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利用10的组成理解算理,熟练掌握算法,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进一步感知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对比、操作、排序、合作探究等活动,发现规律,逐步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渗透函数思想,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掌握了10的组成,会计算0~9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能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的方法得以实现的。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10的加减法口算的算理,运用10的分与合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式
四、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磁扣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活经验
1.口算练习
2.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课件出示)
(1)复习10的分与合。
(2)复习9的组成,并写出加减法算式。
3.揭示课题
今天要利用组成的知识来学习《10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巩固10的组成,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兴趣,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整理排序
(1)由学生介绍10的组成,并说出有几种情况。
①10可以分成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
②用图依次表示出10的组成。
2.根据10的组成,写加减法算式,理解算式含义。
(1)写出的加减算式。
1和9组成10,1+9=10,9+1=10;10分成1和9,10-1=9,10-9=1。
(2)写出的加减算式。
学生完成之后进行汇报。
(3)独立写出加减算式,并进行汇报。
(4)依据5和5组成10写出加减算式。说明为什么减法只能写出一个算式的理由。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组成和点子图,让学生经历写算式、理解算式含义的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体现循序渐进,逐渐放手,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
(三)算式排序,观察规律
1.按加、减法分组整理
2.按数的组成分组整理
【设计意图】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整理,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在观察、对比中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组成与算式之间的联系,体会大部分组成能改成两加两减四个算式,有的只能改成一加一减的算式。同时在教学中体现小组讨论、交流、探究的过程,启发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
(四)实践应用,内化提升
1.基础应用
(1)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1题。找朋友。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2题。10-0=10,任何数减0还得这个数本身。
(3)完成教材第63页第6题。把组成和算式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基本的练习,强化组成和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巩固计算方法。
2.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63页第7题。
指导学生审题,应根据右边算式中的得数和已画出的圆去确定还要画几个圆,然后再根据所画圆的个数去填未知加数。
(2)教材第63页第8、9题。口算比赛。计时两分钟,订正答案。
3.拓展延伸。教材第64页第12题。说说图中哪些可以用7+3=10表示?
(1)看图解决问题。图中哪些情景可以用7+3=10表示。
(2)看图列出算式。
学生列出6+4、4+6、10-6和10-4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图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3)想一想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说明算是的意义。
(4)请自己提出问题,再列式计算。
(5)请学生思考。
大家看到的图差不多,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一样?
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提供的条件不同提出的问题不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视对条件和问题的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不同的事物如果数量关系相同,可以用同一个算式表示;体会一个算式可以表示很多具体的含义,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简明。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期末复习要点
1、认识钟表
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四种时间。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4: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6:00
······
半时:时针指1和2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1时半。1:30
时针指2和3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2时半。2:30
时针指3和4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3时半。3:30
时针指4和5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4时半。4:30
时针指5和6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5时半。5:30
时针指6和7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6时半。6:30
·····
注意:半时的时候,分针一定指6,时针指在两数字中间,如时针指的是一个数,则这个时刻是错误的。而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教案分析”,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教案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61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口算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
2、学会看一幅图能正确地说出有相互关系的加减法算式。
重点难点:掌握方法,正确口算。
教具、学具准备:数字卡片点子图等
圆圈图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的组成。
师生对口令。
二、新授。
1、出示点子图:1个蓝,9个白。
(1)问:图上有几个蓝色的圆,几个白色的圆?求一共有多少个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1+9=10
(2)对这幅图,你还能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吗?板书:9+1=10
(3)问:去掉一个蓝色的圆,求还剩几个圆?怎样列式?板书:10-1=9
(4)老师盖住9个圆,提问:求还剩几个圆,怎样列式?板书:10-9=1
(5)引导学生看着,说出相关题目的计算方法。
(6)读读这四个算式。
2、出示点子图,2个蓝,8个白。根据圆圈图把填充。
1)看图说一个加法算式,指名说。板书:2+8=10.。说说2+8=10表示什么意思?
2)看图说出两个减法算式,指名说。
板书:10-2=810-8=2。说说10-2=8表示什么意思?
3)小组里互相说计算方法。
3、出示点子图:3个蓝,7个白.
1)看图说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板书:3+7=10
10-3=710-7=3
2)指名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4、学生自学第四个点子图。
1)仔细观察图,说图意,把算式填写完整。
2)集体订正,老师板书:4+6=10
10-4=610-6=4
5、老师出示:
5+5=10-5=
想一想结果是几?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6、读以上的算式。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61页“做一做”的第1题。
拿出1——10的数字卡片,让同学们做找朋友的游戏。
2、教科书第61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集体订正。
3、练习十三的第4题、第5题、第6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关10的加减法》教案
第七课时:有关10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书P66,练习九第4、5题
教学目标:明确有关10的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能利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点子图、学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10的组成,再编算式
二、活动展开:看点子图,编算式
(1)出示9+1的点子图,你能用算式表示图上的意思吗?
9+1=101+9=1010-1=910-9=1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根据书上的点子图编写算式
(3)想一想:5+5=10-5=
三、归纳小结:一图4式;
练习九第4题。
四、巩固提高:
(1)找朋友:师3和7是朋友,你还能找出哪两人是好朋友,连线。
(2)练习第2题。]
(3)学具操作:那出0到10这些卡片,象聪明的大象一样同桌说一说,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10。
五:课后小记:
一年级数学上册《读数、写数》期末复习要点
一年级数学读数写数期末复习要点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我们精心为各位同学们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读数写数期末复习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考试顺利!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
第五课时: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8和9相关加减,掌握一图四式的列式过程。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知道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教学重点:掌握8和9的加减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学生准备小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口算。计算后请学生说说一道加法,一道减法是怎么算的?
2、投影出示89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8可以分成几和几,你会填吗?看到这个你还能想到什么?9的组成呢?
3、今天,我们来学习和8、9有关的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
(一)、学习一图四式。
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两个加法算式。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8个梨,左边2个,右边6个。
谁能来看图问问题吗?能编不一样的吗?
其余学生根据问题写算式。2+6=86+2=8
为什么根据同样的一幅图,你们却写出两道不同的算式呢?
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两个减法算式。
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将?写于不同处)编题,其余学生写算式。
8-2=68-6=2
这两道算式又有什么联系呢?
3、幅图,我们一共写出了几个算式?分别是哪几个?你发现了什么?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写出4个算式,2道加法,2道减法。
4、你能根据一幅图来写出4个算式吗?请你拿出5个红色的小园片,4个黄色的小园片,象我一样摆。你能根据这些小园片,写出4道算式吗?把你的结果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谁来汇报一下。
(二)、教学8和9的加、减法。
1、出示P57摆一摆的图,这两个小朋友也在摆园片,他们写出了四道算式,你觉得对吗?
2、这些算式的答案你能算出来吗?你可以象这两个小朋友一样摆一摆小园片,也可以用别的方法来算一算。谁愿意来汇报一下你的方法呢?
3、出示P57想一想,你会做吗?做完的小朋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小棒图,让学生列式计算。
口头反馈。4+5=95+4=99-4=59-5=4
2、看来,小朋友都会算了,那么我们来开一次小火车。
3、游戏(仿照P63第16题)。全班做,小组做。
四、小结: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本领?
五、课后小记:
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教学难点: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复习口算:(口算卡片出示)
2、复习8、9的组成
。3、导入。学生正确口算并汇报答案。学生和教师做数的组成游戏。学生说“你的朋友在这里,我是1,7和1可以组成8.”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示图观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二)操作悟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1、操作感悟。
(1)摆一摆:左边摆5个,右边摆3个。
(2)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3)写一写:根据你摆的学具,你能写出几道算式?2、汇报评定。
(三)思考交流,发掘计算方法。
1、看一看,算一算:5+4=()4+5=()9-4=()9-5=()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还可以怎样想?
2、帮助学生积累一个计算减法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并计算。(课件出示)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6+2=4+5=8-1=8+1=9-1=7+2=7+1=8-2=5+3=9-8=4+5=9-6=
3、比一比。(课件出示)7○96+1○83+4○98-0○8+03○9-7+1○6+2生观图,列算式,并交流。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并评价。交流解题思路,然后独立完成。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巩固知识。
四、全课总结,分享收获。你们喜欢今天这节课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生谈自己的感受或收获。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一年级数学上册《6、7的加减法练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理解图意,写出相关的算式,并能够熟练地口算6、7的加减法。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数一数、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中理解算理,学会应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目标分析】学生通过一些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算式的含义,熟练计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以及6和7以内的减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理解图意,写出相关的算式,并能够熟练地口算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学会应用。
三、教学准备
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看图列加减算式。
2.听写口算。
4+3=2+5=3+3=7-6=6-3=
1+5=7-3=6-4=1+6=7-0=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看图列式,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幅图,提出问题列出“一图四式。”在让学生说出得数的同时,说一说自己的算法,不仅可以体会算法多样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基础练习
1.同桌合作,哪两张点子图合起来是6?并说一说算式。
预设:2+4=6,4+2=6;3+3=6;1+5=6,5+1=6。
2.独立完成,哪两张点子图合起来是7?并写出算式。
预设:1+6=7,6+1=7;2+5=7,5+2=7;3+4=7,4+3=7。
3.做找朋友游戏。
把算式、得数分别发给学生,拿算式的学生去找拿得数学生,或者拿得数的学生去找拿算式的学生,并要说:我的朋友在哪里?相应的学生要说:你的朋友在这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同类的题目,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达到了复习6、7的加减法的目的。
(三)活学活用
1.完成教材第6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内容,由组长进行判断。
(2)出示转盘,让学生说得数。
2.独立完成45页第11题。
学生之间进行判断。
3.合作完成44页第9题。
抽卡片说减法算式。比如,两位学生分别抽出2和7,说出减法算式7-2=5。
4.完成45页第10题。
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巩固6、7的分解、组成,并优化算法,为学生进行6和7的口算练习做准备。通过计算比赛,让学生熟练掌握1~7的加减法计算。
(四)挑战自我
完成教材45页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组内进行展示。
2.在全班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得出规律,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为后面学习6和7的解决问题做准备。
(五)归纳梳理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有关6和7相关的加减法知识,在看图解决问题时有什么困难吗?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根据图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能用加法减法解决问题;并掌握6、7的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依据数6和7的分与合确地进行加减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情境图,教学6、7的加减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掌握“一图四式”的道理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学习了“6、7的认识”熟练掌握“6、7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观察情境图、动手操作等形式自主探究学习6、7的加减法及“一图四式”的道理和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图提供的信息,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灵活地计算有关6和7的加减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小花图片、小棍、算式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复习铺垫
1.打手势背诵6、7的分与合。
全体学生边打手势边背诵6、7的组成。
2.用数的分与合填空。(课件出示)
填出方格内的数,并说说用了哪句组成。
3.揭示课题。今天学习6、7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复习已学的知识,激活已有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P42例题的情境图,学生观察,交流信息。
①观察左图,发现两个学生面对面坐着观察同一幅图,写出了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5+1=6,1+5=6)。
②观察右图,发现两个学生面对面坐着观察同一幅图,写出了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6-1=5,6-5=1)。
(2)学生进行交流,说一说同一幅图为什么能写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学生交流之后进行汇报。
预设:学生用6的分与合来说明。5和1组成6,5加1就等于6,1和5组成6,1加5就等于6,6可以分成1和5,6减1就等于5,6可以分成5和1,6减5就等于1。
(3)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思考1:为什么同一桌的两个人看同一幅图,得到的算式不一样?
思考2:在不同的桌的人看相同的图写出的算式不同,这是什么原因?
思考3: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总结:两个学生坐的位置不同,观察角度不同,加法算式的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计算结果不变;两个减法算式的相同点是被减数相同,不同点是减数和差的位置调换了;把两部分看成知道的条件,把求整体看问题,所以用加法进行计算;把整体和其中的一部分看成知道的,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4)得出结论: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图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观察角度不同,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即“一图四式”。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迁移掌握计算6、7的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2.动手操作,巩固方法。
(1)完成教材P42“摆一摆,填一填”的第1、2题。
①课件出示小花图和小棍图,学生动手摆一摆,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后分别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②教师任意指出一道算式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P42“摆一摆,填一填”的第3题。
①课件出示三角图,学生动手摆一摆,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后列出算式。
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根据同一幅图只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体会当两部分的数量同样多时的特殊性。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列算式等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6、7的加减法及“一图四式”的掌握,并认识到当两部分同样多时“一图二式”的这种特殊情况,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1.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P42“做一做”。
课件出示自行车图,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列出算式。
(2)根据组成列算式。
学生按规律列举6、7的组成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教师出示一句口诀学生列出相应的算式。
(3)口算练习。
①将6、7的加减法算式制成口算卡片,学生读算式并计算。
②听算,教师口头出题学生直接说出结果或用手势表示出结果。
2.拓展延伸
□+1=77-□=22+□=6□-3=34+□=7□+□=67-□=□
课件出示算式,指名说出□里填几,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练习分了两个层次,旨在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练习中巩固6、7的计算方法以及对“一图四式”的掌握,在拓展中发展思维提高计算能力。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师:当一幅图没有明确给出问题时,我们可以选两个条件作为已知条件,这样就产生一图四式。不论是用加法还是减法计算,都用到了整体部分的关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关10的加减法》教案
第七课时:有关10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书P66,练习九第4、5题
教学目标:明确有关10的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能利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点子图、学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10的组成,再编算式
二、活动展开:看点子图,编算式
(1)出示9+1的点子图,你能用算式表示图上的意思吗?
9+1=101+9=1010-1=910-9=1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根据书上的点子图编写算式
(3)想一想:5+5=10-5=
三、归纳小结:一图4式;
练习九第4题。
四、巩固提高:
(1)找朋友:师3和7是朋友,你还能找出哪两人是好朋友,连线。
(2)练习第2题。]
(3)学具操作:那出0到10这些卡片,象聪明的大象一样同桌说一说,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得10。
五:课后小记:
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加减法》教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8和9相关加减,掌握一图四式的列式过程。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知道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教学重点:掌握8和9的加减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学生准备小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口算。计算后请学生说说一道加法,一道减法是怎么算的?
2、投影出示89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8可以分成几和几,你会填吗?看到这个你还能想到什么?9的组成呢?
3、今天,我们来学习和8、9有关的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
(一)、学习一图四式。
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两个加法算式。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8个梨,左边2个,右边6个。
谁能来看图问问题吗?能编不一样的吗?
其余学生根据问题写算式。2+6=86+2=8
为什么根据同样的一幅图,你们却写出两道不同的算式呢?
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两个减法算式。
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将?写于不同处)编题,其余学生写算式。
8-2=68-6=2
这两道算式又有什么联系呢?
3、幅图,我们一共写出了几个算式?分别是哪几个?你发现了什么?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写出4个算式,2道加法,2道减法。
4、你能根据一幅图来写出4个算式吗?请你拿出5个红色的小园片,4个黄色的小园片,象我一样摆。你能根据这些小园片,写出4道算式吗?把你的结果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谁来汇报一下。
(二)、教学8和9的加、减法。
1、出示P57摆一摆的图,这两个小朋友也在摆园片,他们写出了四道算式,你觉得对吗?
2、这些算式的答案你能算出来吗?你可以象这两个小朋友一样摆一摆小园片,也可以用别的方法来算一算。谁愿意来汇报一下你的方法呢?
3、出示P57想一想,你会做吗?做完的小朋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小棒图,让学生列式计算。
口头反馈。4+5=95+4=99-4=59-5=4
2、看来,小朋友都会算了,那么我们来开一次小火车。
3、游戏(仿照P63第16题)。全班做,小组做。
四、小结: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本领?
五、课后小记: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7396.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