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数学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数学教案

第1课时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课本第90--9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水壶。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1、分别出示教室前、后两张照片。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这一张呢?为什么拍出来的两张照片不一样呢?

请仔细观察两张照片,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小结:因为拍照的人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不一样。

2、揭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二、游戏活动,加深体验。

1、游戏:画图形。

方法:以四人为一组,分别围坐在桌子的四面,在桌子的中间放一个水壶,每人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

学生自己活动,交流所画图形,并换位观察、体验。

小结: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2、游戏:找图片。

方法:组长转动水壶,使把手正对着一个小朋友,每人根据自己看到的找出一幅画,组长再转动水壶,重新寻找,过程同上。

3、游戏:找位置。

方法:请组长把四幅图片合在一起,打乱顺序,然后给组里的每一个小朋友发一张,学生根据自己手里的图片找一找自己的位置,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师生互动,进行相应的评价。

三、实践巩固,提升能力。

1、连一连:课本第90页。

学生先看图想一想每个小朋友看到的小猴会是什么样的,再独立连一连,集体交流时说说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第1 题,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判断,指名说说理由。

3、完成“想想做做”第2 题,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

小结:今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物体,知道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所看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观 察 物 体

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

前面

后面

左面

右面

教学反思:

学生对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要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搭建认知平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围绕“自主参与、深刻体验”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主意识,从而主动地探索新知,并且要注重个性化教学方式。

延伸阅读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 复习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 在复习中借助动手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3、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 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仔细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 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区别。

2、 进一步培养学生准确辨认从不同位置(尤其是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复习

1、 回顾观察物体知识

(1)、出示玩具汽车: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老师手里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观察玩具汽车,介绍样子。

(2)、出示3张汽车图片(前面、后面、侧面)

请你想一想,这3张图片分别画的是哪个位置?是站在哪个位置画的?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2、 说一说

(1)、请小组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文具盒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位同学从自己的所在位置介绍看到的情况。

学生小组活动,组内交流,说一说评一评。

3、 完成103页第7题。

学生先独立练习,再全班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借助小汽车和图片全面回顾所学的观察物体的知识。通过小组交流、互评,培养学生讲解的技能和倾听的习惯。

二、复习对称图形

1、 回顾反思

什么是对称图形?

学生回顾反思,回忆,交流,全班补充,形成较准确的表达。

2、 画对称图形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教师巡视。

3、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交流、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对称图形的理解掌握。

三、拓展练习

1、 教师补充出示各种不同位置看到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

2、 随堂练习。

四、课堂总结。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导学案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导学案苏教版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1、分别出示教室前、后两张照片。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这一张呢?为什么拍出来的两张照片不一样呢?
请仔细观察两张照片,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小结:因为拍照的人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不一样。
2、揭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二、游戏活动,加深体验。
1、游戏:画图形。
方法:以四人为一组,分别围坐在桌子的四面,在桌子的中间放一个水壶,每人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
学生自己活动,交流所画图形,并换位观察、体验。
小结: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2、游戏:找图片。
方法:组长转动水壶,使把手正对着一个小朋友,每人根据自己看到的找出一幅画,组长再转动水壶,重新寻找,过程同上。
3、游戏:找位置。
方法:请组长把四幅图片合在一起,打乱顺序,然后给组里的每一个小朋友发一张,学生根据自己手里的图片找一找自己的位置,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师生互动,进行相应的评价。
三、实践巩固,提升能力。
1、连一连:课本第90页。
学生先看图想一想每个小朋友看到的小猴会是什么样的,再独立连一连,集体交流时说说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判断,指名说说理由。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
小结:今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物体,知道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所看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四、拓展延伸,引导观察。
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小朋友课后可以自己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哪些不同的样子?把你看到的情况画下来。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场——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场——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新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86-8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往往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物感知、操作体验、猜测验证知道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初步获得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从不同的角度看物体、摆物体、想物体等游戏的体验,享受数学的精彩,享受学 习数学的喜悦,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往往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实物、小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观察物体:

小朋友,你们的桌上是不是放了各种各样的物体,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说说看,从左面看,从右面看,从前面看,从后面看,从上面看,你们看到了什么?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否相同?

(二)小组交流

1、学生汇报:从左面看,从右面看,从前面看,从后面看,从上面看,看到物体的什么。

2、教师展示自己拍摄的物体。

3、经过刚才的观察,你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否相同?

预设: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4、为什么同一个物体会 观察到不一样的结果呢?

预设: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

【教学策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 之对学习兴趣盎然 ,通过实物体验,初步感知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往往是不同的。】

二、探究新知:

(一)各人眼中的壶:

问题一:我们的好朋友小丁丁、小胖、小巧和小亚跟我们一样,也在观察物体,他们观察的对象是茶壶,想一想这些图分别 是谁看到的 ?你在观察的时候,有什么标志吗?(小组讨论)

预设:小胖 因为看到的壶嘴在左边、壶把在右边

小丁丁 因为看到的是壶把

小亚 因为看到的是壶嘴

小巧 因为看到的壶嘴在右边、壶把在左边

问题二:(出示第五幅图)这幅图,你觉得应该从哪个方向才能看到?

师:我们看到了整个壶盖 从上面能观察到

小结:从不同的方向观 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往往是不同的。

【教学策略:通过和书上小伙伴的眼中的茶壶进行比较,从实物转移到了平面的效果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各人眼中的积木图:

观察积木图。(先出示小鸟)

1、桌上放着这个积木图,鸟、小丁丁、小亚分别是从积木图的上面、前面和侧面去观察,请你们运用桌上的正方体来摆一摆,摆出这个积木图,并把他们看到的形状粗略地画下来,关键是画出正方形的数量和位置。(小组合作)

2、借助多媒体演示和实物,展示三个小朋友看到的不同形状。

小结:从不同的 方向观察同一几何体,观 察到的几何体形状往往也不同。观察到的只是物体的其中一部分。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

【教学策略:经历了猜测、验证的自主学习过程,从被动接受知 识为主动探索,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精彩而不再枯燥无味,进一步体会到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往往是不同的。】

3、拓展:

出示六组立体图形,请学生观察,哪几个从正面可以看到一个正方形?哪几个从侧面可以看到两个正方形?

(1)小组讨论,可以运用桌上的正方体。

(2)汇报小结。

【教学策略:拓展部分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图6,处于两个不同平面的面,由于特殊的观察角度,最终连接在一起,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和理解,突破了学生容易产生的思维定势。】

三、巩固练习:

1、猜一猜:哪些图形画的是同一个物体?他们分别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2、看图画一画:从上面看,这个物体是怎样的?

【教学策略:数学来源于生活,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还是要回到解决问题和生活实际中去,通过看一 看、猜一猜、画一画让学生 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结合,鼓励学生多动脑。】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让我们知道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状。也学习到了,判断所出示的图形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到的。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板书设计: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往往不同。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复习》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复习》数学教案

第9课时 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58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引导学生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解决实际中的一些除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完成复习第1题

学生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填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完成后说说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2、第2题,学生同桌合作完成,一人说口诀,另一人根据口诀写出两道除尘算式。集体交流时说说哪些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并说说为什么只能写一道?

3、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

二、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第5题。

(1)出示第5题插图。请学生说一说题意。

(2)独立解决,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你是用什么样的算式解决的?为什么用除法?

比较:一个小朋友要把15盆花平均排成3行,另一个小朋友要把15盆花平均排成5行,结果每行排的一样多吗?

组织学生讨论:排的行数多,每行盆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完成第6题。

让学生先说说题意,然后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说说是用什么样的算式来解答的,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说说算式中各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比较,想一想:每次抬的个数与抬的次数有关吗?有什么样的关系?(组织学生讨论,再指名谈一谈各自的看法)

小结:把一些物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者把一些物体每几个分一份,求可以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而且平均分时,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的个数就越少,每几个分一份时,每份的个数越多,分的份数就越少。

3、完成第7题。

出示插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然后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书上的问题,全班交流后订正。

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学习完本单元,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节课进行回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构建知识网络。注意检查学生对乘法的含义是否都清楚,乘法口诀是否记熟等方面,有效督促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巩固。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是有“疑”而问,这可以使学生消除疑虑,形成清楚的认识;也可让学生“无疑”而问,是根据学习的新知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去考别人,树立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复习(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复习(二)》数学教案

第14课时 复习(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88-89页复习第6-11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基本训练。

1、背乘法口诀。

2、完成第6题,先说说图中表示的条件和问题,然后独立列式计算。

3、第8题,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全班交流时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学生可能列加法算式,也可能列乘法算式,组织比较两种解法的区别和联系。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复习第9题。

请学生明白图中所示的各种商品和价格。

学生叙述题意后独立解答。

指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表达多种购物方案。

2、完成复习第10题。

引导学生思考,利用日常生活经验判断选哪一种船用的只数少?

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讨论解法。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最后算出每种船需要的只数,检验上面的判断是否正确。

3、学生讨论完成第11题,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四、找规律填数。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盆花,找到规律。

运用规律填写叶片上的数,其中,最后两小题是开放题,可以引导学生填出多种答案。

五、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运用乘法口诀求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非常重要,学生喜欢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使口诀的形成由抽象到具体。另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方式。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二》数学教案

第6课时 练习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 11 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用加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活动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过程和方法。

难点: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同学们,学过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你有什么想法呢?

二、自主探究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收获和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

组织学生交流。

同学们总结得真棒!接下来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怎么样?

1、练习二第 2 题,学生独立完成,重点汇报第(3)的解题思路。

2、练习二第 3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解订正。

3、练习二第 4 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4、练习二第 5 题,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再根据题中的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尝试进行解答。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和整理,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练 习 二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教学反思:

启发引导学生,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生活中的很多数学知识,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遥远,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要遵循“生活-数学-生活”的规律,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所以在学生进行了知识点的整理之后要进行相应的练习,既能使学生在训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学案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学案

本节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2.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从左右辨认物体
教学准备
班班通课件。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讲完后问: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学生交流。

教师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教师:小朋友刚才你们都说的非常好,每个小组都发给你们一个奖品,赶快打开看看吧。(学生的奖品有玩具小熊、闹钟、模型等)

仔细观察你们桌上的玩具小熊,你看到了奖品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组的同学说说。
2.学生观察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请各小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组的同学看到的各是奖品的哪一部分?

4.各小组轮流说一说,说完之后,让学生把奖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5.引导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9页上的主题图:这是小英、小强、小刚三个小朋友看到的长方体的那个部分。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并说说理由。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动。

2.出示不同的物体,请学生分别说一说从前、后、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

3.出示不同位置的图片,说一说哪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最好,好在哪里?
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五》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五》数学教案

第2课时 练习十五

教学内容:

课本第92-93页的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

1、巩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观察物体的时间顺序与所看到结果的联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观察物体,知道了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观察物体。

二、自主探究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观察角度档同看到的结果可能不同,那么观察角度不变,如果物体是运动的,不同时间看到的结果又如何呢?

出示教材第92页的第3题。

这是小明准备过马路时,一辆汽车从他的面前驶过,拍下来的照片,你觉得哪幅图是小明最先看到的?为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全班汇报结果。

小结:小明的位置没变,但是汽车是运动的,所以看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五第1题,组织学生在教室里进行观察,然后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看到的教室前面和后面有什么不同?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第5题、第7题,集体汇报交流。

3、学生根据第3题的经验判断第4题,交流时说说是怎样进行判断的?

4、完成练习十五第6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练 习 十 五

观察角度的不同,观察到的结果可能不同。

教学反思:

联系生活,实践运用;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节课创造大量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学生观察立体实物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确实就在我们身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三》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三》数学教案

第9课时 练习十三

教学内容:

课本第82页的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9的乘法口诀和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和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9的乘法口诀。

2、师生对口令。

3、生生对口令。

让学生仿照教师的出题方式让同桌对口令、背口诀。

4、练习十二第2题。

让学生先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再看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二、综合练习

1、练习十二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相互交流,说说比较的方法。

小结:比较的方法有好几种,可以根据计算的结果来判断,也可以在一个乘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另一个乘数的大小来判断等等。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十二第5题。

请学生读题后联系情境图中的信息进行思考,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完成后组织学生比较这几道的思考过程。

四、课堂总结。

谈话:在计算乘、除法的时候,要仔细看清数字,选择正确的乘法口诀。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板书设计:

练 习 十 三

18÷2=9(人) 36÷4=9(组)

教学反思:

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梳理9的乘法口诀后,进行解决问题的练习,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强化应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让学生对口令复习9的乘法口诀,给学生创造了宽松的、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一》数学教案

第3课时 练习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 100 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巩固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题卡练习。

教学过程:

一、口算下面各题。

4 + 26 35 - 7 35 + 6

45 - 20 68 + 9 70 - 8

二、算出每条线上 3 个数的和,填在( )里。(出示P5第3题)

1、指名说出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回答并集体评议。

三、解决问题。(出示P5第4、5题)

1、学生认真读题。

2、指名回答,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3、集体回答,问题是什么?

4、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并指名板演。

5、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想法。集体评议(注意答题格式)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的关联方面,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的机会,在于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总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总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练习一》《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练习二》《初步认识多边形》《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练习三》《有趣的七巧板》《认识乘法》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练习四(1)》《练习四(2)》《2、3、4的乘法口诀》《练习五》《5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练习六》《6的乘法口诀》《练习七(1)》《练习七(2)》《复习(1)》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复习(2)》《平均分(1)》《平均分(2)》《平均分(3)》《初步认识除法》《练习八》《用乘法口诀求商》《练习九(1)》《练习九(2)》《复习》《认识线段》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认识厘米》《认识米》《练习十》《我们身体上的尺》《7的乘法口诀》《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十一(一)》《练习十一(二)》《8的乘法口诀》《用8的口诀求商》《练习十二》《9的乘法口诀》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练习十三》《乘法口诀表》《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练习十四》《复习(一)》《复习(二)》《观察物体》《练习十五》《复习数与代数(1)》《复习数与代数(2)》《复习空间与图形》《复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五》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五》数学教案

第5课时 练习五

教学内容:

课本第2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口诀在实际运算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熟记1-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运用1-4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一背:采取游戏形式,背2、3、4的乘法口诀。

小组背 男、女生背 独立背

背完后,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的?

2、说一说:这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二三得六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3、算一算:(出示口算卡片)

3×1= 2×3= 4×1= 2×2=

1×4= 4×3= 2×4= 3×3=

二、拓展。

1、课本第28页第3题,学生独立填写。

2、第4题,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答案不止一种,鼓励学生想出不同填法。

3、出示第5题图片。

(1)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游乐场玩)

(2)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乘法算式吗?(2×3=6)

(3)小组交流你还能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列出乘法算式吗?

引导学生提出3架飞机共坐几个小朋友?2架吊桥共有多少人等问题。并列出算式3×3=9和4×2=8。

(4)根据所提问题,学生在书上写答案。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在这个主动的、相互启发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主线,为学生创设情感,提供资源,在不断的体验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多元评价中共同提高。

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通过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观察和识图关系的认识。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操作能力。

2、过程方法:使学生在实际的拼搭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思考,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过程中,发展合作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

教具、学具:课件、自制教具模型。

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给同学们看一组老师拍的照片,仔细的看看你见过吗?能给老师说说是从哪个角度拍的。

(教师出示课件)

生:看过!(学校的教学楼正面和侧面的照片)

师:再看看老师拍得一组照片,说说个是从哪个面拍得。

生:五个,背面、正面,上面,左侧面,右侧面。

师:这些方位词是我们二年级学“观察物体”一课时学过的,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观察物”。

师:继续观察两幅画面,看看这些小朋友所拍的照片是从哪些方位拍的。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师:我们上学期学过了用积木摆放物体,今天,老师想和大家痛痛快快地玩搭积木,愿意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用四块积木搭成不同形状的物体,从不同的方位去观察所看到的那一面各是什么面。

1、老师演示,学生回答问题。

师:认真观察物体的形状,回答提出的问题。(把课本例题通过课件展示给学生)

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

师:学生观察老师演示。

3、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

师:学生看投影思考后连线。

4、同桌互动:我说你搭,你说我搭。

5、出示想想做做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第六题(课件展示)

电脑出示,学生用自制教具摆一摆,回答问题。

三、学生用电脑演示搭积木。

师:先观察出示的积木图形,分别有几块组成的。

师:老师再分别给你们六个、七个、八个正方体,自己动手用电脑搭积木,搭出不同的形状。(能否正确的看出,从正面看是几个正方形,从侧面看是几个。)

生:先问有几个方块,再从正面、侧面、上面问清楚看到几个正方形,还要问清楚上面的方块是在左边还是右边,

四、巩固新知、拓展运用

电脑出示书上P43思考题。

(生自主观察,完成练习题,交流方法。)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收获了什么?(生汇报)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7551.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