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一)》第4课时教案
第四课时开会啦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8-9页。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实际意义。
2.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3.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形、圆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发现大家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结合图片,大家能发现什么信息?(有11人开会,才7把椅子)根据你看到的信息,你想到了什么?下面老师带大家去看看班干部开会的情景。引入新课----开会啦
二、新课讲授
1.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每人坐一把椅子,够吗?
你会这个解决问题吗?并说出你的方法。
2.动手操作。
请你用准备好的图形来摆一摆。用○表示开会的人数,用△表示椅子的把数。
一一对应,观察一下所摆的图形够吗?还缺几把椅子?
指名回答
3.谁能列出算式?说明理由。
11-7=4
指名说一说11、7、4各表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9页第1、2题。
(考查孩子发现信息的能力,先让孩子们观察说一说,然后再列算式。)
2.课本第9页第3、4、5题。(让孩子们更进一步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加深印象,并提高孩子们的计算水平。)
3.小活动
同伴互相说一说,有关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小组比赛。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们学习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吧。新-课-标-第-一-网
五、作业布置:
数学书1、2、3题。
板书设计:
开会啦
有11人开会,才7把椅子,每人坐一把椅子,够吗?
○○○○○○○○○○○
△△△△△△△
11-7=4
教学反思:
(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说明计算方法。
三、试一试,完成练一练第1题
1.出示幻灯片:14-7=,12-6=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本子上试一试。
(2)学生做完后反馈,并说说方法。
四、巩固练习
1.画一画。
课本P7,第2题。
生独立完成后,全班反馈。
2.比比谁算得快。
课本P7第4题,用最快的速度写出答案。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请个别学生说一说。
五、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小伙伴的吗?
六、作业布置
巩固并练习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
板书设计:
快乐的小鸭
有12只小鸭,7只到河里游泳了,草地上还有多少只?
12-7=5
①7+5=1212-7=5
②12=10+210-7=33+2=5
③7=2+512-2=1010--5=5
教学反思: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教案
教学内容:P2-3页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计算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包括计算顺序和笔算竖式写法)
养成教育训练点:
初步养成计算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练习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畅谈套圈游戏的游戏规则,激发学习兴趣。
二、有顺序的阅读并比较情景中的数学信息
1.请同学们观察书本的表格,发现了什么?
2.有谁能读出表中的信息,怎么读?(竖着读,横着读)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30分。第三次得41分……..
三、正确比较数学信息大小的方法
通过比较信息中数据的多少来进行判断谁获胜
如:24比23多1,30比44少14,41比29多12
总结:(看谁的得分高,不能只看两次谁高就谁高,而是要看总得分)
四、10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方法
(1)口算,先把十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然后再把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最后把两次的和相加。
例题:24+30+41=95
20+30+40=90
4+1=5
90+5=95
(2)用竖式计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然后再把这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
例题:24+30+41=95
2454
+30+41
5495
(3)通过学生独立计算笑笑的得分,让学生在所学的基础上,更好的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100以内连加的计算方法)
总结:1.用竖式结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然后再把这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
2.在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时,可以先把整十数相加,再把个位数相加,最后把两次结果加起来。
五、巩固练习
做课后P3页的练习
1.生独立完成,师对答案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3.对有难度的题目,师进行详细讲解;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或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
谁的得分高
读法:竖着读,横着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知识点归纳
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1、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进一,再加整十数就是结果。能正确地计算,初步体会计算方法多样化。
2、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
发新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算法:强调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能正确进行计算。
2、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计算规律。
小小图书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向十位借一当十,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学会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
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1、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重点指导竖式的计算,并理解“借一作十”的含义。
3.根据主题图会进行比较合理的估算。
小小运动会
【知识点】
1、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情景小小运动会,综合复习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和图形的认识。
2、能利用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加强对图形的认识,能利用图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加与减
【加与减知识点】
①桃子的总数量-筐里桃的数量=篮子里桃的数量
篮子里桃的数量篮子的个数=每个篮子里桃子的个数
②鸭的数量鸡是鸭的倍数=鸡的只数
鸡的数量+鸭的数量=一共的数量或鸡的数量-鸭的数量=多的数量
③大汽车的数量+小汽车比大汽车多的数量=小汽车的数量
小汽车的数量+大汽车的数量=一共的数量
④甲的邮票数乙比甲少的邮票数=乙的邮票数
甲的邮票数+乙的邮票数=一共的邮票数
⑤上衣的价格裤子比上衣便宜的价格=裤子的价格
上衣的价格+裤子的价格=一套衣服的价格
⑥上午借书的本数+下午比上午多借的本数=下午借的本数
上午借的本数+下午借的本数=一天一共借的本数
【课后练习】
一、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68-12-38=45+7-17=55-25+17=
20+15+30=76-9+17=38+9-7=
二、他们在做哪道题?连一连。
70-32+4247-21-1918+35+2550-23+20
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一课时导学案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案、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与同伴交流,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合作的愉悦。
教学重点:能够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就是小猫咪咪,他可是钓鱼能手,它刚钓完鱼回来,你们看,它今天收获可大了。
(点击:红桶30条,篮桶20条,黄桶10条)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探讨30+20的计算方法
都被你们猜中了,咪咪问你们能不能根据它们钓鱼的条数提数学问题吗?
(1)小组讨论,提出问题,选定“红桶和蓝桶一共有多少条鱼?”这个问题作为研究内容并列出算式30+20=?
①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算一算30+20=?(生可能出现)生1:数数的方法,30、40、50。
生2:计算的方法,因为3+2=5,所以30+20=50。
生3:数的组成,30和20组成50。
生4:3个十加2个十是5个十,就是50。(学生若想不出可让他们摆小棒后说)……
③组内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请学生说说摆的过程。可多让几个同学说说摆的过程。充分理解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理。
④全班交流:(媒体出示各种算法)
(2)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怎么算的?(学生自由说)
2.自选算法,形成思路
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解决其他学生提出的加法问题。
①同桌交流算法。
②反馈评议。
3.算法迁移,形成技能
师:小朋友们确实很棒!那如果求“咪咪要从红桶里送给小朋友们10条鱼,还剩几条呢?”
⑴30-10你是怎么想的?
⑵把你的想法与好朋友交流。
⑶全班交流。
三、巩固深化,实践运用
1.钓鱼游戏
师:我这有很多鱼等你们钓,你要把鱼身上的算式答对了,才能钓上来。出示带有算式的鱼卡片:(课件:点击任一鱼,出示式子,可随意写得数,并按回车键鱼放桶中。)
2+37-65+23+43+6
20+3070-1050+2030+4030+60
生1:数数的方法,30、40、50。
生2:计算的方法,因为3+2=5,所以30+20=50。
生3:数的组成,30和20组成50。
生4:3个十加2个十是5个十,就是50。(学生若想不出可让他们摆小棒后说)……
③组内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请学生说说摆的过程。可多让几个同学说说摆的过程。充分理解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理。
④全班交流:(媒体出示各种算法)
(2)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怎么算的?(学生自由说)
2.自选算法,形成思路
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解决其他学生提出的加法问题。
①同桌交流算法。
②反馈评议。
3.算法迁移,形成技能
师:小朋友们确实很棒!那如果求“咪咪要从红桶里送给小朋友们10条鱼,还剩几条呢?”
⑴30-10你是怎么想的?
⑵把你的想法与好朋友交流。
⑶全班交流。
三、巩固深化,实践运用
1.钓鱼游戏
师:我这有很多鱼等你们钓,你要把鱼身上的算式答对了,才能钓上来。出示带有算式的鱼卡片:(课件:点击任一鱼,出示式子,可随意写得数,并按回车键鱼放桶中。)
2+37-65+23+43+6
20+3070-1050+2030+4030+60
90-5030+1070-2050-1040+3070-3020+3010+3060-40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师:那你们能不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呢?
(课件:点击出示价格:羽毛球拍60元足球50元篮球40元跳绳10元乒乓球拍30元)
(点击下方出示灰色处出示A、B、C,分别出示)
A、买一个足球和篮球,需要多少钱?
B、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C、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四、评价体验,分享快乐
你学到什么?
反思: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总之,这节课运用课件,我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二课时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⑴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⑵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二、教学内容:
教课书第61页。
三、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第61页例1情景图)、小棒若干。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①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40+2=50+30=50+3=
②比较以上两组式题的不同点。
(二)新知。
①课件演示第61页例1情景图。显示一包数学书35本,一包语文书30本,三位小朋友每人拿一本数学书,另有8本语文书。
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说说可以提出哪些加法问题。如:
a、数学书多少本?
b、语文书有多少本?
c、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有多少本?
d、零星的语文的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③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a、学生独立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每组分别列出一个问题的算式。
◆35+3◆30+8◆8+3
b、哪几个算式的计算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c、35+3、35+30得多少?先独立思考,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c、35+3、35+30得多少?先独立思考,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d、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计算方法。根据学生发言,屏幕上出现各种计算方法。
计算35+3
利用小棒帮助解答。
◆先摆5根小棒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和起来是38。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根、37根、38根。不利用小棒直接计算。
◆先算5+3=8,再算30+8=38。
◆用点数的方法:35、36、37、38。
计算35+30
利用小棒帮助解答。
◆先摆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0:35、45、55、65。
◆先计算个位上30+30=60,再计算60+5=65。
e、小组讨论:以上两题的不同计算方法哪一种比较方便?
f、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板书计算过程。如:
35+3=□35+30=□
□□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④尝试练习。
40+17=2+36=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为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进行计算。
⑤完成课本第61页“做一做”。
a、引导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独立进行计算。
b、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①练习十一第1、2题。
a、学生独立完成。
b、挑选若干题要求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②练习十一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计算方法。
③练习十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
(四)、小结
①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②请大家自我评估一下,今天的学习你成功了吗?
反思: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算法,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策略评价意识。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练习课》教案2”,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课题七练习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九练习课》教案2,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题三练习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加与减》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加与减》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看图正确口述题意。
2.在实际情景中体会加与减的关系,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能力目标
1.通过看图说故事培养数学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实际情景中体会加与减的关系,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难点:在实际情景中体会加与减的关系,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探究新知
1.演示图1,鸟爸爸与鸟妈妈喂食的情景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来讲一讲故事。
生:鸟窝里原来有6只小鸟在唧唧喳喳地叫,等父母来喂食,鸟爸爸和鸟妈妈终于回来了,嘴里衔来了美食……现在有几只鸟?
2.演示图2:鸟爸爸和鸟妈妈喂完食,又飞出去了。
师:你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3.摆一摆,列出算式:
摆6片红色的圆片,再摆3片蓝色的圆片。根据图说出图意,列出算式。
板书:6+3=9
小结,探索关系:刚才我们看图说出了图意,列出了算式那么,这些算式有什么关系呢?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小秘密?
二、边动手操作边练习
1.○○○○○●●●●
(1)根据你摆的圆片,编一道加法题和一道减法题
(2)列出算式。 板书:5+4=9 9-4=5
(3) 我们还可以用箭头图来表示,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新本领。
板书:
+4
5 9
-4
从箭头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减是加的逆运算。
三、巩固练习
(1)书P32题2
(2)书P32题3
例
2+3=□
□-3=□
请你说一说,这一组题有什么关系?第二题的被减数该填几?为什么?
四、拓展练习
看图写算式
(按颜色) (按大小)
6+3=9 7+2=9
9-3=6 9-2=7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知道加与减是什么关系?
六、检测目标达成练习:
1、
2、
3、
4、
4 + 4 = ( ) 2+ 6 = ( ) 3 + 6 = ( )
( )- 4 = ( ) ( )-6 = ( ) ( )-( ) = ( )
5、
6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拼一拼、摆一摆,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学具袋中的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课件出示:几个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平面图形拼组成的,让学生说出这个组合图形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二)点明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二、操作感知
(一)折一折:
1.长方形的边的特征;
(1)将手中准备好的长方形对折,你是怎么对折的?
(2)学生交流汇报。有左右对折与上下对折的。你有什么新发现?
(3)引导学生发现:通过对折,上下两条边能完全重合,左右两条边也能完全重合。同时教师指出:上下两条边是一组对边,左右两条边也是一组对边。
(4)板书归纳:长方形对边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长方形的边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1)猜测:观察一下手中的正方形,猜测一下正方形的边会有什么特征?可能会有学生说:对边相等,也可能会有学生说:所有的边长都相等。
(2)讨论:我们怎么去证明你的猜测呢?学生可能会说:用尺子量,也可能会说:通过对折来证明。
(3)验证:让学生通过对折的方法来证明正方形各边的关系。
(4)汇报;通过上下对折,左右对折证明对边相等;通过对角线对折证明邻边也相等。
(5)板书归纳: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测、讨论、验证、汇报等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同时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正方形边的特征的掌握。】
(二)拼一拼:
1.引导探究长方形拼组;
(1)想一想: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能拼成什么平面图形?
(2)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拼组;
(3)展示学生的拼法:一种是将长边对接,一种是将短边对接。
(4)为什么有的同学能拼出正方形,而有的同学却不能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说明。
(5)小结: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也可以拼成正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后面学生的自主探究做必要的方法铺垫。】
2.自主探究正方形的拼组:
(1)想一想:你准备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拼一拼?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2)拼一拼:利用学具拼一拼;
(3)说一说: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所拼成的图形。
(4)议一议:至少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勤于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究三角形的拼组:
(1)讨论:你和同桌准备拼一个什么图形?要用几个三角形?
(2)合作:同桌合作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拼成你想拼成的图形?
(3)汇报:每桌派代表说一说你们拼成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汇报展示中不断丰增加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三、巩固应用
(一)基本练习:
1.“做一做”
(1)课件呈现“做一做”的两幅图,你还能拼出什么图形?
(2)用准备好的三角形(附页提供)拼组出其他平面图形。
(3)将学生的拼组成果进行汇报、展示,并请拼摆方法得当的同学介绍方法
2.出示练习一第4题。
(1)自主拼组:请同学们观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动手,进行拼图大比拼。
(2)展示、评价:看看谁拼出的图案最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有效地巩固了学生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拓展练习:
出示练习一第4题,
1.课件出示第4题的图,创设情境:灰太狼发现喜羊羊家的墙壁上破了一个洞,想晚上跑到喜羊羊家来抓走喜羊羊,请你帮帮喜羊羊,看看缺了几块砖,让喜羊羊抓紧去买来,把墙上修补好。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3.教师引导:可以动手画一画。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4.学生汇报,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四、总结归纳
(一)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二)联系生活:欣赏拼组成的图形。
1.课件出示一些由平面图形拼组的美丽图案。
2.呈现一幅由七巧板拼组的图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梳理本课的知识,感受生活中的美丽图案,同时,七巧板拼组的图案又为下节课埋下伏笔。】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一)》第2课时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482.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