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上下(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创设情境(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A:深秋,大地丰收了,小兔子忙着收萝卜,准备回家过冬呢!(CAI)显示:可爱的小鸟正忙着摘果子呢!(CAI)显示

B: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创设情境(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说得好,小松鼠也想来听一听(CAI)显示

B:观察: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置吗?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

C:再观察小松鼠的位置:说小松鼠在上面对吗?

小松鼠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都说对了,小松鼠和小鸟高兴得在树枝了蹦上蹦下(CAI)显示,松鼠和小鸟交换了位置

B: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小结:看来,位置变,上下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

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听口令摆一摆

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

四、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1、出示练习图,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2、让学生自由的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3、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小编推荐

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活动使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及想象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体会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上下位置关系。
学习难点: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学具准备:课件、投影仪、教学书、铅笔盒、橡皮、动物图片、胶水
学习过程:
一、新授导入
1、在情境中渗透“上下”位置关系。
小鸟说:“树爷爷,您好,冬天快要到了,我们三个好朋友想搬到您这儿来过冬,行吗?”
老树说:“行啊。我这有三间房,不知你们想怎么安排呢?”
小鸟又说:“是啊。我们各自应该住在哪个房间最合适呢?
聪明的小朋友,你们能帮我们合理地安排一下房间吗?”怎么安排房间最合理呢?
(1)小组成员一起给小动物们分一分房间。
(2)用“上”“下”说一说小动物们的位置关系。
(3)汇报:哪一小组把你们分房的情况说一说?(引导学生用“上”“下”关系描述)为什么这样安排?
(4)学生汇报反馈小组内讨论的结果。
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有:
①小鸟飞得高,所以它的房间在最上面;小松鼠会爬树,所以它的房间在中间;小兔不会爬树,所以房间在最下面。
②小松鼠在最上面,小鸟在中间,小兔在最下面。
小鸟在小松鼠的上面
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
小兔在小松鼠的下面
小鸟在小兔的上面
小兔在小鸟的下面
(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新的位置关系(出示课题)。
现在,同学们对“上下”这种位置关系理解了吗?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下面,这是怎么回事?(指图说)可以在小组内讨论。
(4)学生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生可能回答:因为跟小鸟比,小松鼠在它的下面;跟小兔比,小松鼠又在它的上面;所以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下面。
(5)小结:看来,同学们在说“上下”位置关系时,一定要看准跟谁比,是这样吗?
小鸟在小兔的_面,小兔在小鸟的_面,
松鼠在小兔的_面,松鼠在小鸟的_面。
二、感知生活中的上下
1、摆一摆,说一说。
(1)请小朋友拿出数学书,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把练习册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把橡皮放在铅笔盒的上面。
(2)你们同它摆的一样吗?谁能说说数学书、铅笔盒的位置?
(3)随意调换学习用品的位置,同位互相说一说他们现在的位置。
2、说说教室里的上下问题。
(1)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上下来说一说。
(2)组织交流。
3、猜一猜:同学们,今天老师把上课用的卡片放进这个箱子里找不到了,你们愿意帮助我找到卡片吗?
师:那你们猜猜它在哪个盒子里?
生:1号盒子,2号盒子,3号盒子。
师:这可是个神奇的箱子,只允许我们打开一次,不过,它为我们提供了两条提示,第一个提示:卡片在1号盒子的下面,它有可能在哪?
(2号盒子或3号盒子)
第二个提示:卡片在3盒子的上面,它在哪?
生:2号盒子。
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因为卡片在1号盒子下面,它就可能在2号、3号盒子里,卡片还在3号盒子的上面,它就只能在2号盒子里。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判断的对不对呢?(师揭开2号盒子找到卡片)你们真能干。刚才我们一起寻找卡片的过程就是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
4、出示小书架。
(1)提问:书架有几层?都摆了哪些东西?
(2)指名当小小解说员,介绍书架里面物品的摆放位置。
三、实践应用
1、看图提问解答。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有一位叫小明的同学也带着他喜欢的东西来到了课堂上。
想知道是什么东西吗?我们一起看看吧!(电脑演示:书柜图。)
①这是什么呀?书柜有几层?里面都放了些什么东西?外面呢?(小狗、小镜子)
②看到这幅图,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互相提问并回答问题。
学生四人合作:一生问,余生答。
③汇报。
2.律动(配乐说儿歌、做手势)。
(1)请同桌面对面地说一说五官的位置关系。
(2)老师说口令,学生听口令指五官。
(3)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五官的位置关系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编了一首儿歌,想不想听一听?(师配乐示范说)
(4)请学生配乐说儿歌做手势。
两只小手伸出来,上上下下分明白,
左手在上右手下,右手在上左手下,
我们一起指一指,鼻子上面是眼睛,
眼睛下面是鼻子,嘴巴长在鼻子下,
五官端正真好看!真好看!
四、巩固练习
1、看图说位置关系。
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去过南方吗?没去过南方的同学别遗憾,现在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南方的风景画。这幅画美吗?美在哪儿?对!小桥、流水、小船、人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能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结合图说一句话吗?
学生观察反馈的结果可能是:
①人在桥的上面,桥在人的下面。
②河水在人的下面,小船在桥的下面。
③其他。
2、数学游戏:分房子。
美丽的森林动物园又为小动物们盖了一座新房,管理员叔叔正准备把房子分给四只小动物,可是小动物各有各的想法,你们能帮小动物按照它们的想法住进新房吗?
住在最下面,是第层;住在最上面,是层;第2层住的是谁,它在的上面,的下面,第三层呢?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大象说它太重了,想住在最下面的房间;小猫说它想住在最上面的房间;小兔说它想住在小猫的下面和小狗的上面,小狗说它想住在大象的上面。同学们,请你帮它们安排好房间好吗?
师小结:由于同学们的热心帮助,小动物们都高兴地住进了新家。它们夸你们真是一群热心助人的好孩子!
3、巩固深化,拓展创新。
(1)聪明屋。
老师带你们到聪明屋去看看,今天它给我们出了一道什么样的难题?
有三个小女孩分别叫小红、小兰、小英,她们住在同一座楼里,小红住在小英的楼上,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请你猜猜看小兰住在哪儿?
现在每个小组都有写有三个小朋友名字的卡片,请四人一组摆一摆,看看小兰到底住在哪层楼?
学生根据题意讨论,按楼层摆卡片。全班交流反馈。
(2)正反口令游戏。
①听老师口令,学生指方向。
如:老师说“上”,学生指“上”。
②听老师口令,指相反的方向。
如:老师说“上”,学生指“下”。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有着“上”“下”关系的物体,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我们明亮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数学吧!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案(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案(一)

教材分析:

上、下、前、后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起始阶段。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江上大桥图,图中有丰富的关于“上、下”“前、后”的素材。在对这幅情景图的观察和表述中,学生可以根据轮船、火车、汽车三者的位置关系,认识上、下方位,根据轿车、卡车、大客车三者的位置关系,认识前、后方位。

情境图下的文字分别示范了如何表达物体的上下或前后位置关系,左边的第三句话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还让学生“再看图说一说”,给学生的表述和交流留出了空间,加深学生对空间方位的理解。

“做一做”让学生把课桌上的文具按要求的上下位置关系摆放,加深对上下位置关系的认识。同时整理好桌面,使之整洁有序,也能使学生感受确定的位置关系能够带来“秩序”。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对上、下、前、后等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自己的身体部位相联系:上边是头,下边是脚,前面是脸,后面是背。在教学中,应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观察判断法,交流互动法;

学法:活动体验法,尝试判断法,沟通补充法。

教学目标:

1.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上与下、前与后它们具有相对性,并能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在学习活动中,借助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抽象出四个方位词,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方位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辨认“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前、后”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 游戏:

手指上面,手指下面,手指前面,手指后面。

全班活动--师指生说。

刚才的游戏我们用上下前后表示了方向,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四个方向位置。(板书课题:上下 前后。)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认识上下

(一)认识“上、下”。

1、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说说谁在谁的上面吗?反过呢,谁在谁的下面?

个别说-集体说

2、课件出示:这是一幅江上大桥图。

(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上、下”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吗?

(3)大家一会儿说火车在上面,一会儿说火车在下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4)怎么才能说清楚呢?

3、摆一摆:

(二)认识“前、后”。

1、课件出示动画汽车图

2.学生观察,交流讨论。

(1)你又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前、后”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车的位置吗?车头开向的方向就是“前”。

(3)怎样才能说清楚呢?看谁跟谁比,标谁前谁后,然后说清楚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3、练一练。

三、练习

1、练一练:你的前面是谁?你的后面是谁?

请坐在***前面的同学起立。

请坐在***后面的同学把手举起来。

2、课件:练习三第1题。

(1)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2)讨论:小玉在小兵的前面还是后面呢?你是怎样想的?

(3)小结:一般情况下,我们把“面”对的方向叫做“前”,所以小玉的前面是小兵,小兵的前面是小玉。

3、课件上下山图,强化上下位置关系。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学会了吗?

点击查看更多: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案(十)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案(十)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上、下”、“前、后”和“左、右”的基本含义,会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3.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指导】

1.注意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

一般学生在6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别尚未发展完善。因此,对于“上、下”、“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左、右”则要引导学生从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自然标志为中心进行辨别。

本书内容应注意启发学生紧密联系自己的学校、家庭等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物体的空间方位。

2.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左、右”的相对性比较难理解,教材主要是通过一些活动和游戏(如握握手,听反话等)来帮助学生辨别。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或自己创设活动,组织学生充分地体验,应避免抽象地让学生判断。对一些一时理解不了的学生,可以允许他们逐步理解。

“左、右”的相对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采用“生活中的数学”板块形式,加以介绍,仅供学生了解,不作教学要求。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2课时:

上、下、前、后……………………………………………………1课时

左、右………………………………………………………………1课时

第1课时 上、下、前、后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二的第2、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从而建立“上、下”和“前、后”的方向感。

2.能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对性。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及其相对性。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做个游戏。咱们玩“老鹰捉小鸡”好不好?

教师做“母鸡”,一学生做“老鹰”,其他学生做“小鸡”。

师生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提问:母鸡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

生:母鸡的前面是老鹰,后面是小鸡,上面是屋顶,下面是地面。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和前、后的知识。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进行新课】

1.认识上、下、前、后。

师: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出示主题图课件。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这是一幅南京长江大桥的图画。蓝天下,雄伟的大桥横跨长江,一艘轮船正从桥下穿过,桥上的铁路上正奔驰着一列火车,铁路上方的公路上正行驶着一辆辆各式各样的汽车……

师: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下面我们来做一个“你说我对”的游戏,比比谁的反应快。好吗?

生:好!

师:卡车在火车的( )。

生:上面

师:轮船在火车的( )。

生:下面。

师:很好!你能像刚才那样和同桌来对一对吗?请同学们先合作对一对,再全班交流。

汇报交流、归纳。

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

轮船在火车的下面,火车在轮船的上面;

小汽车在卡车的前面,卡车在小汽车的后面;

公交车在卡车的后面,卡车在公交车的前面。

2.拓展活动。

(1)拍手游戏

①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②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

(2)小组活动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

(3)分别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能够表示上下关系和前后关系的画。

【课堂作业】

1.教材第9页“做一做”。

2.动物运动会。

(1)跑在最( )面

(2)跑在最( )面

(3)在的( )面

3.小动物分房。小鸡住最上面一层,小猪住最下面一层,小羊住小猪的楼上,小狗住小羊的楼上、小鸡的楼下。请你用线连一连。

【答案】

2.(1)前 (2)后 (3)后

3.小鸡--4 小猪--1 小狗--3 小羊--2

【课堂小结】

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上、下、前、后的知识,它们都是表示方向的。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分清上和下,前和后。

【课后作业】

1.练习二的第2、4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课时上、下、前、后

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

轮船在火车的下面,火车在轮船的上面;

小汽车在卡车的前面,卡车在小汽车的后面;

公交车在卡车的后面,卡车在公交车的前面。

教学反思

1.本节教学设计,能够结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如老鹰捉小鸡、指鼻子和拍手游戏、说生活中物品的上下位置关系、组织学生进行跟着说、自己说、同桌说、小组说等多样化的练习等等,在这一个个具体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课堂常规习惯的培养不够,如:鼓励学生认真倾听、仔细观察、发表不同见解等,激励性语言使用较少。

3.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学生的闪光点用准确的语言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以后在教学中一定要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实物教(学)具。这样从直观形象的具体情境中,抽象事物的本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形式多样的评价,真正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教学理念。

课程资源

男左女右的由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男左女右,好像约定俗成地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公共厕所,男左女右;父母出席某些礼仪场合等等;父亲往往在左边,母亲往往在右边。如果颠倒了位置,就会有人笑话,说是违反了“男左女右”的习俗。

这种习俗是怎样产生的呢?据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及万物生灵。这个传说虽然有神话的成分在内,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研究中华民族日神和月神的参考资料。《五运历年记》认为: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盘古双眼所化,日神是盘古的左眼所化,月神是盘古的右眼所化,民间流传的“男左女右”习俗,就是由此而来。那么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谁呢?日神就是伏羲,月神就是女娲,均是传说中的上古之神。

点击查看更多: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案(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案(四)

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正确的描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课件2)

1.模仿秀:教师做上肢运动,学生跟着将双手交叉分别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做伸展。

2.谈话引入新课:

思考:我们的手和胳膊都向哪些方向活动了?学生说,引出课题。

二、认识“上、下”的位置关系。

1.出示第9页主题图,观察画面,想一想,哪个方向是上?哪个方向是下?学生指一指。标出“上、下”两个方向。(课件3)

2.看图用“上、下”说话,体会相对性。(课件4)

3.轮船的上面都有什么?指名说(课件5)

三、认识“前、后”的位置关系。

1.指着桥上行进的车辆,问:怎样确定前、后?强调:驾驶员眼睛对着的就是车的前面,相反的就是后面。(课件6)

2.说一说,哪辆车在前面?哪辆车在后面?学生说。(课件7)

3.公共汽车的前面有什么?(课件8)

四、巩固练习

1. 操作活动:(第9页做一做)(课件9)

(1)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

(2)把铅笔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

2.说一说:

你前面的同学叫什么名字?你后面的同学叫什么名字?

3.练习二第1题。看图说一说。(课件10)

五、总结(课件11)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上 下 前 后

点击查看更多: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案(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案(九)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

【教材分析】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中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十分重要。教材通过情境图,不仅使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理解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更使学生理解到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学情分析】

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基本能确定上、下、前、后的位置,但学生学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需要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位置的理解,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方位。

2.能够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会辨认和区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课桌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点名汇报。(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探究新知】

1.教学“上”“下”。

多媒体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

学生互相交流,点名汇报,只要学生描述的比较清楚都要予以表扬、鼓励。

师:你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那谁能说出汽车的下面有什么?

生回答,如火车、轮船、江水、桥墩等。

师:大家都说火车在汽车的下面,那能不能说汽车在火车的上面?

师引导学生明了上、下的相对性,并要求学生说出几组具有上、下关系的事物,如轮船在火车下面,火车在轮船上面。

师: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有哪些事物可以用上、下的位置关系描述?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2.教学“前”“后”。

师:我们继续观察画面,桥的最上面有什么?

生回答,如小轿车、货车、客车。

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它们间的位置关系。

学生总结发言,如小轿车在货车的前面,货车在客车的前面,客车在货车的后面,货车在小轿车的后面等。

师引导学生明了前、后关系的相对性。

师:说一说你的前后各是哪些同学?

学生自由讨论,点名回答。

【巩固应用】

1.拍手游戏。

(1)老师发口令,上、下拍手。

(2)听反语,老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老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

2.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用“前”“后”描述小伙伴的位置。

【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上、下、前、后

货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货车的下面。

上、下关系是相对的。

小轿车在货车的前面,货车在小轿车的后面。

前、后关系是相对的。

点击查看更多: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案(八)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案(八)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九页第二单元位置-上下前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 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过程与方法: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在教学《上下、前后》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图画,画中呈现出森林里的景象,有茁壮成长的大树,有小松鼠,小白兔,还有小鸟等等美丽的图案,顺应课题,呈现出几种动物的上下关系,让学生初步在美丽的情境中感悟位置关系。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

①观察画面,认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师:大家观察图中有几种小动物?你最喜欢哪种?

师:哪种动物在最上面,哪种动物在最下面?

师:你能用“谁在谁的上面或谁在谁的下面”去描述吗?

(教师适时板书:前、后)

联系实际提问:你这样描述选取的参照物是谁?

②练习。

玩具架子上有三种玩具,大家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

学生讨论,交流。

说一说,谁在谁的什么方向?

(2)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

①认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说它们又是什么位置关系呢?

学生交流。 (教师适时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② 练习。

a.出示学生在公园游玩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谁排在谁的前面,谁排在谁的后面。

b.出示公交站台,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公交站台的字,明白如何乘坐公交车,如何辨别自己到达目的地还需要几站,无形中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出示龟兔赛跑的课件,先鼓励学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让大家尝试讲一讲从中悟到的道理,顺势让学生明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紧接着让学生分析在不同的阶段乌龟和兔子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变化。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学生拿出数学书,文具盒,练习本,摆一摆三者的位置关系,用“谁在谁的什么方向”描述,同桌相互说一说。

四、质疑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师指着板书) “上” “下” “前” “后”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例子说明吗?学会了“上、下、前、后”的位置知识,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将它们进行应用。请小朋友回家后结情境给父母说一说生活巾的“上、下、前、后”。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谈一谈。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第11页第1,2,3题;

2、同桌相互说一说教室里的物品,它们的位置关系。

板书设计

位置--上下前后

谁在谁的上面

谁在谁的下面

谁在谁的左边

谁在谁的右边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让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上下前后完整地表达事物的位置关系,体会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中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正是通过经验,学生才能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在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我就抓住这一点去思考:学生对“上下、前后”并不陌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学生在理解“上下”时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他们只是了解到谁在“上”,谁在“下”, 谁在“前”,谁在“后”,也就是只是表面地理解到“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但要从我们的数学上去理解,那就不是简单的位置“上下、前后”,而是要理解到“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点击查看更多: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案(五)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案(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方位感。

【教具准备】

教材第9页例题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出示教科书P9的图,教师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

(1)图上有什么?

(2)你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图吗?

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指出上面和下面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并让学生思考:

①卡车在轮船的( )面。

②轮船在火车的( )面。

③卡车的下面有什么?

同桌互相说,再请个别同学上台说。

(3)完成书本第9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自由操作,摆好后互相说一说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懂得区分上下方位关系。

2.教师指出生活中除了上、下这两种方位以外还有其他的方位,出示教科书P11第1题的图,请学生观察: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上画了什么?

(2)找一找图上有哪些位置关系?

并回答:

①小兵在小玉的( )面,小玉在小兵的( )面。

②小东的前面是( ),小云在小华的( )面。

学生讨论并重点叙述小玉的位置关系(教师小结:指出前、后与上、下一样,都是具有相互关系的方位词,因此它们都不能孤立的存在。

(3)完成练习二第2题。让学生独立填写后,教师再进行讲评。

二、巩固练习

1.找一找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是处于上下或前后关系的,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

2.完成教科书P11第三题。看图想一想,填一填。

点击查看更多: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案(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案(七)

1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描述物体的位置;能说出上、下、前、后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3、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结合活动,学生受到热爱劳动、助人为乐、遵守公共秩序教育。

2学情分析

一年级新生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学前班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基础,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这节课在帮助学生学会辨别上、下、前、后的基础上学习从两个纬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2、教学难点是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描述物体的位置;能说出上、下、前、后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4.1.2学时重点

教学重点是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4.1.3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是试着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位置:上 、下、前、后

师:小朋友咱们今天去南京长江大桥秋游,你们喜欢乘坐什么车、船去南京长江大桥呢?(出示幻灯卡片)你想乘哪一辆(艘)?,你就介绍一下它的位置,它好过去找你。

小朋友仔细观察,并试着说一说。【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以学生喜欢的活动形象导入,直接激趣,调动全班的兴趣和积极性。】

活动2【讲授】位置:上 、下、 前、后

创设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位置:

1、找车游戏 :

师:轿车在桥上什么位置?火车在桥上什么位置?客车?货车?轮船呢?

生:思考,个别举手回答。

师:(提示)表述要用上(上下前后)。

师:引导,视学生回答的情况引导说一说,矫正,归纳,小结。

活动3【活动】位置:上下前后

2、介绍方法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这么快找到要乘坐的车(轮船)?指名回答。

师:利用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师:出示幻灯卡片

生:观察,看图说一说。

师:指导学生说。

【设计意图:把单纯的表述车、船的位置,升级到让学生在位置中找,在指定的位置找事物。在学生动起来的过程中,让他们进一步掌握并运用本堂课的知识点。】

活动4【练习】位置:上、下、前、后

师:(提示)现在你们把刚才学到的位置知识来做游戏,看那个小朋友反应迅速? 做一做:课本第9页《做一做》。教室里动起来。

活动5【测试】位置:上、下、前、后

师:出示幻灯片:《宝物放在那个盒子里?》《放学了:前、后》

点击查看更多: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案(六)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案(六)

课前百事通

目标导航船

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5.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6.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位置。

创意开场白

【方案一】谈话导入

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2.揭示课题。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 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前、后。?

板书课题。

【方案二】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而且有序,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 (画面一: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画面二: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引入新课。

【方案三】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课堂一点通

课堂巧活动

【活动一】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

1.出示交通灯画面,认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 (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们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里的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清楚, (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的上、下位置关系吗?我们的身体上呢?

2.练习。

把数学书放存课桌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文具盒上面。

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

【活动二】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

1.认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说它们又是什么位置关系呢?

学生交流。 (教师适时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2.练习。

(1)出示十二生肖图,让学生说说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谁排在谁的前面,谁排在谁的后面。

(2)教室里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 ),在另一个同学的( )(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还可以问:从前往后数,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知识全突破

知识点 认识上下前后

【问题引入】上下前后各是哪个方向?

归纳总结:方向是相对的。以我们的眼睛看到的为例,站直身子,眼睛看到的为“前”,身子后面为“后”,头顶上面为“上”,脚下为“下”。

【例题1】小朋友排队做早操,小明的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

(1)队伍中哪个是小明?在他头上画“○”。

(2)这一队伍一共有( )个小朋友。

答案:(1)从前面数第5个 (2)8

目标我知道

1.我要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我要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我能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我能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随堂小挑战

1. 看图填( )。

老虎在第一节车厢。

(1)熊猫排在( )。

(2)松鼠排在( )的后面。

(3)猴子排在( )的前面,在( )的后面。

(4)大象排在第( )。

答案:(1)5 (2)老虎 (3)大象 松鼠 (4)4

答案:上 下 上 下

我的反思

课后显神通

牛刀小试

点击查看更多: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案(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上下前后》教案(二)

教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经历建立“上、下”、“前、后”方向感的过程,会用这些方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重点:掌握“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难点:使学生体验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1.组织学生做“贴鼻子”游戏。

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蒙上眼睛,其余同学用语言指挥他准确贴好鼻子。

2.小结:

(1) 游戏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可以让我们学到许多数学知识。刚才,同学们在发布指挥口令时,使用到一些表示方向位置的词语,你知道有那些吗?

(2)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上下、前后”的方位知识。(贴课题:上下、前后)齐读

二、认识上、下

1.课件动态显示第1页主题图

这是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一艘轮船正从桥下穿过,桥上正行使着各种各样的汽车,你知道它叫什么车吗?你能用方位词说说卡车在哪里?(在桥上)那轮船呢?那卡车在轮船的什么位置?轮船在卡车的什么位置?像这样你还可以说什么?

2.注意看,现在有什么变化呢?是的,多了一列行驶的火车。一艘轮船正从桥下穿过,桥分公路桥、铁路桥两层。(课件显示)公路桥上正行使着各种各样的汽车,铁轨上行驶着火车。

3、现在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说说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4.请你回答:火车在轮船的( )面

火车在卡车的( )面

5.同样是火车,为什么一会儿说它在上面,一会又说它在下面?

6.师小结:火车对轮船来说,在轮船的上面,对卡车来说,却在卡车的下面。由于对比的事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也会不同。

( 贴图片,指学生读,填答案 考虑:轮船的上面有什么?)

7.练习:

(1)完成“摆一摆”。

师说要求,生摆,指一生演示。

(2)联系生活实际,冰箱里的知识。

学生交流。

三、认识前、后

1. 南京长江大桥以它的雄伟、壮丽,吸引许多游客前去参观。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认识他们乘坐什么车吗?你觉得用什么词语来表示他们的位置关系比较合适?说一说它们是怎么排的?学生交流。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和同桌说说它的位置。(汽车、摩托车、客车)

2. 请一组小朋友站起来。

组织学生用“前”、“后”描述自己的位置;然后再向后转说说自己的前后位置的变化。同桌介绍自己的位置。

3. 同样是王英这位小朋友,她在队伍中的位置没有变,为什么大家一会儿说她在前面,一会儿又说她在后面?

师小结:要确定前后位置,需要看与谁比,王英对李琳而言是在他的后面

4.练习:小动物排队 (生问生答,师问生答)

四、巩固练习

下面我们来练习一下,首先来看这几只可爱的小动物。

1、可爱的小动物

2、游泳比赛 (你能给它们排一下名次吗?出示答案)

3、猜一猜 : 我知道他住几楼 (小明住在1楼上面,4楼下面,你猜他可能是几楼)

4、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上下前后)

(随机) 考考你:

(1)住哪楼

(2)排队问题

五、总结延伸:

同学们,这节课学得愉快吗?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你是怎么分清生活中的前后上下的?(如果我说“头是上,脚是下,脸是前,背是后,加手势齐说)生活中利用”上、下、前、后“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即简单又准确,但是要讲清和谁比。

板书设计

上下前后

卡车在火车的上面

火车在卡车的下面

卡车在轮船的上面

轮船在火车的下面

听课反思及困惑:

听课者:

点击查看更多: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

第七课时: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7页练习三第6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数的组成,拍手游戏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3名同学在一起,桌子上有3只纸鹤,1名同学把1只纸鹤拿走了,桌子上剩下2只纸鹤放在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3名同学中走掉1名同学,3只纸鹤拿走1只纸鹤就是从3里面去掉1,求还剩几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

2.学习减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3和1。

(2)教师说明:从3里面去掉一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3里面减去l个,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去掉1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

(4)教师进一步说明:从3里面减去l个,用减法计算。(板书:减法)

(5)读减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

(1)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2来表示的减法事例。

4.看图,体验减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25页,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减法算式表示,请学生表述减法含义。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减法含义。

(1)做一做的左图

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②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③说明图中表示去掉的方法。(虚线、划线)

(2)做一做的右图(2、3)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①教师说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减法算式。

②学生操作。

③汇报交流

5-15-25-35-4(5-55-0)

你们是怎么想出得数?

看图摆一摆数出来的、用数的组成想5可以分成1和几……

2.独立完成26页做一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看算式摆一摆。

投影出示练习三的第6题,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减法含义的理解。

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减法算式表示。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学会了什么?有了那些体验?

板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教案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教案

教学内容:前后(第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目的:启发学生的法语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3、看书:第2页上面的图:让学生看图答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

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

(1)请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老师扮演售票员,5名学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个不同的地方),其余学生扮演等车的乘客(可任意选择站起来牌),在教室里进行坐车游戏。

师出示其中一个站牌,请学生说说站起来牌的意义。

师:各位乘客,欢迎您坐我们的公共汽车,本车的起点站起来是火车站,终点站是动物园,有上车的乘客请上车。

师: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到你要去的地方,有多少站?

每到一站,老师都报出站不同,学生自由地上下车,但要求说出自己坐多少站?(答案不唯一)

(2)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换位置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现在呢?(后面)

师:对,请同学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生:前师:背对的方向则是----生:后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家庭游戏、知识巩固

(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面顺序

(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前面和后而的分别是谁?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案

第六课时:加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7页练习三第2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出示数字,读数。?

3?按顺序填数:?()3()5。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1)用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与2只蓝鹤放到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2?学习加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1和2。?

(2)教师说明: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

(4)教师进一步说明: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

(5)读加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

(1)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1+2=3来表示的加法事例。?

(2)(再指纸鹤图)问:这幅图还可以用怎样的加法算式表示??

教师启发学生说出:?

①有2只蓝纸鹤,有1只红纸鹤,合起来是3只纸鹤,2+1=3。?

②有2个小朋友,又来了1个小朋友,合起来是3个小朋友,2+1=3。?

③有2个男同学,1个女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2+1=3。?

④有1个女同学,2个男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1+2=3。?

……?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1)做一做的左图?

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②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2)做一做的右图?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①教师说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②学生操作。?

③汇报交流?

4+1、1+4、3+2、2+3、1+3、3+1……?

2?看图,体验加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第23页,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3?看算式摆一摆。?

投影出示练习三的第2题,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引导学生通过看算式,摆小棒,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

四、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6630.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