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年级语文人教新课标《小蜗牛》教学设计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人教新课标《小蜗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年级语文的课文《小蜗牛》应该怎么设计教学呢?这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一年级语文人教新课标《小蜗牛》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新的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变化与特点,知道小蜗牛在四季中什么也没有得到,明白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全”等4个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巧用谜语,导入新课

1.教师利用谜语引入新课。

2.出示小蜗牛的图片,谁来看图说说它的模样?

3.板书课文题目。

二、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讲清要求。

2.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正确,自主识字。

3.指导分自然段读文,读后说一说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4.分角色朗读,读后评议。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对、妈、全、回”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出示课件)

2.利用课件演示字和笔顺,学生书空。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四、课外延伸,激发想象

鼓励学生说一说,你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并用相机拍下来。

第二课时

一、趣味复习,巩固生字

学生比赛读:蜗牛大树发芽已经小草爬呀爬

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读课文,思考

(1)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孩子说了什么?

(2)第二次妈妈对小蜗牛说了什么?

(3)小蜗牛采回草莓没有?为什么?

(4)小蜗牛采回蘑菇没有?为什么?

(5)一年有几个季节?

2.引导学生交流:在四个季节中蜗牛到底得到了什么?为什么什么也没有得到?应该怎么做?

3.正确朗读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三、总结拓展

引导学生总结,你喜欢文中的小蜗牛吗?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

扩展阅读

一年级语文上14.小蜗牛教学设计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14.小蜗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4.小蜗牛

课题小蜗牛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小蜗牛》是一篇童话故事,语言富有童趣。课文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与特点,小蜗牛在四季中什么也没有得到。本课的导学案设计意在创设情景,领进了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本课教学设计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读带讲,在丰富的对话练习和分角色朗读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学前准备1.读通课文,利用工具书,预习本课生字。(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全”等4个字。

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教师)

2.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头饰。(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巧用谜语,导入新课。

(用时:5分钟)1.教师利用谜语引入新课。

2.出示小蜗牛的图片,谁来看图说说它的模样?

3.板书课文题目。1.学生认真倾听,猜一猜。

2.学生自由回答。

3.学生齐读课文题目。1.说说小蜗牛是怎么样爬行的。

二、教师指导,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用时:23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讲清要求。

2.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正确,自主识字。

3.指导分自然段读文,读后说一说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4.分角色朗读,读后评议。1.听教师范读课文,做到:听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课文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词语。(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2)小组内交流:向小组其他成员介绍自己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

3.学生认真听,用笔圈出每个季节的特点的词语。

4.学生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蜗牛和蜗牛妈妈说话的不同的语气。读后评议。2.读一读,连一连。

wōniúyǐjīnɡxiǎocǎo

小草蜗牛已经

3.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对妈全回

4.按课文内容填空。

一年有_____季,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个季节的景色都很美。

三、指导写字。

(用时:8分钟)1.教会学生观察“对、妈、全、回”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出示课件)

2.利用课件演示字和笔顺,学生书空。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1.学生观察“对、妈、全、回”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课件演示字的笔顺,学生书空。

3.看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5.在田字格里工整地写“对、妈、全、回”。

四、课外延伸,激发想象。

(用时:4分钟)鼓励学生说一说,你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并用相机拍下来。学生说一说并拍摄照片。

思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课文上。识字,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识字到指导写字,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通过多种方法练习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领悟。并且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语言迁移运用,从而完成了由书本语言到自我语言的读书内化的过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新的偏旁“、”。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变化与特点,知道小蜗牛在四季中什么也没有得到,明白要珍惜时间。

学习重点1.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与特点,知道小蜗牛在四季中什么也没有得到。

学前准备词语卡片。(师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趣味复习,巩固生字。

(用时:8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做游戏:小猴摘桃子。学生比赛读:

蜗牛大树发芽已经小草爬呀爬

看谁读得快,谁就摘到了桃子,读得多的学生获得一个漂亮的桃子贴纸。6.读一读

蜗牛玩一玩全是小草不对

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用时:26分钟)1.指导学生读课文,思考:

(1)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孩子说了什么?

(2)第二次妈妈对小蜗牛说了什么?

(3)小蜗牛采回草莓没有?为什么?

(4)小蜗牛采回蘑菇没有?为什么?

(5)一年有几个季节?

2.引导学生交流:在四个季节中蜗牛到底得到了什么?为什么什么也没有得到?应该怎么做?

3.正确朗读带有感叹号的句子。1.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

2.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合作找一找。

3.小组合作探究。

4.学生开火车读,自由读,分小组读。7.小蜗牛向外面爬了______次。

8.第一次爬回来时小树长满________,碧绿碧绿的,地上还有________。

第二次,爬回来时草莓________,地上长着______

___,树叶全变________。

第三次爬回来,蘑菇________,地上盖着______

___,树叶________。

三、总结拓展。

(用时:6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你喜欢文中的小蜗牛吗?为什么?

2.学习本课,你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点什么?1.学生各抒己见。

2.学生总结:要珍惜时间,时间是有限的,生命也一样,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无限的好事。

思我在教授本课时,合理恰当地提出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梳理思路,读,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是课堂民主的前提,学生对课文,对事物有自己的感受,我们应该尊重他们,满足他们。对学生所说的不同见解、不同体验、不同思考决不能漠然视之,要用相应的对策,创设良好的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优质教案


设计说明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故事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为引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随课文题目识记、学写“牛”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zhùzàiháiziwánquánbiànhuífāyá

住在孩子完全变回发芽

hǎojiǔwōniúwánbɑpáyɑpá

好久蜗牛玩吧爬呀爬

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4.学习新部首“

”。

5.整体感知,学写生字。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3)想一想,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

(4)学写“对”字。

①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

③学生动笔写一写。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课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而且,课文没有拼音,这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从范读开始,教师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安排同桌互相帮助,使学生能自主识字,并学会向他人请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

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

④学生动笔写一写。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

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5.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

(1)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

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

(4)那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

(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并评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本环节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并根据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3.小蜗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卡片、说出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利用图画复述课文,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接着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

1.自然过渡,学习第二次对话。

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1)这部分是谁说的?请你读一读。你能用妈妈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来读一读这部分吗?

(2)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

预设: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已经吃完早饭了。

(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注意重读“已经”这个词。)

(3)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快去摘几颗草莓。

(4)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它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小蜗牛没摘到草莓,因为草莓没有了,它看到了树叶黄了,地上长着蘑菇。

(5)指名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注意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语气。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朗读。

③分角色朗读。

2.自主学习第三次对话。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第三次对话。

(1)出示自学提示:

①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这次对话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②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干什么的句子。

③用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多读几遍,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④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

(3)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由扶到放”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独立感受文本内容,并逐步学会自学,此时,教师已成为探究活动中的促进者,始终给学生以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之感,让学生有不断探索、追求真知之动力。

三、角色朗读,情境再现

1.三人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

提示:注意角色分配(一人旁白、一人小蜗牛、一人蜗牛妈妈)。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评选出最佳选手。

设计意图:轻松、有趣的分角色朗读会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分角色朗读,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心理活动。

四、仿照课文,练习对话

导语: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对话的方式来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吗?

小黑板提示: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春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夏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秋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冬天了!”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2.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模仿课文对话练习自己眼中的四季,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对话。

五、指导书写

1.出示“全、回”两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上描红,体验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

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7.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低年级学生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本节课的写字教学,由观察到动笔,重点强调了字的间架结构,并通过评选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好基础。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蜗牛》教案分析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语文上册《小蜗牛》教案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年级语文上册《小蜗牛》教案分析

小蜗牛

时安排2

时。

教学过程

、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

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

我们就来学习

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

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

横短,

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4.这篇

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

起到

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

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

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zhùzài hái zi wán quán biànhuí f yá

住 在孩 子完 全变 回发 芽

hojiwniú wán bpá y pá

好 久蜗 牛玩 吧爬 呀 爬

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

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4.学习

部首“

5.整体感知,学写生字。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

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

次自由地大声朗读

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

文的自然段。

(1)学生大声自由读

文,

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

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3)想

想,这篇

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

(4)学写“对”字。

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

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

点,最后

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

学生动笔写

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小蜗牛和妈妈

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们的

次对话在

几自然段吗?

指名朗读

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1)指名读

2自然段。

(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写“妈”字。

用加

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

学生动笔写

写。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

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5.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

(1)看

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

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

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

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读

3自然段

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

(4)那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

二幅图,说

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

(5)指导朗读

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

(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

次对话,并评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

我们继续学习。

、复习巩固,导入

1.认读生字

词。指名读、齐读。

2.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

次对话。

3.小蜗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让我们快到

文中去找找吧!

二、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

1.自然过渡,学习

二次对话。

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

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

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

二次对话内容: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1)这部分是谁说的?请你读

读。你能用妈妈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来读

读这部分吗?

(2)理解“已经”

词,用“已经”说

句话。

(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注意重读“已经”这个词。)

(3)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快去摘几颗草莓。

(4)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它又看到了什么?

(5)指名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

二次对话。注意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语气。

自由练读。

指名朗读。

分角色朗读。

2.自主学习

三次对话。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

三次对话。

(1)出示自学提示:

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这次对话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干什么的句子。

用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多读几遍,说

说你知道了什么。

从最后

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

(3)指名交流。

三、角色朗读,情境再现

1.三人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

提示:注意角色分配(

人旁白、

人小蜗牛、

人蜗牛妈妈)。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评选出最佳选手。

四、仿照

文,练习对话

导语:同学们,这篇

文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

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对话的方式来介绍

下你眼中的四季吗?

小黑板提示: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春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夏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秋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冬天了!”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2.指名说

说,师生评议。

五、指导书写

1.出示“全、回”两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及每

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上描红,体验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

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7.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学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上册《小蜗牛》学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学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新的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变化与特点,知道小蜗牛在四季中什么也没有得到,明白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全”等4个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巧用谜语,导入新课

1.教师利用谜语引入新课。

2.出示小蜗牛的图片,谁来看图说说它的模样?

3.板书课文题目。

二、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讲清要求。

2.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正确,自主识字。

3.指导分自然段读文,读后说一说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4.分角色朗读,读后评议。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对、妈、全、回”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出示课件)

2.利用课件演示字和笔顺,学生书空。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四、课外延伸,激发想象

鼓励学生说一说,你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并用相机拍下来。

第二课时

一、趣味复习,巩固生字

学生比赛读:蜗牛大树发芽已经小草爬呀爬

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读课文,思考

(1)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孩子说了什么?

(2)第二次妈妈对小蜗牛说了什么?

(3)小蜗牛采回草莓没有?为什么?

(4)小蜗牛采回蘑菇没有?为什么?

(5)一年有几个季节?

2.引导学生交流:在四个季节中蜗牛到底得到了什么?为什么什么也没有得到?应该怎么做?

3.正确朗读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三、总结拓展

引导学生总结,你喜欢文中的小蜗牛吗?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

一年级上册语文14小蜗牛表格式教学设计(部编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上册语文14小蜗牛表格式教学设计(部编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课题14小蜗牛课时2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等11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学生)

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故事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为引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随课文题目识记、学写“牛”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zhùzàiháiziwánquánbiànhuífāyá

住在孩子完全变回发芽

hǎojiǔwōniúwánbɑpáyɑpá

好久蜗牛玩吧爬呀爬

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4.学习新部首“”。

5.整体感知,学写生字。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3)想一想,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

(4)学写“对”字。

①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

③学生动笔写一写。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课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而且,课文没有拼音,这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从范读开始,教师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安排同桌互相帮助,使学生能自主识字,并学会向他人请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

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

④学生动笔写一写。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

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5.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

(1)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

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

(4)那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

(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并评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本环节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并根据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3.小蜗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卡片、说出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利用图画复述课文,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接着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

1.自然过渡,学习第二次对话。

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1)这部分是谁说的?请你读一读。你能用妈妈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来读一读这部分吗?

(2)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

预设: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已经吃完早饭了。

(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注意重读“已经”这个词。)

(3)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快去摘几颗草莓。

(4)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它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小蜗牛没摘到草莓,因为草莓没有了,它看到了树叶黄了,地上长着蘑菇。

(5)指名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注意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语气。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朗读。

③分角色朗读。

2.自主学习第三次对话。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第三次对话。

(1)出示自学提示:

①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这次对话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②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干什么的句子。

③用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多读几遍,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④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

(3)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由扶到放”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独立感受文本内容,并逐步学会自学,此时,教师已成为探究活动中的促进者,始终给学生以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之感,让学生有不断探索、追求真知之动力。

三、角色朗读,情境再现

1.三人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

提示:注意角色分配(一人旁白、一人小蜗牛、一人蜗牛妈妈)。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评选出最佳选手。

设计意图:轻松、有趣的分角色朗读会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分角色朗读,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心理活动。

四、仿照课文,练习对话

导语: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对话的方式来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吗?

小黑板提示: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春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夏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秋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冬天了!”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2.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模仿课文对话练习自己眼中的四季,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对话。

五、指导书写

1.出示“全、回”两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上描红,体验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

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7.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低年级学生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本节课的写字教学,由观察到动笔,重点强调了字的间架结构,并通过评选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好基础。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蜗牛》教案设计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蜗牛》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教案设计说明: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故事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为引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随课文题目识记、学写“牛”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zhùzàiháiziwánquánbiànhuífāyá

住在孩子完全变回发芽

hǎojiǔwōniúwánbɑpáyɑpá

好久蜗牛玩吧爬呀爬

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4.学习新部首“”。

5.整体感知,学写生字。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3)想一想,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

(4)学写“对”字。

①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

③学生动笔写一写。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课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而且,课文没有拼音,这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从范读开始,教师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安排同桌互相帮助,使学生能自主识字,并学会向他人请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

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

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

(3)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

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

④学生动笔写一写。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

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5.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

(1)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

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

(4)那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

(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并评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本环节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并根据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及小蜗牛的天真烂漫。做到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3.小蜗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卡片、说出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并利用图画复述课文,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接着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

1.自然过渡,学习第二次对话。

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1)这部分是谁说的?请你读一读。你能用妈妈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来读一读这部分吗?

(2)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

预设: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已经吃完早饭了。

(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注意重读“已经”这个词。)

(3)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快去摘几颗草莓。

(4)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它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小蜗牛没摘到草莓,因为草莓没有了,它看到了树叶黄了,地上长着蘑菇。

(5)指名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注意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语气。

①自由练读。

②指名朗读。

③分角色朗读。

2.自主学习第三次对话。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第三次对话。

(1)出示自学提示:

①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这次对话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②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干什么的句子。

③用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多读几遍,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④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

(3)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由扶到放”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独立感受文本内容,并逐步学会自学,此时,教师已成为探究活动中的促进者,始终给学生以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之感,让学生有不断探索、追求真知之动力。

三、角色朗读,情境再现

1.三人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

提示:注意角色分配(一人旁白、一人小蜗牛、一人蜗牛妈妈)。

2.指名分角色朗读。

3.评选出最佳选手。

设计意图:轻松、有趣的分角色朗读会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分角色朗读,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心理活动。

四、仿照课文,练习对话

导语: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对话的方式来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吗?

小黑板提示: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春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夏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秋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冬天了!”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2.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本环节通过让学生模仿课文对话练习自己眼中的四季,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对话。

五、指导书写

1.出示“全、回”两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上描红,体验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

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7.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低年级学生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本节课的写字教学,由观察到动笔,重点强调了字的间架结构,并通过评选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好基础。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本节课我本着这一原则,在教学中把歌曲、图画及角色朗读有效地融入到其中,使学生在欢快的音乐、美丽的图画和丰富的想象中学习知识,了解自然,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提高了学习效率。

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安排不太恰当,模仿练习对话环节显得仓促,学生说得不充分。

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学案人教新课标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学案人教新课标”,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学案人教新课标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彳、亠、忄”3个偏旁,会写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认识自己,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点:

会认、会写生字。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题引疑

1.点3~5名学生作自我介绍。

2.板书课题《大还是小》,启发学生看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看拼音读准字音,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通句子,要把语句读正确,注意停顿。

3.检查学习效果。

三、尝试自主识字,识字读文

1.同桌互相认读生字。

2.指名读,开火车读。

3.认识新部首“彳、亠、忄”。

4.小组合作学习。

5.积极发言。

6.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展示生字:自、己、衣。

2.分析字形,范写,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谈谈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2.布置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展示图片及课文内容。

二、合作探究,细读体悟

1.提出问题:文中的小朋友,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又觉得自己很小?

2.组织交流,指导用“读一读,标一标,圈一圈,画一画”等方式读书。

3.出示课件,分男女生分别朗读小朋友觉得自己很大和很小的句子。

4.分小组朗读。

三、自由畅谈,扩展思维

1.夸夸文中的小朋友。

2.说一说: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四、明理导行,课堂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明白:我们觉得有时候很大,有时候很小。这是一种正常的想法。因为在我们的力量范围内有些事能做到,有些事做不到。但是我们能做到的事,我们要尽量去做,不给长辈增麻烦。

2.小结:我们现在能做到哪些事?哪些事现在做不到?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小蜗牛》语文教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小蜗牛》语文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小蜗牛》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祥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景。小蜗牛在妈妈的提示下去树林玩,由于爬得慢,总是错过原来的季节,看到了下一个季节的景。课文借助小蜗牛先后三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课文以小蜗牛的视角,生动鲜活的展现了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本课的最大特点是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同,小蜗牛的动作和蜗牛妈妈的语言不断反复。这种不断复现的情节,有利于学生习得语言,发展思维。

这是本套教材首次出现的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字注了拼音,配有4幅色彩艳丽, 季节特征明显的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

2.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借助图画、生活经验,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笔画卡片、挂图、相关的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和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谜语,引出故事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

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2.课件出示“蜗牛”,学生自由谈谈对蜗牛的印象。

3.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它们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

4.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猜谜语是低年级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寓教于乐的游戏,用谜语导入能够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谜语的谜面就在描述蜗牛这一种小动物,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蜗牛的特点,为课堂做铺垫。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先说说这篇课文与以往课文的区别。

2.自主阅读课文,遇到有注音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读不出的地方看图猜想。

3.全班交流: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在交流中,学生把猜读中的错误改正过来。

4.自由读课文,力求做到正确、流利,教师巡视指导。

5.字词盘点,书写“对,妈”。

(1)出示“对,妈”,提示学生注意偏旁。

(2)指导学生书写“对”。

(3)田字格板书范写。

(4)学生集体书写、练写。

(5)指导学生书写“妈”(步骤同“对”)。

6.反馈评价:第一步、展示优秀书写;第二步、出示问题范例,纠正;第三步、学生再练写一个字。

三、借助插图,认识四季

(一)了解树木的变化,借助拼音、图片认读部分生字。

1.引导:小蜗牛爬呀爬,小树林里的小树变化可大了,你们都知道吗?

2.出示文中4幅小树的插图和4个句子。

树叶全变黄了。

树叶全掉了。

小树发芽了。

小树长满了叶子,树叶碧绿碧绿的。

3.插图与句子配对,请学生读准上面4句话。

4.请学生按小树的生长过程给4句话排排顺序。

(二)了解其他景物的变化,认识四季。

1.过渡:哇,在小树不断的变化中,四季早已悄悄走过。小蜗牛爬呀爬,发现其实不仅是小树,还有很多景物也会悄悄地告诉我们四季的信息呢。

2.出示“草莓”“蘑菇”“雪”的带文字的图片,请学生根据图读准词语。

3.引导:这些景物属于哪个季节呢?请你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图(小树的图)下去。

4.出示下面的句式,让学生把图上的内容说一说。

小树________,已经是_________了。

树叶_______,地上________,已经是________了。

5.课间操--念儿歌,关注“芽、草莓、蘑菇、盖、全变”等词。

(1)引导:四季的景物真多呀!你分得清吗?

(2)出示儿歌读读。

叶芽叶芽点点,已经已经春天;

草莓草莓甜甜,已经已经夏天;

蘑菇蘑菇圆圆,已经已经秋天;

白雪盖住地面,全变全变不见。

【设计意图】运用“借图猜想”的方法,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文章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文中的句子可以加以提炼作句式训练,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品读课文、感受四季

1.大家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吗?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呢?今天就让课文中的小蜗牛带我们去看一看吧!

2.学生听录音并朗读课文。

(1)学生分组朗读,反复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小蜗牛眼中的景物。

(3)教师把课文中描述的景象以挂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这是小蜗牛第几次出门看到的景象?你看到了什么?

3.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也能动脑筋想问题。那么请看看,小蜗牛看到的这些景象我们看到过吗?什么时候能看到?现在,教室外的景象和小蜗牛第几次出门看到的比较相似呢?

4.为了区分这四种不同的景象,我们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师:咱们现在来玩一个游戏,把每一个季节和它对应的景象连起来。

5.同学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

(1)学生自由发言,说明喜欢这个季节的理由。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四季之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6.一般来说,春、夏、秋、冬四季的时间是差不多的,都是三个月左右,大家觉得这个时间长吗?(长。)那为什么小蜗牛往返一趟,季节就变了呢?(因为小蜗牛爬得太慢了。)

7.小蜗牛除了爬得慢,还有没有其他特点呢?

(1)学生自由讨论,说说见过的蜗牛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背上总是背着一座房子。)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蜗牛。

(3)蜗牛有很多种类型,大部分背上都有一个壳,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会缩到保护它的壳中。它属于爬行动物,动作比较慢。

8.语言训练

(1)学完这篇课文后,你们知道了什么?

(2)交流。

例如:我知道了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的景物都不一样。

我知道了蜗牛是爬得很慢的爬行动物。

【设计意图】了解一年四季变化规律及景物特点,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畅所欲言。

五、板书设计

14.小蜗牛

小树发芽 采草莓 长蘑菇 盖着雪

春 夏 秋 冬

教学反思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新课标语文一年级下册《王二小》教学反思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新课标语文一年级下册《王二小》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这篇课文,叙述了王二小从发现敌人最后将敌人引入八路军的包围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胜利的经过。今天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新课标语文一年级下册《王二小》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到大家哦~

新课标语文一年级下册《王二小》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叙述了王二小从发现敌人最后将敌人引入八路军的包围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胜利的经过。虽然言语质朴、简单,但是在一次次的与文本接触的过程中,学生还是能体会到二小机智、勇敢而乐观的个性。

一、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有几个明显的难点:

1、现在的孩子和当时的孩子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让养尊处优的孩子体会战火纷飞的年代并不是那么容易,因此,如何让孩子了解故事的背景显得尤为重要。

2、在课文中,出现了很多过时代的词,诸如:敌人、扫荡、放哨、埋伏圈、英雄、儿童团员等对学生来说生僻的词语,在接触文本的过程中,如何将它们弄明白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3、课文的情节比较简单,故事叙述简洁,没有很多激情的句子,如何激发起孩子们对小英雄王二小的崇敬之情,如何指导孩子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个难点。

二、从教学实效来看,我觉得以下几点还是做得比较满意的:

1、充分估计到学生的前认知状况,在学习本课前,做了充分的铺垫。如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了解那个战争年代,了解小英雄王二小的事迹。这与《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利用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教学理念是相符合的。因此,在教学本课时,学生对课文的能很好的理解,这也为情感朗读做了很好的铺垫。

2、充分发挥本班教学的优势,利用学生能说的这个资源,积极鼓励小组成员间互相帮助,以帮助同学突破字词的难点。例如在初读课文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组内成员,也可以举手问老师,这样,可以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和状况,解决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也非常热忱,互相帮助,并且乐在其中。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美观、实效的课件,并且利用音乐的渲染力让学生在接触文本前就有了情感的激发。比如课前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让学生感受到了故事的氛围和大致的情节。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两首

教学目的

1.认识“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

认识生字“醉”和书写“声、处”。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教学用具

课文插图,媒体资源:动画《春晓》。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指名说)

2.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学生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下面我们学习第一首古诗,谁能读准?(板书:春晓,指导读准“春”的读音。)

二、初读感知

1.老师示范读(也可利用动画资源《春晓》中的示范读部分辅助教学)。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分小组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4.谁勇敢的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多请几位学生读)

三、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

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诗中哪里说了鸟?读给大家听。(处处闻啼鸟)同学们,瞧,(引导学生看图,想象鸟飞鸟叫的景象。)你想说些什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哪里讲了花?(花落知多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到过的花落的过程。)

学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花怎么顽皮地落到地上去了?请同学们读读整首诗,用一句诗来告诉我。(夜来风雨声)哦,我明白了,是夜晚风吹雨打的原因。

2.这么美的画面,大家一定很喜欢吧!那应该怎样读这首诗呢?

3.指导朗读。

4.以各种方式练习读。

四、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把眼睛闭上,听老师读古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分小组说,指名说。)

2.指导背诵。

五、扩展活动

拿出你们手中七彩的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吧!

第二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则谜语,请听:

一只蝴蝶轻轻飘,

顺着风儿上九宵。

一心向着云外飘,

可惜绳子栓着腰。

2.这是指什么?(指名说)

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

二、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

2.诗人高鼎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

三、初读感知

1.播放动画《村居》,

2.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4.指名读,齐读。

四、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么写的?(指名回答: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全班齐读。

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4.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小伙伴们在这么美的风景下放风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一首富有意境的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五、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再说一说刚才仿佛看见了什么。

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六、扩展活动

开展放风筝活动。

七、作业设计

1.说一说你放风筝的过程。

2.写字练习。

课堂记录:

教学总结

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学案人教新课标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学案人教新课标”,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学案人教新课标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提出的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诵读儿歌、童谣和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带着童趣读出趣味,运用诵读、领读、轮读、边读边欣赏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对冬天及小动物的情感体验,使热爱大自然的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课前准备:

1、生词卡片、课文歌曲、与课文内容一致的雪景动画、课文图画(“小画家”的“图案”空出,以便同学粘贴小动物的脚印图、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了解哪些动物也来雪地“画画”,哪些动物也冬眠。(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趣入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的时候,你们喜欢玩什么?(堆雪人、打雪仗、看自己在雪地里的脚印。)那你们有什么样的心情?(非常快乐、开心、高兴等。)有四个调皮的小家伙,一看见下雪了,也跑出来玩了,你们看看,认识他们吗?(贴图: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师:小鸭还悄悄地告诉我,它们可不是普通的小动物,它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板书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运用谈话的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关注儿童的经验世界,尊重学生主体,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就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初识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学生分组读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在读文中识字。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读,掌握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三、合作交流,趣味识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教师指名读生字。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笔画“横折弯钩”。

(4)学生齐读生字。

2、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师:同学们,这些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我相信,大家肯定有很多记住这些生字的好办法。那么,就请你把自己的好办法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吧!看谁记的字最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识字、记字,再互相考一考。)

3、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1)谁愿意把你记字的办法说给大家听?(应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2)教师指名读字卡。

(3)开火车读字卡。

(4)男女生赛读字卡。

(5)“猜字”游戏。(一人指字,大家做口形或动作,一人猜字。)

(6)“找字”游戏。(一人读字,大家举起相应的字卡。)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字音,记住字形。教学过程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注意识字与生活的联系。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义,增长了知识。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大家评价。

2、同桌互听互读。

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使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五、指导写字,养成习惯

出示要写的字“竹”“牙”“马”“用”“几”。

1、教师指导笔顺,学生书空。

2、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竹”“马”“几”,指导笔顺“横折弯钩”。

4、学生描红,练写生字。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第二课时

一、听歌导入,复习检查

1、播放歌曲《雪地里的小画家》。

大家一定会觉得很奇怪,《雪地里的小画家》原来还被编成了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学唱这首歌?大家今天一定要认真听课,积极发言,我们完成任务后就用剩下的时间学唱这首歌,好吗?

2、出示课件、依次检查生字,认读词语。

3、指名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听课文歌曲再次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用学唱歌曲激励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教学策略。

二、逐句学习,理解课文

齐读课文,找找这篇课文共几句话。

(一)学习第1、2句。

1、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己读第1句,体会感叹号的读法。引导学生读出喜悦、惊喜的心情。指名读。

2、第2句联系课文和实际情况重点理解“一群”。(小鸡来了是不是“一群”?小狗来了是不是“一群”?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都来了是不是“一群”?)

(二)学习第3句。

1、播放课件:白雪纷纷扬扬落下,伴随着美妙的轻音乐,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分别在雪地留下清晰的“脚印”,学生看后再读文。

2、启发学生:你们读懂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动物踩出的脚印形状,指四名同学在准备好的课文图画贴上合适的脚印图案。

4、指导学生读课文第3句。

5、为什么他们画出的脚印不一样呢?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教师适时点拨。(他们脚的形状不同所以踩出的脚印也不同,小鸡是爪子,所以踩出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爪有厚厚的肉垫,所以踩出的脚印像梅花;小鸭的脚中间有脚蹼,所以踩出的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蹄子踩出的脚印像月牙。)

6、拓展教学:你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还能画竹叶、枫叶、梅花和月牙?请你当小诗人来编一编、写一写。

(三)学习第4句。

1、孩子们,如果我们想画画要用笔和颜料画很长时间对不对?小动物们却不用,现在让我们齐读第4句,看看他们是怎样画得又快又好的。

2、你们从哪些地方读出小动物们画画非常简单,而且画得又快又好。(学生自由回答: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等。)

3、朗读这句话,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4、指导读法:在轻快活泼的语调中,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及几步就能画成一幅画的自豪感。

(指名读、齐读、比读、表演读)

(四)学习第5句。

1、这些小动物们的画画得这么好,让人看着真喜欢。可是有一只小动物却没有来参加,你们知道是谁吗?(青蛙)

2、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齐读第5句。

3、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五)学习第6句。

1、青蛙为什么没来参加呢?他去串门了?还是在吃饭?(他在洞里睡着啦。)

2、青蛙真懒,大家都在画画儿,他居然睡觉,我们快去叫醒他,好吗?(不行,他正在冬眠。)

3、教师指名回答,适时点拨:什么是冬眠?还有哪些动物需要冬眠?(蛇、刺猬等动物也冬眠,借此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设计意图: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一年级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所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行逐句阅读。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童真童趣,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并理解课文。

三、回顾全文,熟读成诵

1、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播放课件,学生根据情境背诵课文。

3、学生自编动作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学习、在表演中学习,学生用动作呈现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发展语言。

四、总结全文,学唱歌曲

1、说一说:学生谈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画一画:动手画,感知本课或学生知道的其他“小画家”的作品。

3、写一写:找到其他冬眠的小动物,按课文最后两句仿写诗句。

4、想一想

(1)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他们会画出怎样的作品?

(2)还有哪些小动物没参加?为什么?

5、唱一唱:学唱《雪地里的小画家》。

设计意图:儿童好奇、好胜、好动,动手操作是最受儿童欢迎的教学形式,为此,在学生领悟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小画家”们的作品,重温课文内容;通过拓展仿写儿歌,培养说话写话能力;启发思考,突破课文难点;学唱歌曲,兑现课前诺言,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反思:

1、本课的成功之处一是教师利用欣赏雪景的课件,引导学生说说在雪地里的有趣的游戏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一个积极展现自我的氛围中,让学生在整节课中都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在快乐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二是教师合理地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在课外延伸环节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还有哪些动物像青蛙一样要冬眠?”之后让学生仿编诗句,把课文最后两句改成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在一问一答中,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2、不足之处:“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朗读时体会这句话,给孩子们的体会时间不够充分,有些着急。

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认识8个生字,指导“见、白”的书写。

3、体会是诗句所描绘的夜空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月儿比喻成了小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非常美丽的画,想看吗?想看就先轻轻的闭上你的眼睛。

2.现在慢慢的张开你的眼睛,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美丽的画上缺少了什么?看老师多粗心呀,把我们最明亮的月亮给忘啦。

3.大家喜欢这幅画吗?有一位老爷爷也特别的喜欢这幅画,因此他还为这幅画写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4.播放儿歌。

二、出示课题

师:儿歌中唱的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呢?

生:船

师:下面跟老师一起来书写这个“船”字,这首儿歌它就叫“小小的船”,请同学们齐读。这首好听的儿歌就藏在我们的课本里,请你快速的打开书找到这首儿歌,找到的同学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

三、品读课文,想像中创新

1.自己读课文

要求:在读的过程中用铅笔画出不认识的生子。

2.出示生子卡片

弯闪星蓝看坐

(1)点名读

(2)领读

(3)扩词

3.游戏:摘星星

目的:巩固生字

4、师范读

要求:注意在什么地方有停顿。

四、指导写字

1、学会了课文,我们来学习写字,今天我们只学习两个字“见”“白”。

2、出示卡片“见”,分析。

(1)指名读。

(2)找朋友。

(3)这个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写在竖中线上,“一”写在横中线上。

(5)师范写。

(6)生描红。

新课标一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新课标一年级下《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合一合的识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自学课文。能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能把短文读正确,了解意思。能根据情景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2、过程与方法:合作学习 相互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分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和展示台。其中口语交际和展示台都是考察学生的想象力,是本次练习的重点,新教材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

学情分析:

综合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语文基本功,进行练习,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 小黑板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 引导读文、发现规律。

2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千与口组成舌

3 学生识记生字 甘 埋 闯

4 师检查识字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读文 、自主发现规律。

二、日积月累

1 引导区分词

2 选字组词 读一读

3 拓展练习

声 生 身

笑( ) 学( ) ( )体

【设计意图】从音和义两方面区分同音字,行近字。

三、我会读

1、师范读、学生仔细听,画出不认识的字。

2、检查读文,谈感受。交流想法。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作业

完成课外作业。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 、导入话题

1 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做客,可是小熊家住在一条大河对面,河面上没有船,也没有其他方法能帮助小猴过河,请大家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

学生动手操作。

2 交流设计方案

(1)谈设计思路

(2)介绍桥的样子,特点

(3)拓展创新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桥。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给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

二、展示台

1 出示插图,指导观察

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交流图意

交流打捞方法

2 启发想一想

(1)想想用什么方法捞皮球最好

(2)评选最佳方案

(3)动手绘画

3 评选最佳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大胆想象。

三、作业设计

完成课外作业

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一年级语文人教新课标《小蜗牛》教学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案一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631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