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共课时)

第一课时:9加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

(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板书设计:

教学小记:

第二课时:8、7、6加几

教学内容:书103-104页8、7、6加几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法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具准备:图、小棒、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黎、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同学们相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小组合作讨论。

小组汇报交流。

数出来的、8后边继续数、凑十法(8和2、5和5凑十)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方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回答后教

师指出: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8+5。

2、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5根小棒,然后从5根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一个小组汇报操作的情况,

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不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方吗?

4、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教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5、师小结“凑十”的方法: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三、巩固内化,发散思维:

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想出了做8、7、6加几的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有什么关系?(一样)那老师这里有一组题目8+9,看那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汇报:2和8凑十、9和1凑十、因为9+8=17所以8加9也等于17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圈一圈,算一算。

+=+=

2、公交车上原来有6个人,又上来了7个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小兔找家:每个小兔身上有一个算式,每个小屋上有一个得数,学生做对后,小兔就能回到自己家。

五、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了解到什么?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第三课时:用数学

教学内容:教材107页用数学及做一做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具准备:挂图、5个信封、5种数量不一的小动物、5幅情景图、5块黑板、5只粉笔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请来了好多小客人,

2、想知道他们是谁吗?那就打开信封,

3、请他们出来吧!

4、都有哪些小客人呀?

5、小客人都是第一次来我们班做客,同学们想不想和他们玩呀?不过小客人有个要求,就是在玩的过程中,大家要把小动物贴到情境图中,并根据你们贴的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把他写在纸条上。你们行吗?这么有信心呀!那就发挥你们小组的力量开始吧。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愉快最成功

6、学生分组活动。

老师刚才到小组中去,看到同学们合作的非常好,老师真是为你们感到高兴。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组提的问题?

7、展示各小组提出的问题。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你们能不能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呢?(让学生任选一个问题,但不能选自己小组的,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

8、分组解决问题,

9、小组汇报。

10、结合其中一幅图,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以小马图为例)

我们重点来看一下小马图,除了按左右来分,还可以怎么计算?

(按颜色分,5+2或2+5;按大小分,1+6或6+1)

小结:同学们真太聪明了,能从左右、颜色和大小这三个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一共有多少匹马?”这个问题。你们真棒!

反馈练习,强化新知:

看到同学们玩的这么开心,小兔子们也想来咱们班做客,他们都等急了,让我们用掌声请出他们好吗?(出示带问题的兔子图)

今天小兔子是带着问题来的,它问咱们什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合作完成,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

11、分组汇报。

12、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但说得很好,而且还想出了两种来解答,连小兔都在夸奖你们呢!

13、对想出两种方法的小组给予奖励:每组奖一颗智多星。

巩固新知: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课本上第107页的内容。打开书,先把例4的算式填上。还想不想继续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该帮助谁解决问题了?

14、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题。同学互评。做对的可以得朵花。

15、集体订正。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上的非常好,我们帮助小动物解决了这么多问题,都是用的什么知识?用数学来解决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揭题。数学知识可真重要呀!我们一定要学好它、用好它。

5、4、3、2加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使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提高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口算9+5=9+3=8+5=8+3=9+4=

9+2=8+4=7+5=6+5=8+6=

2、板书8+9=?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演示各种计算方法

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20以内的饿进位加法。(板书: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5+7=,同桌合作学习。

A、独立思考

B、反馈:生1把5分成2和3,3加7等于10,10加2得12,所以5+7=12

生2把7分成5和2,5加5得10,10加2得12,所以5+7=12

生3想7+5=12,所以5+7=12(以上3种板书)

C、小结: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用什么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8、4+8、3+9

A、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B、把得数写在书上

C、汇报不同D、的算法,E、师板书

3、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4、做一做。

A看图列式(此题可以一图四式,学生说哪种都可以)

B7+5=9+5=8+4=

5+7=5+9=4+8=

9+4=8+3=9+2=

4+9=3+8=2+9=

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巩固练习

12、先说得数,

13、再说算式。(练习二十一第1题)

1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二十一第2题)

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对照投影自批自改。

15、学生自己出题,16、其他同17、学抢答。

全课总结。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能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很快地讲出答案。

2、使学生能仔细观察事物,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

1、背诵10以内的加法表。

2、口算:9+8,9+6,8+9,6+9,9+4,5+9,9+5,9+2,2+9

二、仔细观察,探究新发现

1、揭题,明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仔细观察,竖着看、横着看有什么新发现?

3、小组交流

4、汇报并板书:竖着看第一个加数一样

第二个加数一个一个大起来

和一个一个大起来

横着看第一个加数一个一个小起来

第二个加数一个一个大起来

和一样JAb88.COm

5、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这些题你是怎么计算的?(凑十法,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巩固练习

游戏:出示一些算术卡片,找得数是12的卡片(看课堂实际可多来几次)

课后录:学生的发现真的蛮多的,如斜着看,第二个加数是一样的;一列一列的小起来……有了这些发现,我顺势让学生试着背出来,主要是想让那些平时做作业比较慢的学生能更快一些,想不到却成为本课的难题,以至于后面的巩固练习做了没多久的时间。我想背诵还是太难了,有点出课标,且浪费时间。

我们的校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4---115页

教学目标:

让学生参与多种活动,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渗透统计的教学思想。

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验,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接力棒,小跳绳统计图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我们的校园吗?为什么?

学生相互交流后,归纳:我们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同学们不仅能学到知识,交到好朋友,还能开展丰富多彩的的课外活动。你知道哪些课外活动?

提出课题:我们的校园

二投影展示,回顾知识:

出现校园的活动场景:从这里你看到了什么?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问,由其他同学回答或讨论。

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生活中的问题。

三尝试统计、感知统计:

课外活动,分组尝试统计;分成四个场地,跑步;跳长绳;拍皮球;做操。大家可以任意选择喜欢参加的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组长负责,活动五分钟后,统计出本组的人数,选择代表汇报本组的统计方法。

各组汇报统计结果:

观察统计图,回答相关的问题:八各组的统计结果在黑板上统计,从图中我们能清楚的了解我们班小朋友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想一想,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先同桌两人互相提问,然后解答。全班汇报:一人提问全班回答。

四全课小结:

今天通过开展活动,小朋友又重新认识了我们的校园,通过大家的努力,把我们的活动作了清楚的统计,还会根据活动情况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不同的方法尽心解决,小朋友真能干!

五课同中或课堂外再次实践:打开数114---115页,试着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课后小记:学生在整堂课中热情高涨,究其原因,我想是今天的数学真正做到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扩展阅读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学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看加法表找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一起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

1.现在4人一小组,把所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填完整。

2.出示整理好的20以内进位加法表,小组合作计算出答案。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用自己的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学生是复习的主人。

二、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1.师: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引导生回答:

(1)从左到右,各行是按照9加几、8加几、……的顺序排列的。

(2)每一竖行的第一个加数都一样,第一行是9,第二行是8,第三行是7……。

(3)每一竖行的第二个加数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如加2,加3,加4……

(4)各行中题的得数,下边的一题都比上边的一题大1。

2.师问: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启发生回答:

(1)每一横行第一个加数是从大到小排列的,9加几、8加几……

(2)每一横排第二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加2、加3……

(3)每一横排题的得数都相同,第一排都得11,第二排都得12,第三排都得13……

3.师:你还发现上有规律的排列?

启发生回答:每一斜行的第一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如7加4、8加4,第二个加数不变。

4.观察整个表,以6+5为界限,发现了什么规律。

(左边的题和右边的题相同只是两个加数位置变了,但是他们的和不变。在加法表中有一条粗线把加法表分成两部分,强调只要记住左边的20道题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序观察、分析,寻找规律,先按竖行找规律,再按横行找规律,然后从全表找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方法应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按照和是11、12……的顺序一组一组地说出进位加法算式,加深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表排列规律的认识,强化对20以内进位加法式题的记忆,提高计算熟练程度。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师:自己先思考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再同桌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熟练准确地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

五、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A)

课堂检测(B)

小小设计家---------我的快乐周末

你们自己设计一个周末活动方案:在儿童乐园里,如果你的爸爸妈妈给你20元钱,让你自己玩,你准备怎么去玩?

项目票价我想玩

过山车9元

旋转木马8元

海盗船7元

转盘6元

急流勇进5元

迷你火车4元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113页2、3、4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综合练习》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综合练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综合练习》教案

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6—87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综合应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2、通过现实的情景画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应用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口算比赛

教师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题目写在卡片上,组织学生进行口算比赛。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3题

先让生看图列出算式再交流。练习本题时,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独立地列出算式,通过小组交流,加强对多方面知识的巩固。

2、自主练习第4题

通过这道题目的练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自主练习第5题

出示87页停车场的情景图,先让生看图,理清图中所所包含的种种信息。然后根据信息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独立解答后,让学生进行交流,并说出运用了图中的哪些信息,解决了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4、自主练习第6题

通过涂得数是11的部分,练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课堂小结

四、教学随笔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用不同的视角观察图,从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依据整体部分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图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清楚什么是“不同视角”和“为什么视角不同最终的计算结果却相同的”的道理。并掌握用不同视角看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研究问题的乐趣,享受学习过程。

二、目标分析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观察角度不同,得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同时,感受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视角观察图,获取不同的数量,并依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

四、教学准备

课件、正方形和三角形学具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口算练习

课件出示口算题:

8+7=8+6=9+8=8+8=

9+5=6+9=9+9=5+7=

6+7=4+9=4+8=9+7=

学生口答并订正。

2.欣赏图片

课件出示图片:

让学生观察图片,看同一幅图片,看到的结果却不同。有的学生看到的是两个人,有的学生看到的是一个花瓶。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的方式,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向学生渗透“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了结论也不同”。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观察图片,分享信息

课件出示例5情境图。

请学生看这幅图,并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一:前一排有7个人,后排有8个人。

预设二: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预设三:要解答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

(2)动手操作,尝试解题

学生收集完信息明确问题后,提问:怎样解答?

让学生借助学具(正方形和三角形)摆一摆或者画一画,表示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列式并计算出结果。

2.汇报交流,分享智慧

展示学生的作品。

预设一:摆一摆,借助学具摆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预设二:画一画,用示意图来表示自己的想法。

预设三:圈一圈,在图上圈画出自己的理解。

学生用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7+8=15(人)9+6=15(人)

追问:为什么用加法?

3.对比反思,深化理解

(1)对比方法

不同点:这两种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一种方法是第一排人数加第二排人数就是一共有多少人;另一种方法是男生人数加女生人数就是一共有多少人。)

(2)回顾反思

让学生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先观察图片知道了已知信息和问题是什么,再通过摆学具或者画图帮助我们分析并解决了问题。)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后,让学生对比两种解题方法,思考两种方法的不同点是什么,在思考的过程中,再一次理解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理解“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另外,在回顾解题过程中,帮助学生理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97页做一做。

先独立解决,再汇报交流想法。

(2)完成教材99页第1题。

先独立解决,再汇报交流想法。

2.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下图:

一共有多少盆花?

让学生先独立解决,再汇报交流。

小结:这幅图可以从花摆放的方式和颜色两个角度观察,获得信息不同,但是解决问题用到的数量关系相同。

(2)算一算有多少个气球。

学生会出现4+2+2和4+4两个算式,教师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4+2+2表示的意思,两个2分别表示的意思。

(3)算式与下面的图有关系吗?

算式1:3+4

算式2:2+5

在学生进行判断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

【设计意图】练习分为两个层次,基础练习是对例题的巩固,并进一步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拓展延伸中创设了比较开放的问题情境,通过这样开放的情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出现三种不同的花,并且这些花的排列是有规律的,通过开放的题目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回顾知识

说一说什么是不同角度观察图?

可以从什么角度观察图?

说说自己还有什么要解决的问题。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法》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 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44-45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小鸡图,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

(2)出示青蛙图,图3,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你能帮帮他吗?

3、“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加法算式:1+1=( ),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出示:2+1=( ),1+2=( ),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摆小棒、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第5题)。

六、课堂总结:

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板书设计:

5以内的加法

3 + 2 = 5 读作:3加2等于5

加号

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计算。

教学反思:

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到加号是表示运算的符号,这还是第一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在教学中实现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结合。

3.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4.采用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培养了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自信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案例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案例

9加几教材说明

单元主题用开运动会的场景图,生动地描绘了学生参加各项比赛的情景。画面上有跑步、跳绳、舞蹈等项比赛,还有观战的学生等,为学习计算9加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画面最左边看台上放有一箱多饮料,箱内有9盒,箱外有4盒,看台几个小学生围绕“还有多少盒”的问题,发表着自己的想法。画面以对话形式,呈现了解决“还有多少盒”这一问题的三种方法:①点数,一盒一盒数出结果:“1,2,3,…,12,13,一共有13盒”;②接着数,箱内有9盒,从9起接着数,数出结果:“9、10、11、12、13,一共有13盒”;③“凑十法”,箱内有9盒,“放进1盒凑成10,10+3得13”。画面上的小精灵问“你是怎样算的?”,体现了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的编写意图。

第一课时9加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89页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9加几加法的算理,经历9加几加法的计算研究过程;

2、使学生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凑十法

五、教具学具

小棒、投影、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填空、分析这些数的分解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计算

10+5=10+7=10+3=10+1=10+8=

3、数星星(放投影)

①要想数出一共有多少个五星,怎样数才能又快又准确?

②老师根据学生说的来演示:一个一个的数

先数出几个,再数出几个。两部分加在一起。

先数出十个圈起来,看外面还剩几个就是十几个

(二)教学新知

1、今天我们学习9加几

2、课件出示89页例一情境图

师:这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我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分析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板书9+4=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9+4=。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开始和同学合作用小棒摆一摆

3、汇报小组合作讨论结果

师:大家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请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台上展示你们的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

生1:我们是数出来的。1、2、3、……12、13,一共有13盒。

生2:我们是看箱子里有9盒饮料,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生3:把外面的一盒拿到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就是13盒。

生4:我们是用小棒代替饮料摆出来的。

师:这些方法都正确。怎样摆才能让人一看就知道一共有多少?(请学生边摆边说)

学生在投影下摆小棒。

第一种方法:从右边的4根小棒里拿出一根放在左边,左边就有了10根,右边还剩3根,一共就是13根。

第二种方法:从左边的9根小棒里拿出6个放在右边,右边就有了10根,左边还剩3根,一共就有13根。

师:这两种方法都能看出一共有13根,哪一种方法更好?

学生讨论并小结:第一种方法更好。

师:根据这种摆的过程说一说9+4=?怎样计算。

生:因为4拿出1来给9就是10,10再加剩下的就是十几。

师边说边板书:

4、投影出示计算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9+7=9+2=9+8=9+9=

师: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点,算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讨论回答)

生:都是9加几等于多少。都是从另一个加数拿出1给9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

5、拓展知识(放投影出示练习题)

9+5+1=9+2+7=9+4+4=9+3+6=

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6、课堂练习

①课件出示课本89页做一做1、2题

②速算练习:每次找两个学生,一个出题,一个解答。

7、课堂总结

①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

②师总结

8、板书设计

9加几

8、7、6加几教材说明

第1课时

例2用一群参加赛跑的小学生引入“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学生”的问题。

画面下面显示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解决8加5等于多少的问题,认识把8凑成10的过程。教材中还在8+5算式下面注出不完整的凑十过程,要求学生自己把加数分成2和几并算出结果。这样,及时抽象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的方法,促使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第2课时

例3以8+9为例呈现了三种计算方法:(1)把8凑成10;(2)把9凑成10;(3)根据9+8=17,想出8+9的得数。具体体现“算法多样化”的理念。其中,应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算8+9=17是重点内容。教材中想的过程以9+8=17与8+9=□上下对照的形式出现,给学生算8+9时一个依据,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迁移。这里,不要求学生概括,只要学生说出:因为9+8得17,所以8+9也得17。

第二课时8、7、6加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91页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计算8、7、6加几,理解“凑十法”;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8、7、6加几计算方法的算理

难点:自主探索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四、教具学具

小棒、视频投影、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2、

3、9+()=108+()=107+()=106+()=10

4、9+2=9+8=9+6=9+7=9+9=

5、8+2+4=7+3+2=6+4+7=

(二)、新课

1、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并汇报:8个小朋友在前面跑步,后面又来了5个小朋友。

师: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跑步?

前面的一组比后面的一组多几人?

后面的一组比前面的一组少几人?

师:(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怎样列式呢?谁来说一说?

生:8+5

8-5=3(人)

8-5=3(人)

师:减法解决的问题比较简单,今天我们重点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跑步?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请小朋友们先独立思考,想出自己的办法,然后再和小组中的同学交流一下,一共想出了多少不同的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讨论

师:大家来说一说能用哪些方法解决问题?

生: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人。

生:我们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13人。

生:我们是把后面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前面的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我们是把前面的8个小朋友中的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面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

3、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师:8+5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交流汇报,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用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们小组先摆了8跟小棒,又摆了5跟小棒,然后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老师再请几个小组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做的。

老师根据几个小组汇报的情况,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由于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其他方法,如数数法、接数法便不再出现或很少出现。

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5、7+5、6+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

小结“凑十法”: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几的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4、巩固内化,发散思维

(1)圈一圈,算一算

(2)1路公交车上原来有6个人,又上来了7个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

(3)计算

8+6=7+8=6+5=9+4=

(4)思考题

8+9可以怎样算?你喜欢哪种方法?

5、课堂总结

你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92页。

二、教具学具

课件、口算卡片

三、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8、7、6加几的计算,学会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口算;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

掌握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口算8、7、6加几。

五、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及正确率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说出:几和几可以凑成十。

2、口算

9+5=()8+7=()6+7=()

9+7=()9+6=()9+3=()

7+4=()6+4=()8+5=()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8+9=()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各组出一名代表汇报。

汇报结果:

方法三:因为9+8=17

所以8+9=17

师:你认为哪种方法计算起来更快?为什么?(学生讨论)

学生的意见很多,教师总结:前两种方法都是用凑十法计算的,第三种方法是把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知道了9+8=17,就能得出8+9=17

小结: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三)巩固练习

1、写出得数相等的算式。(课件出示)

9+6=()8+2=()3+9=()

3+4=()7+5=()8+0=()

0+7=()4+8=()6+7=()

2、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二题。

3、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一第一题。

4、看谁用的方法好

6+5+4=()7+8+3=()

(四)课堂总结

①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

②师总结

(五)板书设计

因为9+8=17

所以8+9=17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5、4、3、2加几教材说明

经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本节5、4、3、2加几,都是与前两节内容相关的小数加大数的式题,都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算。教材内容的设计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这些计算。

例4在算式的旁边有小精灵提出的问题,意在引导学生用7+5、8+5想出得数,使学生初步学会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例4中要求学生用学过的8+4、9+3算出4+8、3+9的得数,以巩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小数加大数。

第四课时5、4、3、2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9十5=9十3=8十5=8十3=9十4=

9十2=8十4=7十5=6十5=8十6=

2、8十9=?

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5、4、3、2加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板书:5、4、3、2加几)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师:小明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8个梨,你能帮小明算一算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吗?

问: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板书:5+8)

问: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交流,老师板书,总结算法.

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1)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凑十法)

(2)是怎么想的?(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板书:5+8=138+5=13

师:请你试着算一算这道题.

学生试做以后进行交流.

问: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谁和他的算法不同?

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用不同的方法计算5加几的题目,那么4加几、3加几的题目怎么做呢?

2.教学例2:4+7=□3+9=□

(1)板书:4+7=□

师问:这道题,你怎样想?

想:7加4等于11,4加7也等于11.

师说:同学们算得真快,下面老师再出一道题,看谁算得快.

(2)板书:3+9=□

指名说: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想大数加小数,9加3等于12,3加9也等于12.

(3)小结.

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几道题,都是几加几的题?(是5,4,3加几)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怎么样?(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小.)这就是小数加大数.看到这样的题,我们应该怎样想?(想大数加小数)对!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算得又对又快.

2、小组合作,探究5十8、4十8、3十9。

①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

②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③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师提示1:20以内是指得数从11到20。

师提示2:进位加是指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学生抢答汇报得数。

3、看书质疑。

4、做一做。

①看图列式。(第1题)

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②第2题和第3题。

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三、练习

1、先说得数,再说算式。(练习二十二第l题)

每个图形的角上都有一个数,用外面的数加里面的数。按照外面的数变化按顺序先说得数,再说算式。

学生汇报。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二十二第3题)

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集体订正。

3、练习二十二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二十二第2题。

先让学生看懂这个表,让学生把得数填在书上表内。(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鼓励他先说问题,再计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板书设计

5、4、3、2加几

5+8=138+5=13

4+7=

3+9=

第五课时求一共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97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之后,用20以内进位加法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中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依据不同的标准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找到不同的办法来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分析情境图、搜集正确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一定的看图分析信息的能力:根据一幅具体的情境图,能够较为全面地搜集信息,能根据自己搜集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而本课时中的问题已经不用学生提出,他们只要结合信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可以了,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训练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

3.感受数学中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难点:对同一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铅笔情境)。

师:今天老师请到了咱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位好朋友跟咱们大家一起来上这节数学课,大家想知道她是谁吗?

生:想!

师: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先出示图1)同学们快看,大家还记得她吗?

生:记得,是笑笑!

师:恩!同学们真棒!那大家快看看,笑笑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啊?

生:铅笔。

师:非常好!再请大家仔细地看一看笑笑是怎样拿铅笔的呀?

生1:笑笑一只手拿了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了2支铅笔。

师:说得真好!(接着出示图2)同学们再看,从这幅图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2:笑笑把她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了一起。

师:说得真棒!接下来请大家数数“当笑笑把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一起之后,她的手里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生:一共有5支铅笔。

师:好!同学们真棒!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小棒代替铅笔跟着老师也像笑笑这样来表演一下!

生:(师和生一起模仿笑笑场景,边做边说:一只手里有3根小棒,另一只手里有2根小棒,把两只手里的小棒合到一起,一共有5根小棒)

师:恩!同学们刚刚表现得都很棒!个个精神都很饱满!希望接下来同学们能够表现得更加好!

师:说到这里,可能已经有同学猜到了,咱们今天这节数学课的课题就是《一共有多少》【板书课题《一共有多少》】

二、学习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过什么节日?

生:六一国际儿童节。

师:为什么呀?

生:①因为六一是我们自己的节日;②我们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上舞台演出,庆祝节日。

师:那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吧。

出示课件,情境图:图一(教材97页例5插图)

师:同学们仔细看一遍,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

老师巡视,及时和学生交换看法,给予点拨。

生:①前一排有7个人,后排有8个人。

②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③一共有15人。

师:你怎么知道一共有15人呢?

①数出来的,1.2.3.4……15,一共有15人。

②前排7人,后排8人,把前排和后排的人数合起来,就是15人。列出算式:8+7=□人

③男生9人,女生6人,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合起来就是15人,列出算式:9+6=□人。然后算出得数。

④师:大家想一想,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呢?(我们解决了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⑤同学们用了几种方法呀?(3种。)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所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呢?

生: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结合解决“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的情况,肯定学生探索的解决方法,同时特别强调:把这些人分成前排和后排时,可以列出算式:8+7;分成男生和女生两部分时,可以列出算式:9+6,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寻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同时让学生明白,当数量多的时候,点数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三、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1、教材97页,做一做,看图列式计算。

①与周围的同学互相说一说题意,然后指出两名学生向全班同学说一说题意。

②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8+4=12(只)或6+6=12(只)

③班内交流

然后选出代表说一说题意及解决的什么问题,怎样想的。用什么方法计算,结果是什么,同时比一比看谁说的清楚、合理、正确。

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天鹅?”这幅画中按天鹅的位置分成两部分;左边有6只,右边也有6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鹅,列出算式:6+6.还有同学按天鹅的颜色分,白天鹅8只,黑天鹅4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鹅,可以列算式:8+4

2、小结: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独立完成练习题,练习二十二的第一题。

四、总结提升: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呀?有什么收获呢?把你们的收获向爸爸妈妈汇报一下吧。

板书设计:

求一共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一共有多少?

1.数出来

2.8+7=15(人)前排7人,后排8人,共有8+7=□人

3.9+6=15(人)男生9人,女生6人,共有9+6=□人

第六课时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花。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春天到了,花儿都开得,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了几朵漂亮的花,我准备拿走3朵送给我们班的小朋友,你们看看还剩几朵了?(2朵)

提问:那么你知道老师原来有多少朵花吗?(5朵)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回答:

1.我数出来的(师引导:你怎么数的,生:先数拿走的3朵,再数剩下的2朵,两个合

起来就是5朵)

2.我算出来的(师引导:你怎么算得,生:把拿走的3朵和剩下的2朵加起来就是5朵)

师边小结边演示:要求原来有多少朵花,就要把拿走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师将拿走得的和剩下的放回到一起)这几个小朋友回答的真棒,这朵就送给你了。

二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情境(老师领走了7个哨子,还剩下5个哨子,请你猜一猜,原来有多少个哨子?)

2.怎样求出原来有多少个哨子?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算?为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后明确:盒子里原来的哨子是总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领走的7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求原来有多少个哨子,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师板书:7+5=12

3.追问:7512分别表示什么?7+5=12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再说一说列式的思考过程。)

4.老师说明:从现在起,列式计算后还要口答问题。例题这样口答,口答:盒子里原有12个哨子。学生自己口答一遍,再集体口答—遍.

5.小结:这道题已知老师领走了7个哨子和盒子里还剩5个哨子,求原来有多少个哨子就是把领走的7个和还剩的5个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算式列成7+5=12,也可以列成5+7=12,计算后口答问题.

三、巩固练习

谈话: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做一做“

师:你能看图说出题目中的两个已知的条件吗?你是怎么找到的?题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算式吗?

生:学生列算式,并口头回答。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学生回答)

师:对,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就是把已经吃掉的和还剩的合起来。

2游戏活动

A师示范游戏:借给某某同学6朵花,还剩7朵花。算一算老师原来有几朵花?怎么想的?

B学生游戏:同桌合作,模仿刚才的借花游戏,同时说一说游戏过程。

借给的:

剩下的:

两部分的和就是总量,即原来有多少朵。用加法计算。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向爸爸妈妈汇报一下吧。

板书设计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7+5=12(个)5+7=12(个)

8+6=14(个)6+8=14(个)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统计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统计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统计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注意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统计内容的选择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学生统计花坛每种颜色花的数量,统计学生的生日在几月份,调查同学们周日喜欢做什么事情,调查同学们喜欢吃什么水果等。.内容的编排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如通过统计学生喜欢什么颜色、喜欢吃什么水果、喜欢做什么事情等,了解到大家的爱好是什么?特长是什么等等,使大家体验到统计确实是有用的.。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单元教学难点:

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课题统计教科书第93页、94页.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彩笔,食品图片。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原始数据,并指导看图.

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吗?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想不想听?

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叫聪聪的猴子。

大家好,我叫聪聪。明天是我的生日,我邀请了许许多多的好朋友来为我庆贺,你想认识它们吗?瞧,这就是我的朋友们。

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1.提问。

a.聪聪的好朋友都是谁?它们各有几只?

b.不知道,没数清,那我们再来看一遍,这次你可要数仔细。

3.提问。

a.三种动物各有几只?谁同时数出来了?

b.没有数出来,(大家数的只数不一样)看来光靠数还不行,还要用笔记一记,我再给大家放一遍,但你们要想出一个又简便又好记的记录方法把小动物的只数记下来,行不行?小组讨论一下,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好。

4.汇报整理数据的方法。

a.谁来说说你们组想用什么方法记录?

b.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记录的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好记就用哪种方法,好吗?

c.下面就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记下小动物的只数,开始!

5.再看画片。(慢动作的。)

6.展示整理数据的方法。

a.请你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b.大家同意吗?

c.还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吗?

7.小结。

同学们真棒!想出了用各种符号记录每一种动物的只数。大家知道吗?这些方法,就是数学中的“统计”真聪明!板书课题:统计

8.比较。同样是用符号来统计,哪种统计方法简便?为什么?

用统计图表表示数据

1.出示统计表。

2.提问。

a.这个同学统计出的每种动物各有几只?学生说教师在表中填出数:7、4、6

b.聪聪的朋友各有几只?请看!

3.继续看画片。

4.提问:这个同学统计的对吗?你们统计对了吗?

5.你能不能把这些数量填到表中?

6.学生在练习纸上填写统计表。

7.展示学生填的统计表,集体订正。

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1.根据这三种小动物的只数,请你在这幅图上涂上颜色表示出来。比一比,看谁涂得又对又快。

2.学生根据数据用水彩笔在条形统计图上涂色。

3.展示条形统计图,集体订正。

a.你涂了几个格子?为什么这样涂?

b.他涂得对吗?

c.我这儿还有几个同学的作品,请看!

d.他们涂的又对又漂亮!你们涂对了吗?

4.观察这幅统计图,你能发现些什么?

练习应用

1.聪聪明天要过生日了,现在它在干什么?我们去看看。

2.继续看动画片。

(小猴聪聪):这么多好朋友来我家,我要买些好吃的食品招待它们。

这么多好吃的,我该买些什么招待它们呢?小朋友,你能帮我选一选吗?

3.大家愿意吗?

4.打开桌上的信封,看看有什么?

5.听清要求:根据聪聪家来的客人和食品的种类以及数量,先小组讨论一下要选哪几种食品,把食品的图片贴在这个表的上面(出示统计表),下面写出所选食品的数量,然后每位同学再根据所选食品的数量,在下图中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出示统计图)。

6.展示、评价。

a.××,给大家说一说,你选了哪几样?为什么这样选?

b.还有谁愿给大家说一说?

c.这么多同学想说,这样吧,说给同位听一听。

7.看着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8.同学们帮助了聪聪,聪聪可高兴了。

9.电脑继续放动画片。

(小猴聪聪):谢谢小朋友的帮助,欢迎大家明天到我家做客,再见!

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用到统计的方法。比如,刚入学时,老师要统计出班中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以便给大家安排好座位;学校要统计出一年级有几个班,每班有多少人,以便给大家订做校服,这些都是运用了统计知识。

实践活动

课下就请你做个小小统计员。咱们学校有这么多树,你能统计一下有几种,各有几棵吗?

现在我们就拿好笔和要填的表到校园里去看一看,统计一下。

1、创设情境,从学生熟知的投篮比赛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的意义。体育比赛中的统计得分用到的就是统计知识,学生对于此已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所以,在新课导入时,我设计了小动物投篮比赛的场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使学生对统计的目的非常明确,为下一个环节的调查统计指明了方向。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探索统计的方法,使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过程,分析统计的结果。在教学中,我先和学生一起用小方格来表示红花的盆数,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尝试这种表示方法,为下一个环节正式的统计图的出现奠定基础。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时我要学生用写“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数据,对学生来讲是个比较生疏的方法,要指导练习。我给学生推荐了用写“正”字的方法,就让他们来统计,结果发现有的学生无所适从,所以在这里我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今后要注意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才是。

课题统计练习十七第1题和第2题。设计

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并学会统计的方法。.

教学重点教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进步理解统计的意义.。

教学难点填写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方法.。

课前准备12两题事先画在小黑板上.。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说说统计图和

统计各是怎样的?

二这节我们再来练习做统计图和统计表.?

出出示小黑板第一题.指导看懂图意,并进行统计,。.

一月份出生的几人举手、让一个同学在表上涂几格。.

就这样每个月份出生的人数全都统计出来.。

填下面的统计表.。

完成填空.。

校对。

出示第二题:

图上画了什么?是用那些图形拼起来的?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吧

各组派一名代表到前面来填写统计图,每个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各组各自完成。.

各组在全班班进行交流,用的是什么方法,是怎么统计的?这样的方法好不好?为什么?

各组学生按照自己组的方法填好统计表.。

检查校对。

说说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巩固提高..

小组合作:各小组完成一个统计表.自己去搜集资料,喜欢什么就搜集什么?

例喜欢吃什么水果?喜欢什么活动等。.

汇报交流.。

课题统计练习十七第三题第四题。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统计知识,并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和找规律的知识.

教学重点巩固统计知识.。

教学难点统计的方法。

课前准备小黑板准备第四题.。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0以内加减法,

指名板演上面四道,再说说是怎么算的?

全体学生在书上完成第三题.。

检查校对。.

二小黑板出示第四题。.1指导看懂第四题.。

指名提出问题。

把个种交通工具的数量在格子中涂上颜色.。

按小组填好统计表.。

检查校对.。

鼓励学生说说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思考题:

看!小猪出了一个题目,要考考我们,用这三张卡片有六中排法你能排出来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完成.。检查校对。

四课外延伸:自己去调查一样喜欢东西,然后再交流.。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数》数学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数》数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数》数学教案

第九单元 总复习

第一课时: 20以内的数

教学内容:教材105页的第1题,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1~20各数,20以内各数的组成及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 注重计算速度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和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计数器,各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

十九 十五 十一 二十

(3)学生数数

(4)两个两个的数

(5)填数,完成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

(1)出示数位顺序图

提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

提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3)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

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4)学生做教材第105页第1题的第3小题。

(5)师生对口令(11~20各数的组成)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什么?1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三)复习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

(1)出示教材第105页第1题的第2小题。

先让学生口答,再在教材上填写

(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我是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我比8少1,我是几?我是14和16之间的一个数,我是几?等等……

(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反思:

青岛版一年级上数学《小小运动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岛版一年级上数学《小小运动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通过做练习,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2、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教学难点:

加强高效率的联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1、第一题:是通过给出实物图和相应的算式,让学生圈一圈,算一算,能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过程。让生交流第一小题后,再让生做第二小题。或让生独立完成。

2、游戏。(小组说加法算式)

游戏规则:说得数是11的算式,就要把得数是11的算式如9+2、8+3等全部找出来;说9加几的算式,就要把9加几的算式如9+2、9+3等全找出来。学生除了说得数是11的算式,还可以说得数是12、13、14、15等的算式,还可以说8加几、7加几等的算式。该游戏应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3、找朋友连线。

先让学生明白小袋鼠和小猫为什么连起来了,知道得数相同的是朋友,然后再独立的进行找朋友连线。如果将这道题制作成卡片,在同学之间进行类似的找朋友游戏,可使学生觉得更有趣。

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教师先让学生进行口算,填写得数,再订正结果时,让学生观察、比较算式,初步体会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化,和也随着变化的关系。不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只要能有体验就可以了。

5、拔萝卜。

(1)引导学生看图(两只小兔正在用力的拔萝卜,一只小兔身边放着7只萝卜,另一只小兔身边放着4只萝卜。)

(2)根据观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独立列算式,集体订正。

6、游乐场。

(1)来到游乐场,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提出哪些加法问题?同位互相说一说。

(3)指名说问题,大家一起解答。

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一共有多少朵花?

一共有多少棵大树?

7、课堂小结:谈谈本节收获。

整理与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表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整理与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表》,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银坑小学-----肖秋红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12页,整理与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重点: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里的40道算式里有20道是一样的。

难点: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发现规律。

教学具准备:表格、卡片

【教学实录】

一、激发学趣、揭示课题。

1、师出示动物课件(或卡片)

师: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你最喜欢这里的哪个小动物?

生1:……生2:……

师:想和它们做好朋友吗?

生:想

师:它们每人手中都有一道算式,小朋友要答对它们手中的算式,它们肯定会和你做好朋友的。师出示动物课件(或卡片)

2、观察发现、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

生:学过

师:都些什么算式啊?

生:都是9加几的算式

师:哦,都是些9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前面我们还学习了哪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呢?

生1:还学过8加几的进位加法。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生2: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与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板题)

生读题

二、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1、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

师:小朋友!那你也能像老师这样写一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吗?

生:能

师:真历害!那好,

第一组小朋友写出所有9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二组小朋友写出所有8、7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三组小朋友写出所有6、5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四组小朋友写出所有4、3、2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师:哪位小朋友能到黑板上的卡片上写的?每组1人代表,记得小朋友本组的任务哦。

生1:9+2=9+3=9+4=9+5=9+6=9+7=9+8=9+9=

生2:8+3=8+4=8+5=8+6=8+7=8+8=8+9=7+4=7+5=7+6=7+7=7+8=7+9=

生3:6+5=6+6=6+7=6+8=6+9=5+6=5+7=5+8=5+9=

生4:4+7=4+8=4+9=3+8=3+9=2+9=

生可有序可无序可横写可竖写

(1)生写完后,师给出评价,把没写到的补上并表扬学生。

师:下面小朋友也都写好了,哪位小朋友能将黑板上的卡片排排队。每个组叫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来排队,下面同学也帮自己的排排。

(2)生排完后,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排。

师:请你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排好吗?

生:像排队一样按顺序排。

生:9加2、加3、加4….有顺序地排队,8加几的排队,7加几的排……

(3)师把4位小朋友排列好的队放在一起成一个表,表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

2、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师:整理得真漂亮!小朋友真历害!竟然把20以内进位加法都整理成一张表了,我们就管它叫(接着板题:20以内进位加法表。)

生读题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9+3

8+4

7+5

6+6

5+7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小小运动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学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小小运动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经历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的进行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

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上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你能举个例子吗?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做几个有关他们的练习题,看谁算得快,好吗?

二、巩固练习。

1、出示自主练习中的第一题。

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画的是什么,怎样理解图的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来。让学生思考,然后独立完成。最后订正答案。

2、第二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谁做的又快又对,最后订正答案。

3、第三题。

老师:你们喜欢讲故事吗?谁能根据这幅图编一个有趣的故事呢?比一比,谁讲得好。

通过讲故事,你明白了题意吗?你能帮小猪把西瓜搬回家吗?

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还有西瓜没有家怎么办?

4、老师进行这节课的总结。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知识点总结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1、9加几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几。

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2)接着数;(3)凑十法。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3、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1)“拆大数、凑小数”。(2)“拆小数、凑大数”。

4、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年级学生一般要求两种)。

(2)求总数(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备注:

(一)凑十歌

一九九一好朋友,

二八八二手拉手,

三七七三真亲密,

四六六四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二)凑十法顺口溜

看大数、拆小数,

凑成十、再相加。

一年级上册《20以内加法计算复习课》教案设计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上册《20以内加法计算复习课》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年级上册《20以内加法计算复习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回忆、整理知识的过程,体验根据知识的类别既块状复习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20以内加法计算的整理与练习,能系统的了解计算的各种类型,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通过寻找算式间的规律的过程,学会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注重学生的起点。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复习计算。还记不记得我们这个学期学了哪些计算?

生:加法、连加、不进位加法。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按分类需要板书。)

师:你能给每一类计算举一个例子吗?

加法两个数相加

三个数相加(连加)

二、知识梳理,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一)基础训练:

1、计算

师:这个学期我们学了这么多类型的计算,那你能又对又快地计算吗?

[题目]

2+8=8+2=10-8=10-2=

11+7=12+6=13+5=

2+3=2+4=2+5=5+6+4=

5+5=4+4=3+3=

2、校对。(同桌交换卡片互改,一生报答案。)

3、错题汇总:

学生汇报错题,并将错题进入“问题宝库”。纠错

(学生卡片交换回来,订正自己的错题,让同桌再批改一次。同时分析自己错误原因,可以同桌互相帮助分析。)

学生找错因:

②数字看错:比如6+3容易看成6+8。

对于这两种错误比较明显的学生可以让他在心里面读一读这个算式,然后再计算。

③计算错误:

4、指出几道错题说方法。

要求能把多种方法说出来。

比如:16+3=19个位加个位;

5+6+4=15可以先算6+4=10

(分析的过程中,每种类型只需选择一道将计算方法复习一次。)

(二)比较练习:

1、观察题目,找出一些有规律的算式。

师:刚才我们做的这么多算式中隐藏着很多小秘密,有一些算式是有关系的,他们是好朋友,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一双火眼金睛让我们一起来找找?

我们可以将自己发现的“好朋友”(算式)写在口算纸的下面,写完一组,可以写第二组。(需要一些提示)

[题目]

2+8=8+2=11+7=12+6=13+5=2+3=2+4=2+5=5+6+4=5+5=4+4=3+3=

2、学生独立写,教师巡回指导,将学生出现的类型记录在纸上。

3、汇报

(三)课间数学操:找朋友,轻声放“找朋友音乐”。

如:和是10,每个同学有一张数字卡片,叫一位同学上来,比如8,是他的好朋友站起来?握握手。

三、综合训练。

(一)方法多样,注重解题策略的指导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刚才表现的真棒,今天蔡老师带来了几道数学题想考考你们,看看能不能难住你们?

2+8○126+8○6+910+4○12+2

1、在○里填上“<”、“>”或“=”。

先指导做题的方法,选择6+8○6+9、10+4○15+2、2+8+4○16+2说说比较的方法。如:6+8○6+9一种方法是根据第一加数相同,只要比较另一个加数的大小就可以了,因为这道题目学生可能不会计算得数。10+4○12+2可能发生这样的错误:10+4=14然后把14与12比较,而没有把14与12+2=14这个得数比较。

2、有机拓展,注重综合素养的提高。

如:用1、2、3、4、5、6、7这7个数,组成两数相加的三组等式。

3、图形算式。

▲+▲=14▲=()

■+▲=13■=()

■-●=2●=()

★+★+★=12

◆+◆=16

★+◆=()

四、解决问题:

290路公交车上原来有12位乘客,又上来了5位,到了文三路口车站,有6位乘客下车,现在车上有几位乘客?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你觉得你想提醒大家的是什么?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数的排列》数学教案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沪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数的排列》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数的排列》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书p42

教学目标:1、知道20以内数的排序。

2、认识单数、双数。

3、会几个几个的数数。

教学重点:1、通过数数认识20以内的数。

2、排列20以内的数。

3、认识20以内的倒数。

4、认识2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教学难点:找出数列规律,数列继续。

教学准备:练习纸、颜色笔

教学过程:

一、学会20以内数的排序。

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数字王国,去找一找数和数之间有什么秘密?

1、 这是5、3、1、2、4,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吗?

2、 那5后面又是几呢?谁能数出后面的5个数?

3、 你们发现这些数之间有什么秘密吗?(一个比一个大1)

4、对呀,老师按照这样的规律又往后数了10个数。

11 12 ○ 14 ○ 16 17 ○ ○ 20

猜一猜这里的小动物们表示几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四人小组交流 机动)

出示课题:我们发现这些数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排列的。今天我们就来对20以内数的排列来作一下研究。 (齐声 读:“ 20以内数的排列”)

二、发现数列规律

1、 小朋友瞧,这时小巧和小亚已经在研究数学问题了?谁能看懂这幅图的意思吗?

2、 那你会怎样涂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四人小组交流)

3、 小朋友可真聪明,请大家在数学书的第42页第3大题上数一数,涂一涂。

4、 谁来汇报答案。做对的小朋友,请你以最快的速度把书本合上。你发现你涂的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吗?

5、 对呀,我们把1、3、5、7、9、11、13、15、17、19这些数叫做单数。出示:单数。

把2、4、6、8、10、12、14、16、18、20这些数叫做双数。出示:双数。

6、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单数和双数。比如:课桌的四只脚是双数?人的一个鼻子是单数。也请你来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是单数,哪些是双数呢?(四人小组交流)

7、 小朋友说的真不错,请大家来看单数,你发现这些单数有什么特点吗?那双数呢?老师把双数和单数合在了一起,现在这些数是一个比一个大一。

8、 象这样,把一些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者规律排列起来,我们把这些数都称为数列。

9、 20以 内的数列,除了可以这样从小到大排列以外,反过来还可以怎样排列呢?

10、让我们一起来大声数一数吧。小朋友的数数本领可真大,男女生来比一比!(男女比赛;接受挑战)

(1)男生:请你们来数双数?

(2)女生:请你们来数单数?

(3)男生:从4往后2个2个数数到16。(请听仔细了)

(4)女生:从16往前2个2个数数到4。

三、游戏

小朋友可真了不起,发现了数列之间的秘密。现在让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吧!

1、 请听游戏规则。把编有号码的彩球有规律的放进试管 内,并说说你是几个几个一数的。如果放错的话可要引起整个试管的爆裂。(我们先来按改正)谁来试?(告诉大家你是几个几个一数的?)(按下一题)谁来试?接下来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游戏开始。

四、练习

1、小朋友,刚才我们玩的游戏开心吗?我们看到数和数之间的规律可真多呀!请你瞧一瞧,这里哪一组的数列和 其他三组的不一样呢?(四人小组交流)

2、 谁来说?为什么 呢?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在生活中数物体的时候可以2个2个增大着数,也可以怎么数呢?还可以几个几个数,对呀,只要有规律就可以了。

3、 小朋友听,数字王国的火车来了!

4、 应该选择哪一个数呢?4、6、?、10、12,你是怎么考虑的?你说的真棒,夸夸他。

5、 下一列火车谁来开?请你仔细观察?谁来说??、9、1 1、13、15大家 同意吗?你可以把火车开走了?

6、 我们来等待下一列火车,谁来 试?1、4、?、10、13你是怎样想的?

7、 最后一辆火车等着你开了!15、12、?、6、3为什么选择9呢?

8、 小朋友的数数 本领可真不错,这时小巧和小亚要请大家来帮帮忙?他们不小心把一些数列中的数弄丢了,请你帮他们动脑筋来填一填。(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五、总结:

通过找规律,我们发现数列的奥妙是无穷的。按照不同的规律可以组成许多不同的数列。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就一定能发现它的奥秘。在我们的生活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也是有规律的出现的,正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如此丰富多 彩。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

板书: 20以内数的排列

单数:1、3、5、7、9、11、13、15、17、19

双数:2、4、6、8、10、12、14、16、18、20

一、找规律填数

6、_____、10、12、_____14、_____、_____、_____

_____、15、13、_____、9、7

_____、_____、10、5、

_____、16、12、8、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8951.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