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二历史教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教学设计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二历史教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开始传入、广泛传播到成为主流思潮这一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史实;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必然性;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了解和分析,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基础是中国革命的历史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在纷繁的新思潮中脱颖而出的历程及它的影响。

2、教学难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1、联系法:联系必修1中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2、提问法:就一些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问题进行提问;

3、讨论法:通过学习后,学生讨论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在中国传播。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初期,面临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前途一片茫然的中国,你会选择谁的思想来指导中国仁人志士的斗争和探索呢?孔子、孙中山还是马克思?(学生发表看法)那请你们说说不选择孔子和孙中山的理由。那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选择的呢?我们来一段材料(展示材料)

“马克思主义学说很符合中国国情,很能够指导中国革命找到一个正确的道路,它是经过种种选择比较之后,它不是某一个人,是一批人,是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其中主要是思想先进的青年人,要救国救民,大家共同认定的。”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改良中国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在纷繁的新思潮中脱颖而出?它是怎样传入中国的?传入中国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合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展示本课课程标准)本节课主要按三个线索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即进入中国——广泛传播——中国化。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阶段的学习。

一、开始进入中国

1、初步认识

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诞生标志是什么?(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其实早在20世纪初,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已有人开始介绍马克思主义。

(展示材料)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是怎样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据材料结合所学,由教师引导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出现和大批青年学生出国留学,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 其次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为各种思潮的传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

思考:请大家阅读教材57页内容思考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哪些人开始提马克思主义?(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 总结梁启超、朱执信、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 梁启超(改良派):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朱执信 (革命派):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较详细也曾介绍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无政府主义者:曾经介绍过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和思想。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初介绍马克思主义时存在什么问题?(初步接触,认识不全面、不深刻、不客观,容易误解、歪曲,因此社会影响并不大。)

2、系统介绍

(展示材料)那么我们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呢?(学生阅读材料后思考回答)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课堂讨论)为什么说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方向?

(教师总结)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内容由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转变为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什么时候变成了现实?(学生回答)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同时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带来了新的希望。为什么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传播?(多媒体展示相关信息)请同学们通过黑板上展示的信息来归纳其原因。第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第二,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思想基础); ?第三,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活生生的现实;第四,对西方帝国主义的幻想破灭、五四运动的爆发及对苏俄的好感。最根本的是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

俄国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给正在苦苦寻求救国之道的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在中国第一个扛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是李大钊,他成为了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为什么这样说?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7页,找出李大钊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所作的贡献。(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后回答) 1918年下半年,李大钊先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歌颂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5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了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较系统、完整的介绍,标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开设与社会主义有关的课程,利用讲坛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在李大钊的影响下,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大量阅读了关于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并积极投身到改造中国的实践中来,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了质的飞跃,从而转变成了马克思主义者。

(课堂探究)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一起来思考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吸引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后回答)

二、广泛传播

此时在思想上发生转变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他们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各种刊物对社会主义思想的介绍,也推动了新思潮的传播;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也在五四后传入中国。各种“主义“蜂拥而入,社会思潮竞起,如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实用主义、基特尔主义(展示每一种思潮的主要内容)。(学生简单分析各种思潮的缺陷)

1、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

面对新思潮,中国的知识分子也进行过选择、实践,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工读互助团的实践,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8页,思考下列问题:

工读互助团的实践为什么会失败?

一是因为经济上入不敷出;二是因为内部意见不合和热情减退,但最根本是因为缺乏存在的社会条件。

它的失败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使许多青年认识到改良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于是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谋求对社会的根本改造,客观上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进一步传播。

2、三次论战

但它的传播不是一帆风顺的。五四运动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但胡适等人仍然停留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立场上,新文化阵营发生分化。1917年,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回驳胡适的观点,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下面我们来看两则材料(展示材料),从中可以看出胡适,李大钊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其争论的实质是什么?(胡适鼓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李大钊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社会革命,认为“问题”与“主义”不能截然分开;其实质是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除此以外,1920年围绕“要不要建立‘劳农专政’的国家”等问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展开了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围绕“要不要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等问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同无政府主义者进行激烈的交锋。

请同学们思考,这三次论战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阅读教材58页后回答)

经过社会实践和相互论战,马克思主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得到了进一步传播。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为了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马克思主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后说说他们是怎样宣传马克思主义的?(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他们组织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翻译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经常举行演讲,宣传马克思主义。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看到了:五四运动时,当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时,先进知识分子通过哪些途径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进行了分析比较、宣传论战,经过求索、鉴别和实践,终于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才能够解决中国问题,从而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如此青睐马克思主义,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进入下一目的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请同学们想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该怎么理解?(学生思考,教师点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简单地宣传该学说,而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历史文化相结合提升为理论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我们来看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请学生阅读教材59页后归纳)(从李大钊到陈独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完成了从学术的介绍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我们再来看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通过哪些途径?(学生阅读教材59页)(各地共产主义小组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如上海小组创办的《共产党》月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还深入工人群众,进行宣传组织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早期的共产主义者为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进行了不懈努力。请同学们思考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对中国的影响?(阅读教材59页后回答)(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思考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条件;

第二,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阶级条件;

第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更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第四,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国际条件。jAb88.cOm

最后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想一想,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和社会建设相结合,产生了哪些优秀理论成果?(学生结合展示的材料回答)(这些优秀理论成果不仅指导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且还指导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今天我们要继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诠释现实、审视现实,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

(课堂小结)最后我们来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传入中国的?又怎样传播开来?

外部原因:十月革命为中国传来了马克思主义。

内部原因:①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②资产阶级斗争的失败和五四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传播; ③“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多知识分子的拥护;④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⑤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做练习巩固本节课知识点)

精选阅读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教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教案

课标要求: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背景和主要的代表人物,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了解资产阶级思想和无产阶级思想的不同;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之后成为社会新思潮的主流;了解问题与主义之争;

②比较当时传入中国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分析各种思潮的结局,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学习思考、比较分析、反复探索和实践的救国救民的真理,进而领会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对中国革命的重大作用和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分析五四爱国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结合前两节内容,归纳概括分析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及其实践效果,从而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②在教学中,教师尽量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并给予及时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了解五四爱国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理解新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树立追求真理的信念。

②通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了解和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在纷繁的新思潮中脱颖而出的历程及它的影响。

难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教学建议:

1、整体教学思路:本课知识理论性强,与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理解能力有一定距离,所以教师要尽量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设计贴近学生年龄特征的问题,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本课知识。可借助于多媒体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等进行教学。本节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一线索可分为四个阶段:开始传入——正式传播——争鸣竞逐——广泛传播,可让学生带着这一线索去梳理本节内容。

2、导入:利用多媒体投影材料“马克思主义学说很符合中国国情,很能够指导中国革命找到一个正确的道路,它是经过种种选择比较之后,它不是某一个人,是一批人,是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其中主要是思想先进的青年人,要救国救民,大家共同认定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明(引自《思想解放史录》),教师设问: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的理论武器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导入新课。

3、关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一目,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开始传入,二是马克思主义的正式传播及其影响。建议教师:

(1)马克思主义的开始传入,教师在讲解时可适当补充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以下几个问题:

①马克思主义能够传入中国的条件有哪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一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出现,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力;二是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潮的传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爱国心。)

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情况(注意梁启超、朱执信、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教师要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十月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

③分析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时的特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马克思主义刚传入,中国人只是初步接触,所以宣传不全面,其中不乏误解和歪曲,理解也十分有限,甚至缺乏准确和客观,因此,马克思主义在当时中国的社会影响并不大)。

(2)马克思主义的正式传播及其影响,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①了解马克思主义正式传播的背景。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国际方面强调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国内方面则注意引导学生探讨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正式传播之间的关系,并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使新文化运动由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②了解李大钊的生平以及其在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引导中国人走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学过,可由学生主讲,教师则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资料乃至视频剪辑等辅助。

③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李大钊等人传播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首先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觉悟,促进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展;其次在知识分子中掀起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热潮,并有一批知识分子在李大钊的影响下转变成为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者;与此同时,在思想上发生转变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他们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之间的桥梁。而他们的积极宣传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显著特点)

4、关于“新思潮的竞起”一目,建议教师:

(1)引导学生分析新思潮竞起的原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一、五四运动的洗礼,使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其中大多数人改变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旧观念、旧思想,开始关注社会主义,出现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二、各种刊物争相介绍社会主义思想,但当时对社会主义又缺乏科学的认识,所宣传的社会主义内容纷繁庞杂。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

(2)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列表归纳对比当时各种新思潮。(附表)

名称主要代表基本主张简单评述

无政府主义

泛劳动主义

新村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实用主义

基尔特社会主义

5、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一目,建议教师:

(1)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能够广泛传播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其他各种思潮的斗争过程中得到广泛传播的,论战是其最主要的途径。)

(2)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可让学生转换角色,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上个世纪初,举办一场“问题与主义之争”的模拟辩论会,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领会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相关内容。辩论结束后,教师适时的总结指出:这场论战的实质是社会主义革命论与社会改良主义的论战,它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内部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分裂的开始。(要求:课前教师提前布置学生利用互联网等查阅相关的资料,为辩论做好准备工作;辩论中,要求必须以理服人,史论结合,切忌空发议论。在辩论中,教师可以作辩论会的主持人,也可以加入到其中一方,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

(3)关于“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的内容,教师只需依据教材点出其失败的原因和影响即可。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继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途径和影响。(途径:一是组织学会,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宣传马克思主义;二是通过论战,继续和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划清界限。意义:扩大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使先进的知识分子更加坚定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就中国的信心,壮大了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6、本课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为什么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来救中国。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专题三)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专题三)》,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课标要求: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背景和主要的代表人物,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了解资产阶级思想和无产阶级思想的不同;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之后成为社会新思潮的主流;了解问题与主义之争;

②比较当时传入中国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分析各种思潮的结局,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学习思考、比较分析、反复探索和实践的救国救民的真理,进而领会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对中国革命的重大作用和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分析五四爱国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结合前两节内容,归纳概括分析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及其实践效果,从而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②在教学中,教师尽量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并给予及时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了解五四爱国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理解新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树立追求真理的信念。

②通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了解和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在纷繁的新思潮中脱颖而出的历程及它的影响。

难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教学建议:

1、整体教学思路:本课知识理论性强,与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理解能力有一定距离,所以教师要尽量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设计贴近学生年龄特征的问题,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本课知识。可借助于多媒体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等进行教学。本节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一线索可分为四个阶段:开始传入——正式传播——争鸣竞逐——广泛传播,可让学生带着这一线索去梳理本节内容。

2、导入:利用多媒体投影材料“马克思主义学说很符合中国国情,很能够指导中国革命找到一个正确的道路,它是经过种种选择比较之后,它不是某一个人,是一批人,是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其中主要是思想先进的青年人,要救国救民,大家共同认定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明(引自《思想解放史录》),教师设问: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的理论武器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导入新课。

3、关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一目,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开始传入,二是马克思主义的正式传播及其影响。建议教师:

(1)马克思主义的开始传入,教师在讲解时可适当补充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以下几个问题:

①马克思主义能够传入中国的条件有哪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一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出现,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力;二是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潮的传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爱国心。)

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情况(注意梁启超、朱执信、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教师要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十月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

③分析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时的特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马克思主义刚传入,中国人只是初步接触,所以宣传不全面,其中不乏误解和歪曲,理解也十分有限,甚至缺乏准确和客观,因此,马克思主义在当时中国的社会影响并不大)。

(2)马克思主义的正式传播及其影响,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①了解马克思主义正式传播的背景。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国际方面强调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国内方面则注意引导学生探讨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正式传播之间的关系,并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使新文化运动由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②了解李大钊的生平以及其在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引导中国人走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学过,可由学生主讲,教师则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资料乃至视频剪辑等辅助。

③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李大钊等人传播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首先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觉悟,促进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发展;其次在知识分子中掀起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热潮,并有一批知识分子在李大钊的影响下转变成为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者;与此同时,在思想上发生转变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他们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之间的桥梁。而他们的积极宣传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显著特点)

4、关于“新思潮的竞起”一目,建议教师:

(1)引导学生分析新思潮竞起的原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一、五四运动的洗礼,使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其中大多数人改变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旧观念、旧思想,开始关注社会主义,出现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二、各种刊物争相介绍社会主义思想,但当时对社会主义又缺乏科学的认识,所宣传的社会主义内容纷繁庞杂。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

(2)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列表归纳对比当时各种新思潮。(附表)

名称

主要代表

基本主张

简单评述

无政府主义

泛劳动主义

新村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实用主义

基尔特社会主义5、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一目,建议教师:

(1)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能够广泛传播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其他各种思潮的斗争过程中得到广泛传播的,论战是其最主要的途径。)

(2)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可让学生转换角色,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上个世纪初,举办一场“问题与主义之争”的模拟辩论会,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领会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相关内容。辩论结束后,教师适时的总结指出:这场论战的实质是社会主义革命论与社会改良主义的论战,它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内部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分裂的开始。(要求:课前教师提前布置学生利用互联网等查阅相关的资料,为辩论做好准备工作;辩论中,要求必须以理服人,史论结合,切忌空发议论。在辩论中,教师可以作辩论会的主持人,也可以加入到其中一方,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

(3)关于“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的内容,教师只需依据教材点出其失败的原因和影响即可。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继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途径和影响。(途径:一是组织学会,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宣传马克思主义;二是通过论战,继续和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划清界限。意义:扩大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使先进的知识分子更加坚定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就中国的信心,壮大了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6、本课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为什么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来救中国。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高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江苏省阜宁中学2010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

必修一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考点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3.体会马克思、恩格斯的创造品质和奋斗精神。

4.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

5.认识巴黎公社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与马克思主义诞生

(2)巴黎公社主要措施及其经验教训。

1.《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发表: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1848年2月,新纲领发表,这就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共产党宣言》。

(2)内容:

①《共产党宣言》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矛盾,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伟大的历史使命、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规定了党的纲领、目的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

②《共产党宣言》批判了种种社会主义流派,分析了产生这些思潮的社会阶级根源及其本质和客观作用;制定了党的策略原则: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反对主要敌人,在联合中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原则;同时,提出了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思想。

③《共产党宣言》还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的政党,没有自己的政党,就不能达到解放的目的。

④《共产党宣言》最后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3)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马克思主义诞生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经济条件: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阶级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时间集中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标志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③理论条件:吸收了19世纪三大优秀理论成果: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④实践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

(2)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巴黎公社主要措施及其经验教训

(1)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背景: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先后建立的国防政府和以梯也尔为首的临时政府,实行投降卖国和敌视工人的反动政策,是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巴黎工人是在祖国处于危急关头、本身遭到临时政府进攻的情况下发动革命的。

(2)成立:1871年3月18日革命成功,3月28日,在市政厅广场举行巴黎公社成立大会。在《马赛曲》的歌声和“公社万岁”的欢呼声中,巴黎公社正式诞生了!

(3)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①公社废除了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②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执行、军事、公安、司法、财政、教育等十个委员会,行使政府所属各部门的权力。

③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在任职期间,接受选民监督,随时可以撤换。

④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

(4)经验教训

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在19世纪70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同时,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可供借鉴的经验,这些是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有何区别?

(1)受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制约,空想社会主义是反映早期无产者群众的解放要求,科学社会主义是反映无产阶级的解放要求。

(2)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说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而空想社会主义则不能说明。

(3)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力量.是能够解放自己的伟大的革命阶级,而空想社会主义把希望寄托在拥有财富和权力的社会上层。

(4)科学社会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而空想社会主义否定阶级斗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

[真题1](07宁夏文综32)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这场革命是 (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起义 D.俄国二月革命

一.选择题

1.(07广东单科20)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

A.科学社会主义者B.空想社会主义者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

2.《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段话的核心应是()

A.夺取政权B.改变社会不平等现状C.废除私有制D.发展社会生产力

3.以下所列不符合《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有()

A、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

B、阶级斗争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4.右图为巴黎公社社员墙的画面,上面写着:“纪念1871年至1872年间在这里死去的巴黎公社社员。这些人曾经为建立一个更公正的社会斗争过,并且拒绝向敌人投降。”下列对此图理解错误的是()

A.真实反映了凡尔赛政府对公社社员的残酷镇压

B.表现出公社社员大无畏的品格和巨大的牺牲精神

C.此墙是巴黎公社斗争成果的见证

D.巴黎公社表现出的冲天精神鼓舞着后人为建立理想社会而奋斗

5.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的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三个最先进的国家”指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英、法、美

B.“三种主要思潮”指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

C.马、恩、列共同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马、恩汲取德、英、法优秀文化成果创立了科学理论

6.“共产党不屑于隐藏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这表达了世界无产阶级的心声,在马克思看来文中所说的“目的”是()

A.推翻剥削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建立全世界无产阶级联盟

7.《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A.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的

B.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

C.广泛汲取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

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8.下面两枚邮票分别是纪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位人物和一件大事,对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两枚邮票反映的内容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B.邮票上的人物直接指导着邮票上的事件

C.邮票上的事件不能体现邮票上的人物的观点

D.邮票上的事件丰富了邮票上的人物的学说

9.“我们过去是工人,现在是工人,将来也还是工人,我们不能像旧官吏那样窃取厚禄,我们领取的薪金,不应超出工人的水平”,有关该政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显示了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

B.巴黎公社因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自身力量弱小而失败

C.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D.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0、巴黎公社在客观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

A、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理论

B、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的理论

C、将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手里

D、资本主义所有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

二.主观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活动。”

材料二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法兰西内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史实指出为什么圣西门等人没有看到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活动?

这对圣西门等人的思想主张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所提及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上述使命中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公社“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4)有人认为巴黎公社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是资本主义由盛转衰的分水岭。你对此的看法是什么?

江苏省阜宁中学2010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

必修一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考点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真题赏析:C

一.选择题.

1-------5BDBCD6-------10BDDDB

二.主观题.

11.答案:

(1)原因:当时工业革命还未完成,资本主义还未充分发展,两大阶级的矛盾不是十分尖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暴露得不充分;无产阶级尚在成长过程中,不成熟。所以圣西门等人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活动。影响:使圣西门等人的思想具有空想性,不能指出工人斗争的根本道路和科学的社会发展规律。

(2)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社会生产力。核心内容:发展社会生产力。

(3)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由公民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社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4)这种观点错误。①19世纪70年代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发展时期,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法国资产阶级统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②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主要是因为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即民族矛盾引发阶级矛盾,导致发生革命。③19世纪末法国资本主义经济仍然继续发展,也说明了巴黎公社并没有敲响资本主义的丧钟。

高三历史教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历史教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学习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2、归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其理论观点,探究其历史意义。

3、了解巴黎公社的成立

【活动方案】

【导入】首先问同学们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中国现在实行的是什么社会制度?(社会主义)我们是根据什么理论来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马克思主义)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马克思的著作《共产党宣言》的销售和拍卖纪录,那么这本书到底有什么魅力可以跨越几百年,仍然畅销全球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本书,走进它所阐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

【过渡】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P85页第二、三两段以及下面《共产党宣言》的摘录,思考你从中读到了哪些信息?

活动一:品鉴《共产党宣言》之美

《共产党宣言》摘录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与意图。他们公开公布:他们的目的只能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至今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从上述材料中你读到了那些信息?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的诞生有何重大的意义呢?

【过渡】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大环境。那么那个时代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呢?请大家阅读书本第一子目内容,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梳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

活动二:探索“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原

(历史素材一)

【过渡】恩格斯曾说:“你想知道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样子吗?请看看巴黎公社吧!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下面我们一起结合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过渡】通过观看视频,大家已经对巴黎公社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那么马克思是怎样看待巴黎公社的呢?请同学自主阅读课本P86页“巴黎公社”这一子目,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三:追寻“巴黎公社”之迹

材料一 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

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

(1)根据材料一,说说你怎样理解 “自发性、偶然性”和“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巴黎公社的具体措施,分析巴黎公社是怎样“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的?

【过渡】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后来俄国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以一位伟人曾这样评价马克思主义学说: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敢于和善于吸取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我想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最后,我们整合三个板块对这节课来做一个小节:

【检测反馈】

1.《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④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 )

A.英、法、美 B.英、美、德 C.法、美、德 D.英、法、德

3.《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

A.它是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起

B.它批判继承了英法德优秀的理论成果

C.第一次提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有( )

①指导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③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④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A.③④ B. 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失败的社会根源是()

A.因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的领导

C.资本主义向前发展仍是当时世界的主流 D.没有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514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