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三历史教案:《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高三历史教案:《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教学设计”,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姓名

崔新芳

工作单位

保定七中

年级学科

高三历史

教材版本

人民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一节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学习主要内容是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通过对新中国民主制度的学习,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二、教学目标

阐述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

认识这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通过对新中国民主制度的学习,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新中国国的成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三、学生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历史知识基础较差,学习阅读习惯不好,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四、教学过程

一、人民政协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

1、人民政协的召开

2、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3、新中国的成立

二、建国初的三大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

(三)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小节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出示开国大典音像资料

设问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虽成功反清,尝试了崭新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无实际结果,只留下中华民国的招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成功,该如何进行政治制度的建设?

一、人民政协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

(请同学独立完成以下知识点学习,由第组展示学习成果)

1、人民政协的召开

1)背景:

时间

2)内容:

3)作用:

2、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3、新中国的成立

(1)标志:

(2)、成立意义:

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能力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回答)

1.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2.新中国与中国历史其他国家政权有哪些本质区别?(p65)

3.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从国家性质、中央政府委员会构成分析)

合作探究:(同桌商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回答)

1.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4.新中国与中国历史其他国家政权有哪些本质区别?(p65)

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从国家性质、中央政府委员会构成分析

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3

导疑: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和谐的政治基础。接下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4.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习思考:1.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

三、建国初的三大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资料补充: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就对人民政权的形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协会和罢工工人代表大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苏维埃代表大会,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参议会和三三制政权的建立,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

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政权组织形式的创造性探索。

(请同学独立完成以下知识点学习,由第组展示学习成果)

1.条件:

2.创立:

3.内容:

学习思考:1.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同桌商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回答)

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能力及认识中国人民民主特点

5.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习思考1.1949年《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不同(同桌商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回答)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异同,(教师引导学生从经济基础、行使权力的主体、活动原则、主要权力机构、阶级本质、政党活动方式

等分析回答)

6.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习思考1.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2.有人说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党专政,也有人说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多党制。你是怎样看?

7.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内在联系,比较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三个有特定内涵的政治概念。

最后出示本节知识结构图

8.巩固练习

(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JaB88.COM

(请同学独立完成以下知识点学习,由第组展示学习成果)

①内容

②特点

③性质

④意义

合作探究:

1.1949年《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不同(同桌商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回答)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异同,(教师引导学生从经济

基础、行使权力的主体、活动原则、主要权力机构、阶级本质、政党活动方式

等分析回答)

(三)、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请同学独立完成以下知识点学习,由第组展示学习成果)

合作探究:

1.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2.有人说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党专政,也有人说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多党制。你是怎样看待这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请同学独立完成以下知识点学习,由第组展示学习成果)

1.含义

2.原因

3.确立过程

4.实施

5.意义

合作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内在联系,比较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三个有特定内涵的政治概念。

巩固练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①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②宣告了中国境内国民党政权不复存在③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④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A.①③B.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1广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

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B.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始

3..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是保证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关中国近代以来宪法的制定,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制定的

D.《中华民国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质的文件

4..我国每年3月召开的“两会”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

A.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自治机关

5..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中“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它曾为国家统一做出重要贡献

6.(2008江苏单科)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共同纲领》封面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及及总结归纳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

小组展示分不正确、正确、创新三等打分;小组回答问题分不完整、完整、创新、提出新问题四等打分激励

七、教学板书

一、人民政协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

1、人民政协的召开

2、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3、新中国的成立

四、建国初的三大政治制度

(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六)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

(七)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八、教学反思

学生在阅读教材环节表现不错,能够达到培养学生认真读书及阅读能力提高目的,在合作探究环节回答问题不够积极,可能与设计问题难度有关,以后在问题设计上多动脑筋。

相关推荐

高三历史教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设计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的积极贡献。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建设任务,分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的不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方法,鉴别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和意义,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使学生掌握利用表格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2、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

3、通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本节重点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有着密切联系。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充分体现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中。因此,重点掌握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其它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本节的另一重点是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确立新型的国际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赞扬。深刻理解这一内容也有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和观察当今国际事务。

2、难点分析

本节难点是对新中国初期制定“一边倒”外交方针原因的分析,以及对此方针的评价。要正确理解“一边倒”的方针,必须分析建国之初国内外复杂的形势。高一的学生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比较缺乏,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1949年10月有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

生:新中国的成立。

师:新中国的“新”新在何处?

生: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成了国家的主人;从发展方向上看,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引入课题:大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新中国的“新”,今天,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新中国的“新”那就是外交。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师: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内环境呢?

生:军事压力(战争尚未结束,国民党负隅顽抗、威胁人民政权);经济形势十分严峻(财政困难、生产下降、生活困苦);

师: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呢?

生:不利形势: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美国实施扼杀政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有利条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社会主义形成世界体系;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

师: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与激烈斗争。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苏联代表的社会主义力量及其它进步力量无不欢欣鼓舞;但是国际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对新中国充满了敌意,他们从政治上进行孤立、经济上进行封锁,军事上进行威胁,妄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针对当时这样严峻的国内形势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你认为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要顺利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应制定出自己正确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09页中的《共同纲领》引文?,这一外交政策可用一句话来概括,是什么?新中国外交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共同纲领起了什么作用?

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国家独立、自由、领土完整以及世界和平的原则。使这项政策具有了法律效力,这表明伟大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始奉行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的外交政策。这与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的外交政策有本质区别。

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它包括哪些政策?这些政策的实行又有什么意义?四项基本方针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

生:

(过渡):新中国建立初期,遵循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上述四项基本方针的具体指导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 开拓外交的新局面

师: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哪些外交活动?取得了哪些突出的外交成就?

生:(指导学生看书,概括中国同苏联等国建立外交关系、中苏友好关系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内容)

1、同苏联等17国建交

师:当时开展外交的国际环境对于新中国非常不利,尤其是美国的敌视政策。因此充分地利用国际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对新中国来说至关重要。阅读课本109中图片和历史纵横,中苏建交有何意义呢?

生:(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有利于加强中苏两国的友好合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外来侵略,有利于我国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与此同时,我国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也获得全面发展,从而大大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维护远东和世界的和平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师:新中国不仅要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还要同意识形态不同的邻国、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外交关系。如何处理同亚洲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呢?

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师:内容是什么?提出有何意义呢?

生:(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世界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和争端的基本准则。?

3、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师:日内瓦会议是在什么情况下召开的?目的是什么

生:美国继续威胁新中国。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师:中国代表团发挥了什么作用?

生: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师:中国政府参加日内瓦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呢?

生: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在会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充分说明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在旧中国的外交史上是绝对没有的。(比较巴黎和会和日内瓦会议的情景,感受日内瓦会议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4、参加万隆会议

师: 亚非会议为何会出现气氛的紧张

生:美国的指示;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

师:周恩来的求同存异方针,同指什么?异指什么?

生:(概括回答)同:共同的遭遇既殖民灾难和命运;共同的任务既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反对国家封建势力;发展民族经济,都要求加强团结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异:社会制度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师:何为万隆精神?

生:团结、友谊、合作

师:这次会议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学生集体朗读110?

【小结】

材料1: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一百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四十多处。赔偿白银十三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一百五十多万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有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问:材料1 、2反映旧中国外交和新中国外交政策有何区别?为什么?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生:(讨论并回答)旧中国:丧失主权的不平等的外交,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旧中国原因:1、社会制度的落后 2、政府的腐败无能 3、科技、经济、军事力量的全面落后

新中国原因:1、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建立 2、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综合国力的增强

认识:1、落后就要被挨打,弱国就被强食,弱国无外交 2、社会制度落后必然导致外交的失败 3、誓死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后盾 4、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概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道这三项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初步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
注重启发式教学,可事先拟好专题,自由组合并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发表意见,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胜利的盛会。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对建立新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新中国的成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党的民族政策。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过程:
导言部分: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伴随着开国大典新中国诞生了,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有两项:一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人民民主政权的经济基础;二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
新课学习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的诞生(板书)
过渡:
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夺取全国胜利
指日可待。中国共产党为筹建新中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新国中的筹备工作(板书)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这个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转折关头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做了准备。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大会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国名、国旗、国徽、国歌等。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起到引临时宪法的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板书)
l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下午2点55分,毛泽东和一代开国元勋经新华门来到天安门,军乐队奏响了《东方红》乐曲,广场上人群欢声雷动。下午3时整,盛大而隆重的开国大典开始。毛泽东神情庄重,用力按动了通往电动旗杆的电钮……第一面耀眼夺目的五星红旗顺着旗杆,冉冉升起。与此同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这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毛泽东用响亮的声音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4.75亿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板书)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新中国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思考:
新中国政权与旧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的国家政权有什么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
权的国家。
过渡:
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几年以后,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共同纲领”已不适应历史任务的需要,形势发展迫切要求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部更为完备的国家根本大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板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过程(板书)
①时机业已成熟
到1952年,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也顺利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全面展开。在这种形势下,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也开始了新的起步。实行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条件已经具备,制定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时机业已成熟。
②1954年6月14日,宪法草案在全国公布,中央人民政府发出通知,号召全国人民对宪法草案进行讨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15日在北京召开。1954年9月20日,与会代表1197人全票通过宪法草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板书)
(1)主要内容
它的内容包括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
徽、首都等5部分,计4章,106条。
①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治制度;
拓展: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
国体指国家的阶级内容,说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政体说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领导是中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中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②规定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③宪法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并规定了
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步骤和方针。
④宪法还规定了国家的职能、公民享有的广泛的民主自由的权利以及应尽
的义务、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等。
(2)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两大原则,即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
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史称1954年宪法,是第一部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法。
(3)意义
它的制定和颁布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它记录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伟大胜利,也记录了建国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上的伟大成就。它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向、道路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基本原则和各项政治制度都做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它是全国人民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的纲领,也是中国人民必须遵守的根本大法,是中国走向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和新的起点。
思考: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为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两大原则,即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第一部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法。它是国家的总章程和根本大法,是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和组织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它的颁行,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为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3、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板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内部关系发生了变化,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逐步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民主党派也成为这部分劳动者的政党。为了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为力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板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板书)
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的因素(板书)
一是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境内各民族逐步汇合成了中华民族。
二是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
三是在旧中国,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原因和旧中国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政策,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四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命运。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板书)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把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2年8月,在总结内蒙古自治政府建立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又以法律形式把这种制度确定下来。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和基本制度。到1965年全国先后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
拓展: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图表
基本内容省级自治区的成立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各级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时间地区
1945内蒙古自治区
195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8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宁夏回族自治区
1965西藏自治区
4、意义(板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能发挥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积极性,又保证了中央必要的集中和祖国的统一。它把民族因素同区域因素、政治因素同经济因素恰当地结合了起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有利于保障各民族的关系;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小结: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成为新中国的建国纲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

[课后反思]
本课主要讲了三大制度,学生应该说都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堂中,很好地向学生强调了民主与法制。唯一感觉不足的是教学设计缺少了探究合作的课题,讲课方式较为老套,应该注意创新。

高三历史教案:《新中国政治与外交》教学设计


第八讲 新中国政治与外交

第一部分:课程标准与考纲解读

【课程标准】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2.新中国的外交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考纲要求和解读】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本课内容的政治色彩较为浓,很难从深层次评析,试题难度较低,主要对重大史实进行直接层面的考查,学生只需要针对性复习理解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即可。

(2)祖国统一:国家统一是民主政治中的重要问题,但在高考考查中难度不大,主要侧重于国家统一政策、制度的理解和国家为之而作的努力。以及目前台海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态势。

2.新中国外交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属于高考低频考点,从近三年上海、广东、江苏等地高考命题趋势看来,重点分布在新中国对外政策和原则的理解、不同阶段的外交成就、外交政策的不断完善等。

(2)开创外交新局面:属于高考低频考点,从近三年福建、广东、安徽、江苏等地高考命题趋势看来,重点是新时期对外政策的不断完善、70年代以来外交成就,特别是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

1.(2017·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2.(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3.(2016·天津文综,9)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这一声明 ()

A.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 B.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

C.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 D.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

4.(2016·江苏单科,12)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6.(2015·四川文综·8)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 )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第三部分:基础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的成立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意义:(1)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2)建立了新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知识清单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二、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建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地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

(3)主要职能:行使立法权、对政府两院的监督权、人事选举任免权以及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4)曲折发展:1957年的反右派扩大化、“文革”十年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出现曲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恢复和发展,并不断完善。

2.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简称:政协制度)

(1)条件: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是这一制度的基础。

(2)确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并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标志着这一制度的正式形成。

(3)方针: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82年修改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特点: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是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5)人民政协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6)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7)曲折发展:文革时期遭到破坏。

(8)作用:这一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定义: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2)确立: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了这一方针。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4)五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

三、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成就

1.条件:(1)“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

(2)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与平反冤假错案。

2.成就:(1)首先平反一系列冤假错案,这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

(2)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3)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和1999年《行政复议法》的出台,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4)进行基层直选,发展基层民主。

【例题】

1.(2014·高考江苏卷)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2.(2013·江苏高考,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3.(2013·北京高考,20)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四、“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台湾、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实践: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民间——政党——政府):

(1)台湾问题的由来: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1992年两岸在“一个中国”的问题上达成共识(九二共识)。

(2)发展历程:①1979年元旦,停止炮轰金门。

②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不断加强,通邮、通航、通商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③1987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④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大陆成立海协会。

⑤1992年10月,两会达成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史称“九二共识”。 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突破。

⑥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胡锦涛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3)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

有利因素:①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③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相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

④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⑤港澳问题的成功解决。

⑥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⑦两岸经济文化往来密切。

阻碍因素:①台湾岛内台独势力。

②日、美等国际反华势力。

【例题】

1.(2015·北京文综,19)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豪情满怀迎跃进②女民兵与样板戏 ③第一部宪法颁布 ④欢庆香港回归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2.(2012·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6)“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3.(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10)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知识清单二:新中国的外交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另起炉灶”(含义):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3.“一边倒”(含义):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

二、建国初期的外交

1.背景:美苏冷战,美国敌视中国,对中国实行包围封锁。

2.成就:

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中国已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其中苏联最先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的方针。

注:外交认识:

1.近代以来中国外交变化:闭关锁国——被迫外交——主动外交。

2.民族独立是外交的前提。

3.外交的根本出发点:国家利益。

4.认识到弱国无外交。

5.外交的强有力后盾:综合国力。

三、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条件: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孤立新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作用的加强;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中美关系正常化(70年代外交局面突破的关键)

(1)背景: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实力下降,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劣势;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国际影响力扩大。

(2)进程:“乒乓外交”,以民促官。(1971第31届世乒赛,日本);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上海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12月,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3.中日建交: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同年中日建交。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1.政策调整:①背景:改革开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②调整: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结盟政策)

2.成就: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01年,举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达成“上海共识”。

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001年,上海《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例题】

1.(2016·天津文综,11)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 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 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2.(2015·江苏单科·1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 )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3.(2014·广东高考文基,18)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 )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放弃“一边倒”政策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第四部分:重难点精讲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目的、主要内容、性质和重大意义

(1)目的及主要内容:为了保证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宪法中。

(2)性质和重大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布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1)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人口相对稀少,经济发展程度低;汉族聚居地区,人口密度过大,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需要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依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2)我国各民族之间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各有不同,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分别照顾各民族的风俗和习惯。

(3)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教育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这些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建国后政府必须充分重视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既不可以照搬汉族地区的做法,也不能机械地把对一个民族适用的方法移植给另一个民族。

第五部分:巩固与提升

1.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 B.政协会议 C.民族区域自治 D.村民自治

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国时期的法家也主张“法治”。下列对两个时期“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立法理念都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法律内容都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C.立法程序都体现民主特点 D.司法实践都有有效的监督机制

3.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 )

A.《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4.下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 )

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

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5.“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导学案及答案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导学案及答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导学案及答案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3.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①根本点: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前提:选民民主选举代表;③核心: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④关键: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比较(见表格)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
相同形式上相同:①都是国家的政权的组织形式;②都由定期选举的代表或议员组成;③都属于间接民主。
不同点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
阶级本质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体相适应,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
行使权力的主体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权力主体是人民。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以金钱为主体,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罢免议员。
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活动方式中国共产党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处于领导核心的地位,采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采用两党制或多党制,轮流执政的制度。
2.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的比较(见表格)
人民政协人民代表大会
同两者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
不同点性质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构国家权力机构,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居首位。
产生和组织方式由协商产生,即由上届委员会协商决定。由中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代表、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代表组成。由人民代表组成,县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下级再间接选举产生。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不具备法律效力。立法、监督、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决定。民主监督具有法律效力。
●典型例题1:
下图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图理解说明的实质问题()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超过旧政协
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派别很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有广泛的代表性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概念: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区域自治≠民族自治)
(2)实施原因:
①历史原因:我国长期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②现实原因: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为主;③其他原因:近代以来各民族共同御侮,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
(3)实施情况: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西藏自治区(1965年)
(4)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典型例题2:
2007年在选举出的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人数有所增加,达到242名,比十六大增加了12名,占十七大代表总人数的10.9%,比少数民族党员占全体党员总数的比例高4.5个百分点。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42个少数民族有代表当选。该现象说明()
A.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完全自治权B.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制度
C.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D.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1.(2008年,江苏单科,10)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
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共同纲领》封面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2.(2010年,江苏单科,12)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区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标志这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1.1949年10月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D.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民主集中制度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下列有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借鉴了近代西方的代议制B.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C.是直接民主制的一种形式D.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最主要方式
5.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和根本的政治制度;②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④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
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
程碑”表现在()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共同纲领》相比,其显著特征是()
①中国国家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责发生了变化
③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④第一次提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各机关奏事文书多达1660件,也就是说,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7件文书。朱元璋曾感叹:“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皆睡朕未睡。”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弹劾之。——《临时约法》
材料三

(1)造成材料一中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分)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点?(1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政治体制的什么特点?(2分)简要说明其社会影响。(3分)

(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哪些内容?(3分)各有什么作用?(3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清以来中国政治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专题四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参考答案(013)

题号12
答案AC


题号12
答案CB


题号12345
答案DADCC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12
答案DC
二、非选择题
3.答案要点:
(1)原因:朱元璋废除丞相,直接掌管六部,导致国务集中到皇帝一人身上。(2分)
特点:君主专制空前加强。(1分)
(2)特点: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2分)
影响:①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③推动政治民主化。(3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政治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2分)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2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的要求,保证了祖国统一,调动了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2分)
(4)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2分)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606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