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近代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哪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它们的理论和标志是什么?

比较项目时间理论标志

第一次18世纪60年代牛顿力学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第二次19世纪70年代电磁学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教师导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它对于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催化剂”、标志各是什么?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3.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

4.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怎样的正面影响?

5.对于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

(课件演示相关图表,辅导学生阅读和解答,教师讲评,分层解析、归纳概括)

讲授新课: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催化剂”、标志各是什么?

A.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B.“催化剂”(社会保证):

①二战期间军事科技发展,战后军事科技迅速转化为民用科技

②相对论等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和重大突破

③科学技术社会化

C.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A.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社会。

B.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克隆技术。

3.你认为对于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讨论后,教师归纳

A.“克隆”是什么意思?

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科学家把人工诱导生物无性繁殖的过程叫克隆。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如: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

B.怎样对待克隆技术?

我国应当掌握克隆技术,也应当有所限制。因为克隆技术为人类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人类可以运用这种技术繁殖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以使其物种不致绝灭,也可以运用该技术繁殖供实验用的各种动物,还可以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人类器官,以替换人类自身残废、缺失或功能不全的器官。但从社会角度看,克隆技术一旦应用于人类,无疑将是一场灾难。首先在该项技术实验阶段必将产生大量失败的“产品”,而这是对克隆人生存权利的侵犯和践踏。其次,克隆人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他们与母体的辈份关系、与其他人的亲缘关系,以及由于自身的特殊,他们是否会形成一个新的种族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伦理关系的紊乱等。因此,我们应当制订法律或相应的规定来限制这项技术的使用范围。

 

航天技术

激光技术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多利”羊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1.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

A.速度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以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缩短为例:19世纪需要50年,一战前需要30年,二战后需要7年,70年代后只要3至5年。

B.范围广——科技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和新材料以及火箭技术→空间开发→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计算机更新换代。

C.影响大——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80%。

2.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怎样的正面影响?

可组织学生举例说明新科技对自己学习、生活乃至衣、食、住、行的改变,然后从微观转向宏观进行总结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

B.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信息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导致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出现,“技术密集型”企业迅速崛起。发达国家“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大大超过“劳动密集型”企业,体力劳动者减少而脑力劳动者增加了。

C.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有“尤里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及中国的“863计划”等。

相关阅读

《第三次科技革命》学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学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三次科技革命》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背景和情况,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对世界经济结构及国际经济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

2、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关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学会用已学过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立志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做出贡献的决心。

学习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学习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依据下列知识网络快速看书自学,找出相应的知识点填写在网络上,并能记在脑子里,疑难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准确。(学生自学时教师应对各小组同学的情况予以了解并加以指导以便在下一步工作中作中做到有的放矢。)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何时?你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你比较熟悉、体会较深的是哪些技术?

②科技的高度发达,给人类带来了种种便利,但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对此你有哪些了解?你认为在科技发展中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③科技革命的特点是什么?有何影响?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应如何做?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识、特征、影响分别是什么?(可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较)

时间

标志

特征

影响

共同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三、拓展延伸

动脑筋: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呢?

四、系统总结

填写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点

五、巩固训练

1、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的直接历史因素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B站后相对的国际环境

C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D苏美之间的军备竞争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技术发展集中表现在哪三个方面?请各举一项重要成果.

六、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进而使学生体会、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2、学生通过交流和体会感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面貌的改变,联系实际感知历史。
3、通过阅读史料和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励学生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
教学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神舟九号安全返回图片: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返回地面,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健康出舱。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
引导学生思考:航天技术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除了这一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还有哪些成果?有哪些特点和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2、整体感知:
本节课分成三部分进行学习:
一、认知科技(主要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起源地、主要标志、主要成果和核心)
二、感受科技(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三、反思科技(分析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3、自主学习:结合下列问题阅读教材,把握住主要信息,完成表格。
时间
起源地
标志
特点
影响
4、师精讲点拨
(一)认知科技
让学生回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起源地、主要标志和核心
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
起源地:美国
标志: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特征: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表现在四个领域: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四个领域,去了解科技是如何造福人类的?
1、原子能:
出示图片: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这是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始。
总结:原子能作为一种新的能源进入到生活和生产领域,我们要和平合理的运用原子能,防止核扩散和核污染的蔓延。
2、电子计算机:
出示图片: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现在的计算机(台式和笔记本电脑)现在的计算机教室
师总结: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网络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主要方式,人类进入信息化的社会,
出示材料回答问题:
信息技术已成为过去10年里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更快的生产周期、更高水准的产品质量和低通货膨胀等特点的主要贡献力量----比尔盖茨
思考:比尔盖茨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信息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力量。
走进生活: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工作的主要工具,网络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你认为青少年应该如何正确文明上网?
2001年11月向社会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辱骂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3、航天技术
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人类航天的历程:介绍我国由神五到神九的发展历程,2003年神舟五号进入太空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设计意图:首先展示图片苏联美国探索太空的历程,然后结合图片让学生谈一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让学生清晰了解航天事业发展的情况。
4、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学科。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从成年动物细胞克隆出的哺乳动物绵羊多利诞生,1997年2月向世人公布。这项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被誉为20世纪最重大也是最有争议的科技突破之一。
讨论:克隆技术有什么作用?你认为是否应该克隆人?说出你的理由?
第三次科技革命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那么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影响?我们一起去感受科技。
(二)感受科技
结合材料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原因
方法指导:(阅读材料把握住主要语句,把握住关键词语,结合课本加以概括)
思考:下面六则材料分别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些特点和影响
材料一: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为84年;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为65年;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晶体管4年;移动电话4年;激光2年;而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代.
材料二:如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科研教育国防建设等.
材料三:20世纪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70年代增长到60%,80年代已达80%
材料一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较,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材料二说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材料三说明: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目前已达90%以上。
二战以来时间经济出现了怎样的新趋势?
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材料二: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变化
材料三: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欧洲的尤利卡计划外,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划等。
说明: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5、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主要成就、特征特点和影响)

九年级下册《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


九年级下册《第三次科技革命》导学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联系实际

感知历史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催化剂”、标志各是什么?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怎样的正面影响?

比较分析

认识规律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对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历史使命积极应对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

教学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近代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哪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它们的理论和标志是什么?

比较项目时间理论标志

第一次18世纪60年代牛顿力学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第二次19世纪70年代电磁学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2.教师导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它对于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催化剂”、标志各是什么?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3.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

4.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怎样的正面影响?

5.对于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课件演示相关图表,辅导学生阅读和解答,教师讲评,分层解析、归纳概括)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催化剂”、标志各是什么?

A.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B.“催化剂”(社会保证):

①二战期间军事科技发展,战后军事科技迅速转化为民用科技

②相对论等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和重大突破

③科学技术社会化

C.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基因工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A.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社会。

B.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克隆技术。

3.你认为对于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讨论后,教师归纳)

A.“克隆”是什么意思?(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科学家把人工诱导生物无性繁殖的过程叫克隆。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如: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

B.怎样对待克隆技术?(我国应当掌握克隆技术,也应当有所限制。因为克隆技术为人类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人类可以运用这种技术繁殖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以使其物种不致绝灭,也可以运用该技术繁殖供实验用的各种动物,还可以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人类器官,以替换人类自身残废、缺失或功能不全的器官。但从社会角度看,克隆技术一旦应用于人类,无疑将是一场灾难。首先在该项技术实验阶段必将产生大量失败的“产品”,而这是对克隆人生存权利的侵犯和践踏。其次,克隆人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他们与母体的辈份关系、与其他人的亲缘关系,以及由于自身的特殊,他们是否会形成一个新的种族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伦理关系的紊乱等。因此,我们应当制订法律或相应的规定来限制这项技术的使用范围。)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1.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哪些特点?

A.速度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以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缩短为例:19世纪需要50年,一战前需要30年,二战后需要7年,70年代后只要3至5年)

B.范围广——科技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和新材料以及火箭技术→空间开发→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计算机更新换代)

C.影响大——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20世纪初,科技进步因素引起的产量值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5%~10%,20世纪70年代增长至60%,现在已达80%)

2.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怎样的正面影响?(可组织学生举例说明新科技对自己学习、生活乃至衣、食、住、行的改变,然后从微观转向宏观进行总结)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

B.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信息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导致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出现,“技术密集型”企业迅速崛起。发达国家“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大大超过“劳动密集型”企业,体力劳动者减少而脑力劳动者增加了)

C.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有“尤里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及中国的“863计划”等)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它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

B.它起源于美国

C.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D.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2.科技的高度发达带来哪些负面效应?(例如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空气造成污染,农药的使用对人体带来危害。再如手机带给人们全新的通信观念,但长时间使用手机会造成微波对人脑的轻微辐射,而且手机的工作频率与飞机的导航雷达相近,乘客在飞机升降中使用手机会造成干扰而使飞机偏离航向甚至坠毁。还有,作为生活必需品,城市家庭几乎家家都有电冰箱、空调器。但由于电冰箱和空调器中的制冷剂氟里昂不断泄漏,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受到严重的破坏,造成紫外线对地面的照射强度加大,患皮肤病的人数大量增加等)

3.面对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正面影响和负面效应,我们应当更新哪些观念?(例如,在科技发展中要特别注意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又如,由于祖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青年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特别重大,必须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贡献等等)

4.完成《填图册》第24-25页各题;并根据《新学案》掌握本课[知识网络],完成[自我测评]。

5.提醒学生预习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478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