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案教学反思系列。
老师每一堂课都需要一份完整教学课件,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教案和课件的完善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信心。88教案网小编发现“乘法分配律教案教学反思”这篇文章十分精彩不容错过,希望以下建议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
乘法分配律教案教学反思(篇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第36页内容,和练习四的第5、6、7、9题。
教学目标: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设想:本课试图在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下,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感知建模;类比归纳,验证模型;质疑联想,拓展认识;联系实际,深化认识;归纳概括,完善认识”的探索过程来逐步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勇于质疑、大胆表现、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体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数学”的新理念。
(1)、同学们,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一个小小的数学热身赛。请大家准备好纸和笔。(请看大屏幕,左边的两组同学做第一小题,右边的两组做第二小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开始)
(2)、评出胜负。(做完的同学请举手,汇报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右边的同学做得比较快,(问同学)你们有什么意见吗?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吗?)
这两道题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可以用一个等式表示:
(3)命名猜想。
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我们就先将他的这个发现命名为××猜想。(板书:猜想)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我们下面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想在其它的题里也是否成立?请看大屏幕。)看到这幅图画,你想提什么问题?(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2、(1)谁能估计一下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2)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他的估计是否正确。
(3)(谁来汇报自己的算法)出示两种不同的算式6×9+4×9和(6+4)×9,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认真观察屏幕上的这个等式,你还能举出含有这样规律的例子吗?(板书:举例)
把自己举出的例子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谁来说一说自己举的例子,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等号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可举三个例子)
轻声读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4、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现在谁能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总结)(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2)刚才我们用举例的方法验证了××猜想,在举例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与结果不一样的例子?能不能举一个这样的反例。
(3)看来这个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同学,恭喜你!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这个规律在数学上叫做乘法分配律。(板书)
(3)刚才我们举了很多含有这样规律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把乘法分配律表示出来呢?四人小组商量一下,这个算式看起来怎样――(稍等)简洁、明了。这就是数学的美。
等号左边表示什么意思?等号右边表示什么意思?大家说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乘法分配律的文字表述,请看大屏幕,这是老师通过大家的表述总结出来的,谁能给大家读一下。
在读这句话的时候,哪里应特别注意?
请看黑板上的等式,这个等式从左到右成立,反过来从右到左呢?也是成立的。
(1)、我们发现了乘法分配律,那么它对我们的计算有什么帮助呢?(板书:应用)(学生举例说)
(2)对,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请同桌合作研究下面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比较好?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下题。
(3)、刚才这两道题比较简单,大家做出来了,现在我出两道比较难的,大家有没有信心做出来,请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下面这两道题目,怎样简算?
(4)、小结:通过研究,你认为怎样的题目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如果遇到像刚才这两道题,我们可以把它稍做变化,再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四、巩固练习,解决问题(我们刚才发现认识了乘法分配律,老师要考考大家学得怎么样,请看大屏幕,我们来做练习。)
1、请大家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_里填上适当的数。5、6、7题和前面几道题哪里不一样?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吗?为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2、大家请到数学医院,帮老师判断对错。
请你选择一个最能代表今天研究成果的算式,说说我们今天研究了什么?
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发现乘法分配律的呢?
今天,我们通过猜想、举例、总结、应用发现了乘法分配律,今后,同学们还可以运用这种数学思维去研究其他的数学知识。
乘法分配律教案教学反思(篇2)
单元章节名称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页码 36 执教者 彭素娟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继续由主题图引出的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透过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自我探究及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再透过类比,让学生理解并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初步体会使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相对简便一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潜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透过比较,对乘法分配律的归纳概括。
1?口答:说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要求学生回答出结果,并口述在口算过程中,使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
(2)根据这个特点,每组中的两个算式能够怎样连接起来,用以表示它们的关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出示主题图,根据图中信息,让学生讨论,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根据状况给予解答。
3?提出例3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4?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5?群众交流不一样算法的解题思路。
7?建立表象:以上两种算法的结果怎样?(4+2)×25=4×25+2×25
9?探究规律:
结合以上几个等式,让学生分组讨论:
(1)这些等式的左边是怎样的?右边呢?
(2)结果又怎样?
(3)从以上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如果学生在语言表述上有困难,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提示。
(4)你能再举出乘法分配律的例子吗?
(5)能用字母表示吗?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8×(31+16)=18×+18×
(25+26)×a=×+×
这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它与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有什么不一样?
你会算吗?
乘法结合律:(a×b)×c=a×(b×c)(4+2)×25=4×25+2×25
学生举例;……
……
……
乘法分配律教案教学反思(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步骤的观察、猜测、比较、概括,引导学生自己建构乘法分配律的全过程。
2.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掌握其数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并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认真观察情境图,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济青高速公路全长大约多少千米?
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研究一辆大巴车和一辆中巴车在济青高速上相遇的问题继续探索乘法运算的规律。
(1)运用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数学方法,通过自主解决上述问题,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会用自己的话表述,会用字母表示。
(2)乐于把自己学习的收获、困惑、体会与大家分享,乐于与同学合作。
老师的指导会对你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请看自学指导:
3.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4页到25页第二个红点前的内容,重点看图上同学的对话。思考:
(1)如何求济青公路的全长,有几种解法,如何列式计算。
(2)比较两种解法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猜想?再举几个例子来验证一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5分钟后汇报自学成果,看谁能独立用多种方法解答黑板上的三个问题,并能发现乘法运算的规律。)
4.学生按自学指导自学,教师巡视,关注学困生。
1.小组交流:
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困惑和体会,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班内汇报:
师指小组选代表按顺序汇报自学指导中的思考题,其余同学随机质疑、补充。
课堂生成预设:
(1)济青高速公路全长大约多少千米?
教师追问:第一种算法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二种算法呢?
预设一:先算两辆车1小时共行多少千米,再算两辆车2小时共行多少千米,就是济青高速公路的全长;
预设二:先算大巴车2小时共行多少千米、中巴车2小时共行多少千米,再算两辆车2时共行多少千米。就是济青高速公路的全长。)
(2)相遇时大巴车比中巴车多行多少千米?
预设一:第一种算法是先求大巴车1小时比中巴车多行的路程,再求大巴车2小时比中巴车多行的路程;
预设二:第二种算法是先分别求出大巴车和中巴车2小时行的路程,再求大巴车比中巴车多行的路程。
(3)观察、比较两种算法的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二:第二种算法是先分别相乘再加(或减),但计算结果相同。
(4)据此,你有什么猜想?
预设:两个数的和(或差)乘第三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或相减)。
(5)怎样验证你的猜想呢?
学生观察、汇报。重点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算式的结构和计算方法上比较。
(6)通过验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两个数的和(或差)乘第三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或相减)。
教师总结: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板书课题)你会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吗?
1.通过以上研究,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课堂预设:
预设一: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结果不变。
预设二:两个数的差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减,结果不变。
预设三:两个数的和(或差)乘第三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或相减)。
2.如果是多个数的和(或差)乘一个数,这个规律还存在吗?你怎样验证你的猜想?
课堂预设:
(1000+100+10)×3=1000×3+100×3+10×3
…………
教师总结:多个数的和(或差)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3.在记忆这个规律时,应该注意什么?
预设二:括号里的数必须是相加或相减,如果是相乘就不是乘法分配律。
预设:几个数都乘同一个数,再相加或相减,可以先把它们相加或相减,所得的和或差再乘这个数,结果不变。
(1)指4名学困生板演,其余同做在练习本上。
(2)展示不同答案:谁的答案和板演者不同?请到黑板前展示出来。
(1)你认为谁的答案对,为什么?谁的答案不对,为什么?
(2)第一种答案是把括号里的两个加数相乘了,不符合乘法分配律,所以错了;第二种答案符合乘法分配律,所以是正确的。
(5)统计错题情况,让小组代表说说错误原因。
(6)学生各自订正错题。
预设二:我又体验了探索数学规律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
预设三:我感受到我们山东省的交通真是便利,作为山东人我感到自豪!
2.《新课堂》第17到第19页信息窗2第1课时内容。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还满意吗?谈一谈你的感受。
乘法分配律教案教学反思(篇4)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带给搞笑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对同一句话、“爸爸和妈妈都爱我”不一样形式的的简洁描述,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认识乘法分配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数学知识就在自我的身边,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观察周围事物,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本节课,在整个探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我没有把知识规律直接展示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用心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与同伴进行交流,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学生不仅仅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知识,而且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数学思维的潜力得到了发展。
二、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状况: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乘法分配律和交换律、结合律相比,其结构特点是生疏的,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及策略,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使学生在感知、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丰富学程中,获得深刻感受,生成新的经验。丰富的感性材料、深入的体验与感悟,用心的探究与思考,才能激起创造的火花,使规律的概括总结水到渠成。
教学资料分析:乘法分配律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为此在理论算术中又称之为乘法对加法的分配性质。乘法分配律是学生进行简算的重要依据,能够使两位数和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更清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更简洁。乘法运算定律的归纳、总结和运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潜力的提高,它区别于一般计算的学习,这一部分资料的思考性比较强,需要学生有更强的观察潜力和思维潜力与之相配合,所以学习的困难会比较大。因此,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初步理解和掌握其结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方式、手段与技术:变重视结论的记忆为重视学生获取结论时的体验和感悟;变模仿式的学习为探究式的学习。贯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理念,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教师时而参与学生的探究时而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引导和点拨,既有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交流,也有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带给现实的、搞笑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资料,能够在视听领域里展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不但有助于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透过新旧知识的沟通,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初步理解和掌握它的结构特征;理解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并能正确计算。
潜力目标: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潜力。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情感目标:让孩子们自我生成“用符号记录整理的方法”,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透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四、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设计:
1。在家里,你最喜欢谁?我也作了一个调查,咱们班很多同学是爸爸和妈妈很早起来为你准备早点、接送上学,辅导作业。
2。爸爸和妈妈都对我们那么好,我们能够自豪的说“爸爸和妈妈都爱我”。
3。爸爸和妈妈都爱我,这句话还能够怎样说?
4。我听说张磊和杨军都是李新建的好朋友,这句话还能够怎样说?
5。小结:同样一句话能够有不一样的说法。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在我们数学中是怎样的呢,这天我们就一齐来探索数学中的规律。
[策略]把数学知识依附于常见的现实生活问题中,引领学生发展自身灵性,寻求数学知识与现实问题间的本质联系,进而合理处理相关信息,结合鲜活的数学材料,触动学生的道德碰撞,给原本单一冷漠的资料注入人文的血液,促进学生感悟、内化。
讲本学期开学,学校要为一、二、三年级更换桌椅状况:
学校为一年级更换3套桌椅共需要多少钱?
学校为二年级更换5套桌椅共需要多少钱?
学校为三年级更换6套桌椅共需要多少钱?
(2)请同桌两个同学选一个问题在练习纸上用两种方法解答?
(3)说说你的解题方法?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另外一种方法呢?解释一下。
(1)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吗?能够与同桌讨论讨论。
(2)我把这两个算式用等号来连接,行吗?为什么?
(1)再观察这三组算式,还有什么发现吗?
(2)同学们,你们的发现是不是只是一种巧合,一种猜想呀?能不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对你的猜想进行验证呢?
4。归纳总结:
(1)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同桌说说什么叫做乘法分配律?
(2)请看大屏幕,你们的意思是这样吗?小声读读。
(1)你能用比较喜欢的形式来表达上方的这些等式吗?比如用字母,图形等。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
(3)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感觉怎样样?
[策略]针对众多的数学事实,不急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而是让学生运用朴素的语言概括出这些等式的共同特点,这些特点既是“乘法分配律”知识的雏形,更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渐进台阶。在此基础上引出规律,水到渠成。尤其是,让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表示自我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更是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对规律好处的个性化感悟。
(三)激活联系、应用规律。
1。请你把相等的两个算式连线。
(1)你为什么连得这么快?是计算了吗?
(2)这两个算式之间为什么不连了?能用乘法分配律的资料来解释吗?
2。根据乘法分配律填空:
(83+17)×3=□×□○□×□
10×25+4×25=(□○□)×□
(1)谁愿意展示一下你填写的。有不一样意见吗?
(2)分别说说转化以后的算式和原先的算式比,哪一个让我们计算起来感觉比较简便了?为什么?
(3)小结: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能够灵活选取算法,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
[策略]多种练习也是一种信息源,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深化理解、蓄积“能量”的过程,是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完善认知结构、提升认识境界、增长人生智慧的过程。
3。联系旧知、同已有知识建立联系。
谈话:“乘法分配律”在过去学习中用过吗?咱们回顾一下。
此刻我们每一天都在练乘法竖式计算,看大屏幕。乘法竖式中也运用了乘法分配律?你们看出来了吗?
[策略]引导学生联想知识用途,勾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凭借亲自计算得到的感悟领会到乘法分配律的广泛运用。
(四)课堂小结:
这天,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你有什么想法?
乘法分配律教案教学反思(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乘法还有其他的运算律吗?希望今天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有新的发现。
出示问题一、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2米,宽是28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师:同学们给出了两种办法,那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选择其中的一个算式计算一下。
生计算。
师:请选择第一个算式的同学,说出你的计算结果。
师:通过大家的计算,这两个数算式的结果相同,我能不能在这两个算式之间写上“=”?
出示问题二:学校要换夏季校服了,上衣每件32元,裤子每件18元,四年级一班共64人,一共需要多少元?
生1:我列的算式是32×64+18×64,结果是6400元。
生2:我列的算式是:(32+18)×64,结果也是6400元。
师: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却是相同,那这两个算式看来也是相等的。
师: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刚才得到的两个等式,你有怎样的感觉?
二、探索交流,归纳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感觉到这两个等式中含有规律,下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师:对于可能存在的规律,仅凭这两个等式就能说明它是成立的吗?
师:既然找到了方法,那就请同学们,再找出一些这样的式子,验证它们的结果是否相等。
师:看来同学们头脑中的那个规律可能真的存在。我们举了这么多的例子,两边的结果都是相等的,可是,万一除了咱们举得这些例子外有一个不能成立?那我们举得这么多例子也就失败了。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去看,我们不去计算,就能够判断两个式子的结果是否相同?
生:比如(72+28)×2=72×2+28×2,左边括号里算出是100,就表示100个2,右边是72个2加上28个2,也是100个2,所以两边的结果一定是相等的。
生1:我写的是(53+22)×4=53×4+22×4,左边是75个4,右边是53个4加上22个4,也是75个4
……
师:现在我们再来思考,有没有可能像这样的式子两边不相等?
乘法分配律教案教学反思(篇6)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理解并且掌握乘法分配律;
新学期开学,我校四年级班24人去植树每组要买5人挖坑、栽树,2人抬水、浇树,一共多少人参加植树活动?
1.学生独立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试一试你有几种解法。
2.汇报交流,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意义,得出等式:
(1)等号左右两边的式子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2)从等式的.左边到等式的右边是怎样变化的?
(3)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等式吗?
(4)用字母表达式来表示这一规律。
(5)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这一规律。
学生合作探究后,小组内汇报交流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归纳出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2、256×38+256×62=256×(_____)(公式反用)
4、36×28+36×70+2×36=36×(______)(三组或多组)
乘法分配律教案教学反思(篇7)
义务教育课程课程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教材48、49页)
“乘法分配律”的内容,被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题材,编排在《乘法》单元的“探索与发现”一节中,意在通过学生经历数学规律的探索过程,体验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步骤。根据教科书的编写意图,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力图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几个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在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主要是通过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发现乘法分配律,希望通过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探究的空间,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和要求。同时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沿着“发现――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发现、去探索,经历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达到启迪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教学的重难点定位为引导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发现、感悟、体验数学规律,进而学会应用规律。
三、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3、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4、使学生欣赏到数学运算简洁美,体验“乘法分配律”的价值所在,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式探索乘法的分配律,归纳乘法分配律。
五、教学难点:
昨天,老师和两位小朋友去参观了正在装修中的学生食堂三楼多功能教室,善于观察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数学问题,你们能不能帮忙解决下?
(1)谁能估一估,贴了多少块瓷砖?
(2)谁来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估计是否正确?
(2)提出猜想:还有更多的算式吗?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具有这一规律呢?
(1)说说你们刚才验证的情况。
生1:我按照这个规律写出的两个算式是:7×5+3×5和(7+3)×5的得数都等于50。
生2:我按照这个规律写出的两个算式是:42×64+42×36和42×(64+36)的得数都等于250。
生3……
生4……
(2)看来这个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其实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刚才我们举了很多这个规律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能列举完吗?
问: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式(字母)把乘法分配律表示出来呢?
我们发现了乘法分配律,它又有怎样的应用呢?
2、请同桌同学合用研究下面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比较好?
(1)学生讨论研究;
(2)汇报计算方法,重点说为什么这样算;
(3)小结:通过研究,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8×(125+9)=8×__+8×__7×48+7×52=__×(__+__)
2、同桌合作研究下面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比较好?
2、下面这些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怎样计算?
1、说说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
2、大家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发现乘法分配律的呢?
3、乘法分配律有什么应用?
乘法分配律教案教学反思(篇8)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冀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24、25页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两三步运算的实际问题,以及加法减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学生日后将要学习的是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及其简便运算,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及其简便运算,乃至方程。本课内容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脉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类比、迁移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抽象建模的活动经验,并形成了相应符号化的思想。
2.学生对乘法的意义有所理解,已经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计算、观察、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达发现的运算规律。
教学重点:
发现、概括乘法分配律并能初步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1.从正反应用比较乘法分配律的外形结构,清晰深刻地构建乘法分配律的模型。
2.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师:(出示算式102×25)同学们,你们能一眼看出答案吗?姬老师一下就知道它的答案是2550,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咱们赶快来探索探索吧。
设计意图:简单的导入,既调动了课堂的气氛,又为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运算打下了基础,由此自然地过渡到主体环节的学习。
1.师:(播放视频)同学们,国庆前,学校刚刚举行的运动会,大家还记得吗?开幕式的团体操最后一个队形,需要在方队周围拉红色飘带。谁能来说一说图中的已知信息。
师:你们能帮老师算一算需要多少米吗?只列算式不计算。
根据图中的信息,学生会有不同的算法。
生1:先算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乘2,就是周长。
师:跟他思路一样的孩子请举手。我们一起再说说他的思路好吗?
师:跟他思路一样的孩子请举手。我们一起再说说他的思路好吗?
师: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的眼睛已经看出了精彩的一幕,现在赶快在你们的练习本上验证一下。
师:左右答案相同,它们中间可以用“=”连接起来。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里面指出建立模型首先要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去抽象出数学问题,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当中,我是让学生回到自己现实的体育艺术节这样的一个情境当中去,然后抽象出我们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的旧知“周长”出发,以旧引新,让新知不新。由此,自然地过渡到第二个学习环节。
1.师:同学们,请用你们明亮的双眼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式子,你能发现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生1:左边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右边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师:为什么相等,你能从乘法的意义上来说一说吗?
生:左边12加9的和乘2是21个2,老师右边12个2加9个2,也是21个2,所以它们肯定相等。
3.师:同学们,那你们知道左边的式子是怎么变到右边的吗?右边的式子又是怎么变到左边的呢?咱们先不急着发言,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学生组内交流。
师与生共同总结:从左到右是括号内的加数都与括号外的“2”相乘,最后相加了,也就是(板书: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而从右边变到左边,是右边这个相同的因数“2”,到了左边乘了剩下两个因数的和,也就是(板书:一个相同的因数乘其余两个数的和)。这就是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师:乘法我们都知道什么意思,分配呢?分就是分别,配就是配对。也就是分别配对。在刚才的式子里,谁跟谁分开了?
(二)举例探索,掌握规律外形特征,灵活总结规律。
1.师:同学们,具有这样特征的式子,你们还能再写一写吗?请自选3个数,尝试写一写。
找两个同学板书自己写的算式,并读一读。师讲解左右如何变化。
2.师:同学们,如果老师给你一天的时间来写这样的例子,你们能写完吗?一年呢?
师:这样的式子有很多,怎么也写不完,所以他们中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规律。
设计意图:在这一探究的过程中,探究问题的难度层层递进,学生人人参与,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作用,成功在头脑中初步建立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由此,自然地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
1.师:同学们,你们能用你们最喜欢的图形、符号、文字表示出这一规律吗?
师选择比较典型的答案写到副板书上。可再选择其中一个式子,引导学生从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上来解释。
2.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这个规律到底是什么了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3.师引导规范学生的说法,即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4.师:同学们,你们能像咱们之前学习乘法交换律、结合律那样用字母abc表示出这一规律吗?
学生回答,师板书。
5.创设语境,加深记忆。
师:同学们,咱们把a和b看成是爸爸和妈妈,c看成我。爸爸和妈妈都爱我,等于爸爸爱我、妈妈爱我,也就是爸爸妈妈分别爱我。那么反过来,爸爸爱我,妈妈爱我,也就等于爸爸和妈妈都爱我。所以,a乘b的积加a乘c的积肯定等于a加b的和乘c。
设计意图:在这一探究过程中,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能够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由此,自然地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
师:同学们,这个规律,我们是第一次和它见面吗?
出示ppt:1.两位数乘两位数2.周长3.组合图形求面积。
设计意图:在用旧知验证新知的过程中,加深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27×(16+30)=——×——+——×——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的运用模型去完成,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参与,灵活运用定律。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能辨析各种常见错误。
(1)102×25=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乘法分配律解算导入时的式子,既照应了开头,又使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乘法分配律。
以上就是《乘法分配律教案教学反思系列》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分配律教案教学反思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66025.html
更多猜你喜欢
更多-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是在学生...
-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下册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中比较难的一节抽象概念课。对于乘法分配律的... 小学教学教案 12-08
- 乘法分配律教案系列10篇 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越来越多的教师习惯在上课前备好教案。教案从基本形式上可分为3大类:记叙式教案、表格式教案、卡片式教案。怎样写出一份精良的教案呢?下面的内容是88教案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乘法分配律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乘法分配律教案 01-19
- 乘法分配律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 小学的乘法教案 06-05
最新更新
更多- 最新仓库转正个人总结六篇 我想你可能此时正准备来写范文?文档处理是实现团队和项目管理全面升级的重要手段,范文的重要性在人们心中日益凸显。研读范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教育的重要性和未来走向,本文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仓库转正个人总结”,请您将此网页添加到收藏夹以便以后查看!...
- 小数乘法教案 (1)课件5,理解题意。(2)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提问:怎样求出 米花多少钱?你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列式的?出示 13.5×0.5=单价×数量=提问:这个算式和上节课学习的有什么不同?13.5×0.5还是求几个13.5的和是多少吗?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由学生互相说一说:求0.82米布用... 小数乘法教案 06-11
- 小班爱惜粮食教案 88教案网编辑为您精心整理了一份比较权威的“小班爱惜粮食教案”资料,希望读者在本文中获益匪浅。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课程开展的向导。... 小班爱惜粮食教案 06-24
- 语言实习自我总结必备 以下“语言实习自我总结”相关主题内容,为栏目小编收集并整理,撰写文档的时候常常会关联到写作规范,没有事先的学习,我们经常不知道该如何写好文档。 了解文章的构思脉络,对于阅读会有莫大的裨益。或许你也需要好的范文呢?... 语言实习自我总结 06-24
- 【实用】小伙伴教学反思1450字 《三个小伙伴》是一年级下的一篇童话,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在读中感悟,让孩子们在品读中悟出应团结协作的道理。在读课文时,我问孩子们“你最喜欢三个小伙伴中的哪一个?你觉得它哪些地方让你最喜欢?”这个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边自由品读课文时,我边引导学生... 小伙伴教案 05-07
- 班级搞笑口号182句 好的口号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增加销售额。口号必须让人们产生共鸣和认同感,口号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在搜索中栏目小编梳理了与班级搞笑口号相关的资料,让过去的痛苦成为你变得更加坚强的力量!... 班级搞笑口号 06-24
- 最温暖的遇见作文十篇 作文是记叙事情和感情的一种方法,熟练的写作能力可以使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更加自信。只有仔细观察,才能从生活现象的细节中发现“宝藏”。接下来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关于“最温暖的遇见作文”的范文,读完本文您将会获得一些宝贵的经验!... 温暖遇见作文 06-24
- 小学平安建设宣传活动总结9篇 我们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在职业和学术领域中文档撰写是实现思想表达的有效方式之一,进行文档编写时我们一般会看一些范文。范文的整体构思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任务,愿这份"小学平安建设宣传活动总结"能够为您提供实用的知识,这些资料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仔细阅读!... 小学平安宣传活动总结 06-24
- 优秀护士长演讲稿十篇 千淘万浪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如果有一场活动需要我们上台演讲。演讲稿可以在帮助你在演讲中获得更好的引导效果,一篇主题演讲稿应该包含哪些方面呢?我们整理了一些与“优秀护士长演讲稿”有关的实用信息分享给大家,请将这篇文章加入你的收藏夹下次再读!... 优秀护士长演讲稿 06-24
- 医学生毕业自我鉴定(汇总九篇) 自己的自我鉴定该如何动手写呢?自我鉴定,是自我反省的手段,主要包括评价和分析等内容。88教案网的编辑确信这份“医学生毕业自我鉴定”肯定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果你觉得这个小技巧很好用请尽情分享给你的朋友和家人。... 医学生毕业自我鉴定 06-24
- 亲情的滋味作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需要老师把每份课件都要设计更完善。要知道写一份完整教案课件,会让学生更加高效掌握知识点。好的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亲情的滋味作文》,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如果说友情是一支高雅纯洁的百合,令人心情舒爽;如果说师生情是一株美丽温暖的康乃... 亲情的滋味作文 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