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爱心的教育不是教育。教师要重视修炼备课这一教学基本功。设计教案时要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如何为自己的教案增色呢?急你所急,我们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学反思”,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
电脑演示,教师讲述星期六那天是小白兔的生日,小白兔要请13位客人,所以小白兔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你瞧,已经来了好多客人。
2、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你能在图上发现数学问题吗?
学生看图思考了一会,纷纷举手回答。
生:小白兔要请13个客人,已经来了9个,还有几个没有来?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怎么列式?
生:13-9=4
师板书13-9,并且提问:你还能提出别的问题吗?
生1:小白兔准备了17个蛋筒,吃了9个,还有几个?
生2:有14块蛋糕,吃了9块,还有几块?
生3:有15个气球,放飞了9个,还有几个气球?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点击鼠标,一一出示问题。
师: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7-914-915-9
3、探究算法
师:13-9=4,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吗?
生1:我是这样想的,9+4=1313-9=4
师:不错,你很聪明。
生2:我也是这样想的。其他好多学生纷纷表示也是这样想的。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考虑好久,有一位学生举手:13分成9和4,13-9=4
师:也可以。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都沉默了,有的摇头,有的低下了头。
反思: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可以张扬个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创新能力。它是学生不同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的自然展示。然而,多样化的算法千呼万唤就是出不来,这时该怎么办?算法多样化会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问题在哪里?
教学片段(二)
三、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1、师:小朋友,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1、都是减法。
生2、都是减9的。
师:还有吗?
学生沉默。
师:小朋友,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被减数有什么特点?
生:被减数都是十几。
2、师:对,这些都是十几减9。揭题:十几减9
3、师:除了这些,你还能说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
(指名回答,师板书算式)
师: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
11-9=2
12-9=3
13-9=4
14-9=5
15-9=6
16-9=7
17-9=8
18-9=9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讨论
5、全班交流
生1:11、12、13、14一个比一个大1。
生2:2、3、4、5一个比一个大1。
生3:都有一个9的。
师: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被减数和差。同时教师用彩色粉笔标出被减数和差。
生:2比1多1。3比2多1。师追问:哪个2,哪个1?生:11的1,2是11-9=2的2。师小结:也就是差比被减数的个位多1。
师:你还有别的发现吗?
学生沉默。
反思:
在探究十几减9的算式的规律时,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方法。学生热烈地讨论、质疑、交流,把自己真正投入到了学习中,在合作中领悟、发现了规律。在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情感得到了发展,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学生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然而有没有必要要求学生找出所有的规律?在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时,教师能不能明确指出找找被减数的个位和差有什么规律?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探究活动的时间,可以较快地发现规律。但是如果这样,学生的能力培养、思维发展怎么落实呢?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但怎样才能两者兼顾呢?
教学反思:
课后,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我反复思考,觉得在这些方面没有处理好。
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片段(一)中,在探讨13-9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估计不足,以致于没有出现预期的算法多样化,只出现了想加做减一种方法。而教师没有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思路,一味地追问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其实,完全不必苦苦追问。应该让学生用学具来摆一摆,想一想,再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算法,相互启发,激活思维。实现算法多样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课堂交流存在着障碍。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交流的过程。师生间、学生间可以进行动态的对话交流。这种对话的内容包括知识信息,也包括情感、态度、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对话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语言,可以是表情,也可以是动作。在两个片段中,不难看出教师焦急的情绪无意中感染、影响了学生。以致于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不愿说。其实,从课后了解的情况来看,并不是都不会。有的学生确实不会,有的学生不敢说,有的学生是不能正确地表述。如果教师能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就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敢于争辩了。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理念没有落实到课堂中去。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都显示出教师过分地注重结果。当学生的探究活动出现困惑时,教师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索,而是急着给学生提供帮助,以得到正确的答案为目的。但是如果无视学生遇到的困难,一味地让学生自主探究,浪费宝贵的时间不说,也不利于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积极情感地培养。所以这也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
如果学生的表述意思正确,但不规范,该怎么办?怎么评价学生不规范的表述?是否要求学生要学会规范地表达?
一、引入
师:小猴贝贝带着小伙伴们来给大家拜年了。
媒体呈现一幅画面:一棵桃树下,一群猴子在玩耍。
师:大家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来了多少只小猴子?
师生一起数,共有13只。
师:小猴子最顽皮了,你看
媒体动画呈现:一些猴子爬上了桃树,地面上还留下6只猴子。
师:咦?树上到底爬上了几只猴子?
有的学生说5只(画面上可以看见的是5只),有的说7只。
二、展开
1.引出例题,探究算法。
师:树上有7只猴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共有13只小猴子,现在树下有6只,13-6=7只。
教师适时板书13-6=7,并设问:你是怎样想的?
生1:因为10-6=4,4+3=7,所以13-6=7。
师:还有不同算法吗?
生2:因为6+7=13,所以13-6=7。
生3:因为13-3=10,10-3=7,所以13-6=7。
教师适时板书学生的算法:
算法一:因为10-6=4,4+3=7,所以13-6=7。
算法二:因为6+7=13,所以13-6=7。
算法三:因为13-3=10,10-3=7,所以13-6=7。
2.挖掘材料,组织尝试。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树上真的是7只小猴子(媒体出现树上的所有猴子),你们算对了!你能根据现在这幅图再列出一些减法算式吗?
生1:13-7=6。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一共有13只猴子,树上有7只,算地面上有几只就是13-7=6。
师:那你是怎样算出6的呢?
生1:因为6+7=13,所以13-7=6。
师:还有不同算法吗?
指名学生说说不同算法。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让学生观察列出13-5=8和13-8=5后说说想法。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可以根据颜色不同列出两道减法算式,真厉害!那就请你选择一题与同桌同学交流一下算法吧。
学生同桌交流算法后,教师分别指名回答。
3.练习。
(1)你能做几题就做几题。
12-7=12-4=14-8=12-3=
13-6=18-9=11-2=15-8=
反馈时请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2)同桌相互出题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说同桌是怎样口算的)。
(3)看卡片口算(全班学生参与,用手势表示结果)。
14-8=12-8=11-8=10-8=
17-8=13-8=16-8=15-8=
计算后,教师把算式及答案随意呈现在黑板上,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排排序,并说说有什么发现。
三、小结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几的计算,你会做了吗?你是怎样算的?
指名学生说说算法。
师:猴贝贝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表现得非常出色,他想邀请大家一起去玩,但有一个条件:请你算出卡片上算式的得数(课前教师发给了每位学生一张写有算式的卡片)。猴贝贝还让老师帮忙选几位小朋友当导游,请刚才奖励到小旗子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在课中,教师已经把旗子作为奖品发给了几位小朋友),每位小导游的旗子上都有一个数字,如果你算式的得数跟哪一位导游旗上的数字一样就跟在这位导游的后面。你们准备好了吗?那就开始吧。
全班学生在音乐声中做游戏、排队伍,然后走出教室。
反思
一、对原有教材的分析
1.教材主题情景分。
十几减几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其原有主题情境是小猫观金鱼图。一只金鱼缸里有13条金鱼,花的有8条,黑的有5条。教材编写的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两只小从不同角度观察,获得不同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问(即教材所呈现的有13条金鱼,黑的有5条,花的有?条和13条金鱼,花的有8条,黑的有?条),然后列出减法算式作为例题。与人教版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还介绍:教学例题时,可出示多媒体动画课件,以体现金鱼的游动变化,给人以现实感,同时利用多媒体的音响效果,模拟小猫说话,给人亲切感和趣味性。
然而,我们在研究这节内容时,家一致感到教材主题情境虽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开放度,但从数学问题的呈现和对算法多样化的关注来看,该主题情境存在两方面的不足:
(1)问题缺乏真实性。我们认为,根据这一主题情境所提出的问题是缺乏现实意义的。因为两种不同颜色的金鱼数量本来就是已知的(通过数数就可以了),何必计算呢?
(2)对算法的暗示性过强。学生在口算13-5、13-8时,往往会受到主题情境的暗示,一味地关注想加算减的思路,而视了其他的算法。
《十几减九》是小学一年级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基于这一理念,我采取了让学生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而我作为教师则重在关注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
通过这课教学实践和老教师的指导评课,让我感触颇深,首先最直接的是我知道了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应怎样适时介入引导,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如引导的语言有:“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你的算法与他不同在哪里?”“和他的方法一样的有哪些同学?”“谁再来解释一下?”“有道理,有与他们不一样的方法吗?”“为什么要把小棒分成10和5呢?”“大家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我想如果我适时加入以上适当的引导,学生不仅很容易了解算法的多样性,还能理解算法的合理性、培养优化意识。通过比较,学生的思维会不断深入,在热烈的交流中知已知彼,智慧的火花才能不断地闪现,碰撞。其次,我觉得这一做法不仅仅适用于计算部分的教学,它还适用于整个数学学科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当前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各个学科都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因此,我认为这样的做法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品读各类教育教学理论,绝不能停留在对新课程理念的泛泛理解上,在教学新方法上不仅要掌握形式,更要注重实效和本质。
我在教学十几减9这节课时,一开始,通过复习20以内的加法口算,后面的想加算减做了铺垫。一开始,同学们通过观察主题图,能够很快找出数学信息并列出算式15-9,当我问到15-9等于多少时,大部分学生立刻说出是等于6。当我再问:你是怎么算15-9时,学生似乎不知道从何下手去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让学生用学具来摆一摆,想一想,再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算法,相互启发,激活思维。实现算法多样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节课还有一种“破十减”需要学生掌握,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在上课之前想了很多种方法,最后选择创设情景的方法,我希望通过摆圆片,让学生领悟到“破十减”法的过程。给学生一些引导,让回答的学生一点一点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最后再向大家介绍了此方法的名称。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它是学习十几减几的基础,因此学好它非常重要,但计算课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特别是一年级小朋友。基于这一思考,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将计算教学融入到具体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是极为重要的,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设计这个有趣而熟悉的游园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知的学习,并贯穿全课,使乏味的运算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喜欢的活动联成一体。通过解决“还有几个气球?”“还有几个没套中?”等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不只写在纸上的算式,而是蕴藏在生活中的一个个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在低年级教学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的前提,只有经过了独立思考的合作才是有效的合作。本节课中在探讨“15-9”算理时,就先让学生自己通过独立思考,并借用小棒来帮助和验证,再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学习“15-9”的算法,最后全班反馈与交流,从这些算法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同时体验到了同伴合作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鼓励算法多样,并注重算法最优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标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在汇报交流“15-9”的算理时,先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他们的选择,只要思维的方法和过程合理、合乎逻辑,就应加以肯定。然后在众多的方法中,比较和感受出哪种方法最好,算法最优化的过程成了学生自己体验的过程、感受的过程,使二者得以完美的统一。
本节课还有不足之处:
1.当揭示了想加算减和破十减两种方法之后,应该回过头把复习的内容和新授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
2.每上完一个环节应该给这个部分做个小结,最后还要给整节课做一个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维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9十79十49十69十99十29十5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129十()=139十()=149十()=159十()=169十()=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教学反思:整堂课下来,个别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破十法”的算理还不能清晰地表达。在今后的练习中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关注学困生。
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第10--1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2、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3、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学具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愉快的春节,春节期间你们都参加过哪些活动呢?
学生很高兴的谈自己节日期间的活动。
出示课本p10—11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中小朋友们都在做哪些活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导入新课:数学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活动中有许多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其中的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解决“卖气球”问题。
让学生观察“卖气球”画面:有15个气球,卖了9个。
1、请同学们根据情节图提出问题:“还剩几个气球?”
学生汇报算式:15-9
2、学生独立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需要动手操作的同学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3、在两人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4、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5、小结计算方法。
方法一:点数法1、2、3……6,还有6个。
方法二:想加算减9+6=15,15-9=6.
方法三:破十减15-9=6
方法四:连续减15-5=10
10-4=6
(二)解决“套圈游戏图”中的问题。
方法同上,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
(三)解决“卖风车图”、“猜字谜图”中的问题。
学生任意选择一个画面,独立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订正。
(四)小结计算方法,在体验中选取自己喜欢的简便的算法。
(五)独立完成例1:12-9=
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简便的算法进行汇报
质疑问难:你对这些方法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完成课本p12做一做1—3题。
2、游戏:小鸟找房子
①出示小鸟卡片和有号码的房子,要求学生计算卡片上的算式,然后再与房子上的号码对应。
②问题: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请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3、应用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这些算式都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
3、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数学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新年游园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初步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探究多种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破十法”的算理。
【学习过程】
一、学习新课,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理解题意。
小丑手中一共有15个气球,卖了9个。
思考、提出问题:还有几个?
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已知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并把算式在练习本上写出来,然后组长向全班汇报。
2.比较15 9和15 3这两道算式。
二、达标检测
1.写出下面的气温。
零上15℃( )
零下10℃( )
零下20℃( )
零上33℃( )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9+( )=13
9+( )=15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 ( )=12
12 9=( )
9 ( )=16
16 9=( )
9 ( )=17
17 9=( )
4.用喜欢的方法计算。
17 9=_____
16 9=_____
13 9=_____
19 9=_____
11 9=_____
10 9=_____
18 9=_____
14 9=_____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课题四十几减几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的减法》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内容: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教案1,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内容:十几减几(第15页例2)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设计
导学内容:十几减9以及做一做。
导学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十几减9”是小学一年级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数学课标》中指出:“由于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基于这一理念,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导学目标:
1.通过新年游园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3.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导学重难点:
重点:1.初步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自己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
2.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难点:能够运用“想加算减法”和“破十法”来计算“十几减9”,探索多种计算方法。
导学学具:课件,小棒等。
导学过程:
一、预学
同学们喜欢玩闯关游戏吗?课件出示:
9+()=109+()=119+()=12
9+()=139+()=149+()=15
9+()=169+()=179+()=18
(从整体到局部,引导学生对各项活动进行观察。在观察中,明确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捕捉数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自学导航:
1.说一说:游乐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问一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算一算:给每个问题列出算学式子,并说说它们有哪些地方一样。
4.算一算:试着算一算。
小组内比一比、说一说,并作好向全班交流的准备。
尝试自学(学生借助导学单开展自学活动,教师参与辅导)
二、互学
1、小组交流:小组张做好分工,简单的问题的基础差的同学说,难的问题基础差的同学说。教师重点辅导一个小组作为展示的小组。
2、展示点拨:
预设生1:小朋友在买气球。
预设生2: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
预设生3.:15-9=
师:观察所列出的算式,引导学生说一说发现了算式有什么特点。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板书课题)
重点:探究计算方法。
15-9等于几?你是怎样知道的?
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怎样计算?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小组交流自己的方法。
算法一数一数:一个一个地数出来,还有6个。15-9=6
算法二想加算减:9+6=1515-9=6
算法三破十法:10-9=11+5=6
算法四连减法:15-5=1010-4=6
算法五破十法:15-10=55+1=6……
学生汇报,老师把各种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方法,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在小组中说一说为什么。
小结:小朋友们都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方法,那你能不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说一说你的想法?(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师:你还知道其他十几减9的算式吗?(师随机板书)
(5)小结:刚才,小朋友用了摆小棒,看图数数,用加法算减法,还用了从15里面拿出10减9,再加的办法,知道了小丑原来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6个。而且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了一些其他十几减9的题。
三、评学
1.书上的“做一做”。
2.做一个全班同学都可以参与的计算游戏。
3、课堂总结
师:今天学会了什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黑板上的这些算式。仔细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11-9=12-9=13-9=14-9=
15-9=16-9=17-9=18-9=
师:你们为什么算得越来越快?你从这些算式里还能发现一些什么?
随堂检测:书本第11页的第1、5题。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9+6=1515-9=6
10-9=11+5=6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十几减9》教案(十)”,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十几减9》教案(十)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0页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能够掌握十几减九的退位 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提高计算能力,最后总结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知识与技能:通过新年游园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同学们的交流、合作,数一数的方法体验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多种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看谁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要做到又快又准确。
1、我会算。(课件出示)
9+5 = 9+3 = 9+2 = 9+7 = 9+6 = 9+5 =
2、我会填。(课件出示)
9+( )=11 9+( )=14 9+( )=17
9+( )=15 9+( )=12 9+( )=18
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出示)
1、掌握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说一说、摆一摆,探索 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能较准确地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三、探究新知
1.谈话: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情境图,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小丑叔叔说什么了?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朋友在买气球。
师:我们一块去看看小朋友买了多少个气球?
(设计意图:让一年级的学生投入到十几减9的计算课的学习中,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 在着数学问题 。)
2. 你能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师:小丑叔叔的气球好漂亮啊!走,我们去看看,小丑叔叔和小朋友在说什么?请大家读一读。
生: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
师:是呀,究竟还有几个气球没卖?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师:怎样解答?
3. 学生列式:15-9=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观察所列出的算式,引导学生说一说算式有什么特点。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自己解答这个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
4. 探究计算方法。
(1)15-9等于几?你是怎样知道的?
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怎样计算?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方法。
方法一:一个一个地数出9根,还有6根小棒。所以15-9=6
方法二:破十法 10-9=1 1+5=6 (课件出示)
方法三:平十法 15-5=10 10-4=6 (课件出示)
方法四:想加算减法 9+(6)=15 15-9=6 (课件出示)
学生一边汇报,老师一边展示课件,同时把各种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 些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并说一说为什么。
(3)小结:同学们用摆小棒,想加算减法,破十法,平十法等方法计算十几减9,在计算中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让我们感受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下面用我们学到的方法去算一算吧。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并能从教师对每一种方法的肯定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与同学交流,从而增加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算一算。(课件出示)12个小风车,圈起9个,计算12-9=
让学生说出用什么方法计算,说计算过程。(学生汇报自己的算法。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3、11-9=2 12-9=3 13-9=4 14-9=5
15-9=6 16-9=7 17-9=8 18-9=9
小结:巧算“十几减9” ,就是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就是“十几减9”的差。
四 、总结梳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计算十几减9,生活中还有许多多问题需要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以下内容是88教案网编辑整理,主题为“一年级数学十几减9教学反思”,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好的教师应该懂得因材施教,对于教师来说,教案在授课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教案有利于教师更全面地考虑教学方法。
我在教学十几减9这节课时,一开始,通过复习20以内的加法口算,后面的想加算减做了铺垫。一开始,同学们通过观察主题图,能够很快找出数学信息并列出算式15-9,当我问到15-9等于多少时,大部分学生立刻说出是等于6。当我再问:你是怎么算15-9时,学生似乎不知道从何下手去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让学生用学具来摆一摆,想一想,再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算法,相互启发,激活思维。实现算法多样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节课还有一种“破十减”需要学生掌握,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在上课之前想了很多种方法,最后选择创设情景的方法,我希望通过摆圆片,让学生领悟到“破十减”法的过程。给学生一些引导,让回答的学生一点一点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最后再向大家介绍了此方法的名称。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它是学习十几减几的基础,因此学好它非常重要,但计算课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特别是一年级小朋友。基于这一思考,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将计算教学融入到具体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是极为重要的,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设计这个有趣而熟悉的游园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知的学习,并贯穿全课,使乏味的运算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喜欢的活动联成一体。通过解决“还有几个气球?”“还有几个没套中?”等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不只写在纸上的算式,而是蕴藏在生活中的一个个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在低年级教学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的前提,只有经过了独立思考的合作才是有效的合作。本节课中在探讨“15-9”算理时,就先让学生自己通过独立思考,并借用小棒来帮助和验证,再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学习“15-9”的算法,最后全班反馈与交流,从这些算法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同时体验到了同伴合作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鼓励算法多样,并注重算法最优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标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在汇报交流“15-9”的算理时,先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他们的选择,只要思维的方法和过程合理、合乎逻辑,就应加以肯定。然后在众多的方法中,比较和感受出哪种方法最好,算法最优化的过程成了学生自己体验的过程、感受的过程,使二者得以完美的统一。
本节课还有不足之处:
1.当揭示了想加算减和破十减两种方法之后,应该回过头把复习的内容和新授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
2.每上完一个环节应该给这个部分做个小结,最后还要给整节课做一个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
电脑演示,教师讲述星期六那天是小白兔的生日,小白兔要请13位客人,所以小白兔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你瞧,已经来了好多客人。
2、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你能在图上发现数学问题吗?
学生看图思考了一会,纷纷举手回答。
生:小白兔要请13个客人,已经来了9个,还有几个没有来?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怎么列式?
生:13-9=4
师板书13-9,并且提问:你还能提出别的问题吗?
生1:小白兔准备了17个蛋筒,吃了9个,还有几个?
生2:有14块蛋糕,吃了9块,还有几块?
生3:有15个气球,放飞了9个,还有几个气球?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点击鼠标,一一出示问题。
师: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7-914-915-9
3、探究算法
师:13-9=4,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吗?
生1:我是这样想的,9+4=1313-9=4
师:不错,你很聪明。
生2:我也是这样想的。其他好多学生纷纷表示也是这样想的。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考虑好久,有一位学生举手:13分成9和4,13-9=4
师:也可以。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都沉默了,有的摇头,有的低下了头。
反思: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可以张扬个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创新能力。它是学生不同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的自然展示。然而,多样化的算法千呼万唤就是出不来,这时该怎么办?算法多样化会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问题在哪里?
教学片段(二)
三、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1、师:小朋友,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1、都是减法。
生2、都是减9的。
师:还有吗?
学生沉默。
师:小朋友,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被减数有什么特点?
生:被减数都是十几。
2、师:对,这些都是十几减9。揭题:十几减9
3、师:除了这些,你还能说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
(指名回答,师板书算式)
师: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
11-9=2
12-9=3
13-9=4
14-9=5
15-9=6
16-9=7
17-9=8
18-9=9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讨论
5、全班交流
生1:11、12、13、14一个比一个大1。
生2:2、3、4、5一个比一个大1。
生3:都有一个9的。
师: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被减数和差。同时教师用彩色粉笔标出被减数和差。
生:2比1多1。3比2多1。师追问:哪个2,哪个1?生:11的1,2是11-9=2的2。师小结:也就是差比被减数的个位多1。
师:你还有别的发现吗?
学生沉默。
反思:
在探究十几减9的算式的规律时,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方法。学生热烈地讨论、质疑、交流,把自己真正投入到了学习中,在合作中领悟、发现了规律。在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情感得到了发展,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学生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然而有没有必要要求学生找出所有的规律?在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时,教师能不能明确指出找找被减数的个位和差有什么规律?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探究活动的时间,可以较快地发现规律。但是如果这样,学生的能力培养、思维发展怎么落实呢?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但怎样才能两者兼顾呢?
教学反思:
课后,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我反复思考,觉得在这些方面没有处理好。
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片段(一)中,在探讨13-9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估计不足,以致于没有出现预期的算法多样化,只出现了想加做减一种方法。而教师没有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思路,一味地追问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其实,完全不必苦苦追问。应该让学生用学具来摆一摆,想一想,再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算法,相互启发,激活思维。实现算法多样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课堂交流存在着障碍。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交流的过程。师生间、学生间可以进行动态的对话交流。这种对话的内容包括知识信息,也包括情感、态度、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对话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语言,可以是表情,也可以是动作。在两个片段中,不难看出教师焦急的情绪无意中感染、影响了学生。以致于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不愿说。其实,从课后了解的情况来看,并不是都不会。有的学生确实不会,有的学生不敢说,有的学生是不能正确地表述。如果教师能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就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敢于争辩了。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理念没有落实到课堂中去。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都显示出教师过分地注重结果。当学生的探究活动出现困惑时,教师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索,而是急着给学生提供帮助,以得到正确的答案为目的。但是如果无视学生遇到的困难,一味地让学生自主探究,浪费宝贵的时间不说,也不利于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积极情感地培养。所以这也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
如果学生的表述意思正确,但不规范,该怎么办?怎么评价学生不规范的表述?是否要求学生要学会规范地表达?
一、引入
师:小猴贝贝带着小伙伴们来给大家拜年了。
媒体呈现一幅画面:一棵桃树下,一群猴子在玩耍。
师:大家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来了多少只小猴子?
师生一起数,共有13只。
师:小猴子最顽皮了,你看
媒体动画呈现:一些猴子爬上了桃树,地面上还留下6只猴子。
师:咦?树上到底爬上了几只猴子?
有的学生说5只(画面上可以看见的是5只),有的说7只。
二、展开
1.引出例题,探究算法。
师:树上有7只猴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共有13只小猴子,现在树下有6只,13-6=7只。
教师适时板书13-6=7,并设问:你是怎样想的?
生1:因为10-6=4,4+3=7,所以13-6=7。
师:还有不同算法吗?
生2:因为6+7=13,所以13-6=7。
生3:因为13-3=10,10-3=7,所以13-6=7。
教师适时板书学生的算法:
算法一:因为10-6=4,4+3=7,所以13-6=7。
算法二:因为6+7=13,所以13-6=7。
算法三:因为13-3=10,10-3=7,所以13-6=7。
2.挖掘材料,组织尝试。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树上真的是7只小猴子(媒体出现树上的所有猴子),你们算对了!你能根据现在这幅图再列出一些减法算式吗?
生1:13-7=6。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一共有13只猴子,树上有7只,算地面上有几只就是13-7=6。
师:那你是怎样算出6的呢?
生1:因为6+7=13,所以13-7=6。
师:还有不同算法吗?
指名学生说说不同算法。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让学生观察列出13-5=8和13-8=5后说说想法。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可以根据颜色不同列出两道减法算式,真厉害!那就请你选择一题与同桌同学交流一下算法吧。
学生同桌交流算法后,教师分别指名回答。
3.练习。
(1)你能做几题就做几题。
12-7=12-4=14-8=12-3=
13-6=18-9=11-2=15-8=
反馈时请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2)同桌相互出题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说同桌是怎样口算的)。
(3)看卡片口算(全班学生参与,用手势表示结果)。
14-8=12-8=11-8=10-8=
17-8=13-8=16-8=15-8=
计算后,教师把算式及答案随意呈现在黑板上,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排排序,并说说有什么发现。
三、小结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几的计算,你会做了吗?你是怎样算的?
指名学生说说算法。
师:猴贝贝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表现得非常出色,他想邀请大家一起去玩,但有一个条件:请你算出卡片上算式的得数(课前教师发给了每位学生一张写有算式的卡片)。猴贝贝还让老师帮忙选几位小朋友当导游,请刚才奖励到小旗子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在课中,教师已经把旗子作为奖品发给了几位小朋友),每位小导游的旗子上都有一个数字,如果你算式的得数跟哪一位导游旗上的数字一样就跟在这位导游的后面。你们准备好了吗?那就开始吧。
全班学生在音乐声中做游戏、排队伍,然后走出教室。
反思
一、对原有教材的分析
1.教材主题情景分。
十几减几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其原有主题情境是小猫观金鱼图。一只金鱼缸里有13条金鱼,花的有8条,黑的有5条。教材编写的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两只小从不同角度观察,获得不同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问(即教材所呈现的有13条金鱼,黑的有5条,花的有?条和13条金鱼,花的有8条,黑的有?条),然后列出减法算式作为例题。与人教版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还介绍:教学例题时,可出示多媒体动画课件,以体现金鱼的游动变化,给人以现实感,同时利用多媒体的音响效果,模拟小猫说话,给人亲切感和趣味性。
然而,我们在研究这节内容时,家一致感到教材主题情境虽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开放度,但从数学问题的呈现和对算法多样化的关注来看,该主题情境存在两方面的不足:
(1)问题缺乏真实性。我们认为,根据这一主题情境所提出的问题是缺乏现实意义的。因为两种不同颜色的金鱼数量本来就是已知的(通过数数就可以了),何必计算呢?
(2)对算法的暗示性过强。学生在口算13-5、13-8时,往往会受到主题情境的暗示,一味地关注想加算减的思路,而视了其他的算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结合小猴卖桃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提出十几减9的问题。这是第二学期的第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所学新知与上学期知识能够很好的衔接,在开始我就出了一些复习题: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多少?1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9可以分成几和几?9+4=()。然后出示书的情境图,让学生用三句话描述图的意思:小猴有13个桃,小兔买走9个,还剩多少个桃?学生能列出算式:13-9部分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交流是用什么样的方法算出来的。有的说:先从盒子里拿出9个,再把盒子里剩下的一个和外面的合起来就是4个。有的说:先减去外面的3个,再从盒子里拿走6个,就是4个了。至于书上提到的第一、四两种方法,没有学生提到。第一种方法是从13里一个一个地减。第四种方法是去想9+(4)=13,13-9=4分析原因,现在的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很多,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20以内的加减法已经早就接触到,解决十几减9已不是难事,所以第一种方法没有被学生提到,而第四种方法相对其他几种方法来说较容易计算,大部分学生一开始不容易想到。我在课堂上提示后,学生能够很好地运用。课后的练习当中,在学生顺利完成1-4题的基础上,我带领学生重点讨论了第5题。第5题将十几减9的算式按照顺序全部给出,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灵活算法。这为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有不少帮助。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练习课》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题五练习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几练习课》教案1”,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题六练习《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案精选》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一年级下册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m.jab88.com/j/13176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