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画直线教案

2024-08-23 直线教案

最新画直线教案9篇。

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 教案和课件设计质量与教学效果密不可分,要写好教案课件有没有好的范文可借鉴呢?88教案网编辑为您整理了“画直线教案”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请继续留意我们的更新!

画直线教案【篇1】

下面是关于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几何“点到直线的距离”说课稿,仅供参考。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点是几何中最简单的元素,直线是几何中最简单的曲线,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从距离的角度定量来刻画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为研究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及曲线和曲线之间的关系等整个解析几何奠定基础。学生对这节课的理解和掌握,直接关系到对以后解析几何的学习,并且该公式在以后的解析几何学习和研究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所以,这节教材对学生学习解析几何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对象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基本掌握直线的方程和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和相交,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算法、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都已相当的熟悉。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认识水平来讲,他们对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的空间概念较容易理解,所以这节课的概念的理解不是难点,但是公式的推导是个难点。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求法及它们的应用。

(2)能力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从实际问题引入,培养学生的数学化能力;从简单的例子出发,让学生了解到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特殊到一般、从实际到抽象的认识规律;由点和直线的关系入手,从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类比能力,缜密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重要的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并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观点——联系的观点、辨证的观点、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精神,坚韧的意志力和个性品质。通过对证明思路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创新意识。

4、教学内容及教材处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的理解、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直观上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实际应用性及研究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将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从简单的特殊例子入手归纳类比出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特征和思维规律,也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充分体现了教学和社会生活及生产的联系,也可以在探索发现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如下:

重点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推导

突破难点的关键 从实际问题出发,以简单的特殊例子入手,从特殊到一般,突破难点

(二)教法分析

教学策略是“创设情景,启发引导,论证推理,发展能力”,具体地说,首先从实际问题引入,创设情景,从简单的特殊例子入手,启发引导、推理,以例题和练习的形式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思想

以情景启发教学法和讲练结合教学法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既注意提供知识的直观素材和背景材料,又为激活相关知识和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创设现实问题情境。教学的整个过程均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和探索中展开学生的思路,把启发式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真正做到让数学结论尽可能地由学生自己探究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画直线教案【篇2】

一、说教材:

本课教材内容包括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角和直角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认识三角形等图形的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基础。

学生学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时,已会直观描述它们的特点。本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限”到“无限”,引导学生认识直线和射线,掌握角的概念。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他们的特征,并会区分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和它各部分名称,并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能力目标: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使学生感悟到: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教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射线,知道射线与直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在射线概念的基础上说明角的概念,渗透运动的观点。

2、难点:概括出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说教学思路:

为了实现这三个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尽力体现新课程标准,这堂课我的设计思路如下:整个教学过程努力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贯穿始终,合理运用小组学习法、观察比较法、发现法、操作法、猜想验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学生获取知识的认知规律,以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主线,设计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思路:

本堂课主要分了三大块:

第一大块是认识射线,感知特征。

教育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也就是说教学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情景或是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展开思维的活动。因此第一步我直接画了一条线段,让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动画演示射线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多次感受到射线的“无限延长”。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为突破这个难点,借助电脑演示,让射线进行了两次延长,后整体认识到电脑中画不下,闭上眼睛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第二步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射线,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蕴藏着数学,我们可以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然后详细观察一条射线进行讨论,最终得出射线的特征。第三步是画射线。这里我又分了三步走,第一步是说说画射线的步骤,然后是动手画一画,朝四面八方画,最后是从一点出发画无数条射线。采取比赛的形式是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大块是认识直线,感知特征。

所用的步骤与认识射线这一大块有些类似,只是多了一点,就是故意设置一个陷阱:让学生画一条长3厘米的直线。老师们也看到了,有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上当了,说明他们虽然已经知道了直线是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的,可是在思维上还是没有转过弯来,仍然认为有3厘米的直线。经过这么一来,学生就真正体会到了无限延长的含义,更能加深对直线特征的理解。

第三大块是角的认识。

我一开始设计的角,和角的符号相一致,结果试讲下来,有好多学生仍旧不会表示角,而且有些学生很滑稽的,角的方向怎么样,他角的符号也怎么样。所以后来我改了一下,把角画成了向上的,这样学生就明白角的符号与角的方向无关了。

最后的聪明题,我是想培养学生有序地数线段和角,渗透一些奥数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当堂解决掉,只能让他们课后去思考了。构建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往往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所以,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和老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以上这些思想和理念,一直在我的脑海当中,就是不知道在本堂课中是不是也充分得体现了出来,所以还请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指导和批评。

画直线教案【篇3】

直线与角教案


直线与角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学习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直线与角的相关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几何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本教案将通过生动的方法和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直线与角的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运用几何知识的能力。


第一节:直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1. 直线的定义:直线是在数学上用来描述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的几何结构。


2. 直线的性质:


a. 无限延伸性:直线上的点沿着直线方向可以无限延伸。


b. 任意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直线上任意两点可以唯一确定一条直线。


c. 直线上的点等距离:直线上的任意两点到直线上的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相等。


第二节:角的概念和性质


1. 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有一个公共端点的线段所组成的几何结构。


2. 角的名称和表示方法:角的名称可以用大写字母来表示,如∠ABC,也可以用小写字母来表示,如∠a,又或者用角的顶点来表示,如∠B。


3. 角的性质:


a. 角的度量:角的度量用角度来表示,常用度(°)作为单位。一个直角的度数是90°。


b. 角的分类:


i. 錐角:度数小于90°的角。


ii. 直角:度数等于90°的角。


iii. 钝角:度数大于90°但小于180°的角。


iv. 平角:度数等于180°的角。


v. 总角:一个点周围的角的度数之和等于360°。


第三节:直线与角的关系


1. 直线和角的相交情况:


a. 两条直线无交点,不构成角;


b. 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构成一个角;


c. 两条直线平行,也可以看作是构成了一个平角。


2. 直线和角的性质:


a. 弧度和角度的转换:一个圆的周长等于360°或2π,所以1°约等于0.0175弧度。


b. 同位角和内错角:当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直线相交时,所构成的角中,角度相等的叫做同位角,角度和为180°的叫做内错角。


c. 顶角和对顶角:当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构成的两对相对角中,角度相等的叫做对顶角,夹在两条直线之间的角叫做顶角。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对直线与角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如何描述和表示直线和角的方法,以及直线与角之间的关系和性质。在以后的几何学习中,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运用直线与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几何思维和几何推理的能力。

画直线教案【篇4】

直线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甘肃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模块三第9课《直线与曲线》的知识内容,本课旨在让学生学会直线工具的用法,能熟练地运用直线工具画图。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用计算机画画的基础部分,操作性很强。学生在本课中要学会以下两个问题:

1.直线工具的用法 。

2.用直线工具画特殊角度的线条 。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的直线画图工具,并能运用直线工具画画。 (2)能够进行正确的评价和自我评价。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投影仪进行直观演示,刺激学生的视觉,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2)通过对比,分析来理解新知识和解决问题。 (3)尝试让学生学会“总结”。 3.情感过程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画图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画图,体验科学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直线工具画特殊角度的线条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1.播放玉门航拍,激发学生学习性趣。

2.复习旧知,“如何保存自己的作品。”

(二)图片导入,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三)学习运用“直线工具”画直线。

1.说说哪个工具是画直线的,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2.指名学生来演示并提问怎样选择线宽,怎样画直线,画错了怎么办等,教师及时引导。

3. 方法展示:

(1)、鼠标左键单击选定直线工具。

(2)、选择线的宽度。

(3)、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画出一条直线。

4.教师演示。

(四)小知识:在画直线的同时按住键盘上的shift键,就可以画出水平线、垂线和角度是45度的斜直线等特殊角度的线条。

1.教师先出示课件,根据课件学生自己试画特殊角度的线条。 2.指名完成较好的同学为其他同学演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3.学生演示后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4.教师演示画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 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操作实践,游戏闯关。

1.喊出闯关口号。 2.了解游戏规则。 3.出示任务:

第一关:请用直线工具画出下列的图形,时间为5分钟

1.引导学生观察后开始闯关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错。

2.请最先完成任务的两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3.学生评价。 4.教师评价。

第二关:任选一幅图来画,或自己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2.请最先完成任务的两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进行自我评价。

3.学生评价。 4.教师评价。

(六)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

(七)作品欣赏,结束语。

画直线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正确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概念,

(2)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3)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交流与评价能力

(4)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直线斜率的概念和公式

教学用具:计算机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直线方程的概念

如图1,对于一次函数,和它的图像——直线有下面关系:

(1)有序数对(0,1)满足函数,则直线上就有一点A,它的坐标是(0,1)

(2)反过来,直线上点B(1,3),则有序实数对(1,3)就满足

一般地,满足函数式的每一对,的值,都是直线上的点的坐标(,);

反之,直线上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式,因此,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是以满足的每一对x,y的值为坐标的点构成的

从方程的角度看,函数也可以看作是二元一次方程,这样满足一次函数的每一对,的值“变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使方程和直线建立了联系

定义:以一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某条直线上的点,反过来,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这时,这个方程就叫做这条直线的方程,这条直线就叫做这个方程的直线

以上定义改用集合表述:,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集合,记作。若(1)(2),则

问:你能用充要条件叙述吗?

答:一条直线是一个方程的直线,或者说这个方程是这条直线的方程的充要条件是……

(二)直线的倾斜角

【问题1】

请画出以下三个方程所表示的直线,并观察它们的异同。

过定点,方向不同。

如何确定一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还有其他方法吗?或者说如果只给出一点,要确定这条直线还应增加什么条件?

学生:思考、回忆、回答:这条直线的方向,或者说倾斜程度。

【导入】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如何刻画直线的方向。

【问题2】

在坐标系中的一条直线,我们用怎样的角来刻画直线的方向呢?讨论之前我们可以设想这个角应该是怎样的呢?它不仅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同时还应该是简单的、自然的。

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讨论过程中会有错误和不严谨之处,教师注意引导。

通过讨论认为:应选择α角来刻画直线的方向。根据三角函数的知识,表明一个方向可以有无穷多个角,这里只需一个角即可(开始时可能有学生认为有四个角或两个角),当然用最小的正角。从而得到直线倾斜角的概念。

【板书】

定义:一条直线l向上的方向与轴的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教师强调三点:(1)直线向上的方向,(2)轴的正方向,(3)最小正角。)

特别地,当与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倾斜角为0°。

由此定义,角的范围如何?

0°≤α<180°或0≤α<π如图3

至此问题2已经解决了,回顾一下是怎么解决的

(三)直线的斜率

【问题3】

下面我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过原点倾斜角分别是30°、45°、135°的直线,并试着写出它们的直线方程。然后观察思考:

直线的倾斜角在直线方程中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直线,写出方程

30°——à=

45°——à=

135°——à=

(注:学生对于写出倾斜角是45°、135°的直线方程不会困难,但对于倾斜角是30°可能有困难,此时可启发学生借用三角函数中的30°角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来解决)

【演示动画】

观察直线变化,倾斜角变化,直线方程中系数变化的关系

(1)直线变化→α变化→中的系数变化(同时注意α的变化)

(2)中的x系数k变化→直线变化→α变化(同时注意α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出倾斜角与的系数的关系:倾斜角不同,方程中的系数不同,而且这个系数正是倾斜角的正切!

【板书】

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这样我们定义了一个从“形”的方面刻画直线相对于轴(正方向)倾斜程度的量——倾斜角,现在我们又定义一个从“数”的方面刻画直线相对于轴(正方向)倾斜程度的量——斜率。

指出下列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2)=tg60°(3)=tg(-30°)

学生思考后回答,师生一起订正:(1)120°;(2)60°;(3)150°(为什么不是-30°呢?)

画图,指出倾斜角和斜率。

结合图3(也可以演示动画),观察倾斜角变化时,斜率的变化情况。

注意:当倾斜角为90°时,斜率不存在。

α=0°——à=0

0°<α<90°——à>0

α=90°——à不存在

90°<α<180°——à<0

(四)直线过两点斜率公式的推导

【问题4】

如果给定直线的倾斜角,我们当然可以根据斜率的定义=tgα求出直线的斜率;

如果给定直线上两点坐标,直线是确定的,倾斜角也是确定的,斜率就是确定的,那么又怎么求出直线的斜率呢?

即已知两点P1(x1,y1)、P2(x2,y2)(其中x1≠x2),求直线P1P2的斜率。

思路分析:

首先由学生提出思路,教师启发、引导:

运用正切定义,解决问题。

(1)正切函数定义是什么?(终边上任一点的纵坐标比横坐标。)

(2)角α是“标准位置”吗?(不是。)

(3)如何把角α放在“标准位置”?(平移向量,使P1与原点重合,得到新向量。)

(4)P的坐标是多少?(x2-x1,y2-y1)

(5)直线的斜率是多少?=tgα=(x1≠x2)

(6)如果P1和P2的顺序不同,结果还一样吗?(一样)。

评价:注意公式中x1≠x2,即直线P1P2不垂直x轴。因此当直线P1P2不垂直x轴时,由已知直线上任意两点的坐标可以求得斜率,而不需要求出倾斜角。

【练习】

(1)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直线的斜率为α?

(2)任意直线有倾斜角,则任意直线都有斜率?

(3)直线(-330°)的倾斜角和斜率分别是多少?

(4)求经过两点(0,0)、(-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5)课本第37页练习第2、4题。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情况,个别辅导,订正答案(答案略)。

【总结】

教师引导:首先回顾前边提出的问题是否都已解决。再看下边的问题:

(1)直线倾斜角的概念要注意什么?

(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是一一对应吗?

(3)已知两点坐标,如何求直线的斜率?斜率公式中脚标1和2有顺序吗?

学生边讨论边总结:

(1)向上的方向,正方向,最小,正角。

(2)不是,当α=90°时,α不存在。

【作业】

1.课本第37页习题7.1第3、4、5题.

2.思考题

(1)方程是单位圆的方程吗?

(2)你能说出过原点,倾斜角是45°的直线方程吗?

(3)你能说出过原点,斜率是2的直线方程吗?

(4)你能说出过(1,1)点,斜率是2的直线方程吗?

画直线教案【篇6】

《直线射线和角》教学设计

史海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5--3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的空间观念。

5.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6.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看看谁遇到了困难?出示幻灯片(指名读)谁愿意帮帮它? 生:走中间那条路。

师:你们同意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这条路最短,它是直的。近。

二、认识直线和射线。

1、直线的认识。

师:在生活中,你发现哪些是直的线? 生:桌子的边;

生:墙边……。

师 :是啊,这些边所在的线就是直线,它是直直的,它到底有何特点呢?让我们来看一看,感受感受好吗?(课件出示直线)

师:直线有什么特点呢?这是一同学画的直线,同学们想想,就这么长吗?(还能向两端无限延长)老师延长出一点可以吗?延长出黑板可以吗?延长出我们班可以吗?一直向北延长出校园行吗?……所

以我们说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你能画出整条直线吗?(不能)所以我们就用直线的一部分来表示直线,这叫用部分表示整体。直线到底有多长呢?现在我们来量一量这条直线的长度吧。(生立即反对,指名问原因。)老师忽略了,谢谢同学们提醒。还是你们细心啊。老师要向你们学习。 师:动手会使人变的更聪明,画一画经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汇报。经过两点呢?

3、认识射线。

师:我们认识了直线和线段,其实,直直的线不只这两种,我们再来认识一种。出示幻灯片。如果把太阳,手电筒射出的光看作一条线,它是从一点出发,可以向另一端无限延长的,像这样的线,在数学上我们叫它射线,出示幻灯,射线无限延长。你会画射线吗?画一画,一生黑板画。 师:(指着端点问)这是?(指着线问)只有这么长吗?

师:好,同学们坐好。我们认识了3种直直的线。分别是直线、射线和线段。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小组讨论后出示图表指名回答。 师:猜谜语,打一线的名字。有始有终,有始无终,无始无终。

三、师:经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直线、射线和角。你有那些收获?

四、小检测。

1)判断哪些是直线、线段和射线?

神奇夺宝之旅

准备好了吗?开始吧! 第一关:火眼金睛

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 第二关:

明辨是非

1)一条直线长米。2)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只有1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第三关:选一选

1、直线、射线和线段中无限长的有( )

A、直线和射线

B、直线和线段

C、射线和线段

2、(

)可以量出长度。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经过平面上的任意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A、1

B、2

C、无数

第四关:经过一点能画(

)条直线。 第五关:经过两点能画( )条直线

经过两点能画( )条射线

第六关:下图中一共有( )条直线,( )条射线,( )条线段。 第七关:

运动会上,五名同学参加了50米短跑,其中一名同学在第五跑道,起跑后他直接跑向第一跑道,你觉得他占便宜了吗? 五:作业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直线,再在上面截取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这三者的区别;能数清射线和线段的条数,这节课还要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与联系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由于学生以前已经学过线段,我就从找直直的线入手引入新课。首先我组织找身边的直直的线,然后让学生画一条直线。画好后,我出示画好的直线,让学生观察直线的特点。本节课我的优点有:第一,思路清晰,三种线形的过渡比较自然,顺理成章,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第二,在观察三种线的区别时,我让学生回答,直到补充完整为止。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发挥,学生也会很有兴趣地接受新知识。第三,我在讲三种线的区别时,我用了多媒体,效果很好。这样很好地展示了它们的能否延伸和端点个数的区别。但是这节课我有很多不足之处,第一,学生的积

极性虽然被调动起来了,但仍有几个学生拿着三角尺只顾自己画着玩,并没有认真去听老师的要求,当然这是我的失职,对自己班的学生没有照顾到;第二,由于高估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以至于有的知识点强调不够,个别接受能力不强的孩子学起来比较吃力;第三,课堂节奏不够紧凑,自由性太强,以至于下课时没能完成教学任务,就是没有当堂完成课堂作业。针对以上不足,我自会反思,找方法解决。

画直线教案【篇7】

一、教材分析

“直线、射线和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角、锐角、直角和钝角,并会用尺画角,用三角板判断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射线、直线,进一步认识线段和角。这些都是图形与几何中的最基本的科研部分,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教材以生活中的手电筒射出来的光作为现实模型,让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射线和直线的特征。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辨析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建立射线、直线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引出角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对角已经有了较多的直观认识,对线段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都是本课学习可以利用的基础。对于射线和直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历过一些感性的例子,但不太会注意它们的几何特征。再者,射线、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四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因此学起来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经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过程。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认识角,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角的特征,能正确使用角的符号,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发展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并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4.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统一思想,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特征,知道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认识射线、直线。

五、教学方法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思维特点,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例,作为建立抽象概念的直观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抽象、比较辨析,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并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

六、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练习纸、直尺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线段

1.你能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吗?

2.线段有什么特点?(有两个端点,中间是一条直直的线,能量出它的长度)

(二)教学射线、直线

1.认识射线

(1)课件出示图片: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到教室的墙壁上。

提问:墙壁上的亮点与灯泡之间的光线可以看成什么?(线段)为什么?(预设学生根据线段的特征回答)

(2)课件出示图片: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向天空。

提问:要是我们把光线射向天空,现在这条光线有什么特点?

预设: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描述光线的特点,如:光线从灯泡射出,一直射向无穷远处,没有尽头。

是的,我们用这条线来表示光线,这条线有什么特点呢?(课件在光线图上描绘出射线)

预设:它只有一个端点,在灯泡这里,并且向一端无限地延伸,延伸到无穷远处。

那我们能量出它的长度吗?

预设:不能,因为无限延伸到远处,有无限长,所以不能测量。

师总结: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的线,我们把它叫做射线。(板书:射线)

(3)展示学生的不同作品进行讲评,注意射线的特点

刚才我们已经画了线段,现在你能画一条射线吗?(学生在本子上画)

(展示学生作品)画得对吗?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4)进一步认识射线的特征

看老师是这样画的,(延伸线段的一个端点,画成了射线)你觉得这是一条射线吗?

(5)说说射线和线段的联系与区别。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手电筒射出光线的实验图片,给学生“线段”与“射线”的直观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线段”与“射线”的特征。

2.认识直线

现在请大家仔细看黑板,刚刚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伸,得到了射线。那要是把线段的两端都延伸开来,(师板画)你觉得这条线,有什么特点?

预设:直直的,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地延伸,延伸到无穷远处。

师总结:像这样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它直线。

画直线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撕纸和粘贴纸的技能。

2.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发展幼儿的手指动作的协调性。

3.培养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作业纸、彩条、小篮人手一份,浆糊、毛巾、棉签每组一份,教师范例一副。

活动过程:

1.复习儿歌《树叶蝴蝶》。

2.教师出示范例,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们猜一猜,老师的树叶师怎么做的?"

3.教师讲解撕纸的方法,强调左右手拿纸的时候要挨紧,才好撕。撕纸要领: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紧捏纸,走得近,用力往下撕 。撕下来的树叶放进小篮了里。

4.示范粘贴的方法。

用棉签涂上浆糊,把浆糊均匀的涂在纸上,再将纸片白色的一面贴上去。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表扬能大胆撕纸的幼儿,鼓励胆小的幼儿大胆撕。

6.幼儿作品展示。

画直线教案【篇9】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直线和线段.

(二)学会用尺子画直线,量线段.

(三)学会按要求的长度画线段.

(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直线和线段都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概念.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低,所以用直观、描述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直线和线段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具和学具

教具:一根长线,直尺,三角板.

学具:一根线,直尺或三角板,白纸.

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学习直线、线段.

1.认识直线,画直线

(1)演示和操作认识直线

教师叙述:这里有一根线,请两个同学到前边来,将它拉紧,你们发现了什么?(这条线很直很直)我们把这条拉直的线叫直线.现在把手中的线放松,这样的线就不是直线.

现在请同学把准备好的线两手拉紧,互相说一说它有什么特点,我们叫它什么.两手放松,它还是一条直线吗?

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白纸,将它对折,再把纸打开看一看纸上的折痕,它也是直直的,也是一条直线.

练习:指出下列哪条是直线,哪条不是直线.

(2)指导学生画直线

教师示范:我们怎样用直尺或三角板来画直线呢?

首先把直尺或三角板放平,用铅笔尖紧挨直尺或三角板的一边,左手用力扶好尺子,右手用铅笔沿尺子边画直线.教师可以沿着不同方向画几条直线.

学生动手画直线,可以多画几条,画的过程中,教师进行行间巡视,加以辅导.

2.认识线段,画线段

(1)认识线段,度量线段

教师叙述:(指着黑板上画的直线)这是一条直线,我们在直线上画两个点,这两点间的一段(用黄粉笔描出)叫线段.

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条直线,在上面点两个点,指出哪部分是线段.

小组讨论: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不同点?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从而明确:线段和直线都是直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因此可以量出它的长度,直线没有端点.

指导学生量线段.量线段的方法和量实物长的方法是一样的,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线段右端正好对着几,线段长就是几厘米.

由学生测量课本例9中的线段长度.

教师叙述:请同学们观察,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大家想一想,周围事物还有什么东西上有线段.

练习:

图a:不是线段,它是圆.

图b:不是线段,虽然是直直的,但只有一个端点.

图c:是线段,有两个端点,而且是直直的.

图d:不是线段,它虽然有两个端点,但它不是直直的.图e:不是线段,它没有端点,是直线.

以上就是《最新画直线教案9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直线教案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74376.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