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一地理人类活动将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024”,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及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重要性。
2.理解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贸易的作用,知道它们的发展方向。
3.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以及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主要业务。
4.密切联系生活实践,学会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地域间最佳联系方式。
教学过程
[学习资源]课本、地图册、互联网。
[探究活动1]读地理图册“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图,在表4-1-1中按单项指标分别填写几种运输方式的优劣(最优为1,最劣为4)特征。
表4-1-1 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
运输量(最大为1)
运输成本(最低为1)
运输速度(最快为1)
[探究活动2]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其最适用的对象和范围,请根据表4-1-2中货物的性质、数量特点和运输距离以及它们对时间的不同要求,分别为它们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表4-1-2 合适运输方式的选择
货物种类和数量起点-终点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管道
150吨煤炭大同—鞍山
1万吨海盐天津—广州
一批电脑芯片硅谷—韩国
2吨活鱼无锡—南京
50000吨大米武汉—上海
1亿立米天然气新疆—上海
[探究活动3]阅读课本关于“通信”的内容,将主要知识点归纳到表4-1-3中。
表4-1-3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比较
项目传递媒介传递对象主要业务网络组成主要影响因素
邮政通信
电信通信略
[探究活动4]商业活动有哪些主要环节?阅读“阿尔卑斯”咖啡奶糖的有关新闻,并读图4-1-1“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材料:每年都有大批年轻人选择在“五一”节前后结婚,因此4月份是各超市、副食品商店和糖烟酒批发店“阿尔卑斯”咖啡奶糖销售最旺盛的时节。今年江苏省糖烟酒总公司在春节后就开始从生产厂家那里大量收购和储存“阿尔卑斯”咖啡奶糖,并陆续往省内各地级市的糖烟酒公司调运,因此今年省内各地市场上货源充足,并没有出现象去年那样的脱销局面。
(1)填出图4-1-1中商业活动主要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和________,C.________。
(2)商业活动环节_____(填字母,下同)实现后,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到流通领域,商业活动环节_____实现后,商品从流通领域进入到消费领域。
(3)在商业活动中,商品借助_______媒介实现流通,成为沟通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
[探究活动5]上“淘宝网(http://)”,通过经历网上购买中文版2005年第10期《美国国家地理》的过程,亲身体验电子商务。
课堂小结:
4.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一、选择题(第1-7题为单项选择题,第8-10题为双项选择题。)
1、下列不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的是()
A.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
B.在商场或网上购物、推销产品等买卖方式
C.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通信方式
D.出国访问、参观、学习等交流方式
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主要承担其它运输方式之间周转和联系的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管道运输
3、我国拟修建的京沪高速客运铁路,体现了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哪些趋势()
A.高速化、大型化B.专用化、网络化
C.高速化、专用化D.大型化、综合化
4、跨国企业可以把它的研究开发部、加工基地、各销售支部分设在世界各地,而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像在同一座办公楼里一样方便,这有赖于高效快捷的()
A.交通运输网 B.邮政网络 C.电信网络 D.商业网点
5、关于通信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邮政传递系统拥有自己的运输工具,不需要借助交通部门的合作
B.邮政网络由邮局和邮路组成,邮政通信不受地形障碍的影响
C.气象灾害常常影响邮政通信的时效性
D.通信可以分为邮政通信和电子通信两大部分
6、某县医院用最经济的办法邀请大城市里多位著名医师同时为某疑难急症病人会诊,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他们所依靠的是()
A.长途电话B.便捷的现代交通网
C.电报D.网上视频会诊
7、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包括()
A.生产、收购、批发、零售B.收购、调运、批发、零售
C.生产、收购、调运、销售D.收购、储存、调运、销售
8、关于交通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路运输机动灵活,但运量小,成本也较高
B.铁路运输连续性好,但运费高,占地面积广
C.航空运输最为快捷,但运营成本高,对技术和安全的要求也高
D.水路运输历史最悠久,但投资大,运输速度慢
9、关于电信通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话、传真等各种信息传递,都是通过交通运输网实现的
B.电信通信的质量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但不会受地形障碍的影响
C.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信息交流成本,提高了通信效率
D.电信通信包括的业务很多,比如电话、电报、传真、卫星通信等
10、电子商务是指在网络上开展的商业经营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
A.广告宣传、贸易洽谈 B.签订合同、完成贸易手续
C.参观生产过程,亲自去仓库看货物 D.现金支付
二、综合题
11、读图4-1-2“四种货物运输方式运费与运距相关曲线示意”图,回答:
(1)运距80km时__运输是最廉价的运输方式,
即图中用曲线_____表示的运输方式。
(2)80km运距550km时,运输是最廉价的
运输方式,即图中用曲线______表示的运输方式。
(3)运距550km时,运输是最廉价的运输方式,即图中用曲线______表示的运输方式。
(4) 运输是最昂贵的运输方式,即图中用
曲线_______表示的运输方式。它适合运送的货物
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图4-1-3我国1999年五种主要运输方式客、
货运周转量柱状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D表示管道运输,则填出图中下列字母代表的运输方式: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E._______。
(2)E运输方式货运周转量所占比重最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运输方式在货运周转量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运输方式在客运周转量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该运输方式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未来其发展方向是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
(5)目前我国发展最多最快的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其发展最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之窗
14、(2003年上海卷)受自然、经济等影响,俄罗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管道运输
15、(2003年上海卷)介于世界两个工业最发达地区之间的海运航线主要是( )
A.北大西洋航线 B.北太平洋航线 C.欧亚澳航线 D.西欧至南美东岸航线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方式》学案鲁教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方式》学案鲁教版
标准
活动建议
l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l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l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l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l设置一些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运输情境和相应问题。
l收集资料,调查本地交通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情况。
第一节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学生对该部分知识有较多的生活体会,也有着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等方面的知识在初中时就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有利于开展探究活动。从教学方法看,本课可以灵活运用比较法、综合分析法、对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邮政通信与电信通信的任务和特点进行比较说明。使学生在充满生机的探究性活动中掌握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标准”是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其具体要求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需要知道地域联系方式有哪几种,并注意区分地域联系方式和交通运输方式。二是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三是地域联系方式的重要性。
从教材的知识内容看,各个版本教材对本“标准”的阐释既基于其基本要求,又各有不同的理解与拓展,因此不同版本教材在文字表述、案例选用、图表设计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应该以求同存异的心理品质,淡化差异,并根据“标准”的本质特征进行知识建构,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1.借助丰富的图片、文字材料、影音视频等资源分析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通过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结合身边鲜活的案例进行地域联系方式的合理选择。
3.理解人类活动地域联系主要方式的作用及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1.教学重点
依据课程标准,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交通运输方式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教学的侧重点不在于交通运输本身,而是联系人类生产、生活如何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实现合理运输。
2.教学难点
本课的知识内容并非理解难点,而应该是“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即将分析方法作为教学难点。因为准确的判断需要对比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再综合货物的特点、运距、时间的紧迫性等多个方面,需要严密的思维过程。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调查家乡的地域联系方式有哪几种,各种地域联系方式对扬州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学生搜集家乡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的相关资料,并设计一个“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比较表”。
教师协助各小组进行社会实践,课件制作、资料整理等。
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1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的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2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矿业(石油在地质历史时期生成)其开采活动受石油矿藏状况和运输条件的限制。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的是工业生产(由于需降低省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的是商业和服务业(主要面向消费人群)3P52
4生产协作类型:某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布匹的生产)相对独立的零部件厂的生产联系(汽车生产)
5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类型一:自发和规划建设类型二:传统(矿产)资源新兴(硅谷,中关村)技术和资金——规模效益
6商贸联系:区际贸易(更密切,自然资源,资本,技术,产品,劳动力,信息,市场)国际贸易(存在关税,货币汇率,制度差异,贸易壁垒等)7现代物流业:产生原因:满足区际间物资源流动的需要作用P55
8科技与信息加强的意义: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与经济效益,增强发展后劲。9技术的扩散类型:近邻扩散、等级扩散、位移扩散。10我国纺织业的“产业集群现象”原因P58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区位因素一自然因素P60
1光照:影响因素(纬度、海拔、气候)——年辐射量;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的地域分布)
2热量:活动积温(指标):对农业的影响(产量、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方法)3土地:接近水源、城郊土地(城郊农业,高效农业)、土地类型、土地肥力4地形;坡度与高度
第4/5页
5水源
二技术经济因素P611劳动力
2技术装备和生产技术(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提高劳动生产率
3种植方式:单作、间作、套作、混作、连作等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三年五熟、一年三熟等——落实作物布局的具体形式三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影响产品价格,农业类型与规模
2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改善(影响园艺业、乳畜业、商品农业)3农产品消费状况4政府政策
2绿色农业:特征(无污染、无公害)和核心(绿色)及根本途径(更新传统观念、依靠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注重生态经营)3农业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4几种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热带种植业农业、地中海式农业、混合型农业和商品化农业P63-64
5集约型农业:劳动集约化、资金集约化(生产资料投入为主)、技术集约化6亚洲水稻的种植特点P65
7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种植和牧羊业(混合型)
8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降水丰富的地区,非洲的埃及和尼日利亚、南欧的部分地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和南美洲北部。
9我国的水田(平地水田、梯田水田)和旱地(平地旱地、坡地旱地)P66
高一地理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10、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无机物有机物;太阳能生物能(或化学能)
生物循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质动物
环境微生物分解
(其中粉色箭头表示有机质流动;黑色箭头表示无机质流动)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迁移运动、能量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改造三大圈层,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大气圈成分的改变;
陆地水成分的改变;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水分状况
生物出现后加快了岩石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沉积岩多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
环境效益(因地而异):
A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从而改善生态条件,保护农田、牧场,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
B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降低噪音及美化环境的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植物生长对环境(其中气候的光、热、水的影响制约突出)依赖性大,并适应环境,因而对环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骆驼刺——干旱环境;荷花——水湿环境;
“枣发芽,种棉花”——植物对气候的指示;
矮牵牛叶片受损——二氧化硫污染的指示
11、土壤的形成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形成过程:
风化低等生物着生高等植物着生
岩石成土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
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母质上着生,标志成土的开始
生物的出现,使岩体风化加快,母质肥力不断发展;
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选择性吸收光合作用
矿物养分植物有机质
土壤肥力腐殖质中国*地理网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土壤具有能够生长植物的肥力特性,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从而使地表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1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待查)
自然资源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13、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的特征和组成
(1)陆地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属性组成共性特征
土地资源可再生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气候资源可再生光、热量、降水、风等
水资源可再生
生物资源可再生
矿物资源非可再生
(2)海洋资源
类型组成特征
海洋化学资源食盐、镁、溴、淡水等
海洋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
海洋矿产资源大陆架:油、气等滨海带:砂矿海盆:锰结核
海洋能源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等可再生、能量密度小、无污染目前工程投资大、效益不高
9高一地理的知识点具体的总结
海洋空间资源生产空间、通信空间、电力输送、储藏空间、文化娱乐空间、交通运输空间
其环境和生态条件复杂和特殊。其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14、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待查)
15、气象灾害、地质地貌灾害的危害,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灾减灾措施
气象灾害
类别危害监测和防减灾措施
台风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灾的重要措施;主要利用气象卫星进行探测
暴雨洪涝暴雨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和预报,可以有效减灾;防洪需工程措施(筑堤、整治河道、修水库等)和非工程措施(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居民应急撤离对策、防洪保险等)相结合进行
干旱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因地制宜进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选种耐旱作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护林建设等
寒潮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危害农作物;大风能翻船、倒屋、破坏牧场;雪灾冻雨造成通信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其影响范围大,并多灾并发
无有效的防御手段,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警报可减少一定损失
地质灾害
类别危害监测和防减灾措施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地震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成因上的关联性如地壳活跃之地,往往多火山活动和地震原发性的主灾往往会诱发其他灾害如地震引发滑坡、
火山喷发引发地震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诱发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是泥石流加剧的重要原因
火山喷发高温熔岩和厚厚的火山灰,摧毁房屋和道路,危及人类生存
滑坡破坏和掩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堵塞江河、摧毁城镇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危害生命财产、生产以及环境
16、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要素组成: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
地理环境四大循环: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
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其中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改变
1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即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或海拔不同气候(水热组合)等要素的不同自然带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热量差异为主)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因海陆分布,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水分差异为主)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由山麓到山顶的水热差异;与(1)的规律近似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0767.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