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鼠尾巴的用处。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2.学会“能、原、别、身”4个生字,理解“觉得、那样、原来。别的、用处、身于”等词语的意思。
3.会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松、尾、巴、软。读完后抽4人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书写,评议后每个学生各写1个。
(2)做课堂作业本第2题:多音字组词。
(二)讲读第1自然段
(1)出示松鼠的投影片,下面请大家看这幅图,你们看了松鼠的大尾巴后是怎么想的?
(2)你们是这样想的,那么课文中的小白兔是怎么想的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请一个小朋友把第一自然段念一下。
(3)谁来说说兔于是怎么想的,兔子心里觉得怎么样,兔子想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念?要念得稍微轻一点,慢一点,读出奇怪的疑问的语气来。(试读--评议--齐读)
(4)练习朗读:下面我们把第1自然段连起来读一下,“......大尾巴”的“大”要念得重一点,强调一些。
(三)讲读第2、3自然段
小松鼠的尾巴到底有什么用处呢?(板书:用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2、3自然段。
(1)请小朋友一边听录音,一边想:松鼠的大尾巴像什么?
(2)讨论、学句式说话。
a、幻灯片上出示句子:“那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就像一顶降落伞。”
师,这个句子比较长,我们可以在“大尾巴”后面停一会儿再念,大家齐读一遍。
b.“大尾巴”怎么会像“降落伞”呢?
小结:“大尾巴”和“降落伞”之间有些相同的地方,所以说松鼠的大尾巴就像降落伞。
c.你能不能用“()就像()。”的句式来说一句话。
(3)小松鼠从什么地方往下跳,落在什么地方?(演示投影片,转动附片,使画面上的松鼠从一棵大树上往下跳,轻轻落在一棵小树上。)为什么小松鼠从那样高的树上跳下来,是轻轻落在小树上的呢?
(4)这时候,小白兔会怎么说呢?请小朋友一起读一读第3自然段。读后回答。
(5)小白兔刚才为什么“觉得很奇怪”呢?现在明白了吗?对,这里的“原来”表示明白了情况,小白兔说的话要读出“哦,现在我明白”的语气来。(指名读--齐读)
(6)学习生字:“能、原”。
(四)讲读第4、5自然段
(1)松鼠的尾巴除了可以当降落伞帮它从高处往下跳外,还有别的用处呢。请小朋友自由轻声朗读第4、5自然段。
(2)教学生字“别”。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生字?
(3)刚才小朋友都念了课文,谁知道松鼠的尾巴还有什么用处?为什么松鼠的尾巴可当被子呢?演示投影片:旋转尾巴,尾巴像被子一样盖在松鼠的身上)
(4)小白兔又明白了什么呢?练习读课文里的最后一句话。
(五)总结课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2)齐读全文。
(3)做课堂作业本第5题:读拼音写句子。
(六)作业
抄写生子。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能、原、别、身”4个生字。
课后习题3、4(谁觉得怎么样?我今天觉得很高兴,为什么觉得这样?今天老师表扬我的字写得好,我觉得很高兴。)
板书设计:
32松鼠的尾巴
特点用处
又轻又软像降落伞
的大尾巴
又软又暖当作被子
设计意图:
以松鼠尾巴的“奇怪”为主线,贯穿课文始终,引导学生探究课文,自主发现,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
1、用“觉得”等词语、句式说话。
2、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想象的能力。
3、通过研读,深入体会松鼠尾巴的用处,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松鼠尾巴的奇怪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松鼠的尾巴》。出示:我觉得松鼠的尾巴_________________。
(很大、毛茸茸、又轻又软、像降落伞、当被子等)(板书:大又轻又软)
2、小白兔看见松鼠长着这样一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觉得很奇怪。(板书:奇怪)你猜它会奇怪些什么呢?
(奇怪一:小白兔自己的尾巴小;奇怪二:这么大的尾巴有什么用。)(板书:有什么用呢?)
3、谁能用奇怪的语气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个别读、集体读)
二、研读:松鼠尾巴的用处
1、是呀,这么大的尾巴,小白兔怎么会不感到奇怪呢?可是后来,小白兔还奇怪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发现的?请小朋友仔细地、大声地读课文。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以下列三处句子作重点引导。(弹性处理)
(1)你能从那样高的树上跳下来,原来是大尾巴帮的忙啊!
A、说说自己的理由。
B、强调读,读出高兴、明白。(一般学生都能把“原来”读重音,要求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这种读法,尝试用其他不同的读法,体现学生个性化理解。板书:原来)
(2)那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就像一顶降落伞。
A、说说自己的理由。
B、我们来看降落伞,(课件演示)它很轻,而且从高处跳下来又是慢慢地,所以不会摔疼。松鼠的尾巴怎么会像降落伞呢?你看——(课件演示松鼠从一棵大树上轻轻跳到一棵小树上)(板书:像降落伞)
C、读。
(3)松鼠睡觉的时候,把大尾巴当作又软又暖的被子呢?
A、说说自己的理由。
B、松鼠的尾巴怎么可以当作又软又暖的被子呢?(板书:当被子)
C、读。
3、听了小朋友们的回答,看来这只小白兔的确不奇怪了,(板书:不奇怪)课文中小白兔从开始的“奇怪”到后来的“不奇怪”,是松鼠告诉他的吗?(不是,是小白兔自己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的结果)(板书:观察思考)
4、这时他会对小松鼠说些什么呢?出示:这时,小白兔一点都不奇怪了,他真想对小松鼠说: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松鼠尾巴的联想
1、多有意思的尾巴啊,既能当降落伞,又能当被子,那除了松鼠,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特殊的用处?(学生说、教师补充)其实每一种有尾巴的动物它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用处。
2、哎,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假如你(指着同学们)也拥有一条尾巴,你想长一条怎样的尾巴呢?用它来干嘛?说说你的想法。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重点:
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明活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猜谜语。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小松鼠有关的童话故事。
2、启发谈话。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能说说他是什么样的?(板书:松鼠)你们对小松鼠有哪些了解?(板书:松果)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对话平台
自学(尊重学生个性需要,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自己想办法解决。
2、指名读文,重点评价字音;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词:说说你在哪见过他们?你是怎样记住的?
结合文中句子认读词语,教师相机引导。
(1)聪、活泼:读文中的句子。我们同学中谁是这样的孩子?
(2)如果、总:读文中的句子。你还能用如果说句话吗?
朗读
1、重点指导2——4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小松鼠聪明活泼?学生思考读文。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练习读文。教师范读,师生、生生分读陈述句和小松鼠心里想的话。
3、采取多种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间有什么关系?
写字
1、认读“以、后、更”三个字。
2、征求学生意见找出最难写的字,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写。
评价
1、评教师。老师范写的字请同学评价。
2、生互评。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述
1、反复读文,练习说说课文的内容。
2、指名复述:引导学生按照“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进行复述。
1、想象思考: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呢?小组讨论互相议一议,说一说。
2、以“画未来”为题,学生自由的画一画,可以画想象中未来的松林,也可以画想象中自己居住地方的未来。
实践
1、有条件的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树。
2、除了松鼠外,你还了解哪些小动物?请上网或到课外书中查一查。
写字
1、观察。学生自己观察“主、意、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写。教师重点指导“心”的写法,学生练写。
3、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的字。
评价
1、自评。说出自己写的字中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地方。
2、互评。要提出中肯的希望。
一、教材分析
这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两只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文章语言清新明快,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深受儿童喜爱。通过读文学生领悟到我们在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一年级学生对新奇事物好奇心强,又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课文内容强烈地吸引着他们。另外学生以前有一定的识字和朗读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方法迁移,培养他们自主识字和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三、教学重点:
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明活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四、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绘画用具及搜集的有关小松鼠的资料。
五、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1、猜谜语。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小松鼠有关的童话故事。
2、启发谈话。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能说说他是什么样的?(板书:松鼠)你们对小松鼠有哪些了解?(板书:松果)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对话平台)
自学(尊重学生个性需要,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自己想办法解决。
2、指名读文,重点评价字音;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准字音。
(识字能力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适合的方法识字,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说说你在哪见过他们?你是怎样记住的?
2、结合文中句子认读词语,教师相机引导。
(1)聪、活泼:读文中的句子。我们同学中谁是这样的孩子?
(2)如果、总:读文中的句子。你还能用如果说句话吗?
朗读(充分读文感知,体会小松鼠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1、重点指导2——4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小松鼠聪明活泼?学生思考读文。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练习读文。教师范读,师生、生生分读陈述句和小松鼠心里想的话。
3、采取多种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讨论(小组交流感受小松鼠的情感美和行为美,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间有什么关系?
写字(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写字能力)
1、认读“以、后、更”三个字。
2、征求学生意见找出最难写的字,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写。
评价(师生互评不仅培养学生对写字的评价能力,还提高了审美情趣)
1、评教师。老师范写的字请同学评价。
2、生互评。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如果不满意可以重新书写再达等级。
第二课时
复述(采用适合学生的方法开展复述竞赛,积累并发展学生的语言)
1、反复读文,练习说说课文的内容。
2、指名复述:引导学生按照“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进行复述。
(先鼓励学生交流适合自己的复述方法,如果复述实在有困难,教师再引导学生按照上面的顺序进行复述)
绘画(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想象思考: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呢?小组讨论互相议一议,说一说。
2、以“画未来”为题,学生自由的画一画,可以画想象中未来的松林,也可以画想象中自己居住地方的未来。
实践(课内外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1、有条件的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树。
2、除了松鼠外,你还了解哪些小动物?请上网或到课外书中查一查。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此环节设计注意挖掘课外学习资源,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查找搜集资料的能力)写字(引导学生体会汉字之美,激发写字的愿望)
1、观察。学生自己观察“主、意、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写。教师重点指导“心”的写法,学生练写。
3、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的字。
评价(多种评价使学生学会审美,提高书写的质量)
1、自评。说出自己写的字中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地方。
2、互评。要提出中肯的希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鼠尾巴的用处。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2.学会“能、原、别、身”4个生字,理解“觉得、那样、原来。别的、用处、身于”等词语的意思。
3.会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松、尾、巴、软。读完后抽4人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书写,评议后每个学生各写1个。
(2)做课堂作业本第2题:多音字组词。
(二)讲读第1自然段
(1)出示松鼠的投影片,下面请大家看这幅图,你们看了松鼠的大尾巴后是怎么想的?
(2)你们是这样想的,那么课文中的小白兔是怎么想的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请一个小朋友把第一自然段念一下。
(3)谁来说说兔于是怎么想的,兔子心里觉得怎么样,兔子想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念?要念得稍微轻一点,慢一点,读出奇怪的疑问的语气来。(试读--评议--齐读)
(4)练习朗读:下面我们把第1自然段连起来读一下,“……大尾巴”的“大”要念得重一点,强调一些。
(三)讲读第2、3自然段
小松鼠的尾巴到底有什么用处呢?(板书:用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2、3自然段。
(1)请小朋友一边听录音,一边想:松鼠的大尾巴像什么?
(2)讨论、学句式说话。
a、幻灯片上出示句子:“那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就像一顶降落伞。”
师,这个句子比较长,我们可以在“大尾巴”后面停一会儿再念,大家齐读一遍。
b.“大尾巴”怎么会像“降落伞”呢?
小结:“大尾巴”和“降落伞”之间有些相同的地方,所以说松鼠的大尾巴就像降落伞。
c.你能不能用“()就像()。”的句式来说一句话。
(3)小松鼠从什么地方往下跳,落在什么地方?(演示投影片,转动附片,使画面上的松鼠从一棵大树上往下跳,轻轻落在一棵小树上。)为什么小松鼠从那样高的树上跳下来,是轻轻落在小树上的呢?
(4)这时候,小白兔会怎么说呢?请小朋友一起读一读第3自然段。读后回答。
(5)小白兔刚才为什么“觉得很奇怪”呢?现在明白了吗?对,这里的“原来”表示明白了情况,小白兔说的话要读出“哦,现在我明白”的语气来。(指名读--齐读)
(6)学习生字:“能、原”。
(四)讲读第4、5自然段
(1)松鼠的尾巴除了可以当降落伞帮它从高处往下跳外,还有别的用处呢。请小朋友自由轻声朗读第4、5自然段。
(2)教学生字“别”。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生字?
(3)刚才小朋友都念了课文,谁知道松鼠的尾巴还有什么用处?为什么松鼠的尾巴可当被子呢?演示投影片:旋转尾巴,尾巴像被子一样盖在松鼠的身上)
(4)小白兔又明白了什么呢?练习读课文里的最后一句话。
(五)总结课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2)齐读全文。
(3)做课堂作业本第5题:读拼音写句子。
(六)作业
抄写生子。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能、原、别、身”4个生字。
课后习题3、4(谁觉得怎么样?我今天觉得很高兴,为什么觉得这样?今天老师表扬我的字写得好,我觉得很高兴。)
板书设计:
32松鼠的尾巴
特点用处
又轻又软像降落伞
的大尾巴
又软又暖当作被子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壁虎借尾巴2”,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课时
一、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指名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8个生字,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全班交流记字办法。
2.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的字形。
难:要和“谁”区分字形。
拨:要和“拔”区分字形。
甩:与“用”字形相近,只是最后一笔写法不同。
啊:与“阿”字音、字形相近,字义不同。
3.看看生字大田字格里的布局。教师指导写字。“虎”,第六笔竖弯钩的弯正好在横中线上。“拨”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佰”,右边的“白”写窄些。
三、课堂练习
1.完成练习2。
2.完成练习3。让学生自己先填一填,然后全班交流读一读。再补充练习如:小兔()来()去。小()来()去。
四、扩展练习
完成练习4。课内可让学生说一说。鼓励学生课后去搜集有关动物尾巴作用的资料,过一段时间组织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28小壁虎借尾巴
壁虎长出新尾巴
小鱼摇拨水
老牛甩赶蝇子
燕子摆掌握方向
松鼠和松果
课前透视
这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两只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文章语言轻新明快,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深受儿童喜爱。通过读文学生领悟到我们在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一年级学生对新奇事物好奇心强,又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课文内容强烈地吸引着他们。另外学生以前有一定的识字和朗读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方法迁移,培养他们自主识字和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重点:
读文理解小松鼠的"聪明活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绘画用具及搜集的有关小松鼠的资料。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猜谜语。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小松鼠有关的童话故事。
2、启发谈话。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能说说他是什么样的?(板书:松鼠)你们对小松鼠有哪些了解?(板书:松果)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对话平台
自学(尊重学生个性需要,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自己想办法解决。
2、指名读文,重点评价字音;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准字音。
(识字能力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适合的方法识字,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说说你在哪见过他们?你是怎样记住的?
2、结合文中句子认读词语,教师相机引导。
(1)聪、活泼:读文中的句子。我们同学中谁是这样的孩子?
(2)如果、总:读文中的句子。你还能用如果说句话吗?
朗读(充分读文感知,体会小松鼠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1、重点指导2--4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小松鼠聪明活泼?学生思考读文。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练习读文。教师范读,师生、生生分读陈述句和小松鼠心里想的话。
3、采取多种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讨论(小组交流感受小松鼠的情感美和行为美,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间有什么关系?
写字(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写字能力)
1、认读"以、后、更"三个字。
2、征求学生意见找出最难写的字,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写。
评价(师生互评不仅培养学生对写字的评价能力,还提高了审美情趣)
1、评教师。老师范写的字请同学评价。
2、生互评。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如果不满意可以重新书写再达等级。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述(采用适合学生的方法开展复述竞赛,积累并发展学生的语言)
1、反复读文,练习说说课文的内容。
2、指名复述:引导学生按照"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进行复述。
(先鼓励学生交流适合自己的复述方法,如果复述实在有困难,教师再引导学生按照上面的顺序进行复述)
绘画(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想象思考: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呢?小组讨论互相议一议,说一说。
2、以"画未来"为题,学生自由的画一画,可以画想象中未来的松林,也可以画想象中自己居住地方的未来。
实践(课内外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1、有条件的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树。
2、除了松鼠外,你还了解哪些小动物?请上网或到课外书中查一查。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此环节设计注意挖掘课外学习资源,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查找搜集资料的能力)
写字(引导学生体会汉字之美,激发写字的愿望)
1、观察。学生自己观察"主、意、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写。教师重点指导"心"的写法,学生练写。
3、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的字。
评价(多种评价使学生学会审美,提高书写的质量)
1、自评。说出自己写的字中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地方。
2、互评。要提出中肯的希望。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主意:办法。
蒙蒙细雨:雨点很细小。
茂密:文中指松树林茂盛而繁密。
教学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花生生长过程。
课前准备:花生,一盆盛开的鲜花,课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1、用“花生”吸引学生。
老师出示带壳花生,因为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吃花生,能吸引学生注意力。除了我们喜欢吃,连小松鼠也喜欢吃,引出故事《小松鼠找花生》。
2、埋下悬念。
引出故事名称后,说:“小松鼠发现了一块地里种了很多花生,就打定主意,今年冬天要靠花生过冬。可是他的愿望却没有实现,这是为什么呢?”教师以神秘的语气调动学生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指导朗读
1、分清角色:出示插图一,指导学生观察,指出哪个是小松鼠,哪个是小鼹鼠。老师做简单介绍。
2、看图感受故事环境。
(1)训练说话。
观察图中大树旁边有些什么,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再看看书上用了哪些漂亮的词句来形容。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2)注意长句的断读。
“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老师范读后,让学生单独读好这一句,读出自然停顿。
(3)在读中感悟词语。
看图,注意花的颜色,丰富学生口头词汇。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盆鲜花放在窗台的阳光下,体会“格外”一词的意思。
3、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注意这段疑问句“这是什么花呀?”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呀”要读轻声。
感叹句“花生可好吃啦!”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小松鼠心里想的话,要读得轻些。
通过小组分角色读、全班分角色读,最后指名戴上相应的头饰进行表演读。
4、学生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并提出:小松鼠为什么会感到奇怪?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讨论: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
5、指导朗读。
(1)“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这句注意自然停顿,“看看”中后一音为轻音,透出急迫的心情。
(2)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这句前一个“等啊”语调稍高,后一个则降低下来,“等到”又升高,形成“扬—抑—扬”的变化,语速较慢,给人一种“时间长久”的感觉;表现渴望的心情。
指导朗读时,教师加上表情,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进行模仿,让学生表演读,可自加动作和表情。
(2)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这句注意自然停顿,语调低,声音轻,读出疑惑的语气,句末挑高,注意理解“自言自语”。
三、学生交流。
1、“我”能读准。
出示本课文的生字和词语,让学生比赛朗读,看谁读的最棒。指名读、小组读、齐读、以多种形式的朗读促使学生熟读,增强学生对词语的识记。
2、“我”能读好。
本课一共有5个自然段,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首先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熟。这时学生兴致盎然,有的选择小松鼠和鼹鼠的对话段落;有的选择描写大树旁边的景物的第一自然段,有的学生边读边加上动作和表情。最后指名读,读到小松鼠和鼹鼠对话段落时戴上头饰。
3、“我”知道。
对于课文最后提出的问题“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学生们有着不同的答案。有的认为“花生被大灰狼偷走了!”;有的认为“花生出了花以后没有结果。”;有的认为“是鼹鼠骗了小松鼠,秋天花生不会结果的!”;有的认为“花生没有不见,藏在地里了,快去挖!”……学生们各自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想出了很多答案。最后老师出示一幅花生生长图,说明花生的生长过程,让学生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激发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体会:
1、创设情景能带起课堂气氛和学习兴趣。
这节课从实物“花生”入手,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节课特别是一些较长的阅读课文,开好头是很重要的,例如本节课的重点是朗读课文,如果一开始就指导学生怎样读,可能会唤不起学生对花生那种喜欢,感受不了“小松鼠”找花生的心情,直接影响到朗读质量。2、注重朗读时感情培养。
这节课出现很多优美的句子和词语,教师的范读影响到学生的朗读。本节课在一些感叹句和疑问句,要注意朗读时的语气、表情、动作。例如:疑问句“这是什么花呀?”;感叹句“花生可好吃啦!”;“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让学生感受到疑惑、高兴、急切、渴望的感情,也能为以后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基础。
3、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
这节课在这本书中的较后的内容,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大半个学期的学习,老师可以尝试让学习自主学习,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更能起劲。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能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好,能避免学生因为读整篇课文而感到累。课堂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通过教师的带动,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充满活力生机,让人感受到课堂上挥洒智慧的乐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知道达尔文从小就喜欢各种小动物,常常仔细观察小动物的生活。教育学生要爱护小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识字教学、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结合学习“像”理解小松鼠把达尔文当成树的原因。指导学生读好四、五两段课文,能读出小松鼠的活泼可爱及松鼠妈妈的担心焦急。
难点是有些生字的读音和字形不容易掌握。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反映四、五两段课文内容的教学挂图。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达尔文是一百多年前的一位英国科学家,他对动物、植物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与研究,发现了人类和动植物中许多奥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达尔文的课文,板书课题。请学生读课题,注意“鼠”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请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三、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1.教师以问引读第一段:
达尔文是什么时候、哪个国家的人?学生读第一段。教师让学生圈画“一百多年前、英国”。再请学生读第一段。
2.教师以问导读第二段:
(1)达尔文小时候爱到野外玩儿,他都喜欢哪些东西呢?学生读“天上的鸟,地上的虫,水里的鱼,他都喜欢。”他喜欢的小动物可真多啊,谁再来读一读这一句?
(2)他是怎么对待这些小动物的呢?学生读:他从来不捉弄小动物,而是观察它们怎样生活。教师点拨:他一次也没捉弄过小动物,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学生回答,教师让学生画“从来”。
(3)连起来朗读第二段。
3.有一次,达尔文又到树林里玩儿,看见树上有几只从来没见过的小鸟。他站住了,仰着头仔细观察。这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三至六段课文。
(1)学生简单说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可用挂图提示。
(2)小松鼠怎么会把达尔文当成树的呢?请学生多读几遍第四段的第一句话。通过看图,联系生活,让学生认识到树干是棕色的、一动不动的,而达尔文那天的样子正像一根树干。
(3)小松鼠是怎么在这棵“树”上玩的呢?同座位互相读一读第四段的二、三两句。然后指名在全班读,大家评议,教师注意提示反映小松鼠活泼可爱的词语,还可利用挂图指导朗读。
(4)教师范读第五段,学生练习朗读。利用挂图了解松鼠妈妈“急坏了”的神态、动作,再练习朗读。
4.松鼠妈妈的担心可真是多余的,因为--学生读最后一段。提示句尾是“!”,再练习朗读,读出适当的语气。
5.朗读全文。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达尔文和小松鼠2”,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指名读、集体读)
二、指导识字、写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学生自己先识记要求学会的字,然后交流讨论,怎样记这几个字。重点指导以下几生字。
物:左边是牛字旁。
站:与熟字“战”读音相同,字形相近,注意区别形义。
住:与熟字“往”字形相近,“往”的双立人换成单人就是“住”。
穿:上边是穴宝盖,不是宝盖。
像:右边的笔画多,注意指导笔顺。
3.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先描红,后临写,完成练习2。
三、词句训练
1.完成练习3。学生自己先填,再交流,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4。通过读句子,使学生体会到,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
四、扩展练习
课后观察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用各种方式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然后开个交流会。
小壁虎借尾巴
课前透视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因为他们各自尾巴都有用处所以没有借到。通过这个故事,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作用,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功能,课文浅显易懂,线索明了,其中三四五自然段结构相似,人物对话角色鲜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最佳范例。
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文中没有注音,上学期学生接触过这样的文章,另外学生在《比尾巴》一课又初步了解了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所以教师可指导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和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字,会写"和、姐"等6个字。
2、运用猜读等方法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点:
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信息资料:
1、课件、生字卡片、动物头饰。
2、学生搜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猜谜语。出示谜语:活动地盘在墙壁,专门收拾飞蚊虫,尾断无碍会再生,医学名称是守宫。
2、复习导入。你还记得《比尾巴》这篇课文吗?指名拍手背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动物尾巴的童话故事。
对话平台
自学(学生自己想办法扫除字音障碍,利于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1、课文没有注音,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重点看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识字(有创意的识字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指名当小老师领读读得准的词语,并提醒大家应注意的地方:蛇是翘舌音。虎的声母是"h",不是"f".
(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成功体验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文(举一反三,让学生感悟对话的不同语气,提高朗读水平)
1、图文对照读课文,思考: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
2、重点指导第三自然段,读好小壁虎和小鱼对话的语气。
(1)出示句子: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小鱼,把尾巴借给我。
通过比较朗读,学生体会出小壁虎说话很有礼貌,语气略带请求。
(2)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学生做动作理解"拨水",体会小鱼的心情。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3、方法迁移,学生练习分角色读好小壁虎和黄牛、燕子的对话。
评价(自评和互评结合,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和评价能力)
学生带头饰分角色表演对话,先自评然后请大家评价。
写字(有针对性的指导,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1、重点指导"有、在、什、么"四个字。
2、学生书写,教师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字。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读说结合,再次感知读文)
回忆: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为什么没借到?先指名概括的说说,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读文(感悟读文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感受能力)
1、学习6、7自然段,自读讨论: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只好爬回家里找妈妈,结果怎么样?为什么?
2、指导朗读:小壁虎这时的心情可高兴了,它的话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评读、齐读)
表演(童话表演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创造性表演。(熟悉角色,加上表情动作练习排练。)
3、分组表演,全班评议改进。
(评议标准:表演的连贯性;角色的表情语气是否恰当。)
拓展(多种形式的练习设计,激发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1、书后练习"读读说说"。
2、小壁虎还会向谁去借尾巴呢?模仿文中的说法结合查找的资料,再续说一两个自然段。
3、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写字(延时评价写字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学写"变、条"两个字,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如果不满意可重新申请。
教学建议:
一年级学生排演课本剧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求不要太高,必要时可示范引导。另外,教师可在学生搜集动物尾巴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动物尾巴介绍会"。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松鼠找花生果》,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16个生字,会写其中的9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征,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花生结果的特点。
教学课时:二课时。
2003年6月3日第十六周星期三第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认识花生果实。
2、同学们喜难免吃花生吗?小松鼠也喜欢吃啦,他还打算靠花生过冬呢!可他到花生地里却没有找到花生果,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第25课。认读生字:鼠
二、初读课文
1、请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2、圈出文中的16个生字,读一读,不会读的拼一拼。
3、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引导学会用ABB
4、学生自由读。
三、指导写字。
1、复习巩固生字
2、示范、指导。
3、描红、临写。
交流、反馈。
教学后记:学生很容易会漏掉直的里面是三横。
2003年6月3日第十六周星期三第二节
一、复习生字引入课文
二、学习第一至第五自然段。
1、巩固字词。
2、图文对照。
3、出示课件:填空。
4、自由朗读课文。
5、指导读书。
6、试背课文,
三、你知道哪些植物是在什么地方生长的吗?
四、小结
五、教学后记:学生能了解的生物在何处生长。
《松鼠和松果》一篇写松鼠的童话。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公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1个生字,会字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难点:书写“以、更”。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生字卡、投影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你们知道松鼠是什么样的?谁愿意说一说?[板书:松鼠]你们对松鼠有些什么了解?[板书:松果]
齐读课题。
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困难?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生字词的情况,通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小松鼠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学习生字词
1、出示以下生字词(带拼音):(指名读)
[聪明活泼忽然眨眼睛如果总有以后主意]
3、学生认读去掉拼音后的词语。(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
4、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挂图)说说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
2、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些什么?(指导读句子: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指导写字“以”、“后”、“更”
1、注意观察“以”:哪些笔画落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一点。
2、注意观察“后”的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3、注意观察“更”的“竖撇”,要先“竖”后“撇”。
4、学生描红,教师范写“以、更”。
5、写字练习,展示作品,评议。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1、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2、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小松鼠一边玩一边吃香甜的果子,忽然,小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出示投影)引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学习自由读句子)
讨论:读了这句话,大家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担心、惊讶的语气。
大家想一想,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到处是(读词)光秃秃的,小松鼠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
3、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导朗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松鼠为了自己有吃的,有住的,想出好主意了。
(出示投影3)你们看小松鼠在干什么?
如果你是小松鼠,你还会怎么做?
2、齐读第四自然段。
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到了春天,小松鼠种下的松果怎样了?
(出示投影4)小松鼠成功了吗?我们用欣喜的语气来读第五自然段!(师范读,生自由读。)将来这里会怎样?(齐读最后一句)
讨论:小松鼠在这松树林里生活得怎样?
写字指导“主”、“意”、“总”。
1、注意“主”在田字格中笔画的位置。、
2、区别“意”与“总”心字底的不同。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写字展示,评议。
扩展活动:小松鼠和其他的小动物们在松树林里生活得怎么样?动手画一画未来的森林。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松鼠的尾巴》三》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案一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428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