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方法》数学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方法》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方法》数学教案

第1单元 小数乘法

第4课时 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方法

【教学内容】:教材P7及练习二第3、5、6、7、10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知识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有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认真计算与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 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难 点:正确点出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都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都比被乘数大。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0.9×6 7×0.08 1.87×O

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指名学生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2.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

二、情景引入

1.教学例5。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鸵鸟吗?知道鸵鸟是一种跑得比较快的动物吗?有一只鸵鸟正在帮助2个小朋友解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鸵鸟正驮着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凶猛的非洲野狗紧紧追上来了!小朋友说:“哎呀,它追上来了!”鸵鸟说:“别担心,它追不上我!”

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取信息:

所求问题: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所需条件: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思路分析:

(1)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倍数的含义:谁来说一说“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是什么意思?(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野狗那么快,还要快。)

(2)追问提高学习新知的兴趣:

①非洲野狗能追上他们吗?(非洲野狗追不上鸵鸟。)

②“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该怎样列式计算呢?(生回答:56×1.3)

③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3)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小结: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让学生独立计算出鸵鸟的最高速度,并集体订正。

(4)指导学生用估算进行验算:请同学们看这个算式及结果,你认为对吗?你是怎么验证的?(板书验算,完善课题)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验算的方法:

①用原式再计算一遍。

②把这个算式的因数交换一下位置,再算一遍。就可知道对与否。

③观察法:观察小数位数或第二个因数比1大还是比1小。

④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师小结:不管用哪一种方法来检验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喜欢用那一种就用那一种来验算。

(5)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书上的小朋友算得对吗?为什么?

生:因为两个因数中,56是整数,因数1.3中只有1位小数,所以积中小数点的位置点错了,应该点在2与8之间,即积应为72.8。

师:很好!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每个小朋友都要养成认真做题、仔细检查的好习惯。M.JAB88.cOM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得出鸵鸟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起非洲野狗的速度怎么样?非洲野狗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由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刚才有同学提到56×1.3式子中第二个因数比l大,所以积就比被乘数大,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先让学生观察两道算式中的因数和积,进行判断,说出理由;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用自己喜欢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最后集体订正。

2.练习二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四、课堂小结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五、作业:练习二第5、6、7题。

六、课外作业: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10题。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方法

例5 56×1.3=72.8(千米/时)

延伸阅读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

教学重点

加深“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

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磁力板、投影仪、圆片、小棒.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采取抢答形式.

2.口述算式和得数(出示投影片).

(1)3个2的和是多少?

(2)5个7的和是多少?

3.导入.

(1)学生摆圆片,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8个.

指导学生明确第一行摆4个圆片,第二行摆8个圆片,摆了2个4,所以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2)导入新课.

如果已知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你们知道第二行摆几个圆片吗?

板书课题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可演示动画“应用题”或演示课件“应用题”】

(1)引导学生在第一行摆2个圆片,教师同时在磁力板上也摆2个圆片.

(2)第二行要摆的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应怎样摆?要摆几个圆片?学生边摆边说,教师巡视.

(3)分组讨论:第二行应怎样摆?要摆几个圆片?

(4)一人到磁力板上摆圆片,并口述摆的过程.

(5)指导学生把例3填完整.

2.完成教科书80页的“做一做”.【可演示课件“应用题”】

(1)指导学生摆小棒.第一行摆3根小棒,第二行摆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教师巡视.

(2)引导学生口述摆小棒的过程.

(3)教师引导学生把此题填完整.

3.教学例4.【可演示课件“应用题”】

美术小组做黄花7朵,做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5倍,做了多少朵红花?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明确:

这题的已知条件是黄花7朵,红花是黄花的5倍,问题是红花多少朵?

(3)教师提示:红花是黄花的5倍,也就是红花有5个7朵那么多,为了加深理解,今天我们用线段图来表示题意,用一条线段表示7朵黄花,用5个线段的长表示红花的朵数,教师板书并同时演示课件“应用题”画线段图.

(4)从线段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红花是黄花的5倍,红花多,黄花少,也就是求5个7是多少.

(5)启发学生回答计算过程,并引导学生口述解题思路.

(朵)或(朵)

答:做了35朵红花.

(6)引导学生把例4填完整.

4.完成81页“做一做”的第2题.【可继续演示课件“应用题”】

妈妈买了4米白布,买花布的米数是白布的3倍,买了多少米花布?

(1)引导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通过移动投影片出示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和数量关系.

(3)学生口头列式之后,指导学生在书上列式计算.

三、全课小结.

通过学习知道了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多少,就是求几个这个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四、随堂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81页“做一做”的第1题.【可继续演示课件“应用题”】

3.列式计算(出示投影片)

(1)5个8相加是多少?

(2)5的8倍是多少?

(3)4个7相加是多少?

(4)4的7倍是多少?

五、布置作业.

1.小明有5本故事书,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书的7本.小明有多少本连环画?

2.停车场卡车的辆数是客车的6倍,客车有8辆,卡车有多少辆?

板书设计

应用题

教案点评:

教学开始便通过操作,使学生初步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路,学生多次体验,为学习应用题做好准备。

教学时,首先出示线段图表示题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读题理解题意——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掌握解答应用题解题思路。

探究活动

击鼓传花

活动目的

使学生能够根据条件自己编题.

活动过程

1.根据学号每人发一张号卡,然后击鼓传花,鼓停花到谁手,谁编题.

2.所说题的得数必须与手中的号卡相符(注:能编乘、除的加2分,编加、减的只得1分).

3.鼓一停,每位同学立刻举好手中的号牌,拿花的同学马上用自己的号牌当得数,找到另外两个数,进行加、减、乘、除计算(时间限1分钟).

4.最后谁的分高,就是计算能手.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小数(2)》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小数(2)》数学教案

第3单元 小数除法

第5课时 一个数除以小数(2)

【教学内容】:教材P29例5及练习七第2、4、6第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注意被除数位数不够时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归纳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 点:掌握被除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再除。

【教学方法】:讲解法。迁移转化,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我们上节课已经对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老师现在就来考考大家。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4.68÷1.2=( )÷12 2.38÷0.34=( )÷( )

5.2÷0.32=( )÷32 161÷0.46=( )÷( )

指定一个小组学生轮流回答。

教师:同学们都掌握得很好,那同学们可以总结一下这些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吗?这个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向商不变性质的知识点靠拢,并回忆商不变的性质的具体内容。)

教师:既然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那我们现在就更进一步地来学习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知识。[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2)]

二、探索新知

1.教学第29页例5。

(1)教师出示第29页例5:12.6÷0.28=

(2)组织学生尝试计算,然后指名汇报。

学生计算时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结果:

(3)教师:你们认为哪一个计算是正确的?说说你的理由。

组织学生观察计算过程,并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应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当被除数位数不够时,要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再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将错误的计算擦掉。

2.归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师:一个数除以小数应怎样计算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归纳后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总结: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一看,二移,三算)学生在教材第29页填空。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9页“做一做”第2题。

(1)教师出示第2题。组织学生观察计算过程,判断计算得对不对,错在哪里,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2)指名回答问题。

(3)教师:正确的计算是怎样的呢?请大家自己算一算吧!

学生在练习本上重新计算这些题。

2.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4题。

(1)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很快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然后汇报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2组算式,使学生明确: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多少,商就乘以多少;除数乘以多少,商就除以多少(0除外)。

3.列竖式计算。

621÷0.003= 72 8÷0.56= 5.04÷0.012= 2.7÷0.75=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4.小明帮李奶奶买西红柿,每千克2.98元,付给售货员阿姨20元,找回5.1元。他买了多少千克西红柿?

指名读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能不能灵活地运用呢?

五、作业: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2、6题。

【板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问题》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第4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例4、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紧密联系倍的概念和乘法运算的意义,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2. 通过实物操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能力。

3.探索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感悟到美源于生活,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加深“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数量关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

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操作导入

1.按要求摆一摆,说一说

(1)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4个2根。

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 )倍。

(2)第一行摆4个圆片。

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第三行摆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

问:你是怎么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谈话:生活中有好多有关“倍”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 合作探究

1.教学例题,出示挂图,问:看了图,你知道了什么?问我们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动手画一画,或摆一摆。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5.进一步提问:刚才大家画柳树时画了几个几棵?摆柳树时摆了几个几棵?(3个5棵),这样看来,求柳树有多少棵,也就是求3个5棵时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6.学生列式并口答。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要求学生先画一画,再填一填。

学生独立解答后,思考:列式的时候是怎样思考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填一填,然后让学生利用线段图说一说如何解答题目。

3.做“想想做做”第3-5题。(学生独立解答后说说每题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板书设计:

有关简单的倍数问题的乘法计算

5×3=15(棵)

答:柳树有15棵。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教学反思:

1.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老师都要求学生先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然后进行小组互评或全班交流、反馈。这样的安排,不仅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多,而且老师的指导也更有针对性。

2.学生用画图求倍数的方法,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用图形或算式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思想,也是同样有价值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小数(1)》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小数(1)》数学教案

第3单元 小数除法

第4课时 一个数除以小数(1)

【教学内容】:教材P28例4及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 点:把小数除法化成整数除法的方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迁移转化,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1.接龙游戏。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学生:喜欢!

教师:在上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接龙游戏,看看哪个组表现最好,好吗?

(出示四组下面这样的题目进行接龙游戏)

(1) 0.78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 ( )。

(2) 9.38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 )。

(3) 6.73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 )。

(4) 0.023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表扬表现出色的小组)

2.心算,判断出下面各式的商是否一样?请说明理由。

270÷90= 27÷9=

教师:你们真棒,能把一种问题转化成另一种问题来思考,今天我们学习的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就可以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进行学习。(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教材第28页例4的情境图。

教师:从图画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奶奶提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图画,可能会说出:

(1)奶奶编一个“中国结”要用0.85m丝绳;

(2)这里有7.65m丝绳;

(3)这些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

2.教师:要求这些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应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7.65÷0.85= (个)。

教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计算?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该如何计算,然后组织汇报。

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再计算。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边板书边讲解: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它的100倍,使除数转化成整数,再计算。

5.学生独立计算,并相互检查。

教师强调:采用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来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0,在竖式中把小数点和没有用的0划去。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8页“做一做”。

先组织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在小组中相互说一说怎样计算,再在练习本上进行练习,教师指3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一填。

0.12÷0.03=( )÷3 0.28÷0.07=( )÷7

0.01÷0.16=( )÷16 0.314÷( )=31.4÷18

指名学生口答,其余学生订正。

3.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68.6 m,是第二根绳的3.5倍。第二根绳长多少米?

(1)指名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学生列式并计算,小组内交流并订正。

四、课后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作业:教材第30页练习七第1、3题。

【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小数(1)

7.65÷0.85=9(个)

第九册小数乘法和求一个数的若干倍是多少的应用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九册小数乘法和求一个数的若干倍是多少的应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会解答求一个数的若干倍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较复杂的小数乘法,会解答求一个数的若干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根据小数乘法的意义正确判断积与被乘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口算

0.9×6 7×0.08 1.87×0 0.3×0.6

0.24×2 1.4×0.3 1.6×5 4×0.25

60×0.5 7.8×1

2.说出下面各算式表示的意义

2.4×0.8 1.36×4 2.58×0.2

(二)指导探索

1.学习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出示例3

(1)由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板演,教师行间巡视时注意发现学生问题。

(2)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提问: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该怎么办?

(3)指导学生验算方法

提问:怎样检验小数乘法计算是否正确?

(运算乘法交换律检验;再重新算一遍;检查尾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等)

(4)小结:计算时要认真,要养成自觉验算习惯。

2.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1)出示例4

(2)独立解答:

订正时提问:

①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一倍数×倍数=几倍数)

②18.5×2.4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表示求18.5的2.4倍是多少)

(3)比较:例3和例4的两个算式,积与被乘数比较,谁大?谁小?说明道理。

练习:不计算,说明下面各算式中积与被乘数的关系。说明道理。

10.8×0.9 2.4×1.8 50×0.36 0.48×0.75

讨论:当乘数怎样时积大于被乘数?乘数怎样时积小于被乘数?乘数怎样时,积等于被乘数?

(4)小结:一个数乘以比1大的数时,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个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是小数,这时积大于被乘数;当乘数小于1时,积小于被乘数,这时积不到被乘数的1倍,只是被乘数的一部分,当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被乘数,根据这个规律,在计算小数乘法之前可以先估算一下乘积的范围,再计算,确保计算的准确。

(5)练习:不计算,判断下面结果哪个一定是错的。

0.72×0.15=1.08 0.36×1.8=0.648

0.18×8.45=0.1521 27×0.43=11.68

(三)质疑小结

1.今天你都有什么收获?

2.对于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问题?

师生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解题时尽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必要时候教师加以点拨。

(四)反馈调节

1.完成练习一(P5)第11题(部分题)

完成之前先请同学估算一下每个题的结果。

2.完成练习一(P5)第12题,并说明理由。

订正:(1) × (2) ×  (3) ×

3.工地有水泥24.5吨,沙子的重量是水泥的2.5倍,石子的重量是沙子的4倍,石子有多少吨?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复习2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复习2”,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第十二课时复习2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页复习6~10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小黑板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

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复习课.(复习2)

二.综合练习。1.复习题6。

1)出示第6题表格,仔细观察表格说说括号里的数应该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2)学生填表,集体交流。

2.复习题7.

1)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不计算来比较两个算式的大小.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的?

3.复习题8。

1)出示第8题图,老师说明:“今天做了多少?”不是题目的问题,而是引出“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的对话.

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做了上衣20件,裤子32条,求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

2)_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集体口答。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4.复习题9。

1)出示第9题,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桌子40张,椅子4把,有48人来开会。)

求什么?是几个问题?哪几个问题?(再搬几张桌子?再搬几把椅子?)

2)学生列式计算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的?3)学生集体回答.5.复习题10.1)出示第10题,图中告诉我们什么问题?2)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老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集体算出结果,口答.三.作业布置.练习与测验复习(2)四.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求比一个数多(小)几的数是多少》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求比一个数多(小)几的数是多少》教案

教学内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材第23、第24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会分析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会分析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学具:黄色、红色花片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我们学校每周三都要进行全校范围内的纪律卫生大评比活动,看,二年级卫生评比表已经出来了。(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情景图)
师: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我们只知道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你想知道什么啊?
生:我想知道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
师: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师:面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1: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那就是在一班的基础上多加3面小红旗,也就是12+3=15(面)。
生2:一班得了12面,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就是说二班比12面再多3面,就是12+3=15(面)。
生3:我觉得“二班比一班多”是关键,因为只要二班的多,那就要在一班的基础上加上多出的部分。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怎么想的?
师:请同学们摆12个黄色的花片表示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然后我们用红色的花片表示二班的小红旗数。因为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所以在摆红色花片的时候就要比黄色的多摆出3个,那么求二班的小红旗数就要用加法,也就是12+3=15(面)。同学们,自己一边说一边再摆一遍试试。
学生尝试操作讲解,教师巡视指导。
师:如果老师现在告诉你,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你能算出三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吗?试试看,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告诉大家。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组织交流,重点说说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说清想法:三班比一班的小红旗少4面,就是比12少4,即12-4=8(面)。
三、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新发现和新收获?
[知道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可以用加法(减法)解决问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小数(2)》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小数(2)》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

一个数除以小数(2)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页。

教学目标:

1.探索一个数除以小数时,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位数时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分析、观察、比较、归纳,发展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教学重点:

一个数除以小数时,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位数时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时,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位数时的计算处理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揭示课题。(预设 3 分钟)

1.口答

4.68 ÷ 1.2= □÷12

2.38 ÷ 0.34=□÷□

5.24 ÷ 0.32=□÷32

1.61 ÷ 0.46=□÷□

这样答题的依据是什么?

2.揭示课题。

引出课题:今天继续学习一个数除以小数。

二、自主学习例11(15分钟左右)

(一)自主探索(教学例11)

出示例11,读题后让生列式

1.5 ÷0.75

结合学习菜单,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出示导学单:

1.自主列式,并尝试计算

温馨提示:如果把除数转化为整数,0.75应乘多少,那么被除数该作怎样的转化?要注意些什么?

2.你这样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并验证你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

3.你认为做这类题要注意些什么?

(二)组织交流

小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组织交流探索成果,初步掌握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的小数位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要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练习(预设10分钟)

(一)适应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的第1题。

提问:这样转化的依据是什么?

2.“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与同桌交流。

提问: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时,怎么进行转化?

3.完成70页的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3名学生板演。

交流时选择其中的一题说一说计算过程。

(二)综合练习:

完成练习十三的第6~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全班组织交流。

提问:一个数除以小数该怎么计算,特别要注意些什么?

要提醒学生验算的格式,用商乘原来的除数验算。

(三)创编题:

鸵鸟和蜂鸟分别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鸟,鸵鸟体重90千克,蜂鸟体重0.0016千克,鸵鸟的体重是蜂鸟的多少倍?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小数(1)》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小数(1)》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

一个数除以小数(1)

教学内容:

课本第6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进一步培养清楚地表达思考过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要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商的小数点的位置以及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3')

1.口算练习。

2.6÷2= 0.49÷7= 0.24÷6=

0.75÷25= 3.9÷3= 4÷50=

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选择1-2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突出试商的方法,重点是商中小数点的位置。

2、揭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预设12')

(一)情境引入教学例10,小明的妈妈去超市购买鸡蛋,鸡蛋每千克4.2元,妈妈用7.98元能买到2千克鸡蛋吗?

提问:要求妈妈买了多少千克鸡蛋应该用什么方法?7.98÷4.2

1、自学,学生完成导学单一。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竖式计算的多种情况,让学生板演到黑板上。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算式,估算结果。

(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能不能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3)怎样把小数转化成整数?依据是什么?

(4)独立完成竖式,指名板演。

2.小组交流。

说说怎样算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7.98和4.2都乘10,也可以把7.98和4.2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一位,转化成79.8÷42

3.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学生学生自学中出现的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三、分层练习,巩固内化(预设15')

1.基本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在书上直接填数,说说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几主要根据谁的小数位数来决定的?为什么?。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完成练习十三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强调商里必须有整数部分,整数部分不够商1的要商0,商中小数点的位置与被除数对齐。

2、专项练习

完成练习十三第3题

说说每道题错误的原因,强调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

3.应用练习

完成练习十三第4题

说说是怎么想的?渗透“路程÷速度=时间”

变式:蜗牛25分钟能爬行多少厘米?合多少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

2、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3、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的联系,学会看线图。

教学重点:

1、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2、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学会看线段图。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中关于两个数量之间倍数关系的语句。

教学准备:

教材中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算练习。

6×75×67×43×5

4×65×56×32×6

7×23×77×72×4

6×64×45×23×6

2、回答。

4个6可以说成6的()倍。

3个5可以说成5的()倍。

5个4可以说成()的()倍。

【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巩固倍的概念,为新知做好铺垫。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4。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和同桌进行交流。

3)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根据教师指向的问题,先独立解决。

【设计意图】:尝试着让学生自行解决,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

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解答方法。

全班进行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教师画出线段图。

【设计意图】:用直观的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三、学习效果测评

引导完成教材78页1~3。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教案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教案分析

第四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77页例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倍”的含义的理解。
2、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3、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的联系,学会看线图。
教学重点:
1、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2、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学会看线段图。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中关于两个数量之间倍数关系的语句。
教学准备:
教材中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算练习。
6×75×67×43×5
4×65×56×32×6
7×23×77×72×4
6×64×45×23×6
2、回答。
4个6可以说成6的()倍。
3个5可以说成5的()倍。
5个4可以说成()的()倍。
【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巩固倍的概念,为新知做好铺垫。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4。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和同桌进行交流。
3)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根据教师指向的问题,先独立解决。
【设计意图】:尝试着让学生自行解决,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
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解答方法。
全班进行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教师画出线段图。
【设计意图】:用直观的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三、学习效果测评
引导完成教材78页1~3。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数学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数学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借助直观并联系对分数的已有认识,探索并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进一步拓展对分数的认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 使学生通过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用不同方法比较两个数量,引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42页第8题的统计图。(改多云天数为3天,雨天天数为8天)

要求:从图中任意选择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并用一个数表示比较的结果。

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数据特点,分别用“差数”或“倍数”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指出: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除了可以比较这两个数量相差多少,以及其中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还可以用分数表示比较的结果。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比较方法。

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说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本质上是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倍比的结果,它既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一数学问题的自然拓展,又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学问题有着一定关联。因此,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对相关的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再由此引导学生探索“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方法,符合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有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二、 教学例4,初步学会用真分数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1. 出示下图。

提出要求: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根据图意,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结合学生的交流,提出问题: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

2. 启发:要求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应该把哪种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图中把红彩带平均分成几份?黄彩带的长相当于这样的几份?

3. 要求学生根据上述讨论完成教材中的填空,并小结: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先要确定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在此基础上,可联系分数的意义进行思考。

4. 追问:你能把上面的示意图改一改,使黄彩带的长正好是红彩带的1/5吗?如果要使黄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1/10,上面的示意图又可怎样改动?

5. 指导完成例4后面的“试一试”。

(1)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再引导讨论:

要求蓝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应该把哪根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

从图上看,红彩带的长被平均分成了几份?蓝彩带的长相当于这样的几份?

(2) 追问:你能把这道题的示意图也改一改,使蓝彩带的长正好是红彩带的3/5吗?如果要使蓝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3/10,这道题的示意图又可怎样改动?

[说明:教材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之前,安排“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积累感性认识。上述教学过程,注意强调“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先要确定作为单位‘1’的数量”,而这样的思考方法既有利于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理解相关问题的数学本质,也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内在一致性,因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同样也要先确定作为比较标准的那个数量。这就为学生体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切入点。此外,让学生根据指定的比较结果(分数),调整表示相关数量的示意图,也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思考,在此过程中更为透彻地把握基本思考方法。]

三、 教学例5,初步学会用假分数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1. 出示例题:已知绿彩带的长是红彩带(如下图)的5/4,你能画出表示绿彩带长度的示意图吗?

2. 讨论:根据题意,你认为是红彩带长一些,还是绿彩带长一些?说说你的想法。

组织讨论后,要求学生各自画出表示绿彩带长度的示意图。

3. 引导反思:解决这个问题时,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红彩带的长被平均分成了几份?绿彩带的长相当于这样的几份?

4. 拓展:如果画出的绿彩带是这样的7份,那么绿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如果画出的绿彩带是这样的8份,那么绿彩带的长又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这样的比较结果还可以怎样表达?

学生讨论后,明确:绿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8/4,也可以说成是绿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2倍。

5. 指导完成例5后面的“试一试”。

(1)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再引导讨论:

都是对两根彩带的长进行比较,为什么两次比较的结果却不相同?

(2) 启发:求花彩带的长是红彩带的几分之几,需要把哪根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求红彩带的长是花彩带的几分之几,又需要把哪根彩带的长看作单位“1”?

(3) 强调:“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关键要弄清应把哪个数确定为单位“1”,单位“1”不同,比较的结果也就不同。

[说明:用假分数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假分数的实际意义及其应用价值。先让学生画图表示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再让学生从中体会用假分数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结果的基本思考方法,这样能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相关数量关系的数学实质。通过改变绿彩带所占的份数,并让学生用不同的假分数或整数继续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既体现了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与灵活性,又突出了相关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关联和发展线索,有利于学生把新的数学内容主动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至于“试一试”中的问题,则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明确方法,提高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四、 运用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1. 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2题。

先让学生各自完成填空,再通过交流并明确:解答这里的每一个问题时,分别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另一个数量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

2. 出示课始的条形统计图,要求学生从图中任意选择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并用分数表示比较的结果。

适当提示:多云的天数是阴天的3/9,也可以说成多云的天数是阴天的1/3;阴天的天数是多云天数的3倍,也可以说成阴天的天数是多云天数的9/3或3/1。

3. 口答。

小红有9张画片,小明有13张画片。

(1) 小红画片的张数是小明的几分之几?小明画片的张数是小红的几分之几?

(2) 如果小明送1张画片给小红,这时小红画片的张数是小明的几分之几?小明画片的张数是小红的几分之几?

(3) 如果小明送2张画片给小红,这时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他俩画片张数的关系?还可以怎样理解这样的关系?

如果学生解答第(2)、(3)题感到困难,可提醒他们先用学具摆一摆,再回答。

4. 课堂作业:练习七第5~7题。

学生完成后,适当组织交流,进一步突出正确确定单位“1”的数量对于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性。

五、 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哪些比较两个数量的方法?你认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关键是什么?

总说明

本节课试图以两个数量的比较为主线,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探索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纵向来看,先让学生学习用“几分之一”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再让学生依次学习用“几分之几”(真分数和假分数)表示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最后让学生综合运用上述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自主探索并体会“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的联系和区别。这样的过程,凸显了分数意义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逐步拓展并加深对分数的理解,不断增强数感。横向来看,本节课也十分注意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学环节,启发学生体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两类问题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本质上就是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倍比的结果,从而为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提供了机会和保障。此外,本节课还注意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进程,适时、适度地提出一些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促进学生不断提升数学思考的水平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第9课时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教学内容:
课本P23例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学例4、1.出示题目,仔细观察、思考。分组讨论。2、学生探讨解答的方法。学生回忆、迁移思考,或是摆学具帮助理解。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答的思路。学生汇报。
(二)、完成第23页做一做。观察图,在小组内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说明解题思路。思考、提问,在小组内交流问题。选择一个提问进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说出解答思路。
(三)、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在操作中掌握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3题,选择二题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练习四第1、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解答方法,体验解答的过程。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总结。
五、随堂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及验算方法》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197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