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25《河中石兽》导学案
目标呈现
1学习目标
(1).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重点)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重点)
(3)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难点)
一、预习热身
3作家作品
纪昀(1724~1805)清代学者、文学家。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部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遗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料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自主学习
1.熟读课文,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圮()募()棹()柿()
湮()啮()溯()欤()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3、
(1).古今异义
井:古义:一起二石兽并沉焉。今义:并列
阅:古义:代词这是非木柿今义:阅读
是:古义:经历阅十余今义:判断词是
盖:古义:发语词盖石性坚重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古义:只但矢其一今义:表转折但是,却
(2).一词多义
去:岂有为暴涨携之去离去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成为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是为其来也在
(3).词性活用棹名词用为动词划船
(4).通假同“癫”,疯
4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二、活动探究
1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2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3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四、盘点提升
类文品读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①式②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一③似重有忧者。”而④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于曰:“何为不去⑤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于识⑥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①夫子:即孔子。②式:通“轼”,车前横木。③一:或。④而:乃,即指你。⑤去:离开。⑥识:记住。
1.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曰:“然,昔者……”(然:是这样)
B.吾舅死于虎(于:被)
C、何为不去也(去:离开)
D.小子识之(小子:小人)
2.翻译下列句子。
(1)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2)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3.用原文回答问题。
(1)妇人在墓前哭的原因是什么?
(2)妇人一家有三人被老虎吃掉却为什么不搬家?
四、我的收获
学完本课后,你的收获是什么?请写在下面。
1、
七年级语文上册《河中石兽》导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学习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含义,懂得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理解“实践出真知”的含义,懂得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难点:学习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知识链接】
1、作者: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人。清代文学家,乾隆十九年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戌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亲自撰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题目是编者加的。《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至嘉庆三年由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以笔记形式编写成。在内容上,主要搜集当时流传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乡野怪谈,或亲耳听闻的奇闻轶事;在空间地域上,范围遍及全中国,北至乌鲁木齐、伊宁,南至滇、黔等地。
3、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的特点就是兼有“笔记”和“小说”的特征。“笔记”使其在记叙上获得了一种散文化的记叙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作者可以叙述,也可以表达别人及自己的思考以及观点;而“小说”则是一种带有故事性的叙述和创作,由于“笔记”本身获得的自由空间,可以使“小说”创作与散文化的“笔记”叙述相互交叉,优势十分明显。
【自主预习】
给下列字词注音。
河干()门圮()船棹()曳()湮没()
啮沙()坎穴()溯流()臆断()
【朗读课文,翻译】
1、翻译全文。
2、完成《学辅》P86第2、3、4题
3、理解重点词。《学辅》P86第5题。
4、重点理解的句子: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试概括各层大意。
【再读课文,文本探究】
3、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试归纳总结。
经过
人物
寻找地点
原因
结果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4、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5、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为什么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这说明了什么?(《学辅》第12题)
6、结合全文,分析寺僧、讲学家、老河兵的性格特征。
7、“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把握文章主旨】?
8、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学辅》第11题)
【写作鉴赏】?
1.层层铺垫。
2.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3.细节描写增加了文采和可读性。
【小结】
【随堂测试】
1、课后第五题
2、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__________
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________
A、水不能冲石;B、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
C、求之下流,固颠;D、石必倒掷坎穴中。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4、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古义和今义相同的是()
A.但知其一
B.是非木柿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5、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门圮于河(倒塌)
B.棹数小舟(划船)
C、不亦颠乎(颠倒,即本末倒置)
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
6、你还知道哪些“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事例?
7、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教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复习重点词语的含义
3、准确无误地翻译重点句子,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4、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四、课时:2课时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译文】沧州南边有一座寺庙就在河岸上,寺院的大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尊石兽一起陷入水中。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资金重新修缮寺庙,在水中搜寻石兽,竟然无法找到。就认为石兽顺着河水流到下游去了,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往下游找了十几里地,不见石兽的踪迹。
一位教书先生在寺中开设学馆教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客观事物的原理。这两尊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够被洪水携带走呢?只不过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石兽埋没在沙中,逐渐沉到深处罢了。顺着河水寻找它们,不是弄颠倒了吗?”大家信服,认为是确定不移的道理。
一位镇守河防的老兵听到了这件事,又笑着说:“凡是河水中丢失的石头,应当到上游去寻找。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河水不能冲走石头,它相反的冲刷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越冲刷坑越深,到了石头的一半那么深,石头一定倒转栽倒在洞坑中。如此这般又一次冲刷,石头又往后翻转一圈,翻来翻去停不下来,石头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颠倒了;在河底寻找,不更加颠倒吗?”照他说的那样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
这么说来,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点,不知道其中第二点的多了,可以凭据常理主观地推断吗?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
(1)本文选自__________,为____朝短篇____,《河中石兽》选自其中_______,作者_______,他编撰的《________》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
2、背诵课文
(1)、自由背诵(大约10分钟左右)
(2)、各小组检查本小组成员的背诵情况
3、词语解释
(1)解释句中加点词
河干山门圮于河 沉焉 阅十余岁 棹数小舟 曳铁钯 设帐寺中 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湮于沙上 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然则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 可据理 臆断 欤
(2)写出文中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耳物理并阅是盖但
4、译句
(1)山门圮于河
(2)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3)尔辈不能究物理。
(4)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5)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6)求之下流,固癫;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7)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5、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
二、内容理解
1、为什么‘讲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尔‘河老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2、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这句话是针对什么人说的?分别说说他们“颠”在何处。
3.为寻得石兽,老河兵是如何推理的?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水中”、“顺流下矣”;讲学家判断其在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老水兵则判断其在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6、在寻找石兽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办法?7、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那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启发意义?
8、分析讲学家和老河兵“笑”的含义。
*一、1(2)清志怪小说纪昀四库全书
二、1.“讲学者”凭借书本知识,缺乏实际经验,认为石狮会沉入原来的水下,因为“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然而“河老兵”因为常年和河水打交道,深谙其中道理,并且最终“果得于数里外”,进一步证明了他是正确的。这正如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僧人和讲学家。僧人按照一般的思维模式和惯例,认为水的流动会把石兽带到下游。讲学家自认为“究物理”,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的理论,认为石兽是逐渐被河中的沙埋沉了。
3.他认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河水不能冲走石头,它以相反的冲刷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越冲刷坑越深,到了石头的一半那么深,石头一定倒转栽倒在洞坑中。如此这般又一次冲刷,石头又往后翻转一圈,翻来翻去停不下来,石头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
4.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观地作出判断。
5、“湮于沙下,渐沉渐深”“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求之于上流”
6、议论,由此可以看出,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其一,
不知其二,不能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要根据实践情况做出判断。(或是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7、讲学家的“笑”是嘲笑顺流而下寻找石兽的做法,说明讲学家自以为是,空有理论,是可笑的。老河兵的“笑”是嘲笑讲学家的认识错误,众人轻信讲学家的糊涂,说明老河兵阅历深广,有实践经验。
*一、1(2)清志怪小说纪昀四库全书
二、1.“讲学者”凭借书本知识,缺乏实际经验,认为石狮会沉入原来的水下,因为“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然而“河老兵”因为常年和河水打交道,深谙其中道理,并且最终“果得于数里外”,进一步证明了他是正确的。这正如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僧人和讲学家。僧人按照一般的思维模式和惯例,认为水的流动会把石兽带到下游。讲学家自认为“究物理”,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的理论,认为石兽是逐渐被河中的沙埋沉了。
3.他认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河水不能冲走石头,它以相反的冲刷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越冲刷坑越深,到了石头的一半那么深,石头一定倒转栽倒在洞坑中。如此这般又一次冲刷,石头又往后翻转一圈,翻来翻去停不下来,石头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
4.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观地作出判断。
5、“湮于沙下,渐沉渐深”“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求之于上流”
6、议论,由此可以看出,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其一,
不知其二,不能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要根据实践情况做出判断。(或是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7、讲学家的“笑”是嘲笑顺流而下寻找石兽的做法,说明讲学家自以为是,空有理论,是可笑的。老河兵的“笑”是嘲笑讲学家的认识错误,众人轻信讲学家的糊涂,说明老河兵阅历深广,有实践经验。
*一、1(2)清志怪小说纪昀四库全书
二、1.“讲学者”凭借书本知识,缺乏实际经验,认为石狮会沉入原来的水下,因为“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然而“河老兵”因为常年和河水打交道,深谙其中道理,并且最终“果得于数里外”,进一步证明了他是正确的。这正如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僧人和讲学家。僧人按照一般的思维模式和惯例,认为水的流动会把石兽带到下游。讲学家自认为“究物理”,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的理论,认为石兽是逐渐被河中的沙埋沉了。
3.他认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河水不能冲走石头,它以相反的冲刷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越冲刷坑越深,到了石头的一半那么深,石头一定倒转栽倒在洞坑中。如此这般又一次冲刷,石头又往后翻转一圈,翻来翻去停不下来,石头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
4.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观地作出判断。
5、“湮于沙下,渐沉渐深”“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求之于上流”
6、议论,由此可以看出,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其一,
不知其二,不能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要根据实践情况做出判断。(或是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7、讲学家的“笑”是嘲笑顺流而下寻找石兽的做法,说明讲学家自以为是,空有理论,是可笑的。老河兵的“笑”是嘲笑讲学家的认识错误,众人轻信讲学家的糊涂,说明老河兵阅历深广,有实践经验。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866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