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二地理教案:《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教学设计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二地理教案:《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学习目标】

1. 了解传统工业区的概念,主要特点和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2. 了解德国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原因及综合整治措施。

3.了解新工业区的概念及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和发展模式。

4.了解高技产业的主要特点及刺激美国“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重点难点】

1. 鲁尔区的形成,衰落及综合整治

2.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特点与美国“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

【学法指导】

案例学习法

【知识链接】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区:德国____________、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________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工业基础:丰富的_______资源。

3.主要工业部门:______、______、机械、化工、纺织工业等传统工业。

4.特征:以______工业企业为核心。

5.问题:原料和能源_______、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1)概况: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位于德国______,地处欧洲十字路口。

(2)区位优势:矿产丰富(______煤田,靠近法国洛林铁矿)、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市场广阔。

(3)衰落原因

①生产局限于_________部门。

②_____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下降。

③_____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其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

④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________、交通拥挤等。

(4)整治措施:调整工业__________、发展_____产业、优化_____等。

二、新工业区

1.兴起时间:20世纪_______之后。

2.特征:________企业为主。

3.分布地区:意大利____________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_______等。

4.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3)发展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___________。

5.美国“硅谷”

(1)高技术工业的特点: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____________;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短;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_____;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美国“硅谷”的区位条件:地理位置优越、环境_____;气候宜人;交通______;全世界的_____高地;______稳定;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学习过程】

一、传统工业区

概念

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工业地域,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典例

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俄罗斯的欧洲中部和北部工业区

地位

在各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目前仍是本国发展新兴工业重要支撑点

问题

普遍面临着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

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为此,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改造

[迁移应用]

1.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有()

A.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B.德国慕尼黑工业区

C.意大利中部工业区 D.中国沪宁杭工业区

【答案】 A

【解析】 美国东北部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在此基础上发展以钢铁工业为主导的传统工业。

二、案例探究——德国鲁尔工业区

1.资源与五大工业部门

鲁尔工业区五大工业部门的兴起,是建立在该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基础上的。

3.综合整治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综合整治,经过综合整治,鲁尔区经济结构趋于协调,工业布局趋于合理,经济由衰落转向繁荣,改变了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成为环境优美地区。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整治方向

具体措施

效果

调整工业结构

减少煤炭、钢铁企业数量;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建或引入技术水平高的电子、石油化工、汽车、机械等部门的中小企业

工业结构多元化,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经济结构比例逐渐协调

调整工业布局

工业布局向西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

工业布局趋于合理,减少运费,降低污染,提高了经济效益

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科技和教育;开展工业旅游;发展金融服务业

给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优化环境

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等的排放;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植树造林

环境优美,对新企业的吸引力大增,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迁移应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鲁尔区形成于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B.德国鲁尔区、美国中南部、英国东北部工业区均是传统工业区

C.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建立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之上

D.19世纪70年代,鲁尔区开始衰落

【答案】 C

【解析】 在煤、铁资源基础上形成的以纺织、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叫传统工业区。英国中部、美国东北部、德国鲁尔区均是传统工业区,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繁荣之后,20世纪50年代开始衰落,鲁尔区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丰富的煤炭资源。

三、新工业区

1.新工业区的分布及特点

发展条件

内容

作用

区位优势

大批廉价劳动力

新工业区兴起有劳动力保障

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

节省生产建设投资

交通运输方便

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输出,降低运输成本

国际经济环境

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促使厂家生产消耗能源、原材料少的产品

国内经济环境

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国内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

新工业区兴起有资金保障;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新工业区形成和发展有政策保障

工业地域

意大利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中、小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骨干

工业结构

以轻工业为主

以重工业为主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

工业分布

分散

集中

资本集中程度

环境污染

(2)意大利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区别

(3)发展模式

意大利的新工业区, 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在意大利,工业小区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逐步建立起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这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迁移应用]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意大利新工业区特点的是()

A.分布在国土的东北部和中部

B.以轻工业为主,资本高度集中

C.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D.国家发展得益于国家经济高度开放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了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分布及特点,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中部,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利用当地及国际的有利条件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区,故选项A的观点是正确的;与传统工业相比,意大利的新兴工业生产规模多以中小型为主,工业类型以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资本集中程度低,发展模式是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故选项C、D都正确,不符合意大利新工业区特点的是B。

3.美国“硅谷”

(1)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技术工业通常有以下特点:

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②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因素

区位优势

位置

位于美国旧金山东南部,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气候

属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居住

交通

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

科技

这里是全世界的人才高地。“硅谷”集聚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知识和技术的密集程度居美国首位,斯坦福等大学与产业部门互相依托,教学、科研、生产三者协调发展,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互相促进,使“硅谷”成为“美国高技术的摇篮”

市场

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电子产品稳定的订货量

文化

“硅谷”文化广泛的包容性及其推崇创业、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社会文化观念,也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新和奋斗精神,为“硅谷”企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迁移应用]

4.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

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

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 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许多企业把新工厂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基础达标】

读“某国示意图”,完成1~3题。

1.下列不属于该国传统工业区发展条件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靠近消费市场 D.铁矿石储量丰富

2.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国传统工业区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有()

①机械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化学工业 ④煤炭工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20世纪50年代,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该传统工业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有()

①该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②该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差 ③该区用地紧张 ④该区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技术工业方兴未艾。据此完成4~5题。

4.高技术工业的特点是()

①知识密集,人才集中②需要丰富的自然资源

③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④要接近市场,利于销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影响高技术工业区位的主要条件是()

①知识和技术 ②劳动力价格 ③现代化交通 ④能源和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JAb88.cOM

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知识链接]

一、1、鲁尔工业区 东北部

2、煤、铁 3、煤炭 钢铁

4、大型

5、 消耗大 “德国工业的心脏” 中西部 鲁尔 传统工业 煤炭 钢铁 用地紧张 结构与布局 第三 环境

二、1、50年代

2、中小型

3、东北部和中部 “硅谷”

4、工业小区

5、知识和技能 较高 优美 便捷 人才 市场

[基础达标]

1.D 2.B 3.C 4.C 5.C

6.(1)生产、运输、销售和信息收集都由同一家企业完成,没有形成一个机构完善、彼此联系的联合企业 多家企业形成了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在独立经营、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生产

(2)发展工业小区;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各生产企业紧密联系,逐步形成功能齐全的联合企业;建立相互依赖、比较稳定的协作关系和产销关系

[拓展提升]

1.B 2.D 3.C 4.A 5.C 6.A 7.B 8.A 9.A 10.D 11.B 12.D

13.(1)D (2)D (3)A

(4)①单一的生产结构;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工人工资成本上升;⑥环境污染严重。

(5)①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②使用清洁能源、治理环境污染;③加大开放力度,努力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④加大企业规模和人才整合,形成现代装备制造(如钻井平台等)品牌基地;⑤调整工业布局,发展工业旅游;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14.(1)印度软件企业数量增长快;创造产值高;出口比重大。软件企业由原有工业中心(大城市)向周边城市扩散(迁移)。

(2)工业基础良好;国家政策支持;技术人才优势;资金来源丰富;工业集聚效应。

精选阅读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
2.教学内容及其地位: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区位优势、工业部门以及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后,尤其是7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开始衰落,并经历了长期的改造历程。然后教材选择了鲁尔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本节是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具体化,并为学习下一节课(新工业区)打下基础。
3.教育功能: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的认知起点:
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基本理论,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从工业生产的投入开始,到工业地域的形成,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发展状况。这节课的内容重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工业生产状况,是用所学理论来指导实践,学生易于掌握,学习起来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效果,主要通过学生的读图、比较和观察,把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提高,学习兴趣比较浓。
3.学生的学习障碍和难度:
学生学习了鲁尔区的兴衰的原因和如何进行综合整治,但在知识的迁移中可能出现回答要点不全面。
设计思想
1.教育理念:利用教材德国鲁尔工业区为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其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然后让学生用“辽中南工业区”为案例对比分析中外传统工业的形成条件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通过布置课外探究作业:“山西省能源基地经济发展慢的原因分析”达到课标要求的最高层面。
2.教学原则: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3.教学方法:注重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工业形成与发展的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工业图表和工业数据的技能。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工业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工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和技能对工业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运用学习过程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关注全球的、我国的、当地的传统工业和环境现状,增强全球意识、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变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传统工业区衰弱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2.难点:传统工业区改造过程中观念的转变及知识的迁移。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传统工业区
一、引入新课
1.由学生说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学情预设]:学生大部分能回答,但回答的问题不够全面。
提出问题:如果给一个工业区的实例,你能否分析它形成的优势条件吗?下面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学习工业区位条件和发展的特点的分析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导入新课。
2.课件展示,请学生读“世界工业分布图”找出世界工业的分布地区。
3.学生读图回答
(1)亚洲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2)欧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
(3)北美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哪一个国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小结: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的世界工业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西部、东亚的日本、中国、南亚的印度等地区。它们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板书:德国的鲁尔区
英国中部工业区
世界传统工业的分布俄罗斯的欧洲部分
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
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

二、德国鲁尔区
1.课件展示,指导学生读“世界工业区分布图”和“德国鲁尔工业区图”
(1)在图中找出鲁尔区的位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帮助学生形成心理地图。
(2)说出鲁尔区有哪些工业部门,它们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地图上提取信息的能力。
(3)这些工业是集聚分布还是分散分布?
(4)这些工业在生产规模、资源消耗、运输量上有什么特点?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地理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传统工业的主要部门:煤炭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纺织工业等。
传统工业的特点:生产规模大、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3.师生探讨:
(1)课件展示,结合课文和图4.9说一说鲁尔区的主要矿产是什么?
(2)鲁尔区没有铁矿,它邻近的其它国家有没有铁矿?
(3)找出流经鲁尔区和其附近的河流,有没有运河?这能说明什么问题?鲁尔区的水上交通便利,陆上交通如何?
(4)鲁尔工业区分布欧洲的哪一部分?这里的经济状况如何?对鲁尔区的工业产品销售有何影响?
[知识链接]: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它位于德国西部,鲁尔河与莱茵河入口,面积4595平方千米,人口570万,工业产值曾占全国40%以上。钢产量占德国70%。

4.学生读图、读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案例③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1)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从资源、交通、市场分析)
[学情预设]:学生提取的信息还是不够全面,基本都能说出有丰富的原料和燃料(但往往漏了便利交通或市场其中一因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5.板书: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较近
鲁尔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充沛的水源
便利的水运
广阔的市场

6、学生读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联系图

(1)回答鲁尔区基础工业是什么?主导工业是什么?与这两大工业部门相关的工业是什么?这些工业都是重工业,说明鲁尔区的生产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2)教师讲解五大工业部门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一个工业部门的生产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7.课件展示,读4、11图鲁尔区煤炭产量的变化图思考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
(1)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2)煤炭工业衰退对钢铁工业有什么影响?钢铁工业衰落还有其它什么原因?
(3)鲁尔区的工业集聚会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地的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4)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链接]:1、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年份1800年1900年1980年
焦煤4吨2吨0.75吨
铁矿石2吨1.8吨1.3吨

2、今天,由高新技术突破引发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在极大提升了全球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也把不少传统产业推向了产能过剩的尴尬境地,钢铁行业即是其中之一。目前全世界钢的生产能力为10亿吨,1999年钢产量约8亿吨,产能利用率仅8%。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的一些主要产钢国普遍存在着开工不足的问题。
3、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为灰色。紅瓦白墙,綠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遙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學工厂林立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調成的鸡尾酒。——德国作家HeinrichBoll1958年形容魯尔区
8.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
9.师生探讨: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对症下药开始了综合整治。从图4.13可以看出针对工业结构单一、工业分布过于集中、经济的单一化、环境污染等方面分别采取措施是什么?
10.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调整工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
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三、联系实际
1.“辽中南”老工业区,注意比较与鲁尔区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我国东北的一些老工业区从中应得到什么的启发?鲁尔区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3.让同学们分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当“某东北老工业区的领导”,并做好记录,振兴东北,应采取哪些措施?鲁尔区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设计意图]:用这个案例目的这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学情预设]:学生讨论比较激烈,课堂气氛活跃,但从同学们回答及做的记录来看,对比两传统工业区的相似之处归纳较好;但对鲁尔区有哪些方法值得借鉴,文字归纳不够精确。也不够全面。
四、板书设计
1.传统工业共同的区位条件
丰富的煤矿、铁矿、水源等资源
便利交通运输条件
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共同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环境污染
国际市场的冲击,市场变小
经济的转移到新兴工业区
新技术的冲击
3.综合整治的措施
调整工业布局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调整工业结构
五、课后作业与探究活动
1.出示材料:
(1)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产煤基地,作为能源大省,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山西省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
(2)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主要煤矿和铁矿分布示意图、南水北调路线图
2.学生完下列要求
(1)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相比,山西省最匮乏的自然资源是什么?为解决山西省这一资源短缺问题,建设了什么工程?山西省比鲁尔区欠缺的区位优势还有哪些?
(2)为了尽快使得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借鉴美国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你认为应当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
3、问题(2)的提示:
(1)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转化,提高经济效益;
(2)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3)加强道路网的建设,改善交通条件;
(4)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提高科技含量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特色在讲解工业区位这个知识点的过程中,均以“案例”为中心。围绕案例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仅学到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辽中南工业区目前存在较大问题,让同学们去分析原因,借鉴相似类型的工业区整治方法,提出一些建议,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觉得学地理真的有用。适量、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效果良好。

高一地理必修2《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2《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
A.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B.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课标层次
最低要求:学会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结合工业区的分布图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通过案例认识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最高要求:学生自已收集有关工业区的图文资料分析其形成的条件与发展特点;联系本地工业实际分析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不同版本的课标体现
A.人教版:通过德国鲁尔工业区与辽中南工业区的案例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意大利工业小区与浙江温州乡镇企业的比较及美国硅谷的案例分析新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B.山东版:通过知识窗亚洲硅谷班加罗尔、高新技术产业与环境污染反映影响工业区位的形成条件及新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活动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形成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及传统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C.湖南版:通过阅读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和活动想一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专业镇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它们有哪些发展特色实现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的发展特点这一课标;通过课文工业与环境及活动、阅读实现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课标。
D.中图版:探索中关村为什么成为科技园区的首选及案例研究分析工业区位的条件
通过课文内容实现工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标要求。
二、设计思想
1.学生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我利用教材德国鲁尔工业区为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其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然后让学生用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与辽中南工业区为案例对比分析中外传统工业的形成条件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通过布置课外探究作业:调查增城新塘镇仙村许多水泥厂是如何发展起来又为什么停产关门和山西省能源基地经济发展慢的原因分析达到课标要求的最高层面。以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与美国硅谷和北京中关村等案例相结合分析新工业区形成条件、共同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布置学生上网收集资料分析深圳电子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这一探究活动提升课标要求。
A.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工业形成与发展的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工业图表和工业数据的技能。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B.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工业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工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和技能对工业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运用在学习过程中。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关注全球的、我国的、当地的传统工业和环境现状,增强全球意识、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变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
2.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法、讨论法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传统工业
[引入新课]
1.由学生说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提出问题:如果给一个工业区的实例,你能分析它形成的优势条件吗?下面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学习工业区位条件和发展的特点的分析方法。
2.请学生读世界工业分布图找出世界工业的分布地区
3.学生读图回答(培养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亚洲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2)欧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
(3)北美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哪一个国家?
教师小结: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的世界工业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西部、东亚的日本、中国、南亚的印度等地区。它们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板书:(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
▲世界传统工业的分布
1.德国的鲁尔区
2.英国中部工业区
3.俄罗斯的欧洲部分
4.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
5.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
[新课]
(一)德国鲁尔区(完成课前预习问题)
1.指导学生读世界工业区分布图和德国鲁尔工业区图
(1)在图中找出鲁尔区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帮助学生形成心理地图)
(2)说出鲁尔区有哪些工业部门,它们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培养学生从地图上提取信息的能力)
(3)这些工业是集聚分布还是分散分布?
(4)这些工业在生产规模、资源消耗、运输量上有什么特点?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地理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传统工业的主要部门:煤炭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纺织工业等。
▲传统工业的特点:生产规模大、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3.学生读图、读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案例③思考下列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1)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越区位条件?(从资源、交通、市场分析)
(2)鲁尔区工业集聚带来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对鲁尔区的经济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
(3)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4)鲁尔区采取了哪些综合整治措施?
4.师生探讨
①结合课文和图4.9说一说鲁尔区的主要矿产是什么?
②鲁尔区没有铁矿,它邻近的其它国家有没有铁矿?
③找出流经鲁尔区和其附近的河流,有没有运河?这能说明什么问题?鲁尔区的水上交通便利,陆上交通如何?
④鲁尔工业区分布在欧洲的哪一部分?这里的经济状况如何?对鲁尔区的工业产品销售有何影响?
5.板书
▲鲁尔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1.丰富的煤炭资源
2.离铁矿区较近
3.充沛的水源
4.便利的水运
5.广阔的市场
6.学生读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联系图
①回答鲁尔区基础工业是什么?主导工业是什么?与这两大工业部门相关的工业是什么?这些工业都是重工业,说明鲁尔区的生产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②教师讲解五大工业部门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一个工业部门的生产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7.读4.11图鲁尔区煤炭产量的变化图思考:
①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②煤炭工业衰退对钢铁工业有什么影响?钢铁工业衰落还有其它什么原因?
③鲁尔区的工业集聚会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地的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8.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鲁尔工业区的衰落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环境污染
9.师生探讨: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对症下药开始了综合整治。从图4.13可以看出针对工业结构单一、工业分布过于集中、经济的单一化、环境污染等方面分别采取措施是什么?
10.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1.调整工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发展第三产业
4.优化环境
11.联系实际:与新塘一江之隔的东莞中堂镇曾是东莞最富裕的镇,是什么工业带动了其经济的发展?现在这个镇却成为东莞最贫困的镇,为什么?中堂镇政府正采取什么措施扭转这一局面?中堂镇的经验对新塘镇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
(二)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1.学生读美国工业区分布图回答东北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与德国鲁尔区相同的工业部门有哪些?(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2.学生回答后教师适当补充
3.学生读案例和有关图片,同桌同学讨论问题(给学生感受直观图文材料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1)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传统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什么?(资源和能源、交通、发展历史、农业等),与德国鲁尔区相同的区位条件是什么?不同的又有哪些?
(2)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中后期东北部工业区陷入萧条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3)你能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吗?
案例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美国的工业体系以重工业占绝对优势。美国工业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欧洲移民首先开发的地方,也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这里拥有采煤、钢铁、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部门,全国的钢铁、汽车、化学等工业大部分分布在这一地区,这里,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
美国有庞大而完整的水系。源远流长的密西西比河纵贯大平原中部,它同北部美加国界上的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有运河相沟通,并通过圣劳伦斯河、伊利运河和哈得孙河通往大西洋沿岸的许多优良海港,形成联系全国主要地区的内陆水运网。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系共占全国内陆水运周转量的80%。五大湖及其周围地区对美、加两国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美国拥有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大部分矿产品可以自给。在阿巴拉契亚山区有丰富的煤矿,阿巴拉契亚山脉是一条古老的褶皱山脉,经过长期的侵蚀,地势低缓。这里丰富的煤藏,因地表受侵蚀,有些煤层直接出露地表,开采非常便利。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西部有大量的铁矿。此地临近煤矿和五大湖西部铁矿,容易获得煤、铁矿石的供应,背后又紧靠大西洋沿岸的工业区,有利于钢铁业的发展。
美国的五大湖附近有波士顿、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港口纽约等大海港,还有匹兹堡、芝加哥、底特律等大工业城市,纽约人口800多万,连同周围的卫星城市,人口有1600多万,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联合国总部也设在位于这里的首都华盛顿。这里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农业以乳畜业为主。为附近城市提供丰富的副食品。
在二战后,80年代以来,美国工业发展呈现一种不平衡状态,一方面,传统工业面临国际上新兴的日本、西欧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工业国家的剧烈竞争,正呈衰落状态,使钢铁、汽车、某些化工等基础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中的一些部门停滞下来。另一方面,在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等州,一些与军事有关的新兴部门,如飞机、导弹、电子、原子能等得到巨大的发展,以洛杉矶为中心形成一个高科技的电子工业区,号称硅谷、以高技术工业为核心的新兴工业部门则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趋势。由于东北部工业区工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交通拥塞、税收增多、地价昂贵、生活费用高涨等原因,使被称为的阳光地带的南部和西部工业发展较快,其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被称之为夕阳工业东北部地区。尤其是二十世纪中后期,美国东北部地区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人们形象地把该地区称为锈带。
4.师生总结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传统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1)丰富的煤炭、铁矿及水资源
(2)便利且廉价的水运条件
(3)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4)乳畜业产品产地,副食品供应方便
(5)欧洲移民最先到达的地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
▲20世纪中后期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原因:
(1)工业结构单一
(2)国际市场的冲击使其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减少
(3)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
(4)南部、西部阳光地带的开发
(5)新科技和高新产业的冲击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1)调整工业结构和产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和交通布局
(3)环境整治
[师生小结]
传统工业共同的区位条件
v1.丰富的煤矿、铁矿、水源等资源
v2.便利交通运输条件
v3.广阔的市场
衰落的共同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
2.环境污染
3.国际市场的冲击,市场变小
4.经济的转移到新兴工业区
5.新技术的冲击
综合整治的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
2.发展第三产业
3.优化环境
4.调整工业结构
[知识拓展]
1.出示材料
(1)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产煤基地,作为能源大省,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山西省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
(2)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主要煤矿和铁矿分布示意图、南水北调路线图
2.学生完下列要求
(1)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相比,山西省最匮乏的自然资源是什么?为解决山西省这一资源短缺问题,建设了什么工程?山西省比鲁尔区欠缺的区位优势还有哪些?
(2)为了尽快使得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借鉴美国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你认为应当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
3.问题(2)的提示
(1)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转化,提高经济效益;
(2)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3)加强道路网的建设,改善交通条件;
(4)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提高科技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课后作业与探究活动]
运用适当的方法调查:(1)新塘镇或仙村镇或东莞中堂镇的水泥厂发展的区位条件;(2)了解水泥厂生产的原料是什么?生产过程中能耗量的大小?(3)水泥厂排放的污染物有哪些?(5)水泥厂对当地经济和环境有哪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4)水泥厂所在地政府对水泥厂采取了哪些改进措施?并把调查结果写成书面报告。
第二课时新工业区
[引入新课]
50年代以后,尤其7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的传统工业开始衰落,许多企业的经济活动纷纷转移,发达国家的经济向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环境比较好的乡村或新开发的地域转移,如德国的南移、美国南移、西移、印度南移、俄罗斯向东新西伯利亚东移、意大利向东北和中部移。相对传统工业区而言,这些工业地域称为新工业区。
[新课]
1.出示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分布范围图指图,说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位置(养成好的读图习惯,并在形成心理地图)
2.请学生读案例④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填写下表(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通过填写此表了解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差异)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生产规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以大型企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轻工业重工业生产过程分散集中资金集中程度低高工业分布分散集中
3.回答下列问题
①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条件是什么?说出新塘牛仔制衣业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差异
②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独特发展模式是什么?
③在萨斯索罗地区集聚的相关企业和服务性机构有哪些?
④萨斯索罗瓷砖工业小区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中支撑企业、辅助性企业、服务性企业、服务性机构有哪些?
4.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小结: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的优势是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5.完成课本70页活动
(1)比较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异同
(2)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哪些问题?你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吗?
6.请学生读课本的案例⑤美国硅谷
(1)填写表格,比较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差异
对比项目美国硅谷意大利新工业区生产结构高技术产品轻工业产品为主生产特点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分布特点高等院校周围、环境优美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劳动力技术条件从业人员具有同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廉价的劳动力政府因素军事定货政府的大力支持
(2)说出美国硅谷发展有利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知识拓展]
1.结合北京中关村昌平科技园区的发展环境案例、图片和材料
(1)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什么?
(2)比较其与美国硅谷发展的相似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案例
北京中关村昌平科技园区的发展环境
北京中关村昌平科技园区所在的马池口镇地势优越、交通发达,距首都国际机场30分钟车程,距北京市中心30分钟车程,距天津海港120分钟车程,距八达岭高速路2公里,距北京六环路2公里,距昌平火车站仅0.5公里,距2008北京奥运场馆也仅20分钟的车程。
园区位置北依昌平卫星城,南接北京市海淀区,属燕山山脉山前暖湿带,为冲积平原。它三面环山,地下水资源极为充足,矿物质含量丰富,水质清澈甘甜。由于多年不懈的努力,林木覆盖率达49.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2平方米,三季赏花,四季踏青,成为北京的后花园。空气质量每年五分之四以上的时日均为一级,被誉为北京少有的天然氧吧。
园区所处属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西区范围,昌平全区人口已达62万,仍以每年2万人的速度在递增。它紧靠中国高科技企业及世界知名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集聚之地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随着城市发展及卫星城镇的建设需要,更多的大专院校,正在向工业园附近集聚。现在本区域内已经汇聚了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国防大学、北京大学分校及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院等40多家科研机构。现已有400多名博士、1000多名硕士、万余名大学生,40家跨国公司在此工作和落户。
基础设施完善,现代、信息化服务全面、到位;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办公、生活、生产、仓储有机组合,运转高效;大面积绿化使人赏心悦目;单体建筑设计新颖,体现国际化、现代化;封闭性管理以保证安全性;建筑布局既符合现时需求,又为长远发展留有充足的空间,区内已建成较为完备的道路、水、电、气、热、电信、互联网等基础设施。
昌平园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昌平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下列优惠政策:减税按15%税率征收所得。企业出口产值达到当年产值40%以上的,经税务部门核定,可减按10%税率征收所得税。新技术企业自开办之日起,三年内免征所得税,第四至第六年可按前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所得税。凡在昌平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连续五年享受政府奖励津贴。在园区内的扩大再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园区承担现投资总额的50%贷款担保。凡进入昌平园产业基地企业免收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费、征用土地道路代征费、绿化补偿费、自来水厂建设费、煤气厂建设费、供热厂建设费、污水处理厂建设费。昌平园为企业无偿代办项目的各种手续,负责为高新技术企业中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代办户口进京,北京市工作寄住证、子女入学入托、职称评定等手续。
2.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适当点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及语言表述能力)
[知识窗]高新技术产业与环境污染
高新技术发展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它在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高新技术产业的固体废物污染主要包括废旧电子产品、新材料和航空航天产品的废弃物等。研究表明,计算机显示器和电路板中含有大量的铅,电池和开关等中含有铬、汞等重金属。此外,计算机元件中含有砷、汞和其他有害物质。
高新技术产品的辐射污染,主要有光污染、电磁污染、核放射污染等。计算机荧光屏产生的光污染,损害人体视觉系统。电磁辐射也称电子雾,主要来自移动电话、对讲机和计算机等。长期使用这些具有辐射污染的高新技术产品,易引起头痛、恶心、记忆力衰退等现象,核放射污染主要来自于核泄露和核武器试验,人体接受大量的放射性辐射后,会导致免疫功能受损,甚至死亡。
高新技术产品的噪声污染,例如,航空、航天噪声危害等。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可使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美国硅谷在巨大的成功背后,隐藏着鲜为人知的高新技术污染问题。高度危险的废溶剂等正从地下储罐泄漏,地下水中已发现约100种化学物质。例如,圣克拉拉县已有150多处地下储罐泄漏,200口水井被污染,其附近的湿地也受到了严重的危害。
[全课小结]学生口头表述传统工业与高新科技工业的区位条件的差异及对环境的影响
[课外作业及探究活动]
1.运用适当的方法了解合肥家电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上网收集资料分析深圳或广州电子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高一地理必修2《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反思


高一地理必修2《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工业区》这节课属于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第二课时,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三节课主要介绍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及工业地域的形成,传统工业区的形成条件,衰落的原因,综合整治的措施,这节课则是在前三节所学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新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并能借鉴他国的经验对中国的新工业区提出综合整治的措施。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课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本节教学内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意大利新工业区、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区的案例分析和与我国温州乡镇企业的对比,理解新工业区的概念、特点和发展条件。
(2)、掌握阅读、分析地图的技能,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美国硅谷的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说明新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分析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关心和参与意识,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二、针对本节课讲授的重点内容及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教学反思
1、成果:
①打破了讲解、模练的传统型教学模式,落实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过程意识的培养。
②大多数学生能达成预定目标。
③创新之处:课堂活动设计较新颖而且多样,能成功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问题设计有梯度,能实现分层次教学。
2.不足:
①时间不够充裕。
②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述不够精练。由于学生个体基础存在差异,所以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很好的突破难点。
3.改进方法:
在课前培训小先生,课上由小先生带头组成活动小组,便于模拟活动的顺利开展;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对于课上未能很好把握和消化难点的同学,课后请小先生帮忙继续学习,而从而引导学生课上课下互相帮助,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2017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2017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1、意大利工业小区模式: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有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基本特点:①以中小企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④生产高度专业化;⑤企业分布于小城市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2、传统工业区当前发展状况:(1)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2)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衰落,急需改造。

 

 3、德国鲁尔工业区:(1)主要区位条件:①丰富的煤炭资源(铁矿较少,需由法国和瑞典进口);②充沛的水源;③便捷的交通;④广阔的市场。(2)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过于单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3)整治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②发展第三产业;③调整工业布局;④完善交通网络;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4、新工业区基本特征:(1)时间新:出现于二战后;(2)地区新:形成于无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3)形式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4)部门新:以出口型轻工业或高科技电子工业为主。新工业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1)以新兴工业即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区,如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2)以出口型轻工业为主的出口型工业区,如意大利萨索洛、普拉托。

 

 5、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工业区(五大湖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都属于传统工业区,它们的主要特征:(1)建立在丰富的煤炭、铁矿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近;(2)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3)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6、美国硅谷电子工业区:(1)主导区位:科技、环境、交通。(2)主要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③高等院校集中,科技发达,人才集中;④便捷的交通;⑤稳定的市场(美国国防部的军事定货);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3)主要特点: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②增长速度较传统工业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2930.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