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1.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拓展探究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拓展探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材料:宇宙就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宇宙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尸校的《尸子》一书中。尸校认为:“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这样,我们可以知道“宇”是表示空间,“宙”是表示时间。空间和时间的概念,随着历史的演进而逐渐发展。宇宙的界限,随着天文学的进步而逐渐扩大。我们的祖先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只能用眼睛观测大地万物,因而错误地认为宇宙是有边界的,所以人们常说“近在眼前,远在天边”。虽然先祖关于宇宙边界的认识有失偏颇,但他们在2300多年前就巧妙地把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起,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而欧洲在中古以前,还是把空间与时间割裂开来的。关于宇宙的思想,我们的祖先要比当时的西方人丰富得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工具日益先进,人们对宇宙的认识逐步加深,从太阳到太阳系,再扩展到银河系、河外星系、星系团、总星系。现已能观测到200多亿光年的宇宙深处,这个范围内包含了10亿个以上的星系。

问题:你所认识的宇宙是怎样的?你能说出人类认识宇宙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我的思路:尽管每个人对宇宙的认识水平不同,认识能力也有差别,但对宇宙认识总有一些共同点,如宇宙是物质的,物质走运动的,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目前,人们认识到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排列,有以下几个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古代自然哲学所讨论的天文学的宇宙,不外平大地和天空。16世纪哥白尼倡导的“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一词,在一定意义上也不过是宇宙的同义语。20世纪以来,尤其是60年代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文观测的尺度大大扩展,达到上百亿年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加深。

2.材料:1972年8月7日太阳出现耀斑大爆发。爆发后,强烈的太阳X射线、紫外线和射电伴随着大量带电粒子流连续猛烈轰击地球达一个星期之久。其中在爆发开始后5小时之内有一股粗约16千米、长达7000多万米的带电粒子流,以每秒6500千米的速度闯进地球大气层,顿时引起地球电离层和地磁场变化。当时几乎所有的飞机和轮船上的磁罗盘指针都颤动起来,全世界的短波无线电通讯彻底中断,极区出现明亮的极光。在一些地区甚至影响到电力线路,致使电灯忽明忽暗,仿佛发生了强烈的雷暴。至于弱电仪器和电子设备更是变化无常,不能正常工作。

太阳活动对地球除爆发性影响之外,还有人从历史记载的统计中得出太阳活动起伏,可能与气候、气象、江河水位,甚至地震等很多方面有关系。例如,有人经研究认为,太阳黑子数的变化与自然灾害活跃期有一定关系,与我国地震活跃期和严重洪涝和其他自然灾害有一定关联。1909、1931、1954、1975年是太阳黑子的双周期,这些双周期刚好就在奉世纪4个地震活跃期中,而双周期及其前后又是我国长江、黄淮流域出现特大洪涝或其他自然灾害的时期。当然,太阳活动对地球的这种影响十分复杂,至今还没有整理出比较确切可靠并可资利用的统计规律,其物理机制是怎样的也还没有搞清楚。

问题:阅读上述材料回答:太阳活动主要类型有哪几种?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我的思路:这是一个与现实密切结合的问题。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它包括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太阳的黑子数的增减常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二者往往相伴出现,活动周期都是11年。

通过上面的材料,我们很容易找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黑子和耀斑两种。至于对地球的影响具体有好多方面,需要我们分析、归纳总结。一般思路是:先找出材料中给出了哪些影响,然后再将这些影响分类整理,结合教材进行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方面,具体来说主要影响有:太阳活动会对地球上的大气产生影响,出现气候异常;太阳活动产生的短波辐射和粒子流对地球的电离层产生扰动,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另外,太阳活动还与气象、地震都有一定的相关性。

3.材料:今年(2004年)年初,美国宇航局发射火星车“勇气”号及其孪生兄弟“机遇”号相继在火星上着陆,它们的主要使命是研究火星上是否有过水。“机遇”号在对着陆的火星“梅里迪亚尼平面”进行探测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一区域历史上部分被液态咸水覆盖的证据。“勇气”号此前也在“古谢夫环形山”其他地方找到水曾存在过的蛛丝马迹。

尽管火星车还没有找到火星存在有机生物的直接证据,但是美宇航局科学家称,“机遇”号火星车找到了火星上曾经存在液态水的证据。根据对火星车探测到的岩层以及其他矿石状况的数据分析,科学家发现火星车所在区域的一些岩层表面有被水浸泡的迹象,这些发现支持这样一个结论,当这些岩层形成时,当时火星的环境可能适合有机生物体的存在和繁衍,当然,这个结论并不表明火星上存在过生命,因为还没有直接证据。

问题:你认为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吗?同样是太阳系的成员,为什么地球上有生命?

我的思路:探索地外文明,寻找地球以外的生命是宇宙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人类长期的梦想之一。据科学家研究,生命是起源于水中,因此寻找水,特别是液态水就成了寻找生命的前提。火星上曾经有水的痕迹,也激起了人们对火星生命的企望。不过,到现在为止人们还没有在火星上发现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证据。尽管火星和地球同属于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也属于类地行星,和地球相比有许多共性,但却没有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有:地球附近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而且绕日公转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太阳比较稳定,使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适中,使之具有人类适宜的温度条件;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其能吸引住大气,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质运动使其具有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水的形成和存在。

4、材料:自1975年以来,约有4600颗废弃卫星及同样多的失事火箭及其他航天器的碎片在近地轨道上游荡,它们中虽然每天有2~3颗脱离轨道进入大气尽被烧毁,但仍以每年200~300件的速度增加。它们的运行速度是炮弹飞行速度的几十倍,所以对航天器造成巨大威胁。1996年1月,在太空飞行的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为避免与一个失效卫星发生碰撞,机上宇航员不得不对航线进行调整。1995年,日本宇宙事业开发团发射的大空实验观测自由飞行器,在太空运行8个月后被“奋进”号航天飞机收回,经检查,其外壳被太空垃圾撞击布满麻坑。1983年一小块剥落的油漆曾撞坏“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前窗。目前人类发射的航天器在地面监控中心与宇航员密切配合下可及时躲避太空垃圾,而人造卫星则难以躲避。人类现在正研制限制大空垃圾、减少危害的方法,这同样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一起来保护宇宙环境。

面对这些存在于大空之中的潜在危险,科学家们大声疾呼,“保持太空清洁!”

问题:现在你是中学生,将来可能成为一名航天科学家,现在你以一名未来航天科学家的身份,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告诉他们保持太空清洁的重要性,太空垃圾是怎样产生的,怎样保持太空清洁?

依据:人类向宇宙空间发射的各种航天器,固然有十分重大的科研和应用价值,但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空间垃圾,例如: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因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以及宇航员扔出飞船舱外的垃圾等。这些空间垃圾大约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而且体积越来越大。由于空间垃圾和航天器之间的相对速度很大,一般为每秒几千米至每秒几十千米,因此,即使轻微的撞击,也会造成航天器的重大损坏。

现在,航天专家们已经开始研究限制太空垃圾的产生,以及清除太空垃圾的方法。例如:将停止工作的卫星推进到其他轨道上去,以免同正常工作的卫星发生碰撞;用航天飞机把损坏的卫星带回地球,以减少空间的大件垃圾。

拓展:宇宙资源主要有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人们利用宇宙空间这个特殊环境,通过人造卫星可从远距离观测地球,迅速、大量收集地球的各种信息。宇宙具有的失重、高真空、超净和极端温度等条件是生产某些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如太空育种、太空冶金等。

5、太阳活动对人类影响有多大?

2004年的2月底到3月初,日面上出现了两个大太阳黑子群。许多人在早晨和傍晚都以肉眼看到了它们。一些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随之,不少新闻媒体报道有关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报道中有些不实之词,甚至耸人听闻。现在,太阳正处在它的第23个活动高峰期,日面上黑子群相当多。经常会出现大太阳黑子群,这是很正常的。2月底到3月初的两太阳黑子群虽然大,但并没有发生太强烈的太阳爆发,对地球影响不大。

人们常说,太阳是万物之源,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给地球带来了光明和温暖,给人类以生存的条件,创造了人类生活的美好环境。但是,太阳活动特别是大爆发确实会影响和破坏地球环境,特别是近地空间环境。如太阳的强粒子辐射若到达地球,就会破坏宇航环境以及与之相关的现代尖端技术的试验和实施。太阳X射线爆发会引起地球电离层突然骚扰,因而导致短波通信衰减,甚至中断。但是,不管多强的太阳活动对我们人类平常的地面活动不会构成像地震那样的直接严重威胁。太阳和太阳爆发的能量辐射分为粒子辐射和电磁辐射。它们对地球大气的影响是不同的。

当太阳上有大爆发时,有时会喷射出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人们把它称作太阳风暴。当这些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轨道附近时,我们称它们为太阳质子事件。当这些粒子沿地球磁场到达地球极区时,人们称它们为极盖事件。高能带电粒子流会破坏卫星的控制系统和击毁电子元器件,从而导致航天器的控制系统和传感器失灵,以致整个航天器被毁;太阳高能带电粒子流还会威胁宇航员的生命,强太阳质子事件也会对在高纬地区飞行的旅客和乘务人员构成辐射威胁。另外,强高能带电粒子流对地球的冲击会引起地球电磁系统的变化和地磁暴,从而可能导致高纬地区高压输电网络和地下输油管道损坏。

除了粒子辐射外,伴随太阳耀斑,还发射强烈的X射线辐射。我们称它为X射线爆发或X射线耀斑。这种频率极高的辐射,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火箭的升空和宇宙飞行器的问世才被观测到。因为X射线爆发的绝大部分都被地球大气吸收了,在地面很难观测到它们。与太阳耀斑相伴的X射线爆发会引起地球电离层的扰动,使电离层的电子密度增加,这时通过电离层反射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会被部分地、甚至全部地吸收,从而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也会增加地球电离层的电离度,因而使地球大气向外膨胀,增加对中、低轨道卫星的拖曳力。

另外,太阳活动对气候、天气、人类的地面活动有没有影响呢?应该说是有的,但比起对空间环境的影响要弱得多,而且是间接的。

大家都听说过太阳活动的“蒙德极小期”,这是英国天文学家蒙德最先发现的,因而以其名命名。蒙德的研究证明,公元1645到1715年间,太阳上很少有黑子。这个时期,北欧气候非常寒冷。我国历史学家的考证证明,这个时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冷的时期,被称作“小冰河期”。我国的地震学家也证明,这个时期是华北大地震最多的时期。人们认为这个时期的寒冷和地震与太阳上少黑子有关。

从1801年科学家就开始研究太阳黑子与地球上旱涝灾害的关系,发现当日面上黑子少时,一些地区雨量就少,地面干旱,但是,后来有的统计研究认为当日面上黑子多时,一些地区雨量就少,地面干旱。这种对不同地区统计而得到的相反结果就很难使人相信地面雨量的多少与太阳活动有直接关系。从物理角度讲,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即便有关也是太阳因素经地球内因的作用进行了再分配。

太阳活动可能对人类的情绪和疾病有推波助澜的作用。空间物理环境随太阳活动(能量)的波动经日地能量耦合可能会影响地面人类的生理功能和疾病。一些研究表明动、植物的繁殖、发育和生长过程受太阳活动的调节。一些研究者指出,新生儿的死亡率和妇女的疾病发生率与太阳黑子活动强弱呈正相关关系。像一些传染病(猩红热、白喉症、痢疾、流感等)、心血管疾病、眼病等等的发病率都与太阳活动的强弱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应提请注意的是,这些影响不是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和粒子直接打到地面上引起的。一些科学家认为,起因于太阳风暴的地磁活动对人体内分泌水平具有显著的调制作用,人体的神经系统对地磁扰动非常敏感。当地磁活动强烈时,人类植物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的紧张程度有提高,因而人类的攻击性行为加剧,交通事故增多,人的判断错误串上升。还有一些科学家和医学家认为人体有生物电。脑电图、心电图等的测试仪器就是据此而设计的。无数细胞生物电汇集,形成人体的电磁场。在通常情况下,人体电磁场和地球电磁场处于相互融洽状态。当地球磁场被强烈扰动时,会打破人体电磁场和地球电磁场的平衡,使人体的某些功能发生紊乱,影响人的情绪和诱发疾病。

近十几年来引起地球空间环境最强烈的、灾害性变化的太阳活动发生在1989年3月。3月初,日面上出现了一个大太阳黑子群,它的面积相当于几十个地球的面积。此黑子群发生的几十个强烈耀斑活动引起过39次强烈短波通讯突然骚扰,其中15次通讯部分中断,24次全部中断。这个黑子群发生的大爆发把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抛向地球,在近地空间,或者说卫星轨道空间引起了一场灾难。据美国地球物理资料中心统计,1989年3月份,有46例卫星异常的记录。源于这个黑子群的太阳风暴到达地球,引起强烈地磁暴。这次强日地活动使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大部分地区停电达9小时以上,600万居民受到影响,使魁北克省电力公司损失19400兆瓦的电力。

正是鉴于上述原因,不少国家非常注意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严重影响和控制。从60年代开始,纷纷成立日地空间天气的预报结构,进行相关研究和预报服务,并且成立了“国际空间环境服务中心”,总部设在美国。其下设有10个区域警报中心。有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印度、澳大利亚、波兰和我国。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崛起和国防通讯事业的发展,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末就开始了太阳活动预报的研究和服务,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国防通讯事业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目前,我国正在组织有关单位制定“我国空间天气战略计划”。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日地空间环境预报和服务必将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国防通讯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然而,我们不要产生误解,更不必惊慌失措。太阳活动不会给在地面活动的人类带来像地震那样可怕的灾难,更何况能导致强烈地磁暴的太阳爆发是稀少事件。

扩展阅读

1.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思维过程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1.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思维过程”,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一 宇宙

1.主干知识

(1)宇宙中有各种形态的物质,如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统称天体。

(2)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3)各种天体受彼此间的引力作用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4)人类认识的宇宙范围在不断扩大。

2.思维提示

(1)天体的概念:宇宙是物质的,宇宙中有各种形态的物质。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天体。

天体的大小、质量、光度、温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天体可以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两大类。

天体

(2)天体系统: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目前,人们认识到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排列,有以下几个层次:

地月系:月球绕地球公转,构成地月系。月地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

太阳系:地球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冥王星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它的轨道直径约为120亿千米。

银河系: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又组成庞大的恒星集团,称为银河系。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银河系主体部分的直径约为8万光年。

河外星系:银河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同银河系规模相当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用目前最大的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数以十亿计的星系,其中离我们最远的估计为150亿~200亿光年。

总星系:天文学上把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合起来叫做总星系,这就是目前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3)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古代自然哲学所讨论的天文学的宇宙,不外乎大地和天空。

。。。。。。

附件下载

1.1.1 宇宙中的地球 教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1.1 宇宙中的地球 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从容说课

本节涉及许多天文现象和天文知识,谈“天”是为了说“地”,讲述天体是说它们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强调宇宙的物质性;讲天体系统是为了说明宇宙有序、有层次,也是有结构的物质世界,要从天体层次中找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讲太阳系的组成和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是为了证明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这些都是围绕“地”来展开的。教学中要围绕地球这一主体,通过录像的放映和图片的展示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学生带往神秘的宇宙,站在宇宙的某一个角度来审视地球,先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镜头一拉一伸,既可透彻解剖知识体系,又可创造神秘而激动人心的氛围,为后续的教学作好铺垫。教学中要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对日地距离和地球本身的体积、质量适中有准确的认识,理解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存在,并由此知道地球的特殊性。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附件下载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地球的宇宙环境”,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一单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教材分析:
地球的宇宙环境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的: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2.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丰富的光热资源;它是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它又是风能、水能与生物能等能量之源泉。太阳活动对地球大气运动产生影响,其周期使地球气候波动也呈现相应的周期性;太阳活动会扰动地球磁场而产生“磁暴”现象;它会骚扰地球电离层而中断无线电短波通讯;它还能引起地球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3.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可以运用太阳系各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和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从各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方面来说明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对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从而说明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二、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天体的定义、类型及其天体系统的层次性
2.运用材料结合实际说明太阳辐射的、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作用
3.分析太阳系模式图,结合图表信息概括总结地球普通又特殊的原因。
三、教学重点:
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地球既普通又特殊的原因
四、教学难点:
地球既普通又特殊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
主题探究、总结
六、学生分析:本节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思维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
七、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宇宙中是否存在“地外文明”,人类迄今还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在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上,携带了一幅“人类信息图”,介绍了人类与地球最基本的情况。人类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生成、演化离不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宇宙环境究竟是怎样的呢?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宇宙
1.宇宙的概念:(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宇宙具有物质性特点,
宇宙中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
2.天体:存在于星际空间的物质有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云、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通信卫星等(发射出以后)
学生思考:判断下列是否天体:白云?亟待发射的卫星?正在工作的嫦娥卫星?
宇宙处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图片,在练习本上画出天体系统的层次性,并大概的确定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找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

总星系(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约
150亿光年)
河外星系(星系)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地月系
[师生共同阅读]知识窗: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观察到的宇宙范围会不断扩大,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开发宇宙的重大事件。
在所有的恒星中。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并且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很密切,下面我们就学习关于太阳的相关知识。
见学案
二、太阳
1.太阳的概况:
学生阅读归纳总结:
太阳是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6000K,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两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辐射方式:电磁波;分层: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我们肉眼看到的为太阳的光球层)。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作用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验讨论,然后再结合课文简要的归纳
维持地表温度;提供能量;提供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
3.太阳活动的类型
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
学生阅读第6页知识窗,列表对比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从类型、发生的位置、周期等方面分析)太阳大气的异常对地球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读图1-1-15“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年降水量变化周期的相关性”,思考一下问题:
(1)从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从太阳黑子相对数曲线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3)如果将两种曲线叠加,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太阳黑子相对数变化周期,与年降水量变化周期基本吻合,大约为11年。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太阳活动的确会对气候有影响。
学生阅读课文7、8页归纳: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磁场,产生磁暴(指南针失灵);产生极光(两极同时同纬度发生,只有极夜能看到)。
很多同学都相信有地外生命的存在,宇宙中存在生命的天体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呢?如果你生活在其他星球,你认为这颗星球应为你的生存提供什么条件?
三、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根据图1-1-11知道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的分布。
我们常用运动的方向、轨道平面和运动轨迹等,来描述九大行星围绕太阳的公转运动。试根据图1-1-11和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八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轨道倾角73.401.91.32.50.81.8
偏心率0.2060.0070.0170.0930.0480.0550.0510.006
问题:⑴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方向相同吗?(同向性)
⑵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倾角相差大吗?是不是近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共面性)
⑶八大行星公转运动轨道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近圆性)
⑷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有没有特殊的地方?

[得出结论]从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征看,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设问导学]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通常将九大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三类。结合表1-1-1回答下列问题:
⑴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分别具有哪些特征?
⑵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有没有特殊的地方?
[得出结论]地球与九大行星尤其是类地行星比较,没有特殊的地方,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
[承转提问]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命?是哪些条件决定着地球上能繁衍出勃勃生机。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地球处在怎样适合生物生存的宇宙环境中?
[结论]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安全(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的空间运行轨道
[讨论]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也处在这样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中,为什么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呢?地球自身又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哪些条件?
[结论]日地距离适中——近地面平均气温约为15,地球表面的水多以液态存在
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对地表保温)
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表温差变化幅度不太大,适宜生命的新陈代谢
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现代的天文观测和实验,越来越支持这样一个观点:宇宙间的天体,只要条件合适,就可能产生原始生命,并逐渐进化为高等生物。
课堂练习见学案
课堂小结:本节由远及近,由宇宙到太阳到地球,让我们逐渐的了结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作用,地球既普通又特殊的原因。即地球生命的出现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演化离不开宇宙环境。
教学反思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待进一步的开发。
课下作业基础训练相关题目。预习第二节地球的自转基础知识
十、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宇宙
1.天体
2.天体系统
二、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三、太阳
1.太阳能量来源——核聚变
2.太阳的大气层:光球、色球、日冕
3.太阳活动的类型:黑子、耀斑
4.太阳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地球
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2.地球是一颗特殊的存在生命的行星

十一、课前预习学案见下页
第一单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天体的定义、类型及其天体系统的层次性
2.运用材料结合实际说明太阳辐射的、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作用
3.分析太阳系模式图,结合图表信息概括总结地球普通又特殊的原因。
二、预习内容
㈠宇宙
1.宇宙的概念:
2.天体:存在于星际空间的物质有和
自然天体:
人造天体:
3.天体系统的层次性为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属于那一个天体系统?其上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㈡太阳
1.太阳的概况:太阳是,主要成分是;表面温度,能量来源
辐射方式:分层:由内到外
肉眼看到的是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作用
3.太阳活动的类型
类型:活动周期为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㈢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的运动方向运动轨道形状
公转轨道面既:
2.地球的特殊性:是因为地球上有
原因是:外部条件:
自身条件:
假如你承担了寻找外星人的任务,你将如何在茫茫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需要考虑的问题有那些
课内探究学案
一、宇宙
1.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
2.天体的概念: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统称天体。?
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注意判断物体是否为天体。天体是宇宙空间中相对独立存在并有规律运动的。如恒星、彗星等。但有些物体属于另一天体的一部分,并不独立存在,如飞行的飞机。
3.天体系统:宇宙中邻近的天体彼此相互吸引,形成以质量大的天体(公共质心)为中心,其他天体围绕这个中心旋转的天体集团,称为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
?
二、太阳及太阳系?
1.太阳系的主要成员?
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及行星际物质组成。由于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以上,因此太阳是太阳系各成员的绕转中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A)、色球层(B)、日冕层(C)三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黑子:光球层上出现的黑色斑点,由于黑子温度比光球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
耀斑:色球层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
周期: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
通常,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所在区域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耀斑与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3)对地球的影响?
①扰动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
④影响地球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
3.八大行星的运动和结构特征?
地球的普通性主要体现在其运动和结构特征与其他行星相比,并没有特殊的地方。?
下图体现了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从图中可以看出:?
(1)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即具有同向性。?
(2)八大行星公转的轨道倾角相差很小,都近乎位于同一个平面上,即具有共面性。?
(3)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形状都是接近正圆的椭圆,即具有近圆性。?
(4)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并没有特殊的地方。?
?
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类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由以上可知,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一员。
三、特殊的行星——地球?
地球的特殊性体现在有生命物质的存在,存在生命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两个大的方面:?1.宇宙环境条件?
(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地球在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一直没有中断。?
(2)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九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
(1)日地距离适中。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也保证了地球上液态水的存在,为生物生存创造了条件。?
(2)地球自转周期适当。地球自转的周期不太长,昼夜交替的周期只有24小时,使白天增温不至于过高,夜晚降温不至于过低,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3)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原始大气层,并逐渐演化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4)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
课后练习与提高
1.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2.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A.金星B.水星C.太阳D.月球
3.目前人类能够探测到的宇宙最大范围是()
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
4.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看见的满天星星绝大多数是()
A.恒星B.行星C.流星D.彗星
5.晴朗的夜空中看到的一闪即逝的天体是()
A.彗星B.流星C.行星D.气体和尘埃
6.太阳能量来源于()
A.核裂变B.核聚变C.其他恒星D.银河系中心
7.关于太阳黑子的正确叙述是()
A.太阳表面黑色的斑点
B.出现在日冕层
C.因为温度比周围大约低1500℃,所以略显阴暗
D.活动周期为12年
8.地球在太阳系中的特殊性主要是指()
A.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命B.地球上有大气
C.地球上有液态水D.地表有固体硬壳
9.下列天体中距地球最近的是()
A.月球B.金星C.水星D.太阳
10.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列,八大行星依次为()
A.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B.金星、水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C.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
D.水星、金星、地球、土星、火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

第一单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预习学案参考答案
㈠、宇宙
1.宇宙的概念: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2.天体:存在于星际空间的物质有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云、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通信卫星等(发射出以后)
3.天体系统的层次性:总星系(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约
150亿光年)
河外星系(星系)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地月系

太阳系银河系
㈡、太阳
1.太阳概况:太阳是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6000K,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两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辐射方式:电磁波;分层: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我们肉眼看到的为太阳的光球层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作用:维持地表温度;提供能量;提供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
3.太阳活动的类型:黑子和耀斑周期:平均约为11年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磁场,产生磁暴(指南针失灵);产生极光(两极同时同纬度发生,只有极夜能看到)。
㈢、地球
1.地球普通性:八大行星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均相同运动轨道形状近乎圆的椭圆
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既: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3.地球的特殊性:是因为地球上有生命
原因是:外部条件:比较稳定的光照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近地面平均气温约为15,地球表面的水多以液态存在
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对地表保温)
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表温差变化幅度不太大,适宜生命的新陈代谢
⑴生命的出现需要哪些条件?
⑵一颗什么样的恒星?
⑶在这颗恒星周围的什么地方找一颗行星
⑷这颗行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⑸……
课后练习与提高参考答案
1.D2.C3.D4.A5.B6.B7.C8.A9.A10.A

2.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2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2.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2”,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地球的宇宙环境

巩固夯实基础

一、宇宙中的地球

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太阳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其方程式为:4HHe+能量

2.太阳常数: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内接受到太阳辐射能量。春分、秋分时测太阳常数最佳。

3.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动力;

(2)太阳辐射能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的能量来源,工业生产大量使用的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也都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510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