonerwassenttoalabourcampforcorrection.囚犯被送往劳工营改过自新。
5.stick
n.枯枝,棍,手杖awalkingstick一根拐杖条状物:astickofchalk一支粉笔
v.(stuck,stuck,sticking)
①(常与in,into,through连用)(把尖物)插入,刺入,戳入
tostickaforkintoapotato用叉子叉上马铃薯 Istuckaneedleintothecloth.我把一根针扎进布里。
②(与in,into,on连用)粘住;贴住Istuckastampontheletter.我把一张邮票贴在信上。
③附着;固着Thewheelsofthecarstuckinthemudandwecouldnotgoon.车轮陷入泥里,我们不能前进了。
④放,置 Stickthechairinthecorner.将椅子置于墙角。
⑤(与at连用)继续努力做Ifyouwanttoplayaninstrumentwell,you’vegottostickatit.
如果你想练好一种乐器,你必须持之以恒。
此外还有:
伸出,突出stickoutone’sarm伸出手臂stickoutabovethewater突出水面
使停止,阻塞bestuckin/by…被困…容忍,忍受Ican’tstickitanymore.我再也忍受不了了。
坚持,坚守sticktosticktoapost坚守岗位sticktoone’sword遵守诺言
6.acquire
vt.学到(知识等);获得acquisitionn.(CN)获得或购得之物;(UN)获得
①SheacquiredanAmericanaccentwhilelivinginNewYork.她住在纽约时学会了一口美国音。
7.instruct
vt.1.)指示,命令,吩咐=order
Heinstructedmetodeliverittoacustomer.他吩咐我把东西送去给顾客。
Thejudgeinstructedthewitnessthatheshouldtellthewholetruth.法官命令见证人讲实话。2.)教授;训练;指导[(+in)]=teachMyjobistoinstructherinEnglish.我的工作是教她英语。3.)通知,告知
Myagenthasinstructedmethatyoustilloweme$150.我的代理人告诉我你还欠我一百五十美元。
instructsbinsth教导某人某事instructsbtodosth命令某人干某事followtheinstructions遵从指示
instructionn.用法说明,指示,命令,(计算机)指令adj.aninstructionbook说明书
instructionaladj.教学的,教育的~materials教材
instructiveadj.富有教益的,增长知识的instructorn.教练,导师
receive/followtheinstruction(s)接受指导givesbinstructionstodo命令/吩咐某人做。
9.anxious
adj.1.)焦虑的,挂念的[(+about/at/for)]Imanxiousabouthersafety.我对她的安全担心。Hewasanxiousforthesafetyofhisfamily.他担心家人的安全。2.)令人焦虑的Theweekofthefloodwasananxioustimeforallofus.闹水灾的那一星期是使我们大家都焦虑不安的日子。3.)渴望的[(+for)][+to-v][+that]Wereanxiousforyoursafereturn.我们盼望你平安归来。Wewereanxiousthattherebenomisunderstanding.我们极愿没有误解。IcouldseethatshewasanxiousforLauratogo.我看得出她巴望劳拉去。Imreallyanxioustoseehim.我急于见他。
10.secure
adj.1.)安全的,无危险的[(+from/against)]Nowmyhouseissecureagainstburglary.现在我的房子无被盗窃之危险。2.)安心的,无忧虑的Youhavemademefeelsecure.你使我觉得放心。3.)有把握的,确定无疑的Oursuccessissecure.我们的成功是有把握的。
11.academic
adj.学院的,理论的;学术的
Eg:academicyear学年academicrank学衔academicdegree学位
n.(C)大学教师,大学生;学会会员;学究式人物
academyn.(C)-mies学会theRoyalAcademy皇家学会;学院;高等专科学校
anacademyofmusic音乐学院
universityn(C)(综合)大学OxfordUniversity牛津大学
collegen(C)(综合大学中的)学院,独立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
acollegeofagriculture农学院eveningcollege夜大学
instituten(C)学院;(大专)学校;
12..adopt
(vt.)Adopted(adj)adoption(n.)1.)采取;采纳;吸收adoptanewtechnique/method/ideaAftermuchdeliberation,thepresidentdecidedtoadopthersuggestion.
总经理再三考虑之后,决定采纳她的建议。
Circumstanceswillforceusfinallytoadoptthispolicy.情况最终会迫使我们采用这项政策。
2.)过继,收养[(+as)]Mr.Kernadoptedtheorphanashisownson.克恩先生将那孤儿收养为自己的儿子。
3.)正式通过,接受Theagendawasadoptedaftersomediscussion.经过讨论,议事日程获得通过。
adoptedadj.收养的,移居的theiradoptedson他们的养子
adoptionn.收养,领养;采用;推选
putsb.upforadoption提出让人收养某人theadoptionofnewtechnology新技术的采用
adoptiveadj.收养的,有收养关系的
13.operation
n操作;手术;运转
beinoperation在运转中;在行动中;在实施中;在生效中
comeintooperation开始工作[运转];生效 gointooperation开始工作[运转];生效
performanoperationonsb.foradisease因某种病给某人动手术
14.Broaden
vi变宽,变阔;扩大One’sviewsbroadenatcollege.一个人的见解在大学时代变得开阔起来。
Vt使宽,使阔;使扩大Thisnarrowhighwayshouldbebroadened.这条狭窄的公路应该加宽。
15.broaden
vi./vt.=(tocauseto)becomebroadorbroader使扩大,使宽阔
=toincreaseyourknowledge,experience,etc增长(知识、经验等)
eg.broadenone’shorizons打开眼界,拓宽视野
Travelbroadensthemind.旅行使人开阔心胸(眼界)。
Theriverbroadens(out)atthispoint.这条河到这里开始变宽。
Hersmilebroadened.她笑得更加灿烂了。
“adj./n.+en→v.”使变得…
类似词语:deepen,thicken,sweeten,straighten,quicken,brighten,darken,soften,harden,widen,shorten,sharpen,lengthen,strengthen
16.appropriate
adj.=correctorsuitable适当的,合适的常和for,to连用。
Vt.=tosetasideforsomepurpose拨出(款项),盗用,挪用
eg.Hemadeaspeechappropriatetotheoccasion.她作了个适宜该场合的演讲。
Jeansarenotappropriateforaformalparty.正式聚会上穿牛仔裤是不合适的。
Nowthattheproblemhasbeenidentified,appropriateactioncanbetaken.
现在既已找出问题的症结,即可采取适当的行动。
inappropriateopp.不适合的appropriatenessn.appropriatelyadv.
词组短语:
1.comeacross偶然遇见
2.morethan不止是,远超过
3.mostpuzzlingofall最令人疑惑的是…
4.makesenseof弄懂…的意思make/sense/nosense
inasense=inaway在某种意义上thesixthsense
asenseof………感,……觉
asenseofhumo(u)r幽默感asenseofduty/responsibility责任感
asenseofharmony和谐感asenseofjustice正义感
asenseofwellbeing幸福感asenseoftouch触觉
asenseofhearing听觉asenseofsight视觉
asenseofsmell嗅觉asenseoftaste味觉
asenseofbeauty审美感asenseofhunger饥饿感
asenseoftime时间观asenseofachievement成就感
5.distinguishfrom与…辨别
6.makeprogress前进;进步
progressn.前进,进行,进展,进步,上进;发展;改进;发育,进化
egThebuildingofthehouseisinprogress.房子在建造中。
vi.前进,进行,进步;进展;发达,发展
egTheworkisprogressingsteadily.工作正在扎实地进行。
相关短语:inprogress在进行中,在举行makeprogressin在...方面取得进步[进展]
makeprogresstowards朝着...(目标)前进makeprogresswith把...向前推进;在...(方面)取得进展,进行
7.equipwith备有…,以…装备
1)equipvt.=toprovideoneself,oranotherwithwhatisnecessaryfordoingsth./tomakeable/fit/prepared“装备,配备”常与with或for连用。
eg.Thereading-roomisnotequippedwithair-conditioning.阅览室里没有装空调。
Youreducationwillequipyouforyourfuturelife.你所受到的教育将使你具备未来生活的能力。
注:equip宾语必须是被装备的对象而非装备物。
equipmentn.U装备,设备,设备,器材n.[C]可表示各种设备
注:一件设备apieceofequipment两件设备twopiecesofequipment
equipment偶尔有复数形式,但不可说two/several/someequipments。
类似短语:befurnishedwithbesuppliedwithbeprovidedwithbefittedwithbeburdenedwithbeloadedwithbecrowded/packedwithbecoveredwithbefilledwith
8.adjustoneselfto使自己适应…
adjuststhadjuststhtoadjust(oneself/itself)tobeadjusted
同义词:adaptoneselfto使自己适应……adaptsth.foraparticularuse使某物适合某一特殊用途
9.regardlessof不顾;不管10.takeplace发生11.asaconsequence结果
12.inotherwords换句话说,换言之
ina/oneword总而言之;总共=inall/intotalinwordandindeed在言语上和行动上
wordforword=wordbyword逐字地haveawordwithsb.havewordswithsb.
13.anawfullotof非常多,极多14.inafewyears’time在几年之后15.intheprogress在过程中
16.havesomethingincommon有一些共同点17.takechances冒险一试,碰运气18.dealwith处理
19.putsomethingtouse使用、利用
put…togooduse=makegood/fulluse充分使用/有效利用
类似短语:comeintouse开始使用make(good/full)useof好好/充分利用
havenousefor不需要,用不着inuse在使用中
gooutofuse停止使用fortheuseof为……专用
It’snousedoing…/There’snousedoing…没用处,无益处
be(of)(no)useto…对某人(没)有用usesthup用完
useyourhead/loaf(BrE.)你动动脑子,你仔细想想
beusedtodosth.be/get/becomeusedton./doingsthbeusedforn./doingsth.beusedas…
20.takerisk/arisk冒险20.contributeto有益、有助于221.experimentwith进行实验
23.aseriesof一系列24.pilesof一大堆、一大团25.putanendto结束
26.knockdown撞倒;pulldown/teardownknockintosb.撞上;runinto/comeacross
knock…outof…从..中敲出来;knockagainst撞到…上;
knockat/on敲…knockover打倒;打翻knockabout漫游,漂泊,闲逛
27.allofasudden突然间28.stayintouch保持联络
29.fallbehind落后falldown跌倒;失败fallback后退,撤退falloff(从。。)掉下
fallover跌倒fallinto陷入
30.beconcernedabout/forsth/sb=beworriedaboutsth/sb担忧
beconcernedwithsth/sb.关心;和..有关;对。。感兴趣beconcernedinsth.参与。。,从事
31.takeanactivepart(in)积极参与32.broadenone’shorizon开阔眼界
33.dependon依靠、依赖34.beinvolvedin参与
35.makewayfor给…让路36.dueto由于、归功于
37.inaccordancewith依照、根据38.fillup填满、塞满
39.makechangestosth.对…作出改变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4”,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4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宾语]例如: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2.[副词作状语+名词]汉水又东。(《水经注江水》)
3.[能愿动词+名词]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4.[名词+补语]如:今王鼓乐于此。)《孟子梁惠王下》)
5.[所+名词]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6.[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
例如:卒中往来,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7.[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赤壁之战》)
8.[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它词语作谓语的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如: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采草药》)
9.[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己,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
10.[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如:权,然后知轻重。(《孟子梁惠王上》)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例如: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候张良。(《鸿门宴》)
2.卒使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有时,形容词后面不带宾语,也活用为一般性动词。
如: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织》)
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例如:
盖其又深,则具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例如:
1.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2.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芙蕖》)
3.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之战》
四、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第一,表示比喻。例如: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第三,表示处所。例如: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变,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录〉后序》)
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
五、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动”,“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如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如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代词有时也活用为意动。动词一般不用如意动。用如意动的词可以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做……”
A、形容词意动。成以其小,劣之。(《促织》)
B.名词意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时,应注意其中的固定结构。这些固定结构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
1.表示疑问
①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论浯六则》: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曰:“何以知之?”
《冯婉贞》:三保瞿然曰:“何以为计?”
②何所……?(所……是什么?)
《木兰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
③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鸿门宴》:未辞也,为之奈何?/《阿房宫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④如……何,奈……何?(拿……怎样呢?)
《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垓下歌》:虞兮虞兮奈若何?
⑤孰与……?(与……比哪个……?)
《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孰与徐公美?/《廉颇蔺相如列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⑥安……乎?(怎么……呢?)《赤壁之战》: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⑦独……耶?(难道……吗?)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2.表示反问
①何……哉(也)?(怎么能……呢?)
《游褒禅山记》:何可胜道也哉?(兼有感叹)/《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何……为?(……干什么呢?)
《鸿门宴》:何辞为?/《殽之战》: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③何……之有?(有什么……呢?)
《墨子公输》:宋何罪之有?/《左传僖公三十年》:夫晋何厌之有?
④如之何……?(怎么能……呢?)《荷蓨丈人》: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⑤岂(其)……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
《捕蛇者说》:岂若我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兼有感叹)/《采草药》:岂可一切拘以定时哉?
《鸿门宴》:沛公不先入关,公岂敢入乎?/《殽之战》:未报秦施而伐秦师,其为死君乎?
《廉颇蔺相如列传》: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⑥安……哉(乎)?(哪里……呢?)
《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兼有感叹)/《赤壁之战》:将军迎操将安所归乎?
⑦不亦……乎?(不是……吗?)
《论语六则》: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察今》: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⑧……非……欤?(……不是……吗?)《屈原列传》:子非三闾大夫欤?
⑨宁……耶?(哪里……呢?)《祭妹文》:宁知此为归骨所耶?(兼有感叹)
⑩顾……哉?(难道……吗?)《为学》: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兼有感叹)
⑩独……哉?(难道……吗?)《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3.表示感叹
①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虽有君命,何其速也!
②直……耳!(只不过……罢了!)
《孟子梁惠王上》:王曰:“不可,直不过百步耳!”
③惟……耳!(只……罢了!)《谭嗣同》: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耳!
④一何……(多么……啊!)《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⑤亦……哉!(也真是……啊!)
《五人墓碑记》:……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⑥……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4.表揣度
①无乃……乎(欤)(恐怕……吧?)(兼表反问)
《季氏将伐颛臾》:求,无乃尔是过与?/《殽之战》: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②得无(微)……乎?(该不是……吧?)(兼表反问)
《王忠肃公翱事》:若辈得无苦贫乎?/《韩非子内储说下》: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
③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
《师说》:其可怪也欤?
④……庶几……欤?(……或许……吧?)《孟子二章》: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5.表示选择
①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冯婉贞》: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②……
欤(耶),抑……欤(耶)?(是……,还是……呢?)
《伶官传序》: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梅花岭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
③其……耶?其……也?(还是……呢?还是……呢?)
《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四、理解文句
①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B级)②翻译成现代汉语(B级)
[知识要点]
把握文句句意,它同考查常见实词、虚词的联系较为密切,往往是选择一个含有几个关键性实词、虚词的文句,构成对该句句意四种不同解说,让考生选择其中一个正确的答案。为此,考生要掌握常见的实词与虚词的用法,了解文言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在答题时要注意语言环境,决不可从主观出发去曲解。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有利于更加深入、更加细致、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原文。因此,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古译今”属于必考内容。要做好翻译,必须明确以下三点。
(一)译文的标准是“信”“达”“雅”。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是“信”“达”二字。所谓“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不误解,不漏掉,不增译。“达”就是无语病,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
(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从词语到结构直接对译。“意译”就是着眼于表述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需要意译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将对词语的“解释”简单地“搬进”译文不够恰当的地方。如“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六合”,当解释为“天地四方”,但直接写进译句,很费解,就应根据这个词在句中的意思,译为“整个天下”。又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中的“践”字,原意是“登上”,但在这个句子中,就不能这样“直译”,而应该灵活地译作“凭着”、“依靠”。
2.运用借喻、借代、委婉、互文、用典等修辞格的语句。这些句子,若拘泥于直译,本来的意思很可能表达不清甚至错误。比如“振长策而御宇内”,只能意译为“用武力来统治各国”,而不能直译为“扬起长鞭子来控制天下”。像类似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互文”语句,若简单地按字面对译,就与原意大相径庭。
3.省略句、倒装句及一些需要浓缩或扩展的句子。这些句子在翻译时,在不失原意的前提下,必须作必要的补充和改变,使其合乎现代的语法与文理。比如:“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这句话在翻译时,如果不把省去的两个介词“于”补充翻译出来,就不是通顺的句子;“求人可使报秦者”若不把置后的定语“可使报秦”调到“人”的前面,译出的句子就非常别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如依次逐一直译,不加以浓缩,就显得十分罗嗦重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必须将句中的“先后生于吾”予以扩展,译为“比我大还是比我小”。
[知识点解说]
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对”“换”“留”“删”“补”“调”。“对”就是对译,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现代“双音节”(或多音节)词。“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那些没有共同构词成分的词(如“师”替换为“军队”)。“留”是保留不译,文言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典章制度等)以及和现代汉语中意思完全相同的词语,就可这样处理。“删”是删略,文言句子中有些词(如发语词、音节助词以及某些连词),今天无对等的词进行翻泽,而且删后又不影响表达的准确通顺,便可删略。前面提到的对铺排的句子进行浓缩,也是“删”的一个方面。“补”就是补充译出文言中省略了的而语体文不能省略的成分。“调”是调换语序,即把文言文的倒装句“顺”过来,以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对”“换”“留”“删”主要是就词汇而言的,“补”“调”主要是就句法而言的。
五、分析文章
[知识要点]①分析文章的内容(C级)②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C级)
[知识点解说]1.分析文章的内容(C级)
例: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1997年全国高考题,19小题)
A.权善才得罪了飞骑,飞骑为了报复,利用高宗奉守孝行的心理,竭力要将善才的过错酿成死罪,从而
引发了高宗和狄仁杰之间是否要处死善才的一场激烈争论。
B、由于狄仁杰坚持己见,拒绝执行高宗的命令,高宗为此十分恼怒,在这君臣双方相持不下时,侍中张文罐挥动笏板,要仁杰离去,但仁杰仍然援引古例强行谏劝
C、狄仁杰在谏劝时,十分讲究语言艺术,他称赞高宗行如尧舜,而尧舜又是以宽厚仁爱为本的君主,这就使得高宗感到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仁杰的谏劝。
D.狄仁杰认为法令既已公之于众,就不可有徇情枉法而罚非其罪的事情,他主张法令不可无常,使全国上下无所适从,只要法令没有改变,就不可将善才处以极刑。
【分析】例题是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叙述了狄仁杰和高宗争论的由来,B项叙述了双方争论相持不下的局面,都符合文意。D项更进一步分析了狄仁杰为什么坚持自己的意见,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C项叙述高宗接受仁杰的谏劝,是因为仁杰十分讲究语言艺术,用尧舜的宽厚仁爱来激励高宗,使高宗进退两难,这一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也歪曲了原文的内容,答案应是C项。
2.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C级)
“文章”是个整体性概念,若加以分析,其中—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在议论文中,文章的论点就是作者的观点。但在一些借古喻今的史论中,由中心论点引发的对现实的观照和感慨,也是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内容。《六国论》就是这样。在记叙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表现为对人物、事件的是非评价和爱怜憎恶。这种是非评价和感情态度,常常集中体现于作者所精心锤炼的议论句段中。《阿房宫赋》、《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促织》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自然,在具体的记叙描绘中,也会渗透着作者的观点和感情,《项脊轩志》在这方面就很突出。
[高考试题及解析]
例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一(8)题(1995年全国高考题)
郑善果母者,年二十而寡。性贤明,有节操,博涉书史,通晓治方。每善果出听事,母恒坐胡床,于障后察之:闻其削断合理,归则大悦。若行事不允,或妄瞋怒,母乃还堂,蒙被而泣,终日不食。善果伏于床前,亦不敢起。母方起谓之曰:“吾非怒汝,乃愧汝家耳。吾为汝家妇,获奉洒扫。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在官清恪,未尝问私,以身徇国,继之以死,吾亦望汝副其此心。汝既年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惟备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备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
义,莫不倍用命焉。郡多氐人,便习山谷,其大豪齐钟留者,为群氐所信向。奋乃率厉钟留等令要遮抄击,共为表里。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后汉书孔奋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盈数月辄致丰积盈:满B.不以官属礼之礼:礼节
C.奋谢之而已谢:拜谢D.既至京师,除武都郡承除:授官
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节操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①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②樊哙覆其盾于地
C.①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②臣乃敢上璧
D.①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②吾从而师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项是
A.八年,赐爵关内侯B.孔君清廉仁贤
C.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D.见有美德,爱之如亲
4.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孔奋修节自守、廉洁如一的品性的一组是
①备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②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③躬率妻子,同苦菜茹。④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⑤唯奋无资,单车就路。⑥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D.②⑤⑥
5、下列各项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奋年轻时跟随大学者刘歆学习《春秋左氏传》,得到刘歆的称赞,并说他已从孔奋那里学到不少道理。
B.孔奋能保持清明廉洁,在职四年,家财并没有增加,生活非常节俭,但却极力以美食孝敬母亲,自己同妻儿一起以普通饭菜为食。
C.孔奋做高官后也能立节自守,太守梁统很敬佩他,不把他当作上级看而是像朋友一样对待,常常引见给自己的母亲。
D.孔奋离任后,百姓们为感谢他的恩德,聚集了好多财物,追送给他,孔奋只是拜谢,一点都没有接受。
6、翻译最后一个自然段(“奋自为府丞……郡中称为清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礼”应为“礼待”)2、C(A项中两个“而”字,同为连词,表转折,译为“然而”;B项中两个“于”字,同为表处所介词,译为“在”;C项中两个“乃”字,第—个为表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为“于是”,第二个为表限制性副词,译为“才”;D项中两个“之”字,同为代词.译为“他”)3、B(A项中“关内”古义指函谷关内,今义指山海关以南地区;B项中“清廉”,古今同为“清正廉洁”;c项中“妻子”,古义为妻子、儿女,今义为妻子;D项中“美德”,此为名词,有美德之人,今为名词,美好的品德)4、D(①言其年轻时学习努力;③言其孝母;④言其治理百姓以仁爱公平为贵,故太守尊重他)5、C(孔奋当时未做高官,只是梁统的下属)6、参看译文有关部分。
[参考译文)
孔奋,字君鱼,是扶风茂陵人。他的曾祖父孔霸,在汉元帝时任侍中。孔奋少年时随从刘歆学习《春秋左氏传》,刘歆称赞他,对学生说:“我已从君鱼那里学到了大道。”
王莽之乱时,孔奋与老母亲和幼弟到河西地区躲避兵祸。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邀请孔奋作为自己官署的议曹掾,担任姑臧长官。八年,元帝赐爵位为关内侯。当时天下纷扰混乱,唯有河西地区较安定,姑臧被人们称为富县。这里与羌胡通商贸易,每天有四次集市。每一任县官,没过几个月便都富裕起来。孔奋任职四年,财产却一点没有增加。他侍奉母亲非常孝敬谨慎,虽然自己生活俭朴,却极力以美食孝敬母亲,自己带着妻子儿女—同以普通饭莱为食。当时全国仍未安定,士大大都不注重操守,而孔奋却尽力以清廉行事,因此被众人所取笑,有的人说他身处富庶地区,不能使自己富裕起来,只是白白地自讨苦吃。孔奋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太守梁统对他深为敬重,不以官属的客套礼节对待他,常在大门口迎接,领入内室引见给自己的母亲。
陇西和蜀地平定后,河西地区的太守、县令都被征召人京,官员的财物连车满载,塞满了山川。只有孔奋没有资财,乘一辆车上路。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都说:“孔君清廉仁义贤惠,全县都蒙受他的恩惠,如今他离去,我们为什么不报答他的恩德呢!”于是大家共同凑集收敛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送给孔奋。孔奋只是拜谢而已,—点都不接受。孔奋抵达京城后,授职为武都郡丞。
当时陇西残余的贼人隗茂等人在深夜攻击官府,杀害了郡太守。贼人害怕孔奋穷迫不舍,于是抓住他的妻子儿女,想作为人质。孔奋当时年已五十,只有—个儿子,但他一心为国,丝毫不被贼人所动,仍尽力征讨。官员、百姓被他的精神所感动,都拼命与贼人作战。郡中居住着许多氐人,熟悉山川道路,大首领齐钟留,深为氐人信赖。孔奋便率领督励齐钟留等人,命他们在要道阻击抄掠贼兵,与官军互相呼应,里应外合,贼人窘迫惶恐,被逼急了,于是把孔奋的妻子儿女推到阵前,威胁孔奋退兵,而孔奋却攻击得更加急迫,终于擒获消灭了隗茂等人,但他的妻子和子女却被贼人所杀。光武帝因此而下诏褒扬赞赏了孔备,拜他为武都太守。
孔奋在任府丞时,已深受官民敬重,等到他担任太守后,全郡的人都以他为榜样,修行操守。孔奋施政清明有决断,甄别和表扬善行,痛恨错误行为,见到人有美德,爱他如同亲人;对不良行为,则疾恶如仇,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晏子治东阿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不复与焉。”(选自刘向《说苑政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公召而数之数:责备B.而君反以罪臣罪:以……为罪
C.避贤者之路避:避开、闪开D.景公乃下席而谢之谢:感谢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臣请改道易行B.仓库少内
C.陂池之鱼D.属托不行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景公迎而贺之曰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B.①今臣之治东阿②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C,①善矣,子之治东阿也②甚矣,汝之不惠
D.①寡人不复与焉②又患无硕师名人与之游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与晏子治理东阿正确作法有关的一组是
①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②属托不行,货赂不至③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④并会赋敛,仓库少内⑤陂池之鱼,以利贫民⑥当此之时,民无饥者
A.①③⑥B.②⑤C.①④D.②③⑤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三年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心为民,虽然把东阿治理得好好的,但却遭受到景公的责怪,而且还要大大地责罚他。
B.晏子第二次治理东阿,他“改道易行”,采取广征多敛、少向国家交纳赋税的策略,结果尽管没治理好东阿,百姓饥饿难挨,但景公却迎接祝贺,并且赞扬他有成绩。
C.晏子治理好东阿时遭责罚,治理不好时却反而受到赞赏。究其深层原因,不难推断出是景公偏听偏信、不做实际凋查研究所致。
D.面对偏听偏信,不做实际调查研究就轻下结沦,从而赏罚不明的景公,晏子已经不屑再为他做事,即使景公封为“东阿王”、“无复与焉”,也不能动摇他“乞骸骨”、“避贤者之路”的归隐决心,晏子再没有为景公效力。
6、翻译“前臣之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几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谢:意思应为“道歉”)2、C(古今都是“水泽池塘”的意思。A.文中意为:更换行事的方法。今意为:改变行动的趋向或路线。B.文中意为:特指国家的仓库,即“国库”。今意为:泛指一般的仓库。D.文中意为:不接纳。今意为:不可以、不中用、不好等)3、D(两个“与”分别意为“干涉”和“结交”。A.两个“而”都是表示承接关系。B.两个“而”都是用于主谓之间。不译。C、两个“矣”都是语尾助词,译为“啊”)4、B(此题应该注意题干中“正确做法”四个字.①不是晏子的做法,而是请求。③是景公称赞晏子的话。④是晏子第二次治理东阿故意采用的错误做法。⑥是晏子治理东阿的业绩。所以只有②和⑤正确)5、D(景公并没有封晏子“东阿王”,是否继续再为景公做事,文章也没有明确交代)6、以前我治理东阿的时候,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
[参考译文]
晏子治理东阿三年,齐景公召他来并责备他说:“我认为你还可以,才让你去治理东阿;如今(谁知东阿)却被你治理得混乱不堪。你退下去自已仔细反省吧,我要对你进行大大地责罚。”晏子回答说:“臣子我请求改变方针和办法来治理东,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就让我为此事而死。”景公答应了他。这样,到了第二年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政绩(进行表彰)时,景公迎上来祝贺晏子说:“您治理东阿很好啊!”晏子回答说:“臣子我从前治理东阿,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水泽池塘的鱼,全用来使贫苦百姓受利。在这个时候,百姓没有挨饿的,可是国君您反倒怪罪我。如今我治理东阿,听从私人请托,接受财物送礼,加倍征收赋税,少上交给国库。水泽池塘的鱼,交给权贵人家。在这时候,挨饿的百姓已超过半数了,国君您反倒迎接我、祝贺我。臣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东阿了,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晏子说罢,拜了两拜,景公于是离开座位向晏子道歉说:“您再去治理东阿吧。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2”,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2
●歼灭难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少孤,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时帝(元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屯于江阴,起冶铸兵器,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遂克谯城(豫州治所)。数遣军要截石勒,勒镇戍归附者甚多。时赵固、上官已、李矩、敦默等各以诈力相攻击,逖遣使和解之,示以祸福,遂受逖节度。逖爱人下士,虽疏交贱隶,皆恩礼遇之,由是黄河以南尽为晋土。河上堡固(小城堡,又称“坞”)先有任子在胡者,皆听两属,时遣游军伪抄之,明其未附。诸坞主感戴,胡中有异谋,辄密以闻,前后克获,亦由此也。其有微功,赏不逾日,躬自俭约,劝督农桑,克己务施,不畜资产,子弟耕耘,负担樵薪。又收葬枯骨,为之祭,百姓感悦。石勒不敢窥河南,使成皋修逖母墓,因与逖书,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
(《晋书祖逖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遑:闲暇,功夫
B.虽疏交贱隶,皆恩礼遇之遇:碰上
C.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滋:滋长,发展
D.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报:回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避地:迁地以避祸患
B.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部曲:私家军队
C.遂受逖节度节度:节度使,官名
D.河上堡固先有任子在胡者任子:任官的子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虽疏交贱隶,皆恩礼遇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又收葬枯骨,为之祭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C.“此非恶声也。”因起舞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4.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祖逖“收复治理河南”措施的一组是()
①中流击楫而誓②数遣军要截石勒
③逖遣使和解之④逖爱人下士
⑤躬自俭约,劝督农桑⑥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⑥D.②③⑤
5.下列对祖逖事迹的叙评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祖逖年轻时就有远大志向,晋室南渡后,他立志澄清中原,与刘琨同被共寝,互相勉励,闻鸡起舞。
B.祖逖向元帝建议北伐,元帝对他大力支持,任命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他大批物资、兵器。祖逖率众渡江,中流击楫而誓,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决心。
C.祖逖克复谯城,多次遣军要截石勒,收编赵固等人,对任子在胡者进行严厉打击。终于使黄河以南尽为晋土。
D.祖逖爱人下士,躬自俭约,劝督农桑,并要子弟参加劳动,因而深得百姓爱戴。他允许与胡人互市,获利十倍,公私丰赡,士马日滋。
6.翻译下面语句
①胡中有异谋,辄密以闻。
②子弟耕耘,负担樵薪。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2题。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年十七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姊,乡里称其敦睦。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秦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竞饷金宝,谦慰谕而遣,一无所纳。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视事三年,征还为抚军中兵参军。
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塘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谦自少及老,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居身俭素,床施蘧篨屏风,冬则布被莞席。夏日无帱帐,而夜卧未尝有蚊蚋,人多异焉。年逾九十,强壮如五十者,每朝会,辄先众到公门。力于仁义,行己过人甚远。众威服其仁义。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十七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干:才能。
B.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宾:宾客。
C.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去官:离任。
D.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劝:勉励,提倡。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B.休仁以为司徒参军
C.郡境翕然,威信大著D.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长借官空车厩居焉人多异焉
B.以治干称躬耕以养弟姊
C.收入常多于邻境力于仁义
D.言之明帝追载缣帛以送之
10.以下全能表现孙谦政治才能的一组是()
①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②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
③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④郡境翕然,威信大著
⑤治烦以简,狱无囚系⑥每去官,辄无私宅
A.①②④⑤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⑥
11.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孙谦因为父亲担心自己将来有一天会离开所居官职,就躲避到历阳,从事耕作以养活弟妹。
B.孙谦在做巴东、建平二郡太守时,对于原先抢掠的蛮人,都将他们释放回家。
C.孙谦在做宁朔将军、钱塘县令时,用简便的方法处理繁杂的事务,狱中没有关押的罪犯。
D.孙谦在晚年依然努力实行仁义,自己所做的超过一般人很多,大家都很敬佩他。
12.翻译下列语句
①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
②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
附:参考答案
歼灭难点训练
1.B[遇,应解释为“对,对待”。《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
2.C[节度应解释为“布署,节制调度”。]
3.C[“因起舞”中的“因”:于是;“因河为池”中的“因”:依靠,凭借。A项中的“虽”都解释为“即使”。B项中的“为”都是介词,“替”。D项中的“而”都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D[注意,这一题的题干中的要求是“措施”。]
5.D
6.(参考)①胡人那边有什么特别的谋划,就秘密地将消息使祖逖知道。
②子弟们都亲自耕田锄草,挑担砍柴。
7.B[这道题可以通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意义。A、C、D项在所处语境中词义的解释都是正确的。B项中,根据语法关系“宾”用在表否定的“不”之后,应为动词;其次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孙谦认为少数民族不服从的原因是以前的长官对他们有失礼仪,应解释为“服从”。]
8.B[B项中的“以为”在古汉语中有两种用法:一是“以……为”的形式,可以理解为“把……当作”或“任用……做”等;二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可以理解为“认为”。而文中王休仁是任用孙谦做司徒参军,由此可以判断B项为正确答案。]
9.D[A项中两个“焉”意义不同,第一个为代词,代指住的地方,可译为就住在那里;第二个为助词,不译。B项中第一个“以”表原因,第二个“以”表凭借、方式。C项中第一个“于”表相比之义,第二个“于”表在某方面。D项中两个“之”都代指孙谦。]
10.C[②句是讲孙谦的前任官员们常采用的管理方式,非孙谦本人事迹;⑥句是写孙谦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写他的清廉。此两句不合题旨要求,可排除。①句是对他初任句容县令政绩的概括,此句中的“神明”,④句中的“威信大著”都以为政的结果从另一面表现了他的政治才能。③与⑤句皆直接描写他为政的措施,是他政治才能的表现。]
11.A[A项叙述不合原文意思,原文中“父忧去职”指因父亲病丧他离职,此项中错误理解为“父亲担心”;另一方面,此项中“躲避”之说不当,原文为“客居”于某地,即所住之地非自己的家乡。]
12.(参考)①孙谦将去上任,官方下公文让他募集一千人跟随他赴任。②自己俸禄中出于本郡官吏百姓的那部分,他都免除不收。
【备用资料二】常见实词词义归纳
1.爱ai
①喜欢、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②怜惜、同情。爱其二毛。(二毛,指老人)《左传》
③吝惜,舍不得。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2.比bi
①并列,挨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副词,接连地。比三年日蚀。《汉书外戚传》
③勾结。朋比为奸。
④比较。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涉江》
引申为比拟,认为和……一样。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诸葛亮传》
⑤及、等到。比至当阳,众十余万。《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⑥近来,最近。比得软脚病。《祭十郎文》
⑦比比:处处。比比皆是。频频,屡次。郡国比比地动。(《汉书哀帝纪》)
⑧比年:每年;连年。
3.北bei
①北方。思念北边之未安。《盐铁论》
②打了败仗往回跑。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
4.罢(1)ba
①停止。秦出兵,五国罢兵
②结束、完了。及反,市罢。《韩非子郑人买履》
③罢免、停职。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藏等。
(2)pi
④通“疲”疲劳,疲乏。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必通也。《论积贮疏》
5.倍bei
①同“背”背向、背着。引申为:违背、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②加倍。皆倍其爵赏。《墨子号令》
6.被
(1)bei①被子。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②覆盖。凝霜被野草。阮藉《咏怀》
③加于……之上,遭受,蒙受。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2)pi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屈原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7.病bing
①生病病。永元中,病卒于家。《后汉书王充传》
引申为精疲力尽。士民疲病于内,霸王之名不成。《新唐书杜希全传》
②毛病,弊病。献体要八章,砭切政病。(同上)
③担心,忧虑。郑人病之。《左传襄公二十四》
区别:“病”常指病得很重;“疾”则指一般生病。
8.暴
(1)pu
晒。一暴十寒(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曝”)引申为暴露,显露。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
(2)bao
①又猛又急。暴风骤雨。河水暴益。
②凶恶残酷的。不畏强暴。暴秦之欲无厌
③欺凌,损害。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庄子》
9.薄bo
①少,与“多”相对,事力劳而供养薄。《五蠧》
②微弱。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同上)
③轻。故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同上)
④迫近。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⑤草木丛生的地方。死林薄兮。《涉江》
⑥轻视,瞧不起。厚今薄古
⑦贫瘠。薄田十五顷。《诸葛亮传》
⑧稀。薄粥。
10.长
(1)chang与“短”相对。引申为长久。天长日久。
(2)zhang
①成长,增长。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采草药》
②掌握,担任。而翁长铨《记王忠肃公翱事》
③排行第一。长子。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④年纪大,与幼相对。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11.存cun
①存在。逐解邯郸,存赵。《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慰问,问候,看望。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同上)
③思念。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凡天地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王充《论衡订鬼》
12.诚cheng
①真心实意。帝感其诚。《列子汤问》
②实在,的确。战败而亡,诚不得意。《六国论》
③假设,如果。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信陵君》
13.除chu
①台阶、殿阶。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苏武》
②清除、去掉。背筐,手长铲,为除不洁者。《左忠毅公逸事》
③修整。蛤蟆鸣燕降而通路除道。贾思勰《齐民要术》
④任命、授职、拜官。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⑤逝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14,乘
(1)cheng
①驾车、驱马拉车。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墨子亲士》
②登、升。俱乘高台。《列子黄帝》
③趁着,凭借。乘胜追击。
④欺凌,欺压。三国必起而乘我《荀子强国》
⑤追逐,吏士喜,大呼乘之。《汉书陈汤传》
⑥春秋时晋国史书叫“乘”后因此称一般史书为“史乘”。
(2)sheng
①一车四马。乘舆:帝王乘的车。
②“四”的代称。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崤之战》
③帝王代称
15.多duo
①多,与“少”相对。今人有五子不为多。《韩非子》
②称赞。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史记商君传》
休休有容,有足多者。《海瑞传》
③只,仅仅。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
16.当
(1)dang
①抵挡。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
②应当。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顶替。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
④恰当。古法采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采草药》
⑤面对。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⑥承担。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窦娥冤》
(2)dang当作。安步当车。
17.度
(1)duo
①量长短。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
②揣度、推测。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2)du
①量长度的标准。宁信度,不信足。《郑人买履》
引:限度、尺度。生之有时,而用之亡(wu)度。《论积贮疏》
②制度、法度公室无度。《左传昭公三年》
③度量、气度。常有大度。《汉书高帝纪》
④渡过,越过。犹度江河之维楫。贾谊《治安策》
⑤量词,表次数。物换星移几度秋《滕王阁序》
18.独du
①单独、独自。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信陵君》
②难道。独不怜公子姊也。(同上)
③仅、只有。独亮自以为死灰有时可复燃者。《三国志诸葛亮传》
19.逮dai
①及,达到。魏武侯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荀子尧问》
②捉拿,逮捕,诏狱逮徙系长安。《史记文帝本纪》
区别:逮、捕均指捉人。“捕”还用于其他动物。“捉”上古是握的意思。
20、道dao
①风尚。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②道理、学问。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同上)
③办法。此五者,致胜之道也。
④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⑤学派。墨之道,兼爱为本。《墨子非攻》
⑥说。人道是三国周郎亦壁《赤壁怀古》
21.第di
①次序、次第。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官》
②官僚和贵族的大住宅。居第当传子孙。《训俭示康》
③科举时代考试的等级。及第,考取。下第,没有考取。
④只,但。第朕非桀纣耳。《海瑞传》
⑤第令:假使。第令事成。《史记吴王濞传》
22.得de
①得到、获得。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石钟山记》
②表示情况允许,有“能够”“可能”之意,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同上)
③收获。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④自认为得意(合心),意气扬扬,甚自得也。《五人墓碑记》
⑤适合。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记王忠肃公翱事》
此言得之。《六国论》
⑥通“德”。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23、负fu
①使……承担。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对不起,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背着。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④违背。决负约不偿城。
⑤失败。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孙子兵法》
⑥依仗,凭借。负隅顽抗。
⑦背靠着。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商君书》
⑧欠。通家尚负责(债)数巨万。《汉书邓通传》
24.伐fa
①砍伐。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经》
②讨伐、攻打、进攻。十年春,齐师伐我。《左传》
引:声讨。口诛笔伐。
③夸耀。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原列传》
④功劳、功绩、事业。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
25.服fu
①衣服。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训俭示康》
②穿(衣)引:佩带。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同上)
③从事、做。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
④服从,归顺。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过秦论》
⑤驾、拉车。服牛乘马。
⑥吃。服药。
26.废fei
①废弃、停止。半途而废。废寝忘食
②黜废、罢官。不胜其任者废免。《管子》
③衰败。百废俱兴。
④残废。无手足则肢体废。
27.干gan
①水边、河边。置之河之干兮。《诗经.伐檀》
②冲犯、冒犯、冲。至谷中则森然干霄。《雁荡山》
③求、索取。亦不敢服垢蔽以矫俗干名。《训俭示康》
④盾牌。化干戈为玉帛。
⑤干预。好干预人事。《晋书王衍传》
28.归
(1)gui
①古代女子出嫁,又叫“于归”。吾妻来归。《项脊轩志》
出嫁的女子回家省亲叫“归宁”。吾妻归宁。(同上)
②归还。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蔺列传》
③归附,归属。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④归到一处,集中。则津泽皆归其根。《采草药》
⑤返回。如:望其速归。
(2)kui通“馈”。归公乘马。《左传》
29.固gu
①坚决,坚持。婿固不遣。《记王忠肃公翱事》
②本来。公固知其不贪也。(同上)
③固执。而固吝者何?(同上)
④坚固。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赤壁之战》
⑤通“故”,所以,因此。固将愁苦而终穷。《涉江》
30.贾
(1)gu
①买,贩卖,特指做买卖。平子每岁贾马。《左传》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五蠹)
②商人。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盐铁论》
③求取。又引为招引,招惹。贾祸。《盐铁论》
(2)jia通“价”,价格、钱。如有营,予佐尔贾。列贾五百金。《记王忠肃公翱事》
辨:运货贩卖的n旷商”,囤积营利的叫“贾”故曰“行商坐贾”。
31.盖
(1)gai
①车盖。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信陵君》
②副词,大概。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③表原因的连词。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
(2)he通“盍”,何,何不,怎么。技盖止此乎?《庖丁解牛》
32.怀huai
①揣着,抱着,怀抱。于是怀石遂自沉汩罗以死《屈原列传》
②想念、怀念。远行多所怀。
③安抚。怀敌附远。《论积贮疏》
33.患huan
①担忧,担心,忧虑。不患无财。
②忧患,灾祸。有备无患。
③疾病,得……病。
④厌恶。公患之。使贼之。《国语晋语》
34.几ji
①隐微,不明显。特指事物的苗头和预兆。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周易系辞》
②事物,多指政事。日理万几。(又写作“机”)
③接近,临近。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论积贮疏》
④几乎,差一点。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
35.见
(1)jian
①看见。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论语》
②拜见,谒见。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③见识,见解。敢陈愚见。《晋书王浑传》
④放在动词前表被动,相当于“被”。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廉蔺相传》
⑤第一人称代词,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
再如:见教,见谅。
(2)xian出现。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
注:上古没“现”字,凡表“出现”的意义均为“见”。
36.今jin
①现在。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察今》
②假如,如果。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
37,间
(1)jian夹缝、间隙。引:机会。至京口,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
又: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2)jian
①小路、间道。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蔺列传》
②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③间或、断断续续地。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秘密地,悄悄地。侯生乃屏人间语。《信陵君》
⑤隔阂,疏远。君臣多间。《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⑥离间。赵王信秦之间。《廉蔺列传》
38.绝jue
①杜绝、断绝。天柱折,地维绝。《淮南子天文》
②极,非常。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罴说》
③高超、绝妙。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④停止、消失。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与朱元思书》
⑤横渡、横穿。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39.举ju
①拉起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②举荐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③举行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④占领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⑤拿,拥有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⑥全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
⑦整个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屈原列传》
⑧扛起遂括囊口,肩举驴上。《中山狼传》
⑨聚合席卷天下,包举宇内。《过秦论》
⑩发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孔雀东南飞》
⑾作故凡举事必循以法。《察今》
40.将
(1)jiang
①扶、持。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引:拿,用。将功赎罪。
②带领,统率。公子遂将晋鄙军。《信陵君》
③带兵。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三国志吴主传》
④带兵的人、将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2)jiang
①将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②会,要。将杖杀汝。《中山狼传》
③准备,打算。公将战。《曹刿论战》
④还是。将近代欤?《古战场文》
⑤作助词。官使驱将惜不得。《卖炭翁》
⑥且,又。将信将疑。
⑦连词,和、与。暂伴月将影。
文章来源://m.jab88.com/j/4635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