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一章第四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列强向中国走私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贩卖华工;列强在中国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进行早期资本输出。
2.能力培养
分析19世纪中期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情况,找出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思想认识
(1)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及进行早期资本输出,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2)列强不顾西方法律不许贩卖人口的规定,诱骗掠拐大量华工,贩卖到海外充当劳动力,实质上是奴隶贸易。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难点:列强经济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课前准备
教师:本节基本为讲述课,为本学期研究性学习做准备,结合天津近代成为口岸城市列强对天津早期经济侵略的情况,参考书目:《天津租界》、《天津的五大道》等。
学生:布置学生小结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有关经济侵略方面的条款,并总结其特点。
查询有关资料作为教材补充。
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是对本章前几节有关列强经济侵略的内容在理论上的小结。
和学生一起复习有关西方列强在19世纪中期,即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内容,导出西方列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对中国侵略的特点,主要是商品输出。
本节所列取得海关管理权,走私鸦片,掠夺劳动力,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早期资本输出等密切相关,反映资本主义阶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特点。
结合天津地方史,简介这一时期列强对天津的经济侵略的情况,为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做准备。

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英国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问: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有关英国在经济上侵略我国的条款,主要有哪些?
○答:赔款2100万银元(直接掠夺)
五口通商便于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协定关税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提供条件
片面最惠国待遇
等等
●问:英国工业革命后,对外侵略特点是什么?
○答:商品输出。
●问:以上条款中最能反映英国工业革命后,对外侵略特点的是什么?
○答:协定关税。(最直接最有利打入中国市场)

一、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
1.从关税协定到夺取海关管理权。
原因
海关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为进一步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攫取海关管理权成为重要目标。
过程
①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②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占领了上海县城,清朝海关监督吴健璋逃跑,海关业务瘫痪,驻上海的英、法、美三国领事,趁机派兵侵占了设在上海租界内的中国海关,夺取上海海关的管理权,他们迫使上海官吏接受英法美三国领事各派一个税务司管理上海海关,实行领事代征制。小刀会起义被镇压后,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官吏签订《上海海关征税规则》,建立税务管理委员会,外国委员处于多数。上海海关成为中国第一个半殖民地性质的海关。(教材小字部分也有介绍。)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将上海海关制度推广到各口岸,由英国人总司其事。
④总理衙门建立后,任命英国人赫德等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任职达46年之久,赫德制定了殖民地性质的管理制度。
总税务司掌握海关行政、用人、财务大权,各地税务司只向总税务司个人负责,中国海关和地方海关的高级官吏由外国人担任,中国人只能充当下级职员。
影响
①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天津条约》附件规定值百抽五,但实际上洋商进出口货物远未到这个水准。大大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资源。
②海关税收是清政府一项重要财政收入,也是清政府举借外债,偿付赔款的重要抵押。西方列强控制中国海关,也就等于掌握了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命脉。
二、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1.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走私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等形式,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2.具体形式
①鸦片走私更猖狂
1840~1860年,走私鸦片比鸦片战争前40年增长了一倍多。
1858年,清政府被迫同意鸦片以“洋药”的名义进口,但为了逃税,外国鸦片贩子仍猖狂走私。
这是西方列强直接掠夺中国的财富。
②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
1837~1839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均不到100万英镑。
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增长近一倍半。(239万英镑)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夺取的政治经济特权,逐步实现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1865年在对外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
商品输入冲击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③压低价格收购原料
中国出口的工业原料和土特产品,以丝茶为大宗,还有棉花、大豆、药材、猪鬃。
1842~1846年,茶出口达8400万磅
丝 达18000万包
1846~1856年,茶出口增长55%,达13000万磅
丝增长3倍,达79000万磅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农产品经商贩、大商人、买办,最终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工业国的重要原料,国际市场的需求又影响着中国农产品的生产。(参考教材“阅读与思考”中的引文,武夷北苑农民争相种茶。)
中国出口贸易几乎掌握在外商手中,外商支配着中国农产品的价格和数量,使之对外国资本产生依赖性。由于外商操纵市场、压低价格,中国出口商品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参考教材《续富国策》所述情况。)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带有两重性,它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和可能,但由于这种变化是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扩展殖民地贸易和实行经济侵略强行促成的,所以不可避免地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
三、贩卖华工
1.背景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入侵,加剧了中国农民的破产。
西方殖民地收买地痞流氓诱骗掠拐华工,将华工贩卖到海外充当苦力,剥削中国廉价劳动力,掠夺中国劳动力。
2.情况
①19世纪50年代,从广东贩卖出国的华工,每年约5万人。
《北京条约》允许华工出国,殖民者诱拐华工更为猖獗。
②被拐骗的华工首先要立一张卖身契,人贩要在华工胸前烙印,标明运往何处。
③表示去古巴;P.表示去秘鲁……
华工被装上运华工的船只,时称“浮动地狱”。远渡重洋,船上生活条件恶劣,受到非人的待遇,有40%~50%华工未能达到目的地。
掠卖华工的实质就是奴隶贸易,充分暴露西方殖民侵略的野蛮性、残酷性。
四、早期的资本输出
19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以商品输出为主,但早期资本输出已开始。19世纪70年代以后则以资本输出为主。
1.形式
①办洋行
1854年,上海黄浦江已洋行林立,有120多家。
1867年,天津有洋行17家。
如:天津租界“英国皇家四大行”之一的仁记洋行,在宁夏设外庄,垄断收购羊毛,在包头设外庄垄断收购驼绒,在海拉尔设外庄垄断收购兽皮。
外商使用“标期汇票”套购中国大量农产品、特产。
②开银行
为适应贸易需要,方便汇兑。
最早在中国开设银行的是英国,英国人在上海设立第一家外国银行,英国东方银行上海分行(丽如银行)。后建立了“有利银行”、“麦加利银行”、“汇丰银行”。在天津的外商银行集中在英租界,今解放北路,有“天津华尔街”之称。
1870年英国在中国设银行(分行)17个,1890年,英国在中国设银行(分行)30个,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也在中国设银行,法国有法兰西银行分行,德国有德意志银行分行。
外商银行是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支柱。
③经营轮船公司
19世纪60年代开始,外国人投资在中国建立轮船公司。
如美旗昌轮船公司、英太古轮船公司。列强垄断中国的远洋、内河航道。如英太古轮船公司在天津与恰和公司一起把持天津进出口航运,积累了大量财富。
④设工厂
船坞。鸦片战争后,来华商船增多,为维修船舶,外商擅自设船坞。如1845年,英商在广州设柯拜船坞。柯拜船坞设在黄埔,1860年后有船坞四座,经营修理船舶等业务。
加工厂。为掠夺中国资源,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外商创办各种加工厂,如砖茶厂、缫丝厂。如俄商1863年在汉口建立的顺丰砖茶厂,最初雇佣工人以手工制造砖茶,后建立使用蒸汽机的砖茶厂。

1.19世纪中期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的形式。
2.介绍天津近代列强侵略的情况。

1.天津近代“银行街”的出现及建筑风格。
2.天津的洋行。
背景资料
1.关于鸦片贸易合法化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咸丰八年十月十三日(1858年11月8日)签订于上海
第五款一、向来洋药、铜钱、米谷、豆石、硝磺、白铅等物,例皆不准通商,现定稍宽其禁,听商遵行纳税贸易。
洋药准其进口,议定每百斤纳税银叁拾两,惟该商止准在口销卖,一经离口,即属中国货物;只准华商运入内地,外国商人不得护送。即《天津条约》第九条所载英民持照前往内地通商,并二十八条所载内地关税之例,与洋药无涉。其如何征税,听凭中国办理,嗣后遇修改税则,仍不得按照别定货税。……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126页中华书局1983年
2.关于允许华工出国
《中英北京条约(续增条约)》
第五款一、戊午年(咸丰八年,1858年)定约互换以后,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各省督抚大史,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该省大史亦宜时与大英钦差大臣查照各口地方情形,会定章程,为保全前项华工之意。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127~128页中华书局1983年
3.关于近代列强的资本输出
①洋行麇集,掠夺竞争
早期来华的一些洋行,包括所谓的“皇家四大行”恰和、太古、仁记、新泰兴,都是以贩卖鸦片起家的。迨至(天津条约)规定鸦片可以“洋药”名义进口,鸦片的输入乃更进一步合法化。这些洋行依仗租界的庇护及享有关税、航运等特权,使鸦片输入很快即占天津进口洋货的第一位。例如1861年进口鸦片为一千四百八十二担,1863年为三千七百四十九担,占天津洋货进口总值的36.4%。1865年增至五千六百五十四担;1866年更猛增至九千六百一十二担,价值达白银五百七十六万八千一百六十九万两。这不仅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而且由于鸦片不断输入中小城镇,毒气蔓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危害,绝非统计数字所能概括。……
天津的洋行自从享有子口税的特殊权益以后,如虎添翼,在我国华北、西北、东北以及内蒙的广大城镇,遍设外庄或货栈,作为垄断收购的基地。怡和、仁记、新泰兴、平和、高林等洋行,在内地设立的外庄为数最多。怡和洋行的外庄,一年营业额最多时达到四百万两,仁记洋行的外庄,收购山货经常一次超过一百吨,收购绒毛一次也常达几十吨。由于收购的数量最大,仁记外庄在各货产地收购时,都居于垄断地位,例如仁记在宁夏的外庄垄断收购西宁毛,在包头的外庄垄断收购驼绒,在海拉尔的外庄专门收购兽皮等。不平等的关税制度为这些洋行倾销商品和掠夺农副产品提供了最优惠的条件。
必须指出的是,有很多洋行创办人起初来中国时都是赤手空拳;随身仅携带一只皮包。他们凭借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和租界的庇护,在天津开设洋行后,为时不久,就变成腰缠累累的资本家。
洋行除在经济上对中国人民进行疯狂掠夺外,有的还经营惨无人道的贩卖华工的罪恶勾当。仁记洋行很早就干着这种卑劣野蛮的“生意”。它设有所谓“金矿局”,专门诱骗华工,付给少得可怜的安家费,然后运往南非洲、南洋群岛等殖民地,转卖给外国资本家,从事于开采金矿、开发橡胶园等各种苦工杂役。洋行从中榨取了血腥利润。
②垄断航运,扼制天津口岸
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工具──海上航运,当时几乎全部控制在洋行手中。恰和与太古两个洋行始终垄断着天津的航运事业,前后达数十年之久。它们不仅垄断着海上的远洋航运,内河航运也在其控制之下。
早在1861年,怡和洋行的麦克利恩来津,并于1867年正式成立怡和洋行天津分行,除贩运鸦片和经营其他进出口贸易外,主要是经营航运业务。怡和洋行的轮运,从南到北,自香港起,经广州、汕头、厦门、福州、上海、青岛、烟台、威海卫,直到天津,包括了中国沿海的各主要港口,控制了整个沿海的运输线。除此而外,它还代理很多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大口岸。在怡和的航运系统内,有客船和货船三十余艘,定期往返于天津至广州及上海两条航线。在中国内河,怡和的轮船也是通行无阻。
太古洋行也是以走私鸦片起家,后来转为经营航运的。太古洋行天津分行成立于1881年,初期设在英租界坝道(今台儿庄路)的办事处,只不过几间平房,拥有几艘旧船。后来凭借各种特权,进行种种掠夺活动,1886年以后与怡和一起,把持了天津进出口的航运。在五年之间即积累了大量资财,建立了天津太古洋行大楼。其业务范围除航运外,还兼营食糖、油漆、保险、驳船等业务,其中进口食糖,在天津长期居于垄断地位。
③操纵金融市场的外商银行
过去英租界的维多利亚道(即中街,今解放北路),外商银行大楼毗连,有“天津华尔街”之称。这些外商银行都是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支柱。
各帝国主义国家银行集中设立在英租界,也足以说明英租界在经济侵略上的特殊位置。设立在这里的银行有:英国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美国花旗银行、运通银行、大通银行,俄国的道胜银行,德国的德华银行,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比国的华比银行,以及合通银行、敦华银行、利华银行、天津商业放款银行、华北房地产抵押放款公司等。
在这些银行中,进行各种侵略活动最为突出的是汇丰银行,它几乎控制和垄断了晚清及北洋政府以来的金融财政。它向当时的历届政府提供大量的条件苛刻的借款,吸收王公贵族、军阀官僚搜刮来的大批存款,并通过垄断国际国内汇兑、发行纸币等手段,牟取了巨额利润,榨取了中国人民不可数计的财富。
选自《天津租界》天津人民出版社

相关知识

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一、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1、战后美国经济发展

(1)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经济发展“黄金时期”;

项目

基本概况

发展特点

经济稳定发展,成为战后“黄金时期”;

发展原因

①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大量输出资本,赚取高额利润;

②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产业;

③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

主要表现

①经济发展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一半以上商品是美国生产;

③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比战后初期增加一倍多;

(2)70年代初至1975年:经济衰退时期;

项目

基本概况

发展特点

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

主要

原因

①1973年经济危机;

直接原因

中东国家提高石油价格;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决定;

主要特点

是战后最严重的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②争霸斗争和侵越战争的影响;

③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发展和商品的竞争;

④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决定;

主要表现

①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减慢,出现经济衰退;

②美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③美国由世界最大债权国变为最大债务国;

④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解体;

⑤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3)1975年至70年代末:经济“滞胀时期”;

项目

基本概况

发展

特点

①经济没有得到恢复,进入“滞胀”阶段;

②最显著特点是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

根源

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无法解决;

认识

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节作用减弱。※归纳总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含义: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历程:

①产生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②初步创立:美国罗斯福新政;

③广泛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4)形式:

①国家直接掌握资本建立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

②国家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相结合;

③国家通过财政税收等到政策对私人资本企业进行管理和调节;

(5)作用

①突破了私人资本的局限,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②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③加剧矛盾的发展,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4)20世纪80年代:经济恢复时期;

项目

基本概况

发展特点

经济开始复苏,但财政赤字急剧上升;

主要

原因

①政府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②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

主要表现

①美国经济出现持续增长;

②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

③政府财政赤字急剧上升,成为美国经济的沉重负担;

(5)20世纪90年代:经济繁荣时期;

项目

基本概况

发展特点

美国经济增长加快,呈现繁荣景象;

主要

原因

①政府大刀阔斧的改革;

②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技术;

主要表现

①经济增长加快,通货膨胀率下降;

②就业率上升,财政赤字逐年递减,甚至出现盈余;

③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2、战后西欧的复兴发展

(1)西欧经济的发展:

项目

基本概况

共同原因

①实行社会改革,调整政策,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②密切同美国的联系,充分利用美国援助;

③充分利用新科技革命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根本原因)

主要表现

①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

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迅速、国力上升,生活水平提高,呈现繁荣景象;

③联邦德国发展最迅速,成为西欧最强的经济大国;

(2)联邦德国的崛起:

项目

基本概况

崛起

之因

①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社会形势稳定;

②实行非军事化,集中财力物力,全力投入经济建设;

③美国大力扶持:保留德国雄厚的工业基础,马歇尔计划提供大量经济援助;

④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强调市场规律的作用;

⑤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⑥人民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和辛勤劳动;

主要

表现

①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时期;

创造了经济起飞的“经济奇迹”;

②20世纪60年代初,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3)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项目

基本概况

①苏联威胁和美国经济渗透,要求加快密切合作,加快发展步伐;

②经济发展中,西欧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进程;

目的

直接

目的

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根本目的

从根本上保证自身安全,提高西欧的国际地位;

成立

①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

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

③1958年,欧洲原子能联营;

国家

初期成员国有: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

认识

①性质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和国家政权协调建立的国家间的经济联盟;

②反映西欧国家的联合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

③实质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作用

①扩展了内部商品、劳务和资本市场,加强了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的竞争力;

②欧共体力量的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③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不断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3、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

(1)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美国的大力扶植:

根本原因:美苏冷战加剧;

直接原因:中国大陆形势的变化——美国扶蒋反共失败;

直接目的:把日本变为反苏反华的前沿堡垒;

突出表现:1951年,美国操纵签订偏袒日本的对日和约,结束了对日本的占领;

③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④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商品的出口;

⑤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

⑥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⑦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军大量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归纳总结:

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相同点。

①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②美国的扶植;

③利用高新科技成就,发展新兴产业;

④发展外向型经济;

⑤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科技人才;

⑥加强经济的宏观调控;(2)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表现:

①1955年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②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③80年代,日本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经济稳步发展;

④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3)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②70年代中期以后,军费逐年增加,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

③90年代以来,在“国际合作”的名义下,向海外派遣军队;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矛盾和与问题

1、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形势:

(1)总体形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

(2)主要原因:

①汲取历史教训,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②改善人民的生活现状;

2、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矛盾和问题

基本概况

阶级矛盾

依然存在

原因

贫富差距不断拉大,阶级不满情绪不断增长;

表现

麦卡锡

主义在

美国盛行;

时间

20世纪50年代“冷战”时期;

代表

参议员麦卡锡;

概况

掀起反共浪潮,焚毁进步书籍;

社会危机

加深

①种族歧视五六十年代,马丁·路德·金领导争取平等权利的

难以消除;黑人民权运动;

②毒品泛滥,贫富悬殊,邪教盛行,社会暴力愈演愈烈;

③极右势力沉渣

泛起;

德国

80年代以后,新纳粹分子活跃;

日本

开脱战争罪行,企图重温军国主义旧梦;

④恐怖主义的威胁;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复习教案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复习教案

一、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
1.美国
(1)经济状况:①飞速发展。②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原因:①幅员辽阔,环境优越,资源丰富。②开发西部提供丰富的原料和广大的国内市场。③欧亚移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必要的技术经验。④奴隶制经济废除。⑤内战后,政治稳定,欧洲资本涌入。⑥科技发明多,垄断组织发达。
(3)特征:托拉斯帝国主义。
2.德国
(1)经济状况:①1871年完成统一后;工业生产飞速发展。②19世纪最后30年,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居于世界前列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原因:①完成国家统一,开辟了国内统一市场。②普法战争后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③来自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补充了资源。④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易于采用新技术、新设备。⑤科技发明多,垄断组织发达。
(3)特征: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二、英法经济的缓慢发展
1.英国
(1)经济状况:①经济发展缓慢,被美、德赶上并超过。②失去了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工业垄断地位。
(2)原因:①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设备陈旧;资本大量输出国外。②拥有广大的殖民地,可获得巨大利润。
(3)特征:殖民帝国主义。
2.法国
(1)经济状况:①工业生产有一定发展,但远落在美、德之后。②19世纪末,工业发展速度降至世界第四位。
(2)原因:①农民贫困,农业技术滞后,国内市场狭窄。
②小企业大量存在,限制了工业新设备和新技术的采用。
③普法战争后割地赔款.损失巨大。
③大量资本投在信贷领域和国外,收取巨额利息。
(3)特征:高利贷帝国主义。

三、俄日经济的发展
1.俄国
①经济状况:1861年以后,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但落后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
②原因:封建势力强大,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热衷于对外战争。
③特征: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2.日本
(1)经济状况:①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始了工业革命,t885年前后出现高潮。②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③20世纪初工业革命基本完成。④在政府保护下,产生了垄断组织.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2)特征:带有浓厚封建性的垄断集团同军阀集团勾结,疯狂进行侵略扩张,因此日本被称为“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3)对外:①日本天皇政府极力发展军国主义,制定了以征服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②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取得了一系列特权③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清战败,日本增强了控制朝鲜的势力。④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1905年借日俄战争胜利之机,在美国支持下,把朝鲜变为其“保护国”即实际上的殖民地。⑤1910年,强迫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
四、列强对世界的瓜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绝大部分地区都已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拉丁美洲除原有的殖民地外,其他宣布过独立的国家,实际上也成为依附于英美等国的半殖民地。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于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国家控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对它们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掠夺。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教案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1、美国、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帝国主义的特征;2、英国、法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表现及帝国主义的特征;3、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状况及帝国主义的特征;4、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垄断组织形成的特点;5、日本帝国主义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6、日本的大陆政策及其对朝鲜侵略的过程。

一、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帝国主义特征

1、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

②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原料和更为广阔的国内市场;

③欧亚移民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必要的技术和经验;

④美国内战结束了南部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⑤内战后的美国政治相对稳定,大量欧洲资本涌入。

2、经济飞速发展的状况

①1894年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

3、帝国主义特征:由于托拉斯是美国最盛行的垄断组织形,所以美国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

二、德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其帝国主义特征

1、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

①1871年国家统一的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②普法战争后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为德国提供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

③得自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为工业发展补充了重要的资源;

④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2、经济飞速发展的状况:工业生产的发展速度仅次于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3、帝国主义特征:“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原因:容克地主利益同资产阶级的利益联系密切,普鲁士的军国主义精神和垄断资产阶级的扩张欲望结合在一起。

三、英国经济的缓慢发展及其帝国主义特征

1、经济缓慢发展的原因

①英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占优势的纺织业等部门的设备已经陈旧,但资本家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也不愿用于更新国内的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

②英国作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掌握了广阔的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廉价的劳动力,即使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英国资本家也能从殖民地获得巨额利润。

2、经济缓慢发展的状况

①尽管英国工业在世界上还占有一定地位,特别是它的造船业和金融业仍据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资本输出占世界第一位,但已经失去了19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世界工厂”地位);

②英国的工业产量降到世界第三位。

3、帝国主义特征:“殖民帝国主义”。

四、法国经济的缓慢发展及其帝国主义特征

1、经济缓慢发展的原因

①法国农民的贫困和农业经营的落后,造成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滞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

②小企业的大量存在,限制了工业新装备和新技术的采用;

③普法战争的失败,战后的割地赔款,也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

④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在信贷领域,而不是投在生产领域,投资国外远远多于投资国内,每年收取巨额利息。

2、经济缓慢发展的状况:19世纪中期法国的工业生产仅次于英国,据世界第二位;到19世纪末,降到世界第四位。

3、帝国主义特征:“高利贷帝国主义”。

五、俄国经济的发展及其帝国主义特征

1、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主要原因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2、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3、帝国主义特征:由于俄国的封建势力仍很强大,沙皇政府又热衷于对外侵略扩张,因此俄国帝国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被称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六、日本经济的发展及其帝国主义特征

1、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工业革命的进行。1885年气候日本出现了工业革命的高潮,20世纪初工业革命完成;

③中日甲午战争对日本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进一步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明治政府起了重要作用(如扶植私人资本)。

2、经济迅速发展的状况:在政府的保护下,日本产生了垄断组织;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也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3、帝国主义特征:“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原因:日本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不足,农业落后等原因,而是更多地依靠军事手段来夺取殖民地、取得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带有浓厚封建性的垄断集团同军阀集团相勾结,疯狂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4、日本的对外侵略

①原因:日本天皇政府极力发展军国主义,制定了以征服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征服朝鲜是征服中国的第一步。

②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

内容:迫使朝鲜开放通商口岸;强迫朝鲜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享有领事裁判权。

影响:《江华条约》是朝鲜同资本主义国家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此后,美、英、德、俄等国都强迫朝鲜签订了类似的条约。

③1894—1895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日本增强了控制朝鲜势力。

④1904—1905年日本发动日俄战争,趁战争获胜之机,在美国的支持下,把朝鲜变成实际上的殖民地。

⑤1910年,日本迫使朝鲜政府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了朝鲜。

1、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晚期经济发展的三种类型

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各国’开展的状况千差万别,由于各自不同的历史、现实条件,六大帝国主义国
家在19世纪晚期经济发展方面呈现三种类型:①经济飞速发展: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这两个国家科技发明的成果都相对较多,资金、资源、市场的条件都较充分,所以发展迅速;②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这两个国家在19世纪中期还处在资本主义各国的最前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较好,海外市场较发达,但在机器更新、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扩大投资规模上不够迫切,经济发展的速度仍然比不上美、德两国。③以俄国和日本为代表,两国同时在60年代实现了向资本主义的过渡,由于两次工业革命在两国几乎都是同时开展起来,所以其工业生产发展的速度都十分迅速。但由于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加之与前面四国相比,经济基础薄弱,因仍然落后于美、德、英、法四国。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发展状况

国家

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快慢原因

帝国主义特征

认识

较快

美国

经济发展最快,1894年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①幅员辽阔,资源丰富;②西部开发提供了原料、市场;③欧亚移民带来劳动力和技术、经验;④欧洲资本涌入;内战扫除障碍,战后政治相对稳定。

托拉斯帝国主义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实力对比的变化,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德国

经济飞速发展,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①国家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②法国50亿法郎赔款提供资金;③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丰富矿藏提供资源;④后起国家更易于采用新的技术设备。

容克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

相对缓慢

英国

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失去了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工业产量降到世界第三位

①殖民帝国使得英国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②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技术设备陈旧,大量资本输出国外。

殖民帝国主义

法国

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工业产量降到世界第四位

①农民的贫困和农业经营落后造成农业技术落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②小企业的大量存在妨碍了新技术和设备的采用;③普法战争造成巨大损失,割地赔款妨碍了经济发展;④资本投放到信贷领域和国外。

高利贷帝国主义

迅速但落后

俄国

发展迅速但总体落后

封建残余严重

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日本

经济发展迅速,但总体落后

①明治维新创造了条件;②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③甲午战争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原料和市场;在④日本政府的保护下产生垄断组织。

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3、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①形成原因:17世纪中期较早地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统治;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18世纪60年代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1840年前后又最早完成工业革命。因此,在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②丧失原因:英国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设备陈旧,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往国外,不愿用于更新设备和采用新技术;英有广阔市场,对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缺乏应有的积极性,造成生产率低下;美、德等国的工业生产迅猛发展,迅速赶上和超过的英国,使英逐步失去了“世界工厂”地位。因此,在19世纪末英国丧失了世界工业中垄断地位。

4、如何认识和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及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①经济变化: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20世纪初日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在日本政府的保护下,日本产生了垄断组织。②国际地位变化:摆脱了受西方国家奴役、侵略的危机,成为亚洲强国。③对国际形势的影响:由于国内市场狭窄、资源不足、农业落后等原因,日本帝国主义无法通过经济手段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竞争,而是更多地依靠军事手段夺取殖民地、取得原料产地和市场,因此,带有浓厚封建性的垄断集团与军阀集团相勾结,对外大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日本国际地位的提高,一方面是日本自身进行改革、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建立在对朝鲜和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基础之上。

5、关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

①经济不平衡:世界近现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英国“世界工厂”→美国独掌世界经济霸权→资本主义经济走向多极化这样一个过程。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但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是不同的。美、德、日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迅速,而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却相对缓慢,俄国资本主义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种展的不平衡突出表现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产量中地位的变化。

②政治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20世纪3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大危机的影响下又走上了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等。造成资本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起来说,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差异是两个主要原因。

造成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差异主要是历史的原因。英、法、美是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革命对旧的社会制度冲击大,改造也较为彻底,因而这些国家民主化程度较高;德、日、俄等国则是经过不彻底的社会改革或是王朝统一战争确立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旧的社会残余大量存在,因而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势力较强。

20世纪3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从历史角度讲,英法美民主传统浓厚而德意日则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因而后者易于建立法西斯专政;从现实角度讲,德意日三国受经济危机打击重,摆脱危机困难;而英法美经济基础雄厚,摆脱危机则相对容易一些。因而前者急于采用极权形式恢复其经济秩序。

③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其矛盾产生的根源,世界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都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密不可分;但与此同时,这种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也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借鉴,从而促进资本主义制度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因此,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评价不能走向极端。

6、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

政治是经济的反映,其发展也是由经济决定的。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政治发展的阶段性。例如,就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而言,手工工场时期因经济不发达,故只确立了一些基本的政治原则(自由、平等、法制),没有完备的政治制度体系;到了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工业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民主法制建设也相应加快,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本主义制度结构体系;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定型,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发展成熟(如政党政治、议会制度、选举制度、司法制度等),特别是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已更加健全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机制。

7、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趋势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的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和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壮大,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表现出两类不同的趋势。一类是美英法等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充分。这些国家都经过激烈的资产阶级革命,对旧制度、旧传统的打击比较彻底,使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得到顺利发展;美、英是典型的两党制国家,法国维护了共和政体,这有效地保证了资本主义政治上的稳定;美国成为托拉斯帝国主义,英国成为殖民帝国主义,法国成为高利贷帝国主义。另一类是封建专制色彩较浓的德、俄、日等国,较多地保留了封建残余势力,奉行专制主义和高压政策,这些国家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德国具有军国主义传统;俄国以沙皇专制统治为主要特征,对内的专制主义和对外的军国主义是19世纪末俄国政策的主要特征,极富军事封建性;日本在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的特点,可简单的概括为:垄断、专制、侵略三位一体。垄断方式很特殊,是在政府的扶植之下走上垄断道路;专制表现在天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外侵略扩张,以军国主义作为自身发展的主要手段是日本的国策。

高二历史教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教学目标

1.学生应掌握:美、德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帝国主义特征;法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其帝国主义特征;俄国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及其侵略扩张性;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日本垄断组织的形成及其帝国主义特征,1889年宪法,日本的大陆政策,《江华条约》,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及影响,日本吞并朝鲜。

2.通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原因和特征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发展的快慢、特征的不同,是正常的、绝对的,它是由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所造成的;通过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及其特征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性的认识。

3.通过日本对朝鲜、中国侵略基本史实的了解与回顾,从而达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时刻警惕任何形式的军国主义扩张,激发学生为世界人类和平事业献身的精神,以及自强自立、振兴中华的精神。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2267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694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