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参观自然博物馆》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参观自然博物馆》”,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参观自然博物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 8 个生字,认读 6 个字。

2.能按照田字格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

3.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能力目标

提高识字和书写能力。培养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爱学习的教育。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短文。

教学难点:

把字写端正。“参、观、特”的书写。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 4 个生字,认读 6 个字。

2.能按照田字格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

3.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能力目标

提高识字和书写能力。培养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爱学习的教育。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短文。

教学难点:

把字写端正。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博物馆?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个博物馆。打开书,借助拼音读一读。借助拼音读课文 从书中你都知道了哪些博物馆?说说你的理解。 故宫博物院、历史博物馆…… 指名朗读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参 军 艺 陈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二、出示认读字。

博物馆 恐龙 航空 明显 地质 骨骼

三、指导朗读。

1.把这些生字词放在课文中再读课文。 抢读、齐读、开火车读

2.谁来读一读?

“故宫博物院”与其他的名称不完全一致,读时要注意。朗读时应突出××博物馆。 自由读句子,指名读,评读、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猜字游戏。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参 军 艺 陈 试着读读,指名读,评读

2.再读课文,组内互相检查(指名读) 。

3.读第一句时,语速要慢,让人听清楚在什么地方,摆放着什么。读第二句时,把“特别”突出出 来,读出对比,读出风趣。

4.大家读得很好,下面我们学写几个生字。

出示:参、馆、历、史、艺、术

5.你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熟字加偏旁: “车”加“秃宝盖”念“军”; “东”加“耳刀旁”念“陈”; “乙”加“草字头”念“艺”; 按部件记: “参”上边是“撇折、点”,中间是“大”,下边是“三撇”。 书空、观察、组内交流

6.你能用它们组词或说句话吗?

大家对这些字的用法掌握得很好,看谁能把它们写好。

7.按笔顺跟随书空,再观察田格中的范字。 (重点指导)

参 中间“大”的“撇、 捺”要写得长一些,把下面的三“撇”盖住。

下面三“撇”从上往下,起笔在 竖中线或偏右一点,最后一“撇”要长些。

8.书写其他的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 4 个生字。

2.能按照田字格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

3.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能力目标

提高识字和书写能力。培养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爱学习的教育。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短文。

教学难点:

把字写端正。“参、馆”的书写。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一些博物馆, 课下你又收集到了其他博物馆的知识么?请你介绍给大家。 指名 朗读。

二、学习生字。

1.出示词语。

参观 大厅 历史 陈列 博物馆 高大 艺术 化石 特别 旁边 齐读、开火车读

2.出示生字。

列 龙 特 别 说说你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熟字加偏旁: “歹”加“竖心旁”念“列”; “另”加“竖心旁”念“别”。 按部件记: “特”左边是“牛字旁”,右上是“土”,右下是“寸”。 “龙”是“尤”加“一撇”。

3.指导书写。

大家对这些字的用法掌握得很好,看谁能把它们写好。 按笔顺跟随书空,再观察田格中的范字

4.重点指导。

特:整个字左窄右宽,左 边是“牛字旁”“牛”的第 2 笔“横”改为一“提”。

占右上格“寸”的“横”要短于 “土”的第 2 横。

陈:“左耳旁”要小,“东”的“撇折”的“撇”要长,“折”压横中线。

5.学生书写。

课后小结

同学们知道了历史博物馆的位置和干什么用的 ,知道里面珍藏着很多值得同学们观赏的东西, 很多同学准备去看看。生字学的较好。

延伸阅读

参观博物馆


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61-61页《参观博物馆》(《小数除法》二)。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的掌握了整数除法和小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整数除以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材创设了参观博物馆的情境,教材由两个知识点:1.除到个位有余数;2.个位不够商1展开。

教学目标:

1、通过参观博物馆这一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4、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商中小数点的位置,以及正确理解补0继续除的道理。

三、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 主辅以情境导入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直观教学法和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进行教学。

四、说学法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同时对整数除法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掌握的程度不同,能力好的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起来较容易,还有部分学生则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照顾到大部分的学生。

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流程设计中主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尝试、分析,归纳出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在整个流程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定为:复习旧知----------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总结,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复习旧知

1.7.427= 15.919=

2.复习旧知出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小数部分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补零,再继续除。

目的:对照该法则总结出问题1与问题2的计算法则。

3.分一分

目的:通过生活实际,体会以元为单位不够分时,将元化成低一级单位角来分,为突破难点理解补0继续除的道理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

通过参观博物馆这一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三)自主探究

问题一:每人花了多少钱? 1. 列式 2. 估算 3. 列竖式

探索:除到个位有余数怎么办?学生想一想,动手算一算。 问题出现以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借助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部分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补零,再继续除的方法,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创新能力和与他人合作,共同提高的意识。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再通过启发、点拨突破难点。个位余2添0,成20个0.1。

归纳:借助小数除以整数法则归纳整整除以整数,除到个位有余数的计算方法。(链接)

问题二:每个模型多少钱?

1. 列式,观察被除数和除数大小

2. 估算,不到1元。

3. 列竖式

列竖式探索:位不够商1怎么办?

说明以个为单位不够分,因此

1.个位只能商0,同时0后点上小数点;

2.将被除数12改写成以十分之一为单位的数12.0后用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计算。

借助分一分明确算理,突破难点。

归纳: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四)巩固练习

63页练一练1、3、4、题。

(五)总结

谈收获。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大自然的语言》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理解识记词语。

★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训练做读书摘要的能力。

★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以多媒体课件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二、初读课文

学生齐读“预习提示”第一段,整体把握本文说明的内容。

三、学习字词。

(用电子白板窗口显示,指名学生读,读一个显示一个读音。)

衰草连天 ——鬓毛衰连翘 ——翘尾巴播种 ——耕种

差异 ——差遣 ——差劲 ——参差

观测 ——道观落叶 ——丢三落四 ——落枕

每个词齐读两遍,读准字音。

四、自由朗读课文,标好段序,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划分文章结构。

根据课后练习题一中的四个问题,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六、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

明确: a.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b.本段是按春—— 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表示时间的词语有: 立春过后—— 再过两个月—— 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提问: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品味。

答:开笔用“沉睡”“苏醒”等词将“大地”拟人化,给人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大地苏醒的物候现象,概说三种:“冰雪融化,草木前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勾勒出一 片生机勃发的春色,显得十分舒展。“次第”一词写出春花竞相怒放的热闹景象,用“融化”“萌发”“开放”三个动词具体描绘出大地苏醒的生动画面。写燕子归来用“翩然”来修饰,写出燕子轻巧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态,十分形象贴切,让人想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写秋风落叶,用“簇簇”一词写出秋天的肃杀景象,用“渐渐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逐渐淡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动,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灵性,说“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既然有灵性,也就能说话了,这样下一段用拟人手法将物候现象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 也就很自然了。本段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又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学生默读这两段,然后总结段意。

第二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三自然段: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提问:本段以什么为例来说明何为“大自然的语言”?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见下面板书)

草木荣枯 杏花传语耕地 桃花暗示种谷子 候鸟去来 布谷鸟唱歌割麦插禾本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例,按时间安排农事的顺序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提问: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

指名回答: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仔细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许多”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密。“植物生长荣枯’树“桃花开”,“动物的养有往来”对“燕子来”,两两相对,十分严谨,体现了作者对语句的精心组织。

七、小结本课。

本文的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条理十分清楚。此外,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

八、课后作业:

1.熟读第一自然段,仔细品味生动形象的写景语言。

2.掌握本文所学的六个多音多义字。

3.用“籁籁”、“销声匿迹”、“翩然’等词造句。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复习旧知。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词语。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讲授新课。

(一)指名朗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 观测手段:“活的仪器”活生生的生物 数据意义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第五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

(二)默读第六到十自然段。

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四个: 首先是纬度(7) 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8) 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9) 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10) 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换顺序说?为什么?

明确答案: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 列,很有条理。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

2.举例子是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

学生在第六至十自然段中对所举的例子作些评点,注意举例时的语言。

① 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晚着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纬度因素)

② 如: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经度差异)

③例如秋冬之交: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高下差异)

④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比较,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古今差异)

这些例子的运用能使读者更具体地理解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成因,有说服力。

(三)齐读第十一、十二段。

思考: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将问题的答案在书上标记。)

①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②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

③还可以利用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④也可以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三、学完本文,我们知道:

物候观测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也与我们的生活、生存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应怎样去保护大自然,去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呢?(结合实际,畅所欲言。)组织学生讨论、发言,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学到这里,你们知道:

文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有什么作用吗? 采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也含蓄地说明了物候对于农事安排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标题形象、生动,颇具文学性。

五、小结。

本文介绍丰富生动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第一部分的内容是说明的基础,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概括总结,从文章整体结构来看,是由浅入深地进行介绍,条理分明,逻辑性强。另外,一个部分里段落的安排、一个段落里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或以时间为序,或由主要到次要,由一般到特殊。说明语言十分生动形象,主要体现在第一、二两个自然段。这两段都以时间为序.运用拟人手法把物候现象写得有情有感,这种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的写法,增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趣味性。

六、课后作业。

1.举例说明几种文具的使用方法。(字数在200字左右)

2.以“我的卧室”为题写一篇说明文,字数在300-400之间。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一、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现象——物候和物候学

二、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比较简便

容易掌握

避免损失

三、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纬度差异

经度差异

高下差异

古今差异

主要

次要

空间

时间

四、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首先——此外(还可以??也可以??)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落叶》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落叶》

一、教材分析: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通过“秋风起,天气凉,树叶黄了”点出了树叶飘落的原因,“用一片一片”点出了树叶飘落的情景。第2 至5自然段用相同的段式,分别写了由于树叶落在不同的地方,“小虫、蚂蚁、小鱼、燕子”分别把落叶当做“屋子、船、伞、信”,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为学生边读边想像提供了非常典型的语言资源:有的躲在落叶里,有的坐在落叶上,有的藏在落叶下面的情景,一定会使学生感到很有趣,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课文篇幅虽短小,但语言却生动形象,富有趣味,句段较整齐。有利于学生感悟阅读方法,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逐渐形成独立阅读能力。

二、学生分析:

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好奇心,对于自己未知的领域勇于探索。他们已经对观察大自然里有趣的现象有了一些了解,对自然产生了喜爱之情,通过语言文字和图片,积累了一些表象,但又不十分清楚,其求知欲更强,更愿意阅读本文。

这是其一。其二,受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的制约,他们虽然目睹了“秋风起,天气凉,树叶黄了 ”的自然现象,但没有把这些现象之间建立起联系,需要通过学习将现象之间的联系搞清楚,把现象所反映的规律弄明白,将学生的认识能力加以提升,思维方式加以拓展。

其三,生动具体的语言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本文中第2至5自然段的生动形象,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各段的句式相同,有利于学生积累。但是也存在不利因素,当学生探究的知识超过它们所能理解的限度时,会对他们今后的探究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是本课要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标之一。

三、设计理念:

1、注重发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认识事物能力的理念。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知道“秋风起,天气凉,树叶黄了”是树叶“一片一片”飘落的原因,而“小虫、蚂蚁、小鱼、燕子”分别把落叶当做“屋子、船、伞、信”是它们的生活习性或生活方式。2、注重语言积累、语言运用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想像,使语言成为表象,通过表象把语言与事物联系起来,实现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四、教学目标:

1、学习8个字,认读生字。读好多音字“当”。

会写生字“船”,认识“舟字旁”。

2、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对大自然产生喜爱之情。

3、继续培养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对大自然产生喜爱之情。

2、认读本课生字,正确、规范的书写“船”。

六、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会落叶给小动物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课件 图片

七、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拓展想像:如:想像有的躲在落叶里,有的坐在落叶上,有的藏在落叶下面的情景。树叶还会落在哪里?等等。

2、读中感悟: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想像--感悟--媒体的直观演示--再悟—再读,使语言成为表象,通过表象把语言与事物联系起来,实现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注重学法指导,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使教学过程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即: 一读,二问,三体会,四再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有法可循,学会读书。

八、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出示课件)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师:大家说得真好。是啊,秋风起,天气凉,树叶黄了。树叶从树枝上一片一片的落下来。那一片一片的树叶让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同时,它也给小动物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你们想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落叶的世界。快去读读课文让我们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理念: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从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开始,阅读前让学生做好情感态度的准备,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入阅读。这里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导入,用激情的叙述为孩子们创设了一种境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快打开书76页,自己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忙,要把每个字音读正确。

2、在读课文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些新的字词,跟它们还不太熟悉,咱们把它们请到课堂上,你们愿意认识他们吗?

①谁能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指2生读,大家读读)

黄了 爬过来 来信 燕子 院子 底下

躲在 蚂蚁 沟 催

②当 dāng(当中 )

dàng(当做 )

3、 我们把这些词句朋友送回课文中,请你正确流利的读一读,做到不丢字、不加字。

4、 老师相信很多同学都能把课文读正确,你能不能再去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落叶都去了那里,遇到了谁?

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三)、品悟课文内容,读出自己的感受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什么季节有落叶呀?(秋天)

文中是怎么告诉我们的?读一读。(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树叶从树枝上一片一片地落下来。)

提问:“一片一片”是什么意思呀?

指名回答:“一片一片”是慢慢地一片一片的落下,时有时无地飘落。)

3、提问:课文中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一片一片的慢慢地落下来。)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的词语,对学生语言描述、动作示范的回答方式都给予鼓励,结合动作进行体会,降低了理解的难度,也能被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所接受。

(二)学习二---五自然段

1、刚才你们读得真好,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想树叶落到哪儿,遇到了谁?

2、指名说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你们好,我最先遇到谁了?(小虫)

(2)自己把这个自然段读一读

(3)小虫你把我当做什么了?

(4)体会躲

(5)小虫,你躲在里面感觉怎么样?(舒服,暖和,安全)

练习朗读 指读

4、学习第3自然段

(1)师:你是谁呀?

生:我是小蚂蚁

(2)师:小蚂蚁,你干嘛坐在我上面呀?

生:我把你当作船

那你来读一读这一段吧

(3)师:坐在上面你想去哪儿呀?

(4)快读读吧!把这种感觉读在脸上。

5、学习第4自然段

(1)小鱼,你怎么过来的呀?快做个动作

(2)你藏在我这干什么呢?

(3)体会藏

把你们玩耍时那种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吧!

6、学习第5自然段

(1)自己读读课文,你在低声说什么呢?

(2)大家想一想,落叶信上会写什么呢?

读读这一自然段,能不能把你的心情读出来呢。

四、拓展,练习说句子

( )把落叶当做( )。

指名按句式填空。

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几个生字朋友,还记得它吗?

五)、指导写“船”

1、认识偏旁

2、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3、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你来提醒大家

4、师示范写 描红体会

五)、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呀?

板书: 地上 小虫 屋子

14 落叶 沟里 蚂蚁 船

河里 小鱼 伞

院子里 燕子 信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花影》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花影》

教学内容

学习、背诵古诗《花影》及相关生字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学会4个生字,3个认读字,认识“将字旁”。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并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难点

背诵这首古诗

渗德渗美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

语文书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导入:

1、教师朗诵《花影》,把学生带入情境。

2、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的《花影》。

二、小组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1、齐读古诗,纠正字音建立整体印象。

3、自学生字:

(1)读准字音,想想生字可以怎样记。

(2)汇报:

上下结构:童;左右结构:影、拾、将;

(3)指导书写,教师板书。

“将”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将字旁”由“点、横、提”组成,第二部分:“多”的上半部分,第三部分:“寸”,后两部分高矮、宽窄差不多。

“影”左宽右窄,三撇之间距离均匀,走向一致。

(4)在书上田字格中写一写,教师巡视

3、小组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自学要求:

(1)先互读古诗,要读通读顺。

(2)互相说说自己对每句诗的理解。(不必一个字一个字的解释。)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一会儿在全班提出,集体解决。

(4)讨论:“从哪儿看出是写花的影子”?

(层层叠叠地铺在屋前的台阶上,几次叫书童去扫也扫不掉,刚刚被落山的太阳带走了,可以一轮明月又送回来了)

4、汇报自学情况,集体解决疑问。

收拾:(shou shi)整理。“拾”轻声。

教:同“叫” ,“使”的意思。

将:没有实在意义,“送将来”就是“送来”

三 指导朗诵 :

1、指名朗诵诗,要读出韵律和自己的感受。

2、教师范读,比较不同。

3、指导断句:

(1)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断句,说明理由

(2)教师根据学生的断句进行分析:总结出最佳断句方法。

(3)按照断句再朗诵,看看有什么不同。

4、同桌互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受和韵律。

5、请一两名学生吟诵,生生评读、师生评读。

四、指导背诵:

1、填空,帮助背诵。

重重叠叠( )瑶( ),

( )度( )童( )( )( )。

( )( )( )( )( )( )( ),

( )教( )( )( )将( )。

2、教师背上句,学生背下句,合作背诵。

3、试着自己被下来,看谁背的快。

4、试着背诵两首古诗

五、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词。2、背诵这首古诗。

齐读古诗

自学生字

写生字

自学古诗

回答问题

朗诵古诗

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花 影》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才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梅花》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梅花》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拿出几枝盛开的腊梅,让学生进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观赏后的感受。

2、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朝大诗人王安石写的赞美梅花的诗——《梅花》。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回忆学习的步骤,进行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梅墙数寒独遥暗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墙:第五笔是“竖”

遥:熟字“摇”去掉提手旁,换上走之底,就是“遥远”的“遥”。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字意

数:几

凌:冒着,顶着。

寒:严寒,(交待出这是冬季)。

遥:远。

为:因为。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墙角数枝梅:墙角边有几枝梅花。

凌寒独自开: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遥知不是雪:远远看过去知道那并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梅花。

为有暗香来: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随风飘过来。

(7)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8)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4、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学生进行朗读,而后评议。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四)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

1、诗人通过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

(1)让学生默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在书中画一画有关的语句。

(2)自己组织语言练习说一说。

(3)结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

(学生可以结合梅花不怕寒冷,在百花早已凋零的时候,勇敢地绽开笑脸,斗雪傲霜。从“凌寒独自开”这句看出来;诗人还赞扬了梅花的美丽,像雪一样洁白,从“遥知不是雪”这句看出来;另外,诗中还对梅花的品格进行了高度赞扬,写出了梅花的香味清雅不俗,从“为有暗香来”这句看出来。)

2、教师小结:

梅花洁白美丽,芳香独特,而且不争春斗艳,在寒冷的冬季,不畏严寒,竞相开放,默默地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作者运用恰当的笔墨描绘了百花凋零,唯梅独放的美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赏之情。

(五)欣赏古诗

1、这首诗写得这么美,你喜欢哪句?谈谈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选代表参加集体交流)

2、师生共同欣赏,参加交流活动。

3、师生共同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六)实践尝试

1、给学生再现的空间,用画笔亲手画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学生在音乐声中做画)

2、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把梅花图贴在展示板上,大家共同欣赏。)

(七)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

3、完成书中的第三题。

4、自己写一首描写梅花的诗,配好插图。(选做)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水果丰收》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水果丰收》

教学内容:

本课是识字教学。前两行有6个词,是6种水果的名称。中间6行是6个词组,又介绍了6种新的水果,不仅写出了它们的名称,而且分别写了它们的形状、颜色和口感。最后是一个句子,写水果丰收了。这样有利于学习记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8个生字,认读7个字。

能力目标

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

情感目标

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水果丰收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熟本课词语和句子。读出层次。

2、通过朗读,认识各种水果。

3、学会本课中的4个生字。

教学重点:

通过读词语、读句子识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们都喜欢吃哪些水果?

2、老师给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水果,你们想知道有什么吗?打开书,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三遍,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帮助纠正字音。

3、指名读,评议。

4、全班齐读。

(三)了解课文内容

1、丰收是什么意思?这里指什么?

(教师板书:丰收)

2、学生读六种水果的名称,(教师板书:水果的名称)

3、这六种水果是什么样的?

4、谁给大家读一读这六种水果。指名读。

5、除此之外,文中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水果?请同学们读一读。

请同学们想象这些水果的样子、颜色和味道。

指导学生读词组,注意节奏。

6、你还知道什么水果?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指名学生发言)

7、齐读句子,各种各样是什么意思?怎样读?(学生自读)为什么这样读?(体现水果多)

8、全班齐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

1、指名学生读课题和六个词语。

2、在这些词语中,有四个生字“丰、收、菠、桃”,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和小组内的同学们交流交流。

自主学习。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说说结构记字形。

全班交流

(1)识字方法:结构识字:左右结构:桃、收上下结构:菠

形声字构字规律:菠,上面的草字头表意,下面的“波”表音。

加一加的方法:三加一竖就是丰。

(2)教师指导:丰:三横中的中间一横最短。

收:第一笔是竖提,一笔写成。右半部分是四笔反文。

桃:左窄右宽。

(3)组词。

3、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指导汉字运笔、占格。

(2)学生照田字格里范字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

抄写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认识各种水果。

2、学会本课中的4个生字。

教学重点:

通过读词语、读句子识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生字,指导字形。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四个生字,谁想到黑板上来写一写这几个字。(指名学生生书写)教师指导、纠正这几个字的书写。

2、检查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词组和句子。

2、在这些词语中,有四个生字“弯、梨、沙、甜”,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和小组内的同学们交流交流。

自主学习。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说说结构记字形。

全班交流

(1)识字方法:结构识字:左右结构:沙、甜上下结构:弯、梨

换一换:变——弯

(2)教师指导:甜:要写的左右大体相当。

梨:木,横要写的长一些,托住上面的“利”

弯:第三、四笔都是竖。

(3)组词。

3、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指导汉字运笔、占格。

(2)学生照田字格里范字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认读二类字。

作业

抄写生字和词语。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咕咚来了》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咕咚来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1个生字(热),认识“四点底”。

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2、会读指定的词语,能用“热闹”说一句话。

3、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复述下来。

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听别人说的话也要动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别人说的是对还是错。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听别人说的话也要动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别人说的是对还是错。

教学难点:

1、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复述下来。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听别人说的话也要动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别人说的是对还是错。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2’)

1、(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在这座美丽的森林王国里,生活着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在这里,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座森林王国,看看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发生了。

2、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2’)

1、自己看音节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你能叫出下面词语朋友的名字吗?

木瓜:谁知道木瓜是什么?指名说。

看图介绍:木瓜是一种植物的果实,它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地区,木瓜可以吃,也可以用来入药。

水花:你见过水花吗?在哪儿见到的?(石头扔进水里;手拍打水面……)

咕咚:当石头扔进水里的时候,我们不仅能看到水花,还能听见声音呢。出示词。

逃跑:这个词表示的是一种动作,谁愿意给大家做一做?

跑的时候要用到脚,所以跑这个词就是足字旁。

跟着:像这样的词还有“跟着”,跟着别人走也要用到脚,所以它也是足字旁。

热闹:提示“闹”在这里应该读轻声。

课文里怎么热闹了?出示句子读:这下子可热闹了,动物们全跟着跑起来。

是啊,那么多的动物都跟着跑起来,能不热闹嘛。

你还见到过哪些热闹的场面?你能用热闹说一句话吗?

齐读:吓坏、正巧、熟了、大伙儿(提示儿化音)、哈哈笑

3、把这些词带回课文里,再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

4、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都标好了自然段,说一说共有几个自然段。

5、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读思感悟:(15’)

(一)、通读全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课文里提到了哪几种小动物。

(1)指名请一位同学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上小动物的图片。

(2)引导学生:只有这三种小动物吗?你是从那个词看出来还有很多很多小动物的?(板书:动物们)

2、小动物们遇到了一件什么事?他们在遇到这件事之后的反应一样吗?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二)、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说小动物们遇到了一件什么事。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2、赶快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从这一段还知道什么了?

3、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把你知道的都读出来。

(三)、第二、三自然段。

1、原来是一个木瓜掉到水里,发出了“咕咚”的声音,不过小动物们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小动物们在遇到这件事之后,它们的反应一样吗?(不一样)快点读读二、三自然段,看看它们是怎么做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逃跑、拦住)

2、小动物们为什么要逃跑呢?(因为他们都很害怕)

3、可不是,第一个听见“咕咚”声的兔子就被吓坏了,(出示句子)赶紧读读这个句子,你从哪儿看出兔子被吓坏了?

(提示:“拔腿就跑”说明兔子心里很害怕,所以跑得特别快。)指导朗读。

4、其他的小动物听见兔子的喊声也很害怕,全都跟着兔子跑起来。

自己把第二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兔子和小动物们惊慌的样子来。自由读,指名读。

5、小动物们知道“咕咚”来了,全都吓得逃跑了,只有大象没有跑,他把大伙儿拦住了,我们看看大象是怎么说的。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

6、出示第三自然段,找找这些话分别是谁说的。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7、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把小动物们的对话读清楚。

(四)、第四自然段。

1、听了大象的话,他们又一起来到湖边要看个究竟,那结果怎么样呢?我们赶快读读第四自然段。

2、大家为什么“悄悄”来到湖边呢?(他们还不知道“咕咚”是什么,怕惊动了“咕咚”,所以“悄悄”的。)

3、当他们悄悄来到湖边终于弄明白了,原来是木瓜掉进了湖里,如果这时你就是在湖边的一个小动物,亲眼见到什么是咕咚后,你也笑了,你心里会想什么呢?(引导学生知道虽然都是笑,但每个动物想的不一样,笑的内容也不一样)。

4、多有趣的结局呀,难怪大家都笑了,让我们再读读第四自然段吧。

5、试着背诵第四自然段,不会背的同学可以看着书一起读。

四、复述课文,发展语言:(5’)

1、朗读全文,思考:你读后有什么感受?(学生可能说兔子和小动物自己吓自己;也可能说兔子不该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乱说……)总结板书:不对、对。

2、你喜欢这篇童话吗?能试着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吗?自己练一练。指名复述。

五、学习生字:(5’)

过渡:由于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这个“咕咚”可让森林王国热闹极了。

1、出示词“热闹”,读词,“热闹”的“热”是这课的一个生字,看音节读准字音。

2、认识新偏旁:四点底。会读会写(提示:第一个点是左点,稍大,中间两个右点都比较小,最后一个右点较大)。

3、你怎么记住这个字呢?

4、组词:热闹、火热、炎热、热情、热烈、热水、热心……

5、指导书写:整体观察,上大下小。

生描红,边描边想想还有什么要注意的。(横折弯钩和“飞”字中的横折弯钩一样,要写得斜一些。)

师范写,学生练习。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了森林王国,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我们以后做事要向大象学习,听别人说的话也要动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别人说的是对还是错。回去以后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6、咕咚来了

小兔图小猴图 —— 逃跑

动物们

大象图—— 拦住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画家乡》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画家乡》

教学目标

★能正确认读“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虾”两个字。

★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和画中家乡景色的迷人。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体会作者语言的优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大连,是我们美丽的家乡。你喜欢大连吗?

2、是呀,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谁能不喜欢呢!如果让你把我们的家乡画下来,你想画什么?(指名说)

3、大连的美景真多呀,老师相信你们画的大连一定很美。今天你们的画家朋友也画了自己的家乡,他们画得可美了,想看吗?

4、让我们一起走进24课《画家乡》。

5、板书课题。学生美美地读课题。

二、识字写字:

教师过渡:文中的几个小画家已经迫不及待地和大家见面了,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102页,借助拼音小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读得可真认真,很会学习。书中的生字宝宝都着急了呢,一起去打个招呼吧!

2、识字

(1)带拼音出示词语

①自由练习拼读,不熟悉的可以问问同桌。

②指名读。

③指名领读。

④教师强调易错读音:“匹、市”

(2)去掉拼音出示词语词语(词语变换位置)。

①自由练习读。

②开火车读。

③词语放到陌生语境中读。

(3)只留生字(变换顺序)。

①男生女生配合读。

②扩词读。

③抢气球游戏。

3、写字

师过渡:会读还要会写,下面我们来看“贝”字的写法。 教师指导“贝”,教师范写,学生描、写各一个。 “虾”字教师强调结构,学生描。

教师小结:同学们生字学习得很不错,字写得又非常端正,真了不起。

三、初读感悟

教师过渡:课文里的小画家朋友可高兴了。他们特地邀请我们去欣赏他们的家乡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中去欣赏吧!现在请小朋友来读课文,每人读一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指名读课文。 教师小结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让我们认识了许多小画家朋友,他们都是谁呀? 指名回答。

师:他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他们都争着抢着要我们去自己的家乡呢,你想欣赏谁的家乡?(指名说)

2、出示涛涛的家乡图。师:这是谁的家乡?他的家乡在什么地方?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将文字内容大概复述一遍)。

师:涛涛的家乡真美呀!同学们的观察力真好,通过图画,就能把涛涛家乡的美丽表述出来。同学们读一读书中的第二段文字,相信同学透过语言文字,更能体会出涛涛的家乡美。

3、出示第二段文字,学生自读。

4、指名读。每人读一句。

师追问:涛涛的家乡在海边,那里的大海什么样?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那么??那么??”句式。

师引导:大海蓝吗?宽吗?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语让我们感受到海特别的蓝,特别的宽?(那么??那么??)

师:小朋友们说对了,请你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6、师:想象一下,远处的船里装着什么?引导学生朗读“一艘艘船上??”句子。

7、师:海滩上那个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涛涛是那么??那么??(引学生用“那么??那么??”句式说话。)

8、再将整段完整齐读一遍。

9、师小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欣赏了涛涛美丽的家乡。我们是怎样学的?引导学生归纳:先通过图画感受美丽,再通过品读文字感受文字的美,最后通过朗读感悟美,通过图画、文字、朗读最后感悟到了家乡美。

教师板书。对照板书再次归纳、强化学习方法。

10、过渡:还想去谁的家乡看一看?(大屏幕出示山山的家乡图)

11、小组运用刚才的方法合作学习,欣赏山山的家乡美。 反馈,略读。

四、说话练习

师:小朋友的家乡真美啊,他们是怎么把家乡描绘的这么美的?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两个句子。

1、指名读。发现两个句子里都有“那么??那么??”的句式。

2、教师用“那么??那么??”说一句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那么??那么??”说话。

师小结:看来小朋友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极了!

五、全课总结

教师:还有剩下几位小朋友呢!他们的家乡也一样很美,我们下节课接着看。

板书设计

24 画家乡

图画 文字}

家乡美 朗读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小熊开店》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小熊开店》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体验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会乘法与除法运算意义的联系与区别,会应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收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利用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抽象思维以及思维的灵活性和求异性。

教学重点:

1.会用2到5的乘法口诀求商。

2.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

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方法:

引导观察、比较、归纳及合作交流。

教学学法:

小组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小熊开店”情景课件,口算比赛纸张(每人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趣引入。

1.用开火车形式复习2到5的乘法口诀(课件出示补充口诀10题)。

2.我们班的小朋友果然厉害,把口诀补充得又对又快。动物王国里的小熊看了大家的精彩表现,想邀请大家开着火车去动物王国游玩,愿意吗?好,我们现在就出发!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我们先去小熊的小商店里逛一逛吧!从小熊商店可以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指名说一说:每个布娃娃6元,每辆坦克5元,每个皮球3元,每个铅笔盒4元,每只风筝8元。)

小熊的商店好热闹呀,小猴、小猫、小狗听说小熊商店开张,一大早就赶来买东西了!小猴非常喜欢坦克,想买4辆坦克和好朋友一起玩,可是小猴抓抓耳朵怎么也想不出4辆坦克需要多少元钱?谁能帮他算算?

1.出示问题:买4辆坦克需要多少元?

(1)指定学生回答。

(2)问:这里的5×4表示什么意思?计算时用了哪句口诀?

小猫也想买坦克,它拿出20元给小熊,可小熊一时糊涂,不知道拿几辆,你们能帮它计算20元可以买几辆坦克?

2.出示问题:20元可以买几辆坦克?

(1)怎么列式?(20÷5=4(辆))

(2)这里的20÷5表示什么意思?

(3)你是怎样想出20÷5的商的?

(4)指名回答,学生可能有几种回答。

①1辆5元,2辆10元,3辆15元,4辆20元,所以可以买4辆;

②用口诀:四五二十。

③用口诀想,几五二十?四五二十,所以得4。

④因为5×4=20,所以20÷5=4。……

师:你认为刚才这几个同学的办法,谁的办法最简便,你最喜欢谁的办法?为什么?(用乘法口诀计算比较好)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能用口诀很快求出20÷5的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2到5的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3.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师:仔细观察上面这两个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A、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B、小结:这两个算式的算法不同,意义不同。5×4表示4个5元是多少,20÷5表示20元里面有几个5元。但是3个数是相同的,都是5、4、20.这两个算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乘法算式中的积在除法里作了被除数,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在除法里一个作了除数,另一个作了商。它们在计算时用了同一句口诀。利用乘法口诀不仅可以求积,还可以求商。

4.丰富情境,运用求商方法,解决类似问题。

(1)师:小狗有12元钱,它见小朋友们这么能干,就出了两个问题考大家。

课件出示:12元钱可以买( )个铅笔盒。

12元钱可以买( )个皮球。

A、学生独立解决,然后交流求商方法。

B、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得出:被除数一样,除数和商交换了位置,应用的口诀都是“三四十二”。

(2)老师拿了24元钱,也想在小熊的商店里买点东西,买哪一种东西能正好用完?能买几个?赶快帮老师出出主意吧!

学生可能会想出多种方法。

A、能买3只风筝:24÷8=3(个)

B、能买4个布娃娃:24÷6=4(个)

C、能买6个文具盒:24÷4=6(个)

D、能买8个皮球:24÷3=8(个)

提问:这四个算式中,哪两个算式用了同一句口诀?

小结:你们真聪明,不但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而且为老师出了这么多好主意,谢谢你们。

三、巩固练习,应用深化。

1.还想在动物王国里继续游玩吗?想玩啊,就要闯过这一关(第42页试一试)。

24÷3 28÷4 20÷5

14÷7 32÷8 45÷9

学生独立做,指名说一说6题所用的口诀。

2.游戏:“小鸟回家”。(第43页第1题)

A、师:小朋友,小熊开店的消息传遍了千家万户,小鸟也知道了,它们要从远方飞回家去,可是小鸟们都不认得家了,你们能帮它们找到自己得家吗?

B、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用课件演示师生共送小鸟回家。

C、师:鸟儿们都回到自己家里了吗?这两只小鸟为什么不回自己家里?这两只小鸟真可怜,大家有什么想法?同学们真有爱心,爱心小屋的门牌号应该是什么?(四八三十二)两只小鸟高兴地在小屋前给大家表演起了节目,它们还说,马上会有另外两只小鸟飞来和它们一起居住,猜一猜,另外两只小鸟分别是谁?(4×8、8×4)四只小鸟在一起更开心了!

3.蚂蚁搬家。

师:小蚂蚁们听到了小熊开店这个好消息高兴极了,决定把家搬到小熊的商店附近。瞧,它们正忙着搬家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们在干什么?

师:你能算出需要几只蚂蚁才能运完吗?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27÷3=9(只)

四、全课小结,课外知识拓展。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身边有哪些除法问题?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王冕学画》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王冕学画》

(一)情境导入,质疑激趣

1.出示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

导语:大家看,你知道图画中的小朋友是谁吗?看他正在干什么?(王冕――画荷花)

2.板书课题,生齐读。

3.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问题?

例如:王冕是哪时候的人;他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学画荷花;他是怎么学画荷花的;学的怎么样呢等等。

4.教师相机给予评价。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读课文,遇到有困难的地方用笔标出来。(包括不认识的字、词和读不通顺的句子。)

2.自己用各种办法解决朗读中的字音困难。(可以借助拼音或者顺着句子猜一猜;也可以请教身边的同学或者小组内相互交流。)

3.把解决了的困难反复读一读。

导语:谁现在就能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了?指三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看书,仔细听他们读得是否准确。

4.指导学生相机评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同时指出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5.认读生字,加深记忆。

导语:看来,要想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必须要把生字读准了,认熟了。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战胜它们的!(先自由读,再将自己喜欢的词语领读。)课件出示:

穷 傍 晚 湖 荷花 花 瓣 滚来滚去 节省 不灰心

(三)朗读课文,体验情感

1.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来评评王冕是个怎样的孩子。

(1)自由读课文。

(2)指几名同学发言,教师相机评价。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会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1)指名读课文,相机评价。

(2)这段话中,哪一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给同学们听听吧。教师相机指导感情朗读句子。(满湖通红――更鲜艳了――清水滴滴――滚来滚去――出神)

(3)观察一下图中王冕的神态,你来说说怎样就是看得“出神”了?

(4)同桌一起读读这一段,感觉一下自己读得有没有进步。

(5)这段课文中这么多优美的词句你记住了哪些,赶快推荐给大家吧。

3.联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时你对王冕的印象,你认为王冕能把这么美的荷花画出来吗?大胆地谈谈你的看法。

4.我们一起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与我们想的一样吗。

(1)齐读最后一段。

(2)读到这段中的第一句话,你想谈点自己的感受吗?

(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情况谈谈对“节省”的感受。)

(3)闭上眼睛想一想,每一天王冕都是怎样地练习画荷花呢?

(4)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画了几个月,那纸上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

(5)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看看王冕画的这一池荷花,你来说说它们的样子吧。

教师相机评价。

(四)、总结全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从王冕学画这件事知道了什么道理?(无论学习什么,都要下苦功夫,否则一事无成。)你打算怎样向王冕学习?(略)

(五)、 课堂练习,拓展活动。

用一段话夸夸你自己,平时是怎样勤奋、用心地学做一件事的。

(六)、作业

1、把学到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2、抄写第二段,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自我问答:这篇课文两课时也很紧,第一课时到学习完生字后,主要以读为主。第二课时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到最后的拓展活动,学习过程还是比较轻松的。

板书设计:

王冕学画

一边……一边……

看 荷花更鲜艳 花瓣 荷叶

想 画下来

画 不灰心 天天 像……一样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北京城,真漂亮》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北京城,真漂亮》

教学分析:

本课为读儿歌识字,语言通俗易懂,贴近儿童生活。识字写字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9个生字,认读8个字。认识“同字框“。

能力目标

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情感目标

培养孩子们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中的4个生字。

2、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3、培养孩子们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读儿歌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们生活在北京这座城市中,你知道北京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吗?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三遍,把字音读准确。

2、互相读、评议。

3、指名读、评议。

4、自己自由朗读课文。

(三)了解课文内容

1、这是一首儿歌,共3节。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儿歌,想一想每小节都讲了北京城的什么地方?那个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2、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说说自己的理解。

3、读到“天安门、长安街、颐和园、万寿山、昆明湖”……可以请亲眼见过的学生说说。

4、互相读。

(四)识字

1、出示要学习的四个生字。

2、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和小组内的同学们交流交流。

自主学习。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说说结构记字形。

全班交流

(1)识字方法:结构识字:左右结构:漂、场、亮半包围结构:连

(2)教师指导:漂:右上边的不是“西”把“竖撇”和“竖弯”换成两竖。

连:先写内后写外。

场:笔画“横折折折钩”

(3)组词。

3、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指导汉字运笔、占格。

(2)学生照田字格里范字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抄写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5个生字,认识偏旁“同字框”

3、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生字,指导字形。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四个生字,谁想到黑板上来写一写这几个字。(指名学生生书写)教师指导、纠正这几个字的书写。

2、检查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

1、出示五个生字。

2、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和小组内的同学们交流交流。

自主学习。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说说结构记字形。

全班交流

(1)识字方法:结构识字:左右结构:院上下结构:宫、合(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网(引导学生认识同字框)、寿

(2)教师指导。

(3)组词。

3、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指导汉字运笔、占格。

(2)学生照田字格里范字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认读二类字。

(三)作业

抄写生字和词语。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方字歌》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方字歌》

教学目标:

1、结合儿歌学习6个带有“方”字的新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字音、分析字形,能正确规范书写4个生字。

3、懂得汉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辨字音,析字形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看看它是谁?(出示“方”)

师:“方”字怎样写? (学生书空)

师:你以前在哪个字里见到过它?(学生思考、回答:放、房)

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字形。

导入:“方”字除了这两个朋友,它还有很多新朋友呢!它们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儿歌中。(学生朗读课题)

二、 探究新知

(一) 学习字音

1、 朗读课文,要求:书平放,手指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拼拼音。

2、 师:你发现方字的新朋友了吗?

学生圈画出生字,用括号括出词语。

交流:我找到了什么词中的什么字。

3、 小组内学习生字字音、词语读音。

检查各组字词读音。

4、 游戏:猜猜我是谁?

(二) 学习字形

1、出示:防 妨。

(1)读字音、读词语。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学生自由发言)

指导:左边的耳刀和“山”有关系;古时候对女子有一种偏见,认为女子总是妨碍别人的利益,所以“妨碍”的“妨”有个“女字旁”。

(3)换词理解“妨碍”。

2、小组学习“芳、纺、访、舫”。

3、汇报交流。

芳: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纺: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出示图片理解纺织厂、纺车、纺线。

访: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

舫: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出示图片理解石舫,简介“石舫”。

4、 看图猜字。

芳、纺、防、舫

师:方字想说话——(访)

我的名字叫做“方”,我和她做好朋友。——(妨)

(三) 写字

1、 把生字按结构分类。

2、 观察几个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

3、 范写“防”,书写“防”。

投影并评价,改正。

4、 自己练习书写“纺”。

三、 回顾全文。

拍手读课文。

四、 拓展。

出示带有“方”的其他字。

五、 布置作业。

搜集“方”的其他好朋友,和它们教朋友。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红领巾”真好》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红领巾”真好》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 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重点难点: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读感悟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小鸟吃害虫行为知道小鸟能保护树木,是人类的朋友,用“红领巾”的爱鸟行动点点明了“保护自然,保护鸟类”的主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课题与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呢?快到文中找答案。

(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自己读书,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三、朗读感悟。

1、说说“红领巾”指的是什么。

2、看:配有音乐的动画。听:教师示范朗读。

感受: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什么?

3、讨论:小鸟为什么高唱“‘红领巾’真好”?

4、自由练读。要读出小鸟的可爱,“红领巾”爱鸟护鸟态度的坚定。

5、评读:指名读,大家都来当小评委,说说读得怎么样,再通过你的读告诉他应该怎么读。

6、赛读:读第一节争当“最快乐的小鸟”;读第二节争当“最机灵的小鸟”;读第三节争当“爱鸟‘红领巾’”。

7、美读,配乐读,表演读。

(多种方式的读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课文内容。从而也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四、找出规律,指导背诵。

看看这三节诗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反复诵读,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识字教学,指导写字。

1、 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2、 用字卡做游戏巩固识字。

3、 读自编小短文,巩固识字。

4、 写字指导。

二、完成语文练习作业

三、主体参与,引导实践。

组织讨论,制定实践活动方案。

同学们,小鸟是人类的朋友,还是环境的卫士。你也是一位“红领巾”,也想得到小动物们的夸奖吗?让我们行动起来,和文中的“红领巾”一样,去爱护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吧。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参观自然博物馆》》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583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