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7高中化学二氧化氯知识点归纳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2017高中化学二氧化氯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2017高中化学二氧化氯知识点归纳

二氧化氯简介
(一)二氧化氯消毒剂的发展史
早在1811年,美国科学家H.Davery利用KClO3水溶液和盐酸反应,首次合成并收集了二氧化氯气体。但是,直到本世纪30年代,ClO2才得以安全且经济地规模生产,开始了工业化的广泛应用。1944年二氧化氯首次作为消毒剂用于处理美国纽约州尼加拉大瀑布城的饮用水。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自从研制成功二氧化氯稳定剂后,二氧化氯作为漂白剂和消毒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纸浆的漂白、食品加工领域的杀菌消毒及水净化处理等领域,充分显示出其所具有的强漂白和杀菌消毒能力。
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新一代的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保鲜剂,是氯制剂最理想的替代品,在世界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美国、西欧、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有关组织如美国环境保护局、食品药品管理局、美国农业部均批准和推荐二氧化氯用于食品、食品加工、制药、医院、公共环境等的消毒、防霉和食品的防腐保鲜等。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食组织(FAO)也已将二氧化氯列为A1级安全高效消毒剂。为控制饮水中“三致物质”(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产生,欧美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二氧化氯替代氯气进行饮用水的消毒。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二氧化氯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国家化工部颁布了有关的行业标准,国家卫生部已批准二氧化氯为消毒剂和新型食品添加剂(GB2760)。
(二)二氧化氯消毒剂的理化性质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水溶性的强氧化剂,在常温常压下是黄绿色的气体,但在更低的温度下则成液态。其分子量为67.45,沸点11℃,熔点-59℃。气体ClO2密度为3.09(11℃),液体ClO2的密度为1.64,0℃的饱和蒸气压为500torr。二氧化氯在水中以二氧化氯单体存在,不聚合生成ClO2气体,在20℃和4Kpa压力下,溶解度为2.9g/L。在水中不与有机物结合,不生成三氯甲烷致癌物(因此被称为不致癌的消毒剂)。
ClO2结构中有一个带有孤对电子的氯-氧双键结构,极不稳定,光反应会产生氧自由基,具有强的氧化性。

表1列出了二氧化氯与其它氧化类消毒剂的氧化能力,即杀菌能力比较(通常用有效氯来表示)。
表1二氧化氯与常用氧化类消毒剂氧化能力比较
氧化剂ClO2H2O2NaClO2KMmO4Cl2NaClO
氧化能力263%209%157%111%100%93%
由此可见,如果以氯气的氧化能力为100%,那么二氧化氯的理论氧化能力是氯气的2.6倍,次氯酸钠的2.0倍,双氧水的1.3倍。
所以说,二氧化氯虽然是含氯的消毒剂,可以被广义地称作“含氯消毒剂”,但是其强氧化的作用原理远不同于传统的含氯消毒剂。而二氧化氯在杀菌消毒的同时又具有的极高的人体安全性及环境友好性,被认为是传统氯制剂的理想替代品,是第四代消毒剂。
高中化学二氧化氯知识点(二)

化学性质
红黄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气体:11℃时液化成红棕色液体,-59℃时凝固成橙红色晶体。有类似氯气和硝酸的特殊刺激臭味。液体为红褐色,固体为橙红色。沸点11℃。相对蒸气密度2.3g/L。遇热水则分解成次氯酸、氯气、氧气,受光也易分解,其溶液于冷暗处相对稳定。二氧化氯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受热和受光照或遇有机物等能促进氧化作用的物质时,能促进分解并易引起爆炸。若用空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惰性气体稀释时,爆炸性则降低。属强氧化剂,其有效氯是氯的2.6倍。与很多物质都能发生剧烈反应。腐蚀性很强。
液体二氧化氯
可溶性:极易溶于水而不与水反应,几乎不发生水解(水溶液中的亚氯酸和氯酸只占溶质的2%);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氯的5~8倍。溶于碱溶液而生成亚氯酸盐和氯酸盐。
水中溶解度:20℃时0.8g/100ml、8300mg/L
化学键:Cl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分子为V形分子。氯原子中的一个电子垂直于O-Cl-O平面,并与O,O的4个电子形成3原子5电子大π键(离域π键)。
氧化作用:
1.对锰[1]的氧化
二氧化氯能够把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使之形成不溶于水的二氧化锰(MnO2),即:
2ClO2+5Mn2++6H2O=5MnO2+12H++2Cl-通过氧化,二氧化氯对锰的去除率为69%~81%,而氯对锰的去除率仅为25%,一般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为5.0mg/L。
2.对铁的氧化
二氧化氯同样也能够把二价的铁氧化成三价的铁,形成氢氧化铁沉淀,即:
ClO2+5Fe(HCO3)2+13H2O=5Fe(OH)3+10CO32-+Cl-+21H+通过氧化,二氧化氯对铁的去除率为78%~95%,而氯对铁的去除率仅为50%左右,一般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为2.0mg/L。
3.对硫化物的氧化
二氧化氯在pH值5~9的区间内,很快将硫化物(S2-)氧化成硫酸盐(SO42-),即:
8ClO2+5S2-+4H2O=5SO42-+8Cl-+8H+当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为3.0mg/L时,硫的去除率为81%。
4.对氰化物的氧化
二氧化氯可以将氰化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即:
2ClO2+2CN-=2CO2+N2+2Cl-当氰化物的浓度为3.0mg/L,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为5.0mg/L,其氰化物的去除率一般都大于85%。
优点
广谱性:能杀死病毒、细菌、原生生物、藻类、真菌和各种孢子及孢子形成的菌体
高效:0.1ppm下即可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许多致病菌,50ppm可完全杀灭细菌繁殖体、肝炎病毒、噬菌体和细菌芽孢
受温度和氨影响小:在低温和较高温度下杀菌效力基本一致
pH适用范围广:能在pH2~10范围内保持很高的杀菌效率
安全无残留:不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不产生三致物质和其它有毒物质
对人体无刺激等优点:低于500ppm时,其影响可以忽略,100ppm以下对人没任何影响。
安全性
国外大量的实验研究显示,二氧化氯是安全、无毒的消毒剂,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同时在消毒过程中也不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生成可产生“三致作用”的有机氯化物或其它有毒类物质。但由于二氧化氯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应避免在高浓度时(500ppm)使用。当使用浓度低于500ppm时,其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忽略,100ppm以下时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的影响,包括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对皮肤亦无任何的致敏作用。事实上,二氧化氯的常规使用浓度要远远低于500ppm,一般仅在几十ppm左右。因此,二氧化氯也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
金鱼毒性实验及小白鼠毒性实验中得到两个结果:a.ClO2的安全浓度为0.75mg/L,b.由小白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ClO2属实际无毒型水处理剂。
急性毒性试验,最高灌以剂量10000mg/kg稳定性二氧化氯时,小鼠仍无明显中毒症状,饮食与活动均正常。试验过程中各组动物均无一死亡表。经计算,其经口LD5010000mg/kg。
急性皮肤刺激性,观察表明,去除药物后1~48小时,兔脊背敷贴部位皮肤均未出现红斑和水肿等刺激症状,反应积分均为0。
急性眼粘膜刺激性,向兔眼结膜囊内滴入浓度9.7~11.4mg/L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5s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兔眼结膜血管在6h内出现轻度充血,至24h症状基本消失,症状48h完全消失。家兔48h眼刺激积分指数为0,属无刺激性物质。

相关阅读

2017高中化学乙烯知识点归纳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2017高中化学乙烯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2017高中化学乙烯知识点归纳(一)

1、乙烯结构特点:
①2个C原子和4个氢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②乙烯分子里的双键里的一个键易于断裂
2、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可使溴水褪色
(2)氧化反应:1)可燃性:空气中火焰明亮,有黑烟;2)可以使KMnO4(H+)溶液褪色
(3)聚合反应:乙烯加聚为聚乙烯
3、用途:制取酒精、塑料等,并能催熟果实。
4、工业制法:从石油炼制
实验室制法:
原料:酒精、浓H2SO4(浓H2SO4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收集:排水集气法。
操作注意事项:1.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3混合可提高乙醇利用率,混合时应注意将硫酸沿玻璃棒缓缓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搅拌.2.温度计要测量反应物温度所以要插入液面以下.3.为防液体爆沸应加入碎瓷片4.为防止低温时发生副反应所以要迅速升温到170℃5.烧瓶中液体颜色逐渐变黑,是由于浓硫酸有脱水性;6.反应完毕先从水中取出导管再灭酒精灯.
5、烯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烃
(1)结构特点和通式:CnH2n(n≥2)
(2)烯烃的通性:①燃烧时火焰较烷烃明亮
②分子里含有不饱和的双键,容易发生氧化、加成和聚合反应。
高中化学乙烯知识点(二)

选择题
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的产量B.乙烯的产量
C.钢铁的产量D.硫酸的产量
下列对丙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
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能发生聚合反应
下列物质中,与乙烯所含碳、氢元素的百分含量相同,但与乙烯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环丙烷B.乙烷C.甲烷D.CH3CHCH2
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
B.点燃前都应验纯
C.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并有黑烟生成
D.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
将29.5g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后,溴水增重7g,则混合气体中乙烯的体积分数是()。
A.75%B.50%C.30%D.25%
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应采用的简便方法是()。
A.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
C.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氢气反应
D.使混合气体中的乙烯发生加聚反应
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将CCl4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水褪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
A.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B.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C.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mol溴单质
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下列物质中,不能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H2B.H2OC.KMnO4D.Br2
计算题
在标准状况下,某烃的密度是1.25g·L-1,一定体积的该烃完全燃烧生成4.48LCO2和3.6g水,求该烃的分子式。

2017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一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2017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一,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2017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知识点归纳一
第一部分: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第二部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
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化学金属氧化物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化学金属氧化物”,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化学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6feo+o2===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

2、氧化性

na2o2+2na===2na2o

(此反应用于制备na2o)

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al.一般通过电解制mg和al.

fe2o3+3h2===2fe+3h2o(制还原铁粉)

fe3o4+4h2===3fe+4h2o

3、与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

2h2o2===2h2o+o2.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

bao2+h2so4(稀)===baso4+h2o2)

mgo+h2o===mg(oh)2(缓慢反应)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2o+so3===na2so4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al2o3+2naoh===2naalo2+h2o)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g)===fe2s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二)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二),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二)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酸碱中和反应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
生石灰和水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
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H2(g)。
铵盐溶解等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4、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与键能、能量的关系
二、化学能与电能
原电池:
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组成条件: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某一电极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电流方向:正极导线负极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总反应式:Zn+2H+=Zn2++H2
5、正、负极的判断:
(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流入正极
(3)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
(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
(5)根据实验现象溶解的一极为负极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写出总反应方程式。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设计原电池。金属的腐蚀。
化学电池:
1、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
2、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3、化学电池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
一次电池:
1、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
二次电池:
1、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2、电极反应:铅蓄电池
放电:负极(铅):Pb+-2e-=PbSO4
3、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使燃料与氧化剂反应直接产生电流的一种原电池
、电极反应:般燃料电池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烧产物相同,可根据燃烧反应写出总的电池反应,但不注明反应的条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不过要注意一般电解质溶液要参与电极反应。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铂为正、负极,介质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
当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时:
负极:2H2-4e-=4H+正极:O2+4e-+4H+=2H2O
当电解质溶液呈碱性时:
负极:2H2+4OH--4e-=4H2O正极:O2+2H2O+4e-=4OH-
4、燃料电池的优点:能量转换率高、废弃物少、运行噪音低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一、烃
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烃的分类:
饱和烃烷烃(如:甲烷)
脂肪烃(链状)
烃不饱和烃烯烃(如:乙烯)
芳香烃(含有苯环)(如:苯)
3、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
有机物烷烃烯烃苯及其同系物通式CnH2n+2CnH2n代表物甲烷(CH4)乙烯(C2H4)苯(C6H6)结构简式CH4CH2=CH2或
(官能团)
结构特点C-C单键,
链状,饱和烃C=C双键,
链状,不饱和烃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环状空间结构正四面体六原子共平面平面正六边形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比水轻,难溶于水用途优良燃料,化工原料石化工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溶剂,化工原料
有机物
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
甲烷氧化反应(燃烧)
CH4+2O2CO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取代反应(注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5种)
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高温分解
烯烃:
乙烯
氧化反应()燃烧
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有黑烟)
()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本身氧化成CO2)。
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2、Cl2、HCl、H2O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制乙醇)
加聚反应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如鉴别甲烷和乙烯。
()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聚乙烯)
苯氧化反应(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有浓烟)
取代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硝基取代。
+Br2+HBr
+HNO3H2O
加成反应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
+3H2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4、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概念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定义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的互称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称分子式不同相同结构相似不同研究对象化合物化合物原子5、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1-10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1起汉文数字表示。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新。
二、乙醇与乙酸有机物主要化学性质
乙醇与Na的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乙醇与Na的反应(与水比较):相同点:都生成氢气,反应都放热
不同点:比钠与水的反应要缓慢
结论: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比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但没有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氧化反应()燃烧
CH3CH2OH+3O22CO2+3H2O
()在铜或银催化条件下:可以被O2氧化成乙醛(CH3CHO)
2CH3CH2OH+O22CH3CHO+2H2O
消去反应
CH3CH2OHCH2=CH2+H2O乙酸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H+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与活泼金属,碱,弱酸盐反应,如CaCO3、Na2CO3
酸性比较:CH3COOHH2CO3
2CH3COOH+CaCO3=2(CH3COO)2Ca+CO2+H2O(强制弱)
酯化反应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酸脱羟基醇脱氢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356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