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案百度文库

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案百度文库。

下文将为您介绍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案百度文库”的详细信息,如果您对我们的内容感兴趣欢迎您收藏并关注我们的网站。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案质量。

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案百度文库 篇1

小学一年级数学 9 加几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计算 9 加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加、减、乘、除四种基本的算术运算,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计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材、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数学课本、笔、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引入 9 加几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教你们一种计算方式,叫做加、减、乘、除。你知道这三种运算符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我知道这三种运算符可以计算一些数字。

教师:那你们谁能告诉我 9 加几呢?

学生:9+几

教师:对的,9+几就是 10。

Step 2 知识讲解:讲解加、减、乘、除四种基本的算术运算,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教师:加号和减号分别表示加和减,乘号表示乘数,除号表示被除数。

例如:9+3=12,表示 9 加上 3,得到 12;4*5=20,表示 4 乘以 5,得到 20;2+8=10,表示 2 加上 8,得到 10。

Step 3 练习:让学生练习加、减、乘、除四种基本的算术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10-3=7,10+3=13,4*5=20,2+8=10。

学生:正确。

教师: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我觉得 9+几 和 4*5 比较奇怪。

教师:这是正常的,加、减、乘、除四种基本的算术运算都有自己的规则,我们要多加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Step 4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加、减、乘、除四种基本的算术运算,学会了计算方法,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我觉得数学很有趣,我喜欢学习数学。

教师:很好,数学是很有趣的科学,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学习数学,不断练习,掌握更多的知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案百度文库 篇2

标题:“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案”

导语:

数学是小学一年级的一门重要学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特设计了一节有趣的课堂教案,重点是教学生进行9加几的运算。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巩固对加法的理解,并能熟练进行相应的运算。

正文: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的概念,掌握9加几的运算;

2、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加法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1、一副数字卡片(0-9数字各两张);

2、9个小球;

3、教具:“9加几”练习册子。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知

1、教师呈现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

2、教师问:上面的数字是什么?(学生回答:0-9数字)

3、教师示范并口头解释:加法就是将两个数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和的运算。

4、教师示范9加几的运算方式,例如:9加1,9加2,9加3等等,让学生观察并理解。

5、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说出其他的加法算式,例如:9加4等。

第二步:教学实践

1、教师告诉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法。

2、教师将9个小球放在桌上,让学生分成两组,每组选择几个小球。

3、教师让学生数一数自己选择了几个小球,然后与9进行相加,得出结果。

4、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较,看哪个小组得到的结果更接近9,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加法的理解。

5、教师让学生记录实践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三步:巩固知识

1、教师发放“9加几”练习册子,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进行答案讲解,解释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让学生进行纠正。

3、教师选择一些学生上台进行口头答题,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四步:拓展应用

1、教师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加法运算解决,例如:小明有9块糖,他送给了小红3块,问小明还有几块糖?

2、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挥,设计自己的问题并解决。

第五步:课堂总结

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和分享。

2、教师强调: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运用于生活的技能,我们应该多加练习,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结语:m.jaB88.com

通过本节有趣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9加几的运算,更能理解加法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实践和互动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希望这样生动有趣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并为将来更高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案百度文库 篇3

小学一年级数学 9 加几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 9 加几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掌握 9 加几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1. 讲解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 9 加几的计算方法。

2. 实践方法: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巩固 9 加几的计算方法。

3. 游戏方法: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

1. 谈话法: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说说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2. 提问法: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步骤二:知识讲解

1. 教师讲解 9 加几的计算方法。

2. 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 9 加几的计算方法。

步骤三:练习

1. 让学生实际操作,巩固 9 加几的计算方法。

2. 提供多种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步骤四:总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2. 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步骤五:布置作业

1. 让学生完成布置的作业。

2. 教师检查作业,并给予纠正。

教学反思:

1.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提供多种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 9 加几的计算方法。

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精选阅读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

第一课时:9加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板书设计:

教学小记:

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教案汇总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教案汇总,感谢您的参阅。

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教案(篇1)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

第一课时:9加几

内容:教科书第96~98页。

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板书设计:

教学小记:

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教案(篇2)

一、师生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到我们的课堂,我们给他们唱首歌好吗?(学生唱找朋友)

老师今天给你们介绍一位朋友(出示青蛙),你们想跟他作朋友吗?但小青蛙有个条件,他愿意和聪明的小朋友作朋友,他要考考你们8+几(板书课题),你们愿意接受考验吗?看小青蛙给你们出的第一道题。

二、初步探索

课件出示P86算一算小松鼠图。(左边8个,右边4个。)

仔细看图,谁能给提个问题?

学生提出:一共有几只松鼠?

问:怎样列算式呢?

请同学们试着计算8+4=□(可以用学具),然后与同桌或前后桌交流一下。

学生开始思考:

学生可能摆花片;有的学生可能数手指;有的学生可能

学生们逐渐地开始交流。

在交流时讨论为什么要把4分成2和2呢?

同桌相互讨论。

师用课件演示并小结给8凑十和给4凑十两种方法,边讲解边板书

三、进一步探索

你们解决的这道题小青蛙很满意,看他给你们出的第二道题。

板书:8+5=

请同学们边摆边算,然后小组交流算法。

学生小组交流8+5=□的算法。学生代表讲自己的算法。

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看看小青蛙给你们出的第三道题

8+8=8+7=8+6=

找一名学生板书,其他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交流计算结果)

再完成练一练2

四、课间休息

小青蛙对你们的表现很满意,他奖励你们一首小青蛙的歌,想听吗?(播放小青蛙的歌曲。)

五、巩固提高

听完小青蛙歌曲,小青蛙还要你们闯三关,如果顺利地闯过三关,说明你们聪明又伶俐。

出示第一关,练一练1

出示第二关,练一练2

出示第二关,练一练4

六、小结全课

小青蛙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他愿意做你们的朋友,青蛙是吃害虫的能手,又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怎样对待他们呢?

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陵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二)过程性目标

1.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1台,录音机,算式卡片

学生每人准备两种颜色圆片各10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9+29+59+49+9

9+79+69+89+3

2.拍手游戏

教师拍的次数与学生拍的合起来是10。

教师拍9下、1下、5下。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3

(1)放录音(合唱)

教师:好听吗?这是我们学校合唱队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合唱,我们一起去看看。

(2)投影出示,例3仔细观察,教师: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告诉全班同学。请学生回答

(3)老师想知道一共有凡人?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呀?

列式、板书:9+5

(4)那到底一共是几个人呢?.

学生想计算方法,可以用喜欢的圆片摆摆看(两种颜色的圃片)

教师巡视

(5)学生汇报想到的方法

(6)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说一说

2.完成做一做

(1)投影出示图

(2)小组合作,要求:

①观察图,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记录下来

②要求什么?记录下来③怎样列式?

④怎样计算?(有几种方法?)

三,师生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对口令--练习10的组成

例如:师:我出7。

生:我出3,7和3组成10。

2.完成填空并口述计算过程

9+4=9+6=

1

二、创设情境,引入探究新课

1.谈话导入,出示主题图(板书:看一看)

2.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能够完整地说一说图意并提一个数学问题

3.引出算式及课题,简略说说怎样计算

4.动手操作以及完成书本上的填空(板书:摆一摆

写一写)

5.口述计算过程(板书:说一说)

6.比较两种算法,找出自己喜欢的一种,说说为什么?

7.看书质疑

8.课间活动--快乐时刻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课本第101页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口述看到了什么并提数学问题,然后列出算式并口述计算过程。

结合图渗透教育热爱劳动的美德。

2.练习十八第1题(与做一做类同)

3.练习十八第2题(直接说出算式及得数)

4.游戏--送信(练习十八第3题)

四、归纳整理,总结全课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思考题--书本第102页的思考题。

板书设计

看一看9+5=14(人)

摆一摆9+5=149+5=14

写一写

说一说

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对比,能把学过的计算方法,转化成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2、会正确熟练地计算5,4,3,2加几。

3、通过学习,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初步具有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已经学过的方法,特别是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进行5432加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9+5=9+3=8+5=8+3=9+4=

9+2=8+4=7+5=6+5=8+6=

2、出示:8+9=?让学生口算说思考过程,师板演。

3、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要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5、4、3、2加几(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5+7=,同桌合作学习

(1)请你们说一说这道题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用凑十法(多媒体演示5+7=12)

52

10

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2)指导:小朋友在计算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就选择那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84+83+9

(1)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

(2)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3、在20以内进位加法除了刚才的几道,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几道?(生答出示5加几:5+65+75+85+9

4加几:4+74+84+9

3加几:3+83+9

2加几:2+9)

4、学生抢答汇报以上得数

5、小结

三、巩固反馈

1、对照练习

8+3=9+2=6+5=9+3=7+6=

3+8=2+9=5+6=3+9=6+7=

2、看图列式(图片:0001)

3、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233

4

+9+8+7

45455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5、4、3、2加几的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利用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学习5、4、6、2加几的迁移能力.

3.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品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悟出5、4、3、2加几的最好的计算方法就是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口算:

2.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所做的口算第一个加数都是几?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题目同学们已经会算了,那么5、4、3、2加几的题目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

师:小明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8个梨,你能帮小明算一算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吗?

问: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板书:)

问: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交流,老师板书,总结算法.

(1)

(2)

想:

所以:

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1)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凑十法)

(2)是怎么想的?(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板书:

师:请你试着算一算这道题.

学生试做以后进行交流.

问: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谁和他的算法不同?

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用不同的方法计算5加几的题目,那么4加几、3加几的题目怎么做呢?

2.教学例2.

板书:

师:请你试着做一做.

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板书:

(1)

(2)

想:

所以:

3.比较算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做上述进位加法的题目,哪种方法比较简单?

全班交流.(多数同学都会选择第二种方法,因为较小数凑成10没有较大数凑成10容易,因此要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4.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问:你是怎么算的?(这时,同学们基本上都会选择第二种算法.)

三、巩固练习.

1.

学生叙述图意,然后独立列式解答.

订正:你是怎么算的?

2.

学生分组完成.同桌一组,一人做大数加小数的题目,另一人做小数加大数的题目,做完以后,互相说悄悄话.(自己是怎么算的)

3.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以后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想法.(每一组的两道题加数相同,只是位置交换了,只要用凑10法把大数加小数的题目算出来,和它相对应的小数加大数的题目就可以直接写出得数了.)

4.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小组合作完成,每人每图说一道,写一道.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对又快.(4人一组)

5.

原有又买来一共有

7个6个()个

5个8个()个

9根8根()根

先指导学生看图:第一栏,一班有皮球7个,二班有皮球6个,一共有几个,算好以后填在()里.第二栏、第三栏,由学生叙述.

6.填未知加数.

老师分别出示卡片,学生用手势表示结果.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5、4、3、2加几的题目比较简便?

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教案(篇7)

8、7、6加几的练习

一、教学目标

1、熟练口算8、7、6加几的口算题,能正确使用8、7、6加几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对同一情境提出不同数学问题的能力,养成多元思考的习惯,在发散学生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让学生体验生活情境,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过程:

㈠专项训练热身准备

口算游戏。

1、以游戏的形式专项训练8、7、6加几的口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8、7、6加几的口算题,小朋友学的很不错。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带上这些本领去做一些游戏。

(1)开小火车,看哪个小组火车开得最快。(练习8加几)

8+6=8+8=8+5=8+7=

8+3=8+9=8+4=

(2)举口算卡片游戏。(练习7加几)

(3)找个数字和6做朋友。(练习6加几)

师出示数字6,让学生自己找个数字和它相加,并说出计算结果,指定几名学生说说计算结果。

2、完成教科书第105页的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总评。

(2)一个加数不变,观察另一个加数与得数的变化。让学生懂得:一个加数不变,和随着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

[以游戏的形式开课,让学生愉悦地走进课堂,同时有复习了上节课的口算,学生能很快投入本节课。]

㈡基本练习提高算速

1、比赛,看谁算得快。(完成课本106页得第5题)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并对个别题目进行提问,你是怎样算得?

2、游戏。(完成课本106页的第6题)

3、听说练习,教师报题目(地106页第7题),学生记录答案,看谁又对又快。

[基本练习的两道题有不同的侧重点,目标很明确,让学生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口算速度。]

㈢提高练习延伸课堂

1、指导完成课本105页的第2题。

(1)让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

(2)从画面上看,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3)根据两个条件,你可以提什么问题?

(4)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2、独立完成课本105页的第4题和106页的第8题,全班交流,同桌互评。

看图,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学生叙述后,列式,计算。讲评时,要求学生说一说问什么这样列式?

3、同桌互相玩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游戏。

[形式多样的练习,丰富了学生的练习空间,不会让学生觉得单调枯燥。提供给学生感兴趣的奖励形式,让学生在提高算速的同时对自己有了提高正确率的要求。]

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教案(篇8)

【设计说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

《8、7、6加几》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103-104中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9加几的基础进行的,计算加法的方法与上节相同。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实现知识的迁移过程。同时,本节内容还兼有巩固上节教材的任务。教材中安排了三个例题(如下):

教材中的例1创设情景引入计算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显示出两种方法解决问题:①接着数,数出结果;②思考8加5等于多少。着重于引出如何计算8加5,让学生通过数小棒,再摆小棒,把上节中9凑十的方法迁移过来,将8凑成十,再抽象出计算过程。例2中有3道式子8+4、7+6、6+5,分别是8加几,7加几,6加几,要求学生不依靠实物,自己想一想该怎样算。此处,学生有学习9加几计算方法的经验,并在例1中也已经自主探究出计算8加几的方法,如果教学例2时还是按部就班地让学生再次自主探究7加几,6加几,学生的积极性必定会大打折扣,因为计算7+6、6+5都可采用凑十法,学生很容易想到。例3中以8+9为例呈现了三种计算方法:①把8凑成10;②把9凑成10;③根据9+8=17,想出8+9的得数。本例题中渗透了加法的交换律,在实际计算中,学生比较喜欢用大数加小数,应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算8+9=17,其中也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3道例题层层推进,每道例题对学生的要求都不同,但笔者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发现:对于例2,例3的安排,在方式上,似乎不紧凑,且有点重复,如:例2中单一的式子,让生重复探究,学生必定觉得索然无味,如何让学生有效积极地参与教学,自主归纳出这一类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挑战性,体验成功的快乐呢?面对这个问题,笔者思考着:能不能将例2、例3整合起来?利用好教材中所给的资源,设计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的积极参与,有效参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103-10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十,同时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具准备:课件、自制转盘和小花、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起兴趣

1.师:咱们比比谁的反应快,看谁算得快。(复习数的组成)

2.刚才大家表现很好,现在咱们去个有趣的地方,看看吧!(儿童乐园)

3.想去吗?咱们乘车去,说对了就先出发!

最后一题9+7咱们一块答!(生回答后问:你是怎样想的?)

二、自主研究,学会算理

1.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大家看,已经有许多人在等着买票,你知道共有几个小朋友吗?应该买多少张门票呢?(出示主题图)

(2)生汇报并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

①数的②接数法③8+5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8加几(教学例1)

①师:9加几的方法咱们己经学过了,那8+5该怎么算呢?把你的想法用学具摆摆,并和同桌说说,比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动脑筋,想的方法最多。

②学生交流后汇报:指名生上台演示。并说算法。(出示学生的几种摆法,并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记下来。你们看哪种方法能一眼看出8+5是多少?)

③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以后同学们在口算时,可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来算。看着你喜欢的方法把它装到脑子里吧!

④现在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算这几题,行吗?(练习P105页第1题)

⑤小结:这些题都是几加几?(8加几)8加几,怎么算?(生小结)

(2)自主探究7、6加几(教学例2)

①同学们刚才都学得很不错,下面咱们看看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课件出示:一些游乐项目及其票价,由师介绍。)

②你最想玩哪两个项目,你知道一共要用多少钱吗?怎么列式?(由生自主列式,师将板书设计成两组,一边写大数加小数,一边写小数加大数。)

③咱们先看左边的算式,如:8+4,怎么算?(由学生说算法)

④那这边的其它的算式该怎么算呢?(在小组里说说)

⑤指名生说出7加几、6加几的算法。

(3)算法多样化(教学例3)

师:再请看右边的算式,怎么算?如:8+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①把8凑十②把9凑十③从9+8=17想到8+9=17

小结:看来解同一道题,会出现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选择其中的一种!

三、趣味游戏,巩固新知

1.做一做:看车来接我们回家了!谁能根据这幅图说出几句话?请大家翻开书104页,自己在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一幅图里圈出10个来,再计算!

2.转盘:再来玩个快乐转盘的游戏。(转盘正中心写有8、7、6数字,)

3.找朋友:接下来,我想请得了小花的同学玩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小花的反面写有一个算式如上图,没有得数,师写出一些数字,学生根据自己的算式的答案,将算式贴在相应的数字下。)

四、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1.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得棒极了,那你们都学会了些什么呢?

2.拓展:我想请你们自己设计一个周末活动方案:在儿童乐园里,如果你的爸爸妈妈给你20元钱,让你自己玩,你准备怎么去玩?此表交给家长打等级,我们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方案是最佳方案,咱们把它贴在班级的展示台上!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积极参与是表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态度和方法,它是对活动的创造、运用,其目的是解决学生会学习的问题,也就是会自主学习,它决定了活动的质量;有效参与是表明教师要着力创造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方面的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发展,提升学生学习素质与能力。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两者在教学中缺一不可。

一、创设生动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把学生放在首位,每个教学环节都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设计教学时,通过创设情境,语言激励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

1.情绪饱满,积极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状态是:抢着说、纷纷地说、热烈地交流,这些充分说明了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昂的学习热情。

【片断一】:复习导入,引起兴趣

师:咱们比比谁的反应快,看谁算得快。

生1:5可以分成2和3

生2:5可以分成4和1

生3:6可以分成3和3

师:刚才大家表现很好,现在咱们去个有趣的地方,看看吧!(出示课件:游乐场中的游乐项目)

师:想去吗?咱们乘车去,说对了就先出发!(出示课件:小车上的式子)

生:10+1=11、10+3=13、10+7=17(小组内学生依次回答后小车开走。)

生:9+1=10、9+3=12、9+5=14、9+7=16(最后一题,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反思】:计算课往往让学生感到很枯燥,如何调动学生,让学生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就显得很重要。上课开始,我注意把握课堂节奏,通过比反应、答对就出发等让学生处于一种比比、试试的心态,引起学生好奇心,唤起学习兴趣,不但激发动机,更激发思维。

2.频繁交往,扩大参与。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就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全员参与,同时也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往空间,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片断二】:自主研究,证明算理

师:看看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课件出示:一些游乐项目及其票价,由师介绍。)你最想玩哪两个项目,你知道一共要用多少钱吗?怎么列式?

师:请在小组内说说,把算式记在本子上。(学生交流后回答)

生1:我想玩旋转木马和海盗船列式是:8+7

生2:我想玩激流勇进和海盗船列式是:5+7

生3:我想玩旋转木马和过山车列式是:8+7

(师将学生列的式子记下)

师:你们都很会玩,列了这么多式子!你们能算出自己要花多少钱吗?

生1:当然可以,我花了15元!

生2:我花了13元!我是这样想的,把7分成4和3,6+4=10,10+3=13

生1:我也知道我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好,请大家在组内说一说,你所列算式的答案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在组内说说)

师:大家观察一下,这两组算式,有什么发现?

生1:两个式子的结果是一样的!

生2:相加的两个数是一样的!

生3:左边是大数加小数,右边是小数加大数!

师:你们真会观察,都说对了!那我来考考你们。(拿出7+6=13、6+5=11说说另外两个式子的答案)

【反思】:着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在这个环节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将例2、3进行整合,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动手操作,遇到困难同桌相互讨论,让学生在探索性的活动中,参与各个环节,逐步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营造和谐课堂,让学生有效参与。

1.思维活跃,训练有度。

本课设计以游乐园为主线,教师激发兴趣,唤起学生,使之产生学习动机,然后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组织学生交流,再进行反馈评价,最后进行课外延伸,张扬个性,培养发展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这样设计时间上有宽度,空间上有广度,气氛上有热度,内容上有深度,方法上有灵活度,结果上有效度。如果单一是为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的基础练习,会很枯燥,因而设计趣味练习,具有参与的广泛性和积极性,特别是快乐转盘和找朋友,几乎全班参与了活动。

2.机会充分,评价有方。

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提不同意见;学生能说出来的不讲,学生能做的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研究的不讲,学生有能力探究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够升华的教师不去总结,课堂变成了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时间和机会,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反馈,让学生切身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尊重每位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老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学习数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会学习,喜欢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天空里飞翔!

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两步思维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计算8加几的式题.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8加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具:磁铁黑板、红花、黄花图片、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学具: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复习数的组成.

2.连算.

8+()=108+()=108+()=10

10+4=()10+3=()10+7=()

8+2+2=()8+2+5=()

8+2+6=()8+2+8=()

3.口算.

9+4=9+7=9+5=

9+3=9+6=9+8=

师问:9+69+8你是怎样想的?

师指8+()=10问:8加几等于10?板书:2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了9加几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凑十法)

今天我们还用凑十法来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8加几)

1.教学例1.

出示例18+3=11

(1)出示黄花、红花图.

师说:根据图上黄花、红花的个数,请同学们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指名学生编出:格子里有8朵黄花,格子外面有3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师问:要求一共有几朵花,怎样列式?(板书:8+3=)

师问:8+3这道题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现在分小组讨论一下.

指名说计算方法.

(2)直观演示.

师说: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好,计算8加3时,可以用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凑十法来计算.

老师边说边演示:格子里有8朵黄花,如果把格子里凑满10朵需要放几朵?(放2朵)那就把8和几凑成十?(8和2凑成10)把外面的3朵红花分成几朵和几朵?(分成2朵和1朵)拿走2朵放在格子里,8加2得几?(8加2得10)10朵再加几朵?(10朵再加外面剩下的1朵)10加1得几?(10加1得11)所以8加3等于11.

(3)讲计算过程.

请一个同学把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遍: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式子上用连线表明.

师问:①为什么要把3分成2和1?

②计算8+3时怎样想?

引导学生说:这样想:

①先把8凑成10,把3分成2和1.

②8加2等于10,

③10再加1等于11.

2.教学例2.

出示例28+4=8+7=

(1)摆小棒,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根绿色小棒,右边摆4根红色小棒.(老师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出小棒)

师问:谁能看图直接列出加法算式?(板书:8+4=12)

师问:8加4等于12,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移动小棒,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多少?谁来试试?

指名上前移动磁铁小黑板上的小棒.

师问:你们都看清楚了吗?请你们摆一摆自己的小棒,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12.引导学生这样摆:把4根红色小棒分成2和2,再把其中2根推向8根绿色小棒一边.老师连线:

学生自己小声说计算过程.

(2)摆圆片,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个黄圆片,右边摆7个红圆片.(指名一个同学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圆片)

看图,自己小声说加法算式.

指名说算式:8+7=□

师问:8+7怎样想?请同学们边摆圆片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一个同学上前边摆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看算式说计算过程.

师问:8加7时,为什么要把7分成2和5?

3.教学例3.

出示例3想一想:

8+5=□8+6=□8+8=□

师说: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几道8加几的题都是把后面的加数分成2和几,2和8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

现在老师再出几道题,不看图、不摆实物,看谁会算?

教师出示:8+5=□8+6=□8+8=□

两人一组说一说每道题怎样想.

老师点题,指名口算,并说计算过程.

4.教学例4.

出示例48+9=□

(1)师问: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老师归纳出两种方法:

①把9分成2和7,2和8凑成10,10再加7等于17.

②9+8=17调换加数位置,8+9也等于17.

(2)师问:你们认为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好?

小组讨论.老师行间巡视,听取意见.

指名说讨论结果:第二种方法好.

师问:为什么说第二种方法好?(第二种方法简便)

师说:你们真聪明,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齐读黑板上的算式.

5.小结.

提问:

(1)今天我们学的是几加几的题?

老师指课题:8加几

(2)我们计算8加几时,应先把8怎么样?(把8凑成10)

(3)凑10后再怎么办?(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分出的2和8凑成10,10再加几就是十几)

(4)8+9这道题怎样想?(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教师小结:8加几,先把8凑成10,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8加2等于10,10再加几就等于十几.这就是我们要求的数.

三、巩固反馈.

1.看图写算式.

2.口算.

8+2+2=8+2+6=8+2+5=8+2+3=

8+4=8+8=8+7=8+5=

师问:上面每组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3.移动8,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4.猜一猜,花是几?

8+3=8+9=8+5=

8+7=8+6=8+8=

8+10=8+2=8+4=

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教案(篇10)

1、知识目标:让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口算十加几及相应减法,做到正确熟练,并能认识加减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索合作,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口算中学会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第88页的例5、例6及做一做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知

师:小机灵很喜欢看书,你们喜欢看吗?今天小机灵他到书店买书,看到《小红帽》10元一本、《笑话》3元一本、《孙悟空大闹天空》6元一本、《哪吒闹海》4元一本,他买了两本书,小朋友们猜猜看,他可能买了哪两本书,共用去多少钱?

(生回答,师投影算式)

师:看到这6道算式,小朋友发现我们学过10以内的加法有哪几道。

师:6+4、6+3、4+3是10以内的加法,小朋友很快算出了。10+5、10+4、10+3是10加几的加法,请同桌小朋友用小棒摆出结果。

同桌合作、探究摆法与结果。

二、引导合作,感受新知

师:刚才小朋友都很聪明,现在同学们看这是几?(13)请迅速摆出13根小棒,让老师一眼看出:看出摆的小棒可以列出哪几个算式:

生说算式,师板书:10+3=13、3+10=13、13―3=10、13―10=3

师:同桌合作说一个数,很快用小棒摆出并说出四算算式。

师:谁愿意把你算式和同学分享呢?(生说,师板书)

师:谁不用小棒摆,就很快说出四道算式呢?(生说,师板书)

师:小朋友发现算式都是用几去加几。

师:对,今天我们就是学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

三、归纳分类,感知新知

小朋友认真看,黑板上的算式可以分一分,怎样分呢?

一类是加法算式,一类是减法算式。

师:真棒,加法家族成员都有自己的名字,科学家给他们取名:加号前的数是加数,加号后的数是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边说边板书)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减法家族成员也都有自己的名称。科学家也给他们取名:减号前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准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四、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今天有个小朋友来我班挑战口算比赛,你们愿意比吗?

(投影出示口算)

10+64+1015―1010―9

18-810+713-313+2

师:小朋友们真棒,都克服困难算出来了,这节课我们胜利结束。

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渗透加减法的关系,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口算道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熟练口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11~20各数的组成

分别出示数字卡片:14、17、12、11.

学生说数的组成.

2.看图列式:

出示桃子图

师:同学们对于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小猴子看了很高兴,它给我们送来了桃子,想慰劳一下大家,你们看,这就是小猴子拿来的桃子.

问: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问:这两个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这两个减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说图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就要用刚才复习的知识学习新知识,你们有信心学好它吗?

二、指导探索:

1.出示钟表图.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钟表)

钟表是帮助人们看时间的,今天我们要用它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

问:你能根据这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学生口述算式,老师板书:

(教育学生看图、数数要仔细)

师:结合钟表图,说一说算式中的10、3和13分别表示什么?

(3表示盒外有3块手表,10表示盒里有10块手表,13表示一共有13块手表.)

问:你能说一说10加3和3加10为什么都等于13吗?

(因为13可以分成10和3、从13里面去掉3就剩10,去掉10就剩3了,所以13减3等于10,13减10等于3.)

师:原来你们是根据数的组成来算加、减的,真会学习,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再做两道题.

2.出示练习图(第81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试做,然后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指名说答案.

师:如果没有图,你会算这样的加减法吗?

3.出示卡片:

指名口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1页做一做第2题):

10+7=□14-4=□

8+10=□18-10=□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学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学案

“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教学要求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形成表象,内化感知的基础上,理解掌握“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算法。所以,渗透转化思想(即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应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是教学重点,并能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条理化“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一、说教材

我的说课内容是“9加几”,这个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它是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进位加法的基础。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因此,我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将数学知识融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中,我不打算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去获取新的知识,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小朋友们,四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看,比赛开始了,运动场上多热闹哇(出示课件一——主题图)!跑道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的60米跑决赛,运动场的中央还进行着跳绳、踢毽和跳远等比赛项目。在操场四周的看台上,同学们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课件二)这样,直接引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观察为运动员准备的盒装饮料,激起学生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二个环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是获取新知的过程,教学中我将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这个环节我将分三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讨论交流,得出方法。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议一议每种方法。在学生评议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赞扬和鼓励。根据学生的发言,屏幕上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在交流过程当中,学生探讨出的方法有很多种,思维比较凌乱。可能出现的情况有:(课件三)

(1)依次一个一个的数1、2、3、4、……12、13;

(2)先数箱子里的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

(3)9和4合起来是13

(4)先拿一盒放进箱子里,补足十,再想“10+3=13”

教师引导学生将第四种方法的思维过程用下图表示出来,想:9加1得10,10加3得13。

9+4=13(课件四)

13

10

通过直观的分析比较,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方法。

第二个步骤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设计了一个比赛环节:利用主题图让小组成员互相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看谁提得多,并给予奖励。运用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巧妙自然地将9加几的问题搬到黑板上,例如:

踢毽组和跳绳组一共有多少人?

9+3

踢毽组和跳远组一共有多少人?

9+7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寻找要解决的问题,并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第三个步骤是归纳算法,巩固记忆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在引导学生归结“凑十法”算理时,我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9+3,左边摆9根,右边摆3根;再让学生回忆几加几凑成十,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移动小棒,根据学生的思路,填写思维图。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从3根里拿出1根和9根凑成10根,10再加2等于12(课件五)

9+3=12

12

10

第二种是从9根里面拿出7根和3根凑成10根,10再加2等于12

9+3=12

27

10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摆圆片,计算9+7,学生也可能出现两种思路(课件六)

9+7=16或9+3=12

1627

1010

这里我没有强调“看大数,分小数”,而是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分小数”或“分大数”,只要能凑成十都是可以的。

(3)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持久,在突破重难点之后,我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一个砌房子的游戏,将9加几的算式有规律的排列,先让学生发现每个算式的第一个加数都是9,从而引出课题“9加几”,再让学生计算结果。既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巩固了9加几的知识。让学生计算出9加几的算式后,再观察得数特点,发现规律,找寻又快又对的计算窍门。(课件七)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发现和的个位上的数都比第二个加数少1,那我继续追问,这个1到哪去了?学生很自然的想到1和9凑成10了,从而对“凑十法”进一步加深了印象。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我安排了两个练习。第一个练习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色彩鲜艳的菠萝、苹果图,培养学生看图列加法算式的能力,(课件八)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第二个练习是根据图意填写算式。这道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先让学生弄清楚画中的内容,再让同桌互相讨论提出问题。可以自己选择计算出蜜蜂的只数或鲜花的朵数。在计算鲜花的朵数时,学生可能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把算式填成6+9=15,要给予肯定;在计算蜜蜂的只数时,学生也有可能按蜜蜂的颜色分类把算式填成10+5=15,在肯定学生计算正确的同时,也要表扬他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5)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我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里学会了什么?解答这些题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在进行评价时,我会采用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表扬和鼓励学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认可,学习的兴趣会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以上是我对“9加几”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分析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分析

第一课时:9加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板书设计:

教学小记:

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教案集锦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教案集锦”,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陵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二)过程性目标

1.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1台,录音机,算式卡片

学生每人准备两种颜色圆片各10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练习: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9+29+59+49+9

9+79+69+89+3

2.拍手游戏

教师拍的次数与学生拍的合起来是10。

教师拍9下、1下、5下。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3

(1)放录音(合唱)

教师:好听吗?这是我们学校合唱队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合唱,我们一起去看看。

(2)投影出示,例3仔细观察,教师: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告诉全班同学。请学生回答

(3)老师想知道一共有凡人?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呀?

列式、板书:9+5

(4)那到底一共是几个人呢?.

学生想计算方法,可以用喜欢的圆片摆摆看(两种颜色的圃片)

教师巡视

(5)学生汇报想到的方法

(6)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说一说

2.完成做一做

(1)投影出示图

(2)小组合作,要求:

①观察图,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记录下来

②要求什么?记录下来③怎样列式?

④怎样计算?(有几种方法?)

三,师生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两步思维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计算8加几的式题.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8加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具:磁铁黑板、红花、黄花图片、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学具: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复习数的组成.

2.连算.

8+()=108+()=108+()=10

10+4=()10+3=()10+7=()

8+2+2=()8+2+5=()

8+2+6=()8+2+8=()

3.口算.

9+4=9+7=9+5=

9+3=9+6=9+8=

师问:9+69+8你是怎样想的?

师指8+()=10问:8加几等于10?板书:2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了9加几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凑十法)

今天我们还用凑十法来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8加几)

1.教学例1.

出示例18+3=11

(1)出示黄花、红花图.

师说:根据图上黄花、红花的个数,请同学们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指名学生编出:格子里有8朵黄花,格子外面有3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师问:要求一共有几朵花,怎样列式?(板书:8+3=)

师问:8+3这道题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现在分小组讨论一下.

指名说计算方法.

(2)直观演示.

师说: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好,计算8加3时,可以用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凑十法来计算.

老师边说边演示:格子里有8朵黄花,如果把格子里凑满10朵需要放几朵?(放2朵)那就把8和几凑成十?(8和2凑成10)把外面的3朵红花分成几朵和几朵?(分成2朵和1朵)拿走2朵放在格子里,8加2得几?(8加2得10)10朵再加几朵?(10朵再加外面剩下的1朵)10加1得几?(10加1得11)所以8加3等于11.

(3)讲计算过程.

请一个同学把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遍: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式子上用连线表明.

师问:①为什么要把3分成2和1?

②计算8+3时怎样想?

引导学生说:这样想:

①先把8凑成10,把3分成2和1.

②8加2等于10,

③10再加1等于11.

2.教学例2.

出示例28+4=8+7=

(1)摆小棒,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根绿色小棒,右边摆4根红色小棒.(老师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出小棒)

师问:谁能看图直接列出加法算式?(板书:8+4=12)

师问:8加4等于12,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移动小棒,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多少?谁来试试?

指名上前移动磁铁小黑板上的小棒.

师问:你们都看清楚了吗?请你们摆一摆自己的小棒,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12.引导学生这样摆:把4根红色小棒分成2和2,再把其中2根推向8根绿色小棒一边.老师连线:

学生自己小声说计算过程.

(2)摆圆片,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个黄圆片,右边摆7个红圆片.(指名一个同学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圆片)

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教案【篇3】

教学内容:课本P98-100例2,做一做1-3,练习十七4-7

教学目标:1、能用学具摆出9加几的凑十过程,会计算9加几。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用凑十的方法口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3、摆、说、想结合,手、口、脑并用,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口算训练(口算卡片)

2+38+15+59-210+310+210+510-110-29+()=10

2、数的分解练习:师出示一个数学生说出分成1和几。如:出示3,学生口述:3、可以分成1和2;出示4,学生口述:4可以分成1和3

二、谈话引入:

计算9加几可以用数数的方法,也可以用凑十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9加几的计算。

三、教学互动。

1、学习例2①:9+3=(课件出示小棒图)

(1)提示:有多少根红色小棒?(9根)有多少根绿色小棒?(3根)合起来一共有几根小棒?9+3=?

(2)摆小棒说算理。

①仿照小棒图你能拿出小棒来摆一摆吗?你是怎么摆的?(师巡回指导)

②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③集体交流。指名说,课件演示小棒图9+3的凑十过程。

⑶回忆摆小棒的过程,补充计算过程:9+3=□

1□

10

⑷同桌口述9+3的思考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自学例2②:9+7=(出示向日葵图)

⑴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计算这幅图吗?生独立摆出9+7的凑十过程,小组交流。

⑵集体交流9+7的计算方法。

⑶补充书中计算过程。

⑷闭目想一想:图中把7分成了几和几,为什么?

⑸小结:计算9加几,可以这样想:因为9加1得10,所以先把另一个数分成1和几,再算9和1凑成10,10加几得十几。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四、学习效果测评:

1、圈一圈,算一算。

①学生独立完成。师巡回指导。

②指名汇报,(课件演示)集体评议。

2、看图把算式补充完整。同桌各说一题。集体校对。

3、练习十七第4题。

先说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再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汇报。

4、找朋友。第6题。

五、拓展练习。练习十七第5题

1、看图填算式,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思考:一是计算一共有多少只蜜蜂,二是计算共有多少朵鲜花。

2、在计算蜜蜂只数时,又从两种角度思考:

(1)左边有9只蜜蜂,右边有6只蜜蜂

(2)图中有两种颜色的蜜蜂,10只金黄蜜蜂,5只黄蜜蜂。

3、计算鲜花朵数:左边有6朵花,右边有9朵花。

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对口令--练习10的组成

例如:师:我出7。

生:我出3,7和3组成10。

2.完成填空并口述计算过程

9+4=9+6=

1

二、创设情境,引入探究新课

1.谈话导入,出示主题图(板书:看一看)

2.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能够完整地说一说图意并提一个数学问题

3.引出算式及课题,简略说说怎样计算

4.动手操作以及完成书本上的填空(板书:摆一摆

写一写)

5.口述计算过程(板书:说一说)

6.比较两种算法,找出自己喜欢的一种,说说为什么?

7.看书质疑

8.课间活动--快乐时刻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课本第101页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口述看到了什么并提数学问题,然后列出算式并口述计算过程。

结合图渗透教育热爱劳动的美德。

2.练习十八第1题(与做一做类同)

3.练习十八第2题(直接说出算式及得数)

4.游戏--送信(练习十八第3题)

四、归纳整理,总结全课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思考题--书本第102页的思考题。

板书设计

看一看9+5=14(人)

摆一摆9+5=149+5=14

写一写

说一说

一年级数学9加几的教案【篇5】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103-104。

二、教学准备

算式卡片13张以上、各组教学小棒2份、7个纸做红苹果、6个纸做绿苹果、每个纸苹果背后备有本节课的练习题、课前在黑板下方画两棵树。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本人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求异思维能力,在9加几的进位加法学习中已经有较多的出人意料的计算方法。所以本人将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机能: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8、7、6加几的进位加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及抽象概括等方法去体验感悟各种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有个性有价值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1、创设整体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二、教学策略选择

鉴于教材情境中提供的数学信息比较简单,蕴涵的数学问题比较单一,教学内容缺乏整体动态的情境。本人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大胆创设了一个数学味较浓的、能够提供较为丰富数学信息的较为开放的数学情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

1、创设整体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计算课单调乏味的特点,本人将这节课设计成一个模拟的事件发展过程,通过长苹果-算苹果-摘苹果连贯性的环节情境设计,把本节课的准备练习、新课教学、巩固提高环节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童话般的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提供选择机会,

体现差异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智力弱项,也有与此相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这节课本人把学生间的智力差异视为可贵的教学资源展开算法多样化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使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在参与中创设情境

1、呈现黑板上的两课树

谈话:小朋友,这两课树上有果实吗?(没有)想不想让它们长出果实来?(想)

2、复习:有关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口算与方法。

操作说明:(1)请小老师举卡片,其他学生回答。(2)学生作对一题,树上长一个苹果(教师贴)。(3)完成的情境:第一棵树上贴8个苹果,第二棵树上贴5个苹果,且每棵树上都有两种颜色的苹果。

二、在观察中发现数学问题

1、获取数学信息

操作:学生观察树上的苹果,说说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自主观察,指明回答)

预设:第一棵树有8个苹果,第二棵树有5个苹果;红苹果有7个,绿苹果有6个;第一棵树有a个红苹果,有b个绿苹果(a+b=8,a、b的个数视教师贴决定);......

2、提出数学问题

操作:根据知道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预计问题:两棵树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一共有几个红苹果?一共有几个绿苹果?......

操作: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列出相应的算式。关于8+5、5+8、7+6、6+7的得数学生可能直接算出,也可能没算出。

[备选]若学生直接算出得数,则在自主探究中让学生验证得数正确与否并研究这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若没算出得数,让学生思考算出得数,并说出是怎样算的。

三、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1、揭示探究内容: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研究8+5、5+8、7+6、6+7的得数是怎样算的或怎样算出来的。

2、小组学习要求:各小组选择一道算式,能直接算出得数的小朋友,口头说说是怎样算的,不能直接算出得数的小朋友,可以用小组里的小棒摆一摆再算,然后小组交流。小组长要整理好自己小组里的计算方法,并选好汇报员,如果有时间,汇报员可以在小组里练习汇报。

3、小组学习活动,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注意给独立探究有困难的学生以帮助。小组交流时,要指导小组长整理记录计算方法。

4、汇报算法:在组代表汇报有遗漏时,允许组员补充。预计的方法:数数法(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数小棒);凑十法如:7+6,可以7+3+3=13,也可以6+4+3=13,也可以5+5+1+3=13等(学生口述或学生边口述边演示学具,教师进行分解式板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肯定学生其他的合理算法。

5、算法评价:学生说说哪些算法有相同的地方,哪些算法对自己来说比较好算,也可对同学的意见提出不同的看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不同基础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方法。

四、在活动中巩固提高

摘苹果游戏:每组摘两个苹果,每个苹果背面附有习题卡,小组学生自主选择星级题。(题形有:口算、看图圈一圈再计算、看图列式、文字题等。)

五、课堂小结。(略)

一、在参与中创设情境

1、复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以求形成知识的正迁移。

2、用奖励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用学生的学习成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1、学生已学过9加几的进位加法,有能力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独立探索,所以本人把学习探究的机会还给学生。

2、4道例题的计算方法是相通的,所以本人采用全班各小组自主分工的方式进行,合作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让学生自己选择探究方式,更符合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

4、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弱,在算法评价时,把方法小结的要求放得很低,但有助于学生对8、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一、教学片段实录

情境:黑板上呈现两棵果树,第一棵上有8个苹果,其中5个绿苹果,3个红苹果,第二棵树上有5个苹果,其中1个绿苹果,4个红苹果。

1、观察交流

师:观察这两棵树上的苹果,你知道了什么?

生:第一棵树上有8个大苹果,第二棵树上有5个大苹果。

生:苹果的颜色有两种,一种是红苹果,一种是绿苹果。

生:红苹果有7个,绿苹果有6个。

生:两棵树上一共有13个苹果。

2、算式探究

师:小朋友说得很好,两棵树上一共有13个苹果会用算式表示吗?

生:8+5=13

生:5+8=13

生:7+6=13,也可以6+7=13

生:10+3=13

师:10是怎么得来的?

生:从第一棵树借5个给第二棵树,第二棵树就有10个苹果,第一棵树剩下3个苹果。

师:你借得真妙啊!

生:5+5+3=13

生:5+3+5=13

生:3+5+5+=13

师:这道算式中的5和5是怎么得来的?

生:第二棵树有5个苹果,从第一棵树分5个出来先加。

师:你分得真好啊!

生:8+2+3=13

师:8与2是怎么得来的?

生:第一棵树有8个苹果,向第二棵树借2个就是10个。第二棵树还有3个苹果,就是13个。

六: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全体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思维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有两方面:

一、以学习活动生成数学情境,以数学情境串联教学环节。

进行情景教学是新课标提出的一条新理念,它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相结合。本节课中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

首先,创设学生关注的情境。

情境创设要体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或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物入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节课的情境设计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即答对一题就长一个果实,学生经历了情境的形成过程,这两棵苹果树就是学生智慧的结晶,大大拉近了情境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学生乐于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打下了情感基础。

其次,创设富有数学味的情境。

要想情境为教学服务,必须精心提炼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使其蕴涵丰富的数学信息与开放的数学问题,以便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本节课的情境设计紧扣教学主题,富有数学味。这个情境看似简单,但不会给学生一览无余的感觉,因为每棵树上都有两种颜色的苹果,简洁中蕴涵着层次性。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两棵树为基准,大多数学生能很快列出8+5=13的算式,直奔本节课的主题,显示出该情境的直观性,满足大多数学生成功的愿望。以苹果的颜色为基准,部分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得出7+6=13的算式,这样给信息获取能力较强的学生一个机会,显示出该情境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现。同时该情境把8、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例题和协地统一起来,极少其他非数学因素的干扰,使教学环节的衔接非常自然,在教学中发挥了高效性。

再次,创设有整体感的情境。

本节课的情境设计将准备练习,新课探究,练习提高融为一体,使抽象的数学活动情节化,闪烁着数学教学的整体美。

二、根据教学目标把握生成资源,根据课堂实际调整教学方案。

构建主义认为建立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课堂上许多生成性的资源往往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又是教师未曾预料的。在本节课将生成性资源转化成教学资源,我是这样:做的:

1、树立高度的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统帅,是教师在课堂中取舍生成性资源、调整教学方案的的重要依据。

本节课的核心技能是:学生进一步用凑十法口算8、7、6加几的进位加法,我以此为支点,在教学中进行生成点的选择。当让学生说说两棵树一共有13个苹果用算式怎样表示时,居然有学生列出了10+3=13的算式。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9加几》教案


教学内容:

9加几,96-9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鈥湸帐ㄢ€潱醪秸莆?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理解鈥湸帐ㄢ€澋乃嘉獭?/p>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第96鈥?7页的全景图。

老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2、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鈥溁褂卸嗌俸校库€?/p>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边提问边指导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鈥溩鲆蛔鲡€澋?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鈥溩鲆蛔鲡€澋?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一年级数学《876加几》教案


一年级数学《876加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

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十”,同时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

1、注重操作,为学生把已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情况中去打好基础。教学例1时,利用学习9加几的基础,让学生独立用小棒摆出把8凑成10的过程,以加深对“凑十法”的感性认识。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说明用“凑十法”计算8+5的口算过程,强化“把8凑成10,就把另一个数分成2和几”的认识,为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打好基础。

2、运用迁移规律,解决新问题。

教学例2时,先利用学生计算8+5的基础,让学生思考怎样把8凑成10,算出8+4的得数。之后,让学生回顾比较9加几、8加几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学生用“凑十法”

计算7加几、6加几作准备。然后,让学生思考,推出用“凑十法”计算7+6、6+5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以加深学生对7加几、6加几计算方法的认识。

3、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例3时,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8+9。学生完成计算后,请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注意请用交换加数的方法的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如果没有出现交换加数的方法,要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能很快想出得数?”“怎样算简便?”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进一步启发:“我们学过的哪道题的加数和这道题的相同?”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9+8=17,算出

8+9=17。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是运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规律推想出得数,蕴含有简单的推想过程。如计算8+9:因为9+8=17,所以8+9=17。让学生在计算中初步学习简单的推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咱们比比谁的反应快,看谁算得快。(复习数的组成)

2。刚才大家表现很好,现在咱们去个有趣的地方,看看吧!(儿童乐园)

3。想去吗?咱们乘车去,说对了就先出发!

学生回答后选择一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复习已有知识,揭示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的实质,并利用这种数学思想方法的迁移知道新知识的学习。]

二、自主研究,学会算理

1。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大家看,已经有许多人在等着买票,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出示主题图)

(2)你知道共有几个小朋友吗?应该买多少张门票该怎样列式呢?生汇报并交流。教师板书8+5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熟悉的到公园玩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8加几(教学例1)

①师:9加几的方法咱们己经学过了,那8+5该怎么算呢?把你的想法用学具摆摆,并和同桌说说,比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动脑筋,想的方法最多。

②学生交流后汇报:指名生上台演示。并说算法。(出示学生的几种摆法,并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记下来。你们看哪种方法能一眼看出8+5是多少?)

③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以后同学们在口算时,可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来算。看着你喜欢的方法把它装到脑子里吧!

④现在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算8+4行吗?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根据《课标》这一理念,在教学时我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到不同的计算方法。而这些方法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动手摆一摆,动脑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归纳得出来的各种方法,同时教师强调最基本的计算方法,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允许学生灵活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⑤小结:这些题都是几加几?(8加几)8加几,怎么算?(生小结)那么如果是7加几、6加几同学们会算吗?

(2)自主探究7、6加几

①同学们刚才都学得很不错,下面咱们看看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课件出示:一些游乐项目及其票价,由师简单介绍。)

②你最想玩哪两个项目,你知道一共要用多少钱吗?怎么列式?(学生自主列式,师将板书设计按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分类)

③学生自由算一算自己要花多少钱?(由学生说算法,班内交流)

④学生看板书小结8加几、7加几、6加几的算法。

⑤出示“凑十歌”,学生自读、互读、齐读、背诵

[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同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结:看来解同一道题,会出现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选择其中的一种!

三、趣味游戏,巩固新知

1。做一做:看车来接我们回家了!谁能根据这幅图说出几句话?请大家翻开书104页,自己在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一幅图里圈出10个来,再计算!

2、对号上车(连线)

3、转盘:再来玩个快乐转盘的游戏。(转盘正中心写有8、7、6数字)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孩子好动、活泼、积极、好胜的个性特点,把游戏贯穿在课堂中,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热情。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算法把8、7加几这些算式能算得又对又快。由于题目没有什么难度,课堂上学生都很兴奋,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四、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设计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设计

课题9加几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初步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优化“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通过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找到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3.体会多种计算方法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10+210+310+410+5

10+610+7lO+810+9

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10加几的。

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

生:都是10加几,就能很快算出得数是十几。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二、创设情境,激趣学习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数一数。

学生先独立数,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最后指名汇报。

(二)教学例1:

师:我们先来看,这些饮料是怎样摆放的?

生:盒子里有9个,盒子外面有4个。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盒呢?

生:用加法。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指名回答)(师板书出算式9+4)

师:那么,怎样算出9+4的结果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生独立探索并与同桌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到得数的?指名说,然后老师师纳

(1)点数出结果。(2)从9接着数。(3)从4接着数。(4)圈一圈。(5)凑十法。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加4得13,那么,哪一种方法最好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凑十法。

师:大家看9+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尝试提出问题,巩固计算方法

1、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用加法解答的9加几的问题吗?

比如:“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

2、解决提出的问题

(1)学生自主选择提出的两个问题,让全班学生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2)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并算出得数。

(3)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算式是什么,计算时怎样想的?

四、巩固新知,作业练习。

1、89页做一做。

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特点:(先小声说给同桌听)

9+1=109+2=119+3=12

9+4=139+5=149+6=15

9+7=169+8=179+9=18

2、渗透加法的交换律:

2+9=5+9=7+9=8+9=

9+2=9+5=9+7=9+8=

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案


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卡片9+()=10,指名口答。

2.口算。

9+1+2=9+1+5=9+1+3=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

1.出示运动会场景画面。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1)让学生观察画面左边。

(2)研讨解决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3)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逐一出现各种解决方法。①点数出结果。②接着数,数出结果。③用“凑十法”算出结果。④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4)强化凑十法。①教师引导:有的同学用加法算出还有13盒饮料。回想一下,怎样算的?纸箱内有9盒饮料,箱外有4盒饮料,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所以要用9+4计算。(板书:9+4)②演示9+4的口算过程。怎样算出9+4的得数呢?重述凑10的过程:放进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③说明9+4的口算方法。算9+4,怎样想出得数呢?先让学生结合黑板上的演示,想一想怎样算9+4得几?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说明:因为9+1得10,所以算9+4,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然后,在9+4后面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

3.解决拉拉队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出示问题:拉拉队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3)教师口述: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男生9人与女生6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待学生回答后板书)9+6。(4)让学生讲讲怎样算?得数是几?(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4.小结。今天我们开始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前面计算的9+4、9+6两题的得数都超过了10,就是进位加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具体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9加几)我们已经知道9+4=13、9+6=15,那么9+2、9+3......怎样算?得数是多少呢?我们共同研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1)摆一摆,算一算。先圈一圈,再填写思维图,直观操作和抽象思维一一对应。

2.通过游戏完成练习十七第2题。巩固计算,加强训练,提高计算正确率。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做练习二十第1题。(1)先让学生看图说题意,再填写算式。(2)说一说加的过程,集体评议、订正。注意阅读文字,观察、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做练习二十第4题。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教师的演示,理解并掌握“凑十法”在计算中的方便与快捷,达到准确计算的程度。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初步渗透转化思想。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它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开始,通过学生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方式,理解“10个一转化为1个10”,并掌握“凑十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四、教学准备

课件、算式卡片、每人13个小苹果学具等。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活认知

1.出示口算,抢答(课件出示)

10+24+105+1010+7

(1)怎么算得这么快呀?

(2)学生总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2.看谁算的巧(课件出示)

9+2+1=5+3+7=

8+4+2=6+5+4=

3+2+8=5+6+5=

7+1+3=1+8+9=

(1)学生口算抢答。

(2)没有“10”怎么也算得这么快呀?说说你是怎么找到10的?

小结:看来,“10”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把复杂的计算变得很简单。

【设计意图】回顾已学的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进一步探究新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提取信息,发现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运动会赛场。

教师:在运动会赛场,你发现哪些信息?

学生看图之后互相说一说。(有啦啦队、赛跑的、跳绳比赛)

(2)重点研究“饮料”图片提供的问题。

①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从这幅图中,发现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②学生交流信息。

箱子里有9盒饮料,外面有4盒饮料,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呢?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预设学生回答)

①生1:1、2、3……12、13依次数。

②生2:从9数到13。

③生3:先拿1盒放到箱子里,再算10+3=13

④生4:先将9看成10,10+4=14,9+4=13

(3)发现方法间的区别与联系

①这几种方法,哪种最熟悉?(前两种方法)

②第3、4种方法,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它们都是借助10帮忙)

③这种方法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新方法,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解决9加几的新问题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沟通不同方法间的联系,突出要研究的重点。

3.建构方法,揭示“凑十法”

(1)动手摆一摆

①让学生用“苹果”代替“饮料”,把“凑十”的过程动手摆一摆。

②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教师追问:为什么拿1个呢?2个行吗?9和1在一起,好在哪里?

③板书计算过程。

将演示过程记录黑板:

揭示:从4里分解1和3,9+1=10,这种方法叫“凑十法”,板书“凑十法”。

强调:10个一转化成1个十。

(2)说一说(课件)

箱子里有9个橙子,外面有7个,一共有几个橙子?

①看图说信息

②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

③学生汇报(课件演示:7被分成了1和6,一个橙子进入盒子里。)

④板书计算过程

(3)圈一圈,写一写(每人一份题目)

9+8=

①学生先在图中圈一圈,再完成下面的计算。

预设:

②学生汇报交流,实物投影展示

追问:为什么9要添上1?为什么8要添上2?

③拆数虽然不同,但是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都是让其中一个数“凑十”,再算10加几。

(4)归纳算法

黑板呈现的算式:9+49+79+8

①观察:这几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②计算时,方法上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③归纳总结:计算9加几的加法,见9想1凑成10,把另一个加数分解成1和几,

用10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也就是将9加几转化成好算的10加几,这是数学中的转化

思想,运用转化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新问题。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中,使学生体验“凑十法”,在说一说与画一画的活动中,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1)卡片抢答。

9+3=9+5=9+9=2+9=7+9=

前两个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动笔写一写。

①P91,做一做,第1题

②要求:先独立解决,再汇报交流想法。

2.灵活练习

商店里,伞9元,气球8元,水笔5元,小象有15元钱,可以买哪两种商品?

(1)9+8=1717>14不能买。

9+5=1414<15可以买。

(2)适当延伸:8+5追问:应当怎样算呢?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题的练习,达到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稍灵活的练习,既渗透排列知识,又为下节新课做一些孕伏,深化“凑十法”。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学习的是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体会。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设计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设计

本节课的设计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师恰到好处地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1、 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切入。

从学生熟悉的校园运动会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然后根据运动场上的比赛项目,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启发了思维,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来进行的,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不仅让孩子们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教学中,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由于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生动活泼的,提出了多种9加几的计算方法,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动脑思考获得,还具有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4、计算课到底该怎么上。

在课改的今天,关于计算教学如何上,仍有很多困惑。在课改初期,教师们认识到原有教学模式的局限,大张旗鼓的开展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计算中过分提倡并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整节课都是“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导致学生计算能力不如以前娴熟,那么,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今天,计算课如何扎实有效而又不失灵活的进行?怎样处理算法多样化与基本算理算法之间的关系?算法多样化怎样优化?何时优化?目前使一线教师们深感困惑。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师资讯、教师交流、教师学习

尽在小学教师帮!

小学一年级数学45、4、3、2加几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45、4、3、2加几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0页的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软件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1.歌谣

2.口算(计算机显示)

95=93=85=83=94=

92=84=75=65=86=

3.计算机显示:89=?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电脑演示各种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板书:20以内进位加法)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57=,同桌合作学习。

a.师问:57等于多少?怎样计算呢?

b.学生独立试做57。c.同桌交流并探讨多种计算方法。

d.学生汇报各种算法,教师板书。

生1:把5分成2和3,3加7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板书)

生2:把7分成5和2,5加5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板书)

生3:想75=12,所以57=12。(板书)

e.看看每种方法有多少同学选择。

f.师指导: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8、48、39。

a.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

b.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3.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师提示1:20以内是指得数从11到20。

师提示2:进位加是指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生根据提示汇报:(师板书)

a.5加几有:56575859

b.4加几有:474849

c.3加几有:3839

d.2加几有:92

学生抢答汇报得数。

4.看书质疑。

5.做一做。

a.看图列式。

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注:此题可以一图四式,学生说哪种都可以。

b.

75=95=84=

57=59=48=

94=83=92=

49=38=29=

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6.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练习

1.先说得数,再说算式。(练习二十一第1题)

每个图形的角上都有一个数,用外面的数加里面的数。按照外面的数变化的顺序先说得数,再说算式。

学生汇报。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二十一第2题)

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对照投影自批自改。

3.学生自己出题,其他同学抢答。

4.数学游戏。学生依据得数举算式卡片。说出自己找到了哪些卡片。

全课总结

教学设计说明

5,4,3,2加几是在9加几、8加几的基础上设置的,共有两个例题,四道算式。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凑十法,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而是算法的多样化。在设计本课时,依照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设想如下: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主,合作交流。

有关20以内进位加法,学生已经学过9、8、7、6加几,所以,整堂课不再像前面那样教学怎样去凑十,而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讨论。在出示57=后,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再小组说一说。这样,既创立了一个合作讨论的氛围,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交流、补充、完善,使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取长补短,同时也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

2.尊重学生个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学生在开放自主的环境里,思维也会开阔、活跃起来。在学习完例1、例2后,我引导学生想: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并适时地给出两个提示,这样学生就能迅速、准确地想出来。比起老师直接给出20以内进位加法表记忆更深刻。

3.尊重学生的思维多样性,鼓励不同方法计算。

成人的思维是固定的,而儿童的思维是灵活多样的。他们在课堂上冒出许多智慧的火花,教师应爱护这些宝贵的思想。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在出示57=后,学生想出很多种方法,教师应适时引导,鼓励创新,提倡学生算法多样化。学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认可,学习的兴趣会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执教: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实验学校赵岩

指导教师: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实验学校姚亚萍

1.9.45、4、3、2加几|人教课

《876加几》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876加几》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具准备

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1、教师创设情境:体育课可好玩了,瞧,同学们都在跑步呢。观察主题图,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

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4、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师: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2、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师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问: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4、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教师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5、师: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课题)

6、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想出了做8、

7、6加几的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一样,都是利用“凑十”。那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目8+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做一做”。

1、第1题。“圈一圈”,完成凑十的过程,再算出得数。

2、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凑十过程,再填在书上。

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一第1题。先让学生看图,描述画面。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分类方法确定两个加数,获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9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案百度文库》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加几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41909.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