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教案

有关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教案(通用7篇)。

我们收集并整理了“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教案”,相信本网页内容能为您提供帮助。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要知道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在教学的时候学生也能更理解课堂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0页的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软件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1.歌谣

2.口算(计算机显示)

9+5=9+3=8+5=8+3=9+4=

9+2=8+4=7+5=6+5=8+6=

3.计算机显示:8+9=?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电脑演示各种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板书:20以内进位加法)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5+7=,同桌合作学习。

a.师问:5+7等于多少?怎样计算呢?

b.学生独立试做5+7。c.同桌交流并探讨多种计算方法。

d.学生汇报各种算法,教师板书。

生1:把5分成2和3,3加7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板书)

生2:把7分成5和2,5加5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板书)

生3:想7+5=12,所以5+7=12。(板书)

e.看看每种方法有多少同学选择。

f.师指导: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8、4+8、3+9。

a.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

b.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3.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师提示1:20以内是指得数从11到20。

师提示2:进位加是指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生根据提示汇报:(师板书)

a.5加几有:5+65+75+85+9

b.4加几有:4+74+84+9

c.3加几有:3+83+9

d.2加几有:9+2

学生抢答汇报得数。

4.看书质疑。

5.做一做。

a.看图列式。

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注:此题可以一图四式,学生说哪种都可以。

b.

7+5=9+5=8+4=

5+7=5+9=4+8=

9+4=8+3=9+2=

4+9=3+8=2+9=

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6.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练习

1.先说得数,再说算式。(练习二十一第1题)

每个图形的角上都有一个数,用外面的数加里面的数。按照外面的数变化的顺序先说得数,再说算式。

学生汇报。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二十一第2题)

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对照投影自批自改。

3.学生自己出题,其他同学抢答。

4.数学游戏。学生依据得数举算式卡片。说出自己找到了哪些卡片。

全课总结

教学设计说明

5,4,3,2加几是在9加几、8加几的基础上设置的,共有两个例题,四道算式。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凑十法,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而是算法的多样化。在设计本课时,依照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设想如下: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主,合作交流。

有关20以内进位加法,学生已经学过9、8、7、6加几,所以,整堂课不再像前面那样教学怎样去凑十,而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讨论。在出示5+7=后,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再小组说一说。这样,既创立了一个合作讨论的氛围,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交流、补充、完善,使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取长补短,同时也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

2.尊重学生个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学生在开放自主的环境里,思维也会开阔、活跃起来。在学习完例1、例2后,我引导学生想: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并适时地给出两个提示,这样学生就能迅速、准确地想出来。比起老师直接给出20以内进位加法表记忆更深刻。

3.尊重学生的思维多样性,鼓励不同方法计算。

成人的思维是固定的,而儿童的思维是灵活多样的。他们在课堂上冒出许多智慧的火花,教师应爱护这些宝贵的思想。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在出示5+7=后,学生想出很多种方法,教师应适时引导,鼓励创新,提倡学生算法多样化。学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认可,学习的兴趣会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继续巩固凑十法,能逐步脱离实物正确口算8、7、6加几。

2、在观察、交流、比较中的活动中,理解并会运用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计算规律,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学习中不断获得自信心,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计算方法,如点数、接着数、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和凑十法等,其中凑十法是进位加法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它具有规律性强、易于理解、过程简捷等特点。即体现了十进制记数法的优越性,同时也是后继的学习的基础。

通过前测发现,一些学生能正确计算8、7、6加几,但在访谈中发现学生是在学前经过了家长的反复训练,只是能知道计算结果,不明白计算方法,属于机械的计算。

重点难点

逐步脱离实物正确口算8、7、6加几,体会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1.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快。(复习数的组成)

2.今天我们一起乘车去公园,看看谁能准确的算出车票上的结果?

选择9+4借助摆小棒说明计算方法?

活动2【讲授】从具体到抽象,真正理解计算方法

1.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大家看,汽车来到了公园门口,这里有许多人在等着买票,你们知道共有几个小朋友吗?应该买多少张门票呢?(出示主题图)

(2)生汇报并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

①数的②接数法③8+5

2.动手操作,理解计算方法

8+5该怎么算呢?把你的想法用学具摆摆,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填写框架图,再现计算方法。

4、回忆,形成表象

请你闭上眼睛回忆一下8+5的计算方法。

活动3【讲授】脱离实物计算,体会计算的多样化

1、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抽象出算式。

师:到了中午,同学们都饿了,大家一起来到快餐厅,(课件出示:一些食物及售价,由教师介绍。)

师:如果每个人可以买两个食物,你最想买什么,你知道一共要用多少钱吗?怎么列式?请你把算式写在纸条上。

教师将学生写的算式贴在黑板上(贴的时候分成两组,一组是大数加小数的算式,一组是小数加大数的算式。)

2、自主探究,感受多种计算方法。

师:你会计算哪道题?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教师分以下几个层次教学。

(1)重点说凑十法,体会凑十法既可以拆大数也可以拆小数。(板书框架图)

(2)感受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计算规律。

学生先计算一个大数加小数的题如9+8,说明计算方法,这是学生的计算应该完全脱离开实物。然后再从黑板上找到8+9的算式,问你能很快地算出结果吗?用的什么方法?把两个算式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最后找出有同样规律的一组算式。

(3)任选一道题,把你喜欢的计算方法说给同桌听。

活动4【练习】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填一填。

(1)比8大2的数是(),比7多4的数是()。

(2)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

(3)17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2、直接说出计算结果。观察左右两边的算式能发现什么?

7+4=6+5=

7+6=8+7=

5+6=8+3=

7+8=6+7=

3、在○里填上><或=。

6+9○1618○8+8

7+8○8+77+5○7+68+5○6+5

4、老师也有一些购买食品的方案,请直接说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食物1食物2总价钱

8元9元8+9=

8元8元8+8=

8元7元8+7=

8元6元8+6=

8元5元8+5=

8元4元8+4=

活动5【活动】课堂小结,知识延伸

1、小结:同学们,今天表现棒极了,那你们学会了什么?(板书课题)

2、拓展:请大家回家完成一项任务,如果你的爸爸、妈妈给你20元钱,算一算自己买完食物后还剩多少钱?

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教案(篇3)

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8加几》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单元内容既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本单元教学的内容是: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两步思维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计算8加几的式题。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猜猜看你真棒手势

2、口算

9+()=108+()=107+()=106+()=105+()=104+()=1010+5=()10+3=()10+8=()

3、聪明屋

3=2+()4=2+()5=2+()6=2+()7=2+()8=2+()8+()=108+2+1=()

师指8+()=10问:8加几等于10?板书:2

4、凑十法口诀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五五一双手。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了9加几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凑十法)

今天我们还用凑十法来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8加几)

1、教学例1

(1)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师说:同桌交流,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生说:信息:一组领了8瓶橙汁,二组领了7瓶橙汁

问题: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橙汁?

信息:一组领了6瓶矿泉水,二组领了7瓶矿泉水

问题: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矿泉水?

师问:同学们通过第一个信息跟问题,知道怎样列式吗?(板书:8+7=)

师问:8+7这道题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现在用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同桌说一说讨论一下。

指名用小棒演示说计算方法。

(2)自主合作,探求新知

师说: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如果没有小棒,计算8+7应该怎么想呢?

把小棒放在桌子的左上角,先仔细想一想,再小组交流一下,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

(3)讲计算过程

请一个同学把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遍:学生边说,老师边在式子上用连线表明。

师问:

①为什么要把7分成2和5?

②计算8+7时怎样想?

引导学生说:这样想:

①先把8凑成10,把7分成2和5,

②8加2等于10,

③10再加5等于15。

(4)其他计算方法汇报

(5)方法优化

(6)总结:凑十法口诀:8加几不用怕,借个2凑成10,计算起来对又快。

三、巩固内化,发散思维

师:今天我们研究的是8加几的计算方法。你学会了吗?先想想8加几怎么算。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想认识他吗?出示:潇洒哥图片。

师:今天,我们要和潇洒哥一起进行闯关游戏。

1、第一关:摆一摆,算一算。

(1)8+6=8+5=

(2)圈一圈,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个菠萝,右边摆6个菠萝.(指名一个同学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圆片)

看图,自己小声说加法算式。

指名说算式:8+6=□

师问:8+6怎样想?请同学们边摆圆片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一个同学上前边摆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看算式说计算过程。

师问:8加6时,为什么要把6分成2和4?

(3)第二关:解决问题,看图列示

(4)第三关:开放题

8加几的算式你能写出哪些?把你想到的写在纸上。

看算式,找规律。

8+3=118+4=128+5=138+6=148+7=158+8=168+9=17

规律:

1、第二个加数每次多1,结果每次多1

2、8加几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数少2

四、课堂总结

1、计算8加几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

2、8加几与9加几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同时,使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了加减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像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页的例5、例6,及做一做。

教具、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11~19,小棒20根。

教学设计

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一图四式虽然学过,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知识,所以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在这里仍采用老师引导。]

师:(出示卡片13)这是多少?

生:这是13。

师:请你迅速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是13根。

(学生摆,教师巡视。)

师: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生:可以列10+3=13。

生:可以列3+10=13。

生:可以列13-3=10。

生:可以列13-10=3。(老师板书)

小组讨论,民主评议

[满足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自己探究。]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数卡,想请小朋友摆一摆小棒、写写算式,好吗?

生:好。

师:那么,小朋友们就要听老师说清要求了:

1.每组四个小伙伴讨论一下,找出你们最喜欢的数,找一个代表来前面把数卡和汇报卡拿回去。

2.先在桌上用小棒摆出这个数,然后根据小棒图写出四个算式,写完后把数卡和汇报卡贴在黑板上。

注意:如果不摆小棒也会写,你们这一组就可以直接写出来算式。(学生到前面争先恐后地拿数卡,8张数卡拿完后,剩下的小组随意写,也写自己喜欢的数。)

[体现教学形式的开放性,尊重学生的选择。]

师:写的一样的小组,比一比,谁的汇报卡写得漂亮,把谁的贴在黑板上。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对程度较差的小组进行辅导。)

3.讨论活动结果。

[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下学习,在评判的同时,加深印象。]

师:小朋友们都把算式展现给大家看了,可是这么多算式都贴上,有点太多了。老师提一个小建议。我们评一评,找出最好的留下,其余的先取下来,好不好?

生:(略)

生评(略)(从字体上评,从对错上评。)

师:被淘汰的小组不要气馁,向别的小组学习,继续努力,下次还有机会。

师:我们看一看这些算式都有什么规律?

生:都是用10去加的。

师:这就是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出示课题)

总结归纳,再次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们认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我们还可以分一分类,可以怎样分?

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加法算式,一类是减法算式。

师:说得真棒,我们一起来看加法。每一个加法家庭里都有几个成员,科学家给他们起的都有名字,加号前面的数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数也叫做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边说边板书)你们认识他们了吗?谁愿意再来介绍一下?

生说。

[再次体现教学形式的开放性,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取的名字不做过多评价。]

师:减法家庭里的每个成员也应该有一个名字呀。大家都愿意给他们取名字。那你们告诉我,你们取的名字。

生:

师:小朋友们起的名字都很好听,但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起的名字,方便吗?为了使用方便,科学家们也给它们统一起了名字,减号前面的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叫减数,等号后面的叫差。(边说边板书)谁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渗透统一思想,知道有些事物统一起来比较方便。]

解决计算问题

师:今天,加法家庭和减法家庭的成员要向我们小朋友挑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生:愿意。

[用语言巧妙地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在最后几分钟调动学生的情绪。]

师:请看。(出示口算卡片)

11+213-210+714-4

11+313-211+28+10

生算(对有困难的学生稍加辅导)。

师:小朋友们真棒,不向困难低头,勇敢地接受挑战,都是小英雄。我们这一节课以胜利告终。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安排的是10加几和相应减法的口算题,一方面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教学中通过摆1捆小棒和3根小棒来说明10+3=13,3+10=13,13-3=10,13-10=3。这样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了加、减法的关系。

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为了使学生感兴趣,同时避免计算教学的枯燥,在设计教案时,我做了以下几点。

一、发挥小组活动的功能,活跃课堂气氛。

例5中,一图四式是学生已有的经验,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内容,对于能力强的学生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对于能力差的学生仍然会接受较慢。因此,我安排先由老师扶着学,再到教师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不但面向全体学生,让不懂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懂,而且也满足了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自己探究的要求。

二、教学形式开放,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中,我尽可能增大学生的自由度,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选择。

(1)在摆小棒时,不再指定每一小组必须摆什么,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去摆。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他们的愿望。

(2)给减法家庭的成员起名字,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给他们一个无限的空间去任意飞翔。教师并不对起的名字做过多评价,保护学生的想像力。

(3)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尊重学生的选择。在每一小组都贴上汇报卡后,黑板上显得过于复杂,这时,让学生自己安排,选择认为最好的汇报卡。在选择的同时,既让学生感受了整洁美,又加深了学生对10加几及相应减法的印象,并且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总之,本节课所设计的多种活动都是力争使每个学生学得主动、轻松并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说明:本节课例6的计算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的数,不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不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也不作为考试内容。

专家评析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教学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在教学中教师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例5、例6的形式,而是依据本节课教学情况,对教材进行大胆改革,将加、减法各部分名称的教学融入例5教学中,使整个教学融为一体。

2.给小组合作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3.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开放性。

在小组合作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去实际操作,汇报结果时由学生自己评判,教师给予充分肯定。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十分紧凑,过渡自然,充分发挥了各种教学手段的整体功能,使每位学生都在积极的状态下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学效果良好。

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教案(篇5)

教材分析:9加几的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能熟练计算了10以内的加法和10加几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生学习各种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采用的是凑十法来进行加法计算。

重点: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难点:让学生掌握凑十法。

关键:让学生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练习。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9加几加法的算理,经历9加几加法的计算研究过程;

2.使学生能正确的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选择自已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等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4.在发现加法算式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一、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的歌声真动听,老师想看到你们漂亮的坐姿。哪个漂亮的小朋友给老师介绍一下你们在下课时间玩的游戏,说说当时的心情。好,那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数学世界。

二、师生问好:小朋友,你们好!

三、创设情景,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师:猜猜今天老师来我们一(2)班是干什么?其实我是带来一个难题想让咱们班小朋友帮帮忙,愿意吗?

2.秋游活动,老师买了一些饮料,小朋友帮老师看看?提取数学问题。

要求:四人小组讨论,我们可以用小棒当饮料,把每个人的想法说给小组长听,在派一名代表汇报。(通过小组合作,能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并且折射出更多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

3.汇报

生1:一个一个地数;

生2:从9接着数;

生3:凑十法(9+4=13生一边说师一边演示课件)

(多个小组汇报)

4、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从而优化算法。

四、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师:刚刚美猴王一直关注着我们小朋友,觉得学习很有趣,他也要与我们一起研究数学问题。瞧!你想到数学问题了吗?(出示9个桃子,8个苹果,6个梨的图片)。

1)生:桃子和梨一共有多少?

梨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桃子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2)选择你喜欢的问题解决。

指名汇报:生1:我解决9+8=17,我是这样想的

生2:我解决8+6=14,我是这样想的

(练习稍有梯度,照顾到学有余力的学生。同时让知识更具系统性)

2.小结揭题:今天我们创造了什么数学知识?(9加几)

师:现在小朋友用自豪地语气说说你都会9加几。

老师祝贺你们研究成功,这节课满意吗?不过有一点点美中不足,黑板上的算式有点乱,谁有办法?

9+9=189+4=139+5=149+7=16

9+8=179+3=129+2=119+6=15

1)有序的排列;

2)找规律:(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等规律)

五.课后作业

这节课我们帮老师用数学方法解决了饮料问题,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在小朋友的平时生活中有9加几的数学问题吗?把它记录下来,作成数学知识小卡片。

六、设计理念

这节课的设计是本着以下几个理念进行地:首先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又能为生活而服务,感受数学与生活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其次追求算法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课堂实践中不乏有精彩的火花,例如:有学生在计算9+8时会这样计算:9可以分成4和5,8可以分成3和5,先算5+5=10,再算3+4=7。同时又应该看到算法优化的重要性。

第三,在练习设计上,注重人文,面向全体,让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兴趣参加练习,并且选择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问题。还要深入挖掘教材,把简单的数学知识升华到数学思想的高度。

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教案(篇6)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96~98。

二、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实现算法多样化,初步培养计算的策略意识及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4.初步学会多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多角度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5.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在别人的帮助与鼓励下获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体验数学学习充满探索与创造,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感受数学学科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策略选择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情境,以学生可爱的小礼物为切入点,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计算教学不仅体现算法多样化,还进行算法的优化。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时我注意了让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只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不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劣,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法,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然后再进行算法的优化。让学生仅仅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知道哪一种方法计算又对又快,为今后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中通过学习了9加几方法后,在练习中再引导学生充分合理的利用书本操场上学生在运动的图,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这样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材料选择注重开放性、灵活性,注意数形结合。在教学中我选择了让学生任意的添三角形,再列式计算。这样的题目更开放,学生会写出许多9加几的算式,从中可以让学生发现9加几的一些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练习中我还设计了射箭游戏,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巩固9加几的算法的同时,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与图形、统计知识相结合,体会知识的相通性和联系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学习材料与教学路径

一、引入

1.创设情景。

今天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

想知道是什么吗?

(通过小礼物泡泡糖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很快的投入到学习中。)

2.提出小组活动要求。

①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看看,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

b)你能根据图片提出一个问题吗?

c)怎么列算式?

d)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小组内动手摆一摆。

②选出代表全班交流

③全班交流

(通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动动手,说一说。)

3.择优

小朋友刚才说了那么多的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4.小结:

计算的方法。把4分成1和3,9+1=10,10+3=13

板书:

二、展开

在横线上画上几个△,并列出算式。

1.每组一张练习纸,进行讨论练习。

2.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为什么和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一?

9+8=17

还可以怎么写?

8+9=17

为什么可以这样写?

3.小结

(通过展开这一环节,让学生自我探索,发现9加几的方法和规律)

一、练习巩固与提高

1.数学书98页做一做

2.射箭游戏

第一次

第二次

合计

谁第一名?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看图,提数学问题。

(书上的96页情景图)

找到图中给的信息,能根据给你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并列式计算。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何收获

在横线上画上几个△,并列出算式。

1.小组讨论。

画一画并列出算式。

想一想你是怎样算的?

2.学生反馈

生:9+7=16把7分成1和6,9+1=10,10+6=16

生:9+5=14把5分成1和4,9+1=10,10+4=14

生:9+9=18把9分成1和8,9+1=10,10+8=18

生:9+6=15把6分成1和5,9+1=10,10+5=15

生:9+8=17把8分成1和7,9+1=10,10+7=17

3.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

生:和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一。

师:为什么和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一?

生:第二个加数给9一个。9变成10,个位少一个例如5变成4等。

4.小结:9加几的算式,计算时把第二加数分成1和几,9+1=10,10加几等于十几。

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和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一。

师:9+8=17还可以怎么写?

生:8+9=17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写?

生:9+8=17和8+9=17意思是一样的,只是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是不变的。

五、反思

本节课我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重视方法的统一和优化,在教学中注意体现数学课的数学味和生活味的有机结合。运用做一做中的题目,以及射箭游戏数形结合的习题,注重分层次进行练习,不仅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9加几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从中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用好方法计算出结果。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意识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这节课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在教学中材料的提供应更开放,不要过度的强调凑十法,该放手时就放手,该点拨时要及时重点点拨,不能一带而过。在根据学生列的各种算式,找规律这一部分是我的点拨还不够到位,这里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还要让学生明白第二个加数给9一个变成10,个位少一个例如5变成4等。在原有的教案中我也设计了这一环节,但在教学中由于我的课堂时机掌握还欠火候,没能处理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意课堂的把握,使每一个环节处理的更加到位。

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教案(篇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7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⒈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⒉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⒊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运动会场景图、师生共同准备18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性练习

⒈出示卡片9+()=10,指名回答。

⒉口答

24635

/\/\/\/\/\

1()1()1()1()1()

⒊口算:

9+1+29+1+59+1+3

二、新课

谈话: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20以内的加法。

⒈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同学们,十一月份也就是十四周我们学校举行了全校运动会。瞧,比赛开始了,运动场多热闹哇(出示主题图)!跑道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的60米跑决赛,运动场的中央还进行着跳绳、踢毽子和跳远等比赛项目,在操场四周的看台上,同学们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俊问:还有多少盒?

⒉教学例1

⑴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方法。

学生出现四种算法:

a.数数法:1,2,3,12,13,一共有13盒。

b.从9接着数: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c.从4接着数:箱子外面4盒,然后接着5,6,7,12,13,一共有13盒。

d.用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在加上剩下的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四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

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理解凑十法

教师:9+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9+4=13

问: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④利用教材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问:踢毽子和跳远的一共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问: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反馈练习

⒈练习十七第1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⒉练习十七第3题

①糖块图

②蚂蚁抬大虫图

结合题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蚂蚁虽小,但它们团结合作,就能战胜大青虫。对学生渗透团结协作精神。

③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数的方法,

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五、课堂练习

练习十七第2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借助学具学习。

教学反思:

9加几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为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⒈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为目的。

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好动、坐不住的特点,创设情境,以我们学校刚开过运动会为切入点,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并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验数学与生活息息关。

2、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对原来的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教学方法的一种反击。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择,只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不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坏,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

⒊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今天的教为明天的不教,是教他们的学习方法,而不是死搬硬套做几套题。本节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这样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另外,这节课如要用做活动课件来说明数学中的一些问题,学生的兴趣会更厚,记忆会更深,效果会更好。

《有关一年级上册数学8加几教案(通用7篇)》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几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32430.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