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学反思
没有爱心的教育不是教育。教师要重视修炼备课这一教学基本功。设计教案时要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如何为自己的教案增色呢?急你所急,我们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学反思”,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学反思(篇1)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
电脑演示,教师讲述星期六那天是小白兔的生日,小白兔要请13位客人,所以小白兔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你瞧,已经来了好多客人。
2、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你能在图上发现数学问题吗?
学生看图思考了一会,纷纷举手回答。
生:小白兔要请13个客人,已经来了9个,还有几个没有来?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怎么列式?
生:13-9=4
师板书13-9,并且提问:你还能提出别的问题吗?
生1:小白兔准备了17个蛋筒,吃了9个,还有几个?
生2:有14块蛋糕,吃了9块,还有几块?
生3:有15个气球,放飞了9个,还有几个气球?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点击鼠标,一一出示问题。
师: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7-914-915-9
3、探究算法
师:13-9=4,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吗?
生1:我是这样想的,9+4=1313-9=4
师:不错,你很聪明。
生2:我也是这样想的。其他好多学生纷纷表示也是这样想的。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考虑好久,有一位学生举手:13分成9和4,13-9=4
师:也可以。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都沉默了,有的摇头,有的低下了头。
反思: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可以张扬个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创新能力。它是学生不同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的自然展示。然而,多样化的算法千呼万唤就是出不来,这时该怎么办?算法多样化会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问题在哪里?
教学片段(二)
三、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1、师:小朋友,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1、都是减法。
生2、都是减9的。
师:还有吗?
学生沉默。
师:小朋友,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被减数有什么特点?
生:被减数都是十几。
2、师:对,这些都是十几减9。揭题:十几减9
3、师:除了这些,你还能说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
(指名回答,师板书算式)
师: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
11-9=2
12-9=3
13-9=4
14-9=5
15-9=6
16-9=7
17-9=8
18-9=9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讨论
5、全班交流
生1:11、12、13、14一个比一个大1。
生2:2、3、4、5一个比一个大1。
生3:都有一个9的。
师: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被减数和差。同时教师用彩色粉笔标出被减数和差。
生:2比1多1。3比2多1。师追问:哪个2,哪个1?生:11的1,2是11-9=2的2。师小结:也就是差比被减数的个位多1。
师:你还有别的发现吗?
学生沉默。
反思:
在探究十几减9的算式的规律时,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方法。学生热烈地讨论、质疑、交流,把自己真正投入到了学习中,在合作中领悟、发现了规律。在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情感得到了发展,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学生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然而有没有必要要求学生找出所有的规律?在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时,教师能不能明确指出找找被减数的个位和差有什么规律?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探究活动的时间,可以较快地发现规律。但是如果这样,学生的能力培养、思维发展怎么落实呢?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但怎样才能两者兼顾呢?
教学反思:
课后,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我反复思考,觉得在这些方面没有处理好。
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片段(一)中,在探讨13-9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估计不足,以致于没有出现预期的算法多样化,只出现了想加做减一种方法。而教师没有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思路,一味地追问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其实,完全不必苦苦追问。应该让学生用学具来摆一摆,想一想,再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算法,相互启发,激活思维。实现算法多样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课堂交流存在着障碍。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交流的过程。师生间、学生间可以进行动态的对话交流。这种对话的内容包括知识信息,也包括情感、态度、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对话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语言,可以是表情,也可以是动作。在两个片段中,不难看出教师焦急的情绪无意中感染、影响了学生。以致于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不愿说。其实,从课后了解的情况来看,并不是都不会。有的学生确实不会,有的学生不敢说,有的学生是不能正确地表述。如果教师能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就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敢于争辩了。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理念没有落实到课堂中去。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都显示出教师过分地注重结果。当学生的探究活动出现困惑时,教师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索,而是急着给学生提供帮助,以得到正确的答案为目的。但是如果无视学生遇到的困难,一味地让学生自主探究,浪费宝贵的时间不说,也不利于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积极情感地培养。所以这也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
如果学生的表述意思正确,但不规范,该怎么办?怎么评价学生不规范的表述?是否要求学生要学会规范地表达?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学反思(篇2)
一、引入
师:小猴贝贝带着小伙伴们来给大家拜年了。
媒体呈现一幅画面:一棵桃树下,一群猴子在玩耍。
师:大家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来了多少只小猴子?
师生一起数,共有13只。
师:小猴子最顽皮了,你看
媒体动画呈现:一些猴子爬上了桃树,地面上还留下6只猴子。
师:咦?树上到底爬上了几只猴子?
有的学生说5只(画面上可以看见的是5只),有的说7只。
二、展开
1.引出例题,探究算法。
师:树上有7只猴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共有13只小猴子,现在树下有6只,13-6=7只。
教师适时板书13-6=7,并设问:你是怎样想的?
生1:因为10-6=4,4+3=7,所以13-6=7。
师:还有不同算法吗?
生2:因为6+7=13,所以13-6=7。
生3:因为13-3=10,10-3=7,所以13-6=7。
教师适时板书学生的算法:
算法一:因为10-6=4,4+3=7,所以13-6=7。
算法二:因为6+7=13,所以13-6=7。
算法三:因为13-3=10,10-3=7,所以13-6=7。
2.挖掘材料,组织尝试。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树上真的是7只小猴子(媒体出现树上的所有猴子),你们算对了!你能根据现在这幅图再列出一些减法算式吗?
生1:13-7=6。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一共有13只猴子,树上有7只,算地面上有几只就是13-7=6。
师:那你是怎样算出6的呢?
生1:因为6+7=13,所以13-7=6。
师:还有不同算法吗?
指名学生说说不同算法。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让学生观察列出13-5=8和13-8=5后说说想法。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可以根据颜色不同列出两道减法算式,真厉害!那就请你选择一题与同桌同学交流一下算法吧。
学生同桌交流算法后,教师分别指名回答。
3.练习。
(1)你能做几题就做几题。
12-7=12-4=14-8=12-3=
13-6=18-9=11-2=15-8=
反馈时请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2)同桌相互出题计算(反馈时,请学生说说同桌是怎样口算的)。
(3)看卡片口算(全班学生参与,用手势表示结果)。
14-8=12-8=11-8=10-8=
17-8=13-8=16-8=15-8=
计算后,教师把算式及答案随意呈现在黑板上,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排排序,并说说有什么发现。
三、小结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几的计算,你会做了吗?你是怎样算的?
指名学生说说算法。
师:猴贝贝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表现得非常出色,他想邀请大家一起去玩,但有一个条件:请你算出卡片上算式的得数(课前教师发给了每位学生一张写有算式的卡片)。猴贝贝还让老师帮忙选几位小朋友当导游,请刚才奖励到小旗子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在课中,教师已经把旗子作为奖品发给了几位小朋友),每位小导游的旗子上都有一个数字,如果你算式的得数跟哪一位导游旗上的数字一样就跟在这位导游的后面。你们准备好了吗?那就开始吧。
全班学生在音乐声中做游戏、排队伍,然后走出教室。
反思
一、对原有教材的分析
1.教材主题情景分。
十几减几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其原有主题情境是小猫观金鱼图。一只金鱼缸里有13条金鱼,花的有8条,黑的有5条。教材编写的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两只小从不同角度观察,获得不同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问(即教材所呈现的有13条金鱼,黑的有5条,花的有?条和13条金鱼,花的有8条,黑的有?条),然后列出减法算式作为例题。与人教版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还介绍:教学例题时,可出示多媒体动画课件,以体现金鱼的游动变化,给人以现实感,同时利用多媒体的音响效果,模拟小猫说话,给人亲切感和趣味性。
然而,我们在研究这节内容时,家一致感到教材主题情境虽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开放度,但从数学问题的呈现和对算法多样化的关注来看,该主题情境存在两方面的不足:
(1)问题缺乏真实性。我们认为,根据这一主题情境所提出的问题是缺乏现实意义的。因为两种不同颜色的金鱼数量本来就是已知的(通过数数就可以了),何必计算呢?
(2)对算法的暗示性过强。学生在口算13-5、13-8时,往往会受到主题情境的暗示,一味地关注想加算减的思路,而视了其他的算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学反思(篇3)
《十几减九》是小学一年级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基于这一理念,我采取了让学生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而我作为教师则重在关注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
通过这课教学实践和老教师的指导评课,让我感触颇深,首先最直接的是我知道了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应怎样适时介入引导,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如引导的语言有:“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你的算法与他不同在哪里?”“和他的方法一样的有哪些同学?”“谁再来解释一下?”“有道理,有与他们不一样的方法吗?”“为什么要把小棒分成10和5呢?”“大家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我想如果我适时加入以上适当的引导,学生不仅很容易了解算法的多样性,还能理解算法的合理性、培养优化意识。通过比较,学生的思维会不断深入,在热烈的交流中知已知彼,智慧的火花才能不断地闪现,碰撞。其次,我觉得这一做法不仅仅适用于计算部分的教学,它还适用于整个数学学科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当前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各个学科都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因此,我认为这样的做法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品读各类教育教学理论,绝不能停留在对新课程理念的泛泛理解上,在教学新方法上不仅要掌握形式,更要注重实效和本质。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学反思(篇4)
我在教学十几减9这节课时,一开始,通过复习20以内的加法口算,后面的想加算减做了铺垫。一开始,同学们通过观察主题图,能够很快找出数学信息并列出算式15-9,当我问到15-9等于多少时,大部分学生立刻说出是等于6。当我再问:你是怎么算15-9时,学生似乎不知道从何下手去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让学生用学具来摆一摆,想一想,再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算法,相互启发,激活思维。实现算法多样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节课还有一种“破十减”需要学生掌握,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在上课之前想了很多种方法,最后选择创设情景的方法,我希望通过摆圆片,让学生领悟到“破十减”法的过程。给学生一些引导,让回答的学生一点一点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最后再向大家介绍了此方法的名称。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它是学习十几减几的基础,因此学好它非常重要,但计算课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特别是一年级小朋友。基于这一思考,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将计算教学融入到具体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是极为重要的,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设计这个有趣而熟悉的游园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知的学习,并贯穿全课,使乏味的运算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喜欢的活动联成一体。通过解决“还有几个气球?”“还有几个没套中?”等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不只写在纸上的算式,而是蕴藏在生活中的一个个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在低年级教学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的前提,只有经过了独立思考的合作才是有效的合作。本节课中在探讨“15-9”算理时,就先让学生自己通过独立思考,并借用小棒来帮助和验证,再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学习“15-9”的算法,最后全班反馈与交流,从这些算法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同时体验到了同伴合作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鼓励算法多样,并注重算法最优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标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在汇报交流“15-9”的算理时,先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他们的选择,只要思维的方法和过程合理、合乎逻辑,就应加以肯定。然后在众多的方法中,比较和感受出哪种方法最好,算法最优化的过程成了学生自己体验的过程、感受的过程,使二者得以完美的统一。
本节课还有不足之处:
1.当揭示了想加算减和破十减两种方法之后,应该回过头把复习的内容和新授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
2.每上完一个环节应该给这个部分做个小结,最后还要给整节课做一个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学反思》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教学反思”专题。
文章来源://m.jab88.com/j/123964.html
更多猜你喜欢
更多-
《十几减9》教学反思 执教了一节示范课《十几减9》,自我感觉不是特别好,有很多遗憾的地方。人们都说课堂是充满遗憾的地方,但是这节课之后,却让我产生了很严重的挫败感。课后我深刻反思了自己,无论对课堂,还是对学生,对自我的专业...
-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维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 05-26
- 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第10--1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2、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3、感... 音乐教案小学一年级 05-26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数学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新年游园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多... 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 08-10
最新更新
更多-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二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二”,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一、说教材学生通过前几年的学习与生活中...
- 六年级上圆的周长教学反思汇总8篇 对学生来说,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教案一定不要头脑众多,要求不当,意见武断,否则就取不到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案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效率,你积累了多少高质量的教案模版呢?以下是编辑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上圆的周长教学反思”,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教学反思 12-12
- [教案参考]
中班语言快乐的春游行教案反思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身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为了更好的学习,一般教师都会在授课前准备教案,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写好一份优质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做呢?小编特别编辑了“
中班语言快乐的春游行教案反思”,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语言活动;快... 中班我想要快乐语言教案 12-12
- 爬山虎教学反思精选7篇 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只有教案课件老师写越充分,课堂氛围当然也会更好。那些教案课件的重点在哪里?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爬山虎教学反思精选7篇,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今天我教了《爬山虎的脚》这一课,利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爬山虎教学反思 12-12
- 中班陶艺活动教案:鞋子DIY其五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所以,很多老师会准备好教案方便教学,教案有助于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幼儿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中班陶艺活动教案:鞋子DIY其五,带给大家。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 中班活动反思 12-12
- 一年级上册数学每课教案推荐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编辑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每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09-29
- 一年级好词好句大全 好词摘抄: 白花花亮晶晶绿油油懒洋洋红彤彤金灿灿笑眯眯笑哈哈乐呵呵 白晃晃白茫茫白胖胖黑洞洞黑漆漆毛茸茸黑乎乎热乎乎傻乎乎 胖乎乎沉甸甸香喷喷静悄悄暖洋洋黑黝黝红通通红扑扑红艳艳 黄澄澄羞答答笑嘻嘻喜... 一年级祝福语 06-22
- 找找好朋友教案反思1500字汇总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又到了老师开始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写出好的教案才能充分展现出教学意图,你是否正在动笔写一篇教案课件吧?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找找好朋友教案反思1500字汇总”,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让幼儿喜欢识数,并对身边的数字充满... 好朋友教案反思 12-12
-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模板 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当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一定要很完善。准备好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工作,这样才能让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好的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模板”,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 陶罐和铁罐教案 12-12
- 草原教学设计壹篇 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要知道好的教案课件,是能让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升不少的。要写好教案课件,有没有好的范文可借鉴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草原教学设计壹篇》,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知识与技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 草原教学设计 12-12
- 今日课件:
小兔和狼教学设计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只有将教案课件提前准备充分,才能完成前期设计的教学目标。最好教案课件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今日课件:
小兔和狼教学设计,带给大家。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活动来源在一次自由活动时,一些孩子在热烈地议论着什么。... 狼和鹿教案 12-12
热门推荐
- 统编版语文三上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案(三)
- (一上)十二、加和减9加几和十几减9
- 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
- 《自己去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林海》教学设计
-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 18跳水
-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习作4》第一课时教案分析
-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 《穷人》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索溪峪的“野”》教后感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二
- 《景阳冈》教案
- 《草原》教案设计(三)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其它杂项
- 《香港,璀璨的明珠》优秀教学设计集锦
- 外研社三上Module 1 Greetings Unit 2《How are you?》教案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周(4-园地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