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学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学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页,练习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连续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确解答的方法。

3.培养学生自觉检验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学过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本节课的重点应放在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中需要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上。

【教学重、难点】

分析两个问题的先后顺序,确定先解决哪个问题,然后检验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JAB88.Com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练习六,明确这一练习的专项训练连续两个问题。

用谈话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克服两个问题带来的困难。

二、探索交流

独立完成练习六第3、5、7题。小组合作完成第1、2题,读题看懂题意,小组交流解题思路,全班展示你是怎么想的。自主解决第4题。

三、加强训练

读题说题意,交流解题思路。

列算式进行解答,小组竞赛。

四、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训练,你对连续两个问题的解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吗?请你说一说。

扩展阅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三》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三》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三》教案

教学内容:练习十三,P80-81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使学生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练习检查自己学习的情况。比比谁学的好!

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第1题,排个队伍来学习,报数,小红排在第几个?

2、看图写出算式:出示课本练习十三第2题的鸽子图。师:从这副图中你可以知道什么?在草稿本上列式。

反馈:学生列出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个算式求的是什么?

3、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545?

?9

5+4=94+5=99-5=4

4、第3题,列式计算,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从图上我们可以知道…求的是…用算式…来计算。)

三、独立计算练习

1、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练习第4、5两题。

2、挑战聪明题:P81思考题,独立做,小组交流想法,再汇报。你先填哪个数,为什么?你是怎么计算的?

四、综合活动:

1、先独立观察,书上第6题的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观察小鸟在干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做什么游戏?我们也去参加。你如果知道就帮动物说出答案,写在书上。

2、小火车计算比赛:选出3名裁判,其余的5人一组,由老师给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听老师发令+1或+2或-2,往下开,比比那组同学最团结,最能干。

五、练习小结:宣布获得优胜的小组,发给红苹果。小结这节课表现进步的同学,并结合9+2=?8+3=?等题,延伸到下节课的教学。

六、课后小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页练习三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0的意义及有关0的运算。

2.对学生渗透函数思想的教育。

教学重点:0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渗透函数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复习0的意义。

出示一盘放了5支比的盘子,问: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拿掉2支后,问: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拿完之后,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为什么用0来表示?

0除了表示没有之外,还有什么含义?

还能表示起点。

2.排序。

每人拿出0-5五张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1除了表示一个物体之外,还能表示什么?完成P31第7题。

4.P30第4题。你能介绍一下这两幅图的意思吗?

根据3+0=3和0+3=3你有什么发现?

5.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数字写得最漂亮,等一下拿上来展示给大家看。

6.P31第6题口算。

二.提高练习。

1.P30第5题。

独立完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可以小组内讨论一下。

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一下。

2.P30第3题。独立完成,同桌互相说一说有什么规律。

3.P31第8题。

谁能介绍这幅图得意思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4.P31思考题。

谁来做聪明的小猴呢?

三.小结:你今天又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教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教科书40、41页练习六1~6

教学目标:1.能按某一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儿童能否独自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而不是由教师提出分类依据。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图片、学具盒、纸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

1.小朋友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还记得吗?

2.揭题:今天我们要进行比赛继续来给物品分分类,看看哪一组分得对,分得快?

二、基本练习:

1.同类的圈起来。

3顶草帽和一双袜子3种水果和一支笔

说说你是怎么圈的?依据是什么?

圈对的得一颗五角星。

2.这儿有许多交通工具,你能分分类吗?

分成汽车、飞机、轮船,你为什么这样分?(地上、天上、水上)请把汽车涂上颜色?

3.独立完成练习六第三题。

反馈,为什么?

对的得一颗五角星。

三、加深练习

1.想一想:怎么分?

练习六第4题

说说为什么怎么分,依据?

一束一束分、颜色分、种类分

小结:分类的依据不同,分得结果也不同。

2.练习六第5题

小组讨论交流――组内小结记录――派代表全班交流――小结方法

(大人小孩、男女、家人、爸妈孩子)

对得多的小组得一颗五角星。

3.练习六第6题

独立练习(可以同桌进行)

小组讨论(分类方法汇总)

全班交流(各组反馈)

小结(平面几何、滚动、各种形状等等)

4.请把教室内的物品分类。

蔬菜、水果、文具、餐具等物品的卡片放在纸带里请学生分一分。

说说你为什么怎么分?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何收获?应如何分类?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整时练习课》教学设计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整时练习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对比中熟练认、读、写整时,以及接近整时的时间。

(二)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亲自动手经历制表、认表、记录时间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简单的美,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首先能熟练认、读、写整时,以及能够正确表述接近整时的时间,这是最基本的知识、技能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经历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能力、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孩子的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认、读、写整时、记录整时。

教学难点:特殊时间的表述以及接近整时的表述。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在制作钟表中熟练再认识表盘

出示:钟表家有这样一块表,(出示没有数、没有表针的表盘)你看完整吗?请你想办法很快就能给每个数宝宝找到家?(老师准备好数和表针,让孩子到黑板上把表盘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经历钟表的解构过程,熟悉钟表的表盘构造。让学生经历“给数朋友找位置”以此来熟练认识表盘、表针,为更好的认、读、写整时打好铺垫。

(二)复习整时

1.回顾看整时的方法

出示以下钟表:

师:我们做这些事是在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你认真读一读、并在本上写一写这个时间。

出示:

请说出午休和踢球的时间是几时。

2.熟练认读特殊时间

出示课件:

小猴家的表真的坏了吗?这是什么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熟练认识整时的方法。与学生实际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特殊时间“12”时的认识设计巧妙,引导学生在纠正错误中熟练认识特殊时间。

(三)在辨析中再认识整时

把钟面上显示的时间与下面的时刻连线了,这样连线对吗?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看图,发表看法。

预设:

学生发现第三块表不能和4时做朋友,因为分针没有直直指向12。

师:这个时间和4时很接近,是4时过一点还是没过4时?应该怎样表述这个时间?

预设:应该是4时过一点,因为分针走过12了。

师:小熊可以和第一块钟表交朋友吗?

预设:第一块表时针指向6,是6时不是12时。

师:可以怎么改就是好朋友了?

预设:改变钟表显示时间或者改变小熊拿着的时间。

小结:看来,看整时关键要看时针指向几,同时还要看分针是否指向12。

【设计意图】强化对整时的认识同时渗透“大约几时”。在活动中,深化了孩子们对整时的认识,关键看分针是否对准12,同时对“几时刚过”和“差一点到几时”有了初步的认识。

(四)猜猜可能是几时

1.课件出示:大家看到的是分针。

钟表显示的是整时吗?可能是几时呢?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知道分针的位置,确定是整时,但要知道是几时,关键还要看时针。

2.出示课件:大家看到的是时针。

师:一定是5时吗?为什么?如果是5时整,分针在什么位置?请同学指一指分针的位置。

师:我借助一条虚线让大家看清楚时针指向。

师:请你猜一猜,分针过没过12吗?看来要准确确定这个时间,只看一根针不行,时针分针都要看才对呀!

最后揭示钟面。

小结:可以说是差一点儿到5时。看来分针和时针是一对好朋友,看清两根针的位置,就能确定时间。

【设计意图】感受时针和分针的亲密关系,渗透“区间套”的方法。孩子们对时针分针的有了较深的认识。

(五)运用中深化认识

1.看图解决问题。

出示龟兔赛跑课件

讨论:谁赢了?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解决的过程中深化对整时的认识。孩子们兴趣浓厚,能够关注多个条件,在解决的过程中感受到孩子们对整时的认识很到位。

2.写出钟面上提示的时间。

3.看钟面写出大约是几时。

4.下面的钟面是几时,请在对的()里画“√”。

(六)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大家说一说吧!

一年级数学上册《我又换牙了练习课》教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上册《我又换牙了练习课》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年级数学上册《我又换牙了练习课》教案

我又换牙了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达到熟练和巩固的效果。

2、加强学生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能正确迅速的填写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把一些数据记录下来,并惊醒简单的统计,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分析题意完成(1)(2)题,然后进行讨论提出不同的问题,培养分析数据的能力。

2、自主练习第2题

(1)师:同学们你都喜欢什么体育活动?看,这些小朋友都在玩什么?(踢毽子、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跳绳)

(2)看了这张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交流,师引导筛选出本节课的主要问题:踢毽子、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跳绳各有多少人?至于学生提出的“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人?”不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能用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简单统计的方法来整理整理吗?学生运用适合统计的方法来整理。

(4)看了这张简单的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3、自主练习第3题

小调查。可根据书中提供的素材进行调查,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喜欢事物。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元旦快要到了,我们班要开一个联欢会,可是班费有限,只能给同学买三样水果,买哪三样呢?怎么办?

生:看调查一下喜欢哪三种水果的人最多就可以了。

师:我们来统计一下,把小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上(或打对号)。

学生依次到黑板前把自己手中的小星星贴在喜欢的水果图片上。西瓜、橙子、草莓、苹果、葡萄……教师:我们应该买哪三种水果呢?

学生观察、讨论,我们应该买哪三样水果?为什么?

4、趣味统计

每个小朋友对自己刚才的学习满意吗?我们也来做个统计。说明统计方法:第一种:自己表现非常棒的就得“大拇指”,第二种就是认为自己的表现“比较好”就得五角星;第三种认为自己需要“继续努力”的就得小蜜蜂。现在根据自己的评价小组同学合作做一下统计!

(1)找一个小组到黑板展示统计情况,大家看你能知道什么?想对大家说什么?(看来大多数同学很有自信,很勇敢)

(2)那么同学们对老师这节课表现情况还满意吗?我们也来做个统计?还是分为三类:非常棒、比较好、继续努力的。

(3)再次观察到黑板展示的小组对老师满意程度,你又能知道什么?

(4)小结:希望同学们在课堂上更大胆地展现自我,也同样谢谢同学们对老师公正的评价。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教学随笔

一年级数学上册《6、7的认识练习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6、7的认识练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数出6、7,并用其表示物体的个数,明确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掌握相应的数的顺序,进一步熟练掌握6、7的组成。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一找、涂一涂、猜一猜、画一画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开放的自主活动中更好地认识6和7,体会6和7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认数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体会数的认识的学习方法,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6和7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自主地投入到更近一步的学习当中,体会数和数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6和7,熟练掌握6、7的组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准备

课件、珠子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一)找一找,写一写

1.找一找。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6和7这两个数朋友,找一找下面哪幅图所表示的数量和“6”是朋友?哪幅图表示的数量和“7”是朋友?

图一

图二

图二表示的数量能和“7”做朋友吗?怎样才能和“7”做朋友呢?

图三

这幅图表示的数量能和数几做朋友?怎样才能和“6”做朋友?如果又来了1只船,它应该和谁做朋友呢?

图四

蝴蝶的数量多,还是花朵的数量多?怎样摆放使大家方便比较?

预设:让蝴蝶和花一一对应起来,就能一眼比出谁多谁少了。

谁和“6”是好朋友?谁和“7”是好朋友?

小结:6枝笔和6朵花虽然形状和颜色都不相同,但它们的数量都是“6”,所以都可以和数“6”做好朋友。7朵蘑菇、7只小船和7只蝴蝶的形状颜色也都不同,但它们的数量都是“7”,都可以和数“7”做好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的游戏,学生可以巩固复习对6、7的认识,能从不同形状、颜色等各不相同的物体中关注到数量的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在1个1个地累加过程中体会6和7之间的联系,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2.写一写。

在田格本上书写:

教材第43页第2题:

参考答案:5,6,7,5<6,6<7。

【设计意图】在认识6、7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课堂上预留出教师指导学生巩固书写的时间。

(二)涂一涂,猜一猜

1.涂一涂。

(1)请你为从左边数的第6个气球涂上绿色。

(2)请你为从右边数的第7个气球涂上红色。

(3)请你把从右数的6个气球都涂上绿色。

2.练一练。(教材第43页第3题)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涂一涂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清楚基数与序数的意义。

3.猜一猜。

第一组:一共有6颗红珠子,请同学们根据一只手的颗数猜另一只手的颗数。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另一只手有3颗的?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右手有2颗的?

同桌两个同学继续做猜一猜的游戏。

第二组:一共有7颗蓝珠子,请同学们根据右手的颗数猜左手的颗数。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左手有3颗的?

教师:这次左手比刚才多还是少了?你是怎么知道左手有7颗的?

同桌两个同学继续做猜一猜的游戏。

【设计意图】在猜一猜的游戏过程中,练习6的组成和7的组成,同时初步渗透简单函数思想。在第二组猜一猜的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呈现了7和0的情况,拓宽学生的认知,也为后续有关0的加减法做下简要的铺垫。

(三)画一画,想一想

1.画一画。

有两列小火车,第一列火车只有车票上表示的是“6”的组成才能乘车,第二列火车只有车票上表示的是“7”的组成才能乘车。你能帮这两位小朋友看看应该上哪辆车吗?你也来为自己设计一张火车票吧。

【设计意图】基于6和7的组成,为学生提供更为自主的练习空间,请学生自己设计车票,同时也是巩固学生对物体数量的关注。

2.想一想。

在前面我们数的学习基础上,请你想一想,我们除了认识这些数,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需要学习研究什么内容呢?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要在认识6、7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有关6、7的加、减法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关注学生收获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初步积累学习和认识数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学习是有顺序的,是一个知识的整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三》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三》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三》教案

第八课时:练习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练习三。

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熟练进行1-5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13张口算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1.复习加法的含义。

出示P27第1题第一幅图。你知道图上说了什么吗?(2个小朋友在玩球,又来了1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谁能列出算式呢?2+1=3

你为什么用加法来表示呢?

出示第二幅图。这副图你能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吗?

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说给大家听?

2.复习减法的含义。

出示P27第5题第一幅图。你知道图上说了什么吗?(原来有3只小羊,后来有2只小羊回家了,还有几只小羊?)

谁能列出算式呢?3-2=1

你为什么用减法来表示呢?

出示第二幅图。这副图你能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吗?

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说给大家听?

3.P27-284、8两题。

小组合作说一说各图的意思,并列式计算。

全班汇报。

二.复习加.减法的计算。

1.出示1+3=5-2=

哪位小朋友会做啊?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3和7题,任选一题加法和一题减法说给组内成员听,各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说一题。

3.第10题,比一比谁做得快。

4.开小火车做口算卡片。

三.游戏:

1.教师出示一张卡片,学生根据上面的算式进行表演。

2.一半学生发一张卡片,上面写了一个算式,告诉他们这是一张车票,黑板上有5辆车,要对号上车。其余学生做评委。然后交换。

四.小结:通过游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四》教案

第十课时:练习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页练习三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0的意义及有关0的运算。

2.对学生渗透函数思想的教育。

教学重点:0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渗透函数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复习0的意义。

出示一盘放了5支比的盘子,问: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拿掉2支后,问: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拿完之后,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为什么用0来表示?

0除了表示没有之外,还有什么含义?

还能表示起点。

2.排序。

每人拿出0-5五张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1除了表示一个物体之外,还能表示什么?完成P31第7题。

4.P30第4题。你能介绍一下这两幅图的意思吗?

根据3+0=3和0+3=3你有什么发现?

5.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数字写得最漂亮,等一下拿上来展示给大家看。

6.P31第6题口算。

二.提高练习。

1.P30第5题。

独立完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可以小组内讨论一下。

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一下。

2.P30第3题。独立完成,同桌互相说一说有什么规律。

3.P31第8题。

谁能介绍这幅图得意思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4.P31思考题。

谁来做聪明的小猴呢?

三.小结:你今天又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练习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练习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巩固练习9+几的计算,进一步深化对“凑十法”的认识,同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会运用规律进行计算以提高计算的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经历、探索9+几的计算规律中,发现和随着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在认识这个变化过程中,理解和的个位上的数比加数(非9)少1,的道理。同时感受利用规律进行计算的简捷与正确性高的益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助人的快乐。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的。教师提供典型的题目,学生完全能够在教师引导下一步步发现规律,并能够在讨论的基础上把规律和计算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的速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9加几”习题所蕴含的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并理解产生规律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

1.请学生分别计算9+4、9+2和9+8。

教师随着学生汇报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板书。

教师追问其中一题是怎样算的。(复习凑十的过程)

2.小结方法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同学们都能正确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9加几的计算,自然地复习了“凑十法”,并为后面的找规律做好孕伏。

(二)仔细观察算式,发现和的变化规律

课件出示

1.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1)教师有节奏地读题,学生自主观察。

(2)学生汇报交流。

①以上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预设:都是9加几,得数都是十几。)

②以上算式有什么不同点?

(预设:9加的数不同,得数个位上的数也不同。)

③仔细观察9加的数和得数个位上的数,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预设: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的数少“1”。)

2.探寻原因,感悟算理。

教师提问:个位上少的“1”哪儿去了?(学生讨论)

学生交流:(预设:和9去凑10了)

【设计意图】观察时从相同点和不同点入手,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规律,有助于学生对规律的整体感知,对规律背后所隐含原因的探索,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力求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不仅深化了对规律的认识,也深化了学生对“凑十法”的认识。

(三)沟通联系,运用规律

1.基础应用

(1)课件出示

①分别请学生计算并说说怎么算得这样快。

②在学生计算的基础上总结规律:见9想1,小数减1,得几就得十几。

(2)课件出示

①逐题出示小猴的射击题目,请学生抢答。

②先出示小企鹅的设计题目8+9,问:和小猴的题目有什么不同?你会用规律算吗?

(3)同桌游戏,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2.拓展延伸

(1)先请学生帮小动物送几封完整的信件(3+9=9+9=5+9=)

(2)请学生帮助送信:9+()=16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练习分了两个层次,旨在让学生在计算中充分运用规律,在游戏中体验规律的作用,在拓展中发展思维。

(四)编成口诀,快速记忆

要想算得更熟练,我们还可以在掌握规律的同时,把这些算式编成口诀记忆,

比如:九二十一,你会接着编吗?

学生尝试着编口诀。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研究的什么问题?

9加一个数,和的个位上有什么变化规律?少的1去哪里了?

请说一说今天学习中的表现。

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活动使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及想象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体会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上下位置关系。

学习难点: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学具准备:课件、投影仪、教学书、铅笔盒、橡皮、动物图片、胶水

学习过程:

一、新授导入

1、在情境中渗透“上下”位置关系。

小鸟说:“树爷爷,您好,冬天快要到了,我们三个好朋友想搬到您这儿来过冬,行吗?”

老树说:“行啊。我这有三间房,不知你们想怎么安排呢?”

小鸟又说:“是啊。我们各自应该住在哪个房间最合适呢?

聪明的小朋友,你们能帮我们合理地安排一下房间吗?”怎么安排房间最合理呢?

(1)小组成员一起给小动物们分一分房间。

(2)用“上”“下”说一说小动物们的位置关系。

(3)汇报:哪一小组把你们分房的情况说一说?(引导学生用“上”“下”关系描述)为什么这样安排?

(4)学生汇报反馈小组内讨论的结果。

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有:

①小鸟飞得高,所以它的房间在最上面;小松鼠会爬树,所以它的房间在中间;小兔不会爬树,所以房间在最下面。

②小松鼠在最上面,小鸟在中间,小兔在最下面。

小鸟在小松鼠的上面

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

小兔在小松鼠的下面

小鸟在小兔的上面

小兔在小鸟的下面

(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新的位置关系(出示课题)。

现在,同学们对“上下”这种位置关系理解了吗?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下面,这是怎么回事?(指图说)可以在小组内讨论。

(4)学生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生可能回答:因为跟小鸟比,小松鼠在它的下面;跟小兔比,小松鼠又在它的上面;所以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下面。

(5)小结:看来,同学们在说“上下”位置关系时,一定要看准跟谁比,是这样吗?

小鸟在小兔的_面,小兔在小鸟的_面,

松鼠在小兔的_面,松鼠在小鸟的_面。

二、感知生活中的上下

1、摆一摆,说一说。

(1)请小朋友拿出数学书,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把练习册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把橡皮放在铅笔盒的上面。

(2)你们同它摆的一样吗?谁能说说数学书、铅笔盒的位置?

(3)随意调换学习用品的位置,同位互相说一说他们现在的位置。

2、说说教室里的上下问题。

(1)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上下来说一说。

(2)组织交流。

3、猜一猜:同学们,今天老师把上课用的卡片放进这个箱子里找不到了,你们愿意帮助我找到卡片吗?

师:那你们猜猜它在哪个盒子里?

生:1号盒子,2号盒子,3号盒子。

师:这可是个神奇的箱子,只允许我们打开一次,不过,它为我们提供了两条提示,第一个提示:卡片在1号盒子的下面,它有可能在哪?

(2号盒子或3号盒子)

第二个提示:卡片在3盒子的上面,它在哪?

生:2号盒子。

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因为卡片在1号盒子下面,它就可能在2号、3号盒子里,卡片还在3号盒子的上面,它就只能在2号盒子里。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判断的对不对呢?(师揭开2号盒子找到卡片)你们真能干。刚才我们一起寻找卡片的过程就是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

4、出示小书架。

(1)提问:书架有几层?都摆了哪些东西?

(2)指名当小小解说员,介绍书架里面物品的摆放位置。

三、实践应用

1、看图提问解答。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有一位叫小明的同学也带着他喜欢的东西来到了课堂上。

想知道是什么东西吗?我们一起看看吧!(电脑演示:书柜图。)

①这是什么呀?书柜有几层?里面都放了些什么东西?外面呢?(小狗、小镜子)

②看到这幅图,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互相提问并回答问题。

学生四人合作:一生问,余生答。

③汇报。

2.律动(配乐说儿歌、做手势)。

(1)请同桌面对面地说一说五官的位置关系。

(2)老师说口令,学生听口令指五官。

(3)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五官的位置关系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编了一首儿歌,想不想听一听?(师配乐示范说)

(4)请学生配乐说儿歌做手势。

两只小手伸出来,上上下下分明白,

左手在上右手下,右手在上左手下,

我们一起指一指,鼻子上面是眼睛,

眼睛下面是鼻子,嘴巴长在鼻子下,

五官端正真好看!真好看!

四、巩固练习

1、看图说位置关系。

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去过南方吗?没去过南方的同学别遗憾,现在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南方的风景画。这幅画美吗?美在哪儿?对!小桥、流水、小船、人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能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结合图说一句话吗?

学生观察反馈的结果可能是:

①人在桥的上面,桥在人的下面。

②河水在人的下面,小船在桥的下面。

③其他。

2、数学游戏:分房子。

美丽的森林动物园又为小动物们盖了一座新房,管理员叔叔正准备把房子分给四只小动物,可是小动物各有各的想法,你们能帮小动物按照它们的想法住进新房吗?

住在最下面,是第层;住在最上面,是层;第2层住的是谁,它在的上面,的下面,第三层呢?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大象说它太重了,想住在最下面的房间;小猫说它想住在最上面的房间;小兔说它想住在小猫的下面和小狗的上面,小狗说它想住在大象的上面。同学们,请你帮它们安排好房间好吗?

师小结:由于同学们的热心帮助,小动物们都高兴地住进了新家。它们夸你们真是一群热心助人的好孩子!

3、巩固深化,拓展创新。

(1)聪明屋。

老师带你们到聪明屋去看看,今天它给我们出了一道什么样的难题?

有三个小女孩分别叫小红、小兰、小英,她们住在同一座楼里,小红住在小英的楼上,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请你猜猜看小兰住在哪儿?

现在每个小组都有写有三个小朋友名字的卡片,请四人一组摆一摆,看看小兰到底住在哪层楼?

学生根据题意讨论,按楼层摆卡片。全班交流反馈。

(2)正反口令游戏。

①听老师口令,学生指方向。

如:老师说“上”,学生指“上”。

②听老师口令,指相反的方向。

如:老师说“上”,学生指“下”。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有着“上”“下”关系的物体,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我们明亮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数学吧!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练习课》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练习课》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练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充分利用情景图,从图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3、能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对于出现错误的学生,要及时纠正。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看图,并说说图意并列出算式。然后,让学生观察第二幅图,看一看,珠子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小组订正答案。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有什么错误,对于全班共同的错误要给予纠正。

3、自主练习第3题

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图中给了你哪能些信息?你能用这些信息编一个童话故事吗?

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对多余信息的处理时,让同学们想办法,搬不回家的怎么办?每个同学都有朋友,你能不能给它也找个朋友?从而对学习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四、走进生活

结合实际自己编一道题目,并请同为帮助计算。

五、教学随笔

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2、能确定的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用自己语言表达。

3、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会确定左右位置关系,空间观念培养,位置相对性。

教学设计思路:感知自身的左和右,借助文具的摆放,使学生会确定物体左右的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物品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内容

课前导入:游戏:前后、上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你经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用“我用左手干……,我用右手干……”的句式练习表达。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和右,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二、自主探究

感知群体

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在全班小朋友中,你能找出第一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是谁?右边又是谁?快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学生同桌合作,感知群体中的左和右。

说一说,摆一摆:请你像书上的小朋友一样按顺序摆好学习用具。学生动手操作,边说边摆,进一步感悟物体的左和右。

三、进一步探究,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请你判断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呢?

教师举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学生根据教师设疑,展开讨论。

全班交流。

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师生共同玩: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

四、实践应用

巩固掌握: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幅图,请你看看小女孩是靠哪边走的,小男孩是靠哪边走的?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观察(第61页第3题)看图判断左右。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同学们各持已见,到底是在哪一边呢?我们亲自来试一度。(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上下楼活动)女同学上楼,男同学下楼,然后交换上下楼。

五、教师小结:平时我们上下楼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有秩序的走,这样才能减少意外。

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综合练习教案


第三届长兴杯决赛

解决问题综合练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书本70-71页的习题

教学目标:能根据图画和文字找出题目所给的数学信息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决,巩固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图文结合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以及问题并能选择正确的方法来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图文找出有用信息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题

1、谈话:小朋友想不想去动物园观看动物呢?(想)我们一起坐车出发吧。在车上有点无聊,我们一起来闯两个数学大关,好不好?(好)那就来吧!

2,第一关:口算,抢答。

5+2=9-5=3+6=8-3=6-2=4+3=

8-6=2+6=10-4-2=3+0+6=9-7+3=4+4-7=

小朋友真不错。口算的时候要注意看清数字和符号,在连加连减的时候要注意运算顺序。接下来请看第二关是什么呢?

第二关:看图列式

写出四道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写出来的算式就不一样。各数字各代表的意义也不相同。

二,综合练习:

师:时间过的真快,很快就到目的地喽。老师先带大家到草地上休息。咦,这里有很多蝴蝶和蜗牛呢。小动物们遇到了难题,你能帮他们解决吗?

出示书本71页的第3题

说一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解答。

①?在大括号下面:把上面的5只和下面的3只蝴蝶合起来用加法。

②?在左边:一共有9只蜗牛,走了2只蜗牛,草丛里还剩几只蜗牛?

③?在右边:一共有9只蜗牛,草丛里剩下7只蜗牛,走了几只蜗牛?

小结:在看到有大括号和问号的题时,要知道问号的位置在哪,找到要求的问题,求部分时用减法,求整体时用加法计算。

注意大括号摆放的位置不同,但表达的意思相同,都表示“合起来”的意思。

小动物很感谢大家帮他们解决了问题,他们邀请大家一起去看长颈鹿表演喝牛奶比赛。

3,书本71页的第5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还有小猴子的划船比赛

交流后把算式写在书本上。小动物在比赛,这边还有大熊猫在吃竹子呢。看,

出示书本70页的第4题

说说要解决的问题,找出信息并解答。

为什么不选择3只小鸟,提醒学生要选择与问题有用的数学信息。

我们在解决某些问题时,要注意图和文字结合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选择正确的方法计算。解答完后还要记得检验。

4,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小朋友也玩累了,我们一起来分食物吃吧。大家把带的东西都拿出来一起分享。有很多好吃的食物。出示:一共有9个桔子,一人2个,一人3个,剩下几个?

吃完东西后,细心的小朋友发现有很多空的矿泉水瓶,我们一起来捡吧。

2人各捡3个,一人捡了2个,一共捡了几个?

希望小朋友在外出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保持卫生,做个讲卫生的好学生。大家吃的差不多了,我们就准备回家了。一起坐车吧。

现在车上有几人?

小朋友们真厉害,在观看动物园的过程运用自己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问题,大家玩的开不开心,还想不想玩?

5,

你能在图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三课堂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疑问吗?有没有要提醒的地方?你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综合练习

①提取数学信息,提问

②列式解答

③检查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学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697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