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14课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14课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14课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服饰社会习俗表现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男装:女装: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

会男装:女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原因特点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近代以来铁路公路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通讯工具的变革。诞生:

铁路建设,奠定了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铁路事业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20世纪90年代,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居亚洲

,世界。

机车制造:

交通工具的进步,汽车开始出现在等大城市;

公路事业,,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公路交通获得较快发展。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在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

福建巡抚在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电报20世纪初,设立无线电报局,有线电报主要用于

目的,无线电报则供。

1875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架设电报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通讯工具的进步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设立电话公司。

电话20世纪初,清政府在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打破了通信事业由外商垄断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快速发展。

互联网

1.影响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近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生活有何影响?

2.通讯工具的进步对民众的生活有何影响?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互联网的兴起。

1.近代以来报刊业的发展

表现:(1)近代三次办报高潮(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时间

相联系的政治事件

代表性的报刊

宣传的思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等政论性报刊,

同国民党控制的的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

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新中国成立后,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功能和作用:中国第一部影片:


表现电影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2.影视业的发展

中国电视事业诞生的标志:

电视

,电视逐渐普及。功能:


表现:3.互联网的兴起功能:

影响:

1.材料一在20世纪初期,广东的青年男女年龄达到16—20岁,就可以谈婚论嫁,以财产、金钱、门当户对为条件,婚前男女当事人从不见面,完全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盲婚哑嫁包办式婚姻,“一夫多妻”公开、合法,在婚姻嫁娶上,广东各地基本上是按照“三书”“六礼”的习俗程序进行。时值清末,也有大户人家女儿在外私订终身甚至私自同居。父母见生米煮成熟饭,也只好同意择日回乡举行婚礼。不过,这种婚礼没有鸣锣开道,没有仪仗队,更没有媒人带路,成了半新半旧、半中半洋的婚礼。

材料二1926年,广州市政委员孙科签发《广州市政厅布告(第八号)》提出:“禁止市民婚丧沿用帝制时代旗、锣、伞、扇、高脚等遗形物。”1929年,更修正婚姻仪式,废除所有俗例,结婚喜酌改为茶会。此时,广东的婚姻习俗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结婚要向政府申请取得“婚姻注册许可证”作为合法婚姻的依据,同时双方还要取得健康检查证明书。城市婚礼多在礼堂进行,出现了主婚人、证婚人,给新婚夫妇颁发结婚证书。

材料三1982年12月,251对新人在广州市旧体育馆举行第一个集体婚礼,由当时的广东省省长梁灵光证婚。举行仪式后,新人们分三批前往北京、南京、西安等地旅游。广州不少新人还时兴在结婚当天,大张旗鼓地开着婚礼车队到带有寓意吉祥、兆头好的道路如吉祥路、长寿路盘福路等处巡游,并将婚礼的全过程拍摄制作成DVD留念。单身贵族也日益增多,城市青年在竞争压力下不断推迟婚期,网恋、闪恋、隐婚等各种婚姻形式也开始出现。

——以上材料均由2006年2月出版的《二十世纪广东婚俗大观》整理而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初广东婚俗的特点及其原因。

(2)由材料二可看出婚俗变化中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是什么?如何推动?

(3)材料三体现了婚俗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说明了什么?2.材料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

4:00合唱《东方红》,预报节目

4:15革命文艺

5:30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

6:0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6:20革命文艺

6:30新闻和报纸摘要

8:00体育节目

8:15革命文艺

8:30新闻和报纸摘要

11:00国际时事

11:30人民解放军节目

12:00对工人广播

12:30新闻

13:00教唱革命现代京剧、革命歌曲;革命文艺……

15:4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16;00红小兵节目

16:20红卫兵节目材料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表(节选)

周一至五逢整点安排10分钟《整点新闻》,逢半点安排5分钟《半点新闻》和5分钟《气象·生活》。

周六、日

0:30午夜剧

1:30怀旧影院场

2:30夜读心灵

4:30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5:00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

7:20早知天下

8:00体育直播间

8:20做客中央台

8:40财经在线

11:10法治中国

12:35体彩时间

12:40中国质量报道(含整点新闻)

19:20城乡纪实

20:30天天福彩

20:35小喇叭

22:30神州夜航(含整点新闻)

0:10生活资讯

4:30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5:00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

8:35流行经典

9:30娱乐周报

12:00天天体彩

20:30天天福彩

20:35体育沙龙

请回答:

(1)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电台广播节目表,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4分)

(2)依据上述节目表,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电台节目的特点。(4分)结合时代背景,概括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2分)参考答案:

1.(1)特点:仍然传统,但也出现了自由恋爱与半中半洋的婚礼。原因:传统是因为处于旧王朝统治时期,封建礼俗根深蒂固;新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受海外及西方自由思想影响,但还不成气候。

(2)力量:地方政府干预婚俗。推动:结婚要向政府申请“婚姻注册许可证”;取得健康检查证明书。

(3)广东人的婚礼仪式越来越多样化;说明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老百姓,个人的价值观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同与尊重。

(4)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习俗民风的移易,迎娶婚嫁的主题也产生着新的变化;广东百年婚俗由传统向现代时尚转变,虽有反复(如“文革”期间),但总的来说是不断进步的;(2分)异彩纷呈的嫁娶风俗包含着广东风情,丰富着岭南文化。

2.(1)材料一:文革时期。(1分)依据:节目表中出现红小兵、红卫兵;节目的意识形态色彩非常浓烈,反映了极左思想泛滥。(1分)材料二:改革开放后。(1分)依据:出现关于彩票的节目;宣传法治;节目名称更加人性化。(1分)

(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只需答出任意1点依据,均可1分)

(2)材料一:①特点:节目呆板、枯燥、单调;强调意识形态、革命性。(2分)②原因:受“文革”极左思潮影响。(1分)材料二:①特点:节目丰富多彩;关注民生,关注时政;注重时尚。(2分)②原因:改革开放。(1分)

相关知识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重点:近代以来我国在社会生活和习俗领域的变化
难点: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1.运用归纳法,从衣食住社会风俗方面归纳近现代中国人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并形成阶段性特征的认识。如,概括近现代中国百姓婚俗的变化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社会现象,要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通过对本科内容的学习,要能够认识到饮食结构的变化对人们交往方式的影响。
3.注意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认识改革开放的意义。
4.学习本课可结合初中教材中有关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化的知识理解本课的相关内容。认识到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的社会风俗和衣食住行等深受影响;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大大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理解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衣:中山装、西装、旗袍、学生装、裙子与粗布大衫并行
食: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
住: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出现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婚丧仪式由铺张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社交礼仪逐渐平等化

“食”:建国初对粮食等实行统购统销,凭票计划供应,后实行“菜篮子工程”
“衣”:从灰蓝色调为主导颜色五彩缤纷,款式多样
“住”:从住房紧张到推行“安居工程”、城乡住房质量提高
①20世纪50---70年代崇尚勤俭节约、无私奉献
②休闲娱乐方式多样化,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多①。
⑵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②建厂、开店、办银行,西方文化逐步③到国民生活中。
〖解读〗社会生活变迁主要发端于通商口岸的原因:首先,是通商口岸最早受到西方的侵略,“西学东渐”的影响较早,也较为深入。其次,这些地区在历史上商品经济就比较繁荣,人民的思想比较开放,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比较小,而封建统治较为薄弱。第三,这些地方成为人员混杂,流动性特别强的地区。家族、宗族的血缘关系受到严重冲击,个性比较自由。
2.城市社会生活状况的变化
⑴衣着:“洋布”“洋装”逐渐进入④的生活中。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倡⑤装。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服装更是⑥,西服、大衫、旗袍、学生装、欧洲风格的裙子同时盛行于大城市中。
〖解读〗
A.服饰是思想、文化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服饰的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的变化。
B.中山装: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服装。中山装上衣五个扣代表中国五大民族,袖口三个扣代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上衣四个兜代表东南西北全国的统一。中山装因其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队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
①沿袭传统;②通商口岸;③渗透;④中国城市百姓;⑤中山;⑥五花八门。
⑵饮食:一些大城市出现①等。②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⑶居住: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③或④的豪宅。
⑷风俗习惯: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主张⑤“”⑥“”,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⑦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烦琐愚昧改为⑧。
〖解读〗如何理解剪辫子、不缠足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由于清政府入关后强迫汉人改变发型,带有严重的民族压迫色彩;妇女缠足也是在封建男权社会形成的畸形的审美标准,因此剪辫子、不缠足本身就是反封建斗争,就是进步是历史现象。
3.农村社会生活状况:广大农村仍然处于⑨、的状态,农民过着贫穷的生活。⑩在农村坚若磐石地沿袭下来。
〖解读〗农村各种习俗变化很小的原因:A.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的封闭、落后状态和保守的观念,使城市与农村的联系少,交流少,而与外国的联系就几乎为零。B.长期以来形成的封建传统观念坚如磐石,严重束缚了中国农民的思想意识。
①西餐馆;②吃西餐;③欧式洋房;④中西合璧;⑤断发易服;⑥废止缠足;⑦反清革命;⑧简约文明;⑨落后、封闭;⑩传统的风俗习惯。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
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⑵20世纪50----70年代,①、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衣着朴素、食物比较简单,城市住房总体看②,许多生活必需品要③计划供应。
2.改革开放以来
⑴物质生活:1987年,中国人民已经基本上解决了④。为了进一步提高饮食水平,政府倡导⑤“”工程。中国人的着装也从单一的款式走向⑥化。为改善人民的住房状况,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⑦“”工程。
〖解读〗菜篮子工程:是指政府为解决城市居民的副食品消费所采取的改进副食品产供销渠道的一系列措施。列入“菜篮子工程”范围的副食品品种大致有五类:如肉猪、禽蛋、蔬菜、水产品、奶牛等。
⑵风俗习惯:实行双休日后,⑧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⑨、、的社会风尚也在逐步形成。
①勤俭节约、无私奉献;②比较拥挤;③凭票证;④温饱问题;⑤菜篮子;⑥多样化;⑦安居工程;⑧休闲娱乐;⑨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

1.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演变及原因、特点。
⑴演变
物质生活方面: 
①环境——大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发生变化;
②服饰——断发易服;
男子:长袍马褂—西服礼服—中山装—列宁装(干部装)—休闲服
女子:旗装—旗袍—连衣裙
③饮食——西式餐饮出现并逐步为老百姓接受;
④居住——西式住宅不断增加
社会风俗方面:
①妇女解放——废止缠足、倡导婚姻自由
②婚丧礼仪——由铺张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③社交礼仪——西式握手、鞠躬取代等级界限鲜明的跪拜礼,“先生”、“同志”取代了尊卑贵贱森严的“老爷”“大人”。
④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⑵原因:①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②历届政府的影响③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④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吸收西方文明。
⑶特点:①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②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强;③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④中国社会生活虽然不断发生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2.概述中国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演变。分析其原因。
⑴演变
物质生活:
①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了劳动就业问题;统购统销,稳定了物价。
②改革开放以来:
“吃”——1987年基本实现温饱;实施“菜篮子工程”
“穿”——衣服人均拥有量大幅度提高,款式多样化
“住”——农村住房不断更新并楼房化;1995年“安居工程”实施
社会习俗方面:
①取缔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聚众赌博、反动会道门等丑恶现象
②废除包办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婚姻制度
③党和政府提倡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化。
④实行双休日,延长节日休假时间,休闲方式多样化;并注重环保、讲究卫生等社会新风尚也在逐步形成。
⑵原因:①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②开展了大规模经济建设③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实行统购统销,稳定物价政策)④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⑤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
3.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朝并不支持缠足,还多次下令废除缠足。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近代前期大城市里逐渐取消“大人”、“老爷”称呼,代之以“先生”、“同志”;禁止蓄辫、缠足、赌博;用握手、鞠躬取代了跪拜礼。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清政府的大力提倡②中共的大力宣传③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④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③⑤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解答此类习题要注意透过现象分析事物的本质,首先①、④两项说法错误,因为清政府是封建专制统治势力的代表,绝不会大力提倡民主平等思想;而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现象;“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是人们受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的体现。再者就是②项表述错误,题干中的现象虽然中共也提倡,但它们的的发生应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关系更为紧密。
2.下列哪一生活现象不能反映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
A.中山装和旗袍出现B.照相馆的出现C.中西大菜D.长拜作揖礼仪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结合教材可知,D项说法出现在封建社会,不具有中西文化碰撞的色彩。
3.上海是近代人们生活习俗变化最大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上海()
A.经济发达B.交通便利C.开放早,受外国影响大D.人才集中
答案:C
解析:上海是近代以来最早开放的地区,也是各种经济成分、思想潮流和政治势力集中的地区,因此生活习俗变化最大。
4.以下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中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样婚礼的原因不包括()
A.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C.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D.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本段材料介绍的是近代社会的婚姻风俗的变化。A、B、D三项都是变化的原因,而封建制度的结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因此不是原因。
5.读下列广告:“女学生周某某,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京师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某男如有与某某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6时,为会谈期。”对此材料评论正确的有()
①其背景为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主张婚姻自由②反映当时一些女青年思想解放
③这一现象多出现于中国的大中城市④体现了西方近代进步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以广告形式体现中国近代城市婚姻习俗的变迁。通过结合教材和材料内容中关键信息可知,这种现象发生在辛亥革命后,且此女子在美国学习期间受进步思想影响,回国后又在京师工作,因此,上述四选项均正确。
6.“肥料袋做裤,省钱又省布,前面印‘日本’,后面是‘尿素’”。这首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民谣揭示了当时部分中国人的服饰形象。浸透汗水、打着补丁的咔叽布工装,斜纹布军装,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共同引领着七十年代朴素、单调的服装潮流。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当时商品供应匮乏,穿衣还主要停留在遮身御寒上②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③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④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人们的服饰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但更重要的是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从这个角度出发,①②选项符合题意,③选项违背了正常的心理,④对当时服饰的影响并不大因此答案为C项。
7.(08年江苏高考试题)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思想变化,属于较难题。几千年的旧习惯,妇女生孩子是女性医生接生的,而材料里“外国生产皆男医接生,”在中国是不太合适的。“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应该男医生为男病人看病,女医生为女病人看病,即“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可以判断出近代中国人的思想还比较保守的。正确答案A项。
8.康有为、梁启超等主张改变婚姻依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习,提倡“夫妇择偶判妻,皆由两厢情愿”,他们还主张废除缠足。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禁止缠足。这些在当时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铲除社会陋习,树立社会新风②促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
③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实现了男女平等④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④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康有为梁启超的主张以及南京临时政府关于生活习俗的规定具有的意义。结合教材内容可知,陈旧的风俗习惯的去除对改变社会风气、人们的精神面貌、人们的社会地位都有重要意义。而只有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才能起到④项的作用,如陈独秀等发起的新文化运动等。
9.民国初年有一首打油诗称:“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民国初年自由婚姻有一定的发展B.当时婚姻自由已经很普遍了
C.新式的婚姻不像旧式的繁琐D.大胆追求婚姻自由得到了新闻传媒歌颂
答案:B
解析:做此题时一定要注意时间:民国初年。通过结合教材可知,改变传统的婚姻制度是在近代以来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出现的。因此,这种现象不会很普遍。
10.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子服饰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A.民主运动的推动B.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D.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答案:B
解析:19世纪中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结束的时间,工业化生产要求妇女着装简化。
11.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A.自由的观念B.平等的观念C.博爱的观念D.互助的观念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内容可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对人的称呼发生了重大变化:大人、老爷---先生、君。可见人际关系由不平等变得更加平等。这是社会的重大进步。
12.从旧式婚礼与新式文明婚照两幅图片可以看出,我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
①服饰的变化 ②发式的变化③礼仪的变化 ④是否缠足的变化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与近代婚姻风俗的不同。通过看图可发现,
近代婚姻在服饰、发式、礼仪、缠足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判断图A、图B反映的时代。
⑵图A、图B服饰.称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解释其原因。
⑶观察图C,该种服装流行反映了哪些时代信息?
⑷相对于图C,图D图E中的服饰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此种变化?
答案:
⑴清朝(回答清末或清朝时间段内均可);民国。
⑵清末民初西风东渐,国人模仿、崇尚西方的生活习惯与服饰样式;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改变了清朝尊卑有别的称呼陋习。
⑶穿列宁装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建国初中国经济十分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服饰比较单调;由于建国初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亲密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深刻影响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包括服饰打扮.礼仪习惯在内的一切都向苏联学习。
⑷服饰开始多样化。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14.阅读下列材料
主食肉食蔬菜水果饮料
改革开放前定量供应的米、面食为主,配以杂粮家畜、家禽比重小,逢年过节才能改善平日蔬菜、冬日咸菜,配以少量豆制品数量少、品种少茶、少量啤酒和汽水
改革开放后精制米、面比例下降,副食品明显增加品种多样,随买随吃,精肉比重大蔬菜繁多,来源广泛数量多,品种多,口感好国产、进口饮料琳琅满目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据材料简要分析说明我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后,在饮食结构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⑵据材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在联系。
⑶通过分析上述材料,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特征。例如:过去——现在——将来,活着——生活——生活更好。
答案:
⑴变化: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人们更讲究营养,注意膳食结构,粗粮和绿色食品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主要原因:政府实施了“菜蓝子工程”。
⑵与人们密切相关的物质层面上的衣食住行问题解决之后,作为精神层面上的业余生活就有条件上一个新的台阶,人们得以追求高层次、高品位和多样化的生活。
⑶温饱——小康——全面小康。

第14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学案


第14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学案
重点: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难点: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局面出现的原因。
课前自主学习:
1.受西方影响,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也在发生变化。维新派主张“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提倡_______________,深受新派人士的欢迎。
2.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_______________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__________年.中国人民已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并提高了饮食水平。政府发动了“______________工程”,城市人更讲究营养。
3.改革开放以来,衣服的人均拥有量大幅度提高。中国人的着装,也从颜色的灰蓝单调走向______________,从单一的款式走向______________化。
4.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住房状况得到空前改善。在经济发达的______________地区,楼房比比皆是。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______________”.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近代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中两文明的激烈碰撞,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变化的同时,社会物质生活和习俗也发生了转变,转变的表现有哪些?
1.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1)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文明和生活方式。
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众多的中国通商口岸建立工厂,开设商店、银行,还舶来各种洋货。
②租界里的西方人在那里建起西式洋楼,开西式餐馆,乘西式轿车,把西方生活方式移植过来。
(2)清政府为杜绝列强觊觎,也在济南、武昌等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比较繁荣的地区开办商埠,发展近代工商业。
(3)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商埠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2.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
(1)鸦片战争前,我国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
①从当朝皇帝到达官贵人,穿长袍马褂,吃满汉美食,住深宅大院。
②平民百姓则粗食布衣,住普通民居。
(2)鸦片战争后中国服装、饮食、建筑、社会风俗等的变化。
①服装的变化: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渐渐进人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后,出现了中山装。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服装五花八门,有人穿西服,有人穿粗布大衫,还有人穿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仿照欧洲风格的裙子流行于大城市中。
②饮食的变化: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南方人喜吃米饭、海鲜;北方人喜欢面食、肉类。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中城市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建筑的变化:鸦片战争后,在中国沿海和内地的大城市,设立了外国人的使领馆区,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了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④婚丧风俗的变化: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主张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后.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⑤礼仪的变化: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了西方的握手、鞠躬,以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在称呼上,逐步采用平等的“先生’’‘‘同志"代替了“老爷”、“大人"等称谓。
⑥历法节日的变化:辛亥革命后,在全国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以代替中国传统历法,并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3)近代中国广大农村仍处于落后、封闭的状态。因此,传统的风俗习惯依然在农村沿袭下来。
易忽略点提示“断发易服”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请求朝廷下令“断发易服”。他把断发易服提到强国程度。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准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法令。辛亥革命后,“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直到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才颁布剪辫易服等法令,许多地方成立了剪辫团,大力推行剪辫,结辫陋习至此革除。而人们也可以根据各自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随心所欲地选择和设计自己喜爱的服饰。
下列不属于鸦片战争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习俗发生变迁原因的是()l
A.西方列强舶来各种洋货B.租界里西方人把其生活方式移植过来
C.洋务派的倡导D.清政府发展近代商业
下列对中国近代服饰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历届政府都反对进行服饰改革B.中国近代服饰逐渐被完全西化
C.服饰改革的潮流首先从青年学子开始兴起D.民国期间服饰逐渐走向社会中下层民众
知识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被人们视为命根子的票证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代之以信用卡等各类消费卡,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有了重大转变,是什么引起了这些变化?新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化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1.改革开放前的新生活新风尚
(1)物质生活
①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得土地、住房,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社会福利也在不断增加,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②后来,国家对粮食等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保障了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但多数人尤其是农民的温饱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2)风俗习惯
从20世纪50一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改革开放后的新生活新风尚
(1)背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表现
①物质生活
吃: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政府实施“菜篮子工程”,进一步提高人们的饮食水平
城市人注意合理的膳食结构,粗粮和绿色食品受到喜爱
各地餐饮业也飞速发展
穿:衣服人均拥有量大幅度提高,色彩走向五彩缤纷,款式走向多样化
城市年轻人服饰已融人国际潮流,服装店也迅猛发展
住:农民纷纷兴建新房;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人们居住面积大大提高
不少人甚至追求设备先进、环境优美的舒适住宅
②风俗习惯
a.休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且方式多样化,体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
b.注意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也在逐步形成。
下列对不同时期人们的衣着描述错误的是()
A.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也发生变化,人们随处可见穿着绿色军服的青少年
B.“开国大典”时有不少穿着旗袍的妇女观看
C.20世纪50年代的机关干部穿着中山装、人民装
D.20世纪80、90年代随处可见穿着西服、夹克衫的男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穿”来说,不正确的是()
A.人均拥有量大幅度提高
B.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
C.全国人民的服饰融入国际潮流
D.服装店迅猛发展
巩固测试
1.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对该诗,下列说法()
①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②当时不缠足运动推广普及很快
A①②都正确B.①②都不正确C.①正确,②不正确D.①不正确,②正确
2.近代的农村和现代的农村在社会生活方面最大的不同是()
A.饮食习惯B.婚姻习俗C.温饱问题D.住宅方面
3.下列生活情景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上海的买办穿中山装
B.辛亥革命之后,农村女子依旧缠足
C.戊戌变法期间,人民在庆祝元旦的到来
D.在国民临时政府时期,广大的农村不能发现使用洋火
4.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上出现了新生活和新风尚,其根本原因是()
A.人民当家作主B.国家比较稳定
C.农民的土地问题得以解决D.社会的不断进步
5.下列表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A.从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B.中国人民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是在1987年
C.恩格尔系数下降说明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下降
D.1995年,政府启动了“安居工程”
6.从晚清的长袍马褂至西装革履,从六七十年代“祖国河山一片蓝”到今天的五彩缤纷,服装的变化反映了()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③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④中国与世界联系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7.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
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B.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D.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8.中国近代生活习俗变化最大的是上海,其原因主要是()
A.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的区域之一
B.上海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最发达
C.上海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D.买办的作用
9.以下饮食现象近代以后才出现的是()
A.端午节吃粽子B.以红薯、玉米为主食
C.酿制葡萄酒D.喝咖啡
10.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也影响到了当时人们的取名,例如,赵卫红、钱建国、孙跃进、李文革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按年龄由大到小排在第二位的应该是()
A.赵卫红B.钱建国C.孙跃进D.李文革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取火之物,向用火石,其色青黑,以铁片擦之,即有火星射出,与纸吹相引而生火,人家莫不备之;光绪乙未、丙申之际。始改用火柴,俗称“自来火”,为欧洲之输入品。夜间取光,农家用篝(俗称油盏),城镇用陶制灯檠,家稍裕者,则用瓷制或铜锡制者。有婚丧事,则燃烛,光绪中叶后,多燃煤油灯,而灯檠遂归淘汰。洗面擦身之布,旧时多用土布,有用高丽布者已为特殊,其布仿于高丽,质厚耐久。自毛巾盛行,即下至农家,亦皆用之。洗面去垢,曩日皆用本地所产之皂荚,自欧美肥皂行销中国后,遂无有皂荚者。计时之器,仅有日晷仪,用者亦不多,购买外洋钟表者尤为稀少;自轮船、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定时刻,钟表始盛行。箱箧之类,乡间盛行板箱,中上人家则用皮制者,嫁妆内所备多用殊漆,余则用广漆;光宣之间,西式提箱仿造于沪地,于是旅客多购用之。
一一黄苇、夏林根《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2)从材料中分析人们生活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

必修2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必修2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必修2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变迁的史实。
2.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因素。

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原因:①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侵略的同时,西方文化渗透到国民生活中。②西方________的影响。③受维新派、革命派主张的影响。
(2)表现:①衣:“洋布”“洋装”渐入中国百姓生活;中西合璧式服装________、旗袍、学生装等。②食: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________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③住:西方建筑式样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④风俗: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________”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________。⑤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沿袭下来。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新中国成立后:①人民当家作主②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③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
(2)改革开放以后:①衣:服装颜色变为五彩缤纷,款式走向________。②食:到1987年,已基本解决了________问题;政府还提倡“________工程。③住: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楼房比比皆是,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________工程”。④风俗:休闲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1.“黄金周”假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它透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旅游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D.是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2.近代以来,人们的生活习俗发生变化最大的城市是()
A.北京B.上海
C.济南D.武昌
3.最早促使中国近代社会风俗习惯变化的原因是()
A.西方列强的入侵B.清政府支持发展工商业
C.西方民主革命思想D.康有为、孙中山的个人作用
4.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盛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5.1934年《申报》载“现代中国的摩登姑娘,太太们,哪一个不是成了洋货商店的好主顾,从头发丝尖儿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差不多除了她们固有的中华血统的皮肉之外,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用品。连日常的食品,为了求精洁卫生的绝大理由,也积极的洋化起来,以期脱胎换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问题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本课讲解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哪几大方面的变迁?
问题2: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市衣


习俗
农村
特点
问题3: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改革开放前)
原因
表现衣


社会风尚
特点
问题4:改革开放以来
原因
表现衣


社会风尚
特点
问题5:合作探究: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1.《申报》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③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
2.1902年6月26日《大公报》所刊登的一则征婚广告,引述如下:“近有南国志士某君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晓中西学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这则征婚广告是迄今为止见诸报端的第一则未公开姓名的征婚广告,反映了此时中国人婚恋观的变化。下列对这一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①中国近代化的发展②近代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③近代中国政治运动的影响④人们思想的解放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在中国近代生活变迁中,“断发”较“放足”后起而先成,其原因有()
①受近代工业的影响②受反清革命思想的影响③“断发”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④男子的活动社会性更强⑤妇女所受的封建束缚更重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4.“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能够说明()
时期所送嫁妆
20世纪80年代被褥、“红包袱”、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机
20世纪90年代被褥、“红包袱”、高档组合家具、影碟机、彩电、冰箱、摩托车
①保留了传统特色②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接受③改革开放,人们收入增加④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关于近代中国的剪辫子潮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剪辫子的潮流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生产关系推动的结果
B.剪辫子问题生动地反映了在革命风潮的推动下社会风尚的剧烈震动
C.剪辫子潮流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剪辫子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又会推动社会关系的变化
6.《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其中1900~1909年为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1910~1919年为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1920~1929年为有身段的女人。导致这种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文化传入
B.社会政治的变革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D.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
7.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参考答案:

1.A2.B3.A4.C5.C

1.B2.B3.A4.A5.C6.B7.B

高二历史教案: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教学建议:

本课主要衣、食、住、社会风尚等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在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这些变化一方面说明国门洞开的中国开始向世界的文明靠拢,反证了明末闭关政策必然导致国家落后的现实;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才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才会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巨变。由于这一部分的内容和同学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地采用多媒体的手段,适量地展现这一时期图片和影视资料,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学内容上紧紧抓住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实施教学。

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浏览、收集实物(如老照片、旧服饰、旧器物)等活动,了解相关的衣、食、住、社会风尚等史实,探讨影响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并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学会站在发展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并将收集到的资料与老师、同学交流,或通过历史知识墙报、班级展览角等方式展出,与师生共同分享。

探究学习: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我国服饰发展的简单历史,写一篇关于服饰变迁方面的小习作。或者回家找一件旧服装(如中山装或旗袍等),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你喜欢这些服装吗?说出理由。

实践活动:查找有关菜谱,按照菜谱要求,做一个家乡的特色菜。记录操作的过程,并和你的家人一起品尝你的成果,记录下你的感受。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2098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4127.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