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2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2”,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③革命任务变化:中国人担负起反和反的任务,中国进入民主革命阶段。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根本原因(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经过: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后法国加入;
1858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
1860年,再起冲突,英法联军火烧,清政府与之签订《》。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开十个通商口岸c赔款
d允许外国人在华经商、传教等e外国船只可开到长江各口岸

《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a承认《天津条约》有效b增开为商埠
c割给英国e赔款
3.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了。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一、兴起
1、原因:鸦片战争后激化。
2、准备:洪秀全创立,号召组织群众。
二、经过
1.过程:1851年金田起义(起义开始)
1852年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1853年定都(正式建立政权)
2.全盛:太平军北伐、西征并举
为,太平军北伐,结果失败,但牵制了大量的清军,为西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为,太平军西征,大败曾国藩的湘军,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三、探索救民方案:《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规定了和的原则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的制度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但绝对平均分配的方案,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具有和,所以无法实现。
2.1859年提出《资政新篇》:
内容:学习西方,以法治国;公众选举官吏;发展工商业;开设新学堂等。
评价:《资政新篇》具有性质,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由于当时缺乏实施的社会条件,所以无法实现。
四、转折:1856年——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五、失败:
1.列强的加入:1860年太平军进攻上海时,遭到联军的回击,太平军损失惨重。
(列强加入的原因:)
2.失败的标志:1864年,,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3.失败的原因:
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六、新特点: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背景:
(1)19世纪末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要求
(2)日本明治维新后,逐渐走上军事侵略扩张道路。
(3)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2.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之战、威海卫战役。

黄海大战——由于李鸿章实行政策,黄海制海权丧失,但北洋
水师主力尚存;
辽东战役时——日军在进行了大屠杀;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定破产,战争结束。
2.结果: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赔款、开放口岸、允许设厂。
(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容是:,这也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要求。)
3.影响:该条约使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丧失,随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了。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直接目的: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

2.结果:1901年签订了《》(内容:P60了解),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第13课辛亥革命
一.条件:
(1)、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基础——根本原因)
①主要内容:、
(2)、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思想基础)②人物:、
③主要阵地:、
二.酝酿:
(1)、1894年,孙中山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1905年成立了同盟会,提出政治纲领。
性质: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
意义: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创办机关报——《》: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三。起义:1、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
2、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四.高潮:
(1)、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的成立。
(2)、1912年春,颁布了《》
主要内容:规定主权属于国民、确立三权分立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等。
性质:该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意义:具有的进步意义。
5.结果: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革命失败
(1)、“失败”的含义:
(2)、“失败”的原因:

6.功绩:推翻,结束;使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1.导火线:
2.经过:
第一阶段:(1919.5.4~6.5)中心在,斗争主力是;口号:“废除二十一条”、
“”、“”。
第二阶段(1919年6月5日后)中心在,斗争主力是。
3.结果:释放被捕学生,免除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的爱国运动。
5.特点:各阶层都参加,在整个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工人阶级是。
6.影响:五四运动是的开端(因为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同时给后人留下了“五四”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
1.条件:
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思想条件:的广泛传播,并于工人运动相结合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等创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2.诞生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时间:年7月地点:)
(1)、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
a通过党纲b确定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c提出中心工作——组织、领导工人运动d成立中央机构——中央局
(2)、意义:中共一大宣告,中共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
三、国共第一次合作与北伐战争(1924~1927年)
1.合作的实现:
(1)、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2)、中共三大决定于国民党合作
(3)、1924年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实现。
2.北伐战争:
(1)、条件:;;
;。
(2)、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3)、对象——、、
(4)、结果——基本上消灭了军阀势力,革命势力发展到流域,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
3.国民革命的失败
(1)、经过:
①1927年蒋介石在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②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变”;不久,“”。
(2)、原因:
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
一.南昌起义(时间:年月日):
①背景(原因):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认识到的重要性。
②领导人:、等
③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
①内容:纠正错误;确定开展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进行。
②意义:该会议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领导者:)
结果——起义进攻长沙受挫,中国革命重心由转向,1927年毛泽东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根据地。
3.土地革命
①内容:打,分,废除。
②意义:使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获得了土地,革命积极性提高。同时粉碎了国民政府发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
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①内容:、、。
②意义:指导了中国革命,使革命的星星之火,发出燎原之势。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1年)
①背景:取得三次反“围剿”的胜利;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
②概况:定都于,政府主席为,军委主席为。
三、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1.原因:。
2.转折: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
会议内容:a纠正左倾错误;b肯定毛泽东的军事主张;
c选举毛泽东为常委;d取消博古等人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胜利: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师(红一、红二、红四)
4.意义: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革命转危为安;
传播了革命种子,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第16课抗日战争(1937.7—1945.8)
一、日军的侵华与暴行
1.日军的侵略
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
②1935年“华北事变”华北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③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同胞人);
2.日军的滔天罪行:1941年,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研究细菌战,用中国活人做试验。
二、全民族的抗战
1.开始:1937、7、7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也是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2.抗击:组建,领导全民族抗战。
(1)、正面战场的大会战(以国民政府为主):
淞沪会战——出现了英雄人物:姚子青、谢晋元
会战——国共合作的典型。(——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徐州会战——(——抗战以来的取得的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
(2)、敌后战场的开辟:
①1937年中共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②1940年彭德怀指挥,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3)、国外战场的开辟:
1942年为确保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援救被困的军队。
三、抗战的胜利:
1.胜利:年月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2.意义: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取得的斗争第一次完全胜利;它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抗日战争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起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大大提高了。

第17课解放战争(1946—1949年)
一、内战的爆发
1.重庆谈判(1945.8-10)
(1)、蒋介石策划谈判的原因:a 
 b
(2)、结果:国共签署了《 》,坚决避免内战,但对和 
 的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这就使中共在政治上占了主动。
2.政协会议召开(1946年结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3.内战的爆发:开始了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
二、内战的经过
(1)战略防御阶段:内战之初,国民党军队先进攻,后转为进攻,(重点进攻和两个解放区),结果都被中共粉碎。
(2)战略反攻阶段:
1947年6月、率领解放军主力进,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战略决战阶段:三大决战
①:首先攻占,最后解放了东北全境。
概况:②:以为中心,结果解放了长江下游以北地区。
③:由解放军和解放军完成,使北平和平解放。
意义(结果):三大战役共消灭或改编敌人150多万,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1949年4月国共北平谈判——结果:和谈破裂
(2)4月21日,朱、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3)1949年4月,渡江作战,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结束了;实现了中国的独立、统一;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随着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显现;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个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工人运动主要发生在、、等国家,但是由于缺乏的指导,运动都失败了。)
3.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提供了一定思想基础。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4.主观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深入工人群众和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另一方继承何发展了人类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分别是、、

(二)诞生1848年《》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因为它第一次较为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①阐述了;②阐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③肯定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④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所取代;⑤阐述了阶级斗争学说,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⑥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2.《共产党宣言》的问世的意义:标志着,运
动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
(三)第一次尝试:巴黎公社(1871.3—5)
1.原因:民族矛盾的尖锐导致了国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的激化。
2.公社建立后的措施:
政治方面: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伟大的创举)等。
4.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没有成熟的的领导,也没有组建工农联盟。
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
5.历史意义:巴黎公社它是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6.主要经验:通过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主要教训:必须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应建立工农联盟。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1、客观方面:
(1)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的环节(经济发展落后,各种矛盾较尖锐)
(2)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各种矛盾的激化
2、主观方面条件:
(1)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
(2)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二)革命的过程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了王朝,革命后形成和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掌握实际权利。
二月革命的性质:
2.《》:列宁提出革命要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转变,争取以的方式取得政权。
3.七月事件:说明和平夺取政权的方式成为不可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又称“十月革命”):推翻了的统治。
十月革命的性质:
5.苏维埃大会的开幕:
(1)、会上发表了《》,正式宣布临时政府以被推
(2)、通过了《》,使俄国退出了一战,解决当时俄国人关心的和平问题。(3)、通过了《》,解决了当时人民关心的土地和面包问题。
(4)、选举了工兵苏维埃政府——。
(三)革命的历史意义
1、对俄国:推翻旧制度,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2、对世界: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其他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3、对马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新局面;
4、对人类历史: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打破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政治协商制度
1、初步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主要议题:筹划新中国的成立
(2)主要内容:
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
A、规定国家性质:人民主主义国家;
B、规定了国家各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说明该纲领具有的性质)
②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③规定了首都、国旗、国歌、纪年
(3)作用:代行的职权
2、正式确立
(1)标志:1954年的召开:人民政协代行人大的职权结束,但其作为组织继续存在
(2)主要职能:、
3、发展: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
”的方针,使该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进一步发展:
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该制度进一步完善。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基本形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1)主要内容:制定《》

(2)意义:一届人大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也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2、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原则。
(2)含义:在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3)过程
①建立的标志:1949年的“”中最早规定
②正式确认:1954年的《》正式确认。
③概况:省级民族自治区共个
(4)意义: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曲折:“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发生的原因:“左”倾指导思想的错误(根本原因)
2、民主法制遭践踏的表现:
A党史上最大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至死)
B出现夺权斗争,社会秩序混乱
C两会多年未能召开……
3、教训:要保护民主,就必须加强。
(二)发展: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后
1、法制制度的逐步健全
(1)条件
①必要性:“文革”的深刻教训
②可能性:1978年,提出十六字法制建设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措施:平反冤假错案;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年修订宪法)
(3)结果及意义: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为奠定了基础。
2、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1)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3)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84年通过了《》)
(4)加强制度建设
(——1998年通过了《》)
三、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
1、台湾问题的由来(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呼吁和平统一
(标志着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由变为。)
3、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二)“一国两制”的含义
1、前提: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2、内容:两种制度(指两种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3、目的:实现祖国的统一
(三)成功实践——港、澳回归
1、条件(原因)
(1)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增强——根本原因(前提)
(2)“一国两制”构想(方针)
(3)全国人民共同愿望(民心)
(4)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潮流)
2、过程
(1)香港回归(年7月1)
(2)澳门回归(年12月20)
3、意义
(1)国内意义:使港澳结束了被列强战领的历史,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国际意义:为世界其他国家解决国与国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
(二)展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表现
①1979年元旦起,停止炮击金门,
②倡议“三通”(、、)
③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
④1990年成立两会:(台湾)和(大陆)
⑤1992年“九二共识”:“”
⑥2005年,连战率“”访问团访问大陆,受到胡锦涛的接见。

1、历史上台湾的三次分离
①1624年殖民者侵占台湾直到1662年郑成功收复。
②1895年通过《》割占台湾,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收回。
③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海峡两岸至今分离。
注意:前两次分离是外来侵略所致,第三次分离是中国内战所致,属于中国内政问题,所以有着本质区别。
2、当前对台的基本态度:
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只有和平与战争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阻止祖国统一的两股势力
①国际反华势力——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②台湾岛内分裂势力
4、有利于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根本因素);
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成功的实践;
③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祖国人民渴望统一;
④党和政府的不断努力;
⑤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建国初外交方针的制定及背景:
1.外交方针:
2.背景:(1)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和以美国为首的的对立和斗争。(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2)新中国的诞生
3.具体内容:
①"":含义:的外交关系。
作用:使中国改变了的地位。
②"":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
③"":含义:坚定地站在一边。
作用: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二)、建国初的外交成就:
1.建国的第一年里,与苏联等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0年初中苏双方签订《》。意义: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2.1953年提出了。
①提出过程: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②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1954年参加(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4.1955年参加
①会议特点:该会议是第一次的亚非会议。
②会议转折: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周恩来鲜明地提“”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③意义:该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交。
二、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20世纪70年代外交的新突破
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条件):①;
②。
(2)概况:年10月,第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3)意义:说明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2、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
(1)改善原因:中美双方共同的要求
①美国方面: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美国陷入越战的泥潭。
②中国方面: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
(2)过程:
①、1972年2月,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签署《》。意义: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
②、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1972年中日建交
(1)直接原因: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2)概况: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补充]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的影响:揭开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新篇章;有利于双方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缓和世界紧张的局势。
(二)、新时期(改革开放后)的外交建树
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外交目标的调整:反对,维护。
(2)调整的原因: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为中心,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2.主要外交成就:
(1)开展以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如:维和行动、禁核、裁军)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如:2001年在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如:年,中国与中亚六国在上海成立了。该组织的建立有利于加强中国与及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有利于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两级格局的形成
(一)两极格局(又称冷战格局)的形成
1、形成背景:
(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推行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政策;
②苏联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影响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3)美苏两国在和上的矛盾也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发出冷战信号。)
2、冷战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
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3、确立过程(也可看作表现):
(1)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开始。
(2)实施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直接目的:扶持西欧,稳定资本主义根本目的:控制西欧,称霸世界。)
(3)1949年成立“北约”
性质: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作用: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4)苏联的反击措施:
①1949年苏联等国成立。
②1955年苏联等国组成“”——标志着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特点: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并存,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不安,但也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具体表现:
①分裂、分裂
②局部热战:战争、战争
③军事对抗: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西欧的联合(“欧共体”的建立)
1、联合的原因
①谋求欧洲统一的思想源远流长。
②在两级格局下西欧受到美、苏的控制和威胁。
③西欧自身的需要(根本原因)
2、西欧联合的过程:
①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了《》,成立;
(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②1958年,和成立。
③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性质:)
④1993年欧共体发展为。(性质:)
3、影响:
①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提高西欧的国际地位
②西欧的联合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二)、日本的崛起
1、原因:
①二战后日本政府进行,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③朝鲜战争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④日本政府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出“贸易立国一出口第一”的口号
⑤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和科技
2、结果
①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经济大国。
②日本的崛起,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③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开始。
④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复活,抬头。
(如: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

(三)、第三世界的联合: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标志:1961在举行第一次不结盟会议
2、奉行的政策:、
3、作用:推动了的发展;加速了的崩溃;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概况:
(1)、东欧剧变:
①实质:的变化。
②典型:1989年,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
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2)、苏联解体:(1922—1991年)
①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改革,但无法打开局面。从1988年起,他转而进行改革,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
②过程: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年底,苏联解体,独联体成立。
2、原因:
根本原因: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导致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危机,引起人民的不满。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结果。
外部因素: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3、影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格局的结束。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的挫折。
(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
1、特点:与并存
2、威胁和平的因素:
(1)、由于民族、宗教、种族、领土问题引发了新矛盾和新冲突(如:科索沃危机)
(2)、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如:美国轰炸南联盟)
(3)、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泛滥。(如:2001年“911”事件)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①“冷战”后,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并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②1993年正式成立。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
③正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④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其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⑤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力和地位不断地提高。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世界暂时呈现出“”的局面,趋势
进一步发展。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
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②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要点补充]
1.如何看待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给我们留下什么教训?
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重大挫折,它只能说明是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失败,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说明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和成熟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教训: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国家在坚持改革的同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党的领导;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外交上不称霸不争霸。
2.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二战后至今,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具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从战后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到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成,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全面对抗,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2、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社会主义阵营到60年代解体;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争霸所取代;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3、从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激烈。
4、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制和两极格局终结。
5、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在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相关知识

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夏商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宗法制,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
2、秦国统一了六国后建立了秦朝。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职有明确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牵制。
3、“汉承秦制”,由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受到制约而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4、明清时期,转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专制王权的需要;废行省,设三司,直接隶属中央,中央对地方控制进一步加强;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1)王位世袭制:
a.创立---禹死后,启用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意义----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进步。从此“公天下”变为“”。
(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夏朝。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商朝设立参与商王决策的、。地方-----在地方,封方国首领为“、”等。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分封制:
a.目的---。
b.内容:
①周王把和分封给、、,
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王室。
②诸侯的义务有:、、
、。
③诸侯的权利有:、、。
c.作用:

d.衰落: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同时周王室的衰微,分封制逐渐衰落。到,分封制完全瓦解。
(3)宗法制:
a.目的:保证王权的平稳过渡
b.由原始社会的直接演变而来。
c.特点:最大特点(或核心内容)是
d.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 。 
e.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形成严格的宗法等级秩序:→→ →
f.作用及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形成了中华民族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传统。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1)建立的条件: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A、中央政治制度:
a.皇帝制度: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规定: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b.中央官制:秦朝设、、三个最高官职。( 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御史大夫负责、
和。太尉是负责全国。之下还有九卿。) 
B、地方政治制度:推行郡县制。(郡县制出现在时期)
郡县制的特点是:郡县的长官由直接任命,官位不世袭,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分析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分封制郡县制
实施的条件(1)与宗法制相联系
(2)以血缘关系为基础(1)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2)按地域划分
官吏的产生及权利(1)诸侯王位世袭
(2)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1)官吏由皇帝任命,官位不世袭
(2)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地位及影响(1)诸侯国有很大的独立性
(2)容易发生为格局势力(1)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2)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3)作用和影响:①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例如秦朝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文字等);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秦朝的短命而亡。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制的演变(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①汉代:
汉初:实行“”并行地方权力增大,威胁中央,出现了“”
汉武帝:颁布“”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唐朝:唐中后期,地方设立出现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③北宋: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a军事上:
b行政上:
c财政上:
④元朝在地方实行:除、、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其它设立行省,行省之下分别为、、、,边远民族地区立。实行行省制度的作用和意义:加强,巩固了,行省制度是的开端。
(2)君主专制的演变(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①汉代:
汉初:丞相权力较大,集、、大权于一身。
汉武帝:设立、,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②隋唐:实行,该制度形成于魏晋南北朝,确立完善于唐朝。
A、主要内容:中书省()
皇帝——“三省”门下省()
尚书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B、特点: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
C、作用:相权一分为三,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同时提高了办事效率,为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③宋朝:最高行政机构是,权力较大。
设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采取的措施有:设分割宰相的军权
设分宰相财权。
④元朝: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
(3)选官、用人制度的变化
A、汉朝:主要实行,主要内容以等品行为主。
B、魏晋南北朝:选官主要采用。这一制度的特点是重视门第,控制权掌握在手中,使得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做到高官。
C、科举制:
a、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官;
b、隋炀帝时,增设;
c、唐宋元:完善科举制;
d、作用和影响:该制度重视考试成绩,有利于打破,扩大,提高,加强,为历朝沿用。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由于封建社会处于晚期
(一)明朝:
明太祖时: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加强中央集权
废除,权分六部加强君主专制
明成祖时:设立“”——是皇帝的顾问、咨询、内侍机构。
明宣宗时:内阁取得“票拟权”。
*对内阁的评价: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分析内阁制与丞相制的不同:

*分析比较古代中国的内阁制与西方的内阁制的不同:

(二)清朝:
皇太极: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并使用“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制约
康熙帝: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
三足鼎立。
直接原因: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雍正帝:设军机处职能:跪受笔录,传达意旨,承旨办事。
意义: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包含的两对矛盾:
(2)、形成的原因: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
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需要
法家思想的影响
(3)、核心(本质特征):
(4)、发展趋势:
(5)、作用与影响:
①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最主要的作用)
②有利于国家组织发展经济文化;
③绝对的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易出现失误和暴政
④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约着民主思想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古代希腊、罗马是世界闻名的中心之一,以各自的特色在世界文明史上一直占有突出地位。古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航海民族”之誉的特性以及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赋予了希腊文明独特的魅力,经过梭伦,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等的努力,雅典民主政治臻于鼎盛。
2、即希腊之后,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一个有着重大影响的文明中心,而罗马法又构成这一文明的重要内核。罗马法源于罗马奴隶制度,仅使用于罗马公民内部。随着罗马对外扩张范围的扩大,“万民法”诞生了。罗马法的创设成型,有力地规范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有力的维系作用。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形成条件:
(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希腊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同时希腊半岛上重峦叠嶂,山势陡峭,难以翻越。这种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希腊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即“”,其特征是,。这一特征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2)、经济条件:雅典奴隶制工商业发达
(3)、阶级条件: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出现

2、雅典民主政治形成过程:
(1)、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a、根据,把公民分为个等级;
b、规定是最高权力机关,各级公民均可参加;
内容c、建立,只有公民可参加;
d、建立;
e、废除。
作用:改革动摇了,保障了,
为雅典民主政治。

(2)、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确立起民主政治
a、建立十个;
b、设立;
内容c、成立;
d、继续扩大的权力;
e、实行法。
作用:改革基本铲除了,雅典的民主政治起来。

(3)、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a、所有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b、进一步扩大的职能;
表现(或内容)c、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d、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公民发放;
e、为吸引公民观赏戏剧,还发放“”。
作用: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进入“”。
3、评价:
(2)、实质: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其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只是对广大奴隶专政的政治制度。
(3)、特点:、、。
(4)、影响:
积极方面:①雅典民主为近现代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如:选举制、比例代表制、议会制、任期制。)
②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消极方面:①雅典民主仅限于,对、、而言,民主却是遥不可及。
②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易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4、灭亡
(1)时间:公元前338年,希腊被马其顿王国灭亡。
(2)原因:a雅典民主制的自身局限所致
b城邦之间的战争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民主必然灭亡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
1、罗马历史:公元前509年,建立起来;
年,罗马帝国建立。
至,罗马帝国控制欧、亚、非三大洲广阔疆域,统治了许多民族。
2、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形成阶段(主要体现在表现形式上):
(1)习惯法:罗马共和国早期,当时罗马只有习惯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习惯法的弊端:由于贵族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贵族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已,损害平民利益。
(2)成文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
这一成文法的制定是的斗争的结果,它使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因为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
(二)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适用范围的变化上):
(1)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境内的。
(2)万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
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原因(了解):a.在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b.随着版图的拓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c.为统治如此庞大的国家,罗马帝国的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把法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三)完备阶段: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组织法学家编成了《》,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3、评价罗马法
(1)、罗马法制定的目的:为了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
(2)、作用或影响:a.罗马法缓解了,稳固了,保护了。
b.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的法典,影深远。对近代欧美国家的产生了重要影响。
c.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法律。作为
、的有力武器。
(3)局限性:

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
比较
内容中国古希腊、罗马
发展
趋势趋向专制走向民主、法制
政治改革
法律制度加强君主专制、法制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古希腊进一步实行民主,并以法律作保障。古罗马先是共和,法律限制其专制,后是独裁,对君主专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文明延续与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有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进步,并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有力保障,促进文明进一步延续。缺乏强有力的权威,国家不统一,经常分崩离析,易摧残文明,破坏文明的发展历程。
认识世界各国的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它们都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
确立与发展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法国的共和制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等几种不同形式的政治制度:
1、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它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创立了世界政治体制的有一个先例。
3、从1789年起,法国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才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4、德国在完成统一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其整体与欧美国家相比虽有很大的差异,但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640~1688年)
1、原因:
2、完成:1688年的“”,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二)、确立:1689年的《》
1、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2、意义:该宪法使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的权力得以保障,标志着英国的制确立起来。
(三)、内容:
1、国王: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处“”地位;同时,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2、议会:国家权力中心,国家的最高机关。议会掌握的权力、
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的权力。
产生:国王任命在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职能:掌握国家的大权和权
(英国第一位首相是)
4、内阁:由提名,经国王任命而组成,内阁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内阁及首相对负责,体现原则。
(四)、特点:
议会权力至上,是国家权力中心;国王是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五)、作用及影响:
1、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稳定社会秩序;(各派可通过议会竞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
张,如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3、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4、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种政体模式。

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美国1787年宪法
(一)、建立原因和条件:
1、前提条件: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2、主要原因:独立之初的美国的邦联制使形势很严峻(中央权力较弱,各州的权力很大,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财政政策更是各行其是。邦联制使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受阻。)
3、理论来源:受启蒙思想家的“三权分立”学说的影响
(二)、制定:1787年在召开制定了1787年宪法。
(三)、内容:
1、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行制
联邦政府拥有、、、大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地方有一定的自治权,避免过度集权,有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国家权力的分配
(1)、立法权——行使
:每州2名,任期年,每两年改选1/3
:按各州人口比例由选民直接选出
②国会通过的法案,须经批准后才生效
③国会除有立法大权外,还拥有权和权,参议院有对总统和
的审批权
(2)、行政权——行使
①总统由选民产生,任期年
②总统是、和
③总统可任命政府官员和大法官,但须经同意
④总统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行权
(3)、司法权——行使
①最高法院法官由任命,但须经批准
②最高法院拥有权,并有权
(四)、原则:1787年宪法体现了原则

(五)、评价:
1、积极意义:
①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并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②加强了国家的权力,又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③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长期稳定。
2、局限性:
①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承认的存在,留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②妇女地位低下,印第安人、黑人无选举权。
(六)、实践: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两届任满后,坚持不再参选,开启了美国总统任期一般不超过届的先例。
二、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1、美国“两党”主要指:(象征物:);(象征物:)
他们的性质都是:
2、两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的时期是:
3、美国总统共和制的一大特色是:
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法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
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了解)
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1792---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1814年,;
1815—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1848年,七月王朝;
1848—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1871年,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1年以后,。
结论:法兰西历史的发展进程,就是与斗争,最终确立体制的过程,揭示了人类每一步的前进都冲满着矛盾和斗争。
2、法国共和政体
(1)、确立:1875年通过了《》,标志着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2)、内容:
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任期四年;参议院议员由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参议院有权否决。
宪法规定国家的行政权由掌握,总统由选出,任期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和,有权任命、和实行;经参议院同意有权。
(3)、作用: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和巩固,为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1、前提:德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①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概括:普鲁士首相提出“”政策,通过三次王朝战争,
于年完成统一,建立了。
2、确立:1871年颁布《》,标志着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了。
3、内容:①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②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任期由决定并对其负责。③议会是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和的批准才能生效
4、影响:
①积极意义: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②消极影响(特点):德国的代议制,保留了大量的,使德国逐渐走上军事侵略道路。

重点突破

现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比较:

项目德国君主立宪制法国总统制英国
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
国家元首国王总统国王总统
元首
产生方式世袭选举(任期七年,连选连任)世袭选举(任四年,可连任两届)
元首任期终身任期制终身制任期制
元首的实权有有无有
政府首脑内阁大臣内阁总理内阁首相总统
政府
产生方式国王任命总统任命议会中多数党派领袖担任总统任命
国家
权力中心立法会议参、众两院议会总统
行政权属国王,但需一名大臣副署总统,但须内阁部长副署内阁首相总统
政府首脑
与议会关系国王效忠法律,大臣对议会负责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可解散众议院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由内阁协调首相与议会关系总统与内阁不对议会负责,
总统与议会互相制约
立法权立法会议参众两院与总统共同享有议会国会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5、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鸦片战争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八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二是面对外来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维护国家,起而抗争,是中国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厄运,并把中国革命推进到新明珠主义革命阶段直至胜利。
2、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首先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提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妙构想,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而宣告失败。农民阶级不可能完成就中国的任务。
3、孙中山临到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资产界共和国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也行不通。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第10课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一)、背景(原因)
1.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和。()
2.中英正当贸易的状况:中国处于地位,英国处于地位。
(原因:)
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目的:
结果:使中国白银外流,银贵钱贱,使身体受到摧残,同时也严重危及了清政府的
统治,清政府决定禁烟。
4.中国的禁烟运动: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走私犯的鸦片在广州虎门当众销毁,这就是“”。()
(二)、经过:
1840年6月——爆发;
1841年——扩大:英军强占香港岛;
1842年8月——结束:清政府妥协投降,签订了《》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a、割地(香港岛);
b、赔款;
c、开放五个通商口岸;——最能反映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意图。
d、关税协定
主权的进一步丧失:
(1)1843年中英签订了《》、《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从中取得、和租赁土地权。
(2)1844年,签订了中美《》,中法《》。
(三)、失败原因:

(四)、影响:鸦片战争——开始;
①社会性质变化: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社会;
②主要矛盾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的矛盾以及的矛盾;

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全套教学案2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岳麓版高一历史上册全套教学案2”,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9课渐进的制度创新

教学目标:《大宪章》的诞生及主要内容,1640年革命及其实质,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诞生及其内容、后果,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特点,
重点知识:《权利法案》诞生的过程及其后果
难点知识: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主要探究活动:
1、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阁的史实
2、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导学提纲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第9课渐进的制度创新

一、《权利法案》
1、背景——英国革命的成功
①原因——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17世纪初,英国处在的统治之下,两位国王和信奉“”,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英国议会则依据《》给王权设定界限的规定,积极要求。
②经过:年,议会以“”为旗号,领导英国革命;年的“”最终解决了议会与国王的之争。
③结果:推翻了的统治,议会中的党和党联合起来,邀请接受《》为其登基条件的执政和其妻继承英国王位。
2、颁布: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国王的权利受到。
3、意义:
①《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建立了的政体,并以法律的形式将革命的成果固定下来。
②英国阶级实行,统治方式从转向。
③《权利法案》的颁布为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内阁制的形成和特点
1、形成过程:
①“”后,英国国王逐渐退出,成为“”的国家元首。承担实际的职责。
②年,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协调各部门工作。
2、特点
①集体负责制:内阁全体成员对集体负责,并与在政治上。
②内阁与议会相互制约:如果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1、回忆: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给后世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2、英国《大宪章》的目的是什么?它的颁布,反映了英国社会遵循怎样的法制原则?

3、讨论:17世纪,英国国王与议会斗争的实质是什么?双方争夺的焦点是什么?

4、《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什么精神?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5、“光荣革命”后,英国民主政治具有怎样的特点?

6、18世纪英国的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有什么区别?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重新进行选举。
③两党轮流执政:世纪,由辉格党和托利党分别演变而来的和轮流执政;20世纪20年代以来,和轮流执政。
④执政党议席占多数:和必须从议会的多数党中选出。
三、民主化趋势
1、早期民主特点
①民主范围:“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基本上掌握在手中。
②权力分配原则:以为依据分配政治权力。根据法律规定,议员必须拥有。
2、19世纪以来的议会改革
①背景:随着的开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②改革进程及结果
A.年,英国政府进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改革法案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增加了一些为选区,新兴城市的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
B.在19世纪后半期,英国获得了。
C.20世纪初,的议员在中首次超过了半数,这是英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D.20世纪,女子逐步获得。1918年,议会通过《》,岁以上有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1928年,法律将女子的选举资格年龄降到岁;1969年,则进一步降到岁。
3、发展趋势:由把持议会的民主逐步向民主转变。

7、19世纪以来,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动力是什么?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知识运用
1、英国历史上最早提出限制王权要求的文件是
A、《权利法案》B、《大宪章》C、《人权宣言》D、《独立宣言》
2、最终解决国王与议会主权之争的是
A、《大宪章》的颁布B、1640年革命的发生
C、1688年“光荣革命”D、《权利法案》的颁布
3、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标志是
A、1688年“光荣革命”B、《权利法案》的颁布
C、内阁制的形成D、1832年议会第一次改革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民主政治
B、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降低了对议员的财产资格要求
C、19世纪后半期,取消了对议员的出身和财产资格要求
D、19世纪末,打破了对议员的性别资格要求
5、“光荣革命”后,英国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不断发展。请回答:
(1)民主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概述民主化趋势的具体表现。

第10课北美大陆的新体制

教学目标: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制定、体现的原则和发展,联邦制的建立和特点,美国内战和联邦制的巩固,两党制的形成、特点和发展演变。
重点知识: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美国内战的意义,两党制的特点。
难点知识:1787年宪法的历史地位,两党制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主要探究活动:
1.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2.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导学提纲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第10课北美大陆的新体制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1、背景
①美国的独立:_____年,北美________宣布独立,结成,国诞生了。
②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美国独立后,需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以在经济上实行统一的政策,防止英国的;在政治上来、保护国家的和。
③正确解决面临的问题:美国建国之初,面临着既要加强____________、又要确保_____________的新问题。
2、制定
①制宪会议的召开:______年____月,出席____制宪会议的和的代表们制定了一部新宪法,即________宪法。
②基本原则
A.________原则:行使行政权,统辖,
指挥全部;行使立法权,掌管着;联邦司法体系行使,其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
B.________原则:、、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C.________原则:和都由民选产生。
3、发展
①1789年,国会制定________修正案,规定了______的若干________。
②南北战争结束后,国会制定了关于、承认的________修正案,其中,第14条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___________和。
③1920年,国会通过________修正案,给予________________。
④20世纪60年代,国会制定了关于的第、条修正案。
二、联邦制:
1、建立:
①依据:依据________,美国建立了________国家。
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________,________属于联邦,________是全国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1、回忆:英国的民主政治是依据什么文件建立的?其政体是什么?

2、阅读课本P56麦迪逊的话,其中两个“政府”的含义是否一致?从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3、美国的开国元勋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联邦制的?

4、依据课本P57《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关系示意图》,指出美国政府中立法、行政、司法之间的关系。它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哪一重要原则?

5、《权利法案》与1787年宪法的异同点是什么?

6、阅读课本P60“解析与探究”1,指出美、英两国政体的特征。两国政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7、美国总统与英国国王在职权上有何异同?

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
2、美国内战:联邦成立后,________观念活跃。_______年南部个________州发动叛乱,总统________提出“”的口号,最终北方获得胜利。
3、巩固:内战后,国会通过宪法________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和。________,成为美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_______前提。
三、两党制
1、形成
①萌芽:两党制在________之初就已萌芽,第一任总统________卸任之后,________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成为________的局面。
②成立:年,以为基础的民主党成立;1854年,以和为基础的成立。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
2、影响:两党制成为美国________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操纵政治选举:政治选举是两党的战场。选举、和选举、选举、选举等,都受两党操纵。
②实行“政党分脏制”
A.时间:开始实行。
B.内容:竞选获胜的新总统把政府机构中的分配给的成员,特别是那些在中为自己出力的人员及其。
C.影响:这种制度既损害了政府的,又造成了严重的。
D.解决——改革文官制度
a.时间:年,国会通过《》,即《》,对文官制度进行改革。
b.内容:文官,不与执政党;,根据决定其。
c.影响:稳定了,不因的交替而影响政府的。

8、阅读课本P60“解析与探究”2,指出两党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知识运用
1、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之时,国家结构是
A、松散的州际联盟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紧密的中央集权联邦制
2、1787年宪法制定的核心人物是
A、华盛顿B、富兰克林C、麦迪逊D、林肯
3、1787年宪法规定的三权分立中的三权不包括
A、行政权B、立法权C、司法权D、外交权
4、19世纪中期,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利益的政党是
A、民主党B、共和党C、自由党D、保守党
5、下列关于1787年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阶级相互妥协的产物B、规定了公民的若干自由权
C、一定程度上调和了大小州之间的矛盾D、确立了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6、下列关于美国联邦制政府建立后政治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
B、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C、州权主义彻底消失
D、曾出现过严重的政治分裂,但国家很快归于统一

第11课走向共和的艰难之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法国的等级制度、《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和内外措施、法国政体的反复演变和结局;通过对英美法政体的比较,提高对历史发展特定性的认识;通过对法国整体反复性的学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参照导学提纲的知识体系,学会按照历史概念的要素组成来分析整合教材,形成依托教材来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所列问题的思考分析,学会从整体角度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同类问题的比较,掌握分析、认识问题的角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法国共和制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艰难性的认识,提高抗挫折的能力,认识民主建设的艰难性和必然性。
重点知识:1875年宪法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知识:法国政体多次反复的原因
主要探究活动:法国共和制政体是怎样确立的?
问题思考:
1、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资产阶级是怎样进行政治民主化建设的?从法国政体的多次反复中,你得出了什么认识?

2、阅读课本P63右边最上方的一段引言,指出:“1789年瘟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拿破仑扩散“1789年瘟疫”?为什么说拿破仑是“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

3、1789——1875年,法国政体经过了几次反复?在漫长的反复过程中,法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4、简述《拿破仑法典》、1875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知识体系和基础知识的落实:
一、共和制在法国的首次确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1.背景
①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A.原因——阶级矛盾的尖锐激化:18世纪,法国仍处于之下,森严。
一、二等级包括和,是统治阶级。第三等级主要由、城市平民和组成,深受压迫,是被统治阶级。
B.爆发:年月,法国大革命爆发,这是一场革命。
②资产阶级民主建设的进行
A.制宪会议的建立和职能: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正在开会的转变为,成为。
B.《人权宣言》的颁布:年8月,通过了《》(简称《人权宣言》)。
C.废除贵族世袭制:制宪会议明确宣布废除头衔,人们均以互相称谓。
D.1791年宪法的颁布:年,颁布法国历史上宪法——,它以为前言,规定法国为国家,实行原则。
③国民大会通过废除君主制的决议
A.背景——王权的颠覆:年8月,起义,推翻了。
B.国民大会召开:年月日,产生的国民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通过了。
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年月日,国民大会正式宣传法国为共和国,史称。
二、法国政体的多次反复
1.从共和制到君主制——法兰西第一帝国(第一次反复)
①存在时间:年,加冕称帝,史称,到年,帝国覆灭。
②内外措施
A.对内
a.复辟旧制:仿效封建君主,逐步恢复一些旧制度,尤其是。
b.颁布法典:拿破仑制定了体现原则的《》,确定了和原则、原则和原则。它是第一部,确立了社会的,对后来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都产生了影响。
B.对外:拿破仑多次挫败。他的军队所到之处,宣传、推行。
③政权性质:君主制政权。
2.从君主制到共和制——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第二次反复):年月,法国再次爆发革命,成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从流亡归来的拿破仑的侄子当选为总统。
3.从共和制到君主制——法兰西第二帝国(第三次反复)
①建立: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国再次实现了稳定,经济得到发展。
②覆灭:年爆发,法军溃败,被普军俘虏,“”就此破灭。
4.从君主制到共和制——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四次反复)
①建立: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惨败后,国民议会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②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A.时间:年1月。
B.依据: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即,确立法国为制共和国。这部宪法规定,由众议院和两院行使;行政权由和掌握,内阁部长由任命,总统的命令须经副暑,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负责。这标志着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终建立。
③维护: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和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案的平反是民主力量的重大胜利,捍卫了法律和人权的尊严。
知识运用
1.法国以共和制为政体形式的统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第一共和国建立B.第二共和国建立C.第三共和国建立D.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2.拿破仑加冕称帝时说:“我只能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这句话的含义是
A.领导法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B.以共和制政体维护革命成果
C.实行军事独裁维护资产阶级利益D.恢复法国的旧秩序
3.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是
A.《人权宣言》B.1791年宪法C.《拿破仑法典》D.1875年宪法
4.“拿破仑神话”破灭的标志是
A.第一帝国覆灭B.第二共和国建立C.第二帝国覆灭D.第三共和国建立
5.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下列职务没有创议法律之权的是
A.总统B.参议员C.众议员D.内阁部长
6.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总统的产生方式是
A.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B.由选民间接选出
C.由议会两院国民会议选出D.由众议院选举产生

第12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德意志的统一、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德意志帝国宪法、魏玛共和国和魏玛宪法、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参照导学提纲的知识体系,学会按照历史概念的要素组成来分析整合教材,形成依托教材来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所列问题的思考分析,学会从整体角度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同类问题的比较,掌握分析、认识问题的角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德国统一和统一后历史发展状况的学习,了解历史传统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双重影响,认识改革和革命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增强从历史中感悟现实的意识,明确历史发展的方向。
重点知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知识:德意志国家具有浓厚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的原因和影响。
主要探究活动:法国共和制政体是怎样确立的?
问题思考:
1、推动德意志完成统一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为什么说德意志的统一实质上是一场对“诸侯君主专制”的革命?这场革命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这对德意志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从中你得出了什么认识?

2、有的学者认为:虽然德意志帝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你同意这一结论吗?为什么?
3、比较法国总统制共和制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知识体系和基础知识的落实:
一、德意志帝国的统治
1.德意志建立
①前提——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A.背景
a.经济发展的要求:19世纪中期,德国经济,但是,会议(1814—1815年)根据“”原则所造成的局面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障碍。
b.人民渴望统一:18世纪末,德国进步人士就提出了的主张。
c.统一的中坚力量和中心人物出现:19世纪中期,迅速发展,成为德意志各邦国中实力最强大的邦,有能力完成统一;而其首相则制定了“”,积极推进德意志的统一。
B.统一过程:从1864年到1870年,普鲁士王国在首相的运筹下,先后发动三次,完成了统一。
C.统一的影响:统一不仅解决了德意志的问题,也是一场结束的革命。但它保留了普鲁士的传统。
②建立:年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宣告成立。
2.德意志帝国的统治
①存在时间:年至德国战败,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神圣罗马帝国为第一帝国)。
②政治特点:
A.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年颁布了带有色彩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和真正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议会只有参与制定和的权力。
B.强烈的军国主义传统:德意志帝国加强王国的特色,在帝国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使德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二、德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反复
1.发展——魏玛共和国建立
①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德意志帝国覆灭。
②建立:年月,德国颁布新宪法,建立,史称“”。
③特点:德国人民享受到一些;但没有摧毁和的基础,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薄弱。
2.反复——法西斯专政建立
①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受到严厉制裁,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在20世纪30年代冲击下,这种情绪抬头。
②建立:以为首的党法西斯势力乘机笼络人民,于年夺取政权,逐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③启示:在影响深远的国家,要建立民主共和,必须进行。
知识运用
1、19世纪中叶,德国人自上而下地完成了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这个事的实质是
A.建立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B.为近代化扫清障碍
C.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的统一D.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2、上题中德国人完成的这个事是指(从上题的选项中选出)
3、德意志帝国完成统一后建立了
A.地主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B.资产阶级专政
C.地主阶级专政D.军事独裁专政
4.维也纳会议所坚持的“正统”原则是指
A.民族自决B.封建割据C.封建专制D.维持原状
5.19世纪中期,德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封建专制B.封建割据C.军国主义D.自由主义
6.造成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的主要原因是
A.普鲁士国王操纵宪法的制定B.普鲁士具有专制主义传统
C.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D.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7.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下列各项由选举产生的是
A.皇帝B.首相C.联邦议会D.帝国国会
8.下列对“魏玛共和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民享有一些民主自由B.摧毁了旧帝国军国主义的基础
C.保留了旧帝国专制主义的基础D.是一个“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

第13课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

知识整合
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形式及确立的时间和标志
1.君主立宪制
(1)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2)法国:1791年——1791年宪法
(3)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2.(总统)共和制
(1)美国:总统共和制1787年——1787年宪法
(2)法国:法国大革命后,君主制和共和制经过数十年反复斗争,直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最终确立了共和制。
(3)德国:1919年——“魏玛宪法”
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特点
1.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美国: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
3.法国:1789年大革命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斗争,直到1875年才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制度。总统执掌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
4.德国:1871年宪法确定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三、资产阶级代议制(议会制)的一般特点
1.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由民选的代表民意的议员组成,讨论并制定国家的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并监督政府的行为。是一种间接的民主方式。
2.一般都采用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3.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大都实行政党政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出任总统或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4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从中西历史比较中把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并结合中国政局的变化理解鸦片战争的双重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明确其顺应人民要求、积极应对列强侵略的爱国情怀、民族意识和开明、开放的进取精神。
预习思考
1.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什么地位?为什么?

2.有人认为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矛盾,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也有西方学者认为鸦片战争英国是为了维护正当的中外贸易而进行的正义的自卫战争。你如何评价?

3.鸦片战争的结果如何?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局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是怎样迈出的?

6.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较量均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你认为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主体知识
一、鸦片战争
1.背景
①必然性: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西欧逐步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为争夺更广阔的而疯狂扩张。而此时的清王朝,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②直接原因――禁烟运动
A.原因:为扭转,以为主的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鸦片,烟毒肆虐,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灾难;19世纪30年代,清朝出现了的强烈呼声。
B.概况:任命林则徐为,赴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林则徐下令将收缴的鸦片在海滩当众销毁。
C.意义: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经过:年6月,战争爆发。1842年8月,英国军舰侵入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条约——中英《》。
3.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传统的体制被打破,中国从此被卷入了资本主义,开始了被迫的历程。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提出了的要求,被清政府断然拒绝。
2.经过
①年10月,联合发动战争,中国战败,被迫议和。
②1857年战事再起,英法联军一直攻入北京城,皇帝仓皇出逃,列强洗劫并焚毁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③1858年与1860年,列强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和《》。
3.影响:中国兴起了旨在推动清王朝中兴的。
重难诠释

1.关于闭关锁国政策
①含义: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政府对外推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对外贸易的政策。
②产生的根源:既是小农经济和封建主义劣根性的产物,也是清政府民族狭隘性的表现。
③实施原因
A.自然经济的特点所决定。封建自然经济比较稳定,自给自足,不需要大量的外来商品。
B.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影响。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
C.清政府的民族狭隘性。清政府时刻防范汉族人民,防止中外结成反清同盟,因此采取闭关政策。
④评价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侵略活动,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延续发展。
B.限制了中外之间的正常交往,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拉大了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水平差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以至于造成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
2.关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②清朝封建统治腐朽落后,皇帝和多数大臣愚昧无知,不了解外部和时代的变化,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
③战争爆发后,腐朽的清政府战和不定,指挥混乱,用人不当,抵抗派屡屡受压,妥协派日益得势,终于导致战争的节节失利。
④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实力雄厚,武器先进,并且蓄谋已久。
3、协定关税:又称协定税率,是关税税则制度的一种。它是一国根据与他国缔结的条约或贸易协定,对进出口商品所规定的税率,有双边、多边和片面协定关税数种。前两种一般是平等互利的,是为了相互发展经济。片面协定关税,则是帝国主义强加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在这种税则制度下,强国依靠强权或武力,强迫弱国或落后国家在条约和关税税则中订立适合强国要求的片面的低税率,以便达到他们侵略的目的。缔约国双方权利是不平等的:一方有权利而无义务,另一方却有义务而无权利。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被迫同列强订立了片面的协定关税。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是中国被迫接受协定税则的开始。此后,在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中又规定,一般货物应纳税额,皆按值百抽五核计,如欲变更,则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尤。这样,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落入到所有与中国通商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
4.领事裁判权:领事裁判权也被称为“治外法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1843年英国通过《五口通商章程》首先在中国攫取到该项非法特权,据此特权,英国在华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约束和法院审判,在中国犯了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受英国领事依照英国法律审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随后,美、法、俄等国也取得了此种特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5.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及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它的取得必须有条约(通常为商务条约)根据,条约中规定这种待遇的条文称《最惠国条款》。这种待遇一般是相互给予的,其享受范围可由缔约国双方协议确定。这是发展国际间正常贸易和消除贸易歧视的一种手段。但鸦片战争后中国与外国所订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外国才享有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权利,故称“片面最惠国待遇”。
6.关于中英《南京条约》的危害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使香港岛从此远离祖国怀抱达百余年之久。
②赔款2100万银元,使清政府的财政更加困难,为了支付战争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加紧搜刮人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巨额赔款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加了资本。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国加紧对华进行商品输出,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
7.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和战争后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①《天津条约》增开的10个商埠沿中国海岸线南北展开,又沿长江向内地延伸,比《南京条约》仅限于东南沿海的五个通商口岸是个明显的突破;《北京条约》则把商埠开到了清政府统治的心脏地区,这样,外国的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
②《天津条约》准许外国公使进入北京,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列强取得了期望已久的侵略权益,中国的主权进一步丧失。
③英国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趁火打劫,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被侵犯。
④《北京条约》首次允许华工出国,使得列强掠夺中国的劳动力合法化,中国劳工大批地输往国外,中国劳动人民遭受到更多的苦难。
⑤总之,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8.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发生了全方位剧变,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过渡;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始终居于主导地位;革命任务由反封建转变为反封建反侵略;中国革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被动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②中国政局发生变化。满洲贵族势力减弱,汉族官僚地主势力增强,清政府被迫启用汉族官僚。清政府对西方侵略者的态度由排斥到抵抗,再到妥协投降,继而“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分化,以奕訢、曾国藩为代表的新官僚集团势力膨胀。
③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化的起步。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冲击了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化的起步创造了条件。
④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劳动人民的负担加重,清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落后进一步暴露,社会矛盾、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⑤促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重新认识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探究拓展
1.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清代采用银、钱并用的货币制度。百姓出卖劳动产品得到的是铜钱,按市场比价折合成白银向国家纳税。清中期以前,银钱比价基本平稳(1两白银=1000文铜钱)。鸦片战争之前以及战后,银钱比价从1000文攀升至1300文、1400文、1600文甚至更高,出现空前严重的银荒(银贵钱贱)。试分析其原因及社会影响。

2.清代鸦片战争时期有人作有这样的谣谚:“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人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三三里。我所闻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从上面的谣谚看,鸦片战争时期,人们对毒品已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为什么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毒品仍有一定的市场?我们应当怎样做?

知识运用
1.18世纪时,英国多次要求扩大中英贸易,清政府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以通有无”。此话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坚持闭关自守的外交政策B.夜郎自大,愚昧无知
C.已感受到来自资本主义的威胁D.认为中国经济水平高于英国
2.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等人禁烟主张的原因是
A.鸦片输入危害人民健康B.鸦片输入威胁清朝的统治
C.鸦片输入造成白银外流D.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3.中英《南京条约》的规定最能体现英国侵略欲望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2100万银元C.开放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
4.清政府多次拒绝西方列强的“修约”要求,这说明清政府
A.不与西方列强打交道B.维护民族尊严C.对西方列强心存疑惧D.坚持闭关政策
5.根据《天津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和最南的分别是
A.营口、汕头B.营口、琼州C.烟台、琼州D.天津、淡水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0年春英国议会在辩论对中国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时,“反对派以间接支持一种恶毒的、有伤道德的交易而进行战争的理由反对政府的政策。”
一一《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纺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你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境地,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位。如果曲解自由与正义的观念,现在我们不去为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商务关系上的合理利益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过唐吉诃德化了。”
材料三莫克维卡在同一封信中还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资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反对派”为何反对政府的政策?

(2)据材料二,概括莫克维卡表达的主要观点。

(3)据材料三,分析“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的真实含义。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第15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金田起义的原因、概况和太平天国兴衰的历程、纲领。分析理解太平天国运动
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特点和历史功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及其失败的分析,认识中国农民阶级的革命精神和阶级局限性;通过对天京变乱的学习,培养学生在胜利面前保持冷静、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的精神。
预习思考
1.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回声”,请问,你是如何理解的?

2.你怎样理解拜上帝教?

3.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认为有实现的可能吗?为什么?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5.与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主体知识
一、背景
1.社会矛盾尖锐:
①列强不断向中国,冲击了传统的,导致部分破产。
②连年激增,外流更加严重。
③各级官吏趁征收和之机搜刮人民,。
④天灾不断,民不聊生,尤为突出。
2.洪秀全的发动:洪秀全创立“”,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二、经过
1.前期的斗争
①金田起义:年初,洪秀全在起义,建号。
②定都天京:年3月,太平军攻克,改名天京,与清朝。
③军事全盛:为保卫京师,太平军进行了和。至年,在上达到全盛。
④政权建设:颁布纲领性文件——《》。
2.转折: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了严重内讧——,太平天国。
3.后期的斗争
①重建领导集团:天京事变后,洪秀全起用、指挥军事,任用主持朝政。
②颁布新的纲领;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色彩的施政方案——《》。
三、结果——失败:1863年,在、军队的支援下,(首领)兵分三路围困天京;年6月,病逝;1864年7月,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四、影响
1.它扫荡了秩序,冲击了旧,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它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解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成为当时先进中国人向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重难诠释
1.关于拜上帝教
①从拜上帝教理论的形成来看,农民平均主义和平等思想是其来源之一,因此这一宗教理论必然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从拜上帝教的主张来看,明确提出清朝统治者是“阎罗妖”,号召群众共击之,符合农民阶级要求推翻封建统治,求得平等自由的愿望,因此这一理论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从农民阶级的思想认识水平来看,由于长期受到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宗教的形式更易于被农民所接受。
②拜上帝教是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思想武器。在起义的酝酿时期,它起到号召、发动并组织群众的作用。洪秀全创立该教后,积极从事宗教理论建设,将农民千百年来要求平等平均自由的理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对广大劳动人民产生了很大的号召力。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就是拜上帝教广泛传播的结果。在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中,拜上帝教是领导集团精诚团结、太平天国将士英勇作战的思想动力。太平天国前期由南向北胜利进军,定都天京,在军事上达到全盛,都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
③拜上帝教宗教理论也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宗教不可能把苦难深重的人民引向光明与幸福。
2.太平天国对清朝统治的冲击:太平天国这场大规模的反清起事虽然失败,却严重地削弱了清朝的统治力量。太平天国所宣扬的民族革命精神,大大鼓励了下层民众的斗志,从此在各地出现更多反清秘密组织加速了清朝的覆亡。另一方面,清朝能够镇压太平天国起事,主要是依赖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官僚的力量,事后他们不得不加以重用,以致汉人势力渐大,原来由满洲统治的中央集权帝国,逐渐出现了地方坐大的趋势。
问题探究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有人认为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为什么?

知识运用
1.洪秀全把拜上帝教作为组织起义的武器,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作指导B.农民阶级自身有很大局限性
C.农民阶级受封建思想影响严重D.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宗教色彩
2.在江苏吴县,太平天国“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360文,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材料表明
A.《天朝田亩制度》在农村得以实施B.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C.农民在太平天国的支持下进行反封建斗争D.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被彻底废除
3.太平天国举行的北伐,只半年左右便逼近天津,威震北京,然而最终全军覆没,其主要原因是
A.武器落后装备简陋B.纪律松弛军心涣散C.优柔寡断贻误战机D.孤军深入,后援不继
4.导致天京变乱发生的原因不包括
A.太平天国领导者革命进取心的减退B.太平天国领导者腐朽思想的滋长
C.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的尖锐D.太平天国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
5.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太平天国运动是由农民阶级领导的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据此回答:
①举例说明农民阶级局限性在运动中的体现。

②这场运动在反侵略斗争中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③这场运动的结局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16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口号、结果和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预习思考
1分析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影响。

2.甲午战争后,中国各阶层面对民族危机进行了哪些探索?

3.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如何对其进行评价?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带来哪些严重的危害?
主体知识
一、中日甲午战争
1.背景
①日本侵华野心由来已久,从明治天皇开始,日本逐渐形成了强占,侵略朝鲜、夺取,占领全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②朝鲜是中日战争的导火线。
2.经过
①1894年7月,日本在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②日本在两个战场同时对华作战。1894年,日军在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③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这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3.影响
①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惩阻碍着中国的发展;巨额的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②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沉重的危机。俄、德、法“”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各国纷纷在中国划分,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③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进行了改革。
④中国和各阶层民众为挽救民族危机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救亡图存的斗争。

高一历史上册单元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上册单元复习提纲
《大宪章》:给王权设定了界限
英君主立宪制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
国《权利法案》内容: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明确的限制
制影响: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度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成为第一首相
的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创两党制逐渐形成,首相和内阁从多数党中选出
新代议制下①1832年议会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
民主化趋势②19世纪后半期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③1918年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普选权
背景:松散的州际联盟弊端暴露
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
联邦宪法的制定原则: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美发展:1789年制定出宪法的前10条
国联邦制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但州权主义观念很活跃
的内战结束后,美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宪法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
新①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两党制②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
制③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了政党分赃制的弊端
④1883年1月通过《彭德尔顿法》,对文官制度进行改革,美国的政府体制因此稳定下来
①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走共和国万岁②1791年9月,制宪会议颁布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向③1792廿月,国民大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
共①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和“拿破仑神话”②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
的③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法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1875年1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总统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国共和
国政体的最终确立
德意志国家的统一:1864年到1870年,俾斯麦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
德意得意志帝国的统治:1871年,得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同年4月,带有浓厚专职色彩的帝国宪法
志的正式颁布
统一一战后,德意志帝国覆灭
之路“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1919年8月,魏玛共和国建立
20世纪30年代德国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高一历史上册《开辟新航路》学案


高一历史上册《开辟新航路》学案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东方的诱惑(即原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即经过),走向会合的世界(即影响)。本课内容在世界近代史教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建议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理顺前后教材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整个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人类文明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当今世界的航海业相当发达,你们知道人们进行远洋航行都是为什么吗?

生1:国与国之间的海外贸易是当今航海业的重要内容,有许多集装箱就是靠十几万吨大轮船通过航海运到目的地的。

生2:科学家进行海洋科学考察,也是现代航海业的重要方面。

生3:一些军事大国的军舰、潜艇为了称霸,日夜在大海上航行,构成了世界航海业另一方面的内容。

师:同学们列举的这三个方面都不错。如果我说500多年前有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驾驶简易帆船,到一个传说的地方寻找黄金,不知大家信不信?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开辟新航路》,来验证这个传说。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开辟新航路

[推进新课]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想想议议:

师: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具备了怎样的条件,你才能够远洋航行呢?

生1:我需要一艘能抵抗大风大浪的船,而且这艘船上还装有指南针,不至于在大海上迷失方向。

生2:还需要有识地理的学者,给我们的远航指点迷津。

生3:要有充足的物质基础,能保证航海过程中的各种必需。

师:说得好。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大家的看法吧。

师:以上四个方面的条件,说明当时西欧人已具备了远洋航行的可能性。请同学们再来想一想,假如你们是当时西欧的各阶层人士,你们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

生1:我是贵族,连睡觉做梦看到的也是东方无数无尽、各种各样的香料,那是多么地让人心旷神怡!

生2:作为商人,赚钱是我最大的追求。《马可·波罗行纪》说古老的东方“黄金遍地,充溢于野”,快到东方去吧,哪怕路途再遥远,路途再艰辛!

生3:可恶的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我们多年来的东西方商路,对我们征收重税,甚至还劫掠我们的商品。难道我们还要继续在此受辱受剥削,难道除了这条路就不能通往东方么?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代表了当时欧洲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反映了他们的呼声。现在还是来总结一下吧:

师:至此,可以说新航路的开辟万事俱备,只欠水手。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伟大的航海家勇敢地走在了探寻新航路的最前列。

2.探寻通向东方的新航路

角色扮演:

师: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这些航海家们在500多年前走在了探寻新航路的最前列。今天,我们来亲身体验新航路开辟的历程。现在请第1、2、3、4小组分别代表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四个船队,讲述你们的航海历程及其中的艰险。看哪个队讲得最好。

生1:我们是迪亚士船队。1487年7月,我们奉葡萄牙国王之命,率3艘探险船沿非洲西海岸南下,踏上了驶往印度洋的未知之路。当船队到了南纬33度的地方时,突然遇上了风暴,在海上漂泊了13个昼夜。船队已在风暴中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于是船队改变航向朝正北航行,几天之后果然看见了东西走向的海岸线和一个海湾(今南非的莫塞尔湾)。但船员们都不愿继续东行冒险,船长只好率船队返航。

返航途中接近一个伸入海中的海角,不料风暴再次降临,海面巨浪滔天。船队在风浪中经过两天奋力拼搏,才绕过骇人的海角,驶进风平浪静的非洲西海岸。望着令人生畏的海角,船长将它命名为“风暴角”。1488年12月,船队回到里斯本,船长向国王裘安二世描述了自己的探险经过和命名为“风暴角”的海角。国王认为,绕过这个海角就有希望进入印度洋,到达朝思暮想的黄金国印度,于是就将“风暴角”改名为“好望角”,并一直沿用至今。此后,好望角就成为欧洲人进入印度洋的海岸指路标。

生2:我们是达·伽马船队。1497年,船长达·伽马率4艘帆船,160名水手从里斯本出发,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南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前进,进入印度洋,到达非洲的莫桑比克,然后由阿拉伯人领航,顺利渡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返航时,我们带回了大批香料、象牙、丝绸、宝石等物品,带来的收益高达航行费用的60倍。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收获!

生3:我们是哥伦布船队。1492年8月8日,船长哥伦布率领3艘帆船,从帕洛斯角起航。9月6日,远征队驶入烟波浩淼的海洋。很幸运,一路顺风,但是,随着一天天、一星期一星期的过去,船上的人们烦躁不安起来。为了平息他们的忧虑,船长发布了有关已行航程的假消息。10月7日,发现了飞鸟,但在地平线仍没出现陆地。船长也焦虑起来,这时已西航很远,按他的计算,应已见到日本。10月9日,船长许诺要是三天内再看不到陆地,就返航。恰好在三天期满前,人们发现了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船长命名它为圣萨尔瓦多。船队终于到达古巴、海地。哥伦布误认为他所到达的地方就是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印度人),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

生4:我们是麦哲伦船队。1519年9月20日,船长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率领一支由5艘大帆船和265名水手组成的探险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沿南美洲海岸南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后人命名为“麦哲伦海峡”),进入另一片辽阔的海洋。沿途风平浪静,航行很顺利,麦哲伦高兴地把这片海洋称为“太平洋”。在横渡太平洋时,船队经历了严重的缺少食物和淡水的困难,一些丧失希望的人曾经发动反对麦哲伦的叛乱,叛乱的首领被麦哲伦抛在途中的荒岛上。1521年3月,船队终于到达了菲律宾群岛。船队在这里得到了补充。可惜的是船长麦哲伦在干涉岛上内部战争时,被当地的土著人杀死。其他船员逃出后继续航行,绕过好望角,直到1522年,才回到西班牙,这时只剩下一艘船和十几个人了。

师:各位代表都不错,讲解清楚,生动形象。同学们,新航路的开辟圆满完成,你们也经历了狂风巨浪的洗礼,感受了前人伟大的胆识和气魄,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呢?

生1:我们要学习他们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生2:这些航海家的动机是攫取黄金和财富,一点也不高尚;所到之处进行殖民占领和掠夺财富,这是一种罪恶。

师:两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是啊,他们在探索中的坚毅勇敢,百折不回的精神令人钦佩;他们探索的结果既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又给许多地区带来了灾难。我们在认识这些历史人物的时候,在分析他们的所作所为的时候,不能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而应该客观、全面地进行辩证的评价。

3.与世界会合

想想议议:

师:请同学们再来想一想,新航路开辟的完成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生1:给葡萄牙、西班牙带来了巨大财富,两国因此发展成为欧洲富国。同时,它们把大量的黄金白银,运回欧洲,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生2: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并加强了同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的联系,开始改变了各地孤立、封闭的状况,使世界真正地连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生3: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贸易数量和品种也急剧增加,世界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一句话,它促进了全世界各地区贸易的迅速发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生4: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用行动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生5:据我所知,哥伦布每到一地,都插上西班牙的国旗,宣布归西班牙国王所有,还残酷地杀害了无数的印第安人。可见,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其实也就是西班牙、葡萄牙残酷的殖民扩张过程,也是印第安人的灾难。

师:(小结)刚才几位同学,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比较全面地说明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理有据,真不错!当然,哥伦布等在殖民地进行的不义战争和屠杀印第安人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必须以事实为根据,要把哥伦布死后西班牙对拉美殖民侵略的暴行,同哥伦布本人的活动区别开来。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节课还要作进一步的讨论和学习。

[延伸新课]

阅读下列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航海组织和任务对照表

船队性质

经费来源

航海目的

船队成员

扮演角色

中国

皇朝特遣船队

国库支付

宣扬国威

官吏、士兵、水手、工匠

外交使团

欧洲

私人航海探险队

股份公司和私人集资为主,王室赞助

探险,寻找新土地、黄金和香料

冒险家、投资商、水手、工匠

殖民者、通商者、海盗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明清时期的远航事业与西方相比,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答案要点:中国方式的航海规模庞大,以宣扬国威为目的,造成了重大损耗,再加上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事业每况愈下。欧洲方式的航海,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远洋事业蒸蒸日上。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主题:关于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我国史学界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交往作出特殊贡献的人物;有人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对印第安人来说是邪恶的化身;有更多的人倾向于“进步与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认为哥伦布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上的客观进步性。你认为哪一种观点合理?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看法。

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目的

1

查找相关材料

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或向学生提供相关材料

1.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3.学会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2

根据材料,理清观点

指导学生结合材料提出观点

3

阐明观点

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090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