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血肉筑长城”,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课题
第18课血肉筑长城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重大的胜利----台儿庄战役、主动出击日均的最大规模的战役----百团大战及抗战时期中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七大,进一步学习抗战胜利、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奠定和基础。
备课人
张卫卫
审核人备课时间重点、难点
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战役。中共七大的召开
上课时间课时数
1
学案内容
学习随笔(教法、学法)
一..预习填空题:
(1)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_____________。
(2)百团大战的时间是___________,领导这次战役的是____________。
(3)________年_______月,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召开第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党的思想路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________________。
二.预习检测:小组之间交换检查。三.疑难问题:四.合作交流:
1.你能试着从目标、规模和战机三方面来评价百团大战吗?2.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下面几种说法你同意吗?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
(3)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案内容
学习随笔(教法、学法)
五.小组展示:
六.学生回头看书:七.当堂检测:
1.百团大战发生在()
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中
2.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起止时间是()
A.1931年9月到1945年8月
B.1932年1月到1945年5月
C.1936年12月到1945年9月
D.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
3.关于台儿庄战役,正确的叙述是()
A..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胜利
B..歼灭日军10万人
C..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是彭德怀
D.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4.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共“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B.中共“七大”确定了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七大”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重新振兴
D.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5.被日本占领了长达半个世纪,终于在1945年10月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A.旅顺B.大连C.台湾D.福建
6.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诞生D.抗美援朝的胜利
7.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相比,中国一胜一负的关键在于()
A.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的英勇抗战
B.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
C.苏联红军对日作战
D.日本侵华兵力相对不足教学(后)记
八年级下册《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学案语文版
1.把握诗歌表现的主题,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
2.学习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才能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一)文学常识
席慕容,著名女诗人,第一本诗集。
纪弦,原名,曾用笔名。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是和。他的诗诗风明快,善嘲讽。主要作品集有:、、。
(二)音、义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隘口()山巅()损坏()蝉翼()蹲踞()荒莽()
(三)《长城谣》整体研读
1.诗根据内容的侧重和运用表达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
《长城谣》属于。
2.这首诗的意象是,它象征着。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用了第人称。这样写的好处是。
(四)《长城谣》分节阅读
1.在第一节中作者用、来修饰长城这个抒情意象的词语。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想想作者为什么会用这两个词一来修饰?
2.长城为什么使诗人唱不成声,写不成篇,一提起就烈火焚起?
3.第三节作者引用了《》的句子。“黄河,留进我不眠的梦中”这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试想一下,作者现在在想些什么?
第二课时
二、合作学习
(一)《一片槐树叶》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54年,诗人已经远离大陆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也许是一次偶然翻捡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的出现,触动了诗人感情中最敏感的一根弦,于是诗人借着这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了的感情。
(二)赏析《一片槐树叶》
体裁:
意象:
时间线索:现在——
感情线索:伤感——
双线合并:伤感这片槐树叶的神奇——
1第一节的句子缩成简单的陈述句是,作者为什么要对这句话前面加上非常繁复的修饰性定语?作者连用了三个“一片”,起到了什么作用?
2第二节中作者一个“”字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槐树叶在这寄托了。
3第三节中的“槐花香的季节”是在季。关于这个季节,你想到了什么?
一、课外拓展
今天我们学得两首诗都是借长城和槐树叶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的,请你列举出一些表达这类感情的句子。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十三长城的价值”,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十三长城的价值文章来源://m.jab88.com/j/99264.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