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Ⅲ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Ⅲ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嘉禾一中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Ⅲ

复习资料(按考点整理)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课次

考试内容

能力要求

识记

理解

简单

运用

综合运用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①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及作者

②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③20世纪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及作者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①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

②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

③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代表作及作者

④19世纪印象画派代表作及作者

⑤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

第24课音乐和影视艺术

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及作者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一、识记: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及作者(19世纪初)

①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②英国: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

③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长诗)

二、简单运用: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代表作: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资本主义的“百科全书”

三、识记: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一、识记: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

代表法国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

法国安格尔《泉》

二、识记: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

代表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三、识记: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代表作及作者

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的现实

代表法国米勒《播种者》、《拾穗者》

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四、识记:19世纪印象画派代表作及作者(研究中心:“光”与“色”)

早期:法国莫奈《日出·印象》

后期:荷兰凡高《向日葵》(“扑向太阳的画家”)

法国塞尚“现代绘画之父”

五、识记: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

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

第24课音乐和影视艺术

一、识记: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及作者

1、贝多芬(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声)“乐圣”

前期:《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

后期:《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2、奥地利约翰·斯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之王”

3、威尔第(意大利):《卡门》

4、柴可夫斯基(俄罗斯):《天鹅湖》

相关阅读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考点1:文学的主要成就(了解19C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一、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时期

18C末—19C30y

19C30年代以后

20C以来

背景

①法国大革命后的欧洲局势混乱②资本制度确立,但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失望和不满

伴随着工业革命在欧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和弊端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

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特征

①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②构思想象力丰富,戏剧情节跌宕起伏

①强调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矛盾;②强烈批判现存社会秩序;

③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形象。

①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②强调集中表现自我,认为人应该是绝对自由的③表现方法上:故事情节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理由,行动的延续常被意识的延续所取代;故事背景不明确,语言风格也与传统不同(反传统、意识流、无因果逻辑)

影响

扫荡封建残余势力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本质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和人格自由发展的冲突

二、20C苏联和亚非拉美的文学

苏联社会主义文学

亚非拉美的文学

背景

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建设使苏联社会取得巨大变革

20C民族主义运动高涨

代表

20C上半期:①高尔基《母亲》(奠基)②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索卡因

影响

反映了苏联社会的巨大变革。

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殖民压迫思想(特点)

三、文学繁荣的代表

时期

流派

国籍

作家

代表作

体裁特点

备注

19世纪文学主要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

法国

雨果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长篇小说

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顶峰

大仲马

《基督山恩仇记》

长篇小说

英国

拜伦

《唐璜》

诗体小说

雪莱

《西风颂》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抒情诗诗剧

德国

海涅

《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

长诗

现实主义文学

法国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小说集

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

司汤达

《红与黑》

长篇小说

莫泊桑

《项链》

短篇小说

英国

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

长篇小说

俄国

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诗体小说

奠定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基础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长篇小说

果戈里

《死魂灵》

长篇小说

20世纪文学主要成就

现实主义文学

英国

萧伯纳

《苹果车》

剧本

法国

罗曼罗兰

《约翰·克里斯多夫》

长篇小说

美国

德莱塞

《美国的悲剧》

长篇小说

海明威

《老人与海》

中篇小说

较多采用现代主义手法创作

现代

主义

爱尔兰

贝克特

《等待戈多》

两幕剧

苏联文学

高尔基

《母亲》

小说

奠定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基础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

爱伦堡

《解冻》

小说

“解冻文学”考点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欣赏19C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新古典主义美术

浪漫主义美术

现实主义美术

印象画派

现代主义美术

时期

18C末19C初

1814后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19C中期

19C60年代起

20C以来

背景

法国大革命期间,社会剧烈动荡,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的失望情绪在美术创作领域的反映

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不满和苦闷的情绪产生

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光学研究获得新成就

①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②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③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特征

①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

②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

①注重感情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②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得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前期:①注重用光和色来描绘外部世界;②画面明亮灿烂,令人耳目一新;

后期:①主张抒发个性②作品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有装饰味。

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

二战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表现方式,充分反映了当代欧美各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

法国①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②安格尔:《泉》

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⑴法国:米勒《播种者》《拾穗者》⑵俄罗斯: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法国莫奈《日出·印象》成为“印象派”派确立的标志

①荷兰:梵高《向日葵》(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②法国: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以画静物著称)

《那不勒斯来的男人》

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

学会结合历史背景来欣赏艺术作品,掌握“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与经济的反映”的原理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考点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列举19C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考点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19C的音乐

背景

①19C,欧洲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也促使文艺面貌发生变化。②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使得音乐发展呈现出多样性、民族性的特点。

流派与杰作

浪漫乐派(浪漫主义)

特征

①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以突出个人感受;②作品中弘扬民族特征。

发展

开始:19C初;鼎盛:19C中期。

中心

奥地利和德意志

德意志

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第九交响曲》

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的桥梁。

奥地利

约翰·施特劳斯

《蓝色的多瑙河》

“圆舞曲之王”旋律优美,节奏轻快。

意大利(歌剧)

威尔第

《茶花女》

强烈爱国主义思想

法国

比才

《卡门》

属于歌剧

民族乐派

俄国

柴可夫斯基

《天鹅湖》

芭蕾舞剧;弘扬民族特性

20C的音乐

现代音乐的主要流派

爵士乐

19C末起源于美国,一战后受到空前欢迎

摇滚乐

二战后流行,美国:20C50年代《围着时钟摇吧》、50年代《时代在改变》,英国:披头士乐队

特点

①多样性②时代性③商业化倾向④大众化趋势

影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条件

19C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起源与发展

电电影艺术

⑴无声电影①电影诞生: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电影②20C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一个国家的诞生》③著名艺术家卓别林④苏联拍摄了《波将金号战舰》。⑵有声电影: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⑶彩色电影: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⑷迅速发展:二战后影技术上出现宽银幕电影和立体声电影

发展特点:由无声到有声;由黑白到彩色;由单一片种到多种片种。

电电视艺术

⑴20C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⑵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⑶20C30年代:英国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⑷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⑷二战后:电视进入大规模普及运用阶段⑸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电视开始实现全球性传播。电视艺术被称为“第八艺术”。

电视的功能:①传播资讯;②娱乐;③展示优秀艺术品;④远程教育;

电视的优势:①覆盖面广,时效性强;②视听兼备,声画并茂;③现场感强,可信度高;④内容广泛,作用巨大

特点

快速发展、普及率高、覆盖面广。

影响

积极方面:(1)反映人类在科技方面的进步;(2)直接引领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3)丰富着人类的精神生活,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4)影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以其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启迪。(5)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消极方面:(1)“独霸”大众精神生活;(2)束缚人们思想。削弱人们智商,导致心理疾病、思维惰性和想象力的退化。(3)有些影视节目误导观众,毒害人们心灵,引发刑事案件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一)知道《唐璜》、《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1、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唐璜》,诗中描述了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2、巴尔扎克: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人间喜剧》,其中包含90多部小说,如《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高利贷者》等,作品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3、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

(二)知道凡高和毕加索,简要说明其主要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1、凡高:后印象派代表,作品为《向日葵》;他的作品色彩极其强烈,富有个性,充满了火一样的热情,他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

2、毕加索:立体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西班牙人毕加索。代表作《格尔尼卡》以1937年4月,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为背景,采用了立体主义和半写实主义等多种手法与风格,描绘了战争带给居民的伤亡和惊恐,整个画面给人以极大的震憾。

(三)知道贝多芬及其主要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多样性。

贝多芬,德国音乐家,既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其代表作为九部交响曲。

1、《第三(英雄)交响曲》以及《第五(命运)交响曲》:都以英雄为主题,表达了斗争胜利后的快乐,激发着人们的斗志,激励着人们与命运斗争。

2、《第九(合唱)交响曲》:是贝多芬毕生努力的作品,也是音乐史上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的作品。贝多芬在这首交响曲的最后乐章中加入了以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的合唱,热情歌颂了欢乐,表达了在欢乐战胜痛苦后获得的喜悦。这是贝多芬发自心灵的呼唤,是“音乐文学上最伟大的杰作”。

(四)简要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认识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电影的诞生: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取得成就,电影诞生。

2、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丰富精神生活,扩大视野,提高素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对现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导学案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电影的诞生;"电影艺术之父";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第一部彩色电影;世界最重要的电影生产基地(1)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

(2)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问题探究

情景再现

归纳比较(1)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

(2)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现代电视技术先驱;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的标志;电视大规模普及应用的时间

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难点

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是一部概要式的影视艺术起源发展史,教材分别从电影艺术的兴起与发展;电视艺术的兴起与发展;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三个方面作了介绍。通过本课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课资料丰富,建议教师在授课时注意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指导学生阅读引言提出问题:谈谈你对电影的了解?由于涉及电影的内容较多,学生回答后,建议教师要从宏观上指出电影艺术史上的三次重大的变革: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进入高科技时代。电影的样式分为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在概括基础上导入第一目。

第一目"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教材写了两个问题:第一分析了电影起源和发展的条件。第二重点概述电影起源、发展的过程。发展过程主要从电影的发明、无声片发展时期、有声片时期、20~30年代苏联电影、电影多元化趋势、世界电影生产基地、二战后电影新技术的发展等方面作了介绍。

(1)影视艺术出现和发展条件

教材从两方面做了分析: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需要不断的推出满足观众期待需求的作品。建议教师以好莱坞电影或其他国家电影的发展说明。

(2)电影的发明阶段

教材简述了"活动电影机"的发明人、电影的诞生日、第一座电影院、"第七艺术"等有关知识,建议教师补充讲解。路易·卢米埃尔,法国电影发明家和电影导演,他制成的"活动电影机"可以将活动的物像用摄影机拍摄在胶片上,又能通过放映机将这些记录在胶片上的活动物像投射到银幕上──是一种既是摄影机同时又是放映机和洗印机的机器,满足了多人观看的需要。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乔托·卡努杜发表的一篇论着中第一次宣称电影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形式。

(3)无声片(又称"默片")发展并进入全盛时期(20世纪初~1927年)

无声片时代,涌现了一批世界电影名作和着名艺术家,教材简单介绍了格里菲斯和卓别林。当时观众已经厌倦了只有10分钟左右的短片,格里菲斯设想:复杂的情节故事、丰富的布景,也许能吸引观众。因此他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长故事片。《一个国家的诞生》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反映了美国总统林肯解放黑奴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影片中白人组织三K党对付黑人的残暴行为的情节充满了种族主义色彩,虽然倍受争议,但相当程度上开创了好莱坞的基调:壮观的场面,勇敢多情的男主人公,百老汇式的戏剧程度加拳击比赛式的故事节奏。它是第一部以镜头为基本组织单位的长故事片,在电影技巧上开创性的使用了许多表现手法,发展了电影构图与剪辑效果,成为电影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力作。因此,他被称为"电影艺术之父"。

(4)电影艺术的成熟期──20世纪20~40年代

是电影从无声走向有声,从黑白转向彩色,由小规模、低技术制作形成大规模、系列化和专业化制作的转变时代。教材简述了有声片时期和彩色电影的标志。1925年,美国电话和电报公司所属的贝尔实验室投资数百万美元,终于解决了有声电影的关键技术──音画同步的问题。1926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率先购买了该技术,1927年该公司拍摄了电影《爵士歌王》,这部影片其实只是在无声片中加进四支歌、一些台词和音乐伴奏,但它使对白、音乐、歌唱融为一体,它标志着电影史上一个新时代──有声片时期的开始,从此电影由纯视觉艺术成为视听综合艺术。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浮华世家》拍摄成功,标志着彩色电影的问世。自此,电影具备了画面、声音和色彩三大要素。

(5)电影艺术的发展

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电影事业发展迅速,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主要原因是国内战争结束,政局稳定,人民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增加。这一时期拍摄了一些反映革命历史和苏联现实生活的影片,并且在影片构图、剪辑手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建议教师指导学生总结这一时期苏联电影的特点。无声影片《战舰波将金》以英雄主义的激情歌颂了1905年革命。根据着名作家高尔基作品改编的电影《母亲》塑造了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

二战后,电影艺术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欧洲、亚洲出现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电影。欧洲电影主要通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反法西斯斗争的重大历史题材,意大利、联邦德国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电影,如《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罗马,11点钟》。其主要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反思。接着教材对印度(宝莱坞)、中国电影的发展做了简单介绍。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电影屡屡获奖,表明了中国电影事业水平的提高,更反映了改革开放的中国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美国电影的发展,教材介绍了好莱坞电影,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概括。《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外星人》都属于高科技的科幻片。《泰坦尼克号》中悲壮的爱情成为全球传颂的经典,本片获得199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效、最佳摄影等11项大奖。

(6)教材简述了二战后电影新技术的发展,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其主要条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的发展。对涉及到的专业术语建议教师简单讲解即可。环形电影是指观众在四面银幕环抱中,随意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画面,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全息电影是利用光波的干涉现象来纪录影像和重现影像的方法拍成。观看时不必带特殊的眼镜,用一只眼睛也可以看到立体影像,一般多用于拍摄风光片、木偶片和动物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影技术充分利用三维动画、数字技术、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如《侏罗纪公园》里奔跑的恐龙和始祖鸟;《泰坦尼克号》里巨大的轮船沉入水中等。

教学建议:本目教材识记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要求较高,指导学生多看书总结、整理电影起源和发展的过程并注意与两次科技革命相联系。同时影视、图片资料丰富,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或幻灯形式进行适当补充,但由于课时限制,对教材中提到的经典片不可能面面俱到,可指导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了解。

第二目"电视的起源与发展",教材分别从电视系统的研制、电视艺术在英、美的发展、电视艺术的普及应用三方面讲述。

(1)电视系统的研制成功

讲述本段前,建议教师先补充电视的概念:英文中电视television是由希腊文tele(从远处、远的)和拉丁文visio(看)组成的,它的意思是远距离传送可视画面。引导学生思考电视出现的条件: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讲述电视系统研制成功的过程时,建议教师借助多

媒体形式,适当补充资料帮助学生梳理知识。19世纪末,少数先驱者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

(2)电视艺术在英国、美国的发展:教材强调了20世纪30~40年代,电视艺术在英国和美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建议教师结合教材,适当补充资料即可。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播出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歌舞节目,并首次开办每天2小时的电视广播。全伦敦只有200多台收视电视机,但它标示着世界电视事业开始发迹。对当年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更是年轻的电视事业的一次大亮相。当时共使用了4台摄像机拍摄比赛情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电子摄像机。这台机器体积庞大,它的一个1.6米焦距的镜头就重45公斤,长2.2米,被人们戏称为电视大炮。此后,价格相当昂贵的电视在英国中上层家庭开始有所普及。1937年,该公司播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大典时,英国已有5万观众在观看电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约有两万家庭拥有了电视机。

1939年4月30日,美国无线电公司通过帝国大厦屋顶的发射机,传送了罗斯福总统在世界博览会上致开幕词和纽约市市长带领群众游行的电视节目。成千上万的人拥入百货商店排队观看这个新鲜场面。二战结束时,美国约有7000台电视机。二战前开办电视的还有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

(3)电视艺术的普及应用:建议教师从电视艺术普及的条件、时间及表现三方面把握教材。

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结合本节整体教材指出电视艺术普及的条件:电子技术等方面的进步,社会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及商业利润的驱动。建议教师从电视机研制、电视转播、电视节目制作三方面稍作补充,如: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电子管、晶体管电视迅速发展到集成电路电视,目前,电视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和多用途化迈进;电视转播也由卫星传播到卫星直播。

表现:教材以美国和中国为例加以说明,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电视事业发展超过英国:从1949年到1951年,电视机数目从1百万台跃升为1千多万台,1960年全美电视台高达780座,电视机近三千万台,约有87%的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同时期英国只有190万台电视机,法国3万台,加拿大2万,日本4千台。1993年底,美国98%的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其中99%为彩色电视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在天津诞生,同年,开始试播。当时,全国只有50多台黑白电视机。1971年,全国已建有电视台32座。21世纪初,中国大陆的电视覆盖率高达94%。

教学建议:本目教材内容较为简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会知识迁移。有关电视发明过程中的术语和有争议的问题,可指导学生上网查询。

第三目"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教材主要写了五个方面:(1)影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2)直接引领着文明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3)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既区别又联系,它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受到视觉冲击和心灵启迪。(4)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5)由于电视本身的特点,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成员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空中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主要由电视、广播、网络这三种远程教育方式构建。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不是面对面,而是通过电视荧屏来实现。关于建议教师结合画面、文中资料,引导学生课堂讨论。或布置学生课下查阅资料、结合自身实际书写小论文。

教学建议:本目教材条理清楚,建议教师通过设计问题,训练学生的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艺术形式,指出同时期出现了一门新兴的艺术──影视艺术,导入新课。

关于"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这一目的教学,应重点分析影视艺术起源和发展的条件,强调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是电影艺术出现的重要条件,引导学生回顾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有哪些重要的科学技术?在讲授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时,注意引导学生解决"学思之窗"中的问题,用谈话法指导学生依据教材解决问题:概括电影发展史上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那些重大的事件或者电影作品?苏联电影发展原因、特点,好莱坞电影特点等。启发学生分析二战后电影技术突飞猛进的主要条件。如能配合相关音像资料,效果更好。

有关"电视的起源与发展"一目,重点引导学生分析电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和学过的两次科技革命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学会知识迁移;关于电视系统研制过程的讲解,因头绪较乱,建议教师适当补充资料,使学生对电视发明的过程有较清晰的认识。

讲述"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一目时,充分利用本目的两幅插图并提出问题:影视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哪些?电视与电影相比较有哪些特点?

最后小结可以利用多媒体或幻灯出示知识结构图进行。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学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教学案
1、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并理解其出现的背景
浪漫主义文学:
①成就: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德意志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②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现实主义文学:
①成就: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英国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俄国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此外,还有丹麦的安徒生、挪威的易卜生和美国的马克吐温等。
②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了解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亚非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20世纪的西方文学:
A现实主义文学: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等。
B现代主义文学: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苏联文学:高尔基的《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亚非拉美文学:20世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代表作《百年孤独》)、尼日利亚的索卡因等都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2、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
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代表性美术作品
浪漫主义: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现实主义:法国米勒的《播种者》《拾穗者》;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印象主义: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荷兰凡高的《向日葵》。
现代主义美术:西班牙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3、19世纪以来的世界音乐
了解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浪漫主义音乐(19世纪初):德意志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奥地利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
歌剧(19世纪):意大利威尔第的《茶花女》;法国比才的《卡门》。
民族乐派音乐(19世纪中后期):俄国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306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