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第一部分 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特征
2.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通过认识自然资源数量的奶限性和利用的发展性,使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懂得利用自然资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教学重点 ①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①自然资源的特征 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材分析
一、认识自然资源
该节内容分三个层次,由概念-分类-共性特征,重点突出共性特征。教材中资源特征的第一、二两点分别阐述了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和整体性。关于地域差异性,教材从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个方面说明,水热条件的区域分异,导致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不可再生资源尽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其分布也具有一定规律性。不同地区资源的分布各不相同,而在一定地域的各种资源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当一种资源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资源发生变化。教材以热带雨林和荒漠地区的自然资源为例进行说明。通过对这两个资源特点的了解,使学生明确对资源的利用要有因地制宜、整体的综合的观点。资源特点的第三、四点讲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是在限的,但随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进一步扩展。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惜和爱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二、土地资源与人类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教材从多个方面对比三个历史时期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程。教材重点在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该节学习,使学生具有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教学过程
(导入)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环境,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为工农业生产了基础、原料、动力,上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但是,人类活动又在同时影响着自然资源,特别是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科技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资源,已经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0-81页,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以及种类
(板书)一、自然资源
1.概念
2.分类
(提问思考)①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几个方面?
②举例说明资源间的联系
③怎样理解资源的数量的有限性
④举例说明资源利用的发展性
(分组讨论) 由自然资源的特征,谈谈资源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板书)3.
(承转)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密切,以土地资源为例,它是“财富之母,民生之本”,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场所。不同社会时期,不同生产力状况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3-84,并完成表格
历史时期生产力状况土地资源经济主体人地关系
采猎文明时期
农业文明时期
工业文明时期
(板书)二、土地资源与人类
(承转)地球是有限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生命-人类系统的平衡和物质的生产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的矛盾正日益突出和尖锐,面对人口膨胀和人类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日益啬的压力,人们已开始警悟。人类必须在地球资源和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去谋求人类高度的文明目标,必须构成人类社会与自然协调共存的新关系。
指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板书)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存在问题
2.途径
(小结)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板书设计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
一、自然资源
1.概念
2.分类
3.共性特征
二.土地资源与人类
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二部分 学案
学习目标
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共性特征
2.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导学
一、认识自然资源
1.阅读图4-1-1,哪些图片反映的内容属于自然资源?
2.阅读表4-1-1,熟悉自然资源分类
3.思考:
①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几个方面?
②举例说明资源间的联系
③怎样理解资源的数量的有限性
④举例说明资源利用的发展性
4.讨论: 由自然资源的特征,谈谈资源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5.小结:完成下表
二、土地资源与
完成下表
历史时期生产力状况土地资源经济主体人地关系
采猎文明时期
农业文明时期
工业文明时期
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课堂练习(略)
高一地理教案:《陆地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陆地水的组成及主要水体类型,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陆地各种水体间相互运动、相互转化的关系,第三部分主要阐述陆地水的运动更新,即水循环的运动过程、规律和意义。本节教材的另一个中心内容是阐述陆地水和水资源的关系及对人类的意义,无论是讲述陆地水体类型还是水循环运动,教材都是从水资源利用和更新的角度出发,加以说明。
关于“陆地水体类型”,教材首先说明了陆地水的概念,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从陆地水的来源和空间分布两个方面说明了主要的陆地水体类型、分布及其形成过程,并从各种水体的静态储水量和动态储水量两方面,着重分析各种水体特点及其对人类开采利用的价值,通过分析可以得出:静态水资源储量较大,但其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类的开采利用,因此在现阶段静态水资源还没有成为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如果一旦开发利用,则必须注意以不影响其后续利用为前提;动态水资源因其更新快,短期即可恢复,而且易于取用,因而成为人类开发利用的重点,特别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虽然储量占全球水体总储量的份额极少,但却是人类开发利用的最主要水资源,由于其份额少,虽然更新速度快,但在开发利用中也应注意保护和节约使用,如果不能够合理利用,水资源也会出现枯竭。另外本段教材介绍的陆地水体中关于地下水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接受情况适当补充“潜水和承压水”的概念、特点及开发利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等,这部分知识教材是以示意图和小字形式出现的。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陆地水体之间相互运动转化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通过水源补给体现出来。陆地水体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河流水,因此本段教材重点讲述河流水与陆地其他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并以我国为例说明其分布。其中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水最主要的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大气降水的特点密切相关;冰川对河流的补给是单向的,并且河流径流的变化与气温的关系密切,因为气温的高低决定冰川融水的多少,即决定河流径流量的大小;湖泊水和地下水与河流水的补给是属于相互补给的关系,根据水位和流量的动态变化决定起补给,几种补给形式均有示意图呈现影响河流径流变化的因素及补给关系。
关于“陆地水的更新”,教材主要从更新的角度切入,重点讲述水循环运动过程、类型、环节及意义。由于教材重点介绍陆地环境中陆地水体的更新问题,因此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重点介绍了海陆间循环和内陆循环,而对于海洋内循环着墨不多,实际在这三种循环中,循环水量最大的应该是海洋内循环。另外三种水循环类型中,真正能够使陆地水体得以更新的是海陆间循环。内陆循环对于内陆水资源是否能够持续利用起着重要的影响。一旦水循环出现问题,陆地水体的更新也会出现问题,则水资源就有可能出现枯竭。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涉及原理性或概念性知识部分,提倡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示意图或教师在黑板上绘制的示意图,思考、分析完成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会比较好。
例如学习“陆地水体类型”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绘制“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湖泊、沼泽水等,固态形成冰川,下渗部分形成地下径流的过程”示意图,通过示意图使学生明确陆地水的类型以及空间分布,并为后面学习水循环打下基础。如果补充地下水分类,可以借用教材中提供的示意图,也可以在黑板上绘制示意图,或用计算机制作动画示意图,使学生能够形象的了解地下水按埋藏所分的两种类型——潜水和承压水,引导学生观察示意图,两种地下水的差别是什么,在开发利用上有什么差异性?如果利用不当,导致的后果有什么不同?
再比如,学习“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时,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关于大气降水、冰川与河流补给关系,潜水与河流互补关系示意图,并思考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受什么因素影响?以冰川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受什么因素影响?河流与地下水之间具有怎样的互补关系?
学习“水循环”时,教师可以继续使用前面讲述“水体类型”时绘制的板图,提出问题思考:大气降水的水汽来自何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最终归宿是何处?由此明确海陆间循环,至于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示意图,或教师绘制的板图,明确其水汽分别来自何处?循环的环节有哪些?等。通过对示意图的观察使学生明确水循环的意义以及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对于本节教材的另一个中心——水资源,在教学中应注意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例如:了解“静态水资源和动态水资源”时,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段落,找出其中关键的数字,以此区别二者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动态水资源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特别应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目前人类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哪几类?其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份额是多少?由此对学生进行节水教育,树立学生的节水意识。再比如,学习水循环后,应该引导学生解释“为什么水资源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是有限的?为什么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也会导致其枯竭?人类的哪些做法属于不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这种分析使学生明确可更新资源的利用也必须合理,才能做到可持续利用。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①地下水的类型及其开发利用;②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③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教学手段】
潜水和承压水动画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
【教学过程】
(引课)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哪些地区?其中陆地水占的比例是多大?陆地水主要来自何处?分布在何处?以什么形式存在?教师绘制板图并讲解,引导学生总结板书结构。
(板书)一、陆地水体类型
1. 陆地水的分类
(出示计算机动画演示或绘制板图)地下径流按埋藏可分为两种类型——潜水和承压水,读图思考,两种类型的补给、埋藏、运动特点、污染状况及利用等有什么差异?
(引导学生观察绘制的板图)说明其中可利用的水体类型有哪几种?它们在循环和更新方面有什么差异?按照不同的循环更新周期,又可以将这些水体分为几种类型?
(板书)2.可利用的水资源
①静态水资源
②动态水资源
③易于利用的淡水资源
(阅读教材相关示意图思考)大气降水是陆地水体的主要补给形式,其降落到地面,对河流水量产生什么影响?长江和莱茵河水量变化有何差异性?为什么?松花江水量的变化与长江是否一样?如有不同,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塔里木河的水量变化有什么特点?与长江有什么差异?影响其水量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板书)二、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1.大气降水补给 水量变化与降水变化相关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一年中有两个汛期
3.冰川补给 水量变化与气温变化相关
(阅读教材中河水与地下水互补示意图思考)结合示意图说明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特点是什么?根据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分析说明河流与湖泊之间的补给有什么特点?
(板书)4.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
5.湖泊对河流起调蓄作用
(阅读教材中水循环示意图或结合讲述陆地水体类型时绘制的板图思考)陆地水如何得到更新?水循环的哪种类型能够使陆地水资源得到不断的补充和更新?水循环的环节有哪些?水循环除使水资源不断更新外,还有什么意义?
(板书)三、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水循环类型
2.水循环的环节
3.水循环的意义
【设计思想】
本节教材无论是讲述陆地水体类型,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还是陆地水的更新,始终围绕着水资源,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这一中心意思展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也应对此有所体现,并且通过对三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对于本节教材中关于原理性内容或知识间相互关联性的内容,教材力图通过示意图的形式使学生理解,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重在对学生读图技能的训练以及认定、提取、加工分析能力的培养。
板书设计
第三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一、陆地水体类型
1. 陆地水的分类
2.可利用的水资源
①静态水资源
②动态水资源
③易于利用的淡水资源
二、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1.大气降水补给 水量变化与降水变化相关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一年中有两个汛期
3.冰川补给 水量变化与气温变化相关
4.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
5.湖泊对河流起调蓄作用
三、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水循环类型
2.水循环的环节
3.水循环的意义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资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陆地自然资源
[考纲要求]
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资源问题。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
[知识讲解]
一、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
(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分类
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
常规能源:大规模广泛应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
新能源: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
(3)总体特征:数量──有限性
开发潜力──无限性
分布──规律性(可再生资源──地带性规律、矿产资源──地质规律)
自然资源组合──整体性。
(4)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关系
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
陆地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高一地理教案:《陆地环境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通过学习土壤的形成过程,了解土壤在 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土壤标本或实地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明确人类活动与土壤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土壤这种资源合理利用的方式,逐步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土壤的物质组成
教材的第二部分,围绕土壤的物质组成说明土壤的肥力特性,以及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形成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具有肥力特性是土壤对于人类和 地理环境最为重要的因素,本段教材重点说明土壤的肥力,由于其肥力与组成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材从土壤的成分出发,介绍了土壤的四种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这四种物质分别为固、液、气三相,它们共同构成了土壤这种独特的自然体,教材用一幅扇性百分比图表示了理想土壤各组分的比例关系。正是这种独特构成,对土壤肥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土壤的物质组成及与肥力的关系:①土壤中每种组分的作用及每种组分与土壤肥力的关系;②土壤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土壤的肥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上,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方面,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另一方面,土壤是可更新资源,只要人们合理利用,土壤肥力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不断改良和提高,如果利用不当,土壤肥力就会减退。
土壤的形成
由于土壤的肥力特性与土壤的形成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材在第三部分讲述了土壤的形成,这部分也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在土壤的形成中,生物特别是植物和微生物起着主导作用,土壤肥力的大小起决于生物作用,因此教材着重讲述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和影响,首先教材运用一幅“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说明土壤的形成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阶段,①裸露岩石风化——形成成土母质,释放矿物养分;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形成原始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累积;③高等植物着生——形成成熟土壤,有机质更丰富并经过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在了解了土壤形成的基础上,教材运用一幅“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示意图说明生物对土壤肥力形成的作用,主要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有机质的累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通过生物的作用以及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参与作用,经过长期发育,成土母质就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
教材在说明了自然因素对土壤形成发育的影响后,在最后一段,说明了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并且用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阐述人类对成土过程干预和影响有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结果,教材在最后提出人们对土壤利用的同时,应重视土壤的保护和培育,即人们对环境的开发利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使人地关系能够朝着协调的方向发展。
土壤在 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本节教材介绍的土壤是陆地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对于土壤,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学生对其都有感性认识,对其作用似乎也能够意识到与植物生长或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而对于土壤在整个 地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形成则比较陌生,因此本节教材在开篇首先介绍土壤的概念,并用一幅“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及《说文解字》对土壤的概念加以说明,以帮助学生理解。从土壤的概念出发,通过“土壤在 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教材阐述了土壤在 地理环境中的三个作用:①土壤处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虽然土壤是由其他要素相互作用下派生出来的,但也是不可忽略的要素,它是结合陆地环境各要素的枢纽;②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③土壤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使裸露的地表草木丛生,从而改变了陆地环境及整个地球面貌。
教学建议
由于本节教材与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学生对土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在 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土壤标本,或者条件允许,也可以带学生到郊外实地观察土壤剖面,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际现象的能力。
解释土壤的概念,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通过对“土”字含义和图像含义的了解,明确土壤的概念。运用教材提供的“土壤在 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土壤如何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并通过学生已有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与土壤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迁移,明确土壤在四个圈层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土壤与生物圈的关系说明“土壤的肥力特性”,并使学生明确土壤的肥力与土壤的物质组成有密切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说明土壤的物质组成及各种组成所占的比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或利用土壤标本了解土壤物质的组分与其肥力特性之间的关系。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土壤合理利用,不但肥力不会下降,反而会不断得到改良和提高,对土壤的改良可以通过调控养分——增加有机质,调控水分—灌、排结合,调控酸、碱度等措施保证土壤的肥力。这些知识对于城市的学生比较陌生, 教师要利用学生生物、 地理或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加以引导、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这些知识。“土壤的形成”部分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土壤标本、教材提供的“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到郊外实地观察,通过观察以及学生已有的关于岩石风化形成风化壳等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明确土壤的形成过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示意图使学生了解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关于“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教师可以列举实例说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影响,如通过开垦、翻耕、施肥、灌溉等,是土壤逐渐熟化,南方的水稻土是人类活动影响比较典型的例子,不利的影响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导致土壤出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现象,从而使土壤退化。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对土壤这种可更新资源也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教学设计方案
【 教学重点】①土壤的肥力特性;②土壤的形成
【 教学手段】土壤标本
【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 地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土壤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教材“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思考)什么是土壤?
( 板书)一、土壤及其作用
1.土壤的概念
(阅读教材“土壤在 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思考)土壤在 地理环境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 板书)2.土壤在 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承转)土壤与生物圈的关系体现了土壤的肥力特性,土壤肥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 板书)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观察土壤标本或教材中“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土壤由哪几部分组成?这些组成物质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物质形态?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中各组成物质的比例是多少?物质组成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板书)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
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阅读教材中“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思考)土壤的四种物质组成与其形成之间有什么关系?哪种要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是否有影响?
( 板书)三、土壤的形成过程
1.形成过程
①裸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2.生物的改造作用
3.人类活动的影响
【设计思想】
由于学生对本节教材涉及的内容既熟悉又陌生,因此 教学中 教师尽可能利用学生对土壤的感性认识,并迁移已有的关于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知识,使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中通过对土壤标本的观察,或实地土壤剖面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中列举实例的目的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如何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五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一、土壤及其作用
1.土壤的概念
2.土壤在 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
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三、土壤的形成过程
1.形成过程
①裸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2.生物的改造作用
3.人类活动的影响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9925.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