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讲述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概括、归纳出社会危机的表现,从中得出改革的原因。以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知识和分析复杂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导致改革,是北宋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封建统治危机,引发了政治改革。

2.在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背景下出现的庆历新政,是对封建统治政策所做的一次局部调整,虽然失败,但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3.北宋中期的政治改革,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具有进步意义,这种坚持改革的精神是应该值得肯定的。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王安石变法。

教学难点: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和对王安石变法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教学过程

一、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1.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北宋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加速了土地集中的过程,现了“富者有弥望

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尖锐对立。

2.农民的反抗斗争:宋仁宗时,农民不断起来反抗,遍及中原边地。

3.冗官、冗兵、冗费

北宋统治者用“分化事权”的办法,防止文官武将专权,结果形成冗官局面。

统治者用募兵、养兵的办法,缓和农民的反抗,造成兵员剧增,形成冗兵局面。

伴随冗官、冗兵,再加上每年要给辽、西夏大量银绢。

宋仁宗时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形成“积弱”、“积贫”的局面。

4.辽、西夏的威胁

二、庆历新政

1.背景:统治集团内部一些人,为了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提出了变法的主张。

2.变法的开始。

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以改革时弊。

范仲淹向宋仁宗提出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

宋仁宗采纳大部分意见,施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

3.主要内容。

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

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

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

裁并州县,减轻徭役;

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

4.结果。

新政触犯了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范仲淹等改革派相继被排挤出朝廷,

改革措施也被废止。

三、王安石变法

1.变法开始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2.主要内容

理财措施

A.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以后偿还,加收20%的

利息。这样既能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B.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

僚、地主也要出钱。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C.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D.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户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

僚、地主不得例外。这就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E.市易法。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

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人也有增加。

军事措施

A.保甲法。政府把农村住户组织起来,十家编为一保。保丁在农闲时练兵,平时种

田、维持社会秩序,战时编入军队作战。这既可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又可以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同时减少了军费开支。

B.将兵法。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由固定的将官加以训练。这就加强了军队训练,

充实了边防力量。

教育措施

A.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

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B.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受官,

以资鼓励。这就使学校变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

3.变法的成效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

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4.变法失败的原因

新法在推行的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因此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有些地方官拒绝执行新法。

宋神宗死后,保守派司马光当政,新法被废除。

5.评价

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运

动。

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相关知识

第五章第三节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基础知识]危机表现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措施、成效、失败原因和历史地位

[基本理论]

1.北宋中期的危机和改革,是这一朝代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本质反映了封建统治的危机。

2.庆历新政是一种对封建统治政策的局部调整,因触犯保守集团的利益而失败,但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3.北宋中期的改革,是地主阶级政治改革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典型反映了改革运动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4.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进步,改革者的勇气值得肯定和学习。

[能力培养]

1.让学生自己归纳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表现,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现象进行概括和归纳的能力。

2.分析两次的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比较两次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

4.评价王安石变法,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立场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能力。

[重点难点]北宋中期的危机表现与原因分析,评价王安石及其变法。

[教具教法]资料,表格,讲述,讨论,比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自评价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导入。

一、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1.土地兼并严重。统治者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使“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现象加重了社会矛盾和冲突,使社会出现严重不稳定。

2.“三冗二积”: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这一点请同学具体描述。只是要补充一条:由于与辽、西夏的战争失利,政府要送给它们银、绢。

3.农民反抗。宋仁宗时便已经出现,并波及统治中心中原地区。

4.辽与西夏的威胁。

二、庆历新政

时间:1043年。

人物:宋仁宗。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相),江苏吴县人,1015年进士,历任地方官,八九年中曾三次被贬。

核心:整顿吏治。

措施:

A、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

B、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解释“恩荫”:官僚子弟不必通过科举即可为官,“任子”:官僚在重大节日时可“荫”子孙为官)

C、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

D、裁并州县,减轻徭役;

E、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

评价:请同学据措施内容的倾向性判断,这“严重”影响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从而分析改革的失败是必然的。新政触及官僚的财产和权力再分配问题,这是理想主义的文官集团的政治设计,在皇帝授予的有限的职权范围内进行的革新,他遗留下来的问题,只得由王安石接手了。中国历史上的变法,如果将当权者或既得利益集团作为打击对象,没有不遭到惨败的,他们只能容忍不独及自身利益的小改小革。[资料]联系《岳阳楼记》的写作背景。请同学回顾。

三、王安石变法

1069年,宋神宗。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副相)。1058年,王安石即向仁宗上万言书,指出如不进行改革,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他是江西抚州人(时为临川)。1044年进士,曾任舒州地方官。建议至英宗时仍未有采纳,至神宗上台,第二年,他以翰林学士侍从的身份与神宗达成共识,开始变法。

1.措施:

(1)理财。(前四项,初中已学过,此处由同学阅读理解即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

E.市易法。

(2)军事。

A.保甲法。(初中已学过,此处由学生阅读理解)

B.将兵法。禁军固定于一定辖区,由固定将官训练,加强军队战斗力,充实边防。此乃完全针对宋初军事改革的弊端,

(3)教育。

A.改革科举。废除明经诸科,进十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与时务策。并设立明法科,专考律令与断案。

B.整顿太学。重编教科书,内容均为儒家经典。考试优秀者可直接受官,此为“三舍法”。使学校成为支持变法并培养变法人才的地方。

2.评价。

(1)积极作用。政府财政收入大增,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2)消极作用。用人不当(解释:),出现一些官僚为害百姓的现象;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至强烈反对;有的地方官拒绝执行新法;神宗死后,司马光为相,废除新法。

[资料]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很大。1074年被罢,次年复职,1076年再罢相,退居江宁至死。1085年,神宗死,改元元祐,罢新法,史称“元祐更化”。其关键人物为司马光等人,他与王的分歧只是运用什么办法摆脱积贫积弱的危机。王曾说与司马光“相好日之久,而议事每不合”,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司马光说与王“趣向虽异,大归则同”,所以更化是将变法不不合理的部分加以废除,而采取更新的合理的措施。因此,可以说司马光是一个保守的现实主义者,而王安石乃是一个激地的理想主义者。

(3)总体评价。是要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运动。王安石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马克思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提问]回顾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北宋中期即可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和统治危机呢?改革失败难道是历史的必然吗?

[课堂小结]

[课后反馈]

第一节“积贫积弱”的北宋(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学案


第一节“积贫积弱”的北宋(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学案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一、北宋中期的财政困难
表现:“三冗”(_____、_____、_____)弊政
1、冗兵
冗兵的原因:主要在于_____、_____制的弊端。宋初大量编练禁军,后来为缓和____矛盾,采取“养兵”政策,政府在发生饥荒的地方“募兵”,这些措施导致北宋兵员剧增,到宋仁宗时,军队人数已达120多万。同时,由于兵员素质低下,操练不勤,战斗力削弱,形成“积弱”局面。
北宋实行“_______________”的军事政策,结果形成“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局面,__________不强
2、冗官
冗官的原因:一方面统治者用“分化事权”(即__________)的办法,防止文武官员专权,结果导致官僚机构日益膨胀,另一方面_____制的改革,导致官吏人数激增。同时,大官僚的子孙、亲属、门客还可以以“_____”受官。
3、冗费
冗费的原因:冗官、冗兵必然导致_____、_____开支增大,再加上每年送给_____、_______________(即“_____”),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形成“积贫”的局面。
二、内忧外患
1、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财政危机)
北宋统治者实行“田制不立”(指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建立不起来)、“__________”(指在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土地兼并不加干预)的土地政策,_____地主阶级兼并农民的土地。因而北宋前期土地兼并的现象就十分严重,到了北宋中期,更达到了“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严重地步。变相增加__________,_____矛盾尖锐
2、农民的反抗斗争(政治危机)
北宋作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小农经济没有得到较大的恢复和发展,再加上__________的发展,阶级矛盾在北宋初年就十分尖锐,农民和士兵的_____不断,而且从以前北宋政府统治力量较薄弱的边远地区发展到统治较强大的腹心地区,严重威胁着北宋的封建统治。

3、辽、西夏的威胁(边患危机)
北宋实行“守内虚外”、______防御的军事政策,在辽夏贵族集团的掠夺和讹诈面前显得卑躬屈膝,软弱无力,始终受到______和______的威胁和进攻,面临严重的边患危机。
表现:
(1)宋辽战争
宋辽战争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宋对______的两次进攻,目的是把______势力驱逐出______。这两次战争的结果是宋军遭到失败;第二阶段是辽军南下,不断威胁北宋,但最终未能打败北宋,双方议和,形成对峙局面。
(2)澶渊之盟(______年)
A、背景:澶渊之战(______年)
宋真宗景德元年(______年),辽大举南侵,到达______城下,逼近东京。宋军虽然打了胜仗,却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
B、内容
宋纳银绢:规定宋每岁向辽输纳银十万两作为军饷,绢________,叫“______”;因该盟约在澶州签订,澶州亦名澶渊郡,故史称为______之盟。
C、评价
消极作用: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势均力敌,都无力战胜对方,在宋朝做了较大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和约。这个和约______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______困难。积极作用: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_____,促进了两地的经济文化_____,保证了北宋社会______的继续发展,也促进了__________。
(3)夏宋战争和议和
从1040年起,西夏连续对宋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战争的结果是宋朝连续______。夏、宋议和,宋每岁给夏“______”。我国西北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了。
思考:
1.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宋对辽、西夏的战争不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与“和”的关系怎样?
2.辽和西夏的政治制度有何相同之处?它们与唐宋的政治制度有什么联系?
3.契丹、党项是我国古代史上重要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发展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民族之间的战争是__________________之争,但战争仍有______和__________之分;宋辽、宋夏的关系,虽然有战有和,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推动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在征服中原汉族统治者的过程中,都较多地吸收了____________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内容,辽和西夏也不例外,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实行过“蕃汉分治”的制度,即对本民族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统治制度。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都有着重要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民族长期融合,互相学习,他们的发展对我国______地区特别是______和__________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中华大地上____________创造的。
三、庆历新政
1、实施:时间:______年-1045年
基本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内容(中心问题):___________

3、结果:庆历新政力图用政治改革扭转朝廷积贫积弱的状况,以整顿吏治为改革的中心,这势必触犯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和阻挠,改革不到一年就失败了。尽管新政很快地失败了,但我们不必以成败论英雄。范仲淹敢于改革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的气概,敢于限制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永远值得赞扬。揭开了北宋____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

第五单元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第18课北宋中期的改革


第五单元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

第18课北宋中期的改革

教案

一、庆历新政

(北宋中期改革的背景)①宋初的各项改革,有效地消除了分裂割据和军人乱政的隐患,但也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②名实分离,叠床架屋的官僚体制,导致官员人数大增,人浮于事;③宋朝实行募兵制度,养兵百万,开支庞大。④“冗官”、“冗兵”以及对外的“岁币”,造成财政开支的“冗费”,最终形成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庆历新政的直接原因)宋仁宗时,对西夏的战事不利,内地又屡屡发生饥民起事,内乱边患昭示了政治危机的逼近。一些关心国计民生、以天下为己任的官员呼吁剔除弊政,实施改革。

(序幕)不久,范仲淹任参知政事,韩琦、富弼为枢密副使,命范仲淹等就当时的危机提出解救方法。范仲淹呈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由此拉开了北宋中期改革的序幕。

庆历年间,宋仁宗采纳范仲淹等人的建议,颁布一系列诏令,史称“庆历新政”。新政包括改革吏治、发展经济和加强武备等多方面的内容。

(失败)①但这场以吏治整顿为中心的政治改革,尤其是对磨勘和恩荫制度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遭遇到激烈的反对。②随着宋夏议和和内乱的平息,③仁宗对因实施新政而引起的纷争产生厌烦

范仲淹、富弼等力主改革的官员被排挤出朝廷,新政所推行的大部分措施也随之废除。

二、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

(原因)庆历新政失败之后,在冗官、冗兵、冗费的消耗下,北宋王朝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要求改革的呼声再一次高涨。

(开始)熙宁二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负责变法,设立“制三司条例司”,作为指导变法的领导机构。次年,又提升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全面推行变法。

(内容)王安石在神宗的支持下,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新法: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将兵法,以及科举新法等。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号召,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改革偏重于理财,遭到的批评攻击也大多集中在理财措施上。

(结果)新法施行后,批评和反对的声音也持续不断。改革派和保守派就立法为国还是为民、新法推行后的效果、改革的幅度和力度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形成了新、旧两党,神宗的改革决心也在党争中逐渐动摇。变法陷入困境,王安石辞去相职。数年后,神宗去世,年幼的哲宗继位,太皇太后执掌朝政,起用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官员,全面罢废新法。时值元祐年间,史称“元祐更化”。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表现的几个主要方面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原因情景再现、问题探究

当今中央重视三农问题,费改税对稳定政局的重要作用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

探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分析图例、问题探究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澶渊之盟的历史评价

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的内容

实施庆历新政的原因

探究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及和王安石变法的关系

问题探究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难点

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第一目“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教材阐释了北宋中期虽然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社会矛盾仍然尖锐。教材首先概要介绍了北宋中期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随后重点叙述北宋中期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表现。

(1)北宋中期,阶级矛盾的激化

一般认为宋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是北宋的中期。宋代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危机也在发展。宋代建国后,不但不抑制兼并,而且纵容功臣、大将们兼并土地。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的趋势加速,农民失去土地的数字在增加,“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

宋代人民的负担很沉重。全国的居民有主户和客户之分。主户分成五等,乡村上三等户为“上户”,是各类地主。四、五等户称为“下户”,有少量的土地;客户是没有土地的农民,占总户数百分之三十五左右。五等户和客户都要租种土地。地租根据具体的情况或对半分成,或四六分成,没有耕牛的佃户要把六成以上的收成交给地主。土地赋税实行的是两税,夏秋两季交纳。从名义上说,客户不交纳两税。但他们要负担各种名目的人头税,还要承担各种徭役。上户采取各种手段把赋税转嫁到下户的身上。纳税户除按规定的数量纳税,还有“支移”和“折变”等负担。在两税之外,还有丁口赋、各种杂变之税。徭役和差役。这是赋税之外的又一项沉重的负担。各种工程的兴修,甚至官员的迎送也要摊派农民承担夫役。差役,政府规定按照户等不同,轮流到官府中承担各项事务。官户人家,得免差役,差役大部分落到下户的身上。993年,王小波在四川发动起义,他宣告:“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起义的队伍发展到数万人。同年12月,王小波牺牲后其妻弟李顺为帅,主力军于淳化五年正月攻下成都。李顺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自称大蜀王,年号应远。推行一系列的打击恶霸豪绅的措施,起义军得到百姓的响应和支持。后来政府军残酷镇压了起义军。王小波、李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这次起义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宋朝政府;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口号;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王均的起义又爆发了。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正如欧阳修所说“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

(2)民族矛盾的激化

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可是都失败了。1040~1042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上百官图讽刺宰相吕夷简任用亲信,又上书讥切时弊,希望宋仁宗不要一味信任吕夷简。为此,范仲淹被吕夷简指责为离间君臣、引用朋党,被罢官。从此朋党问题成了宋朝统治集团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范仲淹遭受排斥时,有欧阳修、蔡襄等一批位居政要并以文学知名的人士支持他。当时尽管支持范仲淹的人都被罢官,但不断有人上疏要求复用范仲淹,反对用“朋党”的罪名堵塞言路。朋党之争实质是当时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的斗争。

教学建议:关于“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一目,建议教师请学生阅读第一目内容和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主要有几种?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第二目“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此局面的形成是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的重要背景之一。教材从北宋建国后军权、行政权和财权过于集中,造成国家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软弱,国力衰退,说明积弱局面的形成;从冗兵、冗费和冗官三个方面,说明积贫局面的形成。

(1)积弱局面的形成

集中军权:赵匡胤最了解高级将领发动兵变夺取政权的危险。因此,首先收夺军权。建隆二年(961),赵匡胤在酒筵上用允许将领们兼并田宅传给子孙的办法,示意将领们释去军权,使“君臣之间无所猜疑”。次日,曾经帮他夺取政权的禁军主要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皆称病自请解除军职。此为“杯酒释兵权”。之后,又废除了过去统领禁军大权的殿前都点检,把禁军的领兵机构析而为三,以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分掌禁军,合称“三衙”。三衙地位平行,互不统属,形成鼎立。三衙的长官为殿前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也叫“三帅”,分别统领禁军。以资历浅、名位低、易于驾驭的人任其职。宋初制军的这一特点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

为了限制三帅的权力过大,宋又因袭了唐末五代以来的枢密院制度,在中央设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主管全国军队的调动和招募、训练、供给等事宜。枢密使与三帅各有所司,枢密使有调兵权而无领兵权;三帅有领兵权而无调兵权。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使二者各自独立,相互制约,有利于皇权的控制。

北宋在军队中实行“更戍法”。将驻防在京师的军队轮番调到地方戍守,或将驻守在各地的军队定期调动到他地移屯就粮。军队驻守地时常更换,而统兵将领由中央任命,也不固定。如遇征战,多由皇帝临时命将。战事结束,兵归宿卫,将还本职,一切军权都集中于皇帝。这虽然可防止兵与将领结合以反抗中央,但却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且士兵经常往来于道路,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北宋在对辽和西夏的作战中经常处于不利地位。

集中行政权。宋代以前,宰相握有“事无不统”的大权。宋太祖在建国之初,用分化事权的办法,通过新设的机构──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削弱宰相的权力。宋设“中书门下省”掌握实权,但仅有民政权,设于内庭,称政事堂(即宰相办公的地方),是中央行政机关。长官为宰相,官衔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意思是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宋初设立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掌管全国军事。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政”,号称“二府”。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直接控制政权和军权。为了限制枢密使的权力,又设枢密副使。

集中财政权。北宋设置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政大权。度支(掌财政收支和漕运)、盐铁(掌工商业收入和兵器制造)、户部(掌户籍、财赋和专卖),掌管全国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另设三司副使多人,以防三司使专权。在民、军、财三权分立中,三者不相统属,分别向皇帝奏报,一切由皇帝裁决,宋代把中央集权强化到空前未有的程度。

国家的权力过于集中,在政治上造成各级官员缺乏进取心,行政效率低下;军事上,高级将领受制太多,不能根据战场情况作出决断。同时,对宋代皇帝而言,权力集中的深层含义是确保自己的统治,因此,为了保住一己私利,不惜牺牲一切,包括国家利益,因此,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常常表现得患得患失,非常软弱。景德元年(1004)九月,辽兵20万直趋黄河北岸的澶州,威胁宋都城开封。动摇的宋真宗在主战派拥戴下勉强到达澶州,宋军士气高涨。辽在澶州初战不利,加上长驱深入有后顾之忧,辽萧太后乃有退兵之意。双方于当年十二月约定:(一)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尊辽萧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三)双方罢战撤兵,宋、辽以白沟河为界。由于澶州古称澶渊郡,故称此和议为“澶渊之盟”。

(2)积贫局面的形成

冗兵:宋太祖时,全国有禁军20万,真宗时增到44万,仁宗对西夏用兵,禁军激增到80万,后来《水浒传》中称林冲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就是这样来的。加上服杂役的厢军,总人数已达140万。当年北宋总人口只有2200万,国家的近十分之一人口是军队,宋朝养兵的费用,竟达到全部赋税收入的十分之七八。

冗官:其一,官僚机构重叠,官职混乱,一官三人共之。其二,科举取士越来越多。1000年(咸平三年),真宗下诏说:“去岁天下举人数逾万人,考核之际,谬滥居多。”但这年,真宗亲试举人,仍取进士、诸科(包括屡试不中者)共一千八百多人。其三,“恩荫”法。皇族宗室和官僚的子孙、亲属、姻亲甚至门客都可由恩荫授官,数量极大。皇族宗室原来七岁时即授官。仁宗时,甚至出生不久,还在襁褓之中,便有官做。文武官员中地位高者,家族亲属都恩荫授官,小至郎中、员外郎也可荫子孙一人得官。正官之外,等候官缺的人员,多到“不知其数”,“大约三员守一缺,略计万余人”。真宗时十数倍于初,仁宗时又两倍于真宗。而且中级以上的官员,待遇极其优厚。宰相、枢密使的正俸,每年铜钱三百六十万文,单以三百六十万文计算,等于北宋中期两万四千亩土地的收入。

冗费:军队和官员数量激增,也使费用大量增加,同时,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宋代统治者也常常付出大量金银和布匹,以金钱财富买得一时平安,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冗费的局面。

教学建议:可以请学生分组讨论如下问题:北宋建国后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产生了什么影响?北宋建国后,冗兵、冗费和冗官局面是如何出现的?产生了什么影响?教学时,还可以请学生阅读本目内容后,提出自己尚不明白的问题,师生在解答疑问过程中完成本目学习任务。教学时可播放多媒体──“杯酒释兵权”以加深学生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认识。播放《北宋中国形势示意图》和,指导学生分析出现冗兵的原因及影响。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回答其问题。

第三目“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教材从新政的主要背景、启用范仲淹、新政的内容、新政失败的原因及结果几个方面介绍庆历新政。

北宋王朝自建立到宋仁宗庆历年,已经统治了80余年,当时,北宋的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而行政效率越来越低,军队数量不断增加,但内忧外患不时爆发,百姓负担十分沉重,国家财政却入不敷出。不少有远见的人担心封建国家的命运,连连上疏要求宋仁宗进行改革。庆历三年(1043年)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任命富弼等为枢密副使,并多次催促他们立即拿出一个使天下太平的方案。

范仲淹于庆历三年九月将《答手诏条陈十事》奏折呈给宋仁宗,提出了十条改革主张:(一)明黜涉,按官员的政绩进行升迁。(二)抑侥幸,限制恩荫。(三)精贡举,改变科举的内容和办法,选择“经济之才”。(四)择长官,选好地方官。(五)均公田,这主要是均地方官员的收入。(六)厚农桑,采取措施发展农业生产。(七)修武备。(八)减徭役。(九)覃恩信,主要是免去积欠的赋税和大赦方面的内容。(十)重命令,重视法令的制定和执行。范仲淹认为当时改革的中心问题是整顿吏治,裁汰内外官吏中老朽、病患、贪污、无能之人。

宋仁宗采纳了这些意见的大部分,连续颁布几道诏令,规定:1.改革文官。改革三年一次循资升迁的磨勘法,注重以实际的功、善、才、行提拔官员,淘汰老病愚昧等不称职者和在任犯罪者。2.严格恩荫制。限制中、上级官员的特权,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3.改革贡举制。令州县立学,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定时间方许应举。改变专以诗赋、墨义取士的旧制,着重策论和操行。4.慎选地方长官。由中书、枢密院慎选各路、州的长官。由各路、州长官慎选各县的长官,择其举多者尽先差补。5.“减徭役”。将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的五县废为镇,又析王屋县(今河南济源西)并入河南府,以精简乡村投入。

因为宋仁宗的年号是“庆历”,故历史上称这次改革为“庆历新政”。庆历新政的推行,虽然主要是为了巩固北宋王朝的统治,但对官僚机构的整顿,却触犯了那些势官权贵的利益。如庆历三年十月,由中书与枢密院共同选拔各路的转运使。范仲淹在提名时,翻阅名册,凡庸碌无才的就一笔勾去。富弼对他说:“范六丈公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范仲淹却说:“一家哭,怎比得一路哭呢”?改革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遭到了极大的阻力,有人诬蔑范仲淹、富弼等是“朋党”。面对这些言论,宋仁宗对范仲淹和富弼便不再信任,让范仲淹出任陕西、河东宣抚使,罢去参知政事的职务。到庆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富弼又被以更张纲纪,纷扰国经等罪名贬黜。已经颁行的磨勘(考绩)、荫子等新法也被宣布作废,“庆历新政”推行仅仅一年左右就夭折了。

庆历新政失败了,社会矛盾并未缓和,财政危机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一场更大规模、更为深刻的改革运动已在酝酿之中。

教学建议:教学时,可以请学生阅读本目内容后,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宋仁宗进行改革的动机是什么?庆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有哪些?教学时可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回答其问题。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一目。可以请学生结合教材中赵匡胤图像,讲述宋太祖的故事,然后进入本课的学习。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矛盾主要有几类?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内容和后回答。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一目。教科书出示了《杯酒释兵权》《北宋中国形势示意图》《北宋文官像》,展示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不同侧面。教学时可以播放三幅图及相关的录像加深学生的认识。关于积贫局面的形成,指导学生归纳出形成的原因主要为集中军权、集中行政权和集中财权;其影响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一目。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带着如下问题观看录像──庆历新政:宋仁宗进行改革的动机是什么?庆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有哪些?说明了什么?从新政的背景到实施、失败对当今中国的改革有哪些启示?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在介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时,用幻灯、实物投影仪或计算机介绍历史图片

案例二在介绍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用幻灯、实物投影仪或计算机介绍其中的一幅历史地图

《北宋中国形势示意图》

北宋始终没有实现过真正的统一。在它的北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在它的西北边,有党项族(羌族的一支)建立的夏政权(西夏)。此外,还有云南的大理,西藏的吐蕃以及西北的高昌、龟兹、于阗等政权。这是北宋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和出现冗兵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问题解答

1.想一想,这种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题关键:恩荫制度的含义,宋朝冗官出现的重要原因。

思路引领:直接影响:冗官;间接影响:政治、经济诸方面。

答案提示:恩荫制度指官宦之弟、亲属及门客不必通过科举即可做官。其影响是使官员人数增加,出现冗官现象;造成政府效率低下,加重财政负担,进一步激化阶级矛盾。

2.想一想,你认为范仲淹为什么这样做?

解题关键:时势造英雄。

思路引领:直接原因、根本因素及个人品质。

答案提示:冗官使积贫积弱局面更加严重,北宋统治岌岌可危;为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他的清正、忧国忧民的情思和以天下安危为己任的抱负。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0549.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