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学案
了解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两汉时期的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繁荣情况。
能力目标通过概括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综合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两汉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有很大发展,手工业取得许多成就,商业发展,城市兴盛,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分析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在自学的基础上完成表格)
类别成就
农业兴修水利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农作物
手工业丝织
冶铁
商业城市繁荣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一)学以致用
材料一“农业是天下之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材料二“夫农,天下之根本也。”
1.结合材料说说上述两段话的意思是什么?
2.你能不能举两例来说明汉代实行这种政策的具体做法?
材料西汉初期币制混乱,铸币权不统一,中央政府、诸侯国都有权铸币。汉武帝元狩四年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取消诸侯国的铸币权,钱币由国家统一铸造。
3.汉武帝下令统一铸造的货币是什么?
4.有人认为,汉武帝取消诸侯国的铸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有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二)各抒己见
两汉时期,统治者在城市管理方面有一些规定:如市场贸易时间有一定限制;春夏不得捣鸟窝,不得“弹击飞鸟”;城内民宅必须种树,否则要受罚。
1.你认为这些规定对吗?
2.面对商业的繁荣,汉朝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三)探究学习
综合所学,谈一谈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黄河在我国古代历来被称为“害河”。古代曾出现过多次治理黄河的活动。当前,黄河治理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联系两汉时期治理黄河的史实,请你为有效地治理黄河出谋划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使其造福于人类?
四、知识整合
农业
商业
手工业
五、巩固练习
1.对于黄河的治理,西汉、东汉比较重视的两个皇帝是()
A.汉高祖、光武帝B.汉文帝、汉质帝
C.汉武帝、光武帝D.汉武帝、汉明帝
2.发明水排的是()
A.西汉的王景B.东汉的杜诗C.东汉的王景D.西汉的王景
3.为了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大规模治理黄河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D.颁布“推恩令”
4.著名科学家张衡在文学方面也有造诣,他的《两京赋》是汉赋的代表作,其中的“两京”分别是指西汉和东汉的都城()
A.咸阳和长安B.长安和镐京C.咸阳和洛阳D.长安和洛阳
5.两汉时期社会经济能得到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①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②生产技术得到改进③商业发展繁荣
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六、中考链接链
1.[09黄冈中考]汉武帝为实行“大一统”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整理财政的措施是()
A.断绝研读儒家以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
B.招收“弟子员”、铲除“异姓王”
C.国家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D.颁布推恩令,设河西四郡
2.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什么工具?()
A.水上运输工具B.灌溉工具C.鼓风冶铁工具D.纺织工具
3.汉武帝时期,人们使用的最多的钱币是()
A.圆形方孔钱B.刀型币C.五铢钱D.银圆
4.识读下图,回答
半两钱五铢钱
(1)图中的“半两钱”和“五铢钱”分别是什么时代的全国统一铸币?
(2)当时全国为什么要统一铸造五铢钱?此外,当时经济方面还有什么政策?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类别主要成就
农业兴修水利汉武帝亲临治河工地,80多年,黄河下游未发生大水灾,汉明帝命令水利专家王景治理黄河
生产工具耕犁安装有翻土碎土的犁壁,发明新型播种工具
耕作技术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农作物北方普遍种植小麦,南方多种水稻,桑麻已广泛种植
手工业丝织业使用提花机,织出精美的花纹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一)学以致用
1.两段话分别是汉景帝与汉文帝所言。其中心意思是农业是无下的根本。
2.基于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汉代统治者采取了重农抑商政策,如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汉武帝、东汉明帝时都治理了黄河,再就是改进了农具。
3.五铢钱
4.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铸币权收归中央政府之后,国家的经济力量得到加强,诸侯国的经济实力被削弱,使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得到了经济上的保证。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
(二)各抒己见
1.这些规定有些对,有些不对。如春夏不得掏鸟窝的卵、不得“弹射飞鸟”,城内民宅必须种树等,都有利于环境保护;而市场贸易时间有一定限制,就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2.统治者担心农业生产受到影响,没有人去种植农业
(三)探究学习
1.两汉初期都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例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等
2.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稳定,民族融合,促进经济的繁荣……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采取疏导的方式,修筑黄河大堤。
五、巩固练习
1.D2.B3.C4.D5.A
六、中考链接
1.C 2.C3.C
4.(1)秦朝的半两钱、西汉的五铢钱。
(2)为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13课《两汉的经济发展》学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13课《两汉的经济发展》学案
学习汉朝的经济,为实现祖国富强贡献力量!
1、知识目标:知道汉的经济发展、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2、能力目标: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本课,增强发展经济,强国富民的责任感!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一、复习提问,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速读全文,编织知识提纲。
三、精读教材,目标逐一达成。
1、生生互动,巩固记忆:两汉治理黄河的史实及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概况。
2、对比记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四、交流展示,能力提升。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代表发言,精彩展示。
两汉的经济发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五、师生共同小结。
学习了本课,我的最大收获是:
。
我的问题空间是:
。
六、达标检测题。
当堂达标,巩固训练,检测过关!
:学会历史知识的前挂后联是形成深刻历史记忆的关键。
:本课的重点问题较少,可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联系和对比,进行相关历史史实的纵向记忆。
达标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明察秋毫
1、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汉朝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A.汉文帝B.汉景帝
C.汉武帝D.汉明帝
2、秦始皇与汉武帝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A.在全国统一货币B.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C.修建长城D.治理黄河
3、新型生产工具的发明,促进了两汉经济的发展,水排的发明主要用于()
A.农业B.冶铁业
C.冶铜业D.丝织业
4、东汉明帝时,负责治理黄河水利专家是()
A.王景B.李冰
C.郑国D.杜诗
5、20世纪70年代,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大量精美的丝织品,那么汉代的丝织品使用的是()
A.提花机B.水排
C.耧车D.印染机
二、简答题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有哪些?
2、两汉的经济发展中哪些是领先世界第一的?你怎样看待这些成就?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文章来源://m.jab88.com/j/37345.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