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教案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2、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并存的两大社会思潮及其主要表现;3、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时间、代表人物;4、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其表现;5、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结果和影响。
一、历史背景
1、辛亥革命推翻了,建立了,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表现:民族资产阶级的提高;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
代工业的热情。
2、初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各种的出现,形成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热潮;也竞相投资国内工业。
3、期间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4、前后,群众性的斗争,有力的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而掀起的、运动;“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的口号成为各阶层人民的共同要求;
5、“”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的驱使和的刺激,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投资新式工业。
二、发展概况
1、时间:期间(或:1912——1919年)
2、发展最快的行业:业和业
3、代表性的实业家:——民族工商业的楷模、、、等。
三、发展特点
1、特点:性
2、表现:①民族工业主要集中于,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
②与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的道路。
③与相比,仍占绝对优势,严重束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结果和影响
1、结果:一战结束后,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很快下去。
2、影响: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增强,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队伍壮大,为以后中国由革命向革命的转化、为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1、关于北洋军阀的性质和特点
①性质:是封建军阀统治——是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同时不同程度地具有资本主义色彩。②特点: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主要社会基础,各有一支为自己争权夺利的军队,并采用近代兵制,各有一块可以随意搜括和统治的地盘,割据称雄,拥兵自重。各派军阀大都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工具。
2、袁世凯洪宪帝制梦迅速破灭的原因
①尽管袁世凯拥有国家政权和优势军队,但他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这是袁世凯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②辛亥革命摧毁了统治中国二干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使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没有长期生存的思想基础。
3、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国内政治斗争问题
焦点:共和与反共和的斗争
表现:①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专制独裁,刺杀宋教仁,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②袁世凯对内复辟、对外卖国,革命党人进行护国运动;③张勋复辟,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反对张勋复辟;④段祺瑞重新掌握北京政权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为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但最终失败。
斗争的实质: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
认识:①两次复辟的失败,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②资产阶级革命派经过多次斗争,仍未能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4、在甲午战后,许多人认为振兴实业是救国的重要方法,张謇甚至把实业称为“富强之大本”。试分析这一思想出现的社会原因,结合一战前后的有关史实,评论“实业救国”的主张和实践。
社会原因:①甲午战后,在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深和洋务运动宣告破产的情况下,一部分开明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挽救民族危亡;②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③帝国主义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特别是一战期间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④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民族资产阶级把发展实业作为救国的重要手段,形成了当时的一大社会思潮。
评价:①这一思潮的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②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的、进步的意义;③在“实业救国”的思潮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对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些抵制作用;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这一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重新受到压制,很快萧条下去即是证明;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⑥“实业救国”主张的命运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民族工业不可能得到独立发展,“实业救国”不可能实现。
5、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不利因素有哪些?
有利因素:①外来技术的引进。如洋务运动。②外来经济侵略的客观影响——破坏自然经济,客观上提供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③政府开放的政策,如清末甲午战争后的政策,南京临时政府的措施。④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如一战的影响。⑤重大政治变革的推动。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⑥新式学校的创办,教育制度的改革所起的作用。
不利因素:①政治腐败、专制统治。②外来侵略,特别是主权的进一步丧失,外来经济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严重地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③封建自然经济的阻碍。④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外来技术垄断),管理经验缺乏等。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6、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即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阶段时间历史条件主要表现影响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①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②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劳动力市场;③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著名企业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诞生。
初步发展19世
纪末①甲午战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自然经济遭到进一步破坏;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提供阶级基础。
进一步发展一战
期间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民国初年各种发展实业团体的出现;③一战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④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⑤“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⑥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迅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7、例:概述1840年到1919年近代工业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线索,具体分析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1996年上海高考题)
基本线索:①1840年后,英法等国在沿海通商口岸设立船坞、工厂;②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兴办军事和民用工业;③19世纪6、70年代在广东、上海等沿海地区出现了以轻工业为主的民族工业;④19世纪末,大量外资在中国兴办工业、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⑤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黄金时代”。
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①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的支持;②各种实业团体的出现;③“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⑤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列强减少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增加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8、反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时代特征
主要体现“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两大历史潮流。二者相互影响,但都不能走向成功。
具体表现:①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对外出卖国家权益,对内践踏民主共和和镇压民主革命。因此辛亥革命以后,处于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下的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任务仍然是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这些斗争都不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正确的道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尽头。违背历史潮流将受到历史的惩罚,袁世凯及张勋的下场即是证明。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中国无产阶级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时期的中国”,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时期的中国
一、时间:从907年朱温废唐自立建立后梁到1368年朱元璋派兵攻占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宣告结束为止。
二、本期历史的分期
1、五代十国:大约从907年朱温建立后梁至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其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合称五代。与五代同时,北方的山西和南方各地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十国是:北汉、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平、后蜀和南唐,其中北汉地处山西,其他都在南方,前蜀和后蜀,吴和南唐是前后相继的。
2、辽或契丹:从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到1125年金宋联合(实际为金单独灭辽),其间契丹国号多次更改。947年称辽,983年夏称契丹,1066年又改称辽。都城在上京,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3、北宋:从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到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都城在东京,即今开封。
4、西夏:从1038年元昊建立大夏国至1227年被蒙古所灭。都城在兴庆,即今宁夏银川。
5、金:从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金至1234年被蒙古所灭。都城先在会宁,1141年南宋与金和议后迁到燕京(今北京),并改称中都。
6、南宋:从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建立至1276年被元朝军队所灭。都城在临安,即今浙江杭州。
7、蒙古: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汗),在斡难河源建立。1271年为元朝所继代。
8、元朝:从1271忽必烈建立到1368年其在全国的统治结束为止。都城在大都,即今北京。
三、教材中提到的重要名词
1、皇帝:后梁的建立者朱温,后唐的节度使也是后晋的第一朝皇帝石敬瑭,后周的周世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太宗耶律德光;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宋真宗、宋神宗、宋徽宗、宋钦宗;元昊;完颜阿骨打和金世宗;宋高宗赵构;成吉思汗(铁木真),元世祖忽必烈。
2、文臣武将:赵普、寇准、王安石、李纲,陈东;兀术;王彦、宗泽、岳飞、韩世忠、秦桧、文天祥。
3、重大政治事件:朱温代唐,后周世宗改革,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榷场;王安石变法;宋金联合攻辽,东京保卫战,靖康之变,“八字军”抗金,郾城之战,岳飞遇害,宋金和议;斡难河源大会,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文天祥抗元,行省制度,澎湖巡检司,“汉人”,回族,红巾军。
4、外国人:马可波罗。
5、农民起义领袖:刘福通,徐寿,郭子兴,朱元璋。
6、少数民族:契丹,党项,女真,蒙古。
7、经济:钱塘江海塘;占城稻,茶树栽培,瓷都景德镇,“坊”“市”,夜市,“瓦肆”,“交子”;古代农业经济重心的南移,棉花和棉纺织业,黄道婆,漕运,海运,六胜塔。
8、文化: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宋四家”,赵孟釜;毕升和印刷术,司南和指南针,火药,沈括和《梦溪笔谈》及“十二气历”,郭守敬;学校,书院,《资治通鉴》;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曲,关汉卿。
四、本期历史的主要特征
在中国历史上,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总体历史特征是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具体地分析本阶段的历史事实,我们发现本阶段在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等
各方面都有着与中国历史的其它时期各不相同的时代特征。
1、政治上: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从总体上讲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之后,又一次出现的国家大分裂时期,所以其政治特点始终是与国家的分裂与统一问题密切相关的。而且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特征也都是由国家的分裂,各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征所决定和影响的。具体地讲,这一时期的政治特征表现为:
第一,多民族政权并立,国家长期不统一,又由各民族政权的并存逐步走向统一。
第二,中央集权逐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三,中原汉族先进的封建政治制度向边疆地区拓展,纷纷为各少数民族所吸取,加速了边疆各族的进步步伐。
第四,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第五,实行了较为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
第六,尽管两宋时经济较繁荣,特别是商品经济繁,但两宋政权并未因此而富强起来,相反却呈现出积贫积弱的状况。
第七,选官制度进一步完善。
第八,出现了一国两制的范例。
第九,是一个改革盛行的历史时期。
2、经济上:宋元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处于继续发展阶段,统治者为稳固自己的地位对政治经济政策都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使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要求;随着民族融合的发展,各族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使各族人民得以共同发展;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实现局部统一和元朝的大统一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对外开放的扩大和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达(如十二气历的创制)指导了农业生产的进行;加上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等。以上这些因素促进了本期经济的发展,使本期成为中国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时期,并呈现出自己的时代特色:
第一,统治者重视经济建设,重视发展交通运输,注重推广生产技术和农作物的种植。
第二,南北经济进一步实现交融,南方经济发展较快,江南经济超过了北方,使我国封建经济的重心从黄河流域完全转移到了南方。
第三,商品经济繁荣。
第四,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中,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体现了“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即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农工商业之间相互依存与促进,共同推动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特点。
第五、封建生产方式(封建经济)由中原地区向边疆地区拓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第六、善于吸收国外的技术成就,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3、民族关系上,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总体态势和特征是少数民族势力强大,各民族政权并存,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其中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这一时期民族关系上最突出的特征。
第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到元朝时已结出了硕果,使元朝的民族融合不仅在范围上比南北朝时更广,而且在融合程度上也大大加深了。
第二,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逐步向边疆地区扩展,各少数民族注重行“汉法”。
第三,出现辽、宋、夏、金、蒙古等几个民族并存的局面,各政权之间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第四、民族矛盾相对突出和尖锐。
第五、中原汉族政权相对较弱,在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处于守势,时常以妥协退让即以议和、送“岁币”来换得一时苟安。而且两宋政权都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
第六,本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史实,体现了马恩关于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中落后的征服者反被先进的被征服者所征服的正确论断。
第七,由于各民族政权的并立,各民族政权间时分时合的联盟关系变幻莫测,使汉族统治者为达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少数民族政权及其军队的现象增多起来。
4、对外关系上: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巩固自己的统治,各政权统治者都推行了开明的对外政策。由于这一时期有各民族政权并存,国家长期不统一,所以这一时期的对外交往呈现出了独特的时代特色。
第一,北方陆路对外贸易受阻,南方海外贸易空前发展。
第二,与海外各国的政府使节往来较多,民间往来也突出,并对东西方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三,对外交往范围较大。
第四,中国的许多重大发明都被阿拉伯人传到西方,对整个人类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文化上:宋元时期,我国社会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民族政权并存,民族战争相对较多,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各民族经济交往频繁,加上宋元社会又相对安定,对外交往活跃,在此基础上,我国古代文化达到了高度繁荣的水平,并反过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第一,宋元时期,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又具有开创性和开放性,西方国家望尘莫及。
第二,这一时期的各项文化成就都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真实反映,这些成就的取得表明,文化的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政治稳定为依托,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第三,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第四,人才培养体制进一步完善。
第五,封建统治阶级继承汉唐传统,重视历史的借鉴效能,史学发达。
第六,科技成就的取得,体现了科技发展的继承性、连续性和科技成就取得的长期性。
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第七节 辽、宋、夏、金、元经济的发展与对外经济交流
教案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辽宋夏金元经济发展的特点;两宋农业的发展;辽代、西夏、金代农业的发展;元代农业的发展;北宋的矿冶业;辽代的铁器制作;西夏的冶铁技术;金代的矿冶业;北宋丝织业的发展;辽代丝织业的发展;南宋棉纺织业的新成就和元朝棉织业的发展;两宋、辽、元的制瓷业;宋代造船业的发展;两宋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辽、夏、金商业的发展;元代运河和都市;两宋的海外贸易;辽、金的对外贸易;元代对外贸易和对外交往。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辽、西夏、金、元时期各族在我国边疆地区开发中作用的认识,培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宋元时期,中国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出现了新的繁荣,物质文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这一时期,封建生产方式逐步向我国边疆地区扩展,辽、西夏、金、元经济的发展,不同程度地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各民族进一步融合。
3.宋、辽、西夏、金的贸易及宋、辽、金、元的对外贸易,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共同发展,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4.辽、金人民对开发我国东北地区,作出了重要贡献,西夏人民为祖国西北地区的开发付出了艰苦劳动。元朝时,蒙古族和其他各族对祖国边疆地区开发,都有重要贡献。各族人民都为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教学要点
一、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特点
二、农业生产的发展
1.两宋农业的发展
2.辽代的农业
3.西夏的农业
4.金代的农业
5.元代的农业
三、手工业的发展
1.矿冶业
2.纺织业
(1)丝织业(2)棉织业
3.制瓷业
(1)两宋制瓷业的发展(2)辽金制瓷业(3)元朝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4.造船业
四、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1.北宋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2.南宋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3.辽、西夏、金商业的发展
4.元朝修治运河和都市发展
五、对外经济交流
1.两宋海外贸易的发展
2.辽、金的对外贸易
3.元朝对外贸易繁荣
4.马可·波罗来华和列班·扫马访问欧洲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内容为两课时,属非考试内容。本节涉及知识点较多,教师可视具体情况,确定教学重点,解决难点、疑点问题。
二、讲授本节内容时,要利用教材关于对这一时期经济总特点的叙述,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从宏观上有一个基本印象,以便于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这段历史经济发展的总特点,教材从四个方面作了叙述。一是农业有重大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二是手工业生产技术与规模的进一步发展,产品有民族特色;三是商品经济活跃,出现纸币;四是海外贸易兴盛。
三、本节内容丰富,头绪和知识点较多,但主要是讲经济发展的表现,学生易于读懂教材。因此,应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列表归纳并提出问题,然后教师解疑,或先由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重点、难点、疑点,然后由学生概括归纳。
四、“农业的发展”一目,教材讲了五个问题:1.两宋农业的发展;2.辽代的农业;3.西夏的农业;4.金代的农业;5.元代的农业。
1.两宋农业的发展。两宋农业的发展,是本节重点之一。主要有五个方面:①北宋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②北宋耕地面积的扩大;③北宋农作物品种的调剂;④经济作物种植地区扩大;⑤南宋时南方成为全国最富的经济区,全国经济重心已由北方移到南方。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两宋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因。
教材小字叙述了宋朝农民讲究耕作技术,重视田间管理。
2.辽代的农业。教材介绍了辽统治者大力发展农业的措施和农业发展的表现。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辽代农业的发展,认识契丹族对我国北方地区开发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3.西夏的农业。教材介绍了西夏的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有较完备的灌溉系统,是主要的粮食产地,说明西夏人民对西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4.金代的农业。教材叙述了金统治者促进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措施、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教师要向学生说明,金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贡献。
教材小字补充介绍了金宣宗鼓励推广水田的一些作法。
5.元代的农业。教材首先讲到元世祖重视农业,设大司农司和颁发《农桑辑要》,然后简要叙述元朝时农牧业的恢复和发展、棉花种植遍及南方和人口的增加。说明元朝时蒙、汉和各族人民对祖国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
五、手工业的发展。教材首先介绍了这一时期手工业生产的特点,然后从四个方面作了介绍。1.矿冶业;2.纺织业;3.制瓷业;4.造船业。
1.矿冶业。教材介绍了北宋的矿冶业、辽代的铁器制作技术、西夏的冶铁技术和铁器制作技术、金代的矿冶业。
(1)北宋的矿冶业。教材介绍了北宋煤的大量开采和煤在冶炼中的重要作用。
(2)辽、西夏和金代的矿冶业。教材介绍辽代的铁农具、铁甲和马镫制作具有较高水平。西夏冶铁采用较为先进的竖式风箱和说明金代的矿冶业具有一定的规模,说明这几个朝代矿冶业的发展状况。
2.纺织业。教材介绍了北宋丝织业的发展、辽代丝织业的空前发展、南宋棉纺织业的新成就、元代黄道婆传播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1)北宋丝织业的发展。教材介绍了北宋的丝织品产地和丝织品的特色。
(2)辽代丝织业的空前发展。教材介绍了辽墓中出土的刻丝夹被,织有绚丽图案,“精绝天下”。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契丹贵族建立政权后,统一了中国北部的广大地区,并利用国家政权把大量汉人迁到内地,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以供其剥削。汉族人民也把纺织技术传到了契丹地区,使辽代的丝织业空前发展,丝织技术大大提高。
(3)南宋棉纺织业的新成就。教材介绍了南宋时,棉纺织业扩展到江南广大地区、新的棉纺织工具出现及棉纺织业兴起的意义。教师应向学生指出:随着北宋以来棉花种植的推广,棉纺织业逐渐普遍起来,南宋纺织业中虽然丝织技术也有新的提高,但最重要的成就是棉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棉纺织业的兴起,是手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以后,棉布逐渐成为主要衣被原料。
(4)元代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教材叙述了黄道婆和海南黎族人民对我国棉纺织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并指出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以及江南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教材小字介绍了西夏较为发达的毛纺织业。
3.制瓷业。教材介绍了两宋制瓷业的发展、辽代具有民族特色的瓷器、金代制瓷技术的进步以及南宋、元朝的制瓷业中心。
(1)两宋制瓷业的发展。教材介绍了北宋瓷器各具特色,五大名窑分布各地,大量产品远销国外。南宋、元代时,景德镇成为全国著名的制瓷中心,产量倍增,行销海内外。教师应向学生指出:北宋的瓷器,不论在产量上还是制作技术上,比前代都有很大提高。南宋制瓷业进一步发展,运销海外的瓷器比过去增多,这些都体现了两宋制瓷业的重大发展。教学时应突出两宋的制瓷业,同时还要着重指出,在元朝时景德镇成为全国著名的制瓷中心。
教材小字介绍了北宋五大名窑所产瓷器的特色。
(2)辽代具有民族特色的瓷器。教材只介绍了辽代生产的鸡冠壶、凤首瓶等,教师可补充说明:近年在辽宁境内出土的契丹时期的陶瓷制品中,有的为单色釉,有些表里都挂釉,还有三彩釉。这些说明辽代制瓷业也有发展。
(3)金代制瓷业。教材主要介绍金代耀州瓷窑所产瓷器花纹图案简洁等,反映了金代制瓷业的发展。
4.造船业。教材介绍了北宋造船业的发展和南宋发达的造船业。
(1)北宋造船业的发展。教材叙述了北宋造船业的发达地区和造船技术的进步。教师应指出:北宋造船技术的进步,表现在所造船只的体积和载重量相当大,且设有隔离舱。这种隔离舱既可防水,又可防撞击,是我国造船工匠的首创。
(2)南宋发达的造船业。教材介绍南宋的造船中心能造可载粮几万石的大型海船。教师应指出:南宋造船业的发达,与南宋偏安江南,中西陆路交通几乎完全中断,海上交通更显重要有密切关系,这种情况促使南宋造船业进一步发展。
六、商业和城市的繁荣。教材从四个方面作了介绍:1.北宋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2.南宋商业的进一步发展;3.辽、西夏、金商业的发展;4.元朝修治、开凿运河和都市的繁荣。
1.北宋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教材介绍了北宋东京等大城市商业比前代有了突破性发展:城市商业繁荣,行会组织有了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活跃,并开始出现纸币。教师应向学生指出:北宋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是以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坊”“市”界限的打破,使商店可以随处开设,大街小巷白天黑夜都可进行商业活动,这是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一个新的转折;由于坊、市界限被打破,城市中行业分区性逐渐消失,因此行会的地位更显重要,组织更加严密;市镇是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它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繁荣;纸币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为商业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纸币插图要让学生观察,说明这幅插图为北宋印造纸币的铜版拓片。拓片正面上部有十枚方孔圆钱纹,中部有铭文,中部有铭文“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下部有一仓廪图,有三人正忙于搬运货物。铜版长16.2厘米,宽9.2厘米。约在20世纪40年代流落到日本,为田中清岳堂收藏。国内仅存原铜版拓片。
教材小字叙述了由于商业发达,北宋政府对商税特别重视,在全国各地设立机构,专门征收商税。商税收入不断增加,越来越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源。
2.南宋商业的发展。教材介绍了南宋临安的人口及南宋大量发行纸币。教师应作适当补充说明:临安是南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达到百万,城内店铺林立,贸易兴隆,昼夜不绝。
3.辽、西夏、金商业的发展。教材介绍了辽的南京、西夏的凉州、金的燕京商业繁盛,商税成为金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辽、西夏、金都曾与宋有榷场贸易。金后期,银币成为流通的货币。对此教师不必多讲,让学生了解即可。
教材小字介绍了西夏与北宋的边境贸易、和西夏、金铸造的钱币,又介绍了金代铸造的银币。可让学生自行阅读,不作要求。
4.元朝交通的发达和都市的繁荣。讲元朝交通和都市时,教师应让学生阅读本目教材中的《元代大运河》插图,说明元代先后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把原有运河连接起来并延至大都。这样,元代漕运可从杭州直达大都。为使学生了解元代运河与隋运河的区别,建议教师课前准备一张隋运河与元运河对照的投影图,说明隋代运河迂回曲折,水陆并用,而元代运河截弯取直,不再绕道洛阳。元运河的开通既解决了南粮北运的问题,也保持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沟通。
讲元代的都市时,教师先强调大都、杭州、泉州是元代最著名的城市,其中大都不仅是元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人口众多的国际性商业城市。那里,来自欧、亚、非诸国的使团和商队络绎不断,“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大都又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设计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元大都平面图,说明元大都面朝背市、左祖右社的建设布局,棋盘式街道及运河直通积水潭的盛况。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被外国人誉之为世界第一大港。教师可按教材内容讲述。
七、对外经济交流。教材首先指出了这一时期中外经济交流的重要特点,然后介绍了两宋的海外贸易和辽、金、元的对外贸易。
1.两宋海外贸易的发展。教材介绍了两宋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两宋政府都设有管理对外贸易、征收商税的机构,北宋与日本、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南宋的对外贸易港口、通商国家、商税收入等,都说明两宋对外贸易的发达。教师应引导学生与前面学过的相关内容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史上的重要发展时期,而且与汉、唐相比,对外贸易的通道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就是从西北的陆路转向了东南的海路。那么,宋代的海外贸易为何如此兴盛?对外贸易的通道为何转向了东南的海路?教师要利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第一,从国内情况看,宋代南方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经济重心南移,这成为宋代积极发展海外贸易的基础。
第二,从国际环境看,唐中期以后,阿拉伯商人不断向东部开辟商路,越来越多地出入于我国的沿海口岸。这就从客观上为两宋的对外经济交流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国际商业环境。
第三,从两宋政府的政策来看,都积极支持商人开展对外贸易。宋朝每年有沉重的“岁币”负担,军费、官俸开支很大,财政入不敷出,需想方设法开辟新的财源。为此,宋政府一方面鼓励对外贸易,一方面奖励外商来华贸易,并且进一步完善始建于唐代的市舶使制度。北宋中期以后,对外贸易的收入一直占宋朝财政收入的很大比重。
第四,从技术条件看,当时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在航海上的使用,以及对风向的认识和利用等,这些航海技术的进步,是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重要原因。
第五,从地理条件来看,自唐朝安史之乱后一直到宋朝,吐蕃、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相继兴起,控制了西北的河西走廊一带,唐宋王朝因此与西亚、欧洲各国的陆上联系受到阻碍而中断,东南方的海路成为宋王朝对外交往的必然选择。
在分析宋代海外贸易兴盛原因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宋代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①宋政府的集权统一使社会秩序较为安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增加。
③两宋政府重视商业,制定了促进商业发展的政策,使宋代的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都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水平。
④南方战乱较少,发展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经济在宋代得到长足发展,并在南宋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⑤新的科学技术成果能够较快地运用于生产领域。
教材小字介绍了同南宋交往密切和频繁的国家和地区。
2.辽、金的对外贸易。教材介绍了辽、金与高丽和与日本、波斯、大食等国有经济联系或贸易关系。教师不必展开叙述,但应引导学生对这一时期辽、夏、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从总体上进行分析。可从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统治者采取发展经济的措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等方面去思考。
3.元朝的对外贸易和往来,可分两点讲述:
(1)与亚洲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教材主要介绍了两点:①与高丽的陆路贸易及我国棉纺织技术传入高丽的情况。②和日本的广泛经济文化交流。教师可通过日本从中国招聘雕印工匠,说明中日技术交往密切。
(2)与欧洲、非洲的经济文化交往。教师要强调元朝时,我国和欧洲、非洲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盛。中国的印刷术、火药制造等重大发明,都在这一时期西传。教师可按教材内容,列举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被传为佳话的重要事件,即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访华和畏兀儿人列班·扫马访问西亚、欧洲的事迹。然后,教师进行简短小结。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318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