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论文调查报告

2024-07-30 论文调查报告

论文调查报告范本7篇。

我希望您会喜欢我为您准备的“论文调查报告”,当我们结束一项工作时。我们需要做好写报告的准备,报告的内容应该是完整的,不遗漏读者需要阅读的内容,优秀的报告该怎么去写?希望您能在此文中获得相应的收获。

论文调查报告 篇1

为了完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发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加强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尤其是对我国司法实践的了解;培养和训练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我于20xx年2月10日至3月20日对当涂县整体城管执法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就调查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我县城管执法状况的总体评价

(一)调查问卷中的评价。

外部对本县城管执法的总体评价:满意32.35%,比较满意44.12%,不满意23.53%。其中,对城管执法实施前、后效果比较,认为明显好的20.53%,较好54%,不明显25.45%;对城市管理难点问题处理的满意度,满意32.44%,基本满意41.34%,不满意26.17%。参加调查的人大代表的评价:比较满意。城管大队内部的自我评价:满意56%,比较满意44%,不满意没有。从调研情况看,调查问卷中的评价与座谈和访谈中的评价基本一致,外部与城管内部对综合执法的总体评价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二)城管执法的作用和成效。

县 镇总面积110平方公里,人口15万,辖区内有企业20xx余家。当涂县在新旧产业更替中,产生了大量下岗和失业人群,加上地处城乡结合部,各类市场集中,流动人口和外来暂住人口较多,经济落后,造成环境卫生、公共服务,社区治安等发展参差不齐,与其它区相比稍显滞后,因此流动摊贩、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等现象严重,治理城市“八乱”的压力较重。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把加强城市管理工作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综合功能、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当前城管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相对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设效益的发挥,影响了城市化总体水平。

(一)对城市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社会支持参与度不高。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共识,特别是在当前城市面貌“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新形势下,城市建设战线长、任务重、压力大,政府及其部门正全力以赴推进、集中力量攻坚,尚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和推进城市管理,致使城市管理滞后于城市建设,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同时,由于宣传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公众对城市管理要求高,但部分市民对城市管理认知度和支持度、参与度不高,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的现象普遍存在,市民文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体制不顺,管理职能交叉分散。虽然我县采用了“7+X”城市管理机制,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城市管理体系未能真正形成,管理体制上存在条块纵横,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部门分散执法力度不到位,形成“都管都又不管”局面。比如现有的城市管理涉及到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市场管理、噪声和环境污染及车辆管理等职能,相应地分散在建设、城管、工商、环保、公安等部门,职能过于分散,又没有综合的职能机构予以牵总协调,工作难以衔接,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和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削弱了管理权威,使城市管理整体功能难以得到最大发挥。

(三)规划控制及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加大了城市管理难度。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县城人口逐年剧增,部分老城区的规划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详细规划滞后,加之受体制的影响,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乱搭乱建、违规建设、无序开发的问题非常突出,进一步加大了城市拆迁改造成本,增加了城市

管理难度。另外,我县集贸市场、公厕、停车场、垃圾转运站等配套设施建设总量不足且布局不合理,导致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与民生之间的矛盾突出。占道经营、乱行乱走、乱停乱、乱搭乱建、乱排乱放、建筑工地乱象等问题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和制约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老城区部分建成区排污管网设计不合理、管网陈旧,下水道经常堵塞,依靠社区治理难,开发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排污管网建设却一直滞后,社会反响强烈。

(四)城市管理投入不足,城管机构职能有待加强,执法难较突出。由于历史欠帐多,我县的市政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简陋老化、数量不足等问题。随着城市的扩容,城区市政设施大幅增加,城市管理运行成本大大提高,但城市维护费没有同步增加,远远不能适应现行城市管理的需要。城管机构的职能有待加强,目前县行政执法局尽管有行政执法人员49人,协助执法人员32人,但我县城市建设起步晚,市民的文明意识不强,增加了管理难度,相应增大了城市管理压力,城管任务艰巨。同时因其执法主体资格不合法,行政处罚权该集中的不能完全集中,执法难问题比较突出。

(五)城市管理的制度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我县城市管理执法目前主要依据的是国家和省的一些法律法规,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制度办法,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未能建立起有利于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

论文调查报告 篇2

摘要:近十几年,我国理工院校的专业教育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人文教育在高校的实施却不尽人意,基于此种现状,对部分理工院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结果得出结论,并结合我国理工院校人文教育现状给予建议。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课程设计;个人可持续发展

一、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及内涵

自199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高校已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其内容和内涵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新教育理念。由于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理工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以及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在具体实施中的问题,因此,大学的素质教育也可以称为人文素质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指:“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思想大师怀海特指出:“没有纯粹的专业技术教育,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育,两者缺一不可”。但我国各理工科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仍存在人文素质教育执行力度不够、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下滑、知识结构失衡的现象,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对人身心发展的不利影响。基于此种现状,教育家提出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新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工类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将来是国家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其人文素质教育的宽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着专业教育的持续发展,严重制约着每位理工科大学生未来的事业、生活的质量。

二、研究方法、调查对象、研究目的

笔者对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及兰州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和教职工进行了深入调查,在问卷实体调研为主的基础上,采用访谈及查阅资料为辅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涉及调查的专业有工程管理专业、机电工程专业、交通运输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电信工程专业等理工科专业。问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校学生对人文教育的认知程度;二是学生对自身人文素养的主观评价及求知欲望;三是学生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及建议。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学生对人文素质的认知和需求,分析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建议。使理工院校在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及时补给人文素质养分,使其人格健康发展。成为人文素养、创新精神齐头并进发展的学生。

三、人文素质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对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及兰州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的总结、对部分教师的访谈记录,及查阅相关资料大致可以看出:因为我国较多的理工院校比较重视就业率,在制定培养计划时,重点考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文素养方面的培育,使其知识面狭窄、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差,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理工学生难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后,得出结论:理工院校部份学生阅读量少,对国内外历史、哲学、宗教、艺术、文学等书籍及代表人物知之甚少,只有近10%的学生有经常阅读文史类和哲学类书籍的习惯;在参与校园第二课堂及社团活动方面,只有仅仅3%的学生对自身在音乐、绘画、文学等方面的学习情况较为满意;对校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及校园人文氛围营造的评价上,只有15%的学生认为可以在学校接受到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感受到较好的人文氛围,大部分学生对其所在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感到失望,人文学科课程开设相对缺乏、单一、片面。75%的学生有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水平的意愿,希望授课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讲授一些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拓宽其知识面,增加专业课学习兴趣。从以上数据看出,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社科类知识的接受上存在一定问题,学校针对人文素质教育设置的课程不够系统化、较单一,社团及实践活动较少,学生无法合理有效安排课堂外的人文知识学习。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说,都差强人意,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和综合素质的滑坡。

四、人文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

1.市场经济发展与人文教育的矛盾,导致人文素质教育被排挤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市场经济一方面促进了现代大学的发展,使学生可以联系市场需求和发展,学以致用,促进了大学教育中与市场经济相关的学科发展;另一方面又使大学教育被动地服务于乃至服从于市场经济的需求和发展,使教育者往往看重学生的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看重片面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人文教育的见效慢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快,形成了一定的矛盾,致使其受到市场经济的排挤,这是不争的事实。部分教育者注重短期效益,往往按市场的需要来决定大学的发展和学科的建设。导致一些和市场经济联系不密切的人文学科丧失了一定地位,被排斥,得不到发展。在这种观念束缚之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际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所以,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与人文教育的矛盾,是导致理工类院校人文教育失落的重要原因。

2.人文教育自身的认知特点所导致的接受困难

人文教育本质上应该是“普及教育”。但是,其自身的接受特性对其传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科技教育是由个别科技精英为我们发明创造,大众只需学习简单的操作方法,便使用其创造成果,享受其为生活带来的便利。而人文素质的成果是非物质化的,是身处不同时代的个人所具备的内在修养及外在行为的体现,不能靠少数几位人文精英的成就来进行大众人文精神的普及,不能像科技成果一样拿来就用,需要个人的学习领悟,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所以,人文教育不是一旦“完成”就可以一劳永逸的静态事物,人文教育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显示不同的内涵,这就需要受教育者长期处于学习和更新状态,这为人文教育的及时普及、传播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3.课程开设的困难

3.1学时的冲突

理工院校专业课科目繁多、学时有限,难以很好分配专业课和人文素质课的学时。这就为专业课的排课造成了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系统地、分阶段地开设人文课程就有相当的难度,需要合理的取舍和协调。

3.2师资力量不足

理工院校人文师资的引进多偏向理工专业,导致整体教师知识结构重理轻文,在学校内部无法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难以带动学生的人文兴趣。很多课程的开设缺乏相关专业的老师资源,导致人文课程开设心有余而力不足。

4.学生主动性不足

由于四化建设,我国开设的高等院校多为单科性院校,近十几年,通过院校合并,这种状况虽然有很大改变,但偏科教育的传统模式和理念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变,多数理工院校存在人文积淀不深厚、学习人文知识氛围不浓郁的问题。例如,理工院校图书馆人文资料缺乏,历史、哲学、宗教、艺术、文学等书籍库存种类和数量都甚少。部分理工院校的CNKI的搜索仅限于理工科专业,对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等人文专业的资料搜索不开放,难以满足大学生对人文书籍、资料的需求。再者,部分理工科学生认为专业课学习的压力比较大,没有时间和兴趣去考虑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还有部分学生对人文社科类课程有认知误区,因为没有真正了解,所以不感兴趣,缺乏个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规划。因此导致大部分理工科学生没有自觉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主动意识。内因决定外因,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人文素质教育才会真正的被重视和发展,才会由被动受教育变成主动接受教育。

五、有效实施建议

1.合理有效资源配置

高校要在人文教育的教学条件,教师资源方面进行规划管理。其一,深入调查评估师资力量、整合人文素质师资资源,设置人文素质教研室,在机构上给予重视。还可以返聘文化机构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老学者担任兼职人文素质教师。丰富课堂内容、拓宽学生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其二,配备相关的教学设施,比如:文学阅览室、剧场、舞蹈室、画室等等。无论在教学硬件还是软件上,真正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开课条件。

2.增加人文素质课程学分要求,进行教学模块设计

理工院校应该把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确确实实的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增加人文素质课程的学分要求,制定基础课教育的“一体化”核心课程计划。所谓“一体化”是指专业教育不应当人文素质教育相割裂,应该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打破人为划分的界限,转变重理轻文的观念。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法,实行学科间的联系。使课程内容融会贯通、文理科知识相互渗透。只有达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理工科大学的课程设置才能赶上未来课程发展的趋势。

3.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成立各种学生社团,丰富学生第二课堂

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润物无声的感染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情怀。多组建学生社团,给学生一个了解学习人文文化的平台。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文化视野,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切磋,培养积极的心态、优良的品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得到全身心的人文滋养,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张廷楚.素质教育是通识教育的灵魂--兼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之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7):6-10.

[2]赵立,霍建新,马雷.经营性健身场所的服务营销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周清远.周清远教育文集(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刘兆宇.谈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的嬗变〔J〕.教育与职业,2005,(36).

[5]宫麟丰,温景文,于长东.中西方人文素质教育发展之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发展,2004,(08).

[6]方巍.西方理工院校人文社科教育与德育〔J〕.高教与经济,2000,(01):3

[7]车永强.创新校企办学形式提高中职育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9]马勤.学习借鉴西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社会教育版,2011,(06).

[10]刘淑萍,张梅英.中西方人文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

论文调查报告 篇3

论文摘要: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其发展状况将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结合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职教学院学生的发展状况,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了解,有助于掌握学生能力发展的现实状况,了解他们在学习、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知识能力;现状调查

一、研究背景

当前。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学生是否学有所成。是否能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实现个人价值。实际上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效果是否得到彰显。以及是否将“以人为本”落到了实处。

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及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我院对大学生进行了调研。调查了学生的现实能力发展状况。分析了他们在学习、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二、研究过程

笔者对我院职业教育学院2006~2008三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面向在校学生发放了88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7份),对34名毕业班学生进行了访谈。召开了四场不同层次学生的座谈会(学生干部、骨干、党员、普通学生)。走访了五家用人单位和四名校友。

三、现状分析

全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自2001年以来。我国的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递增。从2000年的107万人激增到2007年的495万人。增长速度极快。然而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却始终维持在70%左右。大学生毕业后未能就业的人数逐年递增。在2005年后突破百万。达到169万人。近年来虽然有所回落。但是仍然维持在百万人以上这不但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对学生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更显示了及时了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了何种问题。并据此提出好的解决对策的重要性。

我院职业教育学院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从生源上看。职教学院学生男生占24.4%。属于农业户口的占35.8%。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全部是高中生源从学业情况上看。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毕业班的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在60%以上。六级通过率达30%。考研率在20%左右。同时,在校生中有88人、共计384门次课程成绩不及格。毕业班学生毕业前补考的达16人、36门次。全院学生3门以上课程不及格的人数达31人三年内。我院的两个专业年底就业签约率均达到77%以上。整体就业状况比较乐观。但近两年来考研和在教育部门就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人数的30%。因此。我院为职业教育培养师资的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

理论与实践脱节。对职业教育了解不深。对专业技能掌握不全调查发现。大约有46—3%的学生没有从事过社会实践活动。有32.8%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注重学习成绩。而相当多的企业非常重视应聘者的实践经历。在访谈过程中。学生认为所学知识过于理论化。缺乏对职业学校的具体了解。在与教师交流时。教师也普遍感到对职业学校缺乏了解另外。学院尚未对心理学专业、职教专业制定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业技能培养方案。目前两个专业的学生只能考取办公自动化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要求对接不够在调查学生如何看待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的问题时。有38。8%的学生认为这种现象很普遍,很容易适应:有55.2%的学生认为这会给就业造成一定的困难。但可以克服:有43.3%的学生认为目前所学专业对今后的求职没有帮助与此同时。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77.6%的学生认为改革学校教育主要应体现在改革课程体系上。这对改善学生就业状况有较大帮助多数学生希望学院通过课程调整使学生得到更多实际锻炼的机会。提高动手能力。同时表示希望提高师资水平,为学生增加信心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对就业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大多数学生不愿意放弃专业知识。这也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我院的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改革。以提升学生的能力。

就业选择过于理想化。考虑因素过多地区、规模、薪酬问题是困扰学生就业的重要方面许多学生找不到工作或一直没有签约。就是因为薪酬达不到他们理想的水平。调查发现。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有34.3%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薪酬水平会较目前的水平高。有20.9%的学生认为不会没有变化。还有61.5%的学生在有意向的单位不能提供自己期望的工资水平时拒绝签约。继续等待观望。

求职途径过于狭窄,“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大部分学生主要通过报纸、网络、中介、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寻找工作。这种方式导致大量求职机会的流失。学生忽略了其他的求职方式,使得就业比较困难学生对各种就业政策不够了解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各项就业政策和鼓励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然而,笔者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国家出台的政策很不了解。这将严重地影响学生的顺利就业。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及政府对促进学生就业的政策和鼓励措施的宣传力度不够。

五、归因分析

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造成就业困难当今用人单位多把能力强弱作为人员聘用的主要考虑因素。对人才能力要求的提高。尤其是对管理层人员素质要求的提高。使得实践能力不强成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课程设置的结构缺陷。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我院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职教专业已经出现了一些不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职业教育方兴未艾。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职教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职业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脱离了职业教育“重实践”的基本要求。无法真正了解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学习的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导致就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我院学生高考生源文理科各占一半。而两个专业所学的课程更倾向于社会科学。缺乏工科专业考虑问题的逻辑性。对职业教育中的技术问题不能透彻理解。

(2)学习过程脱离操作环节。不能对职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招聘会上。许多职业学校提出这类问题。学生却无从作答同样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也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咨询、辅导的实际应用能力。

(3)职教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对教育内容的对象理解不深刻。接触不到课改前沿的尖端知识。跟不上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学生缺乏职业规划能力。自我定位不明确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往往忽视现实。仅考虑自己向往的职业。对现实生活的期待、对经济利益的渴求。成为大学生对工人、农民等低收入职业群体产生强烈排斥态度的主要原因,价值取向导致大学生将经济利益放在所有考虑因素中最重要的位置。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使学生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自我定位的不明确及职业目标的缺失。

针对上述状况。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因此。必须根据符合学生个体成长的需要。符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符合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原则的要求。制定能充分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方案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为学生的未来考虑。才是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论文调查报告 篇4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交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带给学生识字的乐趣。

首先,要让学生乐学,必须采用多种途径。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通常的做法是:

要想让学生喜欢识字,首先得让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敢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亲近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实践证明,在这种氛围下进行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浓,主动性高,往往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像,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如字卡、词卡的运用,尤其是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还能很快领悟字词的意思。实践证明,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能使生字的出现更为形象、自然,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因而形成的印象就更为深刻。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只要教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特级教师高林生曾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要学会哄孩子,要准备一百顶高帽给学生戴,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以表扬为主,我常挂嘴边的'是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你真能干!你真了不起!有进步了,老师真为你高兴!有时,学生说得好,我还会和学生一起鼓掌,于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更浓了。

其次,要让学生会学,必须运用多样的识字方法。

学生的兴趣有了,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识记字词呢,我归纳了如下方法:

语文教学中强调理解要联系语言环境,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篇。我们的识字教学也联系语言环境进行识字。在识字教学时,我常常引导学生把字所在的词拿出来,通过让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来认识和理解这个字。如:珑、璃的认识我就先让学生认读理解玲珑、玻璃,再试记珑和璃。在识字教学中,把学生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联系课文来帮助识记,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从我们的汉这字的造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即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例如:要认识的钢、钉、钟、铃、铜都是形声字,都带有金。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得出结论这些字都带有金的字,都跟金属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认那些字带有金,然后进行了效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还认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识字面。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生字刮,在识记时,遇到困难。这时,我适时引导在生活中你看见过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举着一双双小手,这个说:我知道,这个刮我在我们小区的宣传栏里见过,是刮风的刮。有的说:我也知道,刮是爸色的刮胡刀的刮,还有的学生说:我知道,我知道,是妈妈用的刮刀的刮学生的回答都十分的精彩,看来,生活的资源果然是无穷的,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让学生去联想对于识字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的识字,是无法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因此,在识字过程中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是不言而喻的。

开火车的游戏法。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游戏方法。但是这种游戏可以较大范围的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有好处。在游戏方法上一开始,我先用掌声和学生进行互动火车火车开到哪儿?火车火车开到这儿!,而且形式也多样了,有小火车、大火车。形式多样、操作简单的开火车游戏,给识字过程带来了调剂,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益处。

欢乐对对碰的游戏法。这个游戏,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识字的能力。一般采用让学生同桌进行欢乐对对碰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把部件和汉字组成新的汉字,同桌互相拍手边拍边说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山和令一碰,岭岭。学生也还可以自己进行拓展,比如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土和立一碰,垃垃。借助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汉字重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乐趣,提高识记效果。

在识字过程中,引进游戏,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轻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的效果。

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而且识字量较大,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促进学生识记效果的提高。总之,我们只有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论文调查报告 篇5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教育的逐渐重视与投入,很多城市、地区幼儿园的活动内容逐渐向生活化、多元化拓展,环境教育在幼儿园中广泛开展。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对现阶段幼儿园的环境教育进行了现状调查研究,对幼儿园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促进学前儿童环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为幼儿园的环境教育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教育;调查问卷

为了调查当前长春市幼儿园的环境教育状况,为学前儿童环境教育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共发放教师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6份;发放家长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0份。

一、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开展

幼儿园是实施学前儿童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在对幼儿教师进行的“您所在幼儿园是否将环境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问卷调查显示,25%的幼儿园没有把环境教育列入教学计划,而能在学期教学计划中强调环境教育的比率占75%。可见大部分幼儿园能认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调查显示,目前所进行的环境教育活动多半是随机进行的,没有计划和标准,有25%的教师开展过以“环境”为主题的教育活动,65%的教师在五大领域的教学中渗透过环境教育。可见,目前长春市的学前儿童环境教育开展还不具规模性和系统性。在儿童环境教育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中,60%的教师认为自己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的条件不成熟,没有课程标准及专门的教材,重视程度不够,领导不支持;理论知识缺乏,没有环境教育专业培训;投资不足,教学资源少;缺乏评价标准等。40%的教师认为条件相对成熟,幼儿园硬件比较好,校园绿化好,有齐备的电教设备,领导也比较重视。有的教师表示“开展环境教育并不需要特殊设置环境,因为儿童就生活在环境中,教师要引导儿童接触环境,通过其自身的活动,对身边的环境进行感知和观察,自己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还有的教师认为“环境教育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各个领域都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渗透”。调查显示有的幼儿园虽然条件一般,但仍重视儿童的环境教育。所以能否进行环境教育主要在于教师自身的意识和知识的储备。目前,大部分幼儿园并没有实行真正意义的环境教育。如有的老师仅在平时注意告诉孩子要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爱护小动物等等。这样将环境教育等同于常识教学,只在个别活动中开展儿童环境教育,忽视了其整体性和渗透性,不能真正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

二、幼儿教师的环境知识和教育技能

在“学前儿童环境教育的最重要目标”调查中,大部分教师能正确认知学前儿童环境教育的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环境意识,也有少部分教师把目标定位在幼儿掌握环境知识和技能上。有些教师把环境教育看成是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教育。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考虑孩子的心理、年龄特点,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入手,使所选内容超出其接受能力。如大班科学活动课“大气污染”,教师向幼儿介绍这种污染是由地震、火山爆发引起的。忽略了此年龄段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在“认识垃圾”活动中,有的老师带领儿童到河边观察飘浮的包装袋、饮料瓶等垃圾,使其最终得出结论“河水好脏,不想再来了”。可见,我们进行环境教育不能盲目地介绍知识,要考虑儿童的实际经验和效果才行。可见目前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开展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还没有完全普及,重形式而轻效果的情况较严重。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的环境教育指导和培训。

三、家长的环境教育意识和态度

学前儿童环境教育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环境意识的影响。意识较强的家长提出“环境教育开展的越早孩子的良好行为养成的越早”。而只有极少数的家长认为“保护环境是大人的事,孩子那么小知道啥”。环境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良好环境意识的形成影响很大。大部分家长在空气、水资源的常识调查中能够正确回答;而只有5%的家长知道世界环境日的具体日期。表明家长普遍对与生活相关的环境知识有所了解,而与实际生活关联不大的知识了解很少。选择“从不”食用野生动物的为78%,“极少”吃的占20%,“有时”吃的占2%,回答“经常”吃的家长没有,说明人们对环境保护持积极态度。家长环境行为“您到饭店一般使用一次性餐具还是消毒餐具?”问卷中,选择一次性餐具的有20%,55%选择消毒餐具,也有25%选择随店主便。调查显示多数人有较好的环境行为习惯,也有一部分人的习惯有待改进。可见环境意识和行为存在不一致,应将良好的环境态度转化为良好的环境行为。家长对儿童环境教育持积极态度,通过教育孩子同时提高自身环境素质。

四、儿童的环境意识和行为

通过对家长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对日常生活或电视媒体中的吸烟现象、空气污染现象、随意扔垃圾现象、噪音现象等环境问题20%的儿童能够主动发言提出问题与想法,25%的儿童能够参与到问题之中,45%的儿童会在能力所达到的范围内去干涉其他小伙伴的不环保行为。10%的孩子反应不敏感。68%的儿童能够自己整理衣物和物品,并能够做到勤洗手勤换衣物,64%的儿童能够帮助老师、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子、倒垃圾等,但很少有孩子参与过种植树苗或清理楼道垃圾等公益环保活动。家长和教师能注意对孩子节约公共资源方面的引导,使其有一定的水电节约意识,但儿童对资源的重要和稀缺还不是很了解,存在知行不一致的现象。在噪音、污水、垃圾等基础环境问题上,儿童有基本的辨别能力,能够辨别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的行为,什么样的行为是爱护环境的行为。也有一些环保行为对于儿童来说就比较模糊,如只有15%的儿童知道纸张是由木材制成,浪费纸张便是毁坏树木和森林的行为;如儿童都去过南湖公园、动植物园、儿童公园游乐场等公共休闲娱乐场所,但其在尽情游玩、感受美景、陶冶情操的时候,很少会关注到湖边、草地、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问题。可见目前对儿童环境知识的传授还不够普及,有些与其自身相关的环境问题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提醒儿童注意,但对一些公共环境问题儿童的关注度不高,需要教育者侧重引导与讲解。

五、环境的教育渠道和途径

家长和幼儿园都能意识有责任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幼儿园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且环境教育系统性强,故幼儿园的主阵地作用应充分发挥。在环境教育途径方面,儿童通过家长获得环境知识的比例占29%,家长的示范作用在培养儿童良好环境素质上起到积极作用。环境教育需要寻求家长的支持,调查显示,97%的家长配合孩子完成老师的要求,88%的家长支持儿童与班级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工具与材料,25%的家长能够提供环境教育的主题内容,13%的家长给全班幼儿讲课。儿童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得环境知识的比例占20%。电视、网络媒体通过好看的画面和悦耳的声音极大地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因此家长和教师要选择适合儿童接受的环境内容,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的特点向儿童传递环境知识、技能与情感。目前通过社区活动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还有很大空间。社区可以利用儿童版橱窗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使其了解人与环境相处的重要性;儿童担当环境小卫士,提倡爱护社区环境,爱护社区的花草树木,带领儿童清理“白色垃圾”,并监督不文明的行为,为社区美好环境贡献孩子自己的力量。只有幼儿园、家庭、社区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才能有效的开展学前儿童环境教育。长春作为省会城市环境教育受关注较高,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能意识到环境教育对人一生的重要影响。但城市正处在发展建设之中,道路交通、空气质量等环境问题凸显。综上,幼儿园环境教育是一项系统、持久的工程,需要有关各方面加强重视,自上而下认识到培养幼儿良好环境素质对幼儿一生的重要意义。

论文调查报告 篇6

【摘要】由于历史欠帐太多,安徽省小城镇建设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质量都需提高。新时期小城镇建设需要重点突破,集中发展,加强规划,多方筹资,完善措施,促进小城镇发展。

【关键词】安徽省 城镇化 小城镇建设 对策

安徽地处我国中部,城乡建设发展很不平衡,广大农村发展依然落后。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投入不断增加,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是,由于历史欠帐太多,基础设施分布广泛,农村道路不便,垃圾、污水得不到处理等“脏、乱、差”的现象依然存在。解决农村基础设施问题,小城镇建设是重要载体。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现状与问题

从城镇人口看:根据安徽省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8年底全省常住人口6323.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458.4万人,占总人口的54.6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2865.2万人,占总人口的54.69%。同2017年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1.2个百分点。增幅略高于全国。全省城镇化率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到低5.6个百分点。

从城镇化率增长速度看:2015年安徽省城镇化率低于全国5.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2、中部城区第5位,低于全国水平。安徽省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不仅与全国水平相差很大,而且增长极其缓慢.从2005年至2012年这8年之间,总共增长只有一个百分点左右。每年增长不仅达不到城镇化那样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甚至平均只有0.17个百分点的增长,远远低于全国农村城镇化平均每年0.9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

从城镇化水平看:一是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由于许多小城镇规划不合理,导致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以致大量的资源浪费。许多地方政府将经济发展作为考核农村城镇化水平的唯一标准,不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经济分布和人口布局的合理与否,导致了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镇化水平明显不高。

二是由于近年来农村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人口的不断积聚与原有的生态系统承载力不适应造成环境污染。农村城镇化的最鲜明的特征便是人口由农村走向城镇,然而由于发展过快,原有的小城镇并没有事先做好接纳大量人口的准备,作坊式小企业的发展带来的工业废品、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及人口集中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垃圾,对原来的小城镇生态恢复系统造成了破坏。

从基础设施质量看: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予以支持,然而随着城镇数量的不断增加,许多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及时的跟上。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面。只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质量,才能吸引并留住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在安徽农村地区传统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经济、生产、建设,轻文化、生活、管理的现象,从而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镇功能不全或专业程度不高、混乱等问题,大多数农村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够,服务功能也不够完善,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对策与思考

(1)重点突破,集中发展。小城镇的发展要有自己的突色,形成自己的产业特点。要把重点放在发展经济上,通过发展经济,开发市场,引来商流、财流、物资流、信息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一年办成几件实事,经过几年的努力和积累,实现全面突破。要集中抓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道路黑色化,路边楼房化,基础设施配套化,通讯现代化,管理制度化,通过集中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的工业园区,文化、教育、卫生小区和居民小区。对现有的小城镇要加大改造建设和发展力度,走功能比较齐全、设施比较配套、形象具有特色、市場比较繁荣、辐射功能比较强的小城镇之路。

(2)加强规划、循序渐进。一是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从实际出发,综合经济水平、区位特色、资源优势等因素来规划和布局。突出特色,梯次发展,着眼长远,放眼未来。二是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在建设中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优势和条件,遵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合理确定发展计划,切实解决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短期行为和起点低、建设风格单调、环境整体质量差及文化底蕴不足等问题。三是提高水平,依法管理。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枝笔、建设一盘棋”。依照法律法规,将小城镇建设规划具体化,并通过法定程序固定下来,保证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

(3)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多元化筹资。一是与民营资本相结合。将部分事业建设项目推向市场,通过转让、拍卖、租赁等多种形式,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来发经营发展。二是与盘活土地存量相结合。最大限度地盘活土地资源,把自然资源变成城镇发展的宝贵财源,使国有土地的资本效益趋向最大化。三是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积极编制招商项目,筹建项目库,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城镇建设。四是与新理念相结合。借鉴大中城市经营城市的一些好做法,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城镇公用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建设项目进行有偿使用,以此聚集建设资金。

(4)突出规模,发挥集聚效应。农村小城镇人口较少,应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人口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方为基础,建设中心镇。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农民进城居住,把聚集人口和移民连片建房结合起来,在考虑他们的生产生活资料、就业途径、发展第三产业的能力的前提下,建房点尽量选择在靠近城镇的地方,让农民变成市民。

(5)完善措施,促进小城镇发展。一是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落实以现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户籍登记制度,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确保进镇农民的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和吸引农民进镇落户,务工经商。二是改革土地使用办法。在坚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同时,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进行创新,以法律的形式允许农民对土地进行出让、转包、入股、抵押等,解决农民担心长期离开农村后,遇到生活困难没有保障和后路问题。同时,为实现进镇后土地集中使用打好基础。三是推进配套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养老、医疗、就业、教育制度的配套改革,建立规范的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进城解决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李涛,张金邦.安徽省农村城镇化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经贸实践,2017.

论文调查报告 篇7

摘要:我们要全面地服务与领导的工作,首先,应当以相关工作与中心任务为核心对文件进行高效处理;其次应当主动收集企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问题进行走访调查,并适当地提出自己的建议,以供领导决策参考。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企业行政管理体行政管理制改革

企业行政管理指的是依靠企业行政组织,通过行政渠道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方案和措施的综合。狭义上的行政管理指的是企业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依靠企业行政组织,然后按照企业行政管理系统的行政流程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进行有效的管理。当前一些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行政管理执行不到位,导致企业行政效率低下,下面介绍几点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1.1合理选择和设计行政组织机构

行政组织机构与行政渠道都是企业行政管理开展的依据,因此,建立与企业行政管理需求相一致的组织机构是完成行政命令与指示等工作的重要基础。机构庞杂、人浮于事、沟通不畅等问题是企业行政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企业相关信息更新不及时和行政效率低下等负面影响。因此,建立与企业行政管理需求相一致的组织机构对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影响巨大。建立健全的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简洁合理的机构组织、明确各个部门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以及掌握相关事项办理的表格、图表规范填写等,进而实现行政部门行政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1.2优化企业行政决策职能的程序

首先,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其次,拟订方案,寻求达到企业决策目标的途径。研究和拟定实现企业决策目标的各种途径和办法,就是准备行动方案。现代企业行政决策一般要求有多个备选方案。现代企业行政现象复杂多变,更不允许只准备一个行政方案,也不是科学的决策。再次,决策方案的评选审批。当前企业的行政决策问题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并且行政管理目标多,涉及知识领域非常广泛。在实现目标的方式上各不相同,单单靠决策者的经验进行决策过于片面,会有很多考虑不到的问题。所以,在决策时必须将专家建议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选出最优的方案。

1.3加强企业行政管理的手段创新

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管理手段创新,加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以指尖外勤为例,指尖外勤对于传统行政管理方式来说,是一个有效的填补,填补了行政管理对于外勤人员管理的空白和诸多漏洞,打破了以往行政管理对于外勤人员爱莫能助的被动局势,同时指尖外勤的有效沟通和链接作用,不但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而且还为企业与外勤人员之间搭建了一个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平台,外勤人员在工作中如鱼得水,行政管理部门打开手机就可以轻松掌控,发布指令。通过指尖的一键触碰,一切行政管理难题将迎刃而解。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唾手可得的智能手机终端就可以将指尖外勤的移动设备巧妙链接,外勤人员的一举一动都将被企业尽收眼底,企业管理层随时与外勤工作人员实现互动,即使商机瞬息万变,指尖外勤也会先人一步,赶超时间,给你第一时间洞察时机的机会,外勤人员的及时上报,企业高层的最新决策就会一气呵成,紧抓财富脉搏。企业行政管理的效能被指尖外勤一再细化,一再提升,经过层层改造,目前指尖外勤在企业会议、培训等工作中发挥着更为便携的效能提升作用,通过指尖外勤发布各类公司活动组织的通知,可以知道有多少人看过通知、参加人数和不参加理由,提高组织效率。在国内企业的行政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做好秘书工作的措施

2.1注重协调,当好助手

综合协调职能是秘书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当好领导得力助手的关键。优秀的秘书人员不仅仅善于与领导沟通,并且善于与同事沟通。优秀的秘书不仅能够起草高质量的工作文件,而且能够料理好各项事务。第一,要做好会议协调工作。在会议开展之前,秘书要提前做好会前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包括撰写领导讲话的材料,做好外来参会人员的接待及会议场所的选择与布置,最后由领导进行验收,这样可以为领导节约出时间来进行其他重大工作。第二,要做好文件的上传下达工作,通常,秘书认为文件的上传下达工作比较简单,容易忽视这一问题,不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开展这一项工作,因而使得一些文件在传达过程中,误悟领导意图或者使员工不能很好的理解文件精神与要求。因此,秘书在撰写好文件后,对于文件的精神要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传达,使企业员工能够全面的接收到文件精神与领导指示。

2.2撰写优秀的公文、稿件起草文稿,是秘书工作的主要部分

文稿的起草过程,常常是由领导和秘书合作进行的。在起草文稿的时候,秘书不但可以在酝酿和讨论文稿的时候提出自己的意见供领导参考,而且可以在起草时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写上去,形成初稿,让领导人去决断,这样形成的文稿才能真实、全面、生动地反映传达领导的决策、方针、意图等,并使之成为群众性的行动。在形成材料后要注意把好行文关,主要审查是否需要行文,防止行文过多过滥,助长文牍主义;要把好政策关,主要核查文件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令,防止在政治上出错;要把好文字关,主要查看文件观点是否正确,语言文字有无错漏,维护文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把好体式关,主要审核文件、格式是否正确,发送范围、密级是否恰当等。这就要求在撰写、审核文稿时,必须反复思考,仔细推敲,字斟句酌,使文件真正体现机关的制文意图。

2.3兢兢业业做好服务工作

我们要全面地服务与领导的工作,首先,应当以相关工作与中心任务为核心对文件进行高效处理;其次应当主动收集企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问题进行走访调查,并适当地提出自己的建议,以供领导决策参考。再次,要善于行使领导赋予的职权去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如对企业相关业务进行检查督促、做好各方综合协调工作等,使领导的指示能够高效的执行。当然,对于领导服务要讲究一个度“,过犹不及”的道理我们都明白,如果秘书对领导服务不到位就会影响领导的工作效率。如果服务过头,或者“仗势欺人”,就会对领导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所以,秘书服务领导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按规定办事,不可以自己的意愿或者经验来办事。

②多作请示汇报。当遇到规定不明确问题时,不要自作主张应及时向领导汇报,由领导决策。

③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上边谈到了不要“仗势欺人”,秘书工作接近权利渠道,但不可权谋私,给企业与领导带来不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丁煌;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12-30185

2、警察权的配置原则及其控制——基于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诉讼的视角陈卫东,石献智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10-2592

以上就是《论文调查报告范本7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论文调查报告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70615.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