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3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教学目的:

1.通过案例分析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通过案例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3.理解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普遍意义。

4.分析大气污染现象发生的时空尺度差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JAB88.Com

2.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难点:可吸入颗粒物的概念、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相关推荐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案


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及其分类。2.掌握主要大气污染类型及危害。3.掌握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学会分析一般大气污染事件的原因和制定防治措施的方法。

一、大气污染概述

(一)与大气污染有关的概念

1.概念: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数量(浓度)超过大气的正常含量,并且持续一定的①时间,足以对人、生物、材料、②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和危害的现象。

2.大气污染物

气溶胶状污染物,如粉尘、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

气体状态污染物,如③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

3.污染源

天然: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放物质的场所。

人为:人类的④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形成的污染源。

(二)酸雨

1.概念:指pH小于5.6的降水。

2.污染物: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过程中排放的⑤二氧化硫和⑥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

3.形成:酸性气体在大气中遇到水滴或潮湿空气,转化为硫酸或⑦亚硫酸以及硝酸,混入雨水或雪水。

思维活动

1.陈先生去年买了一辆白色的桑塔纳,一次出差前车子淋了一场雨后便被锁进了车库,半个月后陈先生回家,发现白色车漆上出现了黄色的斑点。你认为这些黄色的斑点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 这些黄色斑点是汽车暴露在空气中的部位生锈的表现,它是在“淋了一场雨后”才出现的,可以推测是受酸雨的影响。

2.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国南方酸雨重于北方?

答案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燃烧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因此我国以硫酸型酸雨为主。我国南方酸雨重于北方的原因:①南方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②南方地区空气湿润,降水多;③北方地区虽然燃煤多,但降水少,且多集中于夏季;北方空气干燥,多沙尘且沙尘中含有大量碱性离子。

(三)光化学烟雾

1.概念:排入大气的⑧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的烟雾。

2.气象条件:⑨逆温或不利于扩散的天气。

3.污染物: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氧化氮和⑩铅烟。

4.污染物来源:汽车排放尾气、汽油挥发、汽油不完全燃烧和汽车漏油。

5.形成:排放物在阳光的作用下,特别是在夏季和初秋季节强烈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的光化学烟雾。

6.危害: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使家畜患病,妨碍农作物及植物的生长;橡胶制品老化、材料与建筑物受到腐蚀;使大气浑浊,影响交通。

(四)温室效应

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吸收,从而使大气变暖的效应。

二、大气污染防治

1.控制污染源:控制污染物排放,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是关键。

主要措施:(1)改进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低污染能源;(2)集中供暖供热,尽可能降低能源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危害;(3)对燃料进行预处理,改进燃烧技术;(4)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使用○21消烟除尘技术、○22冷凝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

2.植树造林

不仅能绿化美化环境,还能净化大气、吸附粉尘、吸收大气中的○23污染物等。因此,植树造林、科学规划城市○24绿地面积,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思维活动

3.为什么说植树造林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答案 植树造林不仅能绿化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吸烟滞尘,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等。

4.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当前我国的“轿车热”有哪些利弊。

答案 利:有利于城市化的发展,拓展了城市空间区域;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弊: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污染城市大气环境;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停车难,占用了大量的城市空间;加剧了能源紧张状况等。

探究点一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

探究活动 读“2006~2007年我国平均降水pH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酸雨区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重酸雨区分布在____________,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来源

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省区中,酸雨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有(多选)()

A.四川省B.广东省

C.福建省D.云南省

E.重庆市F.湖南省

(2)我国西南某地盛产煤炭,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陆续新建几个大型坑口电站(煤田附近所建电站)。电站建成后,当地酸雨现象日益加剧。

①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当地酸雨形成的过程。

②我国政府已经采取哪些措施控制酸雨?

③为什么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

答案 (1)①东南部地区 ②南方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 燃烧矿物燃料 ③ABEF

(2)①坑口电站向大气中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在大气中与水汽结合后,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被氧化后生成硫酸,硫酸随雨水降落后形成酸雨。 ②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 ③这是由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特点决定的。我国是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在燃烧的过程中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形成硫酸型酸雨。

反思归纳 酸雨的形成、危害与防治

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包括雨、雪、雹、雾等各种酸性的降水形式

形成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生成H2SO4、HNO3和HCL等酸性物质,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

污染物来源主要有火山喷发释放的酸性气体以及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

酸雨类型硫酸型由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

硝酸型由氮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硝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

主要影响水生生态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土壤生态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

植物生长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

建筑物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人体危及人体健康

酸雨分布世界欧洲、北美东部和加拿大南部、亚洲的印度、日本、中国、东南亚地区

我国以硫酸型酸雨为主,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和青藏高原以东,酸雨分布范围亦有扩大的趋势

迁移应用1 我国下列地区中,由于首要污染物以二氧化硫为主而形成重酸雨区的是()

A.河西走廊B.松嫩平原

C.四川盆地D.黄土高原

答案 C

解析 酸雨区主要集中于我国南方地区,尤以四川盆地的成都、重庆为最,因为这里工业发达,二氧化硫排放量大;盆地地形,不利于二氧化硫的扩散;此地区降水频繁,经常导致酸雨的发生。

探究点二 光化学烟雾

探究活动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反映的是哪一类环境问题?

(2)汽车排放尾气中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成分,它们在阳光的作用下,会发生________反应,并和水汽生成____________。

(3)这种原因引起的大气污染,产生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此类毒害最典型的城市之一是美国的洛杉矶,试分析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

(2)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 碳氢化合物 光化学 光化学烟雾

(3)刺激眼、喉、鼻,引起眼病、咽炎及不同程度的头痛等

(4)汽车过多,尾气排放量大 地形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临太平洋,为西风带迎风口,污染物不易扩散

解析 由图片中显示的光照、交通工具、带婴儿散步的母亲等要素分析可知,图中反映的是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和醛类等二次污染物,对人类最突出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引起眼睛红肿和喉炎。美国的洛杉矶成为此类毒害最典型的城市之一的原因主要有:工业、交通发达,人口集中,汽车数量过多,工业废气特别是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位于三面环山的“马蹄形”地区,烟气受到地形阻碍,不易扩散等,易造成严重的污染事件。

反思归纳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成因

①洛杉矶众多的汽车排放大量有害气体;

②气候条件:洛杉矶是地中海气候,夏秋季节光照强、降水少;

③气象条件:常出现逆温天气;

④地形条件:三面环山,只有西面临海,地形闭塞。

(2)光化学烟雾的防治

合理规划,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改进汽车燃料,安装汽车排气系统催化装置,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发展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

迁移应用2 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主要污染物是()

A.碳氧化物B.氮氧化物

C.硫氧化物D.臭氧

答案 C

解析 20世纪50年代伦敦生产和生活燃煤量大,再加上大气环流影响,导致发生烟雾事件,其污染主要是硫氧化物(SOx)。

探究点三 温室效应及其防治

探究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墨西哥坎昆当地时间2010年12月11日凌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落下帷幕,本次大会取得了部分积极成果,但对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标准的第二承诺期并没有达成协议。

材料二 “冰雪之都”奥斯陆的2月,以前平均气温是-2℃,而现在极端最低气温仅-2~-3℃;现在从挪威海域通过北冰洋,再到白令海峡出现的无冰地带,比前些年同期宽了不少。

材料三 墨西哥坎昆位置示意图

(1)下列气候资料中,与坎昆气候特征相符的是()

(2)根据材料,可获取全球变暖的证据有哪些?二氧化碳等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的原理是什么?

(3)全球变暖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哪些危害?

答案 (1)C

(2)气温升高,海冰减少。 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3)①导致生态系统调整,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导致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影响;③导致洪涝、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增加;④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反思归纳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影响及防治对策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太阳的异常活动。

②人为原因:全球变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有关。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是过度毁林减小了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及海水热膨胀),对地势低平的沿海地区以及一些海岛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也会导致海岸线发生变化;全球变暖后,蒸发量可能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全球的气候状况和水的循环运动;全球变暖会使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可能使大量的物种灭绝。

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全球变暖会使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种植业经济可能会变为畜牧业经济;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全球变暖还会导致中低纬地区炎热天气增多、某些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从而影响到人类健康。

(3)全球气候变暖的具体对策

迁移应用3 下图是我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路线上温室气体的分析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CO2浓度随纬度升高而表现出总体增大的趋势

B.CH4浓度在40°N以北随纬度增高而增加

C.人类活动是造成沿线CO2和CH4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D.洋流是造成沿线CO2和CH4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B

解析 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以及毁林等,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人类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中低纬度,所以出现了该图中CO2浓度随纬度升高而表现出总体减少的趋势。CH4浓度变化有人为排放和自然排放两种,在人类主要活动范围的中低纬度地区,以人为排放为主(如来自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而在高纬度地区则以自然排放为主(来自沼泽湿地,CH4排放以夏季最多,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少)。在该图中反映出CH4浓度在40°N以北随纬度增高而增加,这与自然排放的规律有关。

2010年6月,卫生部公布数字表明,我国每年有35万人因大气污染导致身体不适而求医。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因此,向大气中排放废气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

C.大气污染都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

D.大气污染表现在大气中O2和水汽的含量增多

2.下列情况可造成酸雨的是()

①森林遭到乱砍滥伐 ②工业上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③广大农村居民燃烧沼气 ④汽车排放大量尾气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大气污染含义的理解。大气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一旦向大气中排放废气的数量超出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就是大气中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大气中增加了有毒有害的物质,并产生了各种危害。大气污染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第2题,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燃烧矿物燃料放出的气体中含有NOx和SOx。城市中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含硫煤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的SOx和NOx导致。

科学家最近发现,有些山岳冰川正在以比过去350年来快100倍的速度消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冰川消融加快的根本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温室效应

C.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D.氟氯烃的大量排放

4.冰川消融的后果有()

①河湖水酸化 ②低地淹没 ③建筑物腐蚀 ④陆地淡水减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第4题,冰川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将被淹没;陆地淡水的主体是冰川。

5.下图是“欧洲某年降水pH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述各国中,图示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两个国家是()

A.西班牙B.瑞典

C.德国D.冰岛

(2)产生该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该环境问题对非生物界造成的主要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生物资源造成的主要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C

(2)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排放SOx、NOx等酸性气体

(3)腐蚀建筑物、损毁文物古迹等 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解析 本题通过酸雨及其成因、危害和分布的知识,考查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通过对欧洲政区图、等值线图等的阅读,考查地理读图能力和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能力。解题时:(1)要根据题意读图,即pH越小,酸雨危害程度越严重。找出pH等值线最小处也即酸雨最严重的地方,运用欧洲政区图判断是哪个国家。(2)综合欧洲位置、气候和工业分布分析,欧洲地处西风带,为温和湿润气候,这是造成酸雨的主要自然原因。欧洲是世界上工业化最早、工业发达地区,煤作为原料及燃料大量使用,因燃烧产生的SO2等工业废气是人为原因。二者结合,可知酸雨最严重的地方发生在瑞典和德国东北部、波兰西北部。(3)酸雨造成的危害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是通过酸雨降到地面而对地面影响引起的,要从环境问题的概念、表现、产生原因及危害上深入分析,重点是污染。

[基础过关]

1.秦山核电站污染近岸水域,主要是因为排放()

A.含重金属的污水B.热水

C.含核废料的污水D.生活污水

答案 B

解析 核电站排放的废弃物主要是冷却水。因为冷却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近岸水域,引起秦山核电站附近水域水温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质的毒性增加等现象,从而危及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长。

2.下列关于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相同的

B.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的

C.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河流水大于地下水,地下水大于湖泊水

D.水体的自净能力可随污染物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强

答案 B

解析 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水体的流动速度越快,循环周期越短,水体中的溶解氧越多,污染物越容易被氧化分解,自净能力越强。故就自净能力来说,一般是河流水大于湖泊水,湖泊水大于地下水。如果人类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便会导致水质恶化,产生水体污染。

3.关于水体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赤潮是海洋水体污染造成的

B.水华是淡水水体污染造成的

C.水体污染只能使水质变坏,而不会使水深变浅

D.湖泊水流动性差,更新周期长,污染后自净较难

答案 C

解析 在重度富营养化的湖泊中,富集的植物营养素会使水藻大量滋生,由于不能被鱼类食用或鱼类已死亡,自灭后的藻类成为新一代藻类的营养供体。因此,即使切断营养物质的来源,湖泊水体生态也难以恢复。最终大量藻类沉积湖底,湖泊将演变为沼泽。

4.水污染带来的后果是()

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②危害人体健康 ③增加酸雨次数

④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水污染会造成水质性缺水,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读下面一幅漫画,完成5~6题。

5.漫画描述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B.光化学烟雾

C.温室效应D.臭氧层空洞

6.导致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B.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和生活中大量废热的排放

C.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

D.石油烃废气的大量排放

答案 5.C 6.A

解析 第5题,漫画中的冰、企鹅和即将被淹没的楼群是题眼,说明漫画描述了南极冰川大量融化、海平面上升的现象,这是温室效应的后果之一。第6题,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引起酸雨;石油烃废气的大量排放是光化学烟雾产生的污染物;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和生活中大量废热的排放是热污染;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能增强地球的温室效应。

7.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②降低小汽车的能耗 ③大力植树造林 ④大幅度减少冰箱、空调的生产量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大气污染的产生,一是由于工厂、家庭炉灶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硫和氮的氧化物;二是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三是工业生产和家庭广泛使用冰箱、空调等,排放出大量的氟氯烃。要减少大气污染,一方面要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使用量,降低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能耗,另一方面要减少氟氯烃的使用量,同时大力植树造林,发挥森林“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的作用,故选A。

8.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

A.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开发利用

B.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C.发展洁净煤技术

D.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量

答案 B

解析 题中四项均是措施之一,但根本措施是减少酸性气体的人为排放量。

[能力提升]

阅读某乡镇中学八年级学生的调查报告,完成9~10题。

这里山清水秀,有巍巍青岭山,淙淙渠溪水。……尤其是乡镇后面的大塘,污染非常严重,以致鱼虾绝迹,塘水变臭变黑,由原来清可见底可用之水,变成现在连手脚沾泥都不敢到塘中洗。

9.造成该乡镇鱼虾绝迹、塘水变臭的主要污染源是()

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②生活垃圾、家庭炉灶 ③水土流失 ④酸雨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②

答案 D

解析 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

10.从水污染的类型看,该乡镇的水污染最可能是()

A.物理性污染B.化学性污染

C.生物性污染D.自发性污染

答案 B

解析 物理性污染主要是热污染及固体废弃物带来的污染,生物性污染主要是寄生虫及虫卵、病菌和细菌微生物造成的污染。

广东省环保局2008年9月3日公布的《上半年环境质量状况报告》带来了好消息,也带来了坏消息:全省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局部区域有所好转;但波及全省近七成土地面积的酸雨污染仍然严重。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中,除地处边缘的江门市外,其余8个全部名列“重酸雨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1~12题。

11.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酸雨严重的主要污染物是()

A.SO2、NOx等气体

B.石油烃废气

C.CO2

D.一氧化碳和铅烟

答案 A

解析 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SO2、NOX等气体;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和铅烟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物;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污染物。

12.广东省部分地区上半年空气质量有所好转,得益于()

①产业升级 ②新能源的广泛使用 ③燃烧技术的提高 ④分散供暖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 空气质量好转,意味着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受技术条件和成本的限制,当前广泛使用新能源不现实;分散供暖将增加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且广东省冬季不需要供暖。

13.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废水,不加处理,任意排放,常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从而破坏了水体环境。下图是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流量和污染程度的实测结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河流流量与河水污染程度有何关系?

(2)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该地的水污染?

答案 (1)河流流量越大,污染程度越轻;河流流量越小,污染程度越重。(或答河流流量与污染程度呈负相关)

(2)施行清洁生产,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排放,达不到排放标准的企业关停并转;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减少化肥农药的污染;对生活污水集中净化处理;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1999年以来某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以年均19.4%的速度递增,2006年该市的汽车数量年激增近4万辆,具有成本低、无污染、方便等优点的自行车出行比例已下降至10%左右。

与此同时,该城市公交车辆的营运速度从17千米/小时下降到12千米/小时(国家标准为20千米/小时左右),全市空气质量的优级率不断下降,居全省倒数第三,酸雨严重。

材料二 车辆行驶速度与氮氧化物排放的关系图

(1)该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2)结合图中信息,简要说明该市空气质量、酸雨与交通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3)结合生活实际,针对以上问题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 (1)大气污染物增多,酸雨严重。

(2)车辆的营运速度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呈负相关;由于交通拥堵,车速下降,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全市空气质量下降;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酸雨增加。

(3)①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②控制私家车数量,优先发展公交事业;③加强环岛及立体路网建设,优化交通路网;④各部门上下班时间相互错开,减少交通拥堵;⑤环保出行(近距离可步行或骑自行车)。

解析 第(1)题,材料中的“全市空气质量的优级率不断下降,居全省倒数第三,酸雨严重”是题眼,说明该市面临严重的大气污染和酸雨威胁。第(2)题,正确阅读“车辆行驶速度与氮氧化物排放的关系图”是关键,图中信息显示,车辆行驶速度越慢,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越高。第(3)题,“针对以上问题”是关键词,将答案限制在减少汽车尾气量的措施中。

15.下表反映的是我国化石燃料在产生相等能量的情况下,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数量差异,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灰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

煤炭1487001029

石油14400516

天然气1111

(1)表格污染物中,能够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_____,酸雨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石燃料燃烧所排放的主要气体中,还有一种气体表中没有显示,这种气体是________,这种气体的排放对环境能够产生哪些影响?

(3)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大气中60%的灰分、87%的SO2、67%的NO2均来自煤炭的燃烧。为减轻大气污染,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SO2、NO2 使草木枯萎、湖泊酸化,良田变荒漠,建筑被腐蚀

(2)CO2 CO2可以作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植物生长;但CO2能使大气增温,造成温室效应。

(3)①推广洁净煤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②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水能、太阳能、风能等洁净能源。

解析 (1)形成酸雨的物质主要是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从对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两方面的破坏,说明酸雨危害;(2)化石燃料排放的气体中含有CO2;(3)注意设问的角度是“从能源利用角度”提出减轻大气污染的建议。

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通过案例分析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通过案例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3.理解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普遍意义。

4.分析大气污染现象发生的时空尺度差异。

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与危害

主要污染物主要来源危害

碳氧化合物,主要指CO

氮氧化合物,NO和NO2

碳氢化合物

氯氟烃化合物

颗粒物

硫氧化物(SO2)

1、大气污染的定义:

2.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与危害

3.为什么北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以北京为例)?怎样治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

4.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的形成条件?危害和措施?

我国酸雨的地区分布规律?

一.影响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

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

⑵气象条件:

⑶地形:

二.地方性大气污染事件——可吸入颗粒物污染

1.可吸入颗粒物的利弊:

利: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弊:(见课本)

2.成因

3.治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措施:

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㈠酸雨

1、酸雨――PH值小于________的降水;PH值小于___________的为重酸雨

2、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和,分别形成型酸雨和型酸雨

3、污染源:

自然污染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污染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危害:①

5、我国酸雨类型以为主,原因

6、图2.18,南方比北方严重的原因:

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______________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_______________是大气污染防治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2、措施:

1.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读有效率的污染成本图,回答下列问题。

(1)污染成本由_______与__________构成。

(2)为达到最大的利润,企业往往会提高_____________,降低______________,此时会出现比较高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理想的排放水平和治理水平是在图中的_____点,此时_______成本与________成本相等,____________最低。

治理大气污染


第三课时治理大气污染

【教学重点】大气污染的防治
【导入】20世纪是一个辉煌的世纪,人类在创造了一个亘古未有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几乎控制了所有的生态领域,可在这种快速“生产文明”的过程中,日益严重的污染与能源危机问题一样,正日渐成为人类威胁自身存在的隐患。在本单元的第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主要污染物给我们的空气质量带来的不良影响。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如何来治理这些大气污染物。
【板书】§1.1.3治理大气污染
【提问】目前很多大理石雕像在近几十年间的腐蚀程度远远超过前几百年,大家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讨论回答】是由于大气受到了SO2、NO2等酸性气体的污染,致使雨水的酸度增加,与大理石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大理石被腐蚀。
【讲述】酸雨分为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请大家思考教材第5页的“问题解决”,我们一起来学习酸雨的形成过程。
【板书】(分析酸雨的形成过程,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1.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1)2SO2+O22SO3
SO3+H2O=H2SO4
(2)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2.硝酸型酸雨的形成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练习】要防止酸雨的产生,最直接的方法是阻止SO2及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以下提供几种治理方法,请大家根据原理写出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回收SO2,常见的有石灰石--石膏法及氨水法;
石灰石脱硫的原理如下:石灰石在高温下发生分解,生成的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可用来生产副产品石膏。(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
氨水法脱硫的原理:氨水和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铵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铵,硫酸铵可用作氮肥。
2.汽车尾气中含有NO及CO,若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空气,因此,在许多汽车的尾部常装有尾气净化装置,通过使用催化剂(如:钯Pd),促使NO和CO反应生成无害的N2和CO2。(注:简单介绍无铅汽油的意思)
【学生回答并板书】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石灰石脱硫:CaCO3CaO+CO2↑
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
氨水脱硫:2NH3+SO2+H2O=(NH4)2SO3
2(NH4)2SO3+O2=2(NH4)2SO4
2.汽车尾气净化:2NO+2CON2+2CO2
【提问】在我们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考虑到保护环境。请大家思考:若在实验中有二氧化硫气体排出,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加以处理?
【讨论小结】根据二氧化硫的性质,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处理:
(1)二氧化硫作为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液发生反应,因此可以用碱液吸收(如:NaOH溶液);
(2)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用氧化剂(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将二氧化硫氧化。
【提问】在我国可吸入颗粒物也是一种主要的污染物,而可吸入颗粒物包括自然界的沙尘以及工厂排出的烟尘。请大家思考应该分别采用什么措施加以处理?
【回答】对于沙尘,解决的关键是防止土壤的沙漠化,主要应采取植树造林的方法;而对于工厂的烟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排放。
【总结】目前主要采用静电除尘方法除去悬浮颗粒物。静电除尘的原理在教材第6页的“检索咨询”里面有详细的解说。那么除了目前空气质量报告中已经列出的三种主要污染物外,像一氧化碳、氟氯烃等也是常见的污染物,而且氟氯烃是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物质。
【布置作业】
1.写出形成硫酸型酸雨的相关化学方程式
2.写出形成硝酸型酸雨的相关化学方程式
3.写出石灰石脱硫的相关化学方程式
4.写出氨水脱硫的相关化学方程式
5.写出汽车尾气净化的相关化学方程式
6.请大家课后自己查阅资料,总结氟氯烃破坏臭氧层的原理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水污染及其防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选修6
4.1水污染及其防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污染概念、类型和我国水污染状况。
2.了解水体富营养化过程和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3.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原则。
4.认识水污染的区域差异及解决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多样手段收集水资源信息,学会对水资源进行监测,根据有关数据判断水污染状况。
2.学会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水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3.能够将自己对水资源的认识,通过适当的方法传递给他人,并影响他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正确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观。
2.关心我国水污染状况,关注我国水污染发展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增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养成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水污染的类型、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的防治
[教学难点]水污染的防治
[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讲授过程]
人类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饱尝环境污染带来的苦果:横流的污水、弥漫的烟雾、成堆的垃圾……怎样还地球以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水和如茵的草地……
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播放黄河水污染、滇池蓝藻爆发、渤海赤潮等图片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
案例1——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土和天草诸岛围起来的内海,那里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不知火海”丰富的渔产使小镇格外兴旺。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l),年产量不断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
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
案例2——淮河水污染
淮河是一条受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在评价的2000公里的河段中,78.7%的河段不符合饮用水标准,79.7%的河段不符合渔业用水标准,32%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标准。据统计,全国3000家污染严重企业中,属排放工业污染的废水企业,淮河流域占了160家。流域内182个城镇中有排污单位1.55万家,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6.1亿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排放量7亿立方米。用淮河污水灌溉农田,造成农作物严重减产;1989年春节之际,上游开闸污水下泄,致使淮南、蚌埠两市自来水受到严重污染而不能饮用,淮河流域市民的饮用水发生危机,老百姓怨声载道。淮河流域许多地区癌症发病率比正常地区高出十几倍到上百倍,一些村庄2/3的人肝肿大。同时由于河口的污染,溯河性鱼虾资源遭到破坏,产量大幅度下降,部分内湾渔场基本荒废。
案例3——黄河水污染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近20年来,黄河排污量增加了一倍,十几条重要支流成为“排污沟”,干流近40%的河段丧失水体功能。
案例4——昆明滇池污染严重,暴发蓝藻
2007年6月24日,连日来,因天气闷热,滇池蓝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池海埂一线的岸边,湖水如绿油漆一般。绿浪翻滚的湖水涌向岸边,带来一阵阵腥臭味道。滇池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污染最严重的一个,现在水质为劣Ⅵ类,每年夏天气温上升,加之富营养化严重,均要引起蓝藻爆发,造成严重污染
什么是水污染?为什么会发生水污染?
一、水污染概念
水污染(Waterpollution)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阅读课本材料“敲晌水污染的警钟”,了解我国水污染状况。
我国水污染严重,是什么原因导致水污染如此严重呢?
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大都含有氮和磷。这些污水大量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引起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水中含氧量下降,导致鱼类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也因此变成臭水。
水体富营养化是水污染的最普遍的现象。
1.河流湖泊中藻类生长迅速,表明水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试归纳水体富营养化过程。在你的家乡有富营养化的地表水体吗?如果有,它是怎么形成的?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较为普遍,大部分地区都会发生。其结果是水中的鱼类大量死亡。那么,人类如果长期饮用受污染的水会怎样?
长期饮用受到污染的水会造成哪些危害?使用污染严重的水进行灌溉,会不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影响?

水污染危害:长期饮用受到污染的水,可引起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致癌等。灌溉用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过高,会使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甚至会导致农作物大面积死亡。水污染还会改变水生生态系统,不适应新环境的水生生物将大量死亡,从而使水生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简单和脆弱。
水污染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判断下表所列材料各属于哪种类型的水污染,并填入表中。
相关资料污染类型
材料一:l965年澳大利亚流行一种脑膜炎,后经科学家证实,其祸根是一种变形虫。由于发电厂排出的热水使河水温度增高,这种变形虫在温水中大量繁殖,造成水源污染而导致了这次脑膜炎的流行。
材料二:2000年6月,渤海湾南部海面约l亿个海蜇尸体浮出水面,引起海蜇死亡的原因是由于渤海湾南部海域暴发的赤潮。赤潮是因为向海洋排放的水体含大量的氮、磷物质,导致海水中藻类迅速繁殖,水中含氧量下降。
材料三:l991年,海湾战争造成的石油倾泄使得波斯湾的海鸟身上沾满了石油,无法飞行,只能在海滩或岩石上坐以待毙;鲸、海豚、海龟、虾、蟹以及各种鱼类都被毒死或因窒息而死。它们成为这场战争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材料一主要是物理污染,材料二主要是生物污染,材料三主要是化学污染。
水是地球上的生命之源,任何生物生存都离不开水。然而,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的有限的,并且由于水污染,有限的水资源还在减少,许多国家出现了水荒。那么,如何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如何防治水污染呢?
二、水污染防治
阅读课本正文内容,回答问题
(1)水污染的防治原则是什么?并解释其含义。
(2)对工业污染源,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什么?
(3)什么是清洁生产?
(4)科学的管理包括哪些?。
(1)水污染防治的原则是预防、治理和管理。
预防主要是指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量。
治理是通过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确保污水在排人自然水体前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管理是指对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以管促治。
(2)对工业污染源,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
(3)清洁生产包括改进原料选择及产品设计,用无毒低害的原料和产品代替有毒有害的原料和产品;减少对原料、水及能源的消耗;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回收利用废水中的有用成分,使废水中污染物浓度降低等。
(4)科学的管理包括对污染源、污水处理厂以及水体卫生特征的监测和管理。
阅读课本第63页材料“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了解常用污水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我国小城镇和农村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不可能照搬大城市修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模式来处理生活污水。据调查,小城镇和农村的生活污水中主要富含氮、磷、钾等元素,而氮、磷、钾等元素又是水生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请查找我国小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实例,并谈一谈怎样处理小城镇和农村的生活污水。
对于小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可以采取以下几中措施:一是污水处理与发展副业相结合,把生活用水为发展农村副业服务,如把生活废水用于养猪、养鸡等牲畜;二是把污水处理与发展能源相结合,把农村的人、畜粪便以及污染水体的有机物用于发展农村沼气,既解决了污染,又发展了能源;三是把污水处理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如把人、畜粪便作为农作物的有机肥,把富含氨、磷、钾等的污水收集在一起,经过沉淀等过程,变成肥沃的土壤,用于农业生产;四是大量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

一、水污染概述
1.概念
2.类型
3.危害
二、水污染防治
1.预防
2.治理
3.管理

文章来源://m.jab88.com/j/115828.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