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多位数的认识》数学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多位数的认识》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多位数的认识》数学教案

第9单元 总复习

第1课时 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110页第1题,“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以及多位数的读、写,能正确熟练地读、写多位数。

2.会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难点:数位上有0的数的读、写。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本学期中,我们对多位数有哪些认识呢?

让学生翻阅第1单元教材,回顾多位数的认识,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并共同进行整理。(教师提示:可采用结构图或表格进行归纳整理)

2.各小组汇报各自的归纳整理。

3.师生共同整理数位顺序表。

(1)区别数位与计数单位。

(2)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二、复习应用

出示教材第110页第1题。

1.在上面的数位顺序表中,写出一个数,让同桌读出来。再任意指出这个数中的数字,说出它的含义。

同桌两人交换,互相读同桌写的数,说数字的含义。

2.写一个数并读出来,让同桌写出来,看看与你写的是否一样。

同桌两人交换进行。

3.说一说:你是怎样读、写多位数的?

4.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

你能将写出的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吗?

三、综合训练

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换检查。

四、课堂小结

关于多位数的读、写,你还有什么问题?

小编推荐

四年级上册《多位数的写法》导学案


四年级上册《多位数的写法》导学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6页。
【教学过程】
一、自主、合作探究多位数的写法
1.教学例3。观察前两个数是怎样写的?
同桌讨论。
学生:从最高位写起,第一个数最高位是十万,就在十万位上写“4”,万位上写“3”来表示“四十三万”,再按照万以内数的写法,写出二千五百五十一。
教师: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类推,很好!
[点评:教师及时给予表扬,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哪一位上是几就在那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怎么办?
学生:就在那一位上写“0”。
教师:七亿怎样写?说给同桌听。交流:亿位上是七就在亿位上写“7”,其余各数位上都写“0”。
教师:那么整亿的数该怎样写?
学生:整亿的数,从亿级写起,先在亿级里按个级的写法去写,再在万级、个级添写8个“0”。
2?讨论。
教师:那么多位数该怎样写呢?4人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学生:①写数也从高位起。
②先写亿级的数,再写万级的数,最后再写个级的数。
③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练习。
教师:写出下面各数。说说每个数怎样写的,写几个“0”,为什么?二百零五万零三十四四千八百万六千零一万五千三百二十七万三千九百三百零二万六千五百五千零七十万零四
4?小结。
[点评:新课教学都放手交给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后找到多位数的写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教案(西师版)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多位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12~15页。
【教学目的】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进一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亿以内的数。
3.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多位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多位数中0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准备学习
课件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图片。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在哪个省市?
如若学生不知道,则由教师直接告知:(课件同步显示)这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畔,紫竹院公园旁。
师:(课件同步显示)谁知道“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藏书量是多少吗?怎样才能了解到这些知识呢?
生:可以查阅资料,也可以上网查找。
师:这是老师在网上查阅到的资料(课件显示):“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170000m2,截至2006年底馆藏中文图书6083736册,外文图书3343683册。”认识这些数字吗?谁会读?
如若有学生会读,请会读的学生给大家示范一下;如若学生不会读,由教师示范。
师:这些数字很大,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学习怎样读多位数。(板书课题:多位数的读法。)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类推数位顺序表
(1)引出数位顺序表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没有比这三个数还要大的数?谁能举出例子?
如若学生不能举例,教师可举例(课件同步显示):比“亿”还大的数:①截止2013年年底,中国大约有人口1360720000人;②截止2013年1月全世界大约有人口7057000000人。
师:这两个数该怎样读?
如若有学生会读,请他示范,并询问:你是根据什么来读出这两个数的?引导学生说出:要准确地读出这两个数可以借助数位顺序表。
(2)认识数位顺序表
课件出示不完整的数位顺序表:
师:请根据数位顺序表回答: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十是?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多少?
以是问题教师边问,学生边回答(略)。
师:如果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多少?(学生报出“十万”后,让学生数数看)它所在的数位是?(十万位)以此类推,10个十万是多少?(百万)它所在的数位是?(百万位)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把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吗?同桌说一说。(学生回答的同时,课件同步显示相应内容)
学生同桌交流后,指名汇报。(学生回答的同时,课件同步显示相应内容)
(3)读懂数位顺序表
师:在数位顺序表中,哪些是计数单位?哪些是数位?
生1: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
生2: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这些都是数位。
师:这些数位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课件同步显示)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就叫做数位。
师:请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你从数位顺序表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和补充,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课件同步显示):
①数位是从右往左按从低到高的排列,计数单位也是从右到左从小到大的排列。(并重点提示学生记住:右起第5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②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分一级,已经分出了个级、万级、亿级。
③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揭示十进制计数法
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换算要用到十进制?
学生自由举例,教师可提示学生:包括自然数、长度单位、货币单位等的换算都要用到十进制。
3、探究多位数的读法
(1)自学例1、例2
师:同学们真能干,从数位顺序表中发现的这些新知识对我们读数、写数都有很大的帮助。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读多位数。(课件同步显示)请同学们自学数学书14-15页的例1和例2,边自学边思考如下问题,并弄懂例题中每一个数的读法:
①万级的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亿级呢?
②读有0的多位数,哪些0要读?哪些0不读?
(2)汇报交流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结合例题的多位数,汇报怎样读数。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清楚读数时的思考过程,教师一旁点拨或指导,并适时让学生回答自学前提出的两个问题。(略)
(3)归纳总结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议一议:怎样读多位数?
学生分组交流后,指名汇报。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课件同步显示):
①读数前先分级,从高级读起,一级一级地读。
②读万级或亿级时,要在后面加上“万”或“亿”。
③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上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再次练习、巩固加深
1、读一读。(课件出示)
学生先独立练习,再指名汇报,汇报时说出读数时的思考过程。
2、读出横线上的数。(课件出示)
①截至2006年底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中文图书6083736册,外文图书3343683册。
②截止2013年年底,中国大约有人口1360720000人;截止2013年1月全世界大约有人口7057000000人。
汇报时强调:读数前先分级。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关于今天所学知识你最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多位数读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16页多位读法的课堂活动及第18页练习二1-4题。
【教学目的】
1.熟记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熟练准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2.再次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熟练、准确地读多位数。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课件出示以下各题,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用用课件显示相应内容。)
1、补充数位顺序表。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一起来回顾一下。(课件出示不完整的数位顺序表)从右往左,亿以内的数的数位分为哪几级?每一级都有哪些数位?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每相邻两个计算单位的进率是什么?
2、填空。
师:请根据刚才补充的数位顺序表填空。先同桌交流一下。
同桌交流后指名汇报。汇报(1)小题时补充提问:右起第()位是亿位。
二、基本练习(课件出示以下各题,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用用课件显示相应内容。)
学生独立完成,将每组中两个数的读法写在练习本上,同时指名3个同学上台板演。完成后由板演的同学说说前后两个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独立尝试后汇报。添上3个0后怎样读这些数。
师:通过读上面这些数,在读数时你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师:想一想,组成的8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生:千万位)
以排为单位玩游戏:每排8个同学在纸上各写1数字,从左往右顺序报出各自所写数字,教师板书。组成8位数后,让学生尝试读数,并说说自己读数的方法。(该游戏进行3-5轮)
游戏结束后,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练习,谁来说一说多位数怎样读?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适时补充,并课件显示多位数的读法,全班齐读,加深记忆。
三、独立练习
数学书18页2、3、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逐一汇报,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数的思考过程及方法。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进行了多位数读法的练习,谁来说一说怎样读多位数?

多位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16页的例3,课堂活动及练习二的第5、6、7题。
【教学目标】
1.在熟练掌握多位数的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多位数,通过讨论与交流,总结出多位数的写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多位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
各级中间有0的多位数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准备学习
1、师:多位数的0怎样读?
生:如果0在数级的末尾就不读,如果0在数级的前面或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学生汇报的同时,课件同步显示)
2、读有0的多位数。(课件出示)
7600005030004900080080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读数时的思考过程及方法,并强调读数前先分级。(学生汇报的同时,课件同步显示相应内容)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初步尝试、引入新课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怎样读多位数。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多位数,我已经把它们读出来了,你们能根据我的读法,把这些多位数写下来吗?(课件出示已经读出的多位数)
①三百五十二万八千六百一十九②一千零三十万七千③十亿
指名三名同学上台尝试,其余学生观察思考。
师:这三位同学的写法正确吗?想一想:可以怎样检查?
启发学生思考,可以读一读写出的多位数,看读法和原来是否一样,并用这种方法检查三位同学所写的多位数是否正确,如若有错教师不必急于纠正。
师:那多位数到底该怎样写呢?请同学打开数学书16页,自学例3及下面的写一写,边自边思考:怎样写多位数?然后小组交流一下课件上这三个多位数该怎样写?
2、自学课本、小组交流
学生自学例3及写一定,并在自学的基础上交流课件上三个多位数的写法,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发现学生在自学交流时遇到的困难或存在的问题。
3、指名汇报、全班探讨
分别指名汇报3个多位数的写法,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写数时的思考过程。每位学生汇报结束,都提问:怎样检查自己是否写正确了呢?通过写这个多位数,你想提醒大家在写多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写十亿时提问学生:为什么万级和个级上都要写4个0?引导学生回答:因为万级和个级上都有4个数位,要凑齐4个数位,就要写4个0。)(学生汇报的同时,课件同步显示相应内容)
4、再次尝试、巩固加深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初步学会了怎样写多位数,再来试一试。
课件出示:五万零三十六百万二千零三九亿九千万零九
学生独立尝试后,指名汇报,重点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学生汇报的同时,课件同步显示相应内容)。学生汇报时注意提问:
(1)五万零三十,个级为什么3的前面要写2个0,后面要写1个0?
(2)六百万二千零三,万级6的后面为什么要写2个0?个级2和3的中间为什么要写两个0?
(3)九亿九千万零九,万级9的后面为什么要写3个0?个级9的前面为什么要写3个0?
引导学生回答:(学生汇报的同时,课件同步显示相应内容)
(1)写个级时,三十表示3个十,3在十位上,十位前面的百位和千位没有计算单位,所以都写0,就是3的前面写2个0;十位的后面是个位,个位也没有计数单位,所以也写0。
(2)写万级时,六百万表示6个百万,6在百万位上,前面千万位没有计数单位写0,可以省略;后面百位和十位也没有计数单位,就写两个0,所以就是6的后面写2个0;个级二千零三表示2个千3个一,2在千位上,3在个位上,百位和十位没有计l数单位就写0,所以写作2003,就是2和3的中间写两个0。
(3)万级九千万表示9个千万,9在千万位上,百万位、十万位、个位都没有计算单位,所以9的后面写3个0;个级零九,表示9个一,9在个位上,前面十位、百位、千位都没有计数单位,所以9前面写3个0。
总之通过提问使学生明确: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且每一级都有4个数位。
5、小组讨论、总结方法
师:请同学分小组议一议,怎样写多位数?
学生分组讨论后全班汇报,引导学生得出(课件显示):
①写数前也要先分级,从高级到低级,一级一级地写。
②哪一位上有几个计数单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几。
③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三、再次练习、拓展延伸
练习二19页5-7题。(课件出示)
在学生独立练习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做法。(学生汇报的同时,课件同步显示相应内容)
四、课堂总结
1、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生:多位数的写法)教师板书课题。
2、你觉得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适时补充:
联系:都要先分级,都从高位起。
区别:读数时,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上的0不管有几个都只读一个;而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也就是说有几个数位没有计数单位,就要写几个0。

四年级上册《多位数的读写》导学案


四年级上册《多位数的读写》导学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2~15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亿以内的数。
3.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多位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位数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图片。
教师:孩子们,你知道这是哪儿吗?在哪个省市?谁知道“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藏书量是多少吗?怎样才能了解到这些知识呢?
学生:查阅资料、上网查找。
教师:这些方法都很好,有两个小朋友通过上网查到:“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170000m2,截至1998年底馆内藏书21600000册,并且每年以600000~700000册的速度递增……当他们看到这些资料时被图书馆的建筑宏大、历史悠久,藏书量的与日俱增所吸引。小女孩说“这些数可真大呀!”小男孩说“该怎样读呢?”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学习怎样读多位数。
[点评:由图片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
1.孩子们还记得在二年级时,我们已认识了万以内的数。谁来说说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十?10个一百?10个一千是多少?如果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多少?10个十万是多少?怎样数?学生:十万、二十万、三十万……教师:10个一千万是多少呢?像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那么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举例说明什么叫数位。
2.观察下面的数位顺序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①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计数单位百所占的位置是“百位”。
②数位是从右往左按从低到高的排列,计数单位也是从右到左从小到大的排列。
③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分一级,已经分出了个级、万级、亿级。
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教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换算要用到十进制?
教师:同学们很能干,从数位顺序表中发现了这么多新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读数、写数又有很大帮助。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读大数。
4.教学例1。
大屏幕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主题图。
教师:刚才同学们看到了国家图书馆的建筑群非常宏大,现在我们来看看馆内的阅览室(出示书第14页图)。馆内的藏书量特别大“截至2005年底馆内藏书中文图书约5920000册,外文图书约3280000册”,想一想:这些数该怎么读?同桌互相交流。汇报交流。
学生:①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②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不同的是要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教师:你能举一反三,真棒。
学生:③个级上全是0,这些0都不读。
5.同学们总结得很好。
教师:按照这些方法读出下面各数。(出示例2)305000610002008307000490800020000。自己先读一读,同桌的再互相议一议,这些数的0哪些要读,哪些不读?全班交流。
学生:①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②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6.谁来说说含两级的数怎样读?请用刚才学的读数方法来读下面的数。
[点评: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数位顺序表的特点以及多位数的读法进行讨论交流,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初步领悟运用类推的方法探究多位数的读数方法。]
把下面各数读给同桌听:50002、1374689、120900085。
三、巩固练习
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下面我们按照方法,继续进行读数练习。
1.教科书第16页第1题。读卡片上的数,说一说两个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2.分别在各数的后边添上3个0,再读一读。905017002326四、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谁来说说亿以内的数怎样读?
四、活动
2个四人小组的同学合为一个大组,每人在卡片上写出一个数字,把它们任意组成一个八位数,再读一读。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复习多位数的认识(2课时)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复习多位数的认识(2课时)”,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难点: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具: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三、练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4231579、30050082、3960400000、7000700070、700300009、26740020000、315400000、5070800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80000、9000000、47000000、200320000。

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325600000000、48000000000

5、求近似数

1)16483520、9528641、799000、380800、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2)2709546312、983536478、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6、比较大小

1650010○16500100;350020○530020;2509200○2509000;6309607○670630。

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1)最大的数;2)最小的数;3)一个0都不读的数;4)只读出一个0的数;5)要读出2个0的数;6)约等于3亿的数;7)约等于10亿的数。

四、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练习二十一1、2、3

苏教版数学四下:《认识多位数》教学设计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苏教版数学四下:《认识多位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亿以内数所表示的含义。

四、教学过程:

第 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引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遇到、用到比万大的数,谁来读一读下列几组数据?

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

(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它的占地面积约为七十二万平方米。

(3)2011年,我国芝麻、茶叶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芝麻六十一万吨、茶叶一百六十二万吨、油菜籽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吨。

让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读数。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万更大的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复习万以内数的知识。

(1)指名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课件出示:填一填,说一说。

,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一千是( )。

说一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读一读下列各数:2362、1002、8945。

2.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师生一起用计数器拨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一万)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万。

提问: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万位满十要怎样?使学生认识到10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

师:我们知道了10个一万是十万,如果十万十万地数,10个十万又是多少呢?

学生同桌讨论,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追问:照这样推想下去,你还能知道什么?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进行交流汇报,教师适时板书: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3)小结:今天我们所认识的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以前的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

3.教学例题1。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题1,提问:六十一万、一百六十二万和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各是多少?怎样写呢?

(1)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六十一万表示61个万,61个万是610000;一百六十二万表示162个万,162个万是1620000;一千三百四十三万表示1343个万,1343个万是13430000。

(2)写数。

学生尝试写数,小组交流、汇报。

师小结写数的方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下面的填空,并组织汇报交流。

4.认识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

师:请同学们将课本第11页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出示数位顺序表)

教师适时讲解: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作数位。

(2)学习数位分级。

明确: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教师板书,进一步完成数位顺序表。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1题。

同桌为一个小组,在算盘上拨珠并数数。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算盘图说出各是多少个万,再写一写、读一读。

组织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整万数的读法,即万级上的数按个级上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含有两级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2.掌握含有两级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3.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大数的感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点:

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三、教学难点:

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说说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

,4250000 3040000 10500000

2.写一写。

三千零二十四万 四百万 六十五万

3.读一读。

,30050000 5060000 170000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都是整万的多位数,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含有两级的多位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第一幅算盘图。

(1)认识含有两级的数。

提问: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几位数?含有哪几级?每个数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学生交流后得出: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八位数;含有两级,分别是个级和万级;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3,百位上是2,千位上是5,万位上是9,十万位上是3,百万位上是2,千万位上是5。

追问: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个数由几个万和几个一组成?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最后组织全班汇报。

得出结论: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一,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这个数由5239个万和5239个一组成。

再问:万级上的5239和个级上的5239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虽然数字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万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万,个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一。

(2)学习含有两级数的写法。

让学生根据算盘中每个数位上的珠子进行写数。

展示学生写出的数,并组织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交流写含有两级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写含有两级的数时,先写万级上的数,再写各级上的数。

(3)学习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先让学生分别读出52390000和5239这两个数。

讨论:万级上的数和个级上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交流后,反馈:

相同点:5239不论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作五千二百三十九。

不同点: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读数时就不读这个一。

小结:我们在读含有两级的数时,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2.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下面两幅算盘图。

(1)观察思考。

提问:观察这两幅算盘图中拨出的珠子,它们和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两幅图中,有些数位上没有珠子,也就是一个数都没有。

(2)小组交流。

让学生说说算盘中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3)写一写。

提问:有些数位上一个数都没有,该怎么写?

(4)读一读。

提问:6004000和3080007这两个数中都有许多0,我们读数的时候,这些0都应该怎么读?

3.小结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写法:先写万级的数,再写个级的数,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

指导学生先说出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再写一写、读一读。

2.课件出示下列题目。

(1)读一读。

①2014年中国科技馆接待观众1900803人次。

②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0075700米。

③永乐大钟上铸了230184个汉字,是世界上汉字最多的大钟。

学生试读后,让学生说说这些数分别是怎样读的。

(2)写出下列横线上的数。

①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

②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二千一百六十万零九百册。

学生独立写数,并组织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2.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每级中间、末尾含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复习旧知识。

(1)读出下列各数并说说你是怎样读的:

,63004200 125460 62006200

(2)写出下列各数并说说你是怎样写的:

四十二万零三百

五千一百六十二万五千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读数练习。

(1)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题。

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先读一读每组数,再说说每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不同。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2题。

先让学生读一读题目中的三个数,再根据题意进行选择。

(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题。

指导学生对题目中的四个数进行分级。

说明:从个位开始,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说说每个数的组成。

用分级读数法读出题目中每个数。

(4)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这道题是读生活中的大数。在读数的同时,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2.写数练习。

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

这道题是写整万的数。先让学生独立写出每个数,再组织交流订正。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这道题是写含有两级数的多位数。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说说这题中的数和第3题中的数有什么区别,含有两级的数该怎样写,再独立完成。

2.数的意义练习。

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5、8题。

(1)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2)第8题:

提醒学生注意单位换算。

(四)反思总结

1.巩固知识。

(1)在读、写大数时要注意什么?

(2)你收集了哪些生活中有关大数的信息?

2.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多位数的读法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多位数的读法”,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掌握“四位分级”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一般多位数和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

2、让学生概括整理多位数的读数法则,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四位分级”的读数方法和读数规律。

教学难点:数级开头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

教具:活动数字卡片。

学具:活动数字卡片。5267 7051 941 8678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师:西湖博览会在黄龙体育中心开幕,老师这儿有几个有关西博会开幕式的数据,想看吗?(显示)

1、为了使西博会开幕式文艺晚会顺利进行,在黄龙体育中心搭建了一个大型舞台,面积有2200平方米,光九夹板就用掉了5800张。(教师读文字学生齐读数字、设计课件闪动数字)

2、这次西博会开幕式文艺晚会门票分甲乙丙三种,全部门票收入将达到9243600元。(师:这个数会读吗?这么大的数在读的时候有什么规定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

揭题——多位数的读法(小黑板出示)

(二)教学新知

1、借助数位顺序表,教学例1。

过渡语:这是一张数位表,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

(1)出示例1(显示数位表,以下数均在数位表上)

1电脑出示7986,问:这是多少,在数位上是哪一级,为什么这样读?

2把7986移到万级,问:个位上没有数怎么办?(添0)现在在哪一级,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充分说说怎么读?)

3思考:刚才和现在两个数,在读法上什么地方不一样了?

4把7986移到亿级,同时在万级上添0。谁会读这个数?

5出示:798679860000,这个数会读吗?

指名读(4—5人) 全班齐读

6(教师口头,如果个位的0换成7986,会读吗?)

7下面两个数我们同桌互相读读看。

放在数位表中(同时出示), 73421 786473043

8想一想,刚才我们怎么在读多位数的?

9引导学生归纳:读数的时候,从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读,只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亿”或“万”字。(小黑板出示)

(2)用1—4号卡片组数读数。(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数位表)

1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读得很好,现在我们离开数位表,用卡片来组数,每张桌上有一个信封,信封里共有四张卡片,每张卡片可以写四个数字,好像是数位表上的一级,我们用其中任意两张或三张卡片组合成一个多位数,然后把它读出来?同桌一人摆,另一人读。

2 学生操作 5267 7051

941 8678

△ 同桌练习读数

下面我请一个同学到上面来做小老师,摆数请同学们来读数。

2、先分级,再读数。教学例2

(1)出示数字,让学生试读,进行四位分级。

过渡语:现在卡片也没了,怎么读数?(显示)

675432 450594001

1学生短暂考虑。

2教师示范。(明确从由往左和四位一级,按级显示读作内容)

读作:六十七万五千四百三十二;读作:四亿五千零五十九万四千零一

(2)练习

1过渡语:利用四位分级的方法,我们一起来做几道题目。

显示:试一试:先分级,再把数读出来。读出声音来(口头)

43754 7095004

5478534 353056041

△学生练习

△反馈:强调分级时从右往左、四位一级

2书面练习

354751 读作: 70645475 读作:

投影反馈。

1、中间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

按一般方法读级开头,中间有0的多位数。

教学例3

过渡语:根据四位分级的方法,这道题目怎么做?

显示 例:450703

四人小组讨论:两个0分别在什么位置?怎样读?

1自由轻声读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

4全班齐读

读作:四十五万零七百零三

(继续显示)450073

450003

4500000073

现在这些数怎么读?

对4500000073进行分析,说说0怎么读?

归纳:数中间有1个0,或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0。(电脑显示,同时小黑板出示)

4、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教学例4, 。

投影出示: 5008700

4060008000

(学生有练习纸,在纸上分级试读)

1指名读数。(请中下上各1)

2引导观察0的读法。

归纳: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电脑显示,同时小黑板出示)

5、巩固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写下来。

600200 读作: 70402400 读作:

84350000 读作: 2700000349 读作:

(学生有练习纸,书面完成,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进行投影反馈,帮助后进生正确读数)

(三)教学小结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口头作业

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邵老师还准备了几条信息,请同学们找几条感兴趣读一读,然后说给大家听。)

(1) 国庆节这天,经长途客运到杭州的游客达到71378人次,是平时的两倍。

(2)1999年到杭州旅游的国外游客达到591900人次,国内游客达到

22070000人次。

(3)为迎接西博会,市政府花费4052300元对钱江三桥进行了美化,

使三桥入城口焕然一新。

(4)1999年,杭州市小学生在校人数512900人。中学生在校人数303600人。

(5)1999年,杭州市全市总人口6060515人。

(6)今年暑假,我们庆春门二小共花费108350元钱,对大礼堂、教室、操场进行了整修,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五)课后作业

像这样的数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课后请同学们去找一找,读一读,下节课我们可以一起拿出来大家来读一下。

《作业本》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多位数的加减法教案(西师版)


第三单元:多位数的加减法
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34页例1,练习六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口算整万数加减法。
2、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初步培养学生迁移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灵活选择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同学们看,农民伯伯们又迎来了一个丰收的金秋。
(多媒体出示金秋的收割画面)
教师:丰收的喜悦已经让农民伯伯们忘记了收割的疲惫,他们兴冲冲地将刚收割下来的粮食运到了粮库,准备卖个好价钱。
(2)了解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
教师:仔细观察这幅情景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1:我知道了星光村今年卖稻谷大约260000kg,柑树村今年卖稻谷大约320000kg。
学生2:另一个村产玉米大约27000kg,产稻谷比班米多18000千克。
学生汇报后,教师用课件显示以上四条信息。
教师:了解了这些信息以后,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1:星光村和柑树村一共卖稻谷多少千克?
学生2:柑树村比星光村多卖稻谷多少千克?(星光村比柑树村少卖稻谷多少千克?)
学生3:另一个村的稻谷产量是多少千克?
学生汇报时教师用课件同步显示以上3个问题。
……
教师:孩子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用到多位数的加减法,今天我们先从简单的入手,一起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板书课题)
二、运用迁移,探究新知
1.探究例1
(1)列出式子,口算结果
教师: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星光村和柑树村一共卖稻谷多少千克?怎么列式?(课件显示去掉后两个问题,只留下第一个问题。)
学生:260000+320000=。(课件显示算式)
教师:能口算出这道多位数加法的结果吗?
学生:能。教师:谁来说说看?
学生:260000+320000=580000。(课件显示结果)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教师:为什么能那么快地报出答案呢?你们是怎么口算的?在4人小组里先说一说。
小组交流后汇报。(可让学生上台边板书边介绍自己的口算方法)
学生1:260000和320000的末尾都有4个0,我在计算的时候先暂时不看0,就算26+32=58,然后再在58的后面添4个0,就是580000了。
教师:省去两个数末尾相同数位的0,计算以后再添上,不错的方法啊!
学生2:因为26+32=58,所以26万+32万=58万。
教师: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能看出你是认真思考了的。
学生3:我把260000看成26个万,把320000看成32个万,26个万加32个万就是58个万,也就是580000。
教师:哦,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以后再计算,很好的主意!
教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
学生汇报完各自不同的做法后,教师小结(教师边小结,边用课件展示这两种口算方法):看来同学们的口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先省去两个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算出结果后再添上;一种是把这两个数先改定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再口算。
(3)相互比较,优化算法
教师:同学们的这些口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这些方法中,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呢?
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
学生:我们小组认为,把这些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然后再计算,这样既不容易出错,也比较简便。(学生汇报后,教师用课件闪烁第二种算法。)
(4)尝试练习,初步运用
教师:那么我们再试几道题来看一看,这种方法是否比较简便。(课件出示问题2)
教师:现在要算星光村比柑树村少卖多少千克稻谷,怎样列式?
学生:320000-260000=。(课件显示算式)
教师:谁会计算?
学生:因为32万减26万等于6万,所以320000-260000=60000。(课件演示算法)
(5)再次尝试,独立练习
教师:很好,同学们马上就会学以致用了。如果我们还要计算另一个村的稻谷总产量,又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大家试一试。(课件出示问题3)
学生自主列式计算,然后全班汇报,教师用课件演示算法。
教师小结(课件同步显示结语):我们在做整万数加减法的口算时,通常把这些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然后再进行加减计算,这样比较简便。
三、尝试运用,加深理解
1.完成练习六第1题——小猴摘桃。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交流(课件同步显示连线方法)。重点让学生说说计算“4000+3000”和“9000-2000”的时候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课件显示答案)
3、想一想、算一算。
4000-300=50000-4000=80000000-6000000=
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一种是先去掉相同个数的0,相减后再添0;一种是把4000看成40个百,300看成是3个百,40个百-3个百=37个百,就是3700。(课件显示答案)
4、独立练习。
数学书练习六36页第3、4题。
第4题在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重点发现不同做法。
四、全课总结
教师: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

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34页例2及第36页练习六5、6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估算多位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迁移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多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熟练地进行多位数加减法估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准备学习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一起来回顾一下。(课件出示以下各题,学生汇报的同时课件同步显示答案。)
开火车,一名学生汇报,其余学生判断。X|k|B|1.c|O|m
同上。
3、省略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6004305970052039800401535
让学生说出求以上各近似数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有个四年级的小学生明明,上网查到了这样一条信息。
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
教师:明明查到一条怎样的信息?
学生:明明查到的是2001年某地退耕还林401535公顷和2002年退耕还林达2039800公顷。
教师:如果你是明明,你能根据这条信息提出问题吗?思考以后,同桌的两个同学先交流交流。
同桌互动。
教师:谁来发表想法?
学生1:两年一共退耕还林多少公顷?
学生2:2002年退耕还林比2001年多多少公顷?
学生汇报后,教师用课件显示以上两个问题。
教师:知道这两个问题分别该怎样列式吗?
学生:算式分别是2039800+401535和2039800-401535。(课件显示算式)
教师:这两个算式的数字都很大,算起来肯定比较麻烦。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也不需要得到非常精确的结果。如果这两个算式只需要得到一个大约的值,问题应该怎样变一变?
学生:问题一变为“两年一共退耕还林大约多少公顷”,问题二变为“2002年退耕还林比2001年大约多多尔公顷?”(学生汇报后,课件显示变动后的问题。)
教师:加上大约就是要我们对结果进行估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板书课题)
2.引导释疑,探究方法
教师:能估算出2039800-401535这道题的结果吗?四人一组,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课件显示小组学习要求:议一议。)
小组探究。
教师:谁来汇报一下?
学生1:我用“四舍五入”法,把2039800看作204万,把401535看作40万,再用204万一40万,结果大约就是164万。
学生2:老师,我的方法更简便,我把2039800看作200万,把401535仍然看作40万,200万-40万,结果大约就是160万。
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用课件演示估算方法。
教师小结:真是聪明的孩子,敢于思考,并且善于思考。大家通过讨论,已经找到了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我们通常就是把两个数看作整万的数,然后再进行加减。
3.尝试练习,初步运用
教师:掌握了估算方法,能很快估算出2039800+401535的结果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1:200万+40万,结果大约是240万。
学生2:204万+40万,结果大约是244万。
三、尝试运用,巩固提高
1.课堂活动
完成第35页的课堂活动。
课件显示卡片,学生开火车估算,并说一说估算方法。
2.独立练习
练习六36页5、6题。(课件出示题目,学生汇报时课件显示答案)
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说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6题学生在分组完成的基础上汇报。注意启发学生提出估算的问题并计算。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怎样进行多位数的估算?(用四舍五入法把多位数看成是“整万数”再计算)

用计算器计算(一)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的教学内容,第41页课堂活动第1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常用部件的名称及功能。
2.知道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正确使用计算器加减法。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起引入、准备学习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时候人们用什么工具计算吗?(生:算盘)
课件显示算盘。
2.介绍算盘,引出计算器:算盘是汉族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不过现代人们拥有更方便的计算工具——计算器。(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计算器。)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了解计算器多媒体
课件出示多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试题。
6897+5329+91267830+6780-136007328-1680-2099
教师:你准备采用怎样的方法使计算又快又准?
(多媒体出示选择项目)口算、笔算、珠算、计算器。
学生:计算器。(课件闪烁此选项)
教师:为什么想到用计算器?
学生1:因为数太大,步骤太多了。
学生2:因为计算器算得很快,我以前用过。
学生3:不用打草稿。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人们使用计算器?
学生:(略)
教师: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计算器算得又快又准,还携带方便,易操作(课件显示计算器优点)。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计算器。(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一)。)
2.认识计算器
(1)说一说:①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计算器,你认识上面的哪些按键,小组内说一说。②上台给班上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计算器和自己认识的按键。
(2)认一认:课件出示计算器示意图,教师指,学生说出各部分名称。教师适时介绍相应按键的作用。
……
教师:计算器上还有很多奇怪的符号。这些是计算器的功能键,随着今后的学习,大家就会用到这些功能键了。
3.探究例1
(1)初次尝试
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们会用计算器来计算加减法吗?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来计算181+63,181-63。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收集问题。完成后请学生上展示台。
学生:先按“1”、“8”、“1”,再按“+”,然后按“6”、“3”,最后按“=”,屏幕上显示“244”。(学生边说边演示)
教师:刚才有同学有疑问,请把你们的问题告诉大家。
学生1:如果我们要用计算器计算下一道题,该怎么办?
学生2:按一下开机键,因为开机键可以清屏。
(有疑问的同学恍然大悟)
教师:对了,我们做完一次计算,就要按一次开机键,把屏幕上的数据消除变为“0”,这样才好进行下一次计算。
(2)再次尝试
教师:181-63,你们又怎样按计算器的呢?
学生:先按“1”、“8”、“1”,再按“-”,然后按“6”、“3”,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结果“118”。
教师:181+63输成了181+53,该怎么办呢?
学生1:按“CCE”,清除“53”,再输入“63”。
(上台演示)
学生2:还可以用再加10的方法。
学生3:还可以按开机键,然后重新输入“181+63”。
教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三、课堂活动、加深理解
第41页课堂活动第1题。
四、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数学课上,你有什么收获?

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然数”、“整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数位顺序表,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和十进制计数法。

3、使学生会按“四位分级”的方法读、写多位数。

4、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把整亿数、整万数改写成以亿或万做单位的数。

5、结合多位数的读写内容,加强国情教育。

教学建议:

1、 找准基础、把准基础。

2、 适当把数置身于生活情景之中。

1、多位 数 的 认 识

教学内容:p1

教学目标:

1、认识自然数和整数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

2、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以及十进制计数法。

3、熟记整数数位表。认识我国四位分级的习惯,知道个级、万级、亿级、所包含的数位。

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数位顺序表,认识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1)自学课本第一段

(2)提问:

1什么叫自然数?你能举例说明吗?你怎样理解自然两个数的意思?

20、1、2……这个省略号是什么意思?自然数中有最大的最小的吗?0表示什么?

2、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们还要用到比“万”大的数。如:这次黄龙体育中心共投入人民币820000000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万大的数。

(二)学习新知

1、回忆万以内计数单位和和数位顺序。

(1)万以内计数单位有哪些?数位呢?

(2)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十个百是多少?10个一千呢?

小结(略)

2、认识数位顺序

(1)用算盘帮助数数,教师示范认识“万”“十万”“百万”等。

(2)、你能根据拨珠过程,把这些计数单位从小到达的顺序排列吗?

(3)、你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计数单位“个”在右边第几位?他所占的位置叫“个位”……依次写出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

4、四位分级法。

先自学课本第一节,然后师生边数数位个数,便按四位一级在标中写出级名,并用彩色笔按级分开。指出各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亿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亿?举例说明。

5、观察数位顺序表,指出各数位及计数单位。说出一级左边省略号说表示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1、最小的自然数是几?和99999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几?

2、整数就是自然数吗?

3、谁能很快依次说出从个位到千亿位个数位的名称?说说你是怎么记的?

4、依次说说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四、课堂总结

这解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这些知识你是怎么学会的?

五、作业

《作业本》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公顷的认识》数学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公顷的认识》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公顷的认识》数学教案

第2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1课时 公顷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积极参与观察、推算、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公顷的含义。

难点:体会公顷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计量比较合适?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些图片(呈现“鸟巢”、中华世纪坛、台湾日月潭和我国大片森林的画面,并出示相应的文字说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

2.教师提问:这些文字中都使用了什么面积单位?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顷”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二、自主探究,认识公顷

1.教学例1。

(1)认识1公顷的含义。

(2)谈话:100米有多长?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有多大?指出:像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

(3)引导: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1公顷=10000平方米。

2.出示教材第34页“做一做”。

(1)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面积有多大?多少块这么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引导学生推算出结果。

(2)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再去实际感受一下(把学生带到操场)。让学生先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再让学生数一数围的人数,再把这块土地的大小估一估,说明这么大是100平方米。刚才我们已经计算出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也可以将学生带到篮球场)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练习六”第1题。

教师提供数据(或学生课前准备),学生独立计算出学校操场的面积,看够不够1公顷。

2.教材“练习六”第2、3题。

(1)第2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醒学生进行单位换算时,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

(2)第3题在学生完成后,及时组织反馈,帮助计算错误的学生分析原因,指导他们订正。

小结:进行单位转换时,要先想清楚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如果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如果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3.教材“练习六”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计算的结果和思考过程。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数学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第5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5课时 梯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66页例3。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梯形的定义以及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并学会画梯形的高。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梯形的定义以及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正确地画出梯形的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下面这样的图形你见过吗?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3。

观察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概括并板书: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今天我们学习梯形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梯形)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1)结合图说明,说一说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2)教师说明:平行的两条边分别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

(3)梯形的高在哪儿?

(4)教师画高。

教师边画高边讲解。通过上底一个顶点向对边(下底)引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5)让学生画高。教师巡视,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然后展示学生作品。

3.认识两种特殊的梯形。

边出示图边说明: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4.巩固练习:

(1)教材第66页“做一做”。

先自己独立练习,小组内说一说,互相交流检查。

(2)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画在教材上。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1)小组内讨论交流,数一数,说一说。

(2)集体订正。

2.教材“练习十一”第6题。

(1)小组内讨论交流,该怎样剪?

(2)试着剪一剪,说一说。

3.教材“练习十一”第7题。

说出图中我们学过的图形,用字母表示,如梯形?BCDF?。

(1)小组之间说一说,看谁说出的图形最多。

(2)小组代表汇报,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数学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数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数学教案

第1单元 大数的认识

第11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2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时期人类发明的计算工具,认识算盘和计算器,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运算,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难点: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的产生,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出示教材第23页图片,指名学生介绍这几种计算工具。

1.算盘。

教师指出:算盘是我国一千多年前发明的,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至今仍然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

(1)你见过算盘吗?说说算盘上都有些什么。

算盘上1颗上珠表示5,1颗下珠表示1。

(2)关于算盘你还知道什么?

运用算盘计算要根据珠算的口诀,正确地拨珠;运用算盘可以进行四则运算等等。

2.计算器。

(1)现在人们常用的计算工具是计算器。

(2)拿出自己的计算器,结合教材第25页图示,了解各个键的名称及使用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在计算器上依次找到相应的键,并介绍这些键的功能。

(3)运用计算器计算要按题目的计算顺序来按键计算。

3.阅读教材第27页上的有关资料,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1。

(1)教师把题目写在黑板上。

386+179= 825-138=

(2)引导学生按步骤按键计算出结果,试一试CE键有什么作用。

(3)自己试一试。

26×39= 312÷8=

(4)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集体订正。

2.教学例2。

(1)用计算器算出上面几个算式的结果。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说一说。

从9999×2起,结果是一个五位数,中间是3个9,两头分别是1,8(9×2);2,7(9×3);…

(3)你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结果吗?试一试,很有趣。

9999×5= 9999×7= 9999×9=

(4)9999×6和9999×8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谁能说一说?

(5)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2题。

用计算器算出左边三道算式的结果,找出规律,再直接写出右边几个算式的结果,然后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练习四”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一算,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计算的结果。

2.教材“练习四”第3题。

教师先介绍收据上的内容,并指导学生如何计算相应的金额。再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笔算,一人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3.教材“练习四”第4题。

(1)先用计算器算出前三个算式的得数。

(2)讨论: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呢?

引导学生发现算式的规律,并分小组进行汇报。

(3)根据找到的规律,直接填写后面算式的得数。

4.教材“练习四”第2题。

小组同学互相出题,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你认为计算器有什么好处?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除多位数》数学教案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除多位数》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31、32页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初步学会两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借助学具,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在试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进一步学习两位数除多位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在理解并掌握用两位数除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方法:先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的上面。

教学难点 运用除法的基本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小黑板,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列竖式计算:

132÷31=

(1) 学生计算

(2) 核对计算结果

132÷31=4……8

(2)132÷11怎样计算?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尝试解决,你们可以选择桌上的小棒代替铅笔分一分,算一算,写出横式表示分的过程,也可以选择自己尝试列竖式计算。)

教师给出思考提示:

思考提示:(横式)

① 132根小棒,你准备拿几捆几根?

② 准备怎么分?

思考提示:(竖式)

① 除数是两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

② 商的第一位是几,应写在哪一位上面?为什么?

③ 商是多少?

(学生试做时,老师巡视,个别指导,了解情况。)

[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同时也培养了小组合作的能力]

(3)学生汇报:

(横式)(让学生实物投影演示)

132根,我们拿13捆2根小棒,把132支铅笔平均分成11份,

第一步,先拿出11捆,每人一捆,也就是10支,算式是110÷11=10

第二步,分掉了110支,还剩22支,再继续分,将剩下的22支平均分成11份,每人分到2支,算式是22÷11=2

10+2=12,也就是(所以)132÷11=12。

答:每个队员能分到12支。

(竖式) 132÷11=12

核对计算过程并叙述计算过程:

先用11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13,13里面有1个11,商的十位上写1,1×11=11,13-11=2,再把个位上的2落下来,22除以11,商的个位上写2,2×11=22,正好分完。答:每个队员能分到12支。

注意提问:①在竖式中,

②横式与竖式的比较,理解竖式计算过程。

[通过学生的汇报和交流,加深对除法竖式算理的理解,学会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除数是两位数,先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同时也培养学生倾听伙伴见解的好习惯。]

2、比较“132÷11”与“132÷31”的区别?

(商是两位数,因为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所以商的最高位写在十位上。)

小结: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同样是两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算式,通过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掌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3、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两位数除多位数。(出示课题)

三、练习:

1、试一试:

300÷20 300÷25 300÷12 300÷37

(1) 不计算,先说说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2) 计算

(3) 核对答案

(4) 比较这4题的区别:

小结:我们可以比较除数与被除数的前两位的大小来确定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上。

[通过前3小题新知识的模仿练习与第4小题的练习比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

2、改错:

小结:在计算时,要注意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也可用在计算前先确定一下商的最高位与商的位数的方法来检验。

3、竖式计算,并验算

528÷22 514÷24 600÷25

(1) 竖式计算,并验算

(2) 核对计算结果

(复习验算方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小结:除数是两位数,先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4、 学生尝试:3648÷27=

1) 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上,商是几位数?

2) 列竖式计算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在学习了两位数除三位数的运算法则后,尝试解决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计算。]

检测练习:528÷22 528÷62 列竖式计算并说说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案

第1单元 大数的认识

第1课时 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知道数级、数位,掌握数位顺序表。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难点:掌握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教材第2页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

提问:这些数你会读吗?

(学生试着认一认这些数,会觉得数据较大)

2.教师引入:以前我们学习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要用到比万更大的数。如:30万千米,一千三百八十一万九千人等。这些数是怎样数出来的,又怎样读、怎样写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

1.复习准备。

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一百是?( )?,10个一千是( )。

2.教学例1: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出示:北京市人口:19612368人

教师:要认识这样大的数就要先认识计数单位。

教师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数:

(1)在计数器上拨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拨,拨到九万。

提问:再拨一万是多少?万位满十怎么办?

引导学生说出: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10个一万就是十万。

(2)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数出: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教师:1亿是个很大的数,我们每秒在纸上画1个点,一刻也不停地画,要画3年2个多月;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由此可见1亿是个很大的数。

(4)教师小结:像以前学过的一(个)、十、百、千、万一样,今天学的十万、百万、千万、亿也都是计数单位。用数字来计数时,每个计数单位都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边说边板书:

…… 亿 千

万 百

万 十

万 万 千 百 十 个

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5)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A.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教师边讲边在计数单位下添上“位”字。

B.一个数占有几个数位,我们就称它为几位数。例如:128是三位数,2004是四位数。

C.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亿位在亿级。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完成数位顺序表。

(6)读、记数位顺序表。

考考你:从右起,第五位是什么数位?第九?位呢??

(7)数的组成:在19612368中,十万位上的“6”表示6个十万,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4页“做一做”。

组织学生分小组练习,教师巡视。

2.教材“练习一”第1、2题。

组织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主张让学生学会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多位数的认识》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0180.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