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一语文教案:《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三)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语文教案:《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三)”,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高一语文教案:《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三)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语

秋天,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从古至今,关于“秋”的诗词歌赋,可以说是多得不可胜数。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的《山居秋暝》,欧阳修的《秋声赋》等等。还有一些有名的诗句,比如,王勃高歌“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杜甫哀唱“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马致远悲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李清照缠缠绵绵“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毛泽东独立寒秋,英姿勃发,放眼“万类霜天竞自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等等(可由学生自我发挥)。这些诗句中,有的描写的是秋天的肃杀凄凉,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意;有的刻画的是秋天的绚烂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那么,在同学们的心目中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呢?……看来每个人心中都有每个人不同的秋。今天,我们便来看看,在著名的现代作家郁达夫的笔下,又会是怎样的一种“秋”的景象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独领20世纪30年代咏秋散文风骚的精品—《故都的秋》(板书)

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教授生字词。(见书)

2 学生朗读课文。

3 教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特点?

明确:清、净、悲凉

②文中哪句话能最准确地表现作者对这样的秋的感情?是怎样的感情?

明确:“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表达了作者热爱、赞美这样的秋天的感情。

③表达本文主要内容的是哪一句话?(即文眼)

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第二课时

重难点解决过程:

一 学生朗读前两段,思考:

1 作者在这两段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的?

3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本文的前两段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抒写了作者对北国和江南这两个地方秋天的不同感受,以两个地方的对比来突显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的秋天的向往之情。(板书)

二 学生默读课文3—11段,思考:在这部分中,作者一共描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象?

明确:作者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一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板书)

三 学生集体朗读最后两段,思考:

1 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两段主要写的是南国之秋的色、味都比不过北国的秋天。抒发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四 学生通过板书讨论:文章的总起部分与总结部分有什么关系?

明确:结构上,两个部分首尾相应,都是对比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意境上,总结部分强化、升华了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

板书结构框架图:

第一部分:总起(1—2) 写感受。

1、 写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 写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3—12)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

槐树落蕊而知秋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秋蝉残鸣而报秋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第三部分:总括(13—14)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五 课堂小结

散文《故都的秋》从对北国、南国的秋天的不同感受写起,突出了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然后作者采用了分述的写作手法,以记叙和议论两个方面写故都北平的秋天的景色,赞美北国的秋天;最后总括全文,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眷恋的感情。文章首尾照应,层次严谨,浑然一体。

第三课时

一 导入语

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郁达夫先生笔下的北国秋天。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作者笔下的秋天的景色除却清、静、悲凉这几个特点之外,又是怎样一番景致呢?

二 整体感知

1 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在文章第二部分中,作者一共描写了五种景况,那么同学们能将这五种景物概括为五幅图画吗?

明确:可概括为“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

2 让学生体会这五幅图画,然后分小组讨论这五幅图画分别怎样体现出故都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明确:“秋花图”——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以色写秋天,给人明净高爽、无半点纤尘之感,写出了“清”的特点;“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冷色调的“牵牛花”和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的特点。

…………………………(见书分析)

3 提问: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上述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呢?

明确: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空间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4 提问: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之作,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之作。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在文章的结尾处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三 提问:北京有很多知名的名胜古迹,比如:陶然亭的芦花、香山的红叶、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等等,为什么这么多的名胜作者不写,而要写身边这些不出名的景物呢?(学生发挥,教师提示简介和写作背景。)

1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1913年9月,郁达夫跟随兄长郁华赴日本留学读书。在这期间,郁达夫曾广泛地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郁达夫饱富诗书,也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热忱。1921年,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了创造社,后来郁达夫又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投入到了抗日救亡运动中,后来流亡到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1945年9月17日,郁达夫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散文、小说、诗词和文论等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并且形成了自然畅达和热情坦荡的风格。郁达夫的散文,带有比小说更直接更鲜明的自叙的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热情蛋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

2《故都之秋》写作背景

1933年到1937年之间,日本帝国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对中原地区也是虎视眈眈。国民党政府不但不反抗,还实行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的政策。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了上海,避居杭州,过上了游山玩水的隐逸生活。在这段时间,郁达夫写了大量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明确:郁达夫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有艺术特点的作家。他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几个重要时期。他是一个爱国者,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30年代旧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读书人衣食无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漓,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清”“静”“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虽体验到生活的许多悲苦与忧愁,但他没有消沉,依然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与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自然景观和人生景观的美好的一面,充满眷恋和哀惋。他不写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员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表现出郁达夫的平民意识。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受文化气息,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人赏秋文化的珍爱,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文的关怀。在艺术上,侧重表现自我,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既有表现对旧社会的抗争与激愤的直抒胸臆,也有坦率的自我暴露的心理描写。

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多姿多彩。

主观方面:

①社会环境的黑暗。

②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秀丽的幽道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

③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通世文学”。

四 课堂小结

文贵创新,是说一篇文章在下笔时,作者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在不少人面对众多咏秋佳作望而生畏,欲写止笔时,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独特的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写作手法,以情选景,以景显情,使作品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为咏秋佳作又创一里程碑。文章也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感情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愁善感的主人公身上的一部分。

延伸阅读

高一语文教案:《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二)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一语文教案:《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二)》,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高一语文教案:《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二)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描绘秋声、秋色、秋味,抒写了自己清、静、悲凉的心境,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恋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挚动人,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长篇散文,他们那点不多的关于情景关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们解读此类文章,因此,如何结合课文,真正理解以情驭景并避免解读过程中硬贴标签的现象,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另外,新课标要求知人论世,但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们的情感和阅历与文章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如何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新课标强调多元解读,我们可以尝试就这篇文章学习如何从文化角度分析课文,而不仅仅是知人论世,从而树立多元解读的观念。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师: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

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2、诵读评价: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

1、师: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台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2、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确实令人回味,但文章还有一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这几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何要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生找到后个别朗读第12段,余者思考:这段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小结:这一段议论有关秋的诗文,创造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在自然气息之外,再填一层文化的气息,彰显故都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显示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同时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3、正如作者所说,秋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吗?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生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

4、那作者为何此时心中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这哀愁仍然挥之不去呢?你能联系1934年的中国和作者谈谈吗?

1934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混战就,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

(五)学法指导,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阅读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展开想象就,领略意境;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六)创造阅读就,读出自我

师:文艺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如果撇开写作背景不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怀的?请你打开古诗文的记忆仓库,拾取几片金黄的秋叶,再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师屏显资料:

1、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诗经。小雅。四月》)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屈原)

3、秋风起兮云飞扬,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汉武帝)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5、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

6、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上汝州郡楼》李益)

师小结:秋本是个平常的季节,但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发游子、思妇、久戍不归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发他们思归、怀乡、叹逝、伤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叶、秋花、秋声等自然景观就作为一种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诗文中,悲秋作为一种文化的因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学基础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凉起来。

(七)布置作业,小结全文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作业

1、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已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八)教学反思

囿于比赛纪律,课前不得与学生接触,学生也不曾预习,所以整堂课上,我像一个并不高明的导游,指点江山,带领学生欣赏我眼中的美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突出,我平时教学中最爱、最容易出彩的质疑环节也不曾设置。所幸的是整堂课语文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多元解读的理念得以确立。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文化解读过程中对本文、对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凉美不曾涉及,从而坐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良机,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附板书设计

江南的秋 (对比)

秋之蓝朵

秋槐落蕊

故都的秋 秋蝉残声 清 静 悲凉(知人论世、文化解读)

秋雨之韵

秋果奇景

南国的秋 (对比、博喻)

高一语文教案:《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三)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教案:《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三)”,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教案:《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用具】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全文熟悉,作者和背景,

〖教学步骤和过程〗

一、课前引入

1、题意讲解:

“故都”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作者用“故都”而不用北平或北京,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清、静、悲凉。

“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文章围绕“秋”之景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思想感情──以情驭景,以情显景。

2、关于作者及其背景:

是郁达夫1934年写的一篇著名的散文。当时,由于国x党白色恐怖的威协等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即使偶有创作,文章的思想感情亦较为低沉。虽然如此,作者所写的文章常常能做到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就是一篇代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二、听朗读录音(十分钟左右)

1、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讲作者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哪几个词说明?

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明确:

“清”──清闲恬静安谧

“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

“悲凉”──落寞衰弱萧条

2、进一步说明:这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文章的基调。“清净”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境,“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从结构上说这种对秋的概括的说法是文章的总起部分,也是文章的线索所在。

3、作者在写北国之秋时也写了南国之秋,那么,作者笔下的南国之秋有何特色?

分小组讨论,选取一名发言。

与这三个词相对应的是在写江南之秋的感受中使用的另三个词:“慢”、“润”、“淡”。这个对比,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此处可用几个问题来启发学生回答。

三、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并体会课文的“清、静、悲凉”的意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分析鉴赏引导。

〖教学步骤和过程〗

一、课前复习引入──散文的有关知识

二、课文分析鉴赏引导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这种清净又悲凉的“故都的秋”都集中体现在哪些地方?作者用什么样的景物来表现这种沉静、悲凉的心绪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学生讨论并阐述其感受最深的一部分。

讨论后分析:

⑴ 3段:作者为什么对陶然亭的芦花等这些著名的风景只是点到为止,面着力去描写家家户户到处可见的秋景?

⑵ 第3句中“即使……就是……也……”这样的句式,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北平的秋意,果真是无处不在,它的色味特别浓烈。

⑶ 作者是如何描写清晨在院中看到的景象的?

明确:

这些都是北平的景色,但并不能都反映“秋”的特色,用反衬的手法“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突出北平秋晨“静”的特点,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日光”本是暖色调,但在作者笔下却是“漏”的。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

4段:槐树落蕊而知秋。

此处点明“细腻”、“清闲”、“落寞”三词。体现文章选择“落蕊”来综合体现“清”、“静”、“悲凉”之特点。

5段:秋蝉残鸣而报秋。

6、7、8、9、10段:秋雨淋人人知秋。

11段:枣树秋色之奇观。

2、除以上叙述描写了秋景外,作者还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写秋。哪里是集中的议论部分?

明确:第12段。

3、本段中心句是哪一句?

明确:“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末尾两段从结构上看是总说(总括)部分。

4、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区别在哪个方面?用一个字来概括。

明确:味。

5、为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明确:比喻。不是对比或类比。(学生旁注在书上)

6、全文结构图示看投影。

7、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着在叙述和描写上述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呢?

明确: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空间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也即“神不散”。

8、引申思考:你认为《故都的秋》取材有何特点?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作者取材时能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与作者当时思想苦闷、追求隐逸恬适的生活情趣有关。

三、小结和作业

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挚爱之情。

从写作上看,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的表现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用的材料往往是零散的。文中作者感官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却都连在了一起;文中作者思路所及而笔触点到的,有南北不同景点之秋色,以及中外文人和其作品,

它们之间更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却都能相提并论。材料组织也不讲求时间的和空间的顺序。表达方面: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和“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浓郁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这就是

“缘情写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课外作业:借鉴课文的写法,写一篇《家乡的 》的散文。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清 客观实境秋景的描绘秋味 (五种)故都秋之美

悲凉 主观情感秋关系议论沉郁、寡淡心绪

形散而神不散

缘情写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高一语文教案:《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一)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一语文教案:《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一)》,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高一语文教案:《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 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二、 作者及时代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云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杭州。“撤退到隐逸恬恬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他过着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学习这篇课文,“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认识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确地认识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的秋”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感情。

文旨:

文章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虑、冷落的情怀。

三、 课文结构

(指导学生作疏理全文结构的训练)

先依据练习的框架,作自读。然后逐层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1、 写故都秋之感。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2、 写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

槐树落蕊而知秋 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 秋蝉残鸣而报秋 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 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第三部分:总括(第13、14自然段)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故都之秋,我减少寿命也要留住。

四、 组织学生讨论几个问题。

1、 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呢?

明确: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 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3、 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4、 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

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5、文章是怎样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举例说明。

明确:

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身看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这里静中有动,绘声绘色,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但是,画面上笼上了一层作家内心的主观感情色彩。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药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由此可见,这段文字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与“景”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6、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等等,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

五、 鉴赏要点

1、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 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课文不用生僻的词汇,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于作者的精心的锤练,认真琢磨,细腻清新的叙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优美的画面,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琅琅上口。如文中两段对槐树和秋雨后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这两段文字象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呆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是有动有,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3、 运用渲染、衬托的手法

课文写故都的秋,紧扣“清”“静”“悲凉”,是通过选择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刻画的。比如写北国槐树娜 一段,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潜意识水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这些都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在描写某个事物的时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它更鲜明更突出地显现出来。文中写到的“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人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

[板书]

感受:清 静 悲凉

对北国之秋的

1、总起 向往:饱尝、秋味

江南之秋 看不饱、尝不透、玩不足

(对比、衬托)

①清晨院中所见的景象

②槐树的落蕊 绘秋:清、静 抒发了赞美、眷念

记叙 ③秋蝉的残声 悲凉 故都自然风物的真

④秋雨话秋凉 情,流露出深远的

2、分写 ⑤秋树的奇景 忧思和孤独感

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 深

议论 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 ↓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化

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3、 总括 (呼应、对比)

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呼应)

高一语文教案:《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

一、教材、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均为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描绘秋声、秋色、秋味,抒写了自己清、静、悲凉的心境,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恋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挚动人,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长篇散文,他们那点不多的关于情景关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们解读此类文章。因此,如何结合课文,真正理解以情驭景并避免解读过程中硬贴标签的现象,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另外,新课标要求知人论世,但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们的情感和阅历与文章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如何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新课标强调多元解读,我们可以尝试就这篇文章学习如何从文化角度分析课文,而不仅仅是“知人论世”,从而树立多元解读的观念。

二、学习目标:

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分析并掌握故都秋景的特点。

2、培养朗读感悟、品味语言的能力,领悟本文“主观情”和“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3、感悟作者热爱、眷恋故都之秋的美好情感,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四、教学工具:幻灯片、导学案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秋天是一个多情的季节,秋天是一个伤感的季节,秋天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自古文人,对秋天情有独钟。可是再热爱,能够愿意拿生命去换取的能有几个呢?郁达夫,就是其中一个。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笔下的秋天,看一看究竟是什么样的秋天值得作者用生命去换取?

(二)导学案课前自学部分展示:(学生课堂展示)

1.熟读课文,回答问题。

(1)文章的文眼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文章结构:课文可以分为 3 部分,每一部分包括哪些段落?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第一部分(1~2)总写:眷恋故都秋味。

第二部分(3~12)分写:具体描写故都秋景。

第三部分(13~14)总写:抒发眷恋之情。

(3)五字概括文中的每幅秋景图:庭院清秋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日胜果图。

(三)课中探究

1、以第一幅秋景图为例,体会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清,静,悲凉”?

①请个别同学朗诵第一幅秋景图对应的文字,其他同学勾画出本段的景物,形容词,动词。

②师问:为什么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 先探讨颜色)

师问:蓝、白色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生答:宁静

师问: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皆是这样的色彩,会是什么心情?

生答:凄清、悲凉

③请问:日光能数吗?为什么作者是“细数”?大家从“数”读出了什么?(再探讨动词“数”)

生答:清闲

加入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第三十九回有这么一段对话,和王安石的相关诗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领会到了“落寞”“悲凉”。

老师点拨并归纳:

秋味之“清”----从动词:静坐、泡、细数、静对

从色彩:碧空、牵牛花的蓝色等

秋味之“静”----驯鸽的飞声

秋味之“悲凉”----“破屋”“ 破壁腰” “漏”“ 疏疏落落的秋草”

老师归纳表现手法:寓情于景,以动衬静

2、为什么郁达夫喜欢的秋是“清、静、悲凉”的?

请同学们结合导学案的知识链接部分的““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来思考。

明确: 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

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

第二,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

第三,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择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3、文中有一句话,准确而又精彩地对比了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找出并赏析。

(同学们找出并齐读)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赏析:请同学们分析每一种美食的特点,然后思考作者运用这组对比和比喻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课堂展示)

黄酒:浓烈 白干:温和 稀饭:清淡 馍馍:厚实

鲈鱼:鲜嫩 大蟹:醇美 黄犬:机巧 骆驼:沉稳

教师明确:运用四组比喻,以具体事物来说明,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在对比中凸显了故都之秋的浓烈、敦实、深长、厚重,传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

4、本文是写景抒情散文,却在描绘了五幅秋景图之后,插入了一段议论。试分析第12自然段的内容和作用。

明确: 内容:议论,论述了中国的文人学士和外国的诗人对秋的偏爱。

作用: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暗合,同时显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行文思路。

(四)拓展延伸:

5、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明确:赞秋,但全文的基调的确有些悲凉。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文章首尾多次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作比,表达了他对北国之秋的无限眷恋。结尾的一段文字,作者愿意用生命作为代价来换得北国之秋的常在,对北国之秋的爱的情感达到了极点,对秋的讴歌与赞美之情挥洒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深沉的爱。

(五)反馈达标:仿写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

故都的秋是———,————;

故都的秋是______,________.

参考: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六)课后小结:

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①诵读,朗读最好,便于深入领悟语言和情感。

②联系背景,便于深入理解。

③分析思路结构。

④鉴赏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⑤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七)作业设计:

拓展性作业:与《荷塘月色》进行比较阅读,谈谈两篇课文在情景处理上的相异点。

(八)教学反思:整堂课授课内容设计有取有舍,以点带面,重点突出。采用导学案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设置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将抽象的问题通俗化,帮助学生理解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我认为是这堂课最成功的地方。只是课堂反馈达标给学生的时间有点少,致使学生未能很好地展现自己的文采。所幸的是整堂课语文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多元解读的理念得以确立。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文化解读过程中对本文、对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凉美不曾涉及,从而错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良机,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附:板书设计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6870.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