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同步达纲练习】
一、选择所给注音都正确的一组()
A.横渡(hèng)累计(lěi)秧苗(yāng)
B.鉴定(qiān)丰硕(shuò)笼罩(zhào)
C.披挂(pī)曲折(qū)邀请(yāo)
二、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扁远锻练大相径廷
B.繁值遗传矢志不移
C.雄蕊搅拌收效甚微
三、选词填空
1.与会人员对袁隆平()的学术报告和答辩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A.精彩B.精湛C.优美D.严谨
2.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还以()之势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A.迅猛B.迅速C.凶猛
四、根据语言环境解释加粗字
1.这劫后余生的四钵秧苗,袁隆平倍加珍惜。
劫后余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兵不解甲,袁隆平又带领人马投入再越优势关和攻克制种关的战斗。
兵不解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的成绩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骄傲。
骄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练习
(一)
1964年袁隆平迈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可是不久,“文化大革命”便开始了。
袁隆平所有搞过试验的坛坛钵钵全被砸得稀巴烂,心爱的秧苗不是被折成几截,就是与湿泥污水搅拌成一团。面对这种惨景,他落下了伤心的泪……
所幸的是,他的两个忠实支持者藏了四钵试验秧苗。这劫后余生的四钵秧苗,袁隆平倍加珍惜,到1968年,已发展到四分秧田了。
为了照顾这得来不易的“秧宝宝”,袁隆平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然而,就是他视为生命的四分秧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还是被扫荡一空。
袁隆平来到试验田边,像疯了似的在狭窄的田埂上走过来,又走过去,狂()乱()。当走到一口深井旁,像()了什么,把衣服一(),“扑通”一声()了下去,原来他发现那里面有几棵秧苗。
1.当他的实验受到打击后,他是如何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原文的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词语。
3.文中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表现了袁隆平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热爱生命
不过,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自认为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不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1.结合语境解释“稍纵即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用直线在原文中标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选段,你认为作者有哪些生活态度?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摘抄至少两句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活动
1.写一则消息,报道本校或本班新近开展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要求真实准确,迅速及时,简洁明快,用事实说话。
2.课外练笔:将自己近日从广播、电视中听到或看到的新闻记录下来,从中挑选一则你认为最有价值的,经过概括与提炼,写成“一句话新闻”,并在班级或小组举行的交流会上交流。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C
二、C
三、1.A2.A
四、1.灾难,浩劫。
2.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解开。
3.自豪。
五、
(一)1.发疯似的寻找秧苗,执著地进行实验。
2.奔,走,发现,脱,跳
3.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袁隆平对实验的痴迷,对秧苗的关爱。
4.对科学实验的疯狂迷恋,矢志不移地进行科学实验。
(二)1.稍微放松一下便立即消失了。
2.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3.乐观、珍惜时间、关心生活
4.略。
别了,“不列颠尼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特写的特点。
2、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理解典型事例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4、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写作背景:
香港回归的背景: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英国人的到来,使得香港卷入世界性事端。十九世纪,英商来华进行鸦片贸易,赚取大笔财富,换取中国的白银、丝绸、茶叶和香料。清廷担心老百姓受到鸦片烟毒影响,决定禁止鸦片的进口。英商方面,渴望在港口加强地位,不受满清朝廷控制,因此导致鸦片战争(1840~1842年)的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香港岛就在1842年所签订的《南京条约》中,永久割让给英国。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大片土地以及附近200多个岛屿,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邓小平同志在接见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的时候,明确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将收回香港主权的意愿,同时,这也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体现。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将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二、标题的理解:
1、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2、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3、“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
三、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níngjīngbóyǎnzhǔzhì
凝重紫荆停泊掩映世人瞩目旗帜
四、研讨课文:
1、找出本篇报道的导语部分和主体部分。
明确:(一)导语
这篇通讯的导语部分有三个重点。一个是点题,点明了英国国旗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将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就赋予了“不列颠尼亚”号以象征意义。二是揭示全文主旨,在港飘扬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即将下降,香港即将回归。三是导语结束在时间上,为通讯主体部分的时间顺序奠定基础。
(二)主体
通讯主体部分采用的是时序结构与文学手法相结合的方式。时序结构的特点是按时间顺序将事件的始末说清楚;文学手法则是在此基础上增强文字表现力,增强可读性。
2、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明确: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的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3、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通讯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
明确: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30分——港督府——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下午4点40分——港督府——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下午6点15分——距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的广场——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下午7点45分——“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1997年6月30日
最后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1997年7月1日
零点40分——中国南海——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4、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明确:4、7、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
5、第5段写到“不列颠尼亚”号和紫荆花的细节有什么意义吗?
明确: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6、最后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是什么意思?
明确: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7、把这篇通讯改写成一篇新闻,你省略了哪些语言?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好处。
明确:“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末任港督官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交待告别的细节,事情的因果、始末交待的具体清楚。
“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描写,但在这里交代,对“告别”的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
五、文章主旨:
这则通讯通过对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盛事的回顾,证明了只有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昌盛,我们才不会被别人欺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阅读与写作上,要求学生了解消息及特写性消息的特点。学习作者语言表达上的技巧。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一、写作背景: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在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水稻杂交的研究。1980年~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担任首席顾问,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杂交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00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给了袁隆平崇高的荣誉,另一方面,我们更应看到,袁隆平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家,在进行农业科学试验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艰辛,几十年如一日,执著地进行科学实践活动。这期间有来自于同行的怀疑,有来自于实验失败的苦痛,更有来自于社会的打击,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更是受到史无前例的重创。但是,袁隆平仍然矢志不移地进行他的科学实验,表现出一位科学家超人的素质和崇尚科学的品质。本则新闻正是集中表现了袁隆平的这种精神和品质。
二、课前热身:
1、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xiānzhàoruǐfánzhíjìngshǐ
籼型笼罩雄蕊繁殖大相径庭矢志不移
bōjiǎojiéyāngjiě
坛坛钵钵搅拌劫后余生秧苗兵不解甲
2、重点词语解释:
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太远。径,门外的小路。庭,堂外的院地。
劫后余生: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劫,灾难。
矢志不移:立下志愿绝不改变。矢,发誓。
三、研讨课文:
1、“听了向福财的话,袁隆平心情很沉重。”袁隆平为什么心情沉重?
明确:因为他认为自己是教农作物栽培学和遗传物种学的,没有培育出适合山民种植的好稻种来,感到很惭愧,很自责。表现了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育杂交水稻最重要的困难是什么?袁隆平是怎样解决的?
明确:水稻是一种花器很小的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十分不易。袁隆平提出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
3、用课文中的数字说明杂交水稻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4、概括一下,课文中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形象的?
提示:作者在这儿选取了一系列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如写袁隆平在看到向福财饿着肚子来回爬过四十公里山路换回稻种后,心情很沉重,从而开始思考“怎样才能使人们不挨饿”的问题,表现出一个科学家的责任感。
5、本文是怎样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反映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的?
明确:文中写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将劫后余生的四钵秧苗发展到四分秧田时,他“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而当这四分秧田又被扫荡一空,他在一口深井里发现了仅有的“几棵秧苗”时,他竟奋不顾身“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这些细节描写,把一个遭受苦难而又执着追求理想、充满献身精神的科学家形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令人久久难忘。
6、多种表现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生动有力地解释和深化主题。
四、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用事实说话,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农业的卓越贡献。通过生动的细节,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纯朴、实干、敬业、执著的老科学家的形象,赞颂了袁隆平严谨认真、坚定执著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兢兢业业的科学精神。
五、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
1、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2、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较细致的描写,往往还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3、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
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旗帜()掩映()瞩目()展拓()
冉冉升起()凝重()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的港督府拉开绪幕的。()
(2)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秆。()
(3)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制既将告终。()
(4)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暮中。()
3、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现代新加坡之父李光耀:“1997年之后香港将遭遇什么?”李光耀答道:“1998。”李光耀话语的言外之意是:。
4、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
5、本文按时间顺序主要描写了四个场景,请写出文中表明时间和事件的标志性语言。
A、B、
C、D、
6、这篇课文是文学性很强的一则特写,文中许多词语运用得恰到好处而且富有深意,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l)课文中“最后”一词一共出现了多少次?认真找出来,并体会每一句中“最后”的含义。
(2)课文中有两处打双引号的词,分别是“日落余音”和“日落仪式”,它们分别用来形容什么呢?用“日落”一词,除了表明具体时间概念外,还有什么用意呢?与课文中其他用双引号的地方相比较,学习双引号的不同用法。
(3)仔细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文中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哪种用得最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4)课文的题目中“不列颠尼亚”是船的名字,作者仅仅是对一艘船告别吗?体会这种写法。
7、填空。
作者在写到英方在告别仪式上降下英国国旗时说:“一百五六十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这里作者运用的是的修辞手法,使用这一手法的作用是:。
8、课文的语言庄重而含蓄,全文最后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有深刻的含义。
“从海上来”是指:;
“从海上去”是指:。
二、强化阅读
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9、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
10、“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请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这句话的深刻涵义。
【试题答案】
一、
1、略
2、(1)序(2)杆(3)治、即(4)幕
3、香港平稳过渡。
4、D
5、A——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降下港督旗;B——晚上6时15分:军营广场降下英国国旗;C——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D——7月1日零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6、(1)略
(2)分别用来形容降下港督旗帜时的号角声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英国历史上被称作“日不落帝国”,这里用“日落”一词,含蓄地点明了英国对香港长达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的结束。
(3)(4)略
7、对比,饱含对长达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的结束的欣喜。
8、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二、
9、英国将结束对香港长达半世纪的殖民统治。
10、香港被英国统治的历史将结束,一切将成为历史,就像港督府一样成为历史遗迹。
《别了,“不列颠尼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特写的特点。
2、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理解典型事例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4、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写作背景:
香港回归的背景: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英国人的到来,使得香港卷入世界性事端。十九世纪,英商来华进行鸦片贸易,赚取大笔财富,换取中国的白银、丝绸、茶叶和香料。清廷担心老百姓受到鸦片烟毒影响,决定禁止鸦片的进口。英商方面,渴望在港口加强地位,不受满清朝廷控制,因此导致鸦片战争(1840~1842年)的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香港岛就在1842年所签订的《南京条约》中,永久割让给英国。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大片土地以及附近200多个岛屿,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邓小平同志在接见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的时候,明确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将收回香港主权的意愿,同时,这也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体现。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将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二、标题的理解:
1、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2、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3、“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
三、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níngjīngbóyǎnzhǔzhì
凝重紫荆停泊掩映世人瞩目旗帜
四、研讨课文:
1、找出本篇报道的导语部分和主体部分。
明确:(一)导语
这篇通讯的导语部分有三个重点。一个是点题,点明了英国国旗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将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就赋予了“不列颠尼亚”号以象征意义。二是揭示全文主旨,在港飘扬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即将下降,香港即将回归。三是导语结束在时间上,为通讯主体部分的时间顺序奠定基础。
(二)主体
通讯主体部分采用的是时序结构与文学手法相结合的方式。时序结构的特点是按时间顺序将事件的始末说清楚;文学手法则是在此基础上增强文字表现力,增强可读性。
2、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明确: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的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3、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通讯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
明确: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30分——港督府——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下午4点40分——港督府——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下午6点15分——距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的广场——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下午7点45分——“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1997年6月30日
最后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1997年7月1日
零点40分——中国南海——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4、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明确:4、7、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
5、第5段写到“不列颠尼亚”号和紫荆花的细节有什么意义吗?
明确: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6、最后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是什么意思?
明确: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7、把这篇通讯改写成一篇新闻,你省略了哪些语言?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好处。
明确:“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末任港督官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交待告别的细节,事情的因果、始末交待的具体清楚。
“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描写,但在这里交代,对“告别”的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
五、文章主旨:
这则通讯通过对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盛事的回顾,证明了只有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昌盛,我们才不会被别人欺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阅读与写作上,要求学生了解消息及特写性消息的特点。学习作者语言表达上的技巧。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一、写作背景: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在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水稻杂交的研究。1980年~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担任首席顾问,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杂交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00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给了袁隆平崇高的荣誉,另一方面,我们更应看到,袁隆平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家,在进行农业科学试验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艰辛,几十年如一日,执著地进行科学实践活动。这期间有来自于同行的怀疑,有来自于实验失败的苦痛,更有来自于社会的打击,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更是受到史无前例的重创。但是,袁隆平仍然矢志不移地进行他的科学实验,表现出一位科学家超人的素质和崇尚科学的品质。本则新闻正是集中表现了袁隆平的这种精神和品质。
二、课前热身:
1、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xiānzhàoruǐfánzhíjìngshǐ
籼型笼罩雄蕊繁殖大相径庭矢志不移
bōjiǎojiéyāngjiě
坛坛钵钵搅拌劫后余生秧苗兵不解甲
2、重点词语解释:
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太远。径,门外的小路。庭,堂外的院地。
劫后余生: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劫,灾难。
矢志不移:立下志愿绝不改变。矢,发誓。
三、研讨课文:
1、“听了向福财的话,袁隆平心情很沉重。”袁隆平为什么心情沉重?
明确:因为他认为自己是教农作物栽培学和遗传物种学的,没有培育出适合山民种植的好稻种来,感到很惭愧,很自责。表现了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育杂交水稻最重要的困难是什么?袁隆平是怎样解决的?
明确:水稻是一种花器很小的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十分不易。袁隆平提出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
3、用课文中的数字说明杂交水稻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4、概括一下,课文中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形象的?
提示:作者在这儿选取了一系列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如写袁隆平在看到向福财饿着肚子来回爬过四十公里山路换回稻种后,心情很沉重,从而开始思考“怎样才能使人们不挨饿”的问题,表现出一个科学家的责任感。
5、本文是怎样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反映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的?
明确:文中写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将劫后余生的四钵秧苗发展到四分秧田时,他“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而当这四分秧田又被扫荡一空,他在一口深井里发现了仅有的“几棵秧苗”时,他竟奋不顾身“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这些细节描写,把一个遭受苦难而又执着追求理想、充满献身精神的科学家形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令人久久难忘。
6、多种表现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生动有力地解释和深化主题。
四、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用事实说话,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农业的卓越贡献。通过生动的细节,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纯朴、实干、敬业、执著的老科学家的形象,赞颂了袁隆平严谨认真、坚定执著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兢兢业业的科学精神。
五、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
1、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2、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较细致的描写,往往还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3、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
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旗帜()掩映()瞩目()展拓()
冉冉升起()凝重()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的港督府拉开绪幕的。()
(2)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秆。()
(3)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制既将告终。()
(4)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暮中。()
3、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现代新加坡之父李光耀:“1997年之后香港将遭遇什么?”李光耀答道:“1998。”李光耀话语的言外之意是:。
4、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
5、本文按时间顺序主要描写了四个场景,请写出文中表明时间和事件的标志性语言。
A、B、
C、D、
6、这篇课文是文学性很强的一则特写,文中许多词语运用得恰到好处而且富有深意,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l)课文中“最后”一词一共出现了多少次?认真找出来,并体会每一句中“最后”的含义。
(2)课文中有两处打双引号的词,分别是“日落余音”和“日落仪式”,它们分别用来形容什么呢?用“日落”一词,除了表明具体时间概念外,还有什么用意呢?与课文中其他用双引号的地方相比较,学习双引号的不同用法。
(3)仔细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文中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哪种用得最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4)课文的题目中“不列颠尼亚”是船的名字,作者仅仅是对一艘船告别吗?体会这种写法。
7、填空。
作者在写到英方在告别仪式上降下英国国旗时说:“一百五六十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这里作者运用的是的修辞手法,使用这一手法的作用是:。
8、课文的语言庄重而含蓄,全文最后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有深刻的含义。
“从海上来”是指:;
“从海上去”是指:。
二、强化阅读
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9、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
10、“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请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这句话的深刻涵义。
【试题答案】
一、
1、略
2、(1)序(2)杆(3)治、即(4)幕
3、香港平稳过渡。
4、D
5、A——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降下港督旗;B——晚上6时15分:军营广场降下英国国旗;C——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D——7月1日零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6、(1)略
(2)分别用来形容降下港督旗帜时的号角声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英国历史上被称作“日不落帝国”,这里用“日落”一词,含蓄地点明了英国对香港长达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的结束。
(3)(4)略
7、对比,饱含对长达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的结束的欣喜。
8、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二、
9、英国将结束对香港长达半世纪的殖民统治。
10、香港被英国统治的历史将结束,一切将成为历史,就像港督府一样成为历史遗迹。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英国让克基金会“让克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日本“日经亚洲大奖”、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世界“先驱科学家奖”、“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等八项国际奖。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还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育成“超级稻”一直是世界育种专家的梦想。中国一九九六年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由袁隆平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展开对“超级稻”的协作研究。
袁隆平和课题组其他人员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使“超级稻”连续三年在全国近十个省大范围试种,平均亩产达到800公斤。基于这一成果,中国在1999年宣布在世界上率先育成超高产杂交水稻——“超级稻”。在云南试种的50亩“超级稻”,有一亩产量高达1137公斤,创下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如今,袁隆平身兼多职,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等。
这位自称农民的杂交水稻专家,1930年9月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之后,袁隆平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曾任湖南省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科协常委;曾被聘为农业部杂交水稻技术顾问、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60年代以来,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国在矮杆水稻、杂交水稻育种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上三次领先世界水平。前两阶段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推广后,中国的水稻单产从400公斤左右提高到600公斤左右,近20年内为全国增产粮食3000多亿公斤。
70年代初,袁隆平发表了水稻有杂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国际上的同行们称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上:
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1964年提出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观点,并开始水稻杂交研究。
1973年与他人合作实现了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
1974年突破制种难关,研究出一套籼型杂交水稻生产技术,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人。
1976年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
1976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荣誉:
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0年至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道研究所技术指导。
1981年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5年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章。
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1988年获英国朗克基金会“朗克基金奖”。
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1993获得美国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
1996获首届“日经亚洲技术开发大奖”。
1997年在墨西哥获得“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
1998年获“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
1999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为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00年5月3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这是中国证券市场首次以科学家名字命名上市公司和股票。
2000年8月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高等院校“袁隆平科技学院”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誉院长。这是中国首家以科学家姓名命名的高等院校。
袁隆平是国家高科技“863”计划生物技术的学科带头人,撰有《杂交水稻制种和高产的关键技术》、《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等论文,主编《杂交水稻》一书。
虽年届70,袁隆平仍然活跃在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工作之余他的爱好是看书、听音乐和拉小提琴。
1.水稻基因组草图的意义
2002年4月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的封面出现了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原来,这份世界权威学术期刊,以封面文章形式,登出了中国科学家绘出的关于水稻基因组草图的论文。
《科学》杂志总编肯尼迪说:毫无疑问,中国基因组学研究已达到世界水平。破译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水稻的遗传密码,将加速改进农作物的营养、产量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以满足世界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从近期应用和改进人类福利方面来说,水稻基因组草图也许比人类基因组草图还要有意义。
2.水稻基因比人多但并不比人聪明
酵母有4000多个基因、人类有3万到4万个基因,而我国科学家发现,水稻竟有4.6万至5.5万个基因。中国科学家的研究着实让人们吃了一惊:作为低等生物的水稻,基因数目竟然比万物之灵的人还多。那为什么比我们低等许多的水稻却比我们的基因要多呢?
专家解释说,虽然水稻的基因总数要比人类多,但是这并不表明水稻比人类要进步。在进化历史上,人类无疑是最智慧的生物。打个比方,人类的基因就好像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军刀,它可以让你用一个基因干很多不同的事;如果你没有瑞士军刀,那你只能在口袋里携带一大堆工具,就像水稻基因那样。
3.草图用处何在?
民以食为天,正如专家们所说,绘出水稻基因草图最大的贡献在于世界粮食安全,它会成为提高粮食生产的利器。
水稻基因组的价值,不仅在于水稻是人类的主食之一、地球上最重要的谷物,还在于它是研究玉米、小麦、大麦、高粱和甘蔗等其他作物的理想模型。它为科学家们识别抗病等基因、分析基因功能,并进而改良物种、甚至改进其他谷物的生产提供了可能。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选举风波》同步练习”,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内容预览:
语文版八上第15课《选举风波》当堂训练(含答案)
一、积累运用,我最棒!
l.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巾帼(ɡu)招徕(li)茅塞顿开(sāi)
B.噩梦()许诺(nu)耿耿于怀(ɡěnɡ)
C.贿赂(l)忌讳(hu)泰然处之(chǔ)
D.发酵(xio)忌讳(hu)慷慨激昂(kǎi)
2.解释下列词语。
⑴眉飞色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富丽堂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屡见不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首当其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言而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体会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及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⑴课堂上,查老师拉开嗓子朗诵李清照的词,里头很悲凉地提到人比黄花瘦,这时外面的声浪却劈头盖脸地压过来,把清高赶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一下子,舆论反过来了,不少人都责怪班委会多事,都说假如那店铺不搬,这个惨案就不会发生,还说贾里他们只顾出风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但两件事毕竟还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所以在民间,对贾里他们的不满情绪仍在升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不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A.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二、阅读分析,我能行!
选举风波(节选)
他们相互笑笑,然后,贾里鼓足勇气说:明年,明年我一定要选举你当学生会主席,我已经知道,应该选举怎样的人。
谢谢你,校友。鲁艳青又笑笑,不过,我不能为了这而留一级,因为今年七月我就考大学了。
贾里有些难过,也许真正的人生滋味就是多味的。鲁智胜这胖子乘机抬高自己,大大咧咧地说:我说我的眼光准,没错吧!
反正,谁也不会天生是伯乐的,这是真理。
5.从选文可以看出贾里是个什么样的人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贾里有些难过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已经知道,应该选举怎样的人。贾里认为应当选举什么样的人当学生会主席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鲁智胜说他的眼光准,指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反正,谁也不会天生是伯乐的,这是真理。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呢?请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链接
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
--可怜的门。自从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撒欢儿的年龄。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已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
教导主任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可是不顶用。他找到校长:干脆,换成铁门--让他们去啃那铁家伙吧。校长笑了,说,放心吧,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很快,破门拆下来,新们装上去了。
新门似乎挺带人缘,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们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穿越的时刻,孩子们感觉到了爱与被爱的欣幸。
这道门怎能不坚固--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了珍惜与呵护。
10.为什么说校长订做的是最坚固的门?根据文中内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这句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一句中易碎的梦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教导主任和校长对如何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的主张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内容,你能猜出这是一道什么门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对你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动手写作,我可以!
以自己为主人公,写一篇有关自己校园生活的小说,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BA.塞(s)C.处之(chǔ)D.酵(jio)
2.(1)色:脸色。形容人得意兴奋的样子。
(2)豪华美丽,有气派。
(3)屡:多次;鲜:新鲜,新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4)当:承当,承受;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文中指受影响大。
(5)不用说就明白。
3.⑴指查老师朗诵高雅的古典诗词的声音与外面的声浪形成对比。
⑵指班上同学的看法。
⑶指班里的同学们,大词小用,充满谐趣。
4.D5.热情助人、知错就改。
6贾里已经没有机会弥补自己的过失了,所以心理难过。
7有正义感、责任心强、热心为公众办事、办事有魄力的优秀学生。
8让班委选鲁艳情为学生会主席。
9这句话是说:谁都不能一下子分辨出谁是人才,谁是庸才,但实践会告诉你正确的。
10用信任和爱心制造的、能使人懂得珍惜和呵护的心灵之门。11形象地写出了学校对学生倾注的爱,使学生沐浴在爱的氛围中。
12用经不起踢打的玻璃门达到感化教育的作用。
13教导主任:主张硬堵的方式教育学生,校长:用爱心和信任使学生懂得珍惜,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14玻璃门15略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我问孩子们:请大家读一读第三至第六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你从哪里看出袁隆平付出了极大的艰辛和努力?
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了一些我极为满意的答案,他说:我是联系课文的前面来理解的,在文章的第二小节,我们可以看到袁隆平是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下定决心要攻克这道世界难题的,到了第六小节,我们就看到了袁隆平在1970年,才刚刚发现一颗种子,中间经过了十年的时间,要想想对于一个人来说,你能有几个十年呢?更何况在这十年当中,袁隆平可是一直在找寻适合栽培的种子啊,他一定吃尽了千辛万苦!
另外一个孩子估计是受到了他的启发,说道:我也是联系课文的前面来理解的,在文章的第二小节,我们可以看到袁隆平以前一直是待在湖南安江农校做一名普通的教师,但是十年后,他却是在海南的三亚发现了适合的种子,这两个地方相隔的有多远呀,这说明了袁隆平在这十年里,说不定是跑遍了祖国的很多地方,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至宝,我打心眼里敬佩他!
这两个孩子的答案我特别欣赏,因为他们学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意思了,他们真棒!
教学目标
自学课文,了解袁隆平敢于创新,经过细致、艰苦的科学研究,历经失败和磨难,终于取得大面积栽种水稻的成功的历程,学习其身上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最高科学技术奖及袁隆平的生平事迹
作业设计、安排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了解概况
1、自读课文,读通课文,并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讨论交流。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抓住全文,指导读懂
1、分清课文层次
学习第二段
1、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
阅读第二三自然段解决问题
2、袁隆平为此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阅读三、四、五、六自然段,找出有关语句。
想像当时的情景,如何艰苦,如何细致等,指导朗读。
3、默读第六自然段。
找出这部分内容里的几个有关数字,从中体会到什么?感受袁隆平经受的无数次失败
4、自读七、八自然段。
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
三、总结全文
1、为什么称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
2、为什么本文以杂交水稻之父为题?
3、袁隆平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教后感:
这篇文章浅显易懂,在阅读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组块要大,让学生谈课文中最深的感受,不必逐字逐句去理解,学生愿意谈哪一方成就谈哪一方面。可以结合朗读、想象说话、算算帐等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去体验、感悟。
我们一定要有信心迎接一个学期的到来。期间,考生可以适当放松,同时也要静下心来做好下学期的规划。下文为您准备了初二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辅导训练。
1 给加点的词注音: 籼() 黔() 钵() 鉴()于
2 下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父本:参与杂交的亲本之一。在动植物中是雄性个体或产生雄性生殖细胞的个体。
B大相径庭:比喻相差的太远。径:路,庭:房子
C矢志不移:立下志愿绝不改变。
D劫后余生: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
3 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之一,水稻种植面积为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
B1926年,英国科学家琼斯最先报道了水稻杂交的优势现象。
C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授予以袁隆平为首的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特等发明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颁发的特等发明奖。
D有人甚至说,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纸张、印刷术“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大贡献。
4 简要总结一下,用课文中的数字说明杂交水稻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
5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之所以能够在科研上取得这样的成绩,试分析一下原因。
6 结合附文,说说袁隆平的梦有什么含义?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二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辅导训练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教学要求:
1、能自己读懂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理解课文中某些词语的意思。
3、能从课文中感受到袁隆平搞科学研究的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袁隆平的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
教学难点:能从袁隆平的具体事迹谈自己的感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概括介绍袁隆平的生平事迹)
二、进行新课
1、初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讨论回答:
a、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
b、袁隆平为了研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c、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
4、回答问题。
5、给课文分段,并写段意。
三、总结
四、作业
谈学后的体会
五、教学后记
教学目的
1.了解袁隆平为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奉献的精神,感受他的可亲可敬。
2.阅读课文,学会加小标题。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以抓主要内容加小标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师生:搜集袁隆平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可是,另外一个奇迹却少有人知。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那就是我们仅用了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了全世界。
这伟大的奇迹是怎样实现的呢?这完全依靠袁隆平为科学事业的认真奉献、执著追求。为此,国家重奖了他。他是怎么获得如此殊荣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一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的故事。引出课题,板书、齐读课题。
二、交流资料,初步了解袁隆平
你们课前搜集了袁隆平爷爷的相关资料,现在分小组交流。说说通过这些资料,你对袁隆平有哪些初步的了解。(给时间让学生充分交流)
三、自由读文,运用抓住中心句阅读课文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文中哪一句最能概括课文的内容,体现文章的思想?请用笔勾画出来,多读几遍,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2.交流读文后的收获。
教师出示主要问题:袁隆平为什么学农?杂交水稻是如何培育成功的?为什么说袁隆平还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文章分为三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请找出来做上记号。(让学生围绕主要问题和中心句进行交流,感受围绕中心句展开描述,使文章条理清晰的写作特点)
3.结合阅读感受和搜集的资料,说说你心目中的袁隆平爷爷是怎样的一个人?
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成理,教师就给以鼓励。对于说得特别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
4你们能不能自己概括一下,试着给每个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
(1)教师提示学生,小标题要能反映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并且尽量简洁明了。
(2)学生自己练习。
在学生练习加小标题的时候,他们可能不那么尽如人意,教师要多引导,让学生一次一次比较,在反复的练习和比较中逐渐懂得加小标题的方法和技巧。或者让有困难的学生以缩句的方式进行,以达到减缓坡度、降低难度的目的。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5.创设情境,结合搜集的资料和录像,再次深入感受袁爷爷的伟大和可亲可敬。
播放袁爷爷领奖的现场录像,展示当时新闻和媒体对袁爷爷的高度评价和赞誉,让学生受到教育,受到鼓舞,激发他们为科学献身的激情和自豪感。随后话锋一转:有人说袁隆平不过是种出了几株水稻,不配受到这么高的赞誉,对此你怎么看?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教师有意让学生联系我国60年代自然灾害的资料,以及袁隆平培植杂交水稻的艰辛过程,引导学生感受袁隆平的伟大。
6.回顾全文,指导朗读。
袁隆平爷爷多么伟大,相信大家的心里一定充盈着对他深深的敬仰与钦佩,请大家把这种感情融入朗读中吧,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
四、拓展练习
学了本文,联系生活学习实际,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和生活?
五、回顾全文,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文
附:板书设计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大科学家
追求农业高产
改良水稻品种
可亲可敬的长者
爱好广泛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白杨礼赞》同步练习”,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内容预览:
第1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
一、基础积累
1.选出加黑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婆娑(suō)潜滋暗长(qin)主宰(zǎi)倔强挺立(ju)
B、开垦(kěn)无边无垠(yng)倦怠(di)虬枝(qi)
C、锤炼(chu)秀颀(q)外壳(qio)恹恹欲睡(yn)
D、毡子(zhān)旁逸斜出(y)泛出(fn)出坦荡如砥(dǐ)
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傲然伟岸参天妙手偶得B、视野贱视挺拔积雪初溶
C、靠拢错综质朴诸如此类D、宛若鄙视佩服纵横决荡
3.选出加黑的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旁逸斜出以逸待劳名人逸事B、视野旷野野蛮
C、参天参考参拜D、潜滋暗长滋蔓滋芽
4.句子中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像消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
(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淡青色。
(4)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着西北风。
A、映入屹立露出抵抗B、扑入耸立泛出对抗
C、进入矗立显出抵御D、闯入直立现出抗拒
5.画横线的词语在句中有同义词的一项是()。
A、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B、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C、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D、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中哨兵?
6.解释词语。
(1)妙手偶得--
(2)坦荡如砥--
(3)伟岸--
(4)纵横决荡-
(5)秀颀--
7.指出下边的陈述句哪些是肯定,哪些是否定。
(1)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
(2)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世过程中,往往就不是像泡茶喝这么简单了。()
(3)这当然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4)海水冶病的功能不逊于温泉。()
(5)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
(6)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8.对修辞方法作出正确判断的是()。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3)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4)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真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A、比喻拟人拟人对比
B、夸张拟人排比拟人
C、比喻比喻拟人对比
D、夸张比喻拟人对比
9.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在括号中打或。
(1)《白杨礼赞》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白杨树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2)象征与比喻、拟人不同。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即象征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即象征义),从而使抽象的情理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含蓄、更深刻。因此象征是就篇章而言的,而比喻、拟人是修辞方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3)《白杨礼赞》是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全文的主线的。()
(4)《白杨礼赞》作者是杨朔,我国现代作家。()
10.下面的文字、排列顺序与原文一致的是。()
(1)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2)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3)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4)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A、2、3、4、1B、2、1、3、4
C、2、4、3、1D、2、1、4、3
二、课内阅读
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完成1-4题。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点击进入初中学习小组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1.文中坦荡如砥形容的对象是高原的(空旷、辽阔、平坦)。
2.第二段描写高原的景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二段的第一个和第三段破折号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4.你怎样理解第三段?普通和不平凡这两者在文中是怎样统一起来的?
三、比较阅读
阅读《白杨礼赞》选段(甲)与作家袁鹰《白杨》的散文(乙),完成1-6题。
甲:《白杨礼赞》选段
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②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③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④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⑤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⑥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乙:白杨(袁鹰)
火车窗外是茫茫的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得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从窗口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的秀拨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他的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辨着。
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才把爸爸的思路引过来,他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
这不是伞,这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停止了,换上严肃的神色,他想了一会就告诉独生子和小女儿,这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那生根,发芽,长出茁壮的枝子,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么?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晓得爸爸在新疆工作,是下放到那儿去的,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也是下放到那儿去的,他们只晓得爸爸这次回到奶奶这里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晓得新疆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坐几天火车,还再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多许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而它们不管到哪里,总是那么直,那么高大。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右方,在一株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969年秋天,兰新路上
1.甲段摘引自《白杨礼赞》,作者____________。按照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所见、所感,将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在文中用‖标出来。
2.甲文中能概括作者所见的是第________句。
3.甲段写黄土高原与全文礼赞白杨树有什么关系?
4.油画,色彩浓重;水墨画,色彩淡浅。如果以油画、水墨画来比拟《白杨》和《白杨礼赞》,你认为《白杨》是_________画,《白杨礼赞》是________画。
5.甲文题目中礼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6.《白杨》和《白杨礼赞》一样,也有象征意义,它象征____________,《白杨礼赞》象征_____________。两篇文章同是以白杨为题,但所象征的各不相同,对这点,你怎么认识?
四、类文阅读
峭壁上的树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肴,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
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颗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
1.选文前四段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酸枣树生存条件的恶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从第五段中找出具体体现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语句,用横线在原文上标出。
3.文中像俯冲搏猎的雄鹰,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像万仞峭壁的灵魂,其中加点的雄鹰、风景、灵魂分别指什么?
4.写出本文的行文线索。
5.文中写酸枣树的同时,写了桃李杨柳四种树;课文《白杨礼赞》也在写白杨树的同时写了楠木,两篇文章在这里运用的共同写法是,这样写的目的是突出白杨树的_____________,突出酸枣树的____________。
五、中考链接(2009年安徽)点击进入初中学习小组
枫叶礼赞
孟超
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
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艮好的时节。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
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这哪里赶得上枫叶。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作血,这是随人的心情而生发的。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作血,那恰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
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
(选自《名家咏物100篇》,有改动)
1.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4分)
2.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6分)
3.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4.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3分)
5.本文是围绕枫叶展开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3分)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D2.B3.D4.B5.C
6.(1)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2)平坦得像磨刀石。(3)魁伟、高直。(4)纵横驰骋,冲杀突击。(5)美而高。
7.(1)肯定(2)否定(3)肯定(4)否定(5)否定(6)肯定
8.C
9.1、2、3、4、
10.C
二、课内阅读
1.平坦
2.(1)交代白杨树生长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气氛;(2)暗示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作铺垫。
3.第二段的破折号表示解释,第三段的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
4.伟大和平凡常常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伟大寓于平凡之中。以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来说,它当然极平常,极普通;但以它的外形美,尤其是它的内在美来说,它又是不平凡的。两者就是这样统一的。
三、比较阅读
1.茅盾①②③④‖⑤⑥
2.①
3.本段写黄土高原,目的是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生长在雄壮伟大的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也定是不平凡的;而驱赶了倦怠单调的情绪,令人振奋得惊叫起来的正是白杨树。这样写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很好地衬托了白杨树。
4.水墨画油画
5.崇敬的赞美
6.《白杨》象征着在新疆扎根、生长作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和后继者。《白杨礼赞》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战军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与意志。
四、类文阅读
1.酸枣树生长在峭崖壁缝上的一捧贫瘠的泥土中;受到风雨、云雾、霜雪、雷电的欺压。
2.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
3.酸枣树的种子;故乡峭壁上的酸枣树;小酸枣。
4.酸枣树的成长经历。
5.对比;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生命力顽强;不慕虚荣,甘于平淡的品格。
五、中考链接
1.红的深浓,红的艳丽,;耐得住风霜,无畏无惧。(两个特征各2分)
2.(1)将萝卜与枫叶比较,以衬托枫叶红得直接,红的有气魄。(2)引出自己对《董西厢》警句的理解,强调枫叶能扛得住秋天的肃杀之气。
3.运用拟人手法,采用整齐的句式;表达了对枫叶的赞美之情;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抒情色彩。
4.象征着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
5.先描写枫叶的外在特征,再赞美其品质,最后揭示其象征意义。
......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忆读书》同步练习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内容预览:
《忆读书》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笸箩()消遣()天罡()朦胧()()
2.本文选自(《冰心选集》),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
3.释词:
⑴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
⑵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
索然无味:
⑶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
风花雪月:
4.作者渐渐明白要看什么样的书?用文中原句回答。
5.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一句话表达了三层意思,请简要说明。
⑴
⑵
⑶
6.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你读了哪些书?请作简单的介绍。
第二部分:
(一)
⑴娘,您别送了,我喉咙里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⑵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⑶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⑷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⑸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⑹她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⑺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⑻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⑼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太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⑽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⑾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⑿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平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的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⒀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娘。
7.本文是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写作的?
8.本文第⑧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的是什么内容?
9.本文第②段画线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她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
10.本文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这三次流泪的不同:
第一次流出的是的泪。
第二次流出的是的泪。
第三次流出的是的泪。
11.概括指出本文主要选取什么材料来歌颂母亲的?
(二)
最贵的蛋是笨蛋
阿瓜是个弱智的小孩。
在三年级⑴班里,他的成绩是倒数第一。同学们常取笑他,说头大不中用。每天放学后值日生搞卫生,他都会主动地留下来帮忙倒垃圾。更绝的是,白天上课,每隔两节课,他就会条件反射似地把垃圾桶拿到洗手台前认真刷洗。原先最脏臭的角落,因为阿瓜的负责变成了教室内最醒目的净土。
他总是微笑着,并纯真地看别人以怪异复杂的眼光看自己。
有一次,老师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世界上最贵的蛋是什么蛋?
有人说是金蛋,有人说是原子弹,有人说是脸蛋,这时,阿瓜也举手发言,高兴地说:是笨蛋,因为大家都叫人笨蛋!
同学们笑了,老师却没有笑,她走过去轻拍阿瓜的脑瓜说:是的,你最贵!
阿瓜的母亲每天放学后都会骑摩托车到校门口接他。五个冬天下雨的傍晚,在回家的路上,阿瓜看见一位踽踽独行的同学,他知道该同学的家离学校较远,便央求妈妈顺道载同学回家,可惜因机车后座装了个铁篮子,无法再多载另一个人而作罢。
回家后,妈妈忙着在厨房做饭,却隐隐约约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出门一看,原来是阿瓜正满头大汗用老虎钳子在拆掉铁篮子
妈妈深深地叹了口气但眼里却涌出了泪花。
多么笨的孩子啊,又是多么善良的宝贝!中因为笨才善良,还是因为善良,才显得笨?
12、对他总是微笑着,并纯真地看别人以怪异昨杂的眼光看自己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阿瓜不能识别别人怪异昨杂的眼光,说明他确实弱智。
B、阿瓜并不介意别人怪异复杂的眼光,说明他的善良和坦荡。
C、别人以怪异复杂的眼光看待阿瓜,说明真正弱智的不是阿瓜,而是别人。
D、阿瓜以微笑和纯真回应别人怪异复杂的眼光,说明阿瓜并不弱智。
13、在你的班级里,也许有阿瓜这样的同学,我们应当正确看待他们。你认为本文的阿瓜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4、文章最后一段,作者由衷发出感叹,并提出一个难以回答也无须回答的问题,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中包含的道理。
《忆读书》答案
1.略
2.《冰心选集》、谢婉莹
3.略
4.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
5.⑴读书是一件很好的事。⑵尽量多读一些书。⑶要读一些好的、有用的书。
6.略
7、不是。第五段开始插叙。
8、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9、刚强或坚强。希望儿子能像她一样,做什么事也要坚强些。
10、依次是:离别、感恩、思念。(其他意思相近词语也可)
11、本文是通过母亲克服了很大的困难供孩子读书的种种艰辛这些材料来歌颂母亲的。
12、B
13、要点:阿瓜是一个弱智孩子,但他心地善良,关心集体(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自尊自重(或富有自信)。
14、要点:
①弱智与善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②要正确地、全面地看待一个人,对待弱智的孩子更要看到他的优点和长处;
③心地善良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8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同步练习》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6658.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