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植树的牧羊人》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品析语言,学习文章写作手法。
2.理解文章主题,从中领悟到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纪录片脚本的撰写。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精读文章,品析语言,理解主题。
教学难点:
品析语言。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精读文章,品析文章语言,借助补充脚本细节的任务,丰富对牧羊人形象的认识。
2.学生在确定纪录片脚本的思想性的过程中,形成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展示优秀作业,细化任务内容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完成了纪录片脚本的框架,我们一起来分享几位同学的脚本框架(展示作业)。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脚本,丰富脚本的细节。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作为你的纪录片拍摄的细节特写部分,说说你选择这些内容的理由。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最喜欢的语句,简要写出选择的理由。
【设计意图】以优秀的作业做示范,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二)交读所选内容,丰富脚本细节
交流所选内容。
【设计意图】为脚本丰富细节,即是对文章的深入解读,能引导学生从语言、写作手法、语句含义等多个角度解读文本。
预设:可以从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的使用、词语的使用、表现手法的运用、语句含义等多个方面回答自己所选内容的理由。
1.描写的使用。
(1)环境描写。
第5段“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
选择理由:突出室内环境整洁,能侧面表现牧羊人的勤劳能干、做事认真仔细、干净利落的特点。
第2段“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选择理由:运用夸张和比喻,写出阿尔卑斯山地恶劣的环境,为“我”继续向前走,寻找水源做铺垫,同时从侧面说明牧羊人植树是一件伟大的工程,衬托了牧羊人慷慨无私、坚韧执着等特点。
第16段“那一大片橡树长也长得很茂盛”“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第19段“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第20段“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
选择理由:写出阿尔卑斯山地环境越来越美丽的变化,突出牧羊人的慷慨无私、坚韧执着的特点,也表现出牧羊人工作的伟大,表达作者对他的敬重、赞美之情。
(2)人物描写(包括细节描写)。
第4段“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表现牧羊人的善良热情),第5段“他刚刚刮过胡子……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表现牧羊人做事认真、干净利落),第7段“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倒……散……挑选……”(表现牧羊人做事认真)等。
2.议论抒情的运用。
例句:
(1)我以为是一棵枯树。
(2)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3)和牧羊人呆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
(4)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
(5)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
(6)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
(7)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8)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9)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
(10)文章开头和结尾。
选择理由:表达作者对牧羊人由衷地敬佩和赞美,突出了文章中心。
3.词语的使用。
(1)第10段“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棵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选择理由:“轻轻”写出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仔细”写出牧羊人埋泥土的认真劲儿,写出他一心一意种下种子,表现他做事认真的特点。
(2)第11段“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选择理由:通过数字的对比,说明树苗成活的不易,侧面表面牧羊人种树工作的艰辛,也表现出他坚韧执着的特点。
4.表现手法的运用。
(1)对比。
无边的荒野和长满橡树、毛榉、白桦的高原对比,干涸的泉眼和流淌的源源不断的泉水对比,坍塌的房屋和干净的农舍对比,荒寂无人的景象和到处是笑声的人们对比……
选择理由:对比有力地表现牧羊人以自己的体力和毅力取得的成就,突出了中心。
(2)第一人称的使用。
选择理由:“我”不是旅人,不是过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亲自见证了高原由荒寂无人的荒野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使故事更真实,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5.语句深层含义。
第15段“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选择理由: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一定可以改变周围的一切,创造出幸福的生活,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提示:学生的回答可能是零散的,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体会语文的含义、表达效果,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采用怎样的写作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中心,以及这样构思、写作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因为在拍摄中无法直接以镜头呈现,可以提示学生以字幕或画外音的形式出现,并在脚本中加以标注。
(三)理解文章主题,确定脚本思想
当确定了脚本的框架要点,丰富了细节之后,我们要考虑:整个纪录片要表现怎样的主题?请结合书后第四题所给资料谈谈你的认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主题。
预设:
1.环保角度:牧羊人种植树木,改造荒原,表现人类勇于承担责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人性(或人生哲理)的角度: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造了荒原,这是对人类勇气、毅力、担当的赞美。
3.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角度:以何种态度面对生活家园与精神家园。
(四)交流未解问题,提出自己质疑
学生提出预习、思考、探究过程中的未解决的问题或提出质疑,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给我们的启示,交流。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质疑,解决预习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五)总结,布置作业
作业:
1.观看奥斯卡获奖影片《值树的牧羊人》,欣赏同名绘本图片。
2.完成纪录片脚本的写作(学困生只要能完成即可,良好生应能完成完整的脚本写作,且要点清晰、细节丰富,优秀生在此基础上能体现自己独特的思考和个性特色)。
3.课后“积累拓展”四(选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植树的牧羊人》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句”,深入体味第一人称表达的妙处,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浸淫情怀。
2.通过“看词”“看意”,走近作者,走进记录者与被记录者的高贵灵魂,进而明晰“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聊了聊艾力泽·布菲,这个可敬可爱的牧羊老人,他的精神与我们的愚公精神有相似相通之处呢!这样的人值得人们记录他们,值得全世界瞩目他们。我们来看看作者让·乔诺是如何来面对面记录牧羊老人的行动的?
【设计意图】这样的课堂导入是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的缀接与过渡,回应第一课时拓展的问题,又自然引出本节课需要重点解决的学习问题,让学生学会温故知新,前后勾连。
二、看句——“我”见天地“我”见众生
1.跳读寻找包含“我”与“他”词语的语句,思考辨析:“我”与“他”出现在同一空间里,能读出一种什么味道?
[投影展示]
我以为他要来说我,嫌我一直跟着他。可是,他没有。
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里再住一天,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想知道更多牧羊人的事情,他痛快地答应了。
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
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怀疑或动摇,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活动小结】
本文虽是小说,以“我”写“他”,真实客观
本文虽是小说,以“我”看“他”,专注真诚
本文虽是小说,以“我”读“他”,深情留念
本文虽是小说,以“我”阅“他”,钦佩敬仰
本文虽是小说,以“我”思“他”,惺惺相惜
2.寻找文中含有“我们”的语句,深情朗读,“我们”包含一种怎样的情怀?
[投影展示]
我们一起喝了热汤。
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
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森林里,转悠了一整天。
【活动小结】
透过“我们”,看见了世界的温暖和谐;
透过“我们”,看见了奉献的无私忘我;
透过“我们”,看见了欣赏者与被欣赏者的心手相牵;
透过“我们”,看见了记录者与被记录者的坦诚相待。
有“我”有“他”有“我们”,当我们怀着欣赏与敬仰的目光去注视那些守望孤独、竭尽全力改变这个世界的人时,阿尔卑斯山因为温暖目光的聚焦也会变得光彩而绚丽。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我”视角让世界充满了理解与欣赏的光辉。
【设计意图】以“我”的角度来读“他”,第一人称的视角让这篇文章充满了温度与热度。通过两组句子的整合朗读,进行体味,引导学生领悟人称代词背后蕴含的情感密码,读出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倾向,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性与人文性。
三、看意——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1.朗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说说“我”如何评价牧羊老人的?你同意“我”的评价吗?
[投影展示]
想真正了解一个人
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
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
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
那就可以肯定地说
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
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
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
我就觉得
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
可是
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
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
我就从心底里
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的农民
感到无限的敬佩
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活动小结】
“我”认为牧羊人是一个难得的好人,他慷慨无私,不计回报,他将沙漠变为绿洲,他将荒芜变为生机,他为这个世界留下片片绿荫,阵阵清凉。他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改变着这个世界。
2.联系本文,结合让.乔诺的经历简介,你认为让·乔诺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投影展示]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
让乔诺的作品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活动小结】
让乔诺热爱一切美好,愿意记录美好
让乔诺热爱和平,热爱家乡
让乔诺热爱所有活着就为改变世界的人们
……
3.拓展思考:左宗棠、林业工人张迎善与植树的牧羊人之间有哪些精神的相通之处?
[投影展示]
清代诗人萧雄赞颂左宗棠西北植柳:千尺乔松万里山,连云攒簇乱峰间。应同笛里边亭柳,齐唱春风度玉关。
对新疆天山地区种植左公柳的情景,诗的自注中作了如此记载:左文襄公檄饬湘楚诸军,各于驻处择低洼闲地,搜折树枝,排插为林。方及数年,已驳骏乎蔚然深秀,民甚德之。皆榆柳也。
[投影展示]
我去小兴安岭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在山场我握过一只手,我敢说,今后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再提到它,就能马上说出:那是天下第一奇手——林业工人张迎善同志的手。
一天能栽1000多棵树!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呢?……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向我介绍说:“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在1981年至1985年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仿佛第一次变清了。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活动小结】
他们目标笃定,执着如一,改变着这个世界;
他们意志坚定,厚德载物,改变着这个世界;
他们孤独坚守,矢志不移,改变着这个世界;
他们无私忘我,创造奇迹,改变着这个世界。
他们的精神是愚公移山的精神!
他们的精神是精卫填海的精神!
他们的精神是夸父逐日的精神!
他们信奉活着就要为荒山穿上绿色的衣装,
他们信奉活着就要为世界留下绿意和荫凉,
他们信奉活着就要改变这个世界!(生齐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将文本勾连,将艾力泽·布菲与我国的植树人“张迎善”进行比照,探究二者的相通之处。不管是西方的开放自由,还是东方的敦厚谦和,无一例外地都对改变世界的奉献者产生由衷敬意。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网状的学习区间,建构起更全面、更高瞻的语文学习意识,语文课堂因此更丰富,更圆融。
四、写作拓展
[投影展示]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缔造希望与幸福。你认识或者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并写出你的评价与感受。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为机动的结课环节,如果课堂进展顺畅,剩余时间充裕则在课上完成;反之,则留为课下作业。从文内走向文外,从文本走向生活,并且将“植树”一词的外延扩大,让学生去寻找身边那些执着如一、无私奉献为世界创造价值的人们,不仅仅是植树者。这样一来,将文本的意义拓展到现实意义,文本的价值实现了最大化。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春》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春之图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
3.引导学生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在增强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
2.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
3.把文中描绘的春天美景转换为头脑中的形象。
教学难点:
1.用自己的语言恰当描述读文后头脑中想象的春之图景。
2.体会比喻在增强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三、教学策略
1.重视朗读,通过一遍遍不同目的的朗读,逐渐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春天在诗人的笔下是明媚艳丽的,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切都是那么明丽美好。读读这些写“春”的名句,说说你还想到了哪些写春的句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学生思考、回忆、交流。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了解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散文代表作有《匆匆》《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设计意图】学生小学学过《匆匆》等篇目,他们对朱自清并不陌生,通过此环节,唤起学生对朱自清的回忆。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读准字音(一读)。
(1)默读课文,标好段号,标出自己不会或者觉得易错的字音。
(2)全班交流,提出问题或强调重点,生生之间互相订正,教师补充强调。
(3)做学案字音检测卷部分,加强学生对字音的巩固。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是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一步,在开学第一课上,教师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同时让学生明白还要认真查字典,及时积累。
2.再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二读)。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朗读前,教师提示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本文集中描写了春天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草、花、风、雨、人;喜爱、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文章写作内容,引导学生初步通过词句体会作者情感,了解写景状物文章重抒情的特点。
3.范读:教师有感情朗读课文3~7段具体描写“草”“花”“风”“雨”“人”的段落,请学生思考:你最喜欢描写哪个景物的段落?请用你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你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三读)
小结:这就是作者笔下的春天:草嫩嫩绿绿的,铺满大地;花团锦簇、香气浓烈;风轻柔温暖,雨淅淅沥沥滋润万物。在这样一个万物复苏,美好艳丽,充满着力量的季节里,人们也纷纷出来活动,准备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大干一场。
【设计意图】1.这个环节是一个读者把“文”转换为“图”的思维过程。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图”“文”间的转换。“阅读”的过程是把“文”转换为“图”,写作的过程则是把“图”变为“文”。通过此环节,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把作者笔下的文字,转换为形象生动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既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完成了整体感知的任务,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大体上描写了几种景物,深入到景物的具体形态、大小、味道等特点。
(四)精读品析
1.默读课文,挑选出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想想它们好在哪里?(四读)
学生默读、思考、摘抄、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比喻的修辞手法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读一读下面两组句子,说说以下两组句子哪句的表达效果更好。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雨细细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比喻”这种修辞是通过把此物比作彼物,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可以生动形象地写出该物的特点。
请学生再找找文章中的其他比喻句,读一读、说一说运用比喻句更好地写出了该物的什么特点。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寻其他比喻句,让学生巩固比喻这种修辞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说一说运用比喻句更好地写出了该物的什么特点”让学生体会运用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五)布置作业
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请你发挥想象,写三组比喻句来描绘秋天。
【设计意图】活学活用,运用比喻句来写作,这个作业难度提升了,而且要写三句话。再帮助学生强化一下比喻修辞手法。
附:第一课时配套学案
春(一)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散文代表作有《匆匆》《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二、给画线字注音
水涨起来()
散在草丛里()
窠巢
()
撑伞
()
应和
()
酝酿
()
披着蓑()
戴着笠()
薄烟
()
黄晕
()
抖擞
()
嘹亮
()
赶趟儿()
宛转
()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仔细思考,填写下列表格。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春》教学设计(第1课时)
2.本文通过美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329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