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澳大利亚》复习提纲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澳大利亚》复习提纲”,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澳大利亚》复习提纲
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的四个别称: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2、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海,是世界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6500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同其它大陆分离,孤居一方,独立发展。长期以来,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演化缓慢,又没有大型食肉动物的侵扰,许多珍奇的原始动物生生不息,一直繁衍至今。特有的动物有:袋鼠、鸸鹋、树袋熊、鸭嘴兽等。
3、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4、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形成了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P74图8.37,了解农牧业带的分布。)
5、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平均人口密度仅为2.5人/平方千米,大约为中国的1/46。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出口产品中,除羊毛之外,还是世界上重要的牛肉、小麦出口国。
6、澳大利亚的地形:东部是山地,中部以平原为主,西部以高原为主。东部有自北向南纵贯的大分水岭。全国最大的河流墨累河,从大分水岭西则发源,向西南注入印度洋。东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的大堡礁。西部广阔的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的一半左右。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势最低处有艾尔湖。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在平原中部地势低的地区凿井,地下水可以自动流出地面,成为自流井,因此人们也把那里叫做“大自流盆地”。(在P75图中了解澳大利亚的主要地理事物: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盆地、北艾尔湖、太平洋、印度洋、塔斯马里亚岛。)
7、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矿产资料十分丰富,许多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如西部的铁矿;东部沿海的煤矿和东北部的铝土矿。澳大利亚矿产品的开采和出口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矿产分布:铁矿(西部)、煤矿(东部)、铝土(北部)。(P77图8.40知道几种矿产在图中的位置)
8、服务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产业。
9、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堪培拉,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全国第二大城市。(P77图8.40记住主要城市在图中的位置)
10、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的中部,澳大利亚位于热带和南温带,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P76图8.39指导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11、地形与农牧业:西部海拔不足1000米的广阔的低高原,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大型肉食动物,适合露天围栏放牧。
12、气候与农牧业:澳大利亚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地区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这样的气候特点既适宜畜牧业也同样适宜耕作业,因此这些地区发展了混合农业。
13、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地带,其它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因为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形较为平坦,西南部地区气候适宜,降水相对于其它地区较为丰富,东南部地区虽然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但引水灌溉可以满足其小麦种植和畜牧业的利用,因此这个地区发展混合农业比较有利。

相关推荐

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学案人教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学案人教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学案人教版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澳大利亚〉〉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内容。第八章东半球其它的国家和地区本章共四节,前三节选取了三个地区:最热的、经济最发达、最落后,国家只能选取一个,澳大利亚在这个区域,面积最大,具有独占一个大陆、并孤悬海外、位于南半球、发达国家等地理特点,所以文本选取《澳大利亚》为案例,个性鲜明、匠心独运。本节课总结第八章,引出西半球的国家(不再讲地区)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关于〈〈澳大利亚〉〉可讲的内容很多,因此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突出〈〈澳大利亚〉〉的独特之处,根据新课程的精神,确立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片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特有的生物,分析其生存原因。
(2)学会运用地图等地理信息说出澳大利亚农牧业与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有关澳大利亚的地理信息,通过探究合作等多种方式,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并简单说明因果关系。
(2)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并与别人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2)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3、教学重点:
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与生存原因的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发展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4、教学难点:
澳大利亚农牧业发展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二、说教法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
1.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与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
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从感性认识入手,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
(二)探究协作
本节要探究两大问题;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动物?澳大利亚农牧业发展与地形、气候的关系?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让学生探究两大课题,主要采用旅游形式增强学生探究欲,紧扣学生思维,认知规律,利用课件、图片资源,帮助学生认识地理事物及内在规律。同时尽量发挥同伴互助力量,使之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达标拓展
主要用一些填空、思考题达到知识反馈、拓展思维的目的。
(四)课堂小结
力求简洁,突出重点,理清思路
五、说创新点
整体以旅游为脉络,并配以角色模拟,在巩固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六、说教学效果
本节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体现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说存在的问题
本节涉及的两大探究问题需学生有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因此在启发学生思维方面仍需加强。

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学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学案

第四节澳大利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学习目标:
1、利用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领土组成。
2、知道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袋鼠、考拉、鸭嘴兽、鸸鹋等,并说明原因。
3、在图上找出澳大利亚东部、中部、西部的地形和墨累河。
4、知道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
自学自测:开启智慧之门,相信自己的能力!
1、澳大利亚位于南北半球的,东邻洋,西邻洋。南回归线穿过
部。
2.澳大利亚领土主要包括大陆和其东南部的岛,是世界上唯一独占
一的国家。
3、澳大利亚是一个的国家,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人,大约为中国的1/45。
4、澳大利亚最长的河流为,最大的盆地。
5、澳大利亚特有动物有、等,被称为“博物馆”。
合作探究:发扬团队精神,会让你获益更多。
活动一:澳大利亚古老生物、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的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2、澳大利亚有哪些农牧业类型?各分布在哪里?
3、澳大利亚有哪些适合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活动三:
(一)读课本77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回答:
(1)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2)澳大利亚有哪些支柱产业?
(二)读课本P78活动2资料和课本P77图8.40,回答: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主要矿产?其中铁矿主要分布在哪里?
活动四:城市和人口分布
读课本P778.40图和课文第三自然段:
1、找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主要城市:悉尼、墨尔本并说出其功能。
2、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展示交流:快给自己一次精彩展示的机会,在交流互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目标自测:细心高效的你,赶紧行动起来盘点收获之旅的果实吧。

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教案课题澳大利亚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读图分析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知道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能够解释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
3.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存在原因;
2.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自然条件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教材分析:
重点: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及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
难点: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解学习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在本课的学习中就容易多了。但是,由于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归纳以及综合分析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加到各种活动中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分析能力都会有所提高。教学思路及策略:
通过借助多媒体展示相关视频、图片、地图指导学生扮演游客和导游员,从感性上认识澳大利亚特有的生物,用大陆漂移说的观点,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的原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澳大利亚的自然特点,进而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农牧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通过学生讨论探究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理解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并强调虽然澳大利亚的农牧业与工矿业都很发达,然而服务业发展迅速并已大大超过了农牧业与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教学过程中关注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图片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过程教学
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视频导入播放视频《古老的动物》,通过视频设置疑问,结合学生回答归纳:澳大利亚动物非常多,而且非常可爱。那现在就让我们开始澳大利亚之旅吧!
通过看视频思考这些古老的动物生活在哪个国家。通过视频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求知欲。自主学习1.指导学生分组(3组)
2.明确每组的要求:
(1)各组自主学习后交流收获和问题,并选一个导游员带领大家旅游。
(2)第一组景区活化石博物馆;第二组景区开心农牧场;第三组景区矿车之旅
根据教材和地图自主学习教材并交流收获和问题,选一个导游员。
各组结合该组的景区收集资料并汇总,帮助导游员做好旅游前的准备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能力。承转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到活化石博物馆去看看活动一
1.展示相关图片指导第一组导游员介绍本景区
2.教师结合学生合作探究情况归纳总结: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分布着丰富的古老生物物种。被人们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导游员结合教材和地图介绍本景区
让游客了解澳大利亚有哪些古老生物
2.合作探究:为什么澳大利亚保存了这么多古老物种呢?这些特有的动植物和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点有什么关系?
3.展示:澳大利亚位于赤道以南,周围被海洋包围,南回归线从中穿过,是个南半球的国家,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并用大陆漂移的观点解释一下为什么澳大利亚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
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同时通过导游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专业术语的表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也为下一探究活动创设范例。
承转
过渡澳大利亚尽管古老的生物很多,但是如果从数量的多少来说的话,澳大利亚在世界上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国家居然有近两亿头羊,是世界上拥有羊最多的国家。所以澳大利亚又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下面我就跟着第二组到开心农牧场去看看。活动二
1.展示相关图片指导第二组导游员介绍本景区
2.结合图8.39指导学生分析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与自然条件(主要是地形和气候)的关系并总结归纳。1.导游员结合教材和地图介绍本景区,带领大家学习三大牧羊带及其分布和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合作探究: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养羊业发展的如此迅速呢?澳大利亚有哪些适合绵羊生长和繁殖的自然条件呢?
3.展示:各组展示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通过合作探究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从地理图表、资料提炼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承转
过渡澳大利亚不仅有发展农牧业的优越条件,发展工矿业的条件也得天独厚。活动三1.展示相关图片和地图指导第三组导游员介绍本景区
2.结合图8.41分析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具有埋藏浅、品质优、易开采的优点。1.导游员结合教材和地图介绍本景区
让游客了解澳大利亚有哪些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的地区,特别是带领大家了解主要冶金工业中心。
2.合作探究: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其优点。进一步培养合作和探究能力。
教学反馈借助每期的非常1+1砸金蛋(回答问题)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问题1:澳大利亚有哪些古老生物?及其形成原因?
问题2: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气候对农牧业有何影响?反馈教学效果课堂
小结你问我答:每一个小组提出一个问题,其他小组回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家庭学习跟爸爸妈妈一起谈谈各自对澳大利亚的认识。从父母那里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板书设计第四节澳大利亚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特有的生物
2.地理位置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三大牧羊带及其分布
2.自然环境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矿产资源的特点
2.发达的冶金业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7119.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