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九)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九)”,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九)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 解,了解我国各民 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 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 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提问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了解,与我们日常饮食与服饰等作对比。引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并展 示图片。

2.初读课文 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大青树下的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 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 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 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 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 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 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随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适当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 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装”。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3.抄写本课的词语。

1.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 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 提出的 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 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 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 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 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 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 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布置作业。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小编推荐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一)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一)》,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会写“鲜艳、服装、招引”等词语;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3、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

4、借鉴课文第3自然段的形式,说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分享资料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民族风俗。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课件:各民族图片),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选择一个你最了解或者最感兴趣的少数民族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自主选择图片进行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相机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2、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在祖国的大地上盛开。在我国西南的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居住在一起,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非常快乐。那里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学习。你知道他们共同的学校叫什么名字吗?--(生齐读)大青树下的小学。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这所小学去看一看。(板书课文题目: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在听清字音的同时,听懂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自读课文,按照自学提示进行自主学习。(出示课件“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标出自然段。

(2)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

(3)读通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内互相检查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自主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4、全班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学习反馈:(出示课件)

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和下课的情景);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四、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

五、课堂总结,铺垫下文

这节课,同学们和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一样,学得特别认真。我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也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那么“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有怎样的乐趣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能读通课文,认识了生字,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品读课文,去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独特的魅力。

二、汇报交流,深入探究

师:“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把自己的发现与大家交流交流吧。

(“美丽、团结、欢乐、祥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阅读引导。)

(一)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能体现大青树下的小学美丽的语句。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出示重点语句,相机点拨。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出示课件:课文内容及相关图片)(大青树下的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所以说它很美。)

(2)“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重点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绚丽多彩”的意思。(颜色鲜艳,色彩多)

(3)“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出示课件:相关语句和背景图)引发学生思考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3、范读: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

4、指导朗读,品味校园的美丽。

师: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大青树粗壮,凤尾竹婀娜多姿,还有身着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服装的孩子们,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美景图。你能读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吗?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师生评价。

(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1、“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小学呢,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

2、学生自读,画出相关语句。

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出示重点语句相机指导。

(1)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这句话说明各民族的孩子,虽然穿戴不同,但是他们都成了好朋友,所以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2)“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老师范读,把重音放在“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民族小学的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4、教师小结:是啊,虽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这是一所多么团结的小学啊!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一起体会他们的团结。(生齐读)

(三)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

1、课件出示重点语句:“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安静)

(2)你认为这个词语用得准确吗?(引发学生质疑,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教师再适时引导,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呢?这是从侧面烘托孩子们学习认真。)

2、是啊,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怎么能不是一所祥和的学校呢?让我们带着对这所小学的赞美再读一读这段话。

(对于“祥和”这个特点,学生不一定能很准确地概括出来,教师可适当点拨。)

(四)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1、课件出示句子: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1)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指导朗读。校园里的同学多么有礼貌,在民族小学里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通过朗读来传递自己的感受吧!

2、课件出示重点语句: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3、指导说话:请同学们想一想,还会有谁来这里凑热闹?用下面的句式来说说:

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有(),还有()。他们的欢笑声把( )都吸引过来了。

4、课文写了学生活动的同时,还写了许多的小动物。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乐、活泼的气氛。)

三、揭示主题,升华情感

1、出示课件:“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师:这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多少自豪和赞美的情感啊!结合我们刚才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填上最能体现你感受的词语再读一读。

课件: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____________的小学。(美丽、团结、祥和、欢乐)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入合适的词语。

(2)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2、假如你是这所小学的学生,会对这样的学校产生怎样的情感?(自豪、骄傲)

3、指生带着自豪、骄傲的情感读这句话。

4、为什么一个西南边疆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祥和,如此欢乐?(民族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6、教师总结。

(出示课件:五十六个民族手拉手的图片)

师:“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团结、祥和!让我们一起唱响《爱我中华》这首歌吧!

四、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

五、课外延伸,鼓励实践

1、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你们交朋友,也很想了解你们的学习生活,课后我们可以把我们一周的学习生活记录下来,整理好邮寄给他们。

2、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其他民族的一些资料,准备参加班级将要开展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的民族文化展览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二)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二)

一、教材分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组课文的专题是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引导学生一起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学习本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戴”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并能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且积累好词佳句。

3.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以上教学目标中,我认为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是教学的重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差,所以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的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是本课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取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这三种教学方法。运用想象感悟法可以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在研读中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的内心,丰满任务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运用朗读感悟法可以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运用品词赏析法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加以揣摩、推敲、咀嚼,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出示民族小学内学生穿戴不同的场景的图片,我问学生:图片上的小学和我们的小学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应该很快的发现穿着不同等等。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怎么样的呢?(板书:《大青树下的小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准生字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思考我们的名族小学都写了什么呢?

等学生读完之后,我课件逐组出示词语:

第一组:蝴蝶 孔雀舞 凤尾竹 坪坝(注意蝴蝶都是虫字旁,理解蝴蝶是一种昆虫;舞字的书写,当场书空)

第二组: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汉族(引导学生发现这组都是名族的名称,顺势引导学生说出我国有56个民族)

然后,请学生说说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总结概括: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

首先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上学路上和来学校时所看到的句子。之后学生汇报,我总结并逐句出示句子:

第一句:……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小学生很多,小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我继续追问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再抓住“有…,有…,有…,还有…。”让学生再次体会小学生的多。然后我出示:下课了,操场上可热闹了。有 有_________有_________还有_________。在顺势引导学生用“有…,有…,有…,还有…。”造句,更深刻的体会民族学校的学生多,而且都来自不同的民族。

第二句: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大家都非常友好等)我继续追问从哪里可以看出?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我抓住“大家”指的是谁?(各民族的小学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第三句: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的更加绚丽多彩。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得?结合课文上下文理解“绚丽多彩”的含义,并引导学生用“绚丽多彩”说一句话。

第四句: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齐读句子:问学生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

再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各民族直接的友爱,读出校园中穿戴不同,美丽的场景,读出同学们快乐的心情。引导学生更深切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里各民族小学生的团结友爱,和学校的美丽。

这个环节,我利用勾圈画点的方法结合充分的读,让学生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并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上课的情景

然后在引导学生一起去看看民族小学上课的情景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刚才的课文内容的概括的基础上,学生已知晓文章的脉络。所以我在这个环节引导学生用横线迅速画出能概括民族小学上课的情景的句子。学生汇报,我出示句子:大家一起读课文,声音真好听!

然后我继续追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声音真好听?学生交流汇报,我逐句出示:

第一句: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齐读句子:圈出描写窗外环境的词语(安静)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从哪里可以体会到“声音真好听”呢?(……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同学们能不能读出窗外的安静呢?齐读句子,指名读。

第二句: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的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齐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

再次齐读描写上课情景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同学生好听的声音,读出周围环境的安静。通过多次的读,引领学生感悟民族小学里学生上课的认真,读书声的好听……

课堂练笔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插图,看到插图,你想说些什么呢?那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可以写一写校园的环境是怎么样的,同学们上课的情景是怎么样的等等?这个环节,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也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思想情感的升华。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民族小学上学路上的快乐,上课时的安静;那下课后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学习。

四、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谈谈我的板书,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精华的体现,针对这篇课文,我采用了词语式板书。首先整体概括了课文写了上学的路上,上课时,下课后的情景,然后提炼出上学路上孩子们是快乐的,上课时周围是安静。这样,这则板书就成了理清课文脉络的载体,可以一目了然地理清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重点。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上学路上 快乐

上课时 安静

下课后

教学反思:

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例如对于大青树下小学的学生上课的情况,课文中并没有写具体,只写了他们动听的读书声,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点,让学生来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同学们上课读书时的情景。有的说:“他们读得很流利。”有的说:“他们读得津津有味。”有的说:“他们读的绘声绘色。”……

又如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样想呢?”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今天学生理解到位,朗读到位。

开学第一课,难免会有遗憾,自我感觉在课堂上的语言还是显得不够精炼,问题不够明确。今后要细心斟酌、精心设计教案。这样,才能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地学习!今天有部分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发言不够积极,我相信学生也会慢慢进入状态的!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四)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四)”,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四)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坝”等13个字,会写“早晨、汉族”等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把握自然段的意思,感知课文内容。

3.关注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4.能用先概括再具体的方法说一说文中的学校与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难点:

1.抓住“绚丽多彩”“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等展开丰富的想象。

2.能用先概括再具体的方法,用上“这是一所_____的小学。___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文中的学校与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过了一个快乐的假期,我们又回到了可爱的学校。谁来和我们分享分享学校给你的印象?

2.今天,咱们要一起去认识一所特别的小学。(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请学生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小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词语检测。

第一组: 鲜艳的服装 凤尾竹的影子 洁白的粉墙 绒球花

(1)小老师教读前三个短语。注意读好轻声“的”。

(2)配图出示,读美“鲜艳的服装、凤尾竹的影子、洁白的粉墙”。

(3)出示“绒球花”图片,请学生认识“绒球花”,你看到了什么的绒球花?

PPT出示:( )的绒球花。

第二组:出示“坪坝”

(1)认读词语。

(2)瞧,这就是坪坝。(出示“坪坝”图片)

(3)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坪坝?

(4)是的,像这样平坦的场地就叫坪坝。

(5)出示图片,拓展认识:水坝、堤坝、大坝。

3. 请大家小声地读课文,想一想:大青树下的小学哪儿新鲜(与众不同)?勾画出相关词句。

三、品读第一自然段,感悟学法。

1. 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哪些词句让你感到新鲜,从中想到了什么?

2. 交流。

(1)交流前三句。

①读好“山坡上、坪坝里、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这三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有哪些民族呢?

随机介绍:为什么大部分中国人是汉族呢? 1900多年,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朝代,叫汉朝。(出示汉朝的版图)汉朝是当时的世界强国,面积最大的时候可达2560万平方公里。汉文化的发生、发展、发扬,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所以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是“汉族”,我们说的话叫“汉语”,我们用的文字叫“汉字”。

读好词语:汉族、汉朝、汉语、汉字

除了汉族,还有哪些少数民族?

③这些各民族的学生穿着鲜艳的服装来到学校啦!

④古时候认为“鱼、羊”在一起就是很“鲜”,那猜一猜“丰、色”合在一起的“艳”是什么意思?

⑤指导读好:“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回扣:所以,作者说:“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3)交流第四句。

①结合学生关注的新鲜词句”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引导学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回扣:所以,作者说:“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三、小组合作,实践学法。

过渡:师生合作读,听!“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生们在学校又是什么样的呢?

出示阅读小提示:

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抓住你勾画的这所学校与众不同的语句,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处展开丰富的想象。

2.将自己的想象送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汇报交流:

预设一: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抓住“那声音真好听”和“!”读出同学们爱学习,学习氛围浓厚。

(2)如果你就是现在窗外的树枝、鸟儿、蝴蝶、猴子,你会想些什么?

(3)多么善解人意的小动物啊!能不能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这样安静的环境,还让你想到了哪些词?

(宁静、寂静、幽静、鸦雀无声......)

预设二: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成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看着大家尽情地玩耍,此时的小动物们又会怎样?

(2)回扣:所以,作者说:“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四、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1.大青树下的小学是美丽的,是热闹。我们的学校又是什么样的呢?请你用上“这是一所_____的小学。__________。”的句式说说自己的学校。

出示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图书室里、教学楼前、大树下等几个场景,请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场景说一说。

五、升华感情、结束本课

1.谈到我们自己的学校,我们是这样骄傲。作者谈到大青树下的小学也是这样骄傲。

2.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全班有感情地齐读。

3.推荐学生课后阅读吴然的散文集《小鸟和守林人》。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八)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八)”,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八)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边读边展开想象,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独特美。

2.学习并尝试运用拟人化的表达,体会作者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喜爱之情。

3.关注并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教学重点

通过边读边展开想象,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

教学学习并尝试运用拟人化的表达,体会作者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喜爱之情。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大青树下的小学,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些词语你还记得吗?

课件出示:

松鼠 山狸 绒球花 凤尾竹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1.谁来读?

2.谁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3.看看你们读得流畅吗?我们开火车读。

4.火眼金睛的你们,看看这些词语的排列,你发现了什么?

(三)这些你在自己的学校中都见过吗?是啊!这些词语就给了我们一种新鲜感。这所小学跟我们小学一样吗?多么特别啊!【板书:特别】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阅读语文要素是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上课伊始,以词语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的同时,发现词语排列的特点,从而引导学生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

二、细读文本,学习表达

(一)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呢?请自由地读课文,用直线画出这所小学的特别之处。教师巡视指导。

(二)预设一: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1.哪里特别呢?这真是一个多民族的小学。

2.你能读出它的特别吗?

(三)预设二: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1.窗外有多安静呢?先是(树枝不摇了)再写了(鸟儿不叫了)又写了(蝴蝶停在花朵上),都为了表达什么?(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是啊!他听得多认真,这样的氛围更加突出了什么?(窗外十分安静)

2.让我们合作来读一读。我读第一句,温柔的女生来读这三句,开朗的男生来读这一句,让我们一起读出安静。

3.作者是怎样写出安静呢?

(1)先写了(树枝不摇了,好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再写了(鸟儿不叫了,好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又写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他们都被同学们的读书声吸引了。

(2)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窗外还有哪些植物和小动物也被吸引了?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4.他们听得多么认真,都忘了自己该做的事,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吗?我们都知道植物动物可不会听,可他们却像人一样听得那么认真。此时,他们都不再像是景物了,仿佛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样把物当做人来写就是拟人化的表达,这样拟人化的语句就是拟人句。【板书:拟人】

5.你看,拟人化的表达给我们带来了新鲜感,还带来了美好的画面。谁能读出来?我好像走进了那个画面!真美!

6.其实不止是他们,作者也被同学们的读书声吸引了,谁能读出作者的心声?我听出了向往,我听出了陶醉。

7.难怪作者这样赞美道:(齐读)这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板书:可爱】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和想象激发学生思维,加深本文新鲜语句的理解和体验,体会拟人化表达表情达意的作用,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三、深读课文,实践表达

(一)其实文中还有很多拟人句,你能找出来吗?请同学们小声地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来。

(二)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1.怎么看出这是拟人句的?

2.你能读出画面感吗?

(三)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怎么看出这是拟人句的?这些小动物竟然能像人一样看热闹,这就是拟人化的表达。

2.自由地读一读,你能想象出怎样的一幅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还会做些什么?他们怎么看热闹?听到了什么?

3.人与动物多么和谐,多么欢乐!请你读出来!

4.难怪作者发自内心地赞美道:(齐读)这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设计意图:遵循“认识”-“实践”-“迁移”的语用训练路径,一讲一练、一练一得,扎扎实实迁移运用,实现由“教课文”向“教语文”的美丽转身。】

四、美景结尾,升华情感

(一)作者运用拟人化的表达,把这所特别的小学写得如此活灵活现、可爱美好。难怪作者久久不忍离去,最后还被这所小学的美景深深吸引了。你能读出来吗?

(二)让我们伴着音乐,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优美的语言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和情感体验,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五、课后练习,迁移表达

(一)我们也来说说自己的小学吧。

1.练习一

(1)圈出关键词:上课;在教室里。上课了,同学们会在教室里做什么呢?

(2)此时,窗外又会有哪些植物和小动物呢?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3)同学们都说的是课文里的动植物,我们来说一些新鲜的,老师送给你们一个锦囊,请你合理想象,试着连起来说一说你的学校。

(4)能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拟人句吗?老师再送你们一个锦囊。自己说一说,你也能说出新鲜感的语句。真美啊!多么和谐!

2.请同学们自选时间、地点,说说你心中的可爱小学。

(二)你看!我们运用了拟人化的表达,我们的学校也变成了一幅幅美丽鲜活的画面。

【设计意图:积累与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落实课后练习题,通过运用拟人化的表达,引导学生尝试创作有新鲜感的语句,扎实而有效地开

展语言文字训练。】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必做:摘抄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选做:阅读作者吴然书籍《我们的民族小学》。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拟人

特别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十)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十)”,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十)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穿戴”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借鉴课文里的形式,说一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穿戴”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借鉴课文里的形式,说一说校园里的一个场景。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展示民族图片。

2、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人,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你能选一个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课前布置对这几个民族的资料搜集。)

3、(齐读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找出生字,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长的句子注意停顿。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会读了,可是小猴子还没有认识这些生字呢?我们可不可以字正腔圆地读一读来帮一帮小猴子呢?

2、出示生字指读:坝、汉、艳、扮、扬、读、摔、跤、凤、洁。

3、注音领读。说一说你是用怎样的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4、重点认读:坝、摔、扮、跤、扬、读。

创设情景:香蕉树上有许多香蕉,只有全部都认识上面的汉字的人才可以摘香蕉,大家一起帮助小猴子摘香蕉吧!

5、用图片帮助识记“打扮、朗读”等词语。

6、认读词语,大声朗读。小组长听写,检查预习效果。

7、选一个有新鲜感的词语给大家造个句子吧!学生造句。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大青树下的小学。

(一)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有新鲜感的句子。小组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1、长句子注意停顿,读出孩子们上学的欢快。

2、用“艳”和“扬”做换一换识字游戏练习。

(二)朗读第二段。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当”要读出铜钟的声音,可以试着读一读下课的钟声“当当当!当当当!”,体会二者的区别。)

(三)朗读第三段,分别读好关于上课和下课的描写。

1、要体会学生们读书的书声琅琅意境、和谐的氛围。

2、要体会校园的安静和孩子们的专心致志。

3、哪些描写可以体会校园的安静呢?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4、想象一下松鼠和山狸“凑热闹”的情景。

5、说说自己的课间活动,可以用上“下课了”“有的”等词语。用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课间的热闹氛围。

(四)朗读最后一段。

大青树下的小学里孩子们上课认真,读书好听,下课热闹,活动精彩。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幸福吗?请你读出孩子们的自豪和幸福吧!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读好这个中心句,读出小学的可爱和孩子们的幸福。)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fèng)尾竹的影子,在洁(jié)白的粉墙上摇晃……

(可爱的小学,请读出对学校的热爱和喜欢吧!对景物的描写也体现了作者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热爱,你能读出来吗?)

五、课堂展示

1、读一读你喜欢的有新鲜感的句子,比一比谁读得好!

2、说一说这所学校里有哪些民族的孩子们?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呢?

预设:

有许多少数民族的孩子(各民族和平共处);有许多小动物(人和动物和谐相处);上课用古老的铜钟(温馨祥和)。

六、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流利而又富有感情。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这学期开始我们要用钢笔啦!你准备好了吗?

用笔指导:笔尖向下,离纸一寸,拇指食指握着,中指无名指顶着,笔杆往后躺着。真正做到指实掌虚,灵活自如。

1、出示生字: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绒、装、读、影”的注意要点。(预设:“绒”不要少最后的笔画:点;“装”注意下边占格多一些;“读”注意结构左窄右宽;“影”注意三撇的位置。)提示书写要有一定的速度,注意坐姿和执笔姿势。

4、学生临写生字,提出书写要求:规范、端正、整洁。

七、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展示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猴子掌握了好多生字,现在他愿意跟你分享他的收藏,你能读出桃子上的生字就可以吃桃子了。

2、进行组词训练。

3、大家抢读,大声读。

二、课文赏析与交流

导入语: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一起来瞧瞧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不一样?

(一)阅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这一段讲了什么?

1、提示内容: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哪些人物?做了什么?

预设:早晨上学路上各民族孩子去上学

2、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体会句子的含义--小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是不同的民族,他们来到了同一所小学,感受民族融合,各民族一家亲。仿写句子。)

3、同学们一到学校,就做了什么?他们上学的心情如何?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感受孩子们心情愉快、生活幸福的学校生活,通过向国旗敬礼,体会孩子们热爱祖国的心和孩子们在祖国大家庭里幸福成长。)

(二)品读第2-3自然段。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感受上课铃声的美妙,知道铃声表示上课了,引出下文的关于上课的描写,这是一个过渡段。

1、“当当”:拟声词,这个声音写出了铜钟的声音,提示上课了,为下文写上课时的情景做了铺垫。

2、快来读一读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吧!

请大家也用好听的声音来朗读一下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吧!

3、除了写上课的孩子们,这里还写了什么?

预设:

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

预设:这些描写衬托了校园里的“静”,衬托同学们读书的声音好听。

4、说一说课间活动有哪些?

预设: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预设:看热闹。

为什么要写小动物的表现?

预设:衬托。衬托同学们的课间活动的精彩。

(三)学习结尾段。

正是因为同学们上课读书认真,下课活动精彩,所以你们觉得大青树下的小学怎么样?

饱含情感读好这句话: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提示:读出作者对可爱的边疆小学的自豪和赞美!

找出描写学校美景的句子,饱含喜爱之情读一读。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小组讨论:

1、省略号的作用:

(出示文字)早上,妈妈带我去买菜,我们买了西红柿、黄瓜、卷心菜……

2、思考讨论:这个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的省略号作用一样吗?

预设:课文中的省略号表示意犹未尽,例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3、尝试续写课文省略的内容。

范例:操场上,蝴蝶还停在秋千上面。白杨树哗啦啦地鼓着手掌……

三、展示分享

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找到的有新鲜感的句子,跟同学们分享一下,一定要说一说你的推荐理由哦。

四、表达练习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选择一个场景写下来!

预设: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大树下……

五、感悟体验

通过学习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文通过描写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播放:《爱我中华》,感受各民族和平共处的和谐和少年儿童美好的生活。

六、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窗边的小豆豆》。

推荐语:《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七、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起来闯关吧!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五)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五)”,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五)

教材简析:

课文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这是一所美丽的、充满欢乐的学校,反映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个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词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图片展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凤尾竹摇晃(huàng)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来写这篇文章的?(自豪、赞美)你从哪里体会到的?讨论交流。

2、(出示句子):

(1)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2)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3、谁呢读好这几句话?各自练习读,赛读。

五、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指名读生字卡片。做游戏巩固字词。

(1)“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例:傣族姑娘的图片下就可以贴“傣族”“孔雀舞”)

(2)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小朋友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学生自己识记,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师范写。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2)学生练写,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这所来自大青树下小学的美。知道了作者是怀着自豪赞美之情来写这篇文章的。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自豪的情感呢?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 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学校的美和团结)

1、自读感悟: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2、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交流描述:

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

学生读后交流描述。

3、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难怪作者会如此的喜欢他们的学校。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读,交流评议。

△ 读读说说,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感受学生上课的认真及下课玩耍时的快乐)

引:还有哪些地方让小作者感到自豪的?

1、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自豪的理由,如:上课时这所学校的孩子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

2、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读一读。

(出示句子):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步摇了,鸟儿步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指名读,评议

师:难怪窗外十分安静啊,正是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1、小作者喜欢那儿的课间活动吗?你从哪儿看出来?那就来读一读吧!

(出示句子):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指名读,评议,齐读。

2、孩子们,让我们带着感情,放飞我们的想象,一起来读一读2、3自然段吧。

△第四段(进一步感受自豪之情)

1、(出示句子):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指名读,齐读。

2、齐读全段。

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读着读着,我们都已被这所边疆的民族小学深深地吸引住了。让我们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背一背,深深地记到我们的心里去吧!自由背,指名背,同桌互背。

四、拓展活动

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

学生写信后在学习园地里展示。教师从媒体上寻找信息,选择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与本班同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板书设计:

美丽

大青树下的小学 友爱(自豪赞美)

和谐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六)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六)”,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六)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串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爱我中华》视频,说说你认识片中哪些少数民族。

2.教师相机拿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汉族等各民族的图片及出示相关词语:

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汉族

3.顺势切入。

这么多民族的小朋友同你们一样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上学了。(板书课题)想去看一看吗?

二、新课学习

(一)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自学课文:

画--要求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读--不认识的生字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读一读,也可请教同桌;

荐--小组内组长组织读一读课文,互相正音,并做好推荐一位组员的工作。

2.交流反馈:

(1)出示生字:推荐组员互相比赛读生字,其余学生做评委。

说说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2)认读新词:请同学们在课文中画出具有新鲜感的词语和生词。

自由准备后同桌互读。

(3)试读课文:指名读课文,正音。

提问:民族小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喜欢这所学校吗?

(二)再读课文,欣赏朗读

1.学校那么美,你从书上的哪些地方看出来?请你有感情地把这些句子读一读。

2.学生再读课文,把认为美的句子用曲线画出来,并读一读。

3.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

2.教师着重指导“晨、静、装”。

3.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读通了课文,认识了大青树下这所美丽的小学,感受到了各民族孩子学习生活的快乐幸福。

五、作业布置

1.认真书写生字词,做到规范整洁。

2.熟读课文,想一想大青树下的学校给你什么印象,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第二课时

一、游戏复习、导入新课

1.“捉蝴蝶”:把蝴蝶状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台摘卡片认读词语。

2.开火车读:教师任意抽一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读,评出优胜小组。

二、新课学习:朗读感悟,美读成诵

1.全班交流美句。教师随学生回答相机教学相关段落。

如第一段:

(1)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可以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少数民族的服装,来理解“鲜艳”。

(2)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可以进行想象说话,情境表演。同学们会跟小鸟说什么?跟老师说些什么呢?见到国旗同学们会想些什么?说过之后让学生演一演。

(3)早晨,从山坡上……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你仿佛看到小朋友是怎样上学的?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交流描述。

(4)你上学的第一天是怎么想的?

学生畅所欲言。

(5)是啊!开学了,又可以见到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又可以在美丽的学校学习新本领,是多么激动高兴的事啊!你能用这样的心情读读这段话吗?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

第三段:

(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很安静?这些小动物为什么会如此安静?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引导学生体会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同学们非常专心听讲。

(2)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也赶来看热闹。

如果你是“小鸟、松鼠、山狸”看到同学们玩会怎么想、怎么说?

第四段:

说说句中省略号的意思,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也可以看出小作者对学校什么样的感情?带着这种喜爱之情读读这段话。

三、教师总结

这节课,通过抓重点语句和词语,在读中感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青树下这所美丽的小学,各民族的小朋友在一起快乐幸福地学习,体现了各民族的团结友爱。

四、作业布置

1.课文写得那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小组内有感情地读一读。

2.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3.综合性学习:我们的课余生活。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画,还可以设计表格。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七)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七)

设计理念

成尚荣先生在《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一书中指出,语文课应为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语言”是指词汇按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符号系统;“精神”是指人在特定情境中思维、想象、情绪与兴趣等因素相互交融的反映。“同构共生”是指共同建构、生成、发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吴忠豪教授指出:所谓“有新鲜感词句”,是指那些学生感到陌生的、口头书面语言中从来不用的词语或句子。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积累那些陌生、有新鲜感的词句,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意识,将言语实践能力的提升与精神世界的丰盈结合起来。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段,本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的过渡时期,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语文的学习内容也由词语向篇章过渡。因此要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让学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语文积累,通过精读、品读重点句段,引导学生逐步体会理解课文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积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艳”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通过边读边展开想象,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独特美。

3.学习并尝试运用拟人化的表达,体会作者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喜爱之情。

4.关注并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坝、汉、艳”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初步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快乐学习生活。

3.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初步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快乐学习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标注出新鲜感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经过两个月短暂而又漫长的暑假生活,你们又长高了,更懂事了。今天来学校时,你们细心观察过我们熟悉的校园了吗?

(二)请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久别的校园如今给你的感受怎样?谁来夸一夸我们的校园?

(三)总结:是啊!我们的校园处处充满了生机,明亮的窗户,宽敞的教室,美丽的校园花坛,还有我们在操场上留下的欢声笑语……无不勾起我们对学校喜爱之情,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扫清障碍

(一)打开书,自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二)课前,同学们在预习时标注了有新鲜感的词句。

1.我们先来看词语,每个人分享一个你画的新鲜感的词语,全班跟读。

2.我听到很多同学都提到了民族,你们了解这么民族吗?出示资料袋。

(1)学写“服”“装”。

(2)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说说怎么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好了。(关注字的结构)

(3)生一边分析,师一边范写。(“服”注意左窄右宽,“装”上窄下宽,提醒压线笔的位置)

3.请同桌交流,说说你画的句子怎么让你觉得很新鲜呢?

预设一: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1)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得哪里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2)生评议。

(3)师小结:想要把长句读好了,首先要读得正确,不能加字也不能丢字。还得学会停顿,在逗号,句号的地方要停顿,长句的中间也要稍微停顿换气。老师把要停顿的地方用一条斜线标出来了,想不想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4)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在画斜线的地方停顿了,画斜线的地方稍作停顿,比逗号停顿的时间要短一些。)

课件出示: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5)谁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真是一次比一次读得有进步!

预设二: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谁能把这个句子读好了?

预设三: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谁能把这个句子读好了

预设四: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自己试着读读这个句子

三、感知内容,理清顺序

(一)你们可真聪明,这么快就把长句子读得又正确又流利,想不想试着读一读课文?(指名4人分自然段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你听懂了什么?

1.读完第1段,你们听懂了什么?(生自己说段意)师出示课文的叙述顺序很清楚,先写同学们走在来学校的路上,来到(小学)

2.指名读2、3自然段,你们听懂了什么?(生自己说段意)师出示再写(来到学校),然后写同学们在学校里(上课)和(下课)

3.指名读4自然段,你们听懂了什么?(生自己说段意)师出示最后写(赞美

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谁能把每一段的主要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课文先写同学们走在(上学的路上),再写(来到学校),然后写同学们在学校里(上课)和(下课),最后写(赞美大青树下的小学)。

(三)你看,只要我们把每个段落的意思合并在一起,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是段意合并法。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一)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所民族小学,认读和书写了生字、词语,还读懂了课文,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这些有新鲜感的句子,在这所民族小学中是怎样快乐学习生活的。

(二)作业:

必做:我能认真观察剩余的生字,并把生字写规范。

选做:我能正确流利地把这篇课文读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上学路上、来到学校

上课、下课

段意合并法

赞美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

1.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课文描写的是在西南边疆一所建在大青树下的民族小学里,各民族的小学生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快乐地学习生活的情景。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团结的自豪、赞美之情。

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通过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读书方法进行朗读,帮助学生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过渡。运用引读、自读、赛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友爱和团结。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进行语言积累。

学前准备1.查找有关少数民族服饰、风俗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师生)

2.预习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新词。

学前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2.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插图引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1.出示课文插图,教师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图中学校和自己学校的区别。

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同学们穿着不同的服饰,是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这所小学建在一棵大青树下。板书课题。

3.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到的问题吗?1.学生交流汇报:

(1)图中的校园有动物,我们学校没有。

(2)图中学生的穿戴和我们不一样。

2.齐读课题。

3.学生质疑: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哪些民族?1.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哪些民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的还有哪些民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用时:22分钟)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教师重点指导“绒、摔、跤、凤”的读音及“晨、鲜、静、所”的笔顺。1.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如: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艳、洁”;采用换偏旁的方法认识“扮、坝”等。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绒毛(rénrón)

摔跤(suishui)

4.比一比,组词。

扮()扬()

纷()杨()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你对“大青树下的小学”有怎样的了解?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1.默读课文,学生认真感知文章各部分内容。

2.概括每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同学们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同学们上课、下课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结尾点题,抒发了对民族小学的热爱之情。5.大青树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用时:3分钟)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生字词。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朗读。7.读拼音,写词语。

zochénxinyàn

()()

fúzhundbàn

()()

jìnàinjìn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大青树小学学生学习生活的幸福,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并体会其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学习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2.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如:自读、互读等,进行感悟。

学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复习生字词。

2.回顾上节课内容。

3.引导学生围绕“喜爱”和“赞美”这两个词来学习全文。1.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大青树下这所小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学生自由探究:作者为什么会喜爱这所边疆小学呢?8.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喜爱和赞美这所边疆小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段读议,体会情感(用时:25分钟)1.引导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2.齐读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了解这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4.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最后一自然段,以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5.引导学生思维拓展:课文结尾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1.学生读后交流:抓住课文中的三个“从”、三个“有”、三个“向”,从上学路上的景色、学生的服饰及到校后的活动等展开想象。

2.了解过渡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学生研读“上课”和“下课”的内容,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动物、景物的和谐美。

如:(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4.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评价。

5.拓展:发挥想象,你还能往下写些什么内容呢?9.读句子,回答问题。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孩子们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中描写小动物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感悟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用时:5分钟)你还喜欢哪些句子?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0.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回顾课文,开展活动(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说说对大青树下的这所小学的感受。

2.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校或同学。1.假如你也是这所小学的学生,你会喜欢这所学校吗?为什么?

2.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选一个场景说一说。

教室里操场上大树下11.介绍自己的学校或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语文教案四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语文教案四》,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语文教案四

教材妙析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国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是一所充满欢乐、和谐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地读书、课下尽情地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中学段的起始段,要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学习过渡,让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语文积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这是三年级语文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教师要引领学生步入阅读课堂,指导他们阅读的方法。

教学思路

1.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比如,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

2.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综合运用了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对比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想象感悟法可以在研读中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的内心,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运用朗读感悟法可以以读激情,以读促悟,在读中理解感悟;运用品词析句法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加以揣摩、推敲,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对比引导法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学校与这所学校的景、人,物进行比较,从而感悟“特别”之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所学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由文本迁移到现实生活,能根据提示选择自己学校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说话训练。

【过程与方法】

1.用生词卡、图片等多种媒介和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

2.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等方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在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和整体把握,能找出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难点:体会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团结友爱。

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根据“资料袋”的提示,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引起思考。

(师先写好课题。)

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参观这所学校,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齐聚在一所大青树下的学校,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美好景象。可以说收获满满,这些字词,你还记得吗?先在心里默读再指名读。

师:大家读过后再看看这些新鲜词,有什么发现?(特别美,少数民族特别多,上课安静有趣、下课热闹非凡)评价语:你善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你善于总结;你善于思考;

师:这节课,我们将要深入了解课文,与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成为最知心的朋友。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品读课文,思考: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板书:特别?) 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学生品读。教师巡视辅导。

【设计意图:通过字词的复习,回顾主要内容快速进入学习,又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核心学习任务。】

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特别之处”。

(一)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校园的特别之美。

1.刚才同学们再次品读了课文,说说这所学校特别之处。哪个小朋友最勇敢,敢第一个站起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预设生:我觉得它特别在民族服装之美。你从哪一句感悟到的?接着引导学生:有人跟她感受一样吗?这所学校特别在于不同的美?还有哪些语句写了这所学校的特别之美?

(学生讲到哪句,教师就顺势指导哪句。视课堂生成情况灵活地驾驭课堂。)

预设1: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美在哪里?从句式结构是有什么发现吗?(这排比句突出了上学路上景色之美,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我们上学路上都是车子和行人)

我听明白了,这句话说明大青树下的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地理位置很特别,而且它校内校外都很美。谁来把它的美读出来?(评价:读出了上学路上景色之美)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直观欣赏和排比句式朗读、运用,体会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地理位置的特殊,矗立在山花烂漫之中,体会它的“特别”】

预设2:

(1)“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什么是鲜艳的服装?出示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和德昂族服装图。

(2)你知道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它的美丽吗?(绚丽多彩) “绚丽”的近义词就是--美丽

(3)课外你还知道哪些形容颜色丰富的四字词语呢?(有纳才有吐,有积累才有表达。课外积累丰富。)

师:这些各式各样的民族服装鲜艳夺目,绚丽多彩!它使学校更加美丽。

(4)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指名生读。(评价:抓重点词品读,读出这所小学独特之美)

【设计意图:通过关键词的重音范读,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意思,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方法。】

(如果此时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教师可这样处理:

老师来读一句话:“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你们觉得这句话写出了学校的什么呢?

预设3:(学生找不到,师引导,我们学校有铜钟和凤尾竹吗?)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1)这句话在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观点吗?那我们一起来读读。

(2)谁能来说说,这后面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联系我们的身边之景,想一想,这校园里还有哪些景物呢?(生答。)是呀,多美的小学。

2.配乐想象与朗读:

师:现在我们闭着眼睛,一边听老师说,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师边描述边贴出相应的图画):一所小学里有一棵高大粗壮碧绿的大青树,它粗壮的枝干上挂着古老的铜钟。校园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凤尾竹的脚下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阵风吹来,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师:同学们,这样的校园美吗?你想不想去看看?那就带着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喜爱与赞美,来深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女生都1,男生读2)(评价:你们不但读出了声,更读出了情,读出了美的境界。)(板书设计:校园独特美丽)

【设计意图:体会省略号的作用,填补课文空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音乐声中边听边想象画面,再有感情诵读语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校园的特别之美。】

3.小结,过渡。

确实,校园地理位置特殊,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高大粗壮的大青树,婀娜多姿的凤尾竹,更加上校园里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服装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美景图。

这么美丽的校园最令人难忘的是那各民族鲜艳的服装,这鲜艳的服装都来自不同的民族,你知道文中哪一句写出了许多少数民族吗?

(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多民族之特别。

1.这所小学,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如果没有学生说出来,教师可以直接说:我们学校有少数民族吗?这所小学少数民族吗?把描写少数民族的语句找出来?) (教学方法:对比找异同)

预设1:

(1)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特别多?(民族)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你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苗族,回族,白族,壮族,满族,瑶族,朝鲜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有“的排比句,谁能联系生活,用”有“的排比句说一句话。(出示课件9)

(2)同学们看这2句: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请同学上台找一找,相同和不同:“不同民族”“穿戴不同”“同一间教室”“一起”“好朋友”(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习俗不同,语言不通,服装不同,但他们在同一所学校,在同一间教室学习,他们成为 同学,甚至成为同桌,他们不分彼此,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慢慢地成了肩并肩,心连心的好朋友。他们更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在鲜艳的高高飘扬的国旗下,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是中华民族的一员,都爱我中华。请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听过歌曲,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想法吗?

3.小结,过渡。

这是一所特别的小学,这是一所多民族的小学,更是一所团结友爱的小学。(板书:民族团结友爱)

(三)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别之欢乐和谐。

师过渡:你听, “当,当当!当,当当!” 大青树下的古老的铜钟

敲响了。上课了,这铃声引领我们走进安静的课堂。它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吗?(生答)

1.预设:

(1)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师: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同学们在认真读课文,声音是那样的好听,窗外怎样?用一个词概括?(安静;你从哪里体会到安静的?)

(2)师:这是一个排比句写出了窗外的安静。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怎么想?(不忍心打扰)

(3)师:师:“最有趣”是什么?在你的印象里猴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动物?(调皮捣乱的猴子) 这里猴子调皮捣乱了吗?是怎样的?“好奇”是指人的,这里用了什么修辞? (拟人)

(4)课文用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好奇地听着”这些新鲜的词句从侧面烘托出孩子们的学习是多么的认真。谁来读一读,读出上课的认真与安静?(前半部分慢速,语调轻柔,读出安静与祥和;后半部分加快速,语调高扬点,读出趣味性。)(板书:上课安静有趣)

2.小结学法,迁移应用。

师:这段文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怎么学习的。师生边引导回忆引导学生小结学习方法。(副板书:学习方法:找关键词语;理解感悟;新修辞。)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理解重点句,进而过渡到对课文的理解,再把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层层递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透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完后再小结学习方法,由扶到放,迁移运用,教会学生会学语文,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师过渡:那下课又有什么特别之处?用刚才我们小结的学习方法自学。(学生默读课文,自学下课内容。教师巡视辅导。)

4.交流反馈。

4预设:

生:“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课下的情景请用有一个词来概括?谁火眼金睛找出来?大青

树下有多热闹?谁来看热闹?什么修辞?文章用这些新鲜的词句,用这些有趣的拟人,写出来大青树下的小学,人与动植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谁能把孩子们这一静一动的欢乐有趣读出来?他读得怎么样?认为比他读得好的站起来读。

(2)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平时在学校里上课下课做些什么?选一个场景想一想,再同位合作说一说,最后推荐到班级来说(自荐或者由同位推荐)。

小结,过渡:

师:同学们做到了大胆说,认真听。你在做这些时,有猴子,松鼠、山狸来吗?大青树下的学校有这些可爱的动物吗?大青树下的小学有吗?这又是一个特别之处,(板书:课下欢乐和谐)

这样的小学让我们羡慕,让我们向往,想与花草为伴,以动物为伍,想成为这所小学的一员吗?。所以文章的作者无不自豪地说: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三、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总结全文

2.师生交流,教师小结。

同学们,你喜欢这样一所特别的小学“吗?你愿意赞美它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赞美读这句话!(重读 “可爱”)

假如你是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你会对这样的学校产生怎样的情感?(重读“我们”读出你的自豪、骄傲)

师小结,完成板书:

这是一所特别的学校,特别在于校园美丽,民族团结,安静有趣,欢乐和谐(擦去?板书:赞美 自豪)

你们喜欢这大青树下的小学吗?这样的小学怎能不让人赞美?怎能不令人向往?请同学们再看课题,请读出喜爱与赞美;我们为有这样的大青树下特别的的小学而自豪,为自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一员而感到骄傲。请同学们再次深情地齐读课题,读出你的骄傲与自豪。

【设计意图:在充分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去读课题,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读出这种感情。】

师总结全文:

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更是梦想启航的地方,愿你们在校园里健康快乐幸福成长!更希望你们将来与少数民族的小朋友们团结一心,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四.课外作业:

拓展作业:

1.课下摘抄你喜欢的富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把它们积累下来。

2.回家 把这篇课文读给你的朋友或者亲人听听,让他们也一起感受这所小学的特别之处。

3.学唱歌曲《爱我中华》,感受民族大团结带来的幸福与欢乐。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综合运用了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对比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感受到这所小学的特别之处,还让学生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因为我上课是用二年级的学生来上新部编的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生源感觉还是有点差别的,学生情感没充分激发出来,没达到预想的高潮,以后自己情感激发上多下功夫。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提醒:

小学数学试题、知识点、学习方法

尽在“”微信公众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语文教案九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语文教案九”,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语文教案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边疆小学的喜爱之情。

3.在朗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体会课文表达的赞美之情。

4.培养学生成为从小热爱祖国、平等对待少数民族的人。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团结友爱的感情。

难点:体会描写窗外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在同一所学校学习。大家愿不愿意跟随老师到一所边疆的小学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学生自由读课文,感受这所学校的美,遇到不认识的字根据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 的地方多读几遍。(可以同桌互读,也可以分小组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趣味识字。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课件展示)

2.指名读,正音。

3.小组开火车读。

4.同桌互相指读。

四、指导书写生字。(课件展示)

1.重点指导。

“晨”的下半部分“辰”为半包围结构,被包部分撇画书写时稍短,不能穿过捺的笔画。

“服”为左右结构,书写时右边的笔顺是先写横折钩,再写竖。

“静”右边中间一横要写得长一些,右边要出头。

2.学生写字, 教师巡视指导。

五、全班交流初读感受。(课件展示)

1.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这所小学和你所在的小学有哪些不同之处。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晨 绒 球 汉 艳 服 装 扮 读 静 停 粗 影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提醒:

小学数学试题、知识点、学习方法

尽在“”微信公众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提醒:

新学期军训、分班卷、课本同步试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语文教案六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语文教案六”,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语文教案六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会写“鲜艳、服装、招引”等2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

教学难点:

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

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2、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预习。

教学过程:

一、

(一)认识“单元导读”。

导语: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三年级的学习,使用的课本发生了新的变化。每一个单元前都有一个新增的模块,由一幅精美的图画和几句文字组成,能帮我们了解这一单元的主题内容和这这一单元我们要掌握的语文要素,这个模块就叫做篇章页,也叫单元导读。(课件出示,介绍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认识语文要素就是学习语文的方法。)

(二)理解什么是新鲜感。

课件出示新鲜一词的释义,让学生理解新鲜感的词句是指文中有特色的,自己感兴趣的词句,可以是新出现的,较为新奇的,也可以是文中写的特别好的词句。

二、导入新课,释题。

1、直接出示课题,齐读。

2、读了课题你在脑海中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 小结板书:边读边想象画面。

过渡:课题也是课文的一个部分,阅读理解要从课题开始。和“我们的学校”这些题目相比,“大青树下的小学”这个题目都是有新鲜感的文章题目。那么,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说的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它与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了解了课文内容,就能知道了。

三、检查预习

1.指名分段读课文。

出示评价标准:

(1)一颗星: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两颗星:读时不加字,不少字,能正确流利朗读。

(3)三颗星:能读出停顿和语气。

正音,引导评价,让学生明确读的要求。

2、同桌轮读课文检查预习,互相评议,并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汇报,板书:早晨,上课了,下课了。

指导书写:晨。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新鲜感”。

过渡:早晨的小学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组词语:

坪坝 绒球花 太阳花 飘扬

打扮 汉族 鲜艳 服装

(1) 开火车检查认读。

(2) 这些词语中你关注了哪些有新鲜感的词语?(重温新鲜感

的词语是指新出现的、较为新奇的,自己感兴趣的。汇报交流,借助图片理解坪坝、绒球花、太阳花,)

(3) 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绒”、“服装”。

(4) 完成看拼音写词语,练写8个生字。(练习、展示、反馈)

早晨 绒球 汉族 服装 鲜艳 打扮

评价标准: 正确 端正 美观

2、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及图片

(1)让学生认读,用一个词语形容他们的服装特点。理解鲜艳及绚丽多彩。拓展积累词语: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五光十色、万紫千红。

(2)指导读好句子: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评价,引导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3、过渡:想这样写得特别好的句子就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有新鲜感的句子,第一自然段中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有新鲜感的句子呢? 出示阅读提示:默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自己关注的有新鲜感的句子,想想为什么。再和同桌互相朗读自己关注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想法。(复习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4、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1、预设句子: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引导体会同学们团结友爱、尊师爱国。指导朗读。

2、预设句子: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1)指导朗读,练习仿写。

清晨,同学们迎着朝阳,从__________,从__________,从__________,来到我们美丽整洁的十七小校园内。同学们一走进教室,就纷纷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

(2)师生配乐朗诵第一自然段,并根据提示试着背诵。

a.早晨,从__________上,从__________里,从一条条开着__________花和__________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__________族的,有__________族的,有__________族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__________,把学校打扮得__________。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__________,向敬爱的老师__________,向高高飘扬的国旗__________。

b.早晨,从__________,从__________,从__________,走来了__________,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 大家__________,来到__________,都__________。那__________,把__________。同学们向__________,向__________,向__________。

五、小结:

1.读了第一自然段,你觉得这所学校有什么特别之处: 填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学。(预设,多民族、美丽、团结友爱……)。

2、复习《神州谣》。

六、板书设计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早晨 边读边想象画面

上课了 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

下课了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提醒:

小学数学试题、知识点、学习方法

尽在“”微信公众号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九)》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6725.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